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玉涛谈孩子发烧
杏仁医生马丁医生家长必读崔玉涛谈从疱疹性咽颊炎谈小儿病毒感染发烧的处理

杏仁医生马丁医生家长必读崔玉涛谈从疱疹性咽颊炎谈小儿病毒感染发烧的处理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杏仁医生精选】马丁医生:家长必读!崔玉涛谈从疱疹性咽颊炎谈小儿病毒感染、发烧的处理马丁医生评:这是我看过的最清晰最全面的一篇关于小儿疱疹性咽颊炎(涉及到手足口、病毒感染、小孩发烧的处理等)家长必读的文章,解释了很多家长对小孩生病的认知误区,强烈推荐!崔玉涛,北京和睦家医院儿科主任,中国着名的儿科专家,现任北京和睦家医院儿科主任,天津和睦家医院首席儿科医生。
先后工作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急救中心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和中美合资北京和睦家医院儿科,主要从事新生儿急救、婴儿生长发育监测、早期婴儿问题的干预和疾病的治疗等工作。
网易亲子:疱疹性咽颊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崔玉涛:疱疹性咽颊炎是一种肠道病毒引起的,肠道病毒分很多种,什么埃柯病毒、柯萨奇病毒等等。
大家都知道手足口病,其实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颊炎是一类病毒造成的,绝对不是一种,是一类病毒。
网易亲子:严重了就是手足口病吗崔玉涛:对,手足口,手脚也有疱了,光嗓子就是疱疹性咽颊炎,他们是一类病毒造成的。
为什么会突然发高烧病毒来得快,反应强烈网易亲子:为什么会一下子就发高烧崔玉涛:因为这种病毒来得快,反应强烈,一定时间后会自然消失,所以我们管这种病叫自愈性疾病,一来就会高烧,39、40度,恨不得上午还好着呢,下午孩子就开始蔫,蹭就发高烧了。
病程是如何发展的从病毒增生到自然消退崔玉涛:整个的病程就是病毒复制期,病毒复制期一般3—5天。
什么叫3—5天复制期,就是它在增生增生。
但是后期就不再增生,不再增生之后停滞,到最后自然在体内衰败,好了。
所以我们说病毒感染没有什么药可用,你不可能快速的杀死他。
有人说我用了药病几天就好了,其实不用药,那么多天,也该好了,所以我们一直说,疱疹性咽颊炎或者手足口病,主要不是杀病毒,而是在病毒感染时期控制体温,包括局部的症状。
儿童发烧如何正确用药

2011-2-28治疗发烧的误区儿童发烧如何正确用药崔玉涛,1986年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儿科系,稍后在该校攻读了儿科学专业研究生,在香港大学玛丽医院的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完成了培训期,在北京儿童医院完成了住院医生实习期,稍后成为该所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副主任,在新生儿监护领域被公认为资深专家。
小儿发烧是指宝宝体温的异常升高,妈妈的手不是体温计,不能准确测量宝宝的体温;而宝宝的正常腋下体温应为36℃~37℃,只有超过37。
4℃才可以认为是发热。
崔玉涛教你小儿发烧处理方法:少穿衣服,给孩子散热。
不要随便帮孩子物理降温。
补充充足的水分,不要随便吃药。
发烧本身并不可怕,重要的是要去寻找病因,对症治疗。
一般感冒常会发烧2~4天,如果精神状态好、进食正常则不必太担心。
