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介绍

合集下载

计算机的介绍

计算机的介绍

手持电脑
Tablet PC
Tablet PC 是结合了便携式计算机和手持式计算机功能的移动 PC。和笔记本电脑一样,它们功能强大而且具有内置屏幕。和手持式计算机一样,您可以在屏幕上写笔记或画图片,通常是利用笔针,而非触笔。它们还可以将手写体转化为键入文本。有些 Tablet PC 可以“改装”为具有可旋转和展开的屏幕,这样可以显示下面的键盘。
台式计算机
“台式计算机”的设计是为了在桌面上使用。它们通常比其他类型的个人计算机的尺寸大而且功能强。台式计算机由单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部件组成。主要部件称为“系统单元”,通常是放在桌子上面或下面的矩形箱子。其他部件(例如监视器、鼠标和键盘)连接到系统单元。
台式计算机
笔记本电脑和上网本
笔记本电脑是屏幕较薄的轻型移动电脑。便携式计算机可以靠电池工作,因此可以将其带到任何地方。与台式计算机不同,便携式计算机将 CPU、屏幕和键盘合并在一个单独的箱子中。不使用时可以将屏幕向下折叠到键盘上。
计算机通过硬件与软件的交互进行工作。“硬件”指的是计算机中可以看到和触摸到的部件,包括机箱和其内部的一切。硬件中最重要的部分是计算机内的一个小矩形芯片,称为“中央处理单元”(CPU),或“微处理器”。它是计算机的“大脑”,即翻译指令并执行计算的部分。诸如监视器、键盘、鼠标、打印机和其他组件之类的硬件项目通常称为“硬件设备”或“设备”。
下面是利用计算机可以做的一些最普遍的事情:
Web
“万维网”(通常称为“Web”,或“网络”)是一个巨大的信息仓库。Web 是 Internet 最普及的部分,部分原因是因为它以吸引人视觉的形式显示大多数信息。可以将标题、文本和图片组合在单个网页中,非常像杂志中的页面,而且伴有声音与动画。“网站”是互连网页的集合。Web 包含上百万的网站和几十亿张的网页。

关于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相关介绍的说明

关于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相关介绍的说明

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的诞生,标志着人类智慧的飞跃,也开启了计算机科学的新纪元。

在本文中,我将为您详细介绍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的相关信息,并带您一起探索这一历史事件的意义和影响。

1. 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由英国数学家、逻辑学家艾伦·图灵率领的团队研制完成。

这台计算机名为ENIAC (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omputer),它是一台巨大的电子计算机,用于解决复杂的科学和工程问题。

2. ENIAC的重要性ENIAC的诞生标志着人类迈入了电子计算机时代。

它的问世不仅为科学家和工程师们提供了强大的计算能力,同时也催生了计算机科学和技术的迅速发展。

ENIAC的出现推动了人工智能、数据处理、网络通信等领域的进步,成为了计算机领域的重要里程碑。

3. ENIAC的技术特点ENIAC采用了大量的真空管和电子元件构成的逻辑电路,以及复杂的插拔线板组成的控制系统。

它拥有强大的运算能力和存储能力,能够进行大规模的数值计算,是当时世界上最快、最强大的计算机之一。

4. ENIAC的影响ENIAC的诞生对全球的科学、工程和商业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的出现使得天气预报、军事战略、能源开发等领域的计算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推动了人类社会的科技进步。

ENIAC也为后来的计算机科技发展奠定了基础,为现代计算机的诞生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结回顾通过对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ENIAC的介绍,我们不仅了解了计算机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历程,也深刻感受到了计算机对人类社会的巨大影响。

ENIAC的诞生开启了计算机时代,催生了无数的科技创新和社会变革,成为了人类智慧的杰作。

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我个人的观点和理解,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ENIAC的诞生是人类智慧和技术创新的结晶。

它不仅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也为整个人类社会带来了全新的可能性。

ENIAC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的诞生彰显了人类追求智慧的决心和勇气,也为我们展示了科技创新的无限潜力。

