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机的使用(1)
呼吸机的使用指南

呼吸机的使用指南呼吸机(也被称为人工呼吸机或呼吸辅助设备)是一种医疗设备,用于帮助呼吸困难或不能正常呼吸的患者维持正常的氧气供应和二氧化碳排出。
本文将为您提供呼吸机的使用指南,以便正确、安全地使用该设备。
1. 检查设备在每次使用呼吸机之前,务必仔细检查设备是否完好无损。
首先,检查面罩或管道是否有任何破损或变形。
其次,确保呼吸机的电源线没有损坏,并且插头与插座连接牢固。
最后,检查设备上的按钮、开关和显示屏是否正常工作。
2. 准备工作在开始使用呼吸机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确保呼吸机的氧气供应充足,并检查氧气瓶的压力是否达到所需水平。
其次,清洁呼吸机的面罩或口罩,使用温和的肥皂水清洗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最后,准备好呼吸机的使用手册和紧急联系电话,以备不时之需。
3. 穿戴设备在穿戴呼吸机之前,确保您的手部已经清洗并且干净。
用手轻轻拉开面罩或口罩,将其放在您的脸上,确保其紧密贴合您的鼻子和嘴巴。
然后使用头带或橡皮筋将面罩或口罩固定在头部。
确保面罩或口罩不会滑落或松动。
4. 启动呼吸机一旦穿戴好设备,您可以启动呼吸机了。
根据您的医生或医疗保健专业人员的指示,将呼吸机连接到电源插座并打开电源开关。
然后,根据设备上的指示输入相应的设置,如氧气流量、呼吸频率和压力。
确保您设置的参数符合医生的建议。
5. 使用呼吸机使用呼吸机时,要保持平静和放松。
集中注意力于正常呼吸的模式,并遵循设备的指示进行呼吸。
呼吸机会根据您设置的参数提供所需的氧气和负责排出二氧化碳。
切勿试图过度控制呼吸机或改变其工作模式,除非在医生的指导下。
6. 清洁和维护使用呼吸机后,务必将其清洁和维护好。
关闭电源开关,断开电源插头,并用温和的肥皂水清洗呼吸机的面罩或口罩。
用清水彻底冲洗掉肥皂,并用干净的布或纸巾将其擦干。
定期更换使用过的面罩或口罩,并按照制造商的建议进行设备的定期维护。
7. 注意事项在使用呼吸机时,务必遵循以下注意事项:- 不要将呼吸机暴露在水或潮湿环境中。
呼吸机使用操作步骤

呼吸机使用操作步骤呼吸机使用操作步骤:1\准备工作1\1 检查呼吸机的外观是否完好,无损坏或松动的零部件。
1\2 确保呼吸机的电源线与电源插座相连接,并插上适配器。
1\3 检查呼吸机的气源管路是否连接稳固,并确保气源充足。
2\启动呼吸机2\1 按下呼吸机的启动按钮,等待呼吸机完成自检过程。
2\2 确认呼吸机显示屏上的各项参数正常显示,如氧浓度、呼吸频率等。
3\设置患者参数3\1 使用呼吸机上的控制面板,设置合适的呼吸频率和潮气量。
3\2 根据患者情况,调整呼吸机的吸气压力和呼气末正压。
3\3 确保呼吸机的氧浓度设置适合患者,并监测氧浓度的实时数值。
4\连接面罩或导管4\1 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面罩或导管,确保其与呼吸机连接牢固。
4\2 为患者正确佩戴面罩或导管,并调整合适的紧固带或固定装置。
4\3 确认患者与呼吸机的连接处没有漏气现象,避免无效通气。
5\启动呼吸模式5\1 根据患者的通气需求选择合适的呼吸模式,如辅助通气模式、压力支持模式等。
5\2 设置呼吸机的触发灵敏度和上升时间,以确保患者的吸气和呼气顺畅。
6\监测患者状况6\1 定期检查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等。
6\2 监测呼吸机的参数和报警信息,以及患者与呼吸机的同步情况。
6\3 如有异常情况或报警,请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或联系医护人员。
7\停止使用呼吸机7\1 在患者呼吸稳定并可以自主呼吸时,可以停止呼吸机的辅助通气功能。
7\2 按下呼吸机上的停止按钮,等待呼吸机成功停止并断开与患者的连接。
7\3 关闭呼吸机的电源,拔下电源线。
附件:●呼吸机操作手册●呼吸机维护记录表法律名词及注释:1\呼吸机:也称为人工呼吸器,是一种医疗设备,用于辅助或代替患者的自主呼吸。
根据不同的工作原理和呼吸模式,呼吸机可分为多种类型。
2\自检过程:指呼吸机在启动时进行的自我检测程序,用于确保呼吸机的功能正常,并显示必要的参数和警报信息。
3\氧浓度:指呼吸机输出的氧气在气体混合中的比例,用百分比表示。
呼吸机的详细使用流程