但需注意感染有无恶化或发生并发症的情形,如婴幼儿出现哭闹不停、反应差、高烧不退、甚至抽搐等,应尽快就诊。
普通的感冒发烧多半由病毒引起,主要是对症治疗,不应滥用抗生素。
治疗发烧的误区1.用冰袋敷身体,会让更多的热聚集在体内无法散出,严重的会导致高热惊厥。
体表温度不能代表体内温度,毛孔收缩会让热气聚集在体内,导致手脚冰凉。
2.酒精是挥发性的液体,他只会带走体表的温度,不会起到人体退烧的效果。
酒精降温不建议在家庭中使用,以免造成严重的后果。
3.捂汗有年龄限制,如果水分补充不足,很容易造成脱水,不建议在家庭中使用。
如何正确理解发烧的观察期?1.如果体温没有超过38.5°,精神状态与平常一样,可以在家观察3天。
2.38.5°是人体发烧的警戒线,如果3--6岁的小孩超过38.5°后会出现高热惊厥现象。
3.体温烧的越高,说明人体的抵抗力越强。
4.三天的观察期要根据病情的变化来判断,如果特别严重应当马上去医院治疗。
5.发烧去医院做辅助检查是不准确的,应该查清楚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发烧。
6.三天的观察期可以对病情有一个很好的判断。
7.感冒至少要24个小时以后才可以去做血常规检查,才能准确的判断是否为细菌感染。
崔玉涛谈发烧护理

崔玉涛:卫生部医疗项目专家,首都医科大学医学硕士,儿科高级医生,在新生儿监护领域被公认为资深专家。
北京和睦家医院(美资)儿科主任。
以下有2个网址可以看看:/user/showuser.php?uid=u5002497883&tab=journal &view=single&journalid=2941014/doc_2560.aspx发烧的特殊情况:幼儿急疹@崔玉涛:很多朋友都知道“幼儿急诊”是高热后出疹子的一种常见病,此病不留后遗症,属于非常常见的常见病之一。
但是,孩子高热时,家长还是非常担心。
在此,还是建议诸位朋友,若孩子仅是高热,没有明显的咳嗽、腹泻等症状,还是应在家观察,保持体温低于38.5度、多饮水、保证大小便正常。
#崔玉涛谈常见病#//@崔玉涛:幼儿急疹属于典型的病毒感染,整个病程3-5天发热期+3天皮疹期。
此间,除了保证体温不高于38.5度,保证排尿排便正常,多饮水,尽可能多进食以外,没有其它有效治疗方法。
特别不应使用抗生素!!!确实,幼儿急疹往往是婴幼儿第一次发烧,家长着急,也只有等待!#崔玉涛谈常见病#崔玉涛:很多父母寻求是否可预防幼儿急疹发生。
1、幼儿急疹属上呼吸道感染,以高热起步,3天后退热时,出皮疹,漫步全身,再持续3天消退。
2、很难预防其发生。
3、整个过程不会给孩子造成严重损伤,也不遗留后遗问题。
4、此病不属于传染病,无交叉感染。
5、病毒是感染原因,不须使用抗生素。
#崔玉涛谈常见病#由于幼儿急疹的确诊都是马后炮,所以家长在发热早期一定要“沉着”。
对高热婴儿,若不伴有明显咳嗽、腹泻等症状,同时发热24小时后,末梢血白细胞和C反应蛋白不高,千万别着急使用抗生素。
只要将体温能够控制在38.5度以下,多喝水,保证正常排尿和便,高热三天热退后就会出疹。
#崔玉涛谈常见病#以下是发烧的护理。
//@崔玉涛:高热时尽可能鼓励孩子多喝水,多排尿。
千万不要给孩子捂汗。
崔玉涛谈幼儿急疹

崔玉涛谈幼儿急疹昨日,关于在孩子打针效果及注意事项的专题上(点击查阅?【崔玉涛谈常见病】孩子肌肉薄,扎针要慎重,效果也需酌情考虑!),宝爸妈集体回忆自家熊孩子第一次打针的趣事后,紧接着,就把关于幼儿急疹和退热药、输液的区别使用,刷上了留言榜首。
的确,打针孩子痛苦,对宝爸妈来说其实也是一份煎熬,可看着孩子高烧不退,那简直就是在考研家长的最后一层心理底线,所以,今天我们来说说孩子高热的护理。