计算机的简介

计算机的简介
3、第3代计算机:集成电路数字计算机(1964—1970年)
硬件方面,逻辑元件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MSI、SSI),主存储器仍采用磁芯。软件方面出现了分时操作系统以及结构化、规模化程序设计方法。特点是速度更快(一般为每秒数百万次至数千万次),而且可靠性有了显著提高,价格进一步下降,产品走向了通用化、系列化和标准化。应用领域开始进入文字处理和图形图像处理领域。
(8)网卡
网卡是工作在数据链路层的网路组件,是局域网中连接计算机和传输介质的接口,不仅能实现与局域网传输介质之间的物理连接和电信号匹配,还涉及帧的发送与接收、帧的封装与拆封、介质访问控制、数据的编码与解码以及数据缓存的功能等。网卡的作用是充当电脑与网线之间的桥梁,它是用来建立局域网并连接到Internet的重要设备之一。
2、第2代计算机:晶体管数字计算机(1958—1964年)
硬件方面,逻辑元件采用晶体管,主存储器采用磁芯,外存储器采用磁盘。软件方面出现了以批处理为主的操作系统、高级语言及其编译程序。应用领域以科学计算和事务处理为主,并开始进入工业控制领域。特点是体积缩小、能耗降低、可靠性提高、运算速度提高(一般为每秒数10万次,可高达300万次)、性能比第1代计算机有很大的提高。
英文名为“Loudspeaker”,通过音频线连接到功率放大器,再通过晶体管把声音放大,输出到喇叭上,从而使喇叭发出电脑的声音。一般的电脑音箱可分为2、2.1 、3 .1、4、4.1、5.1、7.1这几种。音质也各有差异。
打印机
(16)打印机
英文名为“Printer”,通过它可以把电脑中的文件打印到纸上,它是重要的输出设备之一。在打印机领域形成了针式打印机、喷墨打印机、激光打印机三足鼎立的主流产品,各自发挥其优点,满足各界用户不同的需求。

计算机基本介绍

计算机基本介绍

计算机基本介绍计算机(Computer)是近代以来最重要的科技发明之一,是一种能够接受和处理数据、执行计算和逻辑操作的机器。

它在现代社会中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对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计算机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基本构成三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计算机的定义计算机是一种通过包含在其内部的硬件和软件来处理数据并产生有用的输出的设备。

计算机根据输入的指令和数据进行运算和操作,并输出结果。

它具有自动化、高效率和精确性的特点,使得人们能够更快速地解决问题并处理大量的信息。

二、计算机的发展历程1. 早期计算工具人类对于计算的需求可以追溯到数千年以前,早期的计算工具主要包括算盘、计算尺等,它们通过机械方式进行计算,但处理速度较慢且容易出错。

2. 电子计算机时代20世纪40年代,电子计算机的出现标志着计算机科学的重要里程碑,第一台通用计算机ENIAC诞生并投入使用。

电子计算机通过电子元件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存储,极大地提高了计算速度和精确度。

3. 微型计算机时代20世纪70年代,微处理器技术的突破使得计算机规模大幅缩小,价格逐渐下降,微型计算机开始进入家庭和办公场所。

个人电脑(PC)的兴起引领了个人计算机时代的到来。

4. 信息化时代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推动了计算机的普及和应用。

计算机从简单的计算工具逐渐演化为连接世界的工具,催生了电子商务、社交媒体等新兴行业。

三、计算机的基本构成计算机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构成。

1. 硬件计算机的硬件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显示器、键盘、鼠标等。

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负责执行指令和进行运算。

内存用于临时存储数据和指令,硬盘用于永久存储数据。

显示器、键盘和鼠标是与人机交互的界面。

2. 软件计算机的软件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系统软件是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硬件及其他软件的程序,例如操作系统。

