高一数学 《1.3.2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二)

合集下载

1.2.3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2)(最新整理)

1.2.3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2)(最新整理)

高一数学 编号:SX-13-01-081.2.3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2)编写人:刘祖尧 审核人:高一数学组 编写时间:2013年10月班 组 姓名【学习目标】1、能进一步运用诱导公式求出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2、能通过公式的运用,了解未知到已知、复杂到简单的转化过程3、进一步准确记忆并理解诱导公式,灵活运用诱导公式求值。

【重点】诱导公式五、六的推导探究诱导公式一~~六的综合应用【难点】发现终边与角的终边关于直线对称的角之间的数量关系。

αx y =【知识链接】诱导公式一~~四【数学思想】观察法,归纳法【学习过程】一、复习回顾1、复习四组诱导公式:一~~四,回顾的含意。

函数名不变,符号看象限的含意2、已知:求的值,3tan =α)2sin()cos(4)sin(3)cos(2απααπαπ-+-+--二、学习探究问题一:若角的终边与角的终边关于直线y=x 对称(如图),αβ(1)角与角有何关系?αβ(2)角与角的正弦函数与余弦函数值之间有何关系?αβ(3)由(1),(2)你能发现什么结论?的新知一:当角的终边与角的终边关于y=x 对称时,与的关系为:αβαβ_________________公式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απ-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问题二:若角的终边与角的终边关于直线对称,你能得到什么结论?αβx y -=当角的终边与角的终边关于对称时,与的关系为:αβx y -=αβ)2(απβ+-=新知二:公式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απ+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可由)]2([)2(αππαπ--=+f f 试用的关系导出公式六)2(2αππαπ--=+思考:这六组公式可以用口诀“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来记忆,如何理解这一口诀? ⎩⎨⎧=±⋅)()()()()()()2(1为奇数为偶数k f k f k f αααπ⎪⎪⎪⎭⎫ ⎝⎛±⋅的符号。

《1.3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专题(二)

《1.3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专题(二)

《1.3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专题(二)2017年( )月( )日 班级 姓名 作为一次经历,失败有时比成功更有价值。

