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层发酵产樟芝菌丝体和多糖培养基的研究
樟芝适宜的液体发酵培养基配方研究

樟芝适宜的液体发酵培养基配方研究作者:王丽星黄志伟郑亚凤来源:《江苏农业科学》2016年第07期摘要:研究了珍贵药用菌——樟芝(Antrodia camphorata)液体发酵适宜的碳源、氮源、碳氮比及其所需的矿质元素、微量元素、维生素。
结果表明:樟芝菌丝生长的最适无机氮源为酒石酸铵;最适有机氮源为麸皮;最适天然碳源为米粉,且以天然多糖类物质(木薯粉除外)为碳源处理的菌丝产量明显高于单糖、双糖、化学制剂多糖处理,而葡萄糖是仅次于天然多糖类物质的碳源;菌丝生长适宜的碳氮比为(20~50)∶ 1;K、P、Mg、S、Na、Ca均为菌丝生长必需的矿质元素;微量元素Fe、B、Zn、Mn、Mo、Cu、Co均对樟芝菌丝生长有一定抑制作用,其中Fe、B元素的抑制作用最显著;添加维生素对菌丝生长无显著影响。
关键词:樟芝;菌丝体;液体发酵;培养基配方中图分类号: S188+.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6)07-0236-03樟芝(Antrodia camphorata)属于多孔菌科、薄孔菌属[1],别称牛樟菇、牛樟芝、樟内菇、红樟菰等,为中国台湾特有的珍贵药用真菌[2]。
樟芝仅寄生在台湾特有树种牛樟(Cinnamomum comphora)的树干上[3],具有抗肿瘤、增加免疫力、抗菌、抗病毒、抗过敏、抗高血压、降血糖、降胆固醇、抑制血小板凝集及保护肝脏等生理功能[4]。
目前野生樟芝数量很少,而且尚未能进行其子实体的人工栽培,所以采用液体发酵培养樟芝的菌丝体是最环保的樟芝获取途径,并且菌丝体的效果接近子实体[5]。
刘华等研究了樟芝液体发酵培养条件,采用的培养基配方为40 g/L葡萄糖、6 g/L豆饼粉、1 g/L K2HPO4、100 mg/L 维生素B1,pH 值自然,接种量为20%,装液量为100 mL/250 mL三角瓶,转速100 r/min,26 ℃恒温培养6 d 后,胞内的三萜产量达 152.5 mg/L[6]。
台湾特产珍稀药用真菌樟芝的深层发酵与产品开发项目计

台湾独有珍稀药用真菌樟芝液态发酵产业化及其产品开发项目计划书一、项目的目的及意义樟芝(Antrodia cinnamomea)又称牛樟芝,牛樟菇,樟内菇等,是台湾特有的珍贵药用真菌,仅生长在中国台湾山区海拔450-2000米之间的牛樟树腐朽的空心内壁,具有强烈的黄樟气味。
樟芝含有多种生理活性物质,如多糖,三萜类,超氧化物歧化酶,腺苷,维生素,微量元素锗和氨基酸等,其中多糖和三萜类化合物是其主要的生理活性物质,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保肝、抗病毒、保护神经系统、抗高血压、抗高血脂、抑菌、抗辐射、抗氧化、抗炎症,抗衰老等多种生物活性,可以广泛的应用于医药,食品,化妆品,日化等领域。
樟芝自然生长条件苛刻,生长缓慢,此外不法商人的滥采滥伐,导致野生樟芝资源严重短缺和价格的一路飙升。
人工栽培面临不能获得樟芝子实体,不易除去不可食用部分,易染菌,周期长等问题。
而樟芝深层液态发酵产物富含各种生理活性物质,几乎无毒副作用,易于大规模人工生产。
因此采用现代发酵工程技术来生产樟芝的有效物质是开发樟芝,造福人类的最经济,最有效,最环保的方法。
在前期已完成深层液体发酵试生产的基础之上,本项目拟采用投融资,项目整体转让,合作开发等方式建立樟芝深层液态发酵生产线一条,同时展开后续研发实验,开发以樟芝为原料的日化产品2-3个,健康产品2-3个,药品1-2个,最终填补国内空白,为这一珍稀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开辟新的途径。
二、国内外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樟芝的生物学特性樟芝又称樟生薄孔菌、牛樟菇、牛樟芝、红樟芝、血灵芝、樟内菇、红樟菰等,属于担子菌亚门,层菌纲,非褶菌目,多孔菌科,薄孔菌属,属台湾独有物种。
子实体多年生,平伏无柄,木栓质至木质,多附着于牛樟树中空心材内壁上生长。
子实体菌肉两层,初生时表层(上层)鲜红色,渐长为白色、淡红褐色、淡褐色或淡黄褐色,下层淡黄色;老熟后成钟状,皮壳黄褐色至黑色,外皮有明显的环状构造,质地极其坚硬。
子实体形态多变化,有板状、钟状、马蹄状或塔状,一般以板状居多。
樟芝真菌深层发酵条件优化及三萜成分初步分析

樟 芝三萜, 以齐墩果酸为标准品 , 经检测共有 5 种三 萜类化合物 , 其中1 种与标准品相近 。 关键词 : 樟芝 ; 三萜 ; 发酵 培养
气 中 的溶 氧 值 界 定 为 1 0 0 9 / 6 , 将 浸 泡 于 饱 和 的硫 代 硫 酸
降胆固醇 、 抗细菌 、 保护 肝脏等。研究 表明 , 其 主要 的功
能 物 质为 樟 芝 多 糖 和 三 萜 类 化 合 物 , 药理 研究 表 明, 樟