我真的要奔溃了,宝贝已经无故发烧三天三夜了,一直高烧不退,毫无症状,精神状态也不错,但是体温一直在38度以上甚至近40,时刻不停擦身体,还吃了好几次退烧药,可就是退不了高烧,验血也没有白细胞,不知道咋回事,睡眠也无法熟睡,一碰就醒来大哭,该怎么办?拜托了!无明显原因出现高热,持续3天,高热后出皮疹,是典型的幼儿急疹—病毒感染,多是孩子有生第一次发热,会导致家长到达接近崩溃的边缘。
由于幼儿急疹属马后炮诊断,只要孩子发热期间无其它症状,家长只有“忍着”=等待+等待。
孩子出现发热时伴随着皮疹、腹泻、剧烈咳嗽,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
高热服用退热药后体温退降的不满意,可能与以下几方面有关: 1.退热药剂量不足;2.体内水分不足,即入量不足;3.孩子对此种退热剂不敏感;4.未达到家长的希望值。
退热药只能暂时退热,不能遏制发热。
病毒感染,比如幼儿急疹,高热一般维持于三天。
服用退热药几小时后体温还会升高。
今日,我们翻阅《崔玉涛图解家庭育儿1:直面小儿发热》书籍后就婴幼儿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输液,以及退热药的使用方法,进行了补充回答。
什么时候考虑静脉补液崔玉涛图解家庭育儿1:直面小儿发热服用退热药后几小时内体温下降,说明孩子对退热药是敏感的。
几小时后,体温再度上升是发热的基本过程。
如果体温越烧越高,说明体内水分不足,限制了退热。
鼓励孩子少量多次喝水。
只有进水困难时,才考虑静脉补液,但不是输抗生素。
没有研究证实注射退热药物的效果优于口服退热药。
崔玉涛:娃突然发烧,这2件事不能做!正确退烧流程一定要知道

崔玉涛:娃突然发烧,这2件事不能做!正确退烧流程一定要知道本文来自育学园会员栏目《崔医生谈育儿》孩子突然发烧,家长都会特别着急,一方面害怕孩子难受,另一方面又担心发烧会烧坏孩子。
今天,崔大夫和大家聊聊“退烧的标准流程”。
第一步:量体温,看孩子是否发烧测耳温和腋温是大家常用的2种测量方法。
当孩子的体温超过了37.3℃,就说明发烧了。
崔医生提醒:家长们不必过于纠结哪种体温计更加准确。
实际上,测量方式对于准确程度的影响更大。
正确方法来了!•测量腋温:首先擦干腋窝的汗液;其次,将体温计的感温端放在腋窝中心,与臂部形成约30°~40°的角度,让孩子屈臂夹紧体温计。
最后,等7-10分钟后看结果。
•测量耳温:将孩子的耳垂轻轻向下向后方拉,确认耳道被拉直后,再把耳温枪的探头放进耳朵里,嘀声后即可取出。
注意,要先把耳温枪的探头塞进耳道后再按开关,这样得出的测量结果更加准确。
第二步:判断病情的轻重判断病情的轻重主要看孩子的难受程度。
如果宝宝能吃能玩,精神状态好,就可以在家观察,同时做好退热护理即可。
如果宝宝的状态和平时明显不同,比如一声不出、精神萎靡或者烦躁不安等,那就赶紧去医院就医。
第三步:在家退热① 体温< 38.5℃,日常护理即可。
日常护理 de 正确姿势:保证少量多次饮水,促进体液循环。
在适当提高室温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穿盖,如果孩子可以接受,也可以洗温水澡。
不建议:冰敷、盖被子捂汗。
② 体温≥38.5℃,给孩子服用退热药,之后妥善护理。
婴幼儿常用的退热药成分是“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
特别注意2点:△ 买退烧药要看成分。
市面上的退烧药有很多商品名,但要特别关注成分:“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
泰诺林滴剂剂量表泰诺林混悬液剂量表△ 用退烧药要注意剂型。
