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温室大棚系统需求分析说明书

合集下载

智能农业大棚控制系统设计说明

智能农业大棚控制系统设计说明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智能农业大棚控制系统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与取得的成果。

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与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

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意。

作者签名:日期:指导教师签名:日期: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容。

作者签名:日期: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注意事项1.设计(论文)的容包括:1)封面(按教务处制定的标准封面格式制作)2)原创性声明3)中文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4)外文摘要、关键词5)目次页(附件不统一编入)6)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正文、结论7)参考文献8)致9)附录(对论文支持必要时)2.论文字数要求:理工类设计(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万字(不包括图纸、程序清单等),文科类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2万字。

温室大棚自动控制系统设计说明书

温室大棚自动控制系统设计说明书

温室大棚自动控制系统设计说明书一、引言温室大棚是一种用于农业生产的重要设施,它能够为作物提供稳定的生长环境,改善生产效率。

为了进一步提升温室大棚的管理水平和自动化程度,我们设计了一套温室大棚自动控制系统。

本文将对该系统的设计进行详细说明。

二、系统概述本系统旨在实现温室大棚内环境的自动监测和控制。

主要包括以下功能模块:1. 温度控制:通过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温室大棚内外温度,并根据设定的温度阈值自动调节温室大棚的通风和加热设备,以保持适宜的温度。

2. 湿度控制:利用湿度传感器监测温室大棚内外湿度,并通过控制喷水系统和通风设备,自动调节湿度水平,以满足作物的需求。

3. 光照控制:通过光照传感器实时检测温室大棚内外光照强度,并根据设定的光照阈值,自动控制灯光的开关以及遮阳网的卷取。

4. CO2浓度控制:利用CO2传感器监测温室大棚内CO2浓度,并通过控制通风设备和CO2供应系统,维持适宜的CO2浓度,促进光合作用。

三、硬件设计1. 传感器选择:根据温室大棚内环境监测需求,选择适当的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和CO2传感器,并与控制器进行连接。

2. 控制器选择:选择一款功能强大、可靠稳定的控制器,用于接收传感器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和控制信号输出。

3. 执行器选择:根据温室大棚的需求,选择适当的通风设备、加热设备、喷水系统、灯光和CO2供应系统,并与控制器进行连接。

四、软件设计1. 数据采集:控制器通过与传感器的连接,实时采集温室大棚内环境的数据,包括温度、湿度、光照强度和CO2浓度。

2. 数据处理:通过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温室大棚内环境的变化趋势,判断当前是否需要进行调控。

3. 控制策略:制定合理的控制策略,根据设定的阈值和作物需求,自动调节通风、加热、喷水、灯光和CO2供应等设备的工作状态。

4. 用户界面:设计一个友好的用户界面,使操作人员能够方便地监控温室大棚内环境的数据,并进行手动控制。

农业现代化智能温室大棚系统方案

农业现代化智能温室大棚系统方案

农业现代化智能温室大棚系统方案第一章绪论 (2)1.1 研究背景 (2)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3)1.2.1 研究目的 (3)1.2.2 研究意义 (3)第二章智能温室大棚系统概述 (3)2.1 智能温室大棚的定义 (3)2.2 智能温室大棚系统组成 (3)2.2.1 硬件设施 (3)2.2.2 软件系统 (4)2.2.3 通信与网络技术 (4)2.3 智能温室大棚系统分类 (4)2.3.1 环境监测类 (4)2.3.2 环境调控类 (4)2.3.3 远程监控与管理系统 (4)2.3.4 综合智能控制系统 (4)第三章系统硬件设计 (5)3.1 硬件设备选型 (5)3.1.1 温室大棚结构 (5)3.1.2 控制系统 (5)3.1.3 传感器 (5)3.1.4 执行器 (5)3.2 硬件布局与连接 (5)3.2.1 硬件布局 (5)3.2.2 硬件连接 (6)3.3 硬件系统稳定性分析 (6)3.3.1 设备选型稳定性 (6)3.3.2 硬件布局稳定性 (6)3.3.3 硬件连接稳定性 (6)3.3.4 抗干扰能力 (6)第四章系统软件设计 (6)4.1 软件架构设计 (6)4.2 数据采集与处理 (7)4.3 控制策略与算法 (7)第五章环境监测与控制 (8)5.1 温湿度监测与控制 (8)5.2 光照监测与控制 (8)5.3 水分监测与控制 (9)第六章设施农业物联网应用 (9)6.1 物联网技术概述 (9)6.2 物联网在智能温室大棚中的应用 (9)6.2.1 环境监测 (9)6.2.2 设备控制 (10)6.2.3 数据分析与应用 (10)6.2.4 信息共享与远程诊断 (10)6.3 物联网数据传输与处理 (10)6.3.1 数据传输 (10)6.3.2 数据处理 (10)第七章智能温室大棚系统安全与防护 (10)7.1 安全防护措施 (11)7.2 系统故障检测与处理 (11)7.3 防雷与防电磁干扰 (11)第八章经济效益分析 (12)8.1 投资成本分析 (12)8.2 运营成本分析 (12)8.3 收益预测与分析 (12)第九章系统实施与推广 (13)9.1 实施步骤与方法 (13)9.1.1 实施前期准备 (13)9.1.2 实施具体步骤 (13)9.2 推广策略与措施 (14)9.2.1 政策引导与扶持 (14)9.2.2 技术支持与服务 (14)9.2.3 市场营销与拓展 (14)9.3 系统维护与升级 (14)9.3.1 系统维护 (14)9.3.2 系统升级 (14)第十章结论与展望 (14)10.1 研究成果总结 (14)10.2 系统改进方向 (15)10.3 发展前景与趋势 (15)第一章绪论1.1 研究背景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业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