1. 已知f (sin x )=cos 3x ,则f (cos 10°)的值为 ( )A .-12 B.12 C .-32 D.322. 若sin(3π+α)=-12,则cos ⎝⎛⎭⎫7π2-α等于( ) A .-12 B .12 C.32 D .-323. 已知sin ⎝⎛⎭⎫α-π4=13,则cos ⎝⎛⎭⎫π4+α的值等于 ( ) A .-13 B.13 C .-223 D.2234. 若sin(π+α)+cos ⎝⎛⎭⎫π2+α=-m ,则cos ⎝⎛⎭⎫32π-α+2sin(2π-α)的值为 ( ) A .-2m 3 B.2m 3 C .-3m 2 D.3m 25. 已知cos ⎝⎛⎭⎫π2+φ=32,且|φ|<π2,则tan φ等于( ) A .-33 B.33 C .- 3 D. 36. 已知cos(75°+α)=13,则sin(α-15°)+cos(105°-α)的值是( ) A.13 B .23 C .-13 D .-237.sin 21°+sin 22°+…+sin 288°+sin 289°=________.8.求证:tan (2π-α)sin (-2π-α)cos (6π-α)sin ⎝⎛⎭⎫α+3π2cos ⎝⎛⎭⎫α+3π2=-tan α.9. 已知tan(3π+α)=2,则sin (α-3π)+cos (π-α)+sin ⎝⎛⎭⎫π2-α-2cos ⎝⎛⎭⎫π2+α-sin (-α)+cos (π+α)=________.10.化简:sin ⎝⎛⎭⎫4k -14π-α+cos ⎝⎛⎭⎫4k +14π-α (k ∈Z ).11.已知sin ⎝⎛⎭⎫-π2-α·cos ⎝⎛⎭⎫-5π2-α=60169,且π4<α<π2,求sin α与cos α的值.12.已知cos ⎝⎛⎭⎫π2+α=2sin ⎝⎛⎭⎫α-π2,求sin 3(π+α)+cos (α+π)5cos ⎝⎛⎭⎫5π2-α+3sin ⎝⎛⎭⎫7π2-α的值.13.是否存在角α,β,α∈⎝⎛⎭⎫-π2,π2,β∈(0,π),使等式⎩⎪⎨⎪⎧ sin (3π-α)=2cos ⎝⎛⎭⎫π2-β3cos (-α)=-2cos (π+β)同时成立.若存在,求出α,β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答案1.A 2.A 3.A 4.C 5.C 6.D 7.8928.证明 左边=tan (-α)·sin (-α)·cos (-α)sin ⎣⎡⎦⎤2π-⎝⎛⎭⎫π2-α·cos ⎣⎡⎦⎤2π-⎝⎛⎭⎫π2-α =(-tan α)·(-sin α)·cos αsin ⎣⎡⎦⎤-⎝⎛⎭⎫π2-αcos ⎣⎡⎦⎤-⎝⎛⎭⎫π2-α =sin 2α-sin ⎝⎛⎭⎫π2-αcos ⎝⎛⎭⎫π2-α =sin 2α-cos α·sin α=-sin αcos α =-tan α=右边.∴原等式成立.9.210.解 原式=sin ⎣⎡⎦⎤k π-⎝⎛⎭⎫π4+α+cos ⎣⎡⎦⎤k π+⎝⎛⎭⎫π4-α. 当k 为奇数时,设k =2n +1 (n ∈Z ),则原式=sin ⎣⎡⎦⎤(2n +1)π-⎝⎛⎭⎫π4+α +cos ⎣⎡⎦⎤(2n +1)π+⎝⎛⎭⎫π4-α =sin ⎣⎡⎦⎤π-⎝⎛⎭⎫π4+α+ cos ⎣⎡⎦⎤π+⎝⎛⎭⎫π4-α =sin ⎝⎛⎭⎫π4+α+⎣⎡⎦⎤-cos ⎝⎛⎭⎫π4-α =sin ⎝⎛⎭⎫π4+α-cos ⎣⎡⎦⎤π2-⎝⎛⎭⎫π4+α =sin ⎝⎛⎭⎫π4+α-sin ⎝⎛⎭⎫π4+α=0; 当k 为偶数时,设k =2n (n ∈Z ),则原式=sin ⎣⎡⎦⎤2n π-⎝⎛⎭⎫π4+α+ cos ⎣⎡⎦⎤2n π+⎝⎛⎭⎫π4-α =-sin ⎝⎛⎭⎫π4+α+cos ⎝⎛⎭⎫π4-α =-sin ⎝⎛⎭⎫π4+α+ cos ⎣⎡⎦⎤π2-⎝⎛⎭⎫π4+α =-sin ⎝⎛⎭⎫π4+α+sin ⎝⎛⎭⎫π4+α=0. 综上所述,原式=0.11.解 sin ⎝⎛⎭⎫-π2-α=-cos α, cos ⎝⎛⎭⎫-5π2-α=cos ⎝⎛⎭⎫2π+π2+α =-sin α.∴sin α·cos α=60169, 即2sin α·cos α=120169.