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的对比构成同时对比连续对比三要
色彩构成赏析PPT课件

2021/3/7
CHENLI
55
• 高纯度色彩在画面面积占70%左右时,构成高纯度基调,即鲜调。 • 中纯度色彩在画面面积占70%左右时,构成中纯度基调,即中调。 • 低纯度色彩在画面面积占70%左右时,构成低纯度基调,即低调。
2021/3/7
CHENLI
56
以纯度对比为主构成的色调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高明度度色彩在画面面积 占70%左右时,构成高明 度基调,即高调。
• 中明度色彩在画面面积占 70%左右时,构成中明度 基调,即中调。
• 低明度色彩在画面面积占 70%左右时,构成低明度 基调,即低调。
CHENLI
36
以明度对比为主构成色调的方法:
高长调
高中调
N9
N9
N9
高
N1
N5
N8
明
度
N8
28
2、色彩对比的类别
• 同时对比 • 连续对比 • 三要素对比
(1)同时对比
在同一时间下色彩并置的对比效果。
2021/3/7
CHENLI
29
同时对比六大特征
①互为补色的两色对 比,两色纯度都增高
②高纯度色与低纯度 色对比,高纯度色更 艳,低纯度色更灰
③高明度色与低明度 色对比,高明度色更 亮,低明度色更暗
2021/3/7
CHENLI
8
(2)明度
色彩的明度程度。对光原色来
说就是光度,对物体色来说,除了
明度之外,还可以称为亮度、深浅
度。最亮是白,最暗是黑,以及黑
白之间不同程度的灰,都具有明暗
强弱的表现。若按一定的间隔划分,
就构成明暗尺度。有彩色即靠自身
色彩三要素的对比运用

.
2
色相对比
对比色对比是指在色相环上色相距离角度为120°左右的对比,属于色相中强对比。如 (红、黄、绿、绿蓝),(橙、黄绿、蓝绿、蓝),(黄绿、蓝、蓝紫、紫红)等色组 属于对比色对比。 其对比视觉效果:色相感强、饱满、华丽、欢乐、活跃,视觉效果强烈、兴奋。但易让 人视觉疲劳,引起烦躁和不安之感。
3 明度、纯度对比
.
3 明度、纯度对比
纯度对比是由纯度对差引起的对比,是指较鲜艳的色与模糊的浊色的对比。 纯度对比既可以是不同色相的对比,也可以是单一色相不同程度的对比。鲜艳与浑 浊的对比效果是相对的,同一种色相与浊色对比显得鲜艳些,与更鲜艳的色相对比 显得暗淡、浑浊。 任何一种纯色,只要它的纯度降低,就会表现出与原来不同的相貌。 加 白:任何纯色混合白色,可降低纯度,提高明度,色性偏冷。 加 黑:任何纯色混合黑色,可降低纯度和明度,色性为偏暖。 加 灰:任何纯色混合灰色后,降低纯度的同时,色相迅速变得浑浊。 加互补色:任何纯色混合与之相对的补色,可降低纯度。
.
2
色相对比
.
2
色相对比
.
3 明度、纯度对比
因明度差别而形成的色彩对比,称之为明度对比。 明度基调 低明基调:由暗色组成的基调。视觉效果:静、重、钝、郁。 中明基调:由中明度组成的基调。视觉效果:和、甜美、定。 高明基调:由亮色组成的基调。视觉效果:雅、亮、冷、弱。
明度弱对比
明度中对比
.
明度强对比
建筑的色彩设计
.
4
色彩对比在设计中的运用
服装的色彩设计
.
4
色彩对比在设计中的运用
.
