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多媒体教学课件:散步(七年级上)
第6课《散步》课件(共32张PPT)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莫怀戚
散文
谈谈散文
散文是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我 国古代把与韵文,骈文相对的散文文章称为“散文”。及 除诗 词 曲 赋之外,不论是文学作品还是非文学作品都一 概称为“散文”。
现代散文用凝练生动优美的文学语言写成叙事 、记 人 、状物 、写景 、说理的文艺性文体。范围广形式多样, 兼有记叙、 描写、 议论和抒情等。
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有浓浓亲情的、和谐的、互敬互爱的、和睦 相处的、尊老爱幼的家庭。
课文研读
与《秋天的怀念》相比,本文的感情基调 有什么不同?
《秋天的怀念》——沉痛、感伤、压抑、深沉, 结尾有一种达观释然的宁静。 《散步》——愉悦、温馨、舒缓。
课文小结
本文通过选取一家祖孙三代人在田野 上散步这个生活场景,生动地展现了这一 家人互敬互爱、和睦相处的深厚感情和生 活情趣,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 美德。
课文研读
谁来解决分歧?
“我”
为什么“我” 来解决?
“我” 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 “我” 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 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 的。
“我”为什么会选择走大路?
①因为“我”伴同儿子的时日还长 ②“我”要尽可能多的孝顺母亲
“母亲”又为什么改变主意,决定走小路?
作者简介
莫 怀 戚 , 1951 年 出 生 , 男 , 汉 族 。 笔 名 周平安、章大明。当代作家。中国作家协会 会员,重庆作协副主席,重庆人。1982年毕 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 为重庆师范大学文学 与新闻学院新闻系副主任、教授。1980年开 始文学创作,其中篇小说《诗礼人家》曾获 “四川文学”奖。著有《莫怀戚中短篇小说 选》、小说集《大律师现实录》等。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课件: 散步 课件张PPT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撑起一片爱的 天空,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园。
谢谢
10 、青春的寂寞是生命的点缀,没有寂寞的青春是悲哀的,然而寂寞的青春不是没有幸福,而是我们不懂幸福。 7、伴随着成长的历程,知识也在不断地增长,当我飞快地解答出一道道难题时,我体会到了知识的力量,也尝到了成功的快乐。 9 、一切幸福都并非没有烦恼,而一切逆境也绝非没有希望。 6 、有朝一日你动了爱情,千万保守秘密,没有弄清楚对方的底细,决不能掏出你的心来。 9 、坚韧是成功的一大要素,只要在门上敲得够久、够大声,终会把人唤醒的。 5 、让我们手握耐心给我们的耐得寂寞的意志和品质,脚踩耐心给我们的超出凡俗的雄心壮志,载着耐心给我们的永不服输的信念,向生活中 的成功,出发吧! 5 、企业一定要有偷不去、买不来、拆不开、带不走,溜不掉的独特资源。 2 、从做需要做的事情开始,接着就做可能的事情,最后,你会突然做起不可能的事情。 10 、年轻是我们唯一拥有权利去编织梦想的时光。 16、对于不可改变的事实,除了认命以外,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4、你知道,只要你有足够的渴望,足够的自信,那就可以得到想要的一切。所以今晚,就在你临睡之前,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你最想从生活 中得到的那件事上。坚信你可以得到它,看着自己正拥有它,感受着自己正使用它。
6 散步
重点、难点
重点:
揣摩精美词句,品味语言美。 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美 好品德,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难点:
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话所包含的深意。
品读赏析
赏析文中的语言美、诗意美以及人性美。
探究散步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 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 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散步》优秀优质课件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散步》优秀优质课件一、教学内容今天,我将带领同学们学习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散步》这篇文章。
该文章位于教材第二单元,主要讲述作者与母亲在田野间散步所思所感。
通过描绘散步过程中点滴细节,展现亲情珍贵和自然美好。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文章主题思想,感受亲情美好。
2. 分析文章写作技巧,提高写作能力。
3. 学习文章中优美词汇,丰富自己词汇量。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文章中修辞手法和情感表达。
2. 教学重点:分析文章主题思想和写作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关于散步图片,引导同学们回忆自己与家人散步美好时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阅读文章:让学生自主阅读文章,解文章大意。
3. 分析文章:a. 主题思想:通过讨论文章中作者与母亲亲情关系,引导学生理解亲情珍贵。
b. 写作技巧:分析文章中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学习作者写作技巧。
4. 课堂讲解:a. 讲解文章中重点词汇,如“悠闲”、“漫步”等,让学生做好笔记。
b. 通过例句讲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词汇含义。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课堂所学,仿写一段关于散步描写。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文章中优美句子,分享自己心得体会。
六、板书设计1. 文章主题:散步2. 重点词汇:悠闲、漫步、亲情、美好3. 写作技巧:比喻、拟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仿写一段关于散步描写,不少于100字。
2. 答案:a. 略。
b. 比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a. 布置一道关于亲情作文题目,让学生课后进行写作练习。