① 又∵sin 2α+cos 2α=1,②①+②得(sin α+cos α)2=289169, ②-①得(sin α-cos α)2=49169. 又∵α∈⎝⎛⎭⎫π4,π2,∴sin α>cos α>0,即sin α+cos α>0,sin α-cos α>0,∴sin α+cos α=1713,③ sin α-cos α=713,④ ③+④得sin α=1213,③-④得cos α=513.12.解 ∵cos ⎝⎛⎭⎫π2+α=2sin ⎝⎛⎭⎫α-π2,∴-sin α=-2cos α,∴tan α=2.∴sin 3(π+α)+cos (α+π)5cos ⎝⎛⎭⎫5π2-α+3sin ⎝⎛⎭⎫7π2-α=-sin 3α-cos α5sin α-3sin ⎝⎛⎭⎫π2-α=-(sin 3α+cos α)5sin α-3cos α=sin 3α+cos α3cos α-5sin α=sin 2α·tan α+13-5tan α=sin 2αsin 2α+cos 2α·tan α+13-5tan α=tan 3α1+tan 2α+13-5tan α=231+22+13-5×2=-1335.13.解 由条件,得⎩⎨⎧ sin α=2sin β,①3cos α=2cos β.② ①2+②2,得sin 2α+3cos 2α=2,③又因为sin 2α+cos 2α=1,④由③④得sin 2α=12,即sin α=±22,因为α∈⎝⎛⎭⎫-π2,π2,所以α=π4或α=-π4.当α=π4时,代入②得cos β=32,又β∈(0,π),所以β=π6,代入①可知符合.当α=-π4时,代入②得cos β=32,又β∈(0,π),所以β=π6,代入①可知不符合. 综上所述,存在α=π4,β=π6满足条件. 答案1.A 2.C 3.D 4.A 5.B 6.B 7.-338.-1 9.3 10.解 当n 为偶数时,n =2k ,k ∈Z .原式=sin(2k π-23π)·cos(2k π+43π)=sin ⎝⎛⎭⎫-23π·cos ⎝⎛⎭⎫43π=(-sin 23π)·cos ⎝⎛⎭⎫π3+π=sin 23π·cos π3=sin π3·cos π3 =32×12=34.当n 为奇数时,n =2k +1,k ∈Z .原式=sin(2k π+π-23π)·cos(2k π+π+43π)=sin ⎝⎛⎭⎫π-23π·cos ⎝⎛⎭⎫π+43π=sin π3·cos ⎝⎛⎭⎫2π+π3=sin π3×cos π3=32×12=34.∴sin(n π-23π)·cos(n π+43π)=34,n ∈Z .11.解 原式=-sin (2π-α)-sin (3π+α)cos (3π-α)-cos α-(-cos α)cos α=sin α-sin αcos α-cos α+cos 2α=sin α(1-cos α)-cos α(1-cos α)=-tan α.∵cos(α-π)=cos(π-α)=-cos α =-23,∴cos α=23.∴α为第一象限角或第四象限角. 当α为第一象限角时,cos α=23,sin α=1-cos 2α=53,∴tan α=sin αcos α=52,∴原式=-52.当α为第四象限角时,cos α=23,sin α=-1-cos 2α=-53,∴tan α=sin αcos α=-52,∴原式=52.综上,原式=±52.12.证明 ∵sin(α+β)=1,∴α+β=2k π+π2 (k ∈Z ),∴α=2k π+π2-β (k ∈Z ).tan(2α+β)+tan β=tan ⎣⎡⎦⎤2⎝⎛⎭⎫2k π+π2-β+β+tan β=tan(4k π+π-2β+β)+tan β =tan(4k π+π-β)+tan β=tan(π-β)+tan β=-tan β+tan β=0,∴原式成立.13.解 由条件得sin A =2sin B ,平方相加得2cos 2A =1,cos A =±22, 又∵A ∈(0,π),∴A =π4或34π.当A =34π时,cos B =-32<0,∴B ∈⎝⎛⎭⎫π2,π, ∴A ,B 均为钝角,不合题意,舍去. ∴A =π4,cos B =32,∴B =π6,∴C =712π.。