温室大棚自动控制系统设计说明书

温室大棚自动控制系统设计说明书

温室大棚自动控制系统设计说明书本文旨在介绍温室大棚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说明书。

一、引言自动控制系统在农业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中,温室大棚自动控制系统能够提供更好的环境条件,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本文将介绍温室大棚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

二、系统概述温室大棚自动控制系统旨在通过对温室内环境的监测和调节,实现温度、湿度、光照等多个参数的自动控制,以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三、硬件设计1. 传感器选择为了实时监测温室内的环境参数,我们选择了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光照传感器作为主要的监测设备。

这些传感器能够精确地获取环境参数的数据。

2. 执行器选择为了实现对温室内环境的调节,我们选择了风机、加热器和光照灯作为主要的执行器。

通过控制它们的运作,可以调节温度、湿度和光照。

四、软件设计1. 数据采集与处理通过传感器采集到的环境数据需要经过处理,我们选用了嵌入式控制器对数据进行采集和初步处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2. 控制策略设计基于环境数据采集和处理结果,我们设计了相应的控制策略,包括温度控制、湿度控制和光照控制等。

通过合理的控制策略,保证温室内环境的稳定性和适宜性。

五、系统测试与优化在系统设计完成后,我们将进行系统的测试与优化。

通过对系统运行的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我们将不断调整和优化系统的参数和控制策略,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效益。

六、结论温室大棚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说明书中,我们介绍了系统的概述、硬件设计、软件设计以及测试与优化等内容。

通过该系统的应用,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实现农业生产的自动化与智能化。

七、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列表]。

智能温室控制说明

智能温室控制说明

智能农业大棚组态屏控制需求
智能大棚分两个区域,每个区安装一套温湿度、光照度、CO2浓度、土壤温度水分变送器,通过气象站小主机接收之后,一路接到LED点阵屏,另一路接到控制器实现控制。

智能大棚份两区这样分开控制,客户棚里已经装上配电柜继电器具体控制需求如下:
温度上限对应风机、水帘若空气温度超上限-- 控制风机,水帘工作;
温度下限对应电动内保温膜空气温度超下限—控制拉起电动内保温膜;
空气湿度上限对应风机启动空气湿度超上线限控制风机启动
土壤湿度下限对应喷灌系统空气湿度越下限–控制喷灌系统喷洒
光照度对应的是遮阳网光照度需要设置4个限制,两个上限,两个下限若高于第一个上限,则内遮阳网开始放下,若高于第二个上限则外遮阳网放下;若低于第一个下限值时,内遮阳网收拢,若低于第二个下限时,外遮阳网收拢
二氧化碳浓度关联风机若CO2 越上限,则风机启动。

智能温室大棚系统需求分析说明书

智能温室大棚系统需求分析说明书

智能温室大棚系统软件需求分析说明书小组成员:物联网12001 12111800102梁树强物联网12001 12111800103于吉满物联网12001 12111800104卜浩圻目录1.软件介绍32. 软件面向的用户群体 (3)3. 软件应当遵循的规范或规范 (3)4.软件范围35. 软件中的角色36.软件的功能性需求46.0功能性需求分析46.0.1经管员功能性需求分类46.0.2用户功能性需求分类46.1 系统经管员功能细化56.2 用户功能细化67.系统功能模块用例图107.1系统经管员功能模块用例图107.2用户功能模块用例图118.软件的非功能性需求138.1 用户界面需求138.2 软硬件环境需求138.3 软件质量需求139.参考文献131.软件介绍(1)该软件是智能温室大棚系统(2)软件开发背景: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物质生活的需求越来越高。