b. 推荐阅读相关主题文章,提高学生阅读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导入环节导入是课堂教学关键环节,我需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和现实生活场景,让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在《散步》这节课中,我通过展示关于散步图片,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经历,这样既能激发他们兴趣,又能让他们在情感上与文章产生共鸣。
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散步》--课件

阅读活动
朗读课文 理解文意 品味语言
阅读活动
朗读课文
(1) 中速、深情地朗读 课文,好像作者写完文章 后欣赏自己的作品一样。
阅读活动
朗读课文
(2) 读好文中的波澜, 好像你一个人在扮演着故 事中的几个角色一样。
呵护 小事情深 温馨瞬间
阅读活动
要说本文的标题,还 是“散步”好:它简明, 准确,含蓄,有情致,有 画面感,有故事味。
阅读活动
品味语言
以“字、词、句、段对人 物的表现作用”为话题,自选 文句并联系上下文用简洁的语 言进行评点。
阅读活动
品味语言
如: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 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
“散步”紧紧扣题,全句点 明了故事发生的地点、人物。
阅读活动
品味语言
如: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 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
全句很有意味,不用“三代 人散步”而用现在的写法,表现 出了浓浓的亲情。
阅读活动
品味语言
如: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
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母亲,妻子 和儿子 。
亲情 贺黎阳
不是时间判决了我们的分离 而是亲情决定了我们的永生 不是分歧蒙蔽了我们的双眼 而是亲情美好了我们的生活
亲情 成功之前,你不懂亲情 成功之后,你也不懂亲情 失去之后,你终于懂得
1、初春的田野上 两对母子/两种生命/产生了一个
分歧 粼粼的波光中 一对夫妻/一种肩膀/承载了整个
世界 2、选择 不是世界和生命选择了我们 而是我们用亲情 选择了生命和世界
第6课《散步》课件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精读课文
第4段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1)结构上:承上启下。 (2)内容上:作者通过“新绿”“嫩芽儿”“冬水”描绘了一幅春回 大地的美好画面,渲染了春天的美丽和生机,表达了对万物复苏的 生命的感慨,烘托了一家人散步时和谐、欢乐的气氛,也暗示了母 亲将随着季节的轮回而获得新的活力。
精读课文
面对分歧,“我” 做了什么决定?为什么?体现了“我” 怎样的感情?
跟踪检测
3.下列句中的“熬"字和“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中 的“熬”意义不相同的一句是( B )。 A.写好报告,他又熬了一个通宵。 B.小米熬成的稀饭,吃起来真香! C.小媳妇熬成婆。 D.回头想想,那年岁还不知怎么熬过来的。
【解析】“熬”稀饭的“熬”表示“煮”的意思。
跟踪检测
4.下列对红色字体词语的解释与语境不符的一项是 ( D )。 A.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情趣;趣味。) B.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人生的使命。) C.后来发生了分歧。(意见不一致的地方。) D.我决定委屈儿子了。(受到不应该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
【解析】 A项,敖一熬;B项,蜜一密;C项,岐一一歧。
跟踪检测
1.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D)。 A.我的母亲又敖过了一个严冬。 B.树上的嫩芽也蜜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儿。 C.后来发生了分岐: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 D.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
【解析】 A项,敖一熬;B项,蜜一密;C项,岐一一歧。
统编版
第一课时
散步
初中语文七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级上册
学习目标
1.了解作家、作品,概括文章内容,积累精彩语言。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文中生动优美的语句,提高审美 能力。(难点) 3.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惜生命的思想感情。(重点)
《散步》教学课件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整体感知
1.概括一下这篇散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人物 + 时间 + 地点 + 事件 我们一家祖孙三代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 2.从字里行间,你看到了这是一个怎样的 家庭? 融洽、祥和、温馨、 欢乐、幸福、美满、 和谐、谦让、充满亲情、责任……
3.一家人散步的时候发生了怎样的分歧?
分 母亲要走大路 歧 儿子要走小路
这句话描绘了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揭示 了“小路有意思”的内涵,点明了走小路的原因, 展现了母亲充分理解孙子愿望的内心世界。衬托出 一家祖孙三代和和美美,和谐相处。
5.“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 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 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为什么 把“我”背母亲,妻背儿子描写得那么 郑重其事?应如何理解这句话?
我最欣赏 可以
,因为,从文中
看出他(她)是一个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人。
“我”
A.“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为母亲的身体着想,不把母亲当累赘,硬要母亲出来,在初 春的好天气里运动运动,对老年人有好处。
B.“这样,我们在阳光下……背起了儿子。”“我慢慢地,稳稳 地。走得很仔细”中的“慢慢地、稳稳地、仔细”这几个词语把 我的小心翼翼描写得非常逼真,足以看出我对母亲的体贴关 心,惟恐母亲有闪失。
写作手法
这篇短文在用词上有个较突出的特点即大词小 用,小题大做。试从文中找出相关例句,分析这样用 有什么独特的作用?