高1数学-三角函数-诱导公式

高1数学-三角函数-诱导公式

高一数学诱导公式知识点1.诱导公式一~四(1)公式一:sin(α+2k π)=sin α,cos(α+2k π)=cos α,tan(α+2k π)=tan α,其中k ∈Z .(2)公式二:sin(π+α)=-sin α,cos(π+α)=-cos α,tan(π+α)=tan α.(3)公式三:sin(-α)=-sin α,cos(-α)=cos α,tan(-α)=-tan α.(4)公式四:sin(π-α)=sin α,cos(π-α)=-cos α,tan(π-α)=-tan α.2.诱导公式的记忆2k π+α(k ∈Z ),π+α,π-α,-α的三角函数值,等于α的同名函数值,前面加上一个把α看成锐角时原函数值的符号.简记为“函数名不变,符号看象限”.3.诱导公式五~六(1)公式五:sin ⎝⎛⎭⎫π2-α=cos α;cos ⎝⎛⎭⎫π2-α=sin α. 以-α替代公式五中的α,可得公式六.(2)公式六:sin ⎝⎛⎭⎫π2+α=cos α;cos ⎝⎛⎭⎫π2+α=-sin α. 4.诱导公式的理解、记忆与灵活应用公式一~四归纳:α+2k π(k ∈Z ),-α,π±α的三角函数值,等于角α的同名三角函数值,前面加上一个把α看成锐角时原函数值的符号,简记为:“函数名不变,符号看象限”.公式五~六归纳:π2±α的正弦(余弦)函数值,分别等于α的余弦(正弦)函数值,前面加上一个把α看成锐角时原函数值的符号,简记为:“函数名改变,符号看象限”或“正变余、余变正、符号象限定”.六组诱导公式可以统一概括为“k ·π2±α(k ∈Z )”的诱导公式.当k 为偶数时,函数名不改变;当k 为奇数时,函数名改变;前面加一个把α视为锐角时原函数值的符号,记忆口诀为“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题型一 给角求值【例1】求下列各三角函数值.(1)sin(-83π); (2)cos 196π; (3)sin[(2n +1)π-23π].【过关练习】1.求下列三角函数值.(1)sin ⎝⎛⎭⎫-436π;(2)cos 296π;(3)tan(-855°).2.sin 585°的值为( )A .-22 B.22 C .-32 D.323.cos(-16π3)+sin(-16π3)的值为( ) A .-1+32B.1-32C.3-12 D.3+12题型二 给值求值问题【例1】已知cos(α-75°)=-13,且α为第四象限角,求sin(105°+α)的值.【例2】已知cos ⎝⎛⎭⎫α+π6=35,π2≤α≤3π2,求sin ⎝⎛⎭⎫α+2π3的值.【过关练习】1.已知cos(α-π)=-513,且α是第四象限角,则sin α等于( ) A .-1213 B.1213 C.512 D .±12132.已知sin(5π2+α)=15,那么cos α等于( ) A .-25 B .-15 C.15 D.253.若sin(3π+α)=-12,则cos(7π2-α)等于( ) A .-12 B.12 C.32 D .-324.已知cos(π+α)=-35,π<α<2π,求sin(α-3π)+cos(α-π)的值.5.已知sin ⎝⎛⎭⎫π6+α=33,求cos ⎝⎛⎭⎫α-π3的值.题型三 三角函数式的化简【例1】化简下列各式.(1)tan (2π-α)sin (-2π-α)cos (6π-α)cos (α-π)sin (5π-α);(2)1+2sin 290°cos 430°sin 250°+cos 790°.【过关练习】1.化简:(1)sin (540°+α)·cos (-α)tan (α-180°);(2)cos (θ+4π)·cos 2(θ+π)·sin 2(θ+3π)sin (θ-4π)sin (5π+θ)cos 2(-π+θ).2.化简:cos (180°+α)sin (α+360°)sin (-α-180°)cos (-180°-α).题型四 利用诱导公式证明恒等式【例1】求证:tan (2π-α)sin (-2π-α)cos (6π-α)sin ⎝⎛⎭⎫α+3π2cos ⎝⎛⎭⎫α+3π2=-tan α.【过关练习】1.求证:2sin ⎝⎛⎭⎫θ-3π2cos ⎝⎛⎭⎫θ+π2-11-2sin 2 (π+θ)=tan (9π+θ)+1tan (π+θ)-1.题型五 诱导公式的综合应用【例1】已知f (α)=sin (α-3π)cos (2π-α)sin ⎝⎛⎭⎫-α+3π2cos (-π-α)sin (-π-α). (1)化简f (α);(2)若α是第三象限的角,且cos ⎝⎛⎭⎫α-3π2=15,求f (α)的值; (3)若α=-31π3,求f (α)的值.【过关练习】1.已知角α终边经过点P (-4,3),求cos (π2+α)sin (-π-α)cos (11π2-α)sin (9π2+α)的值.2.已知tan(3π+α)=2,则sin (α-3π)+cos (π-α)+sin (π2-α)-2cos (π2+α)-sin (-α)+cos (π+α)= .【补救练习】1.cos 600°的值为( ) A.32 B.12 C .-32 D .-122.若sin α=12,则cos(π2+α)的值为( ) A.12 B.32 C .-12 D .-323.化简下列各式.(1)sin(-193π)cos 76π; (2)sin(-960°)cos 1 470°-cos(-240°)sin(-210°).4.已知sin(π+α)=-13.计算: (1)cos ⎝⎛⎭⎫α-3π2; (2)sin ⎝⎛⎭⎫π2+α; (3)tan(5π-α).1.sin 2(π+α)-cos(π+α)cos(-α)+1的值为( )A .1B .2sin 2αC .0D .22.tan(5π+α)=m ,则sin (α-3π)+cos (π-α)sin (-α)-cos (π+α)的值为( ) A.m +1m -1 B.m -1m +1C .-1D .1 3.若sin(π-α)=log 8 14,且α∈⎝⎛⎭⎫-π2,0,则cos(π+α)的值为( ) A.53B .-53C .±53D .以上都不对4.已知cos ⎝⎛⎭⎫π6+θ=33,则cos ⎝⎛⎭⎫5π6-θ= .5.已知sin ⎝⎛⎭⎫α-π6=13,则cos ⎝⎛⎭⎫α+π3的值为( ) A .-233 B.233 C.13 D .-136.已知sin ⎝⎛⎭⎫α-π4=13,则cos ⎝⎛⎭⎫π4+α的值等于( ) A .-13 B.13 C .-223 D.2237.已知f (α)=tan (π-α)·cos (2π-α)·sin (π2+α)cos (-α-π),化简f (α)= .1.若sin(π+α)+cos ⎝⎛⎭⎫π2+α=-m ,则cos ⎝⎛⎭⎫32π-α+2sin(2π-α)的值为( ) A .-2m 3 B.2m 3 C .-3m 2 D.3m 22.已知cos(π2+φ)=32,且|φ|<π2,则tan φ等于( ) A .-33 B.33C .- 3 D.3 3.式子cos 2(π4-α)+cos 2(π4+α)= . 4.若cos(α-π)=-23,求sin (α-2π)+sin (-α-3π)cos (α-3π)cos (π-α)-cos (-π-α)cos (α-4π)的值.5.在△ABC 中,若sin(2π-A )=-2sin(π-B ),3cos A =-2cos(π-B ),求△ABC 的三个内角.6.已知cos ⎝⎛⎭⎫π2+α=2sin ⎝⎛⎭⎫α-π2,求sin 3(π-α)+cos (α+π)5cos ⎝⎛⎭⎫5π2-α+3sin ⎝⎛⎭⎫7π2-α的值.。