呼吸机的详细使用流程引言呼吸机是一种用于帮助维持病人呼吸的医疗设备。
它在医疗机构中被广泛应用,尤其在重症监护室中。
本文将详细介绍呼吸机的使用流程,包括设置呼吸参数、连接呼吸机、进行呼吸支持和监测等步骤。
步骤一:设置呼吸参数1.确保呼吸机处于关闭状态。
2.使用呼吸机上的控制面板进入设置模式。
3.选择适当的呼吸模式,如辅助通气模式、控制通气模式等,根据病情和医生的建议进行选择。
4.设置呼吸频率(每分钟呼吸次数)、潮气量(每次呼吸的气体体积)、吸气流速等参数。
这些参数需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需要医生或专业人员进行指导。
5.确认所有设置参数正确无误后,保存设置并退出设置模式。
步骤二:连接呼吸机1.准备好呼吸机的连接管路和面罩/气管插管等呼吸辅助设备。
2.确保连接管路和呼吸机的连接口干净并无异物。
3.将连接管路插入呼吸机的连接口,确保紧密连接。
4.如果使用面罩,将面罩正确放置在病人的面部,确保密封良好;如果使用气管插管,将其插入病人的气管并固定好。
步骤三:进行呼吸支持1.打开呼吸机的开关,将其调整到合适的工作模式。
2.确认呼吸机连接良好后,观察病人的呼吸情况。
呼吸机会根据设置的参数开始进行呼吸辅助。
3.监测呼吸机的显示屏,确保病人的呼吸频率、潮气量等参数正常。
4.根据病情和医生的指导,可以进一步调整呼吸机的参数,以达到最佳的呼吸效果。
5.在呼吸支持过程中,密切观察病人的生理反应和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或采取其他措施。
步骤四:监测呼吸状态1.定期检查呼吸机的工作状态,确保其正常运行并没有故障。
2.检查病人的呼吸频率、潮气量、吸气流速等参数,确保其处于安全范围。
3.进行血氧饱和度监测,确保病人的氧气供应充足。
4.定期检查呼吸机和呼吸辅助设备的密封性,确保无空气泄漏。
5.如有异常情况或报警提示,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并通知医生或专业人员。
结论呼吸机的详细使用流程包括设置呼吸参数、连接呼吸机、进行呼吸支持和监测等步骤。
呼吸机使用操作步骤[1]
![呼吸机使用操作步骤[1]](https://img.taocdn.com/s3/m/bc9ea141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a5.png)
呼吸机使用操作步骤呼吸机使用操作步骤:1-准备工作1-1 检查呼吸机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是否有足够的电源供应。
1-2 检查呼吸机的管路是否畅通,无阻塞。
1-3 检查呼吸机的呼气阀是否正常运作。
1-4 准备好适当的面罩或插管,根据患者需求选择合适的呼吸接口。
1-5 准备好所需的监测设备,如氧浓度监测仪、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仪等。
2-患者准备2-1 将患者放置在适当的位置上,确保他们舒适且易于访问。
2-2 清洁患者的面部,确保没有任何障碍物。
2-3 根据需要,在患者的面部涂抹一些润滑剂以提高呼吸接口的贴合度。
2-4 将呼吸接口正确地放置在患者的面部,确保没有任何泄漏。
3-呼吸机设置3-1 打开呼吸机的电源开关,确保呼吸机处于待机状态。
3-2 根据患者的生理指标和所需治疗方式,设置合适的模式和参数。
3-3 设置适当的吸气压力和呼气压力,以及每分钟通气量。
3-4 根据需要,设置并调整氧浓度和呼气末正压水平。
4-启动呼吸机4-1 将呼吸机连接到患者的面罩或插管上。
4-2 打开呼吸机的开关,开始送气。
4-3 监测患者的生理指标和呼吸机的工作状态,确保一切正常。
4-4 定期检查呼吸机的管路是否畅通,呼气阀是否正常工作。
5-结束呼吸机使用5-1 将呼吸机的开关关闭,停止送气。
5-2 断开呼吸机与患者的连接。
5-3 清洁患者的面部,并妥善存放呼吸接口。
5-4 关闭呼吸机的电源开关,并将呼吸机归位。
附件:1-呼吸机使用手册:详细介绍呼吸机的不同模式和参数设置。
2-警告标志图集:展示了呼吸机故障和警告标志的解释和应对方法。
法律名词及注释:1-呼吸机:医疗设备,用于提供机械通气支持,维持患者呼吸功能。
2-适当的护理: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治疗需要,提供对应的护理措施。
呼吸机使用操作步骤