钠溶液 中 5 mi n 后 的溶氧值界定为 0 ; 接种方式选择 : A, 菌块接种发酵 培养 , 取 一定量 的无菌水 , 无菌操 作倒入 斜面或茄形瓶培养 的固体樟芝真菌 中, 用接种铲将 固体 培养基在无菌水 中切成小块 , 无菌操作接种 于 2 I 发酵 罐中发酵培养 , 培养温度 2 6 ℃, 时间1 4 4 h 。 初始 p H值 自
力、 抗病毒 、 抗过敏 、 抗 高血 压 、 抑制 血 小 板 凝集 、 降 血压 、
1 . 2 . 1 培养 方法
2 L发 酵 罐樟 芝真 菌培 养 : 装 液量
7 0 %, 培养基为液体培养基 ; 溶氧界定: 2 、 1 0 L发酵罐溶氧 电极界定条件 : 将溶 氧 电极安 装在线后 , 完全暴 露在 空
・
食 用菌 ・
北方 园 艺2 0 1 3 ( 2 2 ) : 1 5 6 ~ 1 5 9
樟 芝 真 菌深层 发 酵条 件优 化及 三萜成分 初 步分 析
孙 金 旭
( 衡 水学 院 , 河北 衡 水 0 5 3 0 0 0 )
台湾特产珍稀药用真菌樟芝的深层发酵与产品开发项目计划书

台湾独有珍稀药用真菌樟芝液态发酵产业化及其产品开发项目计划书一、项目的目的及意义樟芝(Antrodia cinnamomea)又称牛樟芝,牛樟菇,樟内菇等,是台湾特有的珍贵药用真菌,仅生长在中国台湾山区海拔450-2000米之间的牛樟树腐朽的空心内壁,具有强烈的黄樟气味。
樟芝含有多种生理活性物质,如多糖,三萜类,超氧化物歧化酶,腺苷,维生素,微量元素锗和氨基酸等,其中多糖和三萜类化合物是其主要的生理活性物质,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保肝、抗病毒、保护神经系统、抗高血压、抗高血脂、抑菌、抗辐射、抗氧化、抗炎症,抗衰老等多种生物活性,可以广泛的应用于医药,食品,化妆品,日化等领域。
樟芝自然生长条件苛刻,生长缓慢,此外不法商人的滥采滥伐,导致野生樟芝资源严重短缺和价格的一路飙升。
人工栽培面临不能获得樟芝子实体,不易除去不可食用部分,易染菌,周期长等问题。
而樟芝深层液态发酵产物富含各种生理活性物质,几乎无毒副作用,易于大规模人工生产。
因此采用现代发酵工程技术来生产樟芝的有效物质是开发樟芝,造福人类的最经济,最有效,最环保的方法。
在前期已完成深层液体发酵试生产的基础之上,本项目拟采用投融资,项目整体转让,合作开发等方式建立樟芝深层液态发酵生产线一条,同时展开后续研发实验,开发以樟芝为原料的日化产品2-3个,健康产品2-3个,药品1-2个,最终填补国内空白,为这一珍稀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开辟新的途径。
二、国内外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2.1 樟芝的生物学特性樟芝又称樟生薄孔菌、牛樟菇、牛樟芝、红樟芝、血灵芝、樟内菇、红樟菰等,属于担子菌亚门,层菌纲,非褶菌目,多孔菌科,薄孔菌属,属台湾独有物种。
子实体多年生,平伏无柄,木栓质至木质,多附着于牛樟树中空心材内壁上生长。
子实体菌肉两层,初生时表层(上层)鲜红色,渐长为白色、淡红褐色、淡褐色或淡黄褐色,下层淡黄色;老熟后成钟状,皮壳黄褐色至黑色,外皮有明显的环状构造,质地极其坚硬。
樟芝深层液体发酵条件的试验研究

樟芝(A nt r odi a c am phor a t a )生长在中国台湾牛樟树的中空心木材内壁,故称为牛樟芝,也叫樟窟内菇,属担子菌纲,多孔菌目,多孔菌科,薄孔菌属[1,2]。
樟芝具有保肝、解毒消肿、抗肿瘤、提高免疫力等功效,是一种珍稀名贵、有开发潜力和药用价值的真菌[3,4]。
研究表明,樟芝多糖能提高免疫力和抑制肿瘤细胞增生,无副作用。
为了提高樟芝发酵过程中胞内外多糖的产量,我们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法[5,6]优化了影响樟芝菌丝体生长和胞内外多糖产量的发酵条件。
1材料与方法1.1菌种樟芝(上海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提供)。
1.2培养基收稿日期:2008-04-10作者简介:张宏海(1973-),男,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农产品加工技术研究E-m a i l :l yz ha nghongha i @163.c om*通讯作者:马海乐(63),男,陕西咸阳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食品分离技术及食品生物技术研究@j 樟芝深层液体发酵条件的试验研究张宏海1,张仲欣1,马海乐2*(1.河南科技大学,河南洛阳471003;2.江苏大学,江苏镇江212013)摘要:目的研究提高樟芝菌丝体干重和胞内外多糖产量的方法。
方法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法,研究樟芝液体发酵条件中的温度、转速和接种量对菌丝体干重和胞内外多糖产量的影响。