4
色彩对比在设计中的运用
舞台、电影的色彩设计
张艺谋导演在拍摄影片时,色彩运用得非常成功,从《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 挂》,再到《活着》、《我的父亲母亲》、《英雄》和《十面埋伏》,他都通过对 画面形象的色彩设计,提炼以及选择搭配,渲染,烘托出了主题内容所需要的情绪 基调和特定氛围,获得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英雄》更以不同的衣服颜色取代一般电影胶卷的换色,用红、白、绿、蓝、金黄 等色彩呈现三种故事的样貌,浓郁到倾泻般的色彩运用,真像在“色彩中流动”, 让人们享受一场“视觉的盛宴”
色彩三要素及色彩对比

色彩三要素及色彩对比< 一>.色相对比的基本类型两种以上色彩组合后,由于色相差别而形成的色彩对比效果称为色相对比。
它是色彩对比的一个根本方面,其对比强弱程度取决于色相之间在色相环上的距离(角度),距离(角度)越小对比越强,反之则对比越强。
1.零度对比(1)无彩色对比无彩色对比虽然无色相,但它们的组合在实用方同很有价值。
如黑与白、黑与灰、中灰与浅灰,或黑与白与灰、黑与深灰与浅灰等。
对比效果感觉大方、庄重、高雅而富有现代感,但也易产生过于素净的单调感。
(2)无彩色与有彩色对比如黑与红、灰与紫,或黑与白与黄、白与灰与蓝等。
对比效果感觉既大方又活泼,无彩色面积大时,偏于高雅、庄重,有彩色面积大时活泼感加强。
(3)同种色相对比一种色相的不同明度或不同纯度变化的对比,俗称姐妹色组合。
如蓝与浅蓝(蓝+白)色对比,橙与咖啡(橙+灰)或绿与粉绿(绿+白)与墨绿(绿+黑)色等对比。
对比效果感觉统一、文静、雅致、含蓄、稳重,但也易产生单调、呆板的弊病。
(4)无彩色与同种色相比如白与深蓝与浅蓝、黑与桔与咖啡色等对比,其效果综合了(2)和(3)类型的优点。
感觉既有一定层次,又显大方、活泼、稳定。
2.调和对比(1)邻接色相对比色相环上相邻的二至三色对比,色相距离大约30度左右,为弱对比类型。
如红橙与橙与黄橙色对比等。
效果感觉柔和、和谐、雅致、文静,但也感觉单调、模糊、乏味、无力,必须调节明度差来加强效果。
(2)类似色相对比色相对比距离约60度左右,为较弱对比类型,如红与黄橙色对比等。
效果较丰富、活泼,但又不失统一、雅致、和谐的感觉。
(3)中差色相对比色相对比距离约90度左右,为中对比类型,如黄与绿色对比等,效果明快、活泼、饱满、使人兴奋,感觉有兴趣,对比既有相当力度,但又不失调和之感。
3.强烈对比(1)对比色相对比色相对比距离约120度左右,为强对比类型,如黄绿与红紫色对比等。
效果强烈、醒目、有力、活泼、丰富,但也不易统一而感杂乱、刺激、造成视觉疲劳。
色彩的对比与调和

如: 大面积的色阶11是主导色的高
明度色,色阶4占画面中等面积较暗 的深灰色,两极色差为7级,属于长 线的强对比.空高长调白的小格是面 积较小的点缀色,在整个图形中起辅 助的作用.所以这个图形的色彩组合 叫做明度对比的高长调.
3,邻近色对比
邻近色的对比也称为近似 色或类似色的对比,是指对比 两色的相隔距离在色相环上 所处角度为45度时的对比。
4,对比色对比
对比色对比是指色环上所处 角度为120~150度的色彩间的对 比。它们的对比关系相对补色的对 比略显柔和,同时又不失色彩的明 快和亮丽。对比色组合具有一种很 强烈的冲突感并能产生一种色彩移 动的感觉。比如在大自然中经常看 到橙色的果实与绿色的树木、紫色 的花与绿色的叶,它们的色彩搭配 都具有既明快又自然的视觉效果。
第一排第二图,是由占主导色的高明度 色阶10和中明度色阶5组成,两极色 差为5级,为中线的中对比.所以这个 图形的色彩组合是明度对比的高中调.
第一排第三图,是由主导色的高明度色 阶9和中明度色阶6组成,两极色差是 3级,属于短线的弱对比.所以这个图 形的色彩组合叫做明度对比的高短调.
第二排第一图,由主导色的中明度色阶 8和黑色1组成,两极色差是7级,属 于长线的强对比.所以这个图形的色彩 组合叫做明度对比的中长调.