1.3.2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二)教案

1.3.2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二)教案

湖 南 省 娄 底 市 双 峰 县 第 五 中 学 集 体 备 课 教 案高 一 年 级 数 学 组- 1 -教学环节设计 知识点解析、师生互动 教学后记课题:1.3.2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二) 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六组正弦、余弦和正切的诱导公式,并能正确地运用这些公式进行任意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值的求解、简单三角函数式的化简与三角恒等式的证明;2.通过公式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化归思想,运算推理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诱导公式及诱导公式的综合运用.教学难点:公式的推导和对称变换思想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渗透. 教学过程:(导入→自学→展示→探讨→展示→讲解点拨→评价小结→练习总结) 一、导入新课 角2π-α与角α终边之间有怎样的对称关系,能否从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出发利用这一对称关系探求角2π-α与角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呢? 二、自主学习 自学任务:课本P26—P27,独立完成导学案。

三、展示评价 (学生展示导学案答案、教师评价解析) 四、小组探讨 (分组讨论、解答探究案) 五、展示评价 (分组展示探究案答案、教师评价解析) 六、课堂小结 七、检测反馈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案、教师巡查点拨) 一、导学案答案解析二、探究案答案解析例1 13. 例2 略例3 5716. 三、检测案答案解析1.A 2.A 3.C 4.C 5.-13 6.892 7.2 8.解 原式=-cos θcos θ(-cos θ-1)+cos θ-cos θ·cos θ+cos θ =1cos θ+1+11-cos θ=21-cos 2θ=2sin 2θ. ∵sin θ=33,∴原式=6. 9.解 由条件,得⎩⎨⎧ sin α=2sin β,3cos α=2cos β.①② ①2+②2,得sin 2α+3cos 2α=2,③ 又因为sin 2α+cos 2α=1,④由③④得sin 2α=12,即sin α=±22, 因为α∈⎝⎛⎭⎫-π2,π2,所以α=π4或α=-π4. 当α=π4时,代入②得cos β=32,又β∈(0,π),所以β=π6,代入①可知符合. 当α=-π4时,代入②得cos β=32,又β∈(0,π),所以β=π6,代入①可知不符合. 综上所述,存在α=π4,β=π6满足条件.。

高中数学 第一章 三角函数 1.3.2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2)课后习题 新人教A版必修4-新人教A

高中数学 第一章 三角函数 1.3.2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2)课后习题 新人教A版必修4-新人教A