结果与结论胞内多糖总产量的最优参数组合为温度27℃、转速113r /m i n 、接种量21%;胞外多糖产量的最优参数组合为温度27℃、转速120r /m i n 、接种量22%,并通过试验验证了最优组合。
关键词:樟芝;液体发酵;菌丝体;多糖中图分类号:R97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9X (2008)09-0018-04Exper i m ent St udy on Subm er ged Ferm ent at i on C ondi t i on of A nt r odi a C am phor at aZ H A N G H ong-hai 1,Z H A N G Z hong-xi n 1,M A H ai -l e 2*(1.H enan U niver sit y of Sci ence and T ech nol og y ,L uo yang 471003,C hi n a;2.Ji angsu U n i ver si t y,Z h enj i ang212013,C hi na)A bstr act :O bj ect i ve T o st u dy the m et h od s of incr easing the d r y m ycelium w eigh t an d t h e y i el d o f po l y sacch ari d e i n int ra-cel l and ext ra-cel l o f A ntr o dia cam p ho r at a.M et hods T he infl u en ces o f t em p erature,centr if u gal speed and ino culationvo lum e o ndry m y cel iu m w eig ht an dyieldof po lysacchari d e w er e i n v esti g ated in th e sub m ergedf er m entat ion o f A n t rod i a C am p h orata b y m eans o f the m eth od o f q uadrati c gener al rotary u nit ized d esi g n .R esul t s and C oncl usi on T h e o p ti m al co m b in atio no f p aram eters fo r th e to tal y ieldof intracell u lar p o ly sacch ar id e isr eg ard edas tem peratu r eo f 27℃,cen tr ifu gal sp eedo f 113r /m i n ,ino culati o nvo lum e o f 21%an dt h at of extracell u lar p o l y sacch aride is t h e tem p erat u re of 27℃,cen t rif u g al sp eed o f 120r/m in ,i n o cu l ati o n v olum e o f 22%.T he b o t h o f o pt im al com binati o ns are v ali d at ed.K ey w or ds :A ntr od i a cam p horat a;l iqui d fer m ent ati on;m yceli a;polysacchar i de1.2.1斜面培养基PD A 培养基。
深层发酵生产灵芝菌丝体多糖研究

0 前 言
近年来 , 随着灵芝 的人工栽培技术及 药理研
究 的 发 展 , 芝 已成 为 功 能 食 品 的 一 种 重 要 原 灵 料 … 。研 究证 明 , 芝 类 真 菌 的 化 学 组 成 复 杂 , 灵
封 闭 的条件 下进 行 , 没有病 虫 害 , 也就 避免 了农 药
污染 , 以是 完全 “ 色” 品。本 文 旨在研究 所 绿 产 50L全 自动不 锈 钢 发 酵 罐 深 层 发 酵 灵 芝 工 艺 , 0 为进一步利用灵芝 资源 , 工业化 生产灵芝菌丝体 多糖提供理论及实践依据 。
深层发酵 生产灵 芝菌丝体多糖研究
魏赛 金 , 涂晓嵘 , 黄 林 , 国全 涂
( 江西农业 大学 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 江西 南昌 3 0 4 ) 30 5
摘要 : 采用 生物 工程发 酵技 术进行 灵芝菌 7 0菌丝体 多糖 扩大生产 , 50L全 自动 不锈 钢发 酵罐 中通 过控 3 在 0 制深 层发酵 工艺条件获得灵 芝菌丝体 、 灵芝 多糖 。结果表 明 : 发酵 7 , Oh 镜检 菌丝壁上无 明显 的芽头和锁状联 合, 菌丝体有 少许 自溶 , 无杂 菌。灵 芝菌丝体的浓度达到 3 %左右 , 外灵 芝 多糖和胞 内灵 芝多糖 分别达 3 5 0 胞 .