同时对比与连续对比
色 彩
同时对比:在同一视场,同一时间,同一空间条件下,两种颜色 并置时所发生的对比现象.
的
对
比
连续对比:在同一视场,不同条件下,发生的两种颜色的对比现象.
同时对比的特征
特征: 并置的双方都会把对方推向自己的补色. 如:当蓝色和橙色放置在一起时,蓝色显的更蓝,橙色显得更橙. 当蓝色和紫色并置时,蓝色加入紫色的补色(黄色)后,带有绿味. 紫色加入蓝色的补色(橙色)后,带有红紫的味道.
色彩对比与色彩调和

连续对比的小实验
(三)色相对比:因色相之间的差别 形成的对比。各色相由于在色环上 的距离远近不同,形成不同的色相 对比。
B. C.
纯调与浊调的调性表达: 亮调与暗调的调性表达:以无彩色系为主调色、以有彩色与无彩色的 对比色调、有彩色系的色调
5、色彩的再创造:采集、重构
定义:从一切可以借鉴的素材中的色彩进行借用和采纳,以色彩构成 的设计要求和形式法则,对所采得的人工和自然色彩视觉平面信息进 行理性和逻辑性的简化、平面归纳,以求得理想化的、有形式美感和 设计意图的重构色彩图形。 采集重构方法: 整体色不按比例重构、部分色重构、情调重构 表现方法:抽象方法(冷抽象、热抽象)
同种色相对比,只有深浅之分不存在色相对比 (0度) ② 邻近色相对比,对比弱,可通过明度的变化加 强对比(15-30度) ③ 类似色相对比,中度对比,可通过变化明度、 纯度加强对比(60度以内),和谐、安详、耐 看
① ④
互补色相对比,120度左右的两色强对比,色彩 对比强烈、鲜明、饱满、华丽、活跃
纯度对比的视觉效果
纯度对比越强,纯度高的色相感越鲜明,从而增强 了色彩间的艳丽、生动、活泼。纯度对比越低,因纯 度过于接近,容易使画面产生含混不清的感觉。 (1)高纯度对比的色彩效果给人积极、强烈、冲动、 膨胀、外向、快乐、热闹、生气、聪明、活泼的感觉。 (2)中纯度对比的色彩效果给人中庸、文雅、可靠的 感觉。 (3)低纯度对比的色彩效果给人平淡、消极、无力、 陈旧,但也有自然、简朴、耐用、超俗、安静、无争、 随和的感觉。
对比与调和

(二)纯度对比:
1.纯度对比强烈影响色彩的相貌即品格。 2.在纯度对比中,两种纯度不等的色彩也都把对方推向自己的反方。 3.降低纯度的方法:
(1)加入无彩色——黑、白、灰。
(2)混入该色的补色。
(三)明度对比:
1.明度是色彩的骨格,具有相对独立性。 彩色照片:事物的全要性特征 黑白照片:事物的明度特征。 2.明度对比决定颜色形状的认识度:
7.作业:
(1)色彩对比或调和练习。
第六章 色彩的对比与调和
6.1色彩的对比
一、同时对比与连续对比: (一)同时对比:两色同时并置在一起,双方都会把对方推向自己 的补色,这一现象即同时对比。 (二)连续对比:指在时间运动过程中,不同颜色刺激间的对比。 二、色彩的对比: (一)色相对比: 1.原色对比:红、黄、蓝 2.间色对比:橙、绿、紫 3.补色对比:红绿、黄紫、蓝橙 4.邻近色对比:色相弱对比,两色之间相互渗透。具有明显的统一 调性。 5.类似色对比:在色相环上非 常邻近色之间的对比。蓝与绿 味蓝之间的对比。 6.冷暖度三种要素中,有某种要素相 近似,变化其它要素。
(三)对比调和:明度、色相、纯度三要素可能处于对比关系中,
因此它是一种强调变化而组合和谐的色彩关系。又称为秩序调和。
几种处理方式: 1.在对比强烈的两堵塞中,置入相应的色彩的等差、等比渐变系列。 2.通过面积的变化来统一色彩。 3.在对比色的面积中,相互置放小面积的对比色或加入同一种小面 积的它色。 4.在色相环上确定的某种变化的位置,这些位置以某种几何形出现 时,这些色彩可达调和。包括三角形调和、四方形……
色彩的认识度就是由于不同颜色关系引起对形状辨认清晰与否的程度.