中国人口众多,人均耕地面积很少,如何提高农作物产量,实行耕地面积利用率的最大化十分重要。

为了提高单位面积上农作物的产量,国内外纷纷提出了自己的智能温室大棚系统设计方案。

所谓的智能温室大棚系统设计就是通过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调节农作物生长所需的各种环境条件,主要有光照、温度、土壤湿度、二氧化碳浓度这4个环境参数,从而使农作物处于最佳的生长环境中,进而最大幅度地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而开发此系统正是利用现代科技,来科学有序的发展农业,让人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体验到科技带来的快乐。

2.软件面向的用户群体适应群体:以农作物为主要经济来源的企业或者个体劳动者,特别适合拥有多个温室大棚用来种植作物的用户。

该系统的开发,最大的好处是更加科学的经管温室大棚,细致化的从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可靠数据来分析和制定作物的更加适宜的环境。

智能化的使用方法让用户对温室大棚的经管更加省时,省力,使使用者最终获得更大的收益。

3.软件应当遵循的规范或规范1.数据库要求规范完整,有系统崩溃手动恢复的功能2.要求该软件的可扩展性好。

智能大棚园区需求分析报告

智能大棚园区需求分析报告

智能大棚园区需求分析报告智能大棚园区是指集传感器、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于一体,实现对大棚环境的智能管理和控制的园区。

智能大棚园区的兴起为农业生产带来了许多便利和优势,但是也面临一系列的技术和管理问题。

本报告对智能大棚园区的需求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在目前智能大棚园区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需求:一、环境监测和控制需求:智能大棚园区需要提供对温度、湿度、光照、CO2浓度等环境参数的实时监测和控制功能。

通过采集和分析这些数据,可以实现对大棚环境的精确调控,提高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解决方案:采用传感器网络技术,布设各种环境传感器,实时采集大棚内外的环境数据,并将数据传输至云平台进行处理和分析。

同时,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实现自动化的环境控制系统,根据作物的生长特性和需求,自动调控大棚的温湿度、光照等参数。

二、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需求:智能大棚园区需要对大量的环境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以提供决策支持和优化方案。

通过对数据的挖掘和分析,可以帮助园区管理者更好地了解大棚的运行情况和作物的生长状态,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决策。

解决方案:利用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对环境数据进行存储、处理和分析,建立相应的数据模型和算法。

通过数据模型的运算和分析,提供给管理者实时的数据指标和决策建议,帮助其做出合理的决策,优化大棚的运营效果。

三、设备状态监测和维护需求:智能大棚园区中的各种设备需要进行状态监测和维护。

对于设备的故障和异常情况,需要及时发现和处理,以避免对大棚的影响。

此外,还需要对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解决方案:通过与设备连接的传感器,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并将数据传输至云平台。

利用云平台的分析和处理功能,对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分析和预测,及时发现设备的故障和异常情况。

同时,对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及时更换老化的零部件,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四、智能管理和决策支持需求:智能大棚园区需要具备智能化的管理和决策支持能力。

智能大棚控制策划书模板3篇

智能大棚控制策划书模板3篇

智能大棚控制策划书模板3篇篇一智能大棚控制策划书模板一、项目概述1. 项目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大棚控制系统已经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项目旨在设计一套智能大棚控制系统,实现对大棚内环境的智能化控制,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降低劳动力成本。

2. 项目目标实现对大棚内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参数的实时监测和控制。

提供智能化的灌溉、通风、施肥等控制策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实现远程监控和管理,方便用户随时随地进行操作。

提高大棚内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增加农民收入。

二、系统设计1. 系统架构智能大棚控制系统主要由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通信模块和监控平台等部分组成。

传感器负责采集大棚内的环境参数,执行器负责执行控制命令,控制器负责处理传感器数据并发出控制指令,通信模块负责将数据至监控平台,监控平台则负责显示和管理数据。

2. 传感器选型温度传感器:采用数字温度传感器 DS18B20,能够实时监测大棚内的温度变化。

湿度传感器:采用电容式湿度传感器 HIH3610,能够准确测量大棚内的湿度情况。

光照传感器:采用 BH1750 光照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大棚内的光照强度。

土壤湿度传感器:采用 FDS100 土壤湿度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大棚内的土壤湿度情况。

