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合集下载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探究活动方案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初中物理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探究活动方案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初中物理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探究活动方案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初中
物理
一、活动目的:
通过实际操作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理解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和规律。

二、活动准备:
凸透镜、光源、屏幕、物体(不同大小和形状的物体)。

三、活动过程:
1. 凸透镜的成像原理
介绍凸透镜的基本构造和成像原理,即光线在凸透镜上的折射规律。

2. 凸透镜成像实验
(1)准备一只凸透镜、一盏小灯泡、屏幕和小物体。

(2)将凸透镜竖直放在桌子上,将小物体放在凸透镜的左侧。

(3)点亮小灯泡,让光线穿过凸透镜,进行投影。

(4)观察屏幕上的物体影像,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5)使用不同大小和形状的物体,重复以上实验,观察并记录成像结果。

3. 讨论分析
(1)讨论凸透镜成像规律,探究何种因素会影响成像结果。

(2)通过实验,对比观察不同大小和形状的物体成像结果,分析成像规律。

(3)根据实验结果,讨论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如望远镜、显微镜等。

四、实验注意事项:
(1)操作时需注意光源、凸透镜和物品的位置及角度等。

(2)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如避免灯泡过热或触电等情况。

五、活动总结:
通过上述探究活动,深入理解凸透镜的成像原理和规律,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和科学探究能力。

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报告

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凸透镜成像规律
姓名:班级:实验日期:年月日
同组人姓名
实验目的:
1.观察凸透镜成缩小实像、放大实像、虚像的条件;
2.距的变化引起像的大小和像距的变化。

实验器材:
光具座、蜡烛、凸透镜(f=10cm)、光屏、火柴
实验步骤:
(凸透镜焦距f=10cm)
1.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的中央,蜡烛和光屏放在凸透镜的两侧。

点燃蜡烛,使火焰、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2.将蜡烛放在离凸透镜尽量远的位置,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边缘清晰的蜡烛的像为止;记录下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像的大小和倒正;
3.将蜡烛向凸透镜移近一段距离,重复上述操作,直到不能在屏上得到蜡烛的像;
4.继续把蜡烛向凸透镜靠近,试着用眼睛观察像在何处像是怎样的
实验数据:
实验结论:凸透镜成像的几种情况:
延伸探究:
1、像的上下左右有何变化
2、物距越远,像距怎样变,像怎样变
2、用一张不透明的纸放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观察像有何变化。

实验05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解析版)

实验05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解析版)

实验三、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目的】:观察凸透镜成各种像的条件和规律【实验器材】:凸透镜、光具座、蜡烛、光屏、火柴【实验步骤】:①共轴调节,把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摆放在光具座上。

点燃蜡烛,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②把蜡烛放在较远处,使2u f >,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明亮、清晰的烛焰的像。

观察这个像是倒立的还是正立的,是放大的还是缩小。

测量像距和物距。

③把蜡烛移向凸透镜,让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等于2f ,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明亮、清晰的烛焰的像。

观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像的倒正和大小。

测量像距和物距。

④把蜡烛再靠近凸透镜,让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在2f u f >>,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明亮、清晰的烛焰的像。

观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像的倒正和大小。

测量像距和物距。

⑤把蜡烛继续靠近凸透镜,让蜡烛在凸透镜的焦点上,移动光屏,看是否能够成像⑥把蜡烛移动到凸透镜的焦点以内,移动光屏,在光屏上还能看到烛焰的像吗?⑦表格:透镜焦距f= cm【实验结论】: 物距(u )成像的性质 像距(v ) 物距(u )与像距(v )的关系 应用 u ﹥2f倒立、缩小的实像 f<v<2f u>v 照相机 u=2f倒立、等大的实像 v=2f u=v 测焦距 f ﹤u ﹤2f倒立、放大的实像 v>2f u<v 投影仪 u=f不成像 获得平行光束 u ﹤f 正立、放大的虚像 放大镜【考点方向】:1、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利用平行光源或太阳光粗测凸透镜的焦距。

其中利用太阳光来寻找焦点时一定要:让太阳光正对透镜(使光线平行于透镜主光轴)。

2、操作过程中,应固定好蜡烛、凸透镜,然后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为止,读出物距与像距的大小。

3、当物距小于焦距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也找不到物体的像。

此时应去掉光屏,透过凸透镜观察火焰的成像情况。

4、光屏上没有像原因:①蜡烛放在一倍焦距内;②焦距太大,像成在光具座外。

(详细版)凸透镜成像实验步骤

(详细版)凸透镜成像实验步骤

(详细版)凸透镜成像实验步骤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凸透镜来观察物体在透镜前后的成像情况,同时探究凸透镜的物距、像距和焦距之间的关系。