*主要决定于与周围色彩的关系,又特别是明度关系。 *在色彩构图中,突出形态主要靠明度对比。
色彩对比

• 2、 色相对比
不同颜色并置,在比较中呈现色相的差异,称为色相对比。 如:湖蓝与钴蓝比较就觉得湖蓝带绿味,钴蓝带紫味,在 对比中,这两种颜色的特征更明确了。
色相对比中包括:
①原色对比:红黄蓝三原色是色环上最极端的三个颜色, 表现了最强烈的色相气质,它们之间的对比属于最强的色 相对比。如用原色来控制色彩,会使人感到一种极强烈的 色彩冲突。如各国都选用原色来作为国旗的色彩;京剧脸 谱也使用强烈的三原色突出人物的特征等。
• 3、 纯度对比 一个鲜艳的红和一个含灰的红相比较,能感觉出它们在鲜浊上的差异, 这种色彩性质上的比较,称为纯度比较。纯度对比可以体现同一色相 不同纯度的对比中,也可体现在不同的色相对比中,纯红与纯绿相比, 红色的鲜艳度更高;纯黄与黄绿相比,黄色的鲜艳度更高。可以通过 2个方法降低饱和色相的纯度:①混入无彩色黑白灰②混入该色的补 色。在改变一个色彩的纯度过程中无论加白、加灰还是加黑,都会在 不同程度上使色彩的色相及冷暖倾向发生变化。一般来说,冷色有些 变暖,暖色有些变冷。将一个饱和度很高的色相按一定比例不断往里 增加和它明度相等的灰色,直至变成完全的中性灰,就可以获得一个 完整的纯度色阶。利用这一色阶,可以获得纯度的强中弱各种各种对 比效果。位于纯度色阶两端的饱和色或近似饱和的色与中性灰色或近 似中性灰色相比较,产生纯度强对比;在色阶上间隔大约3-5个等级 的对比属纯度中间对比;间隔只有1-2个属纯度弱对比。现实中的自 然色彩和应用色彩大都为不同程度含灰的非饱和色,而每一色相在色 相上的微妙变化都会使一个色彩产生新的相貌和情调。
色相环
பைடு நூலகம்
• ④邻近色相对比: 在色环上顺序相邻的基础色相,如红 与橙、黄与绿、橙与黄这样的色并置的关系称邻近色相对 比。属于色相弱对比范畴。它最大的特征是其明显的统一 调性,在统一中不失对比的变化。 ⑤色相对比称为类似色相对比,是最弱的色相对比效果。 常用于突出某一色相的色调,注重色相的微妙变化。 ⑥冷暖体系与对比:我们对一部分色彩产生暖和的感觉, 一部分产生寒冷的感觉。从色环上看,有寒冷印象的有蓝 绿至蓝紫的色,其中蓝色是最冷的颜色;
色彩对比都有那些

色彩对比都有那些1) 同时对比与连续对比:同时对比:当两种颜色同时并置在一起时,双方都会把对方推向自己的补色,红和绿并置,红的更红,绿的更绿;黑白并置,黑显得更黑,白显得更白。
这种现象属于色彩的同时对比。
连续对比:指在不同的时间条件下,或者说在时间运动的过程中,不同颜色刺激之间的对比。
无论是平面设计,还是网页设计,色彩永远是最重要的一环。
当我们距离显示屏较远的时候,我们看到的不是优美的版式或者是美丽的图片,而是网页的色彩。
关于色彩的原理有许多,在此我们不可能一一阐述,大家可以看看相关设计书籍,有利于系统地理解。
在此我们仅仅想告诉大家一些网页配色时的小技巧。
1.用一种色彩。
这里是指先选定一种色彩,然后调整透明度或者饱和度,产生新的色彩,用于网页。
这样的页面看起来色彩统一,有层次感。
2.用两种色彩。
先选定一种色彩,然后选择它的对比色。
3.用一个色系。
简单的说就是用一个感觉的色彩,例如淡蓝,淡黄,淡绿;或者土黄,土灰,土蓝。
在网页配色中,还要切记一些误区:1.不要将所有颜色都用到,尽量控制在三种色彩以内。
2.背景和前文的对比尽量要大,(绝对不要用花纹繁复的图案作背景),以便突出主要文字内容。