应用软件是用户进行各种任务所需要的程序,例如文字处理软件、图像处理软件等。

电脑产品介绍方案

电脑产品介绍方案

电脑产品介绍方案1. 前言本文将介绍电脑对象的产品介绍方案,包括硬件和软件方面。

随着信息化和科技的发展,人们对电脑的需求越来越高,不仅需要好的性能,还需要轻便,易携带,同时还需要功能齐全,易于操作。

在这种背景下,我们为消费者推出了一款既有高性能,又轻便易携带的电脑。

以下是产品介绍方案的细节。

2. 硬件方面2.1 处理器本款电脑采用了英特尔Core i7处理器,采用24纳米技术,能够提供高速,高效的运行速度。

同时,这款处理器还配备了强大的显卡,可以满足对于运行游戏和设计软件的需求。

2.2 显示屏本款电脑采用14英寸高清显示屏,分辨率为1920x1080,能够提供清晰,细腻的显示效果。

与此同时,这款显示屏还支持多点触控,可以大大提高终端用户的使用体验。

2.3 存储器本款电脑内置了512GB的SSD存储器,可大大减少开机和读取文件时间。

采用了NVMe协议,能够提供更快的数据传输速度,使用户可以更快地存储和检索数据。

2.4 电池本款电脑采用了高容量电池,可以提供长达10小时以上的续航时间,满足用户在移动状态下的使用需求。

3. 软件方面3.1 操作系统本款电脑预装了最新的Windows10操作系统,可以提供更加直观和人性化的体验。

同时,系统也优化了带宽控制和端口流量控制的功能,能够提供更可靠的网络体验。

3.2 办公软件本款电脑内置了一系列常用的办公软件,如Office和Adobe套装,能够满足用户对各种办公需求的要求。

这些软件都采用最新版本,支持云存储和数据同步,能够帮助用户实现无缝数据共享和协作操作。

3.3 安全软件本款电脑预安装了多款安全软件,如杀毒软件和防火墙,能够保护用户的计算机免受恶意软件和网络攻击的伤害。

同时,本款电脑还支持硬件级别的安全加密,可以保护用户数据的安全性。

4. 总结本款电脑是一款集高性能,轻便易携带,功能齐全,易于操作于一体的电脑产品。

通过对硬件和软件方面的深度优化,能够帮助用户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可以满足对于游戏和设计软件的需求。

计算机发展简介

计算机发展简介

计算机发展简介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计算机已经经历了数次革命性的变革,如今,它们已经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中并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介绍计算机的发展简史及其主要里程碑。

一、第一台现代计算机的诞生1940年代,人工智能开创者图灵和电子工程师阿滕伯勒共同创建了第一台计算机——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omputer)。

这是一台巨大而庞杂的机器,由14000个管子、60000个电子开关、18000个电池和200英里的电线组成。

它的功能很局限,只能够进行加、减、乘、除等简单计算。

尽管存在一些问题,如体积过大、能耗大等等,但这台机器成为了计算机业之后的样板,并开创了现代计算机的奠基之路。

二、个人计算机时代的到来到20世纪70年代,简单的电子计算器变成了更高级的计算机。

Altair是当时最流行的微处理器,人们可以使用基于语言——BASIC——编写程序。

1977年,苹果公司推出了Apple II电脑,它不仅价格合理,还具有友好的用户界面和易用性。

接着,微软的Bill Gates也加入了个人电脑的竞争中。

逐渐地,人们逐渐将电脑视为商业、家庭、教育和娱乐等各个领域中的重要工具。

三、互联网浪潮1989年,在瑞士位于日内瓦的欧洲核子研究中心,计算机科学家蒂姆·伯纳斯-李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想法——创建一个可以让科学家们在全球范围内共享信息的网络。

互联网的雏形很快在科研界流行开来。

在沃兹尼克创立应用程序的帮助下,互联网进一步地迅猛发展。

90年代晚期,万维网(简称Web)和国际互联网涌现而出。

人们可以在网上浏览各种信息、购物、进行金融交易,甚至可以用电子邮件来联系他们的朋友和家人。

四、移动时代的崛起2007年,苹果公司首次推出了iPhone智能手机,这个创新的设计改变了人们使用移动设备的方式。

数码相机、音乐播放器和电话等各种功能融入了同一个设备中。

计算机介绍3篇

计算机介绍3篇

计算机介绍第一篇:计算机的发展与分类计算机是一种高度自动化的、高速运算的、数据处理的先进机器,它的发明已经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

计算机的发明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初期,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计算机也不断发展和完善,现在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根据计算机的用途和性能不同,可以将计算机分为四个基本分类:超级计算机、主机计算机、微型计算机和嵌入式计算机。