维普资讯 第2 5卷第Fra bibliotek3期 江
西
科
学
Vo . 5 No 3 12 .
20 0 7年 6 月
CI JANG S ENCE I XI
Jn 2 0 u .0 7
文章 编 号 :0 1 3 7 ( 07 0 0 9 0 10 — 6 9 2 0 ) 3— 2 2— 4
r s e tv l . e p c ey i
牛樟树提取物促进樟芝深层发酵无性产孢及其应用

牛樟树提取物促进樟芝深层发酵无性产孢及其应用李华祥;石瑀;罗志珊;高亚军;王娟娟;肖玉娟;袁磊;饶胜其;杨振泉【期刊名称】《食品与发酵工业》【年(卷),期】2022(48)16【摘要】樟芝(Antrodia cinnamomea)是一种珍稀食药两用蕈菌,具有解酒保肝、抗病毒、抗肿瘤、调节免疫等多种生物活性。
基于无性孢子接种的深层发酵技术是樟芝目前最高效、最普遍的人工培养方式,但樟芝深层发酵产孢量低,种子制备成本高,限制了樟芝深层发酵工业化生产效率及效益。
为了提高樟芝深层发酵产孢效率,该文首先考察了牛樟树不同溶剂(甲醇、乙酸乙酯、石油醚及水)提取物对樟芝深层发酵无性产孢的影响,发现只有牛樟树水提物能显著促进樟芝无性产孢,且在最佳添加量(60μg/mL)下,可使樟芝产孢量较对照组提高58%左右,同时生物量提高26%左右,三萜产量提高35%左右,多糖产量提高270%左右(即产量是原来的3.7倍);随后,该文将添加牛樟树水提物促进产生的樟芝孢子接种发酵,发现其产孢性能及产胞内多糖性能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不添加牛樟树水提物发酵产生的樟芝孢子),其中最大产孢量及胞内多糖产量分别提高了28%及46%左右。
该研究成果操作方便、成本低廉、效果显著,较具开发价值及应用前景。
【总页数】7页(P65-71)【作者】李华祥;石瑀;罗志珊;高亚军;王娟娟;肖玉娟;袁磊;饶胜其;杨振泉【作者单位】扬州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厦门华厦学院环境与公共健康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相关文献】1.深层发酵产樟芝菌丝体和多糖培养基的研究2.一种牛樟芝深层发酵复方制品的制备方法研究3.牛樟芝发酵液提取物抗菌活性研究4.牛樟芝发酵液提取物抗耐药性细菌活性研究5.樟芝深层发酵菌丝体提取物对食源性致病菌的抑制作用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樟芝菌丝体胞内多糖提取条件的研究

摘
要 : 了提 高樟芝茵丝体胞 内多糖的提取 率 , 为 试验采 用二次通 用旋转组合设 计方法 , 究樟 芝茵丝体 多糖提取 研
工艺条件 中的提 取时间、 料液比、 提取温度对提取 率的影响 。建立 了回归模型并进行 了验证。通过研 究可知 : 当提取
时间为 47h 液 固比 4 、 取温度 7 . c时, 芝菌丝体胞 内多糖提取 率的理论值 为 88 . 、 6倍 提 68 樟 .%。并通过试验验证 最
Ab ta t I r e mp o et ee ta t ai fita el lrp ls c h rd r m n r d ac mph r t , h n sr c : n o d rt i r v h xr c t o r c l a oy a c a ie fo a to i a o r o n u o aa te i— l e c fe ta t i fu n e o xr cin tme,me tmp rt r n t e e ta trto o n r da c mph rt oy a c a i e s o t s, i e e au e o h xr c ai fa to i a o aa p ls c h rd swa su id b a so emeh d o u r n,r tt n c mb n to a e in o u d i e r s in A u d c r - t de yme n ft to fc re t oa i , o i ain ld sg fq a rc r ge so . q a f e h o i g e so d lo oy a e ai e xr cin r t se tb ih d a d tse . eo t m o ia in o x r s in mo e fp l s c h rd se ta to ai wa sa l e n e td Th p i o s mu c mb n to fe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 i o c tercn h.nt gn Slc sa d tere n n wee slce oma e asn l a tr ̄s .An ab n sl cs io e l e ,iog rcsl o ia io e ol e h i o c r r n r ee td t k lgefco t t e dc r o r ̄ ,nt gn 8 r s n raf atcmbn - o J r c i