2) 色相对比:不同颜色并置,在比较中呈现色相差异,称为色相对比。
A 原色对比:红、黄、蓝表现了最强烈的色相气质,它们之间的对比属最强的色相对比。
令人感受到一种极强烈的色彩冲突,似乎更具精神的特征。
B 间色对比:橙、绿、紫为原色相混所得的间色,其色相对比略显柔和。
C 补色对比:在色环直径两端的为互补色。
一对补色并置在一起,可以使对方的色彩更加鲜明。
D 邻近色相对比:在色环上顺序相邻的基础色相,如红与橙、黄与绿、橙与黄这样的色并置关系。
属色相弱对比。
特征是具明显的统一调性,同时在统一中不失对比的变化。
E 类似色相对比:在色环上非常邻近的色,如蓝与绿味蓝这样的色相对比,是最弱的色相对比效果。
F 冷暖色相对比:从色环上看,明显在寒冷印象的色彩是蓝绿至蓝紫的色,其中蓝色为最冷的色;明显有暖和感的色是红紫至黄的色,其中红橙色为最暖的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 色彩的对比构成
低长调:低调的强对比效果。 具有强烈的、暴发性的、深 沉的、压抑的、苦 闷的感觉。
低中调:低调的中对比效果。 朴素、厚重、有力度,设计 中常被认为是男性色调。
3.纯度对比
色彩之间因鲜浊程度差别 而形成的对比叫纯度对比。 纯度对比较之明度对比、 色相对比更柔和、更含蓄, 1个阶段差的明度对比的清 晰度等于3个阶段差的纯度 对比,所以说纯度对比的 作用是潜在的,其特点是 增强用色的鲜艳感,即增 强色相的明确性。
secaigoucheng
第四章 色彩的对比构成
secaigoucheng
第四章 色彩的对比构成
secaigoucheng
第四章 色彩的对比构成
高长调:此调明暗反差大, 对比强,形象清晰度高。有 积极、活泼、刺激、明快之 感。 高中调:以高调色为主的中 强度对比,效果明亮、愉快。 高短调:高调的弱对比效果, 形象分辨力差。其特点淡雅、 柔和、高贵、软弱,设计中 常被用来作为女性色彩。
第四章 色彩的对比构成
一、同时对比 二、连续对比 三、三要素对比
第四章 色彩的对比构成
一、同时对比
同时对比指的是在同一时间 下色彩并置的对比效果,它 产生于这样的事实:看到任 何一种特定的色彩,眼睛都 会同时要求它的补色,如果 补色还没有出现,眼睛就会 自动将它产生出来。这种色 彩效果是作为一种感觉发生 在观者的眼睛中的,并非是 客观存在的事实。
secaigoucheng
第四章 色彩的对比构成
secaigoucheng
第四章 色彩的对比构成
2.明度对比 色彩之间因明暗程度差别而 形成的对比,称之为明度对 比。 明度对比是色彩构成中最重 要的因素,是色彩三要素的 中心,色彩的层次与空间关 系主要依靠色彩的明度对比 来表现。只要发生色彩现象, 明度的差异和对比可以说是 无处不在。
secaigoucheng
第四章 色彩的对比构成
secaigoucheng
第四章 色彩的对比构成
5.色彩对比与面积、形状、位 置、肌理的关系
色彩对比与面积 纯度色彩的力量均衡取决于 两种因素:明度和面积。歌 德根据颜色的光亮度定出了 纯色明度的比例: 黄:橙:红:紫:蓝:绿 =9:8:6:3:4:6
低短调:低调的弱对比效果。 阴暗、低沉、有分量,画面 常常显得迟钝、忧郁,使人 有种透不过气的感觉。
secaigoucheng
第四章 色彩的对比构成
据蒙塞尔研究的纯度色标数 值,红色是色彩系列之中纯 度最高的,其次是黄、橙、 紫等,蓝绿色系纯度偏低。