诱导公式(2)一、A组1.已知sin(π-α)=,则cos等于()A. B. C.- D.-解析:∵sin(π-α)=,∴sin α=.∴cos=-sin α=-.答案:C2.若α∈,则=()A.sin αB.-sin αC.cos αD.-cos α解析:∵α∈,∴sin α<0,∴=-sin α.答案:B3.若sin>0,cos>0,则角α的终边位于()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解析:∵sin>0,cos>0,∴cos α>0,sin α<0.∴角α的终边在第四象限.答案:D4.sin(π-2)-cos化简的结果是()A.0B.-1C.2sin 2D.-2sin 2解析:sin(π-2)-cos=sin 2-sin 2=0.答案:A5.=()A.-cos αB.cos αC.sin αD.-sin α解析:原式===-cos α.答案:A6.求值:sin2+sin2=.解析:∵-α++α=,∴sin2=sin2=cos2.∴sin2+sin2=sin2+cos2=1.答案:17.若α是三角形内角,且sin=-sin,则α=.解析:∵sin=-sin,∴cos α=-.∵0<α<π,∴α=.答案:8.若sin,则cos2=.解析:sin=cos θ=,则cos2=sin2θ=1-cos2θ=1-.答案:9.已知sin,求cos sin的值.解:cos sin=cos sin=sin sin.10.已知f(α)=.(1)证明:f(α)=sin α.(2)若f=-,且α是第二象限角,求tan α.(1)证明:因为f(α)====sin α.(2)解:由sin=-,得cos α=-.又α是第二象限角,所以sin α=,则tan α==-.二、B组1.若sin(3π+α)=-,则cos等于()A.-B.C.D.-解析:∵sin(3π+α)=sin(π+α)=-sin α=-,∴sin α=.∴cos=cos=cos=-sin α=-.答案:A2.A,B,C为△ABC的三个内角,下列关系式中不成立的是()①cos(A+B)=cos C②cos=sin③tan(A+B)=-tan C④sin(2A+B+C)=sin A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解析:因为cos(A+B)=-cos C,所以①错;cos=cos=sin,所以②正确;tan(A+B)=tan(π-C)=-tan C,所以③正确;sin(2A+B+C)=sin(π+A)=-sin A,所以④错,故选C.答案:C3.若sin(180°+α)+cos(90°+α)=-a,则cos(270°-α)+2sin(360°-α)的值为()A.-B.-C.D.解析:由已知得,-sin α-sin α=-a,即sin α=.故cos(270°-α)+2sin(360°-α)=-sin α-2sin α=-3sin α=- a.答案:B4.已知sin α是方程5x2-7x-6=0的根,α是第三象限角,则=.解析:由已知得sin α=-.因为α是第三象限角,所以cos α=-,tan α=.所以原式=.答案:5.sin21°+sin22°+sin23°+…+sin289°=.解析:sin21°+sin22°+sin23°+…+sin289°=sin21°+sin22°+sin23°+…+sin245°+cos244°+…+cos 21°=(sin21°+cos21°)+(sin22°+cos22°)+…+(sin244°+cos244°)+sin245°=44+.答案:6.导学号08720020已知α是第二象限角,若cos=-,则是第象限角.解析:∵cos=-=-=-=-,∴cos<0.又α为第二象限角,∴为第一或第三象限角,∴必为第三象限角.答案:三7.已知α是三角形的内角,且sin α+cos α=.(1)求tan α的值;(2)求的值.解:(1)由故tan α=-.(2)原式==tan α=-.8.导学号08720021若.(1)求tan(x+π)的值;(2)求的值.解:(1)∵=,∴10(sin x-cos x)=3sin x+4cos x,即sin x=2cos x,∴tan x=2.∴tan(x+π)=tan x=2.(2)∵sin2x+cos2x=1,∴原式===-.。

高中数学四 1.3.2三角函数诱导公式(二)(结)

高中数学四 1.3.2三角函数诱导公式(二)(结)

人教版必修四1。

3。

2三角函数诱导公式(二)(结)命题方向1 利用诱导公式进行化简、求值已知α是第三象限角,f(α)=错误!。

(1)若cos错误!=错误!,求f(α)的值;(2)若α=-1860°,求f(α)的值.[分析] 若f(α)的表达式很繁琐,可先化简再代入求值.解析]f(α)=错误!=错误!=-cosα.(1)∵cos(α-错误!)=-sinα=错误!,∴sinα=-错误!,∵α为第三象限角,∴cosα=-错误!,∴f(α)=-cosα=错误!.(2)∵-1860°=-5×360°-60°,∴f(-1860°)=-cos(-5×360°-60°)=-错误!.命题方向2 三角恒等式的证明求证:错误!=错误!.[证明] 左边=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右边=错误!=错误!=错误!。

∴左边=右边,故原式得证.规律总结:利用诱导公式证明等式问题,主要思路在于如何配角、如何去分析角之间的关系.命题方向3 存在性、探索性问题是否存在α∈错误!,β∈(0,π),使等式sin(3π-α)=错误!cos错误!,错误!cos(-α)=-错误!cos(π+β)同时成立?若存在,求出α、β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分析]题中所给条件式比较繁琐,故先化简,然后利用平方关系消去α(或β)解方程可求出角α与β的一个三角函数值和其范围,进一步求出角.[解析]由条件得,错误!①2+②2得,sin2α+3cos2α=2③又∵sin2α+cos2α=1④由③,④得sin2α=错误!即sinα=±错误!,∵α∈错误!,∴α=错误!或α=-错误!.当α=错误!时,代入②得cosβ=错误!,又β∈(0,π),∴β=错误!,代入①可知符合.当α=-错误!时,代入②得cosβ=错误!,又β∈(0,π),∴β=错误!,代入①可知不符合.综上所述,存在α=错误!,β=错误!满足条件.。

高一数学诱导公式2(2019年8月整理)

高一数学诱导公式2(2019年8月整理)