常见的药物剂型有滴剂和混悬液两种,滴剂的药物浓度要高于混悬液。
为了孩子的安全,家长一定要仔细看药品说明书,根据宝宝的体重和药物浓度准确用药(如上图),以免引起不必要的后果。
高烧,需要有效退热(来自网络及微博的崔玉涛资料)

高烧,需要有效退热(来自网络及微博的崔玉涛资料)孩子发烧了,是物理降温还是吃退烧药?为什么吃了退烧药效果却不?和崔大夫聊聊,你会更好地理解发烧,不再手忙脚乱!目录一、人为什么会发烧二、什么时候需要用退烧药三、降温关键:增加散热四、怎么准确量体温五、怎么让物理降温、药物降温效果好六、退烧药的药量怎么掌握七、发生高热惊厥怎么办正文一、人为什么会发烧发烧是提问超过正常时的一种症状,发烧不是病,只是一种症状。
正常情况下,体温是相对恒定的,不会因为天气高低而改变。
天气热时,我们会出汗增加散热,这样体内温度就不会上升。
天气冷是,皮肤会收缩起来,跟盔甲似地,组织体内热量散发。
这种反应能使我们的体温平衡,这个平衡点,就是大脑中的体温调节中枢控制的。
当体内遇到异物,如病毒细菌等,肌体就会出现免疫抵抗,体温调节中枢就会上移,基础体温增高,就出现了发烧,发烧的目的是把免疫系统全部动员起来,免疫细胞活跃起来了,杀灭病菌的力量就强。
所以,发热,并不是一件坏事。
发热时,我们通常不感觉到热,而是感觉冷。
因为发烧时体内要是去很多能量,所以皮肤毛孔收缩,以减少散热,使热量集中在体内,体温就能够提高。
就跟我们冬天把门窗关起来,使室温提高的道理一样。
发热时,孩子的肌肉会颤抖,消耗很大,就像长跑一样,所以孩子发烧时情绪不好,因为他虽然没跑没跳,但他的肌肉在运动,以产生更多热量,使体温能够上升,所以孩子发烧时会感觉腰酸背痛。
二、什么时候需要用退烧药既然发烧不是坏事,为什么又要降温?因为6岁以内孩子大脑本身不成熟,体温过高容易导致高热惊厥。
高热惊厥引起的窒息、缺氧会导致大脑损伤,还有可能出现呕吐造成的窒息,把舌头咬破等情况。
所以孩子烧到39°C时需要降温,因为39°C以上大脑被刺激而出现高热惊厥的可能性比较大。
但是,孩子体温升到39°C时,即使马上吃药,药效也不会马上起作用,体温还会继续升高,所以,在孩子体温达到38.5°C时就要给他吃药,吃了药,体温会继续上升,当上升到39°C时,药物也起作用了,这就避免了孩子出现39°C以上的高热。
崔玉涛宝贝健康公开课-崔玉涛如何预防宝宝感冒

崔玉涛:如何预防宝宝感冒?文/崔玉涛(北京和睦家医院儿科主任)感冒又称为上感,顾名思义就是上呼吸道感染,主要由病毒所致。
每年的冬季,预防宝宝感冒都是父母们必做的功课。
这里,我们为您提供了一些最自然、最简单的方法,让每年的冬天变得轻松一点!诊室镜头回放14个月的娜娜感冒了!都说生后6个月内的宝宝不容易得病,可刚满4个月的娜娜从4天前开始出现流鼻涕、打喷嚏的症状。
全家立即进入了紧急状态。
第二天,爸爸妈妈就将孩子抱到医院。
经检查,除了流鼻涕、鼻塞、多泪以外,没有发现其他异常问题。
于是,我给娜娜用了一些治疗感冒的药物,病情很快得到了控制。
但爸爸妈妈很想知道,如何预防下次感冒呢?小宝宝为什么也会感冒?一般说来,孩子生后6个月内确实不爱生病。
这是因为妈妈在怀孕期间通过胎盘传给了宝宝很多种抗体。
这些抗体会在宝宝体内存留6个月左右。
不过,妈妈传给宝宝的抗体也不是百宝箱,抗体的种类与他自己曾经遇到过的感染有关。
引起感冒的病毒可有上千种之多,妈妈不可能对任何感冒病毒都有抗体。
所以,6个月内的小宝宝仍然有可能患感冒等感染性疾病。
预防方案定时开窗通风进入秋冬季,北方风力较大,一般家庭的门窗都关闭较严。
除了为保暖,还是为了减少灰尘等进入室内。
按一般人的理解,灰尘中会含有很多致病的病毒和细菌,减少灰尘应该可以减少疾病,特别是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其实并非如此。