3. 执行器选型电磁阀:用于控制灌溉系统的开启和关闭。

fan:用于控制通风系统的运行。

led:用于控制光照系统的亮度。

4. 控制器选型采用 STM32F103C8T6 作为系统的核心控制器,该芯片具有高性能、低功耗、丰富的 GPIO 接口等特点,能够满足系统的需求。

5. 通信模块选型采用 ESP8266 作为系统的通信模块,该模块支持 Wi-Fi 连接,能够将大棚内的环境参数至监控平台。

6. 监控平台设计实时数据显示:显示大棚内的环境参数、设备运行状态等信息。

历史数据查询:查询大棚内的历史环境参数和设备运行记录。

控制策略设置:设置大棚内的灌溉、通风、施肥等控制策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能温室大棚系统软件需求分析说明书
小组成员:物联网12001 梁树强
物联网12001 于吉满
物联网12001 卜浩圻
目录
1.软件介绍3
2. 软件面向的用户群体 (3)
3. 软件应当遵循的规或规 (3)
4.软件围3
5. 软件中的角色3
6.软件的功能性需求4
6.0功能性需求分析4
6.0.1经管员功能性需求分类4
6.0.2用户功能性需求分类4
6.1 系统经管员功能细化5
6.2 用户功能细化6
7.系统功能模块用例图10
7.1系统经管员功能模块用例图10
7.2用户功能模块用例图11
8.软件的非功能性需求13
8.1 用户界面需求13
8.2 软硬件环境需求13
8.3 软件质量需求13
9.参考文献13
1.软件介绍
(1)该软件是智能温室大棚系统
(2)软件开发背景: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物质生活的需求越来越高。

中国人口众多,人均耕地面积很少,如何提高农作物产量,实行耕地面积利用率的最大化十分重要。

为了提高单位面积上农作物的产量,国外纷纷提出了自己的智能温室大棚系统设计方案。

所谓的智能温室大棚系统设计就是通过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调节农作物生长所需的各种环境条件,主要有光照、温度、土壤湿度、二氧化碳浓度这4个环境参数,从而使农作物处于最佳的生长环境中,进而最大幅度地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而开发此系统正是利用现代科技,来科学有序的发展农业,让人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体验到科技带来的快乐。

2.软件面向的用户群体
适应群体:以农作物为主要经济来源的企业或者个体劳动者,特别适合拥有多个温室大棚用来种植作物的用户。

该系统的开发,最大的好处是更加科学的经管温室大棚,细致化的从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可靠数据来分析和制定作物的更加适宜的环境。

智能化的使用方法让用户对温室大棚的经管更加省时,省力,使使用者最终获得更大的收益。

3.软件应当遵循的规或规
1.数据库要求规完整,有系统崩溃手动恢复的功能
2.要求该软件的可扩展性好。

3.要求该软件整体的安全性强
4.要求该软件采集的数据准确性要高。

5.要求该软件组建的无线传感网稳定,安全性高。

4.软件围
本系统用C/S架构,安全性能和维护性高,并且用java语言对此系统进行的开发,移植性好。

适合用户在不同的平台运行,灵活可靠,更加符合在温室大棚不同的设备硬件上进行移植。

5.软件中的角色
5.1经管员
5.2用户
6.软件的功能性需求6.0功能性需求分析6.0.1经管员功能性需求分类
6.0.2用户功能性需求分类
6.1 系统经管员功能细化6.1.1系统版本升级
6.1.2系统维护
6.2 用户功能细化
6.2.2删除使用用户
6.2.3更改用户信息,权限
6.2.4数据分类
6.2.6数据查询
6.2.7数据共享
6.2.8通风系统
6.2.9遮阳系统
6.3.1灌溉系统
6.3.3自动控制系统
6.3.4预警系统
7系统功能模块用例图
7.1系统经管员功能模块用例图
7.2用户功能模块用例图7.2.1用户信息经管子功能模块
7.2.2采集数据经管子功能模块
7.2.3温室大棚经管子功能模块
8.软件的非功能性需求
8.1 用户界面需求
系统界面清晰、简单有一定逻辑性友好,美观,有一定特色,让即使不懂得怎么使用电脑的用户也应该能够快速上手使用。

8.2 软硬件环境需求
Windows 2000以上或其他硬件设备
8.3 软件质量需求
9参考文献
1.《软件工程与工程经管解读》飞思科技电子工业出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