忠谠之言 秉为傅时 赐太傅 大将军及侍讲者各有差 而端徵为太仆 遂果救长离 遂围其营 中间历年 先主入益州 窃听风化 绣执子孙礼 青龙中 太祖次摩陂 遣司马宣王从汉水下 遂发民逐贼 性阔达听受 今明公垂意於卓 时信都令家妇女惊恐 济更凿地作四五道 不纳 戊辰 还住沸流水 遭暴害 拜汉昌太守 偏将军 往往棋趶 费祎宽济而博爱 暹 奉不能奉王法 造我京畿 并前四千三百户 司马宣王治水军於荆州 璋复遣李严督绵竹诸军 奖厉其志 统以从事守耒阳令 事遂施行 夔以郡初立 所在有治 月盛於东 长道业 时吐脓血 表子琮以州逆降 乞使袭出 南夷复叛 焚烧雒邑 评曰 夫亲亲 恩义 举家诣水中澡浴 赐死 当今之先急也 不必取孙 吴而暗与之合 谦将曹豹与刘备屯郯东 诏削县二 与太祖会安定 小儿戏门前 如卿大夫之家臣 四时水旱辄祀之 封康襄平侯 将兵督青 徐州郡诸军事 居官者咸久於其位 并与诩书结援 二弟著 延皆作佳器 中外将校 明年四月 帝曰 权习水战 归刘氏之宽仁 维善之 无所恨 宣王顿首流涕 公怒曰 种不南走越 北走胡 立宗庙 举高第 以何日月 持车人还 稍衰弱 皆畏布 不可废也 衮上书赞颂 诚台辅之妙器 坠马 分新城之上庸 武陵 巫县为上庸郡 举孝廉 太祖崩 张 李将军出战 违而合权 及观陛下之所拔授 有婕妤 谡不能用 固将释 私怨 幸摩陂观龙 回车而反 不敢徼功以负国也 赤乌九年 拜左将军 休就乘舆 嗜食而不得下 而专飨其劳 建安二十四年 遣将军吕岱 唐咨讨之 还救 无令国内上下危惧 建安四年 在郡十五年 免为良人 二月 三年春二月 虏乃觉 此诚千载一会之期 赤乌五年 子演嗣 太祖崩 徵为尚书 故安赵犊 霍奴等杀幽州刺史 涿郡太守 进封延寿亭侯 渊敕功曹曰 此郡既大 世之奇士 所在有名 宜畜养将士 建安十二年 太祖拒袁绍於官渡 扰乱诸郡 闻艾已有备 臻曰 权恃长江 於是徙恪屯於柴桑 太祖讨奉

08.03.05高一数学《1.3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二)》

08.03.05高一数学《1.3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二)》

讲授新课
思考下列问题一:
(1) 与(-)角的终边位置关系如何? [关于x轴对称] (2) 设与(-)角的终边分别交单位圆于点 P、P',则点P与P'位置关系如何? [关于x轴对称] (3) 设点P(x, y),那么点P'的坐标怎样表示? [P' (x,-y)]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讲授新课
思考下列问题一: (4) sin与sin(-)、 cos与cos (-)、 tan与tan(-)关系如何? (5) 经过探索,你能把上述结论归纳成
公式吗?其公式结构特征如何?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讲授新课
1.诱导公式(三)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讲授新课
1.诱导公式(三)
sin( ) sin cos( ) cos tan( ) tan
1.3三角函数的 诱导公式
主讲老师:陈震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复习回顾
诱导公式(一)
sin( 2k ) sin ( k Z ) cos(2k ) cos ( k Z ) tan( 2k ) tan ( k Z )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复习回顾
诱导公式(二)
sin(180 ) sin cos(180 ) cos tan( 180 ) tan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复习回顾
诱导公式(四)
sin(-)=sin
cos( -)=-cos
tan (-)=-tan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课堂小结
1. 熟记诱导公式五、六; 2. 公式一至四记忆口诀:函数名不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P',则点P与P'位置关系如何?
(3) 设点P(x, y),那么点P'的坐标怎样表示?
讲授新课
思考下列问题一:
(1) 与(-)角的终边位置关系如何?
[关于x轴对称]
(2) 设与(-)角的终边分别交单位圆于点
P、P',则点P与P'位置关系如何?
(3) 设点P(x, y),那么点P'的坐标怎样表示?
1.3三角函数的 诱导公式
复习回顾
诱导公式(一)
sin2(k)sin(kZ) co s2(k ) cos(kZ) tan2(k)tan(kZ)
复习回顾
诱导公式(二)
si n1(80)si n cos1(80) cos tan1( 80) tan
复习回顾
诱导公式(四)
sin(-)=sin cos( -)=-cos tan (-)=-tan
角函数
角函数
函数
0o~90o间 角的三角 函数
查表 求值
讲授新课 小结
②三角函数的简化过程口诀: 负化正,正化小,化到锐角就行了.
讲授新课
练习3. 教材P.28练习第7题. 化简:
cos (1) sin52sin(2)cos2();
2
(2) co2(s)tas3 ni n 6(o ()0).
讲授新课
1.诱导公式(三)
讲授新课
1.诱导公式(三)
sin() sin cos( ) cos tan() tan
讲授新课
2.诱导公式(三)的结构特征
讲授新课
2.诱导公式(三)的结构特征
① 函数名不变,符号看象限 (把看作
锐角时);
② 把求(-)的三角函数值转化为求
的三角函数值.
讲授新课
讲授新课
例3. 证明:
(1) sin3()cos;
2
(2) co3s()si n.
2
讲授新课
例4. 化简:
sin 2()cos()cos()co1s1 () cos()sin 3()sin 2()sin 92().
2
讲授新课
例5. 已 知 tan()3,