① 把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说成“分歧”。 ② 在面对“分歧”说,“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③ 把自己的话,说成“决定”。 ④ 结尾“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 个世界”。
铭记名言
哺育子女是动物也有的本能,赡 养父母才是人类的文化之举。
6、散步课件-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共26张PPT)

(2)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 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这句话描绘了充满诗情画意的田 园风光,交代了儿子走小路的原因, 烘托了一家四口愉快的心情。
课堂小结:
本文通过写一家三代四口人在 初春 时节 到 田野 散步的生活画面,体现了中华民族 尊老爱幼的 传统美德。
谢谢观看
(2)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 冬。
“熬”字写出了母亲挺过 严冬十分艰难,同时也表 现了“我”为母亲最终的 安然无恙而庆幸。
6、散步课件-2020年秋部编版七年级 上册(共 26张PP T)
6、散步课件-2020年秋部编版七年级 上册(共 26张PP T)
(3)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 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本文的语言平易朴实,然而内涵丰富, 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请品味下面的语 句。
(1)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 听她的话一样。
这句话写母子关系,母亲明理,儿子孝 顺,相映成趣。
6、散步课件-2020年秋部编版七年级 上册(共 26张PP T)
6、散步课件-2020年秋部编版七年级 上册(共 26张PP T)
6、散步课件-2020年,你认为这是一个怎样的家庭 ?
这是一个温馨、和睦、甜蜜、幸 福的家庭。
6、散步课件-2020年秋部编版七年级 上册(共 26张PP T)
6、散步课件-2020年秋部编版七年级 上册(共 26张PP T)
问题探究,品味语言:
6、散步课件-2020年秋部编版七年级 上册(共 26张PP T)
6、散步课件-2020年秋部编版七年级 上册(共 26张PP T)
2、为什么“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 变了主意”? 母亲改变主意是想让孙子高兴,表 现了母亲对孙子的疼爱。
七年级语文《散步》优秀课件

七年级语文《散步》优秀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散步》。
主要内容包括:文章阅读与理解,具体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学习描写自然景色和情感表达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文章的主题思想,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2. 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口语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文章情感表达的理解与分析。
教学重点:学习文章的写作技巧,培养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大自然的美丽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初读文章:让学生自读文章,理解文章大意,感受文章情感。
3. 精读文章: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如描写、抒情等,详细讲解文章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4.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分享与家人散步的美好时光。
5. 例题讲解:分析文章中的重点句子,如“阳光洒在身上,心情也变得温暖起来。
”,讲解句子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
6.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句子仿写,提升写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主题:《散步》2. 作者:莫怀戚3. 写作技巧:描写、抒情4. 重点句子:阳光洒在身上,心情也变得温暖起来。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散步经历”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400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关于大自然的文章,提高阅读兴趣和鉴赏能力。
组织户外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写作灵感。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文章情感表达的理解与分析。
2. 教学重点:学习文章的写作技巧,培养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分享与家人散步的美好时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生生不息
风格: 清新淡雅
相映成趣
母子情 散步
夫妻情
尊老爱幼
祖孙情
幸福的家庭是美好的、温馨的,幸福家庭的生活
细节也渗透着浓浓的亲情,真切感人的关爱。它不仅
在莫怀戚的家中,它也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家中,在我 们每一个人的心中。 说说你身边的亲情故事。
1.文章哪几个段落有写景的片段?分别写了哪些景物?
第4段: 田野、新绿、嫩芽、冬水 第7段: 菜花、桑树、鱼塘
2.从你喜欢的景物描写中,感悟到了什么样的意境和哲 理呢? 意境:蓬勃的生机 第4段 哲理:珍视生命 意境: 春天的召唤 第7段 哲理: 珍爱生活
1.“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形式对称 形式 音韵和谐
1 ﹡散步
1.感受亲情,体味浓浓的情意。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文章平易朴实而又内涵丰富、耐人寻味的语言。
莫怀戚,1951年生于重庆,
198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现
任重庆师范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作 品有长篇小说《经典关系》、系列
小说集《大律师现实录》、中篇小
说《透支时代》、中篇小说《陪都 旧事》、中篇小说《花样年月》、
科目一考试 / 2016年科目一模 拟考试题
科目二考试 2016年科目二考试技巧、 考试内容、考试视频
字词积累
嫩芽 nân 拆散 chāi 霎时 shà 熬过 áo
分歧 qí
水波粼粼 lín
说说你知道的有关篇
小说《诗礼人家》、中篇小说《隐 身代理》等。
背景介绍
《散步》写于1985年。作者曾说:“因为是发一种 ‘生命的感慨’,所以注定了它的抒情色彩,因我(莫怀
戚)不善诗作,它就成了散文。体裁这东西,往往非作者
的刻意选取,实在只是一种自然结果。”总的来说,本文 是一篇清新优美的散文,颂扬了我国人民尊老爱幼的传统 美德,反映了我国文明家庭建设的可喜成就。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唐〗孟郊
母亲,人间第一亲;母爱,人间第一情。世上唯一没有 被污染的爱——那便是母爱。 慈母爱子,非为报也。〖汉〗刘安 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劝孝歌》
一尺三寸婴,十又八载功。《劝孝歌》
1.文中写了一件什么事?
2.从文中的字里行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