超级计算机用于高效运算和科学计算等,主机计算机用于大型企业和机构等,微型计算机用于个人和家庭等,嵌入式计算机用于各种智能设备、控制系统、机械设备等。

计算机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主要阶段:电子管时代、晶体管时代、集成电路时代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

电子管时代主要使用电子管作为计算机元器件,晶体管时代主要使用晶体管作为计算机元器件,集成电路时代主要使用集成电路作为计算机元器件,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主要使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作为计算机元器件。

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和应用,计算机的功能和性能也不断提升,它现在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计算机的特点和优点是高速度、高效率、高准确度、高可靠性、高扩展性和多功能性,它为人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和发展机遇。

总之,计算机作为一种高度自动化的、高速运算的、数据处理的先进机器,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我们可以通过对计算机的分类和发展了解,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的原理和应用,为未来学习和工作做好准备。

第二篇:计算机的结构与原理计算机是由硬件和软件组成的,它的核心结构包括中央处理器、内存、输入输出设备和存储设备等。

计算机的功能实现主要依靠计算机的原理,其中包括存储器原理、运算器原理、控制器原理和指令系统原理等。

计算机的存储器原理是指计算机内部的存储器。

现代计算机的存储器主要包括主存储器、辅助存储器和高速缓存等。

其中主存储器用于临时存储程序和数据,辅助存储器用于长期存储程序和数据,高速缓存用于提高计算机运行速度和效率。

计算机的运算器原理是指计算机内部的运算器。

计算机介绍

计算机介绍
(2)观察法: 1、听 2、摸 3、看 4、闻
(3)替换法:能够正常工作的组件逐个替换有故障电脑相应组件 (4)最小化系统法:只在主板上安装CPU,内存和显卡。 (5)插拔法:(6) 程序诊断测试法 例:硬盘诊断
检测电脑故障的注意事项: (1)断开电源 (2)防止静电
主板 (一)主板:主要有CPU插槽,内存槽,PCI插槽,只读存储器,输入 输出控制电路,键盘,鼠标接口,串口/并口,USB接口。
输入设备:把人能识别的十进制转换成计算机能识别的二进制。 键盘,鼠标,扫描仪,摄相头 麦克风 输出设备:把计算机能识别的二进制转换成人们所识别的十进制 显示器,打印机,投影仪,音箱,耳机。
软件:程序:为了完成某个实际问题而编写的指令的集合。 程序连同其说明资料就叫做软件。 1、系统软件:支持计算机本身操作,支持应用软件运行的软件称 为系统软件,如 dos,windows95,98.2000 xp,2003 sever vista Micorsoft(微软公司)将在2010推出windows7操作系统。
计算机基础知识 一、计算机的概念:计算机是一种迅速而高效的自动完成信息处理 的电子设备,它能按照程序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和存储。 二、计算机的诞生与发展: 1946年第一台计算机”ENIAC“诞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三、计算机的发展经历: 第一代(1946-1958)电子管 第二代(1958-1964)晶体管 第三代(1964-1971)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第四代(1971-至今)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三、微型计算机的发展: 第一代(1971-1973)intel 4004 4040 字长为4位 第二代(1973-1977)8位,intel 8088 8080 第三代(1978-1981)16位,intel 808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TCP/IP
TCP/IP是一个协议族,其名字是由这些协议中的两个最重要协议组成,即传输控制协议和 网际协议。TCP负责数据从端到端的传输,IP则负责网络互联。
2.IP地址
IP地址称作网络协议地址,是分配给主机的一个由4个字节组成的32位地址。为了方便人们 的使用,IP地址经常被分4段,每段8位(1个字节),而且通常写成10进制的形式,中间使用符 号“.”分开不同的字节。例如32位形式的IP地址“11000000101010000000000000001000”,使用 十进制的形式则为“192.168.0.8”。