关闭门窗确实可以起到隔尘的作用,但是并不能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我们平日说外面很脏,指的是灰尘较大、病菌种类多,但每种病菌的密度比较低,不易引起人体发病。
所以,人们常说外面空气新鲜。
如果我们把门窗紧闭,加上室内干热,存留于室内的病菌虽然种类少,但可迅速繁殖,致使密度增加。
病菌的密度增加就可增加人体感染呼吸道疾病的机会。
这也就是为什么小婴儿不出屋,也会患感冒的缘故。
如果定时开窗通风,虽然可能让很多种类的病菌进屋,但可降低每种病菌的密度,反而降低了呼吸道感染的危险。
亲吻孩子前做清洁由于成人抵抗疾病的能力相对较强,很多时候即使接触到了病菌也不会发病。
不要—发烧,就急着带孩子上医院

不要—发烧,就急着带孩子上医院作者:暂无来源:《家庭科学·新健康》 2013年第12期□文/王娅青刘芳孩子发烧很常见,但每次孩子发烧,很多家长都会慌得乱了阵脚,尤其当孩子体温超过38.5℃时,父母更是着急上火,即便已是深夜,也会立即带孩子上医院看夜间急诊。
事实上,儿科专家并不认同家长的这种做法,因为发烧患儿太早就诊,未必有利于医生诊断病情。
仅凭发热症状,很难明确诊断近日,北京和睦家医院儿科主任崔玉涛在微博上说,他在儿科急诊坐诊一天,遇到最多的就是因发热就诊的孩子,平均发热时间不超过24小时,最短的只有2个小时,而且绝大多数患儿仅有发热的症状,尚无其他不适表现。
孩子生病,家长着急可以理解,但孩子刚开始发热,还没有其他症状,此时到医院就诊,医生也很难判断出是哪种疾病引起的发热。
发烧,也就是崔玉涛主任所说的发热,其实是一种症状,是机体免疫系统为了抵御感染等而产生的一种免疫保护性反应。
它并非一种疾病,感冒、中耳炎、扁桃体发炎、肠炎等很多种疾病,都可引起发烧。
医生在接诊时,只有结合患儿的其他症状表现,如腹泻、耳朵疼痛、声音嘶哑、扁桃体红肿等,才能准确地进行诊断。
此外,孩子发烧不足24小时,血常规检查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因为发烧是人体对抗病原菌的过程,一般24小时后,人体病原菌的感染情况才能在血常规上有所反映。
发烧但精神尚可,不必急着就医那么,孩子出现发烧症状,家长到底该怎么办呢?专家建议,如果孩子精神状况较差,即使不发烧也要及早就诊,如果精神尚可,则不必急着就诊,主要注意两点:1.退热护理。
让孩子多饮水,用温水擦洗腋窝、脖子、大腿窝等,或者给孩子洗个温水澡,鼓励孩子排便。
如果体温超过38.5℃,要根据孩子的体重,给他服用足够剂量的退热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
2.观察孩子的发热变化和其他症状,如咳嗽、腹泻等。
家长带孩子看病时,可以向医生详细介绍他的整个发热过程、症状表现、用药情况以及对药物的反应等,这特别有助于医生进行诊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几乎所有的家长都会很担心孩子发热(即发烧),所以,退热剂自然成为家中的常备药。
感觉孩子有点发热就立即用退热剂,恨不得一下子使孩子的体温降下来,这是不少家长对付孩子发热的办法。
小明的妈妈就是其中的一位。
小明是个3岁的小男孩,这天妈妈带着他来看病。
小明妈妈告诉我,孩子已咳嗽将近一周,而且偶尔会咳出痰来,希望我在为孩子做完检查后,确定孩子的病情是不是严重,是不是患有肺炎。
经过仔细检查,除孩子的嗓子有些红肿外,肺部及心脏等并没有发现什么异常。
小明妈妈问:为什么病情不重,咳嗽却持续了一周?