fato f rcin o 4% .W hnwh a rnWa tk na i oe o re,tedyweg to e e t a s a e snt gn suc h r b r ih fmy ei ndtecne to xre l lra dit cl lrp lsch rd s claa h o tn feta e ua n n r e ua oya c aie a we s ,tea e a r m t h mmo im ntaew e s.T eo trm io e ole s etba wi n s rc o f 8% .C r a n h a r r h nt t i t a la t h pia ant gn sl ewa wh a r r s x r r n h t n sf g no 0. a o me a dw e tba we te n l n e
to sa dgo t a tr in n rw hfcoswe tk nt e r a e oma eteo h  ̄ n lts An teme i o md c gtemy ei n oya c aieo k h a o o a et dh d afrp u i h n cl a dp lsc h rd fA. C mp aaa we pi a a h t r o t一 r e
维普资讯
安徽农业科学 ,ora 0A hi .S 20 ,6 2 )9 2 Ju l f nu A n d.08 3 {1 :12—92 14
责任编辑
孙红忠
责任校对
卢瑶
深 层 发酵 产 樟 芝菌 丝体 和 多糖 培养 基 的研 究
张宏海 张仲欣 , , 马海乐 (河 科 大 ,南 阳40;江 大 ,苏 江20) 2 1 南 技 学河 洛 702 苏 学江 镇 11 . 13 . 23
cl a o sch r ei e u r l acai A.Cm hrt e s,flw yteitcl l o schr e h pn m a nSle a o mel i k s l py l d n a poaaw r mot ol e b h r e ua pl acai .T eod m ci l ew om a wt ia e od na r y d r Or s h YS
摘要 『 目的1 快樟 芝的应 用和发 展 。[ 法 ] 加 方 选取碳 源及碳 源浓度 、 氮源及 氮源浓度 作单 因素试 验 , 源、 源、 碳 氮 无机 盐 组合 和 生长 因 子作正 交试验 , 深层液体发 酵法 生产樟芝 菌丝体和 多糖 的培养基 。[ 优化 结果 ] 玉米粉作碳 源时 , 芝菌丝 体干 重和胞 外 多糖含 量最 大 , 樟 胞 内多糖 次之 , 质量 分数 40 %的玉米粉作碳 源最合适 。 以麸 皮作氮 源时 , 0 茼丝体 干重和胞 内、 多糖含 量最 大 , 外 硝酸 铵最 少 , 质量 分数 08 %的麸 皮作 氮源 最合适 。玉米粉和麸 皮是影响 菌丝干重 和胞 内、 多糖含 量的 主要 因素 。[ 外 结论 ] 深层液 体发 酵 法 生产樟 芝 茵丝体 和多糖 的最佳培 养基 组合 为 : 0%玉米粉 ,. %麸 皮 , LVI . %K ( ,. %Y S47 2。 40 0印 1 n s 02 2 , 5 P)00 t 0。H0 4 5 g 关键词 樟芝 ; 液体 发酵 ; 菌丝体 ; 多糖 中图分 类号 ¥ 6 . 9 57 3 文 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 1 — 6 120 ) 1 0 1 — 3 57 6 1(082 — 92 0 2
zdb u m re q l e nnai to I eut e Ysb egdh ud ̄ ettnm hd slJ e onm aw st e s shnslu , n oe R ncr el a kna /o i e a c' or
we h frcl n ecnet f x a i t yei adt ot et — g or r a h no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