基础上,建立了NSFnet广域网。NFSnet于1990年6月彻底取代了ARPAnet,成为Internet的主干 网。
20世纪90年代初:商业机构开始进入Internet,使Internet开始了商业化的新进程,这也
成为Internet大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1995年,NSFnet停止运作,Internet彻底商业化。随着商业 网络和大量商业公司进入Internet,网上商业应用取得了高速的发展。
6.2.4 计算机和Internet的连接
1.电话拨号上网
电话拨号上网是用一台计算机和一个调制解调器,经过电话线路与互联网服务提供商 (ISP)的服务节点相连,再通过电话拨通ISP特服号登录到服务系统,从而实现与Internet连接 的互联网接入方式。
2.网络快车(ADSL)专线接入
网络快车也叫非对称数字用户线,是用户高速上网的一种手段。ADSL上网方式除了有上 网的同时可以打电话的优点,它的上行速率达640kbit/s,下行速率最高达8Mbit/s,比普通上网 方式快50~100倍。
计算机是在软件的控制下工作的,同样,网络的工作也需要网络软件的控制。网络软件分 网络操作系统、网络协议和应用服务软件。
网络操作系统(NOS):是网络的心脏和灵魂,是向网络计算机提供网络通信和网络
资源共享功能的操作系统,是负责管理整个网络资源和方便网络用户的软件的集合。由于网络 操作系统是运行在服务器之上的,所以也把它称为服务器操作系统。常用的NOS有Novell NetWare、Windows NT、UNIX和LINUX等。
图6-2计算机网络的物理结构 图6-1计算机网络的逻辑结构
6.1.2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按照联网的计算机之间的距离和网络覆盖范围的不同,可将计算机网络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和 广域网。 局域网:是指一个较小地理范围内的各种计算机网络设备相互连接在一起的通信网络。 城域网:适用于一个地区、一个城市或一个行业系统,分布一般在十几公里到上百公里。 广域网:也称为远程网,由相距较远的局域网或市域网互连而成,分布范围可达几千公里乃 至上万公里。
Intranet也称企业内部网,它是 Internet概念与技术在企业机构内部网络 中的具体应用。 另外,还有一个称为外联网的概念 “Extranet”,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6-3所 示。
图6-3 因特网、内联网和外联网的关系
6.1.3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
计算机网络的物理连接形式叫作网络的物理拓扑结构。在拓扑结构中,计算机网络上的通信 设备及其连接的计算机统称为网路工作站或网络节点。主要的拓扑结构有星型拓扑、环型拓扑、 总线型拓扑以及它们的混合型,如图所示。
服务器:是一台高性能计算机,充当着网络的核心。除了管理整个网络上的事务外,它还
必须提供各种资源和服务。
工作站:也称客户机,由服务器进行管理和提供服务的、连入网络的任何计算机都属于工
作站,其性能一般低于服务器。
传输介质:是通信网络中发送方和接受方之间的物理通路,在局域网中它就是用来连接
服务器和工作站的电缆线。目前常用的网络传输介质有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缆和无线通信媒 体等。
网络协议:是网络设备之间进行互相通信的语言和规范。常用的网络协议有IPX、
TCP/IP、NetBEUI和NWLink。其中,TCP/IP是Internet使用的协议。
6.1.6 网络安全
1.堵住操作系统本身的安全漏洞
操作系统或多或少都存在着安全漏洞,黑客就利用这些漏洞通过网络攻击用户的计算机。 所以对于网络的计算机,必须及时给操作系统打补丁。
3.域名地址
由于IP地址是数字型的,难以记忆,也难以理解,因此,Internet使用域名系统(即DNS) 给IP地址指定名称,其通用格式如下: 第一级域名往往表示主机所属的国家、地区或网络性质的代码,如中国(cn),英国 (uk),俄罗斯(ru)、商业组织(com)等;第二、三级是子域;第四级是主机。
网络连接设备:主要用于互连计算机并完成计算机之间的数据通信。常用的网络连接硬
件有网络接口卡(NIC)、集线器(HUB)、集中器(Concentrator)、中继器(Repeater)、 网桥(Bridge)、路由(Router)、交换机(Switch)以及调制解调器(Modem)等。
6.1.5 计算机网络的软件
的几个军事及研究用电脑主机连接起来。
1983年:ARPA和美国国防部通信局研制成功了用于异构网络的TCP/IP。而后,美国加利
福尼亚伯克莱分校把TCP/IP作为其BSD UNIX的一部分,使得该协议得以在社会上流行起来,从 而诞生了真正的Internet。
1986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利用TCP/IP 通信协议,在5个科研教育服务超级电脑中心的