在蒙塞尔色立体中,靠近明 度轴上中性灰的色彩构成低 纯度基调,靠近色相环上的 纯色形成高纯度基调,处于 该序列中间的色彩可以称为 中纯度基调。
secaigoucheng
第四章 色彩的对比构成
中差色相对比 色相环上间隔90°左右的色 彩之间的对比,色相差比较 明确,色彩之间的对比持统一。
对比色相对比 色相环上间隔120°左右的 色彩对比关系,属于色相 的中强对比,选择跨度大, 色相感强,对比效果强烈, 富有运动感,是现代设计 中运用较为广泛的配色方 式。
中长调:以中调色为主,采 取高调色和低调色进行对 比,稳重而坚实,给人以 强健的男性色彩效果。 中间中调:属于不强也不弱 的中调中对比,具有神秘、 含蓄而丰富、饱满的效果。 中短调:中调的弱对比效果。 这种画面犹如薄雾一般, 朦胧、模糊,同时又显得 平板,清晰度也极差。
secaigoucheng
secaigoucheng
第四章 色彩的对比构成
以此推出,每对互补色的明 度比例是: 黄:紫=9:3=3:1=3/4:1/4
为保持色量的均衡,上述 色彩的面积比应与明度比 成反比关系。这样每对互 补色的和谐面积比例如下:
黄:紫=1/4 : 3/4
橙:蓝=8:4=2:1=2/3:1/3 橙:蓝=1/3:2/3 红:绿=6:6=1:1=1/2:1/2
secaigoucheng
第四章 色彩的对比构成
互补色相对比 补色处于色相环直径两端, 夹角为180°,是色相中最 强的对比关系。典型的补色 关系是红与绿、蓝与橙、黄 与紫,红、绿是纯度对比的 极端,蓝、橙是冷暖对比的 极端,黄、紫是明度对比的 极端。补色对比的长处是饱 满、活跃、生动、刺激,短 处是不含蓄、不雅致、过分 刺激,有种幼稚、原始的感 觉。适合于较远距离的设计, 使观者在很短时间内获得一 种色彩印象,如街头广告、 标志、橱窗、商品包装等。
secaigoucheng
第四章 色彩的对比构成
三、三要素对比
二、连续对比
连续对比是指先后看到的对 比现象,也称视觉残象,可 分为正残象和负残象两种。 正残象指当强烈的刺激消失 后,在极短的时间内还会停 留于眼中的现象,它是与刺 激色相同的一种色的持续。 负残象产生在正残象之后, 当强烈刺激引起视觉疲劳时, 眼中则会出现一处与原色相 反的色光。连续对比在观察 时间的先后顺序上是前者影 像后者,而后者不会影响前 者,是单向的。 1.色相对比 色彩并置时因色相的差别 而形成的色彩对比,称之 为色相对比。
secaigoucheng
第四章 色彩的对比构成
secaigoucheng
第四章 色彩的对比构成
4.冷暖对比 色彩之间因为冷暖差别而 形成的色彩对比称为冷暖 对比。 从人的色彩心理效应上把 色相环上的红、橙、黄系 列定为暖色系,其中橙色 是最暖的色彩;把绿、青、 蓝系列定为冷色系,蓝青 色为最冷的色彩。在无彩 色系中,把白色称为冷极, 把黑色称为暖极。蒙塞尔 色彩体系与奥斯特瓦德色 彩体系中色彩越是靠近色 立体上部越冷,越是靠近 色立体下部越暖。
secaigoucheng
第四章 色彩的对比构成
同类色相对比 色相环上距离最近的色彩关 系,色相差别很弱,夹角在 15°左右,对比中色彩的形 状认知感模糊,色彩统一的 因素超过了对比的因素,是 调和的色彩对比关系。
类似色相对比 色相环上夹角在45°左右 的色相对比,这样的对比 关系中存在共同因素,但 能区别出冷暖来,虽然仍 属于色相若对比范畴,但 是对比清晰,各色特征明 显,使整体调和又包含变 化的色彩对比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