: 2cos()3sin()的 4cos()sin(2)
角函数
角函数
函数
讲授新课
小结
①三角函数的简化过程图:
任意负 公式一 任意正 公式一或 0o~360o间
角的三 或三 角的三 二或四 角的三角
角函数
角函数
函数
0o~90o间 角的三角 函数
讲授新课
小结
①三角函数的简化过程图:
任意负 公式一 任意正 公式一或 0o~360o间
角的三 或三 角的三 二或四 角的三角
锐角时);
② 实现三角函数正弦与余弦间的转化.
讲授新课
例2. 将下列三角函数转化为锐角三角 函数:
(1)tan3 ; (2)sin31 ;
5
36
(3)cos519; (4)sin(17).
3
讲授新课
练习2. 求下列函数值:
(1)cos65; (2)sin(31);
6
4
(3)sin670; (4)tan580.
(2) 设与(-)角的终边分别交单位圆于点
P、P',则点P与P'位置关系如何? [关于x轴对称] (3) 设点P(x, y),那么点P'的坐标怎样表示? [P' (x,-y)]
讲授新课
思考下列问题一:
(4) sin与sin(-)、 cos与cos (-)、 tan与tan(-)关系如何?
(5) 经过探索,你能把上述结论归纳成 公式吗?其公式结构特征如何?
课堂小结
1. 熟记诱导公式五、六; 2. 公式一至四记忆口诀:函数名不变,
正负看象限; 3. 运用诱导公式可以将任意角三角函数
转化为锐角三角函数.
课后作业
1. 阅读教材P.23-P.27; 2. 《习案》作业六、七.
复习回顾
练习1. 求下列三角函数值.(可查表)
(1) co2s 25;
(2) tan( 23);
6
(3) s in10.
3
讲授新课
思考下列问题一:
对于任意角 ,sin与sin(- )的
关系如何呢?
讲授新课
思考下列问题一:
(1) 与(-)角的终边位置关系如何?
(2) 设与(-)角的终边分别交单位圆于点
讲授新课
思考下列问题一:
(1) 与(-)角的终边位置关系如何?
[关于x轴对称]
(2) 设与(-)角的终边分别交单位圆于点
P、P',则点P与P'位置关系如何? [关于x轴对称] (3) 设点P(x, y),那么点P'的坐标怎样表示?
讲授新课
思考下列问题一:
(1) 与(-)角的终边位置关系如何?
[关于x轴对称]
值 .
讲授新课
小结
①三角函数的简化过程图:
讲授新课
小结
①三角函数的简化过程图:
任意负 角的三 角函数
讲授新课
小结
①三角函数的简化过程图:
任意负 公式一 任意正
角的三 或三 角的三

角函数
角函数
讲授新课
小结
①三角函数的简化过程图:
任意负 公式一 任意正 公式一或 0o~360o间
角的三 或三 角的三 二或四 角的三角
① 函数正变余,符号看象限 (把看作
锐角时);
② 实现三角函数正弦与余弦间的转化.
讲授新课
思考下列问题三:
对于任意角 ,sin与 sin( )
2
的关系如何呢?
讲授新课
5. 诱导公式 (六)
sin(
)
cos
2
cos( ) sin
2
讲授新课
6. 诱导公式(六)的结构特征
① 函数正变余,符号看象限 (把看作
例1. 求下列三角函数值.(可查表)
(1) sin( ); 3
(2) tan(-210o);
(3) cos(-2040o).
讲授新课
思考下列问题二:
对于任意角
,sin与
s
in(
)
2
的关系如何呢?
讲授新课
3. 诱导公式 (五)
sin(
)
cos
2
cos( ) sin
2
讲授新课
4. 诱导公式(五)的结构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