实验材料- 凸透镜- 光源- 物体(如小箭头、小盒子等)- 物体支架- 屏幕(或白纸)- 尺子- 实验笔记本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 确保实验室环境安全,桌面整洁。

- 确保凸透镜表面干净。

- 将物体支架放置在桌面上,确保其稳定性。

- 将屏幕(或白纸)放置在物体支架的后方,与物体支架保持一定距离。

2. 实验设置:- 将凸透镜垂直放置在桌面上。

- 在凸透镜的一侧放置光源,确保光源稳定且与凸透镜成一条直线。

- 将物体放置在凸透镜的另一侧,与光源和凸透镜成一条直线。

- 调整物体和屏幕之间的距离,使其远离焦点。

3. 观察成像情况:- 将目光聚焦在屏幕上,观察物体在屏幕上的成像情况。

- 若物体成像清晰、倒立且放大,则物体位于凸透镜的焦点之外。

- 若物体成像模糊、倒立且缩小,则物体位于凸透镜的焦点之内。

- 若物体未能成像,则物体与凸透镜的焦点重合。

4. 测量物距、像距和焦距:- 选取几组不同的物距,分别测量物体与凸透镜之间的距离,并记录下来。

- 根据成像情况,测量屏幕上物体的像距,并记录下来。

- 使用适当的公式计算出凸透镜的焦距。

5. 实验数据整理:- 将测量得到的物距、像距和焦距整理成表格或图表。

6. 实验分析:- 分析物距和像距的关系,验证凸透镜成像公式。

- 分析焦距与物距、像距之间的关系,总结凸透镜的成像特性。

7. 结果讨论:- 讨论实验结果是否与理论预期一致。

- 分析实验中存在的误差或不确定性,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8. 实验总结:- 总结实验的目的、步骤和结果。

- 强调实验的意义和对光学理论的贡献。

注意事项- 在进行实验时,要注意保持实验环境的安全和整洁。

- 在测量时,应使用准确的测量工具,并尽量减小误差。

- 在观察成像情况时,要注意调节物体和屏幕之间的距离,以确保成像效果清晰可见。

八年级物理精讲精练——期末易错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

八年级物理精讲精练——期末易错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

初二物理学科精讲精练: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一、教师期末备考建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题是南京近几年期末考试的必考题。

针对这部分知识点,要求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与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了解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视力矫正等。

二、期末易错知识点1(★★)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1)实验器材:光具座、光源(蜡烛)、凸透镜、光屏;(2)烛焰中心和光屏中心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3)物距(u):物体到光心的距离;像距(v):像到光屏的距离;(4)原理:光的折射2(★★★★★)实验注意事项(1)光屏上无像i.三心不等高ii.蜡烛在焦点附近①u>f时,v远大于2f,光具座不够长②u=f时,不成像③u<f时,成虚像iii.光具座长度<4f(u+v大于4f)(2)测量焦距的方法i.平行光线法/十倍焦距法:粗测焦距ii.两倍焦距法:精测焦距iii.焦点不成像法(3)透镜一部分被挡住时,成完整的像但是像较暗3(★★★★★)凸透镜成像规律记忆口诀:一倍焦距分虚实,两倍焦距分大小。

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三、期末易错典型例题例1(2015秋•南京期末)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光经过一凸透镜,调节光屏的位置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小明用此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并用蜡烛作光源,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

(1)该凸透镜的焦距为cm。

(2)实验前要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的中心大致在。

(3)当蜡烛、凸透镜位于图乙中刻度对应的位置时,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该像是一个倒立、的实像,此时所成的像与所成的像性质相同(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4)小明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且靠近凸透镜的位置,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若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应将光屏向(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如果将蜡烛移到图乙中30cm刻度线处,这时光屏应向(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报告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报告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二、实验原理
由凸透镜形成的映像,其离现实物的距离和倒立物的离现实物的距离
在光学上是等价的,且倒立物又在凸透镜的凸透面的外侧。

凸透镜是一种
定焦透镜,它能够使光线汇聚于其焦点,从而形成明确的映像。

三、实验装置
本实验使用了一个两支架装载着两块凸透镜的实验装置,由凸透镜的
凸透面构成凸透镜系统。

此外,另外准备的材料还有一个发光灯、一个白
色屏幕、几块黑纸以及几块纸片。

四、实验过程
1.首先,将实验装置的两支架上的两块凸透镜由大号从小号依次排列,其中凸透镜和凸透面朝向屏幕。

2.然后,用黑纸把灯光从发光灯上补出来的图案遮挡起来,将剩下的
图案投射到屏幕上。

3.最后,用纸片观察灯光经过凸透镜系统后在屏幕上形成的图像。

五、实验结果
经过实验,我们发现,灯光经过凸透镜系统后在屏幕上形成的图像是
倒立的,且离屏幕距离和灯光离凸透镜的距离相等。

六、结论
我们通过实验,确定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灯光经过凸透镜系统后在屏幕上形成的图像是倒立的,且离屏幕距离和灯光离凸透镜的距离相等。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侓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侓