为了解释她的问题,我从头仔细了解了孩子得病的过程。
原来,上周日全家到郊区游玩时,突然下起了雨,小明可能有些着凉。
当天晚上就出现了低热,体温为37.7℃。
根据以往的经验,妈妈给小明服用了退热药物。
先后服用两次,小明体温恢复正常。
发热的第三天,小明出现轻声咳嗽。
小明妈妈觉得轻微咳嗽无关紧要,所以就没有带孩子看医生,也没有给孩子服药。
现因咳嗽已近一周,虽无明显加重,但小明妈妈认为咳嗽时间确实不短了,应带孩子来看看医生,所以今天前来就诊。
经过这一番病史的询问和检查,我确定小明患的只是一般的上呼吸道感染。
咳嗽是由于上感所致,是上感的后期表现,服用少许药物即可痊愈。
在解释病情的同时,我告诉小明妈妈,过早或不适当地使用退热剂,有可能遏制了发热对人体的保护作用,从而延长了疾病的过程。
要知道,发热对人体也是有一定益处的。
小明妈妈疑惑不解:发热并不全坏?
通常把体温异常升高称为发热。
发热是人体常见的病理现象,人体患很多疾病时都会伴有发热,特别是小孩更容易出现。
那么,发热对人体利弊到底是哪些呢?
发热:保护人体健康的卫士
目前医学研究证实,发热是许多疾病初期的一种防御反应,可增强机体的抗感染能力。
从而抵抗一些致病微生物对人体的侵袭,促进人体恢复健康。
●产生对抗细菌的抗体;
●增强人体白细胞内消除毒素的酶活力;
●增强肝脏对毒素的解毒作用。
发热:毁坏人体健康的蛀虫
发热当然也会损害人体健康,特别是高热持续过久,会造成人体内各器官、组织的调节功能失常。
●高热会使大脑皮层处于过度兴奋或高度抑制状态。
婴幼儿表现更为突出。
大脑皮层过度兴奋:烦躁不安、头痛甚至惊厥;
大脑皮层高度抑制:谵语、昏睡、昏迷等。
●影响人体消化功能。
胃肠道运动缓慢:食欲不振、腹胀、便秘;
胃肠道运动增强:腹泻甚至脱水。
●使人体食入的各种营养物质的代谢增强、增快,加大了机体对氧的消耗,加重人体内
器官的“工作量”。
●持续高热最终导致人体防御疾病的能力下降,增加了继发其他感染的危险。
对小明妈妈的嘱咐:
了解了这些,你就可以知道高热时孩子会出现哪些异常表现,然后再根据这些表现给予适当的护理,而不致惊惶失措。
此外,在孩子发热期间,仔细为他测量体温;同时仔细观察孩子的脸色是否苍白,呼吸是否增快,有无恶心、呕吐、腹泻,有无神志的改变,以及有无惊厥的发生。
若出现上述情况,就要立即到医院来。
在小明妈妈离开诊室前,我再次嘱咐她,今后遇到孩子发热时,要密切监测体温的程度和变化,出现高热时(超过38.5℃)再给予退热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