第三阶段(1995年至今):这一阶段是商业应用阶段。1995年5月,邮电部开通了中
国公用Internet网,即CHINANET,作为公共商用网向公众提供Internet服务。至此,中国 Internet发展进入第三阶段,即商用阶段。从此,我国的Internet进入一个高速发展时期。
6.2.3 Internet协议基础
并需要填入相应的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的IP地址和DNS服务器的IP地址。
注:一般情况下,这些IP地址均须从网络管理员处获得。
6.3 Internet的基本应用
6.3.1 WWW浏览器及其应用 6.3.2 电子邮件及其应用
6.3.3 FTP客户程序的应用及服务器的建立
6.3.4 远程登录Telnet
第二阶段(1994~1995年):这一阶段是教育科研网发展阶段。1994年4月,由中科
院(中关村地区)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校园网组成的NCFC网正式开通了与国际Internet的 64kbit/s专线连接,并且设立了中国最高域名“CN”服务器。这时,我国才算是真正加入了国际 Internet行列。
2.设置密码
密码的长度一般应该在8位以上,而且设置密码的时候一般应该将字母、数字和特殊符号混 用。这样,一般的猜解密码软件就不容易破解出密码。同时,密码应该定期更改。
3.安装软件防火墙
网络防火墙可以对网络连接进行监控,使用户的计算机免于受到外部攻击,以提高计算机 的安全性。同时,它还可以保护个人隐私,使用户计算机上的信息受到保护。
3.局域网接入方式(LAN)
局域网接入方式沿袭了公司的局域网建设模式,把一栋大楼或一个小区的住户看作成一个 公司用户,每个用户的计算机需安装网卡并通过五类线接入到楼内的交换机上,然后再通过专 线与城域网或互联网相连。其优点是建设成本低,并且用户理论上入户速率可达10Mbit/s,但 其缺点是需要重新布线,而且交换机和用户网卡之间的距离不能超过100米。
今天:Internet已成为世界上覆盖面最广、规模最大、信息资源最丰富的计算机网络。
6.2.2 Internet在中国的发展
Internet在中国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7~1994年):这一阶段是电子邮件使用阶段,我国通过拨号与国外连
通电子邮件,实现了与欧洲及北美地区的E-mail通信功能。但是,这只是和国际Internet做电子 邮件交换,并不能算真正的Internet。
4.无线上网方式
无线上网方式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互联网接入方式,由于其摆脱了有线的束缚,使人们可 在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移动上网,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的青睐。目前国内应用比较成熟的无线上 网技术主要有GPRS、CDMA和无线局域网等。
6.2.5 在Windows 2000环境下的网络设置
选择菜单【开始】→【设置】→【网络和拨号连接】命令,在“本地连接”图标上单击鼠 标右键选择“属性”命令。然后选择“Internet协议(TCP/IP)”选项单击【属性】,弹出 “Internet协议(TCP/IP)属性”对话框,TCP/IP配置步骤如下: (1)在“Internet协议(TCP/IP)属性”对话框中有“自动获得IP地址”和“使用下面的 IP地址”两个选项。当在Windows 2000服务器中启动了DHCP服务时,可以选择“自动获得IP 地址”项; (2)若Windows 2000服务器不能自动分配IP地址,则要选择“使用下面的IP地址”项,
4.安装病毒防火墙
病毒防火墙就是通过在网络数据的传输过程中对数据进行实时扫描监控,来达到截获大多 数已知病毒的目的。
5.数据备份
安全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没有绝对的安全。因此,对于重要的数据,应该将其定时备份 到可靠的存储介质,并将它保存在安全的地方。
6.2 Internet的基本知识
6.2.1 Internet的起源和发展 6.2.2 Internet在中国的发展 6.2.3 Internet协议基础
第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章 网络应用基础
本章重点 ●认识什么是计算机网络 ●认识Internet的基本知识 ●掌握Internet的基本应用
●认识万维网WWW
● 认识Dreamweaver网页制作工具
本章目录题纲
6.1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6.2 6.3 6.4 6.5 Internet的基本知识 Internet的基本应用 万维网WWW 用Dreamweaver制作网页
6.2.4 计算机和Internet的连接 6.2.5 在Windows 2000环境下的 网络设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