投影仪
投影仪中的凸透镜将图像源的光线 汇聚,在屏幕上形成清晰、放大的 图像,广泛应用于教学、会议等场 合。
显微镜
显微镜中的凸透镜组将微小物体放 大,以便观察和研究微观世界,广 泛应用于生物学、医学等领域。
在科技领域中的应用
望远镜
传感器
望远镜中的凸透镜组将远处的物体放 大,以便观察和研究天体、宇宙等宏 观世界,是天文研究的重要工具。
研究不足与展望
01
虽然我们得出了较为完整的凸透镜成 像规律,但在实验过程中仍存在一些 不足之处。例如,实验条件有限,导 致某些特殊情况下成像规律的研究不 够深入;实验数据处理的自动化程度 不高,影响了结论的效率和准确性。
02
为了进一步完善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研 究,未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 进:一是采用更先进的实验设备和技 术手段,提高实验的精度和自动化程 度;二是深入研究特殊情况下成像规 律的变化,拓展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 用范围;三是加强与其他学科的交叉 研究,推动光学领域的发展和创新。
调整实验环境,确保光线充足且稳定。
实验步骤与操作
2. 安装凸透镜 将凸透镜固定在稳定的实验台上。
调整凸透镜的高度和角度,以便于观察和记录。
实验步骤与操作
3. 调整点光源
将点光源放置在凸透镜的一侧,确保其发出的光 线能够射入凸透镜。
调整点光源的高度和角度,以获得清晰的成像效 果。
实此外,我们还可以从理论方面对凸透 镜成像规律进行深入研究,通过数学 建模和计算机模拟等方法,进一步揭 示成像规律的内在机制和原理。通过 这些努力,有望推动凸透镜成像规律 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完善,为光学领域 的发展和应用做出更大的贡献。
THANKS
感谢观看
04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步骤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步骤

一、引言在物理学中,凸透镜成像规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对于理解光学现象、应用光学仪器以及解决实际问题都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深入地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进行研究。

本文将对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步骤进行全面评估,并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文章,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一主题。

二、实验步骤1. 实验材料准备:- 一枚凸透镜- 光源- 屏幕- 尺子2. 实验过程:步骤1:准备凸透镜和光源,将凸透镜放置在光源的前方,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放置屏幕。

步骤2:调节凸透镜和屏幕的距离,使得光线能够清晰地在屏幕上形成成像。

步骤3:移动光源的位置,观察成像的变化。

记录不同位置下的成像情况。

步骤4:利用尺子测量凸透镜、光源和屏幕之间的距离,记录数据。

3. 实验数据记录:在实验过程中,需要记录光源、凸透镜和屏幕之间的距离,以及光源位置的变化对成像的影响。

通过实验数据的记录,可以更清晰地观察和分析凸透镜成像规律。

4. 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的记录,我们可以分析不同条件下的凸透镜成像规律。

通过观察和测量,可以得出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包括成像位置、成像大小和成像形式等。

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质。

5. 实验总结和结论:通过实验的过程和结果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关于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结论。

总结实验步骤和观察结果,讨论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特点和规律性。

通过实验总结和结论,可以对凸透镜成像规律进行深刻而全面的理解。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是光学中的重要概念,对于理解光学成像原理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实验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可以更直观地观察和理解凸透镜的成像特点。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测量和分析,逐渐领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质。

我个人认为,通过实验来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不仅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也可以培养科学实验的能力和方法。

总结回顾通过本文的全面评估和文章撰写,我们对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步骤进行了深入探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一.实验器材:
光具座、凸透镜、光源、光屏
二.实验步骤:
1、观察并记录下凸透镜的焦距。

2、将光源、凸透镜、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并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和光源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光源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3、在移动光屏找像时,要保持光源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

移动过程中,眼睛要注意观察光屏上的像是否最清晰
4、读出物距和像距后,要分别与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相比较。

5、分析实验数据,对实验信息作出归类和比较。

三.实验数据:
四.实验结论:
1、实像总是倒立的,像和物在透镜的异侧;虚像总是正立的,像和物在透镜的同侧。

2、当u=2f时,成等大的像;u>2f时,成缩小的像;u<2f时,成放大的像。

所以两倍焦距是成像放大还是缩小的分界点。

3、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是:一倍焦距
4、当u>f时,使物距增大,则像距减少,像的大小变小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