呼吸机使用操作步骤呼吸机是一种用于机械通气的医疗设备。
其使用操作步骤如下:步骤一:准备工作1. 确保呼吸机处于关闭状态。
2. 检查呼吸机的电源是否连接正常。
3. 检查氧气供应是否充足,并确保连接正常。
4. 准备好所需的呼吸机面罩或管道。
步骤二:患者准备1. 患者应坐在舒适的位置上。
2. 如果患者无法坐起来,可以把床调整至适当的角度。
步骤三:呼吸机设置1. 打开呼吸机的电源。
2. 根据医生的嘱咐,设置适当的通气模式和参数,如呼吸频率、氧浓度等。
3. 确认呼吸机的操作模式是否正确。
步骤四:呼吸机连接1. 将呼吸机面罩或管道与患者连接。
2. 确保连接紧密、不漏气。
3. 对婴儿或小儿,可以使用适当尺寸的面罩。
步骤五:启动呼吸机1. 按下呼吸机的启动按钮。
2. 观察呼吸机显示屏上的数据,确保呼吸机正常工作。
3. 如果呼吸机发出异常声音或显示异常数据,应立即停止使用,并通知医生。
步骤六:监测呼吸机1. 持续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
2. 注意观察呼吸机的报警信息,如低氧报警、高压报警等。
3. 定期检查呼吸机的气路是否通畅,如有阻塞应及时处理。
步骤七:停止使用呼吸机1. 当患者呼吸情况稳定、无需进一步机械通气时,可以停止使用呼吸机。
2. 先关闭呼吸机的电源。
3. 然后将呼吸机面罩或管道与患者断开。
以上就是使用呼吸机的操作步骤。
使用呼吸机时,务必保持监护,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如有任何不明确的地方,请及时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
呼吸机简明使用说明1.

呼吸机简明使用说明缩写和技术术语缩写/术语完整描述解释A/CV Assisted ControlledVentilation辅助控制和指令通气AIR 医用规格压缩空气Battery Chargeable battery 可充电电池,以化学能方式储存电能的部件Apnea Apnea 窒息,即呼吸暂停aqua dest. Aqua destilata (lat.) 经过蒸馏、去除矿物质的纯净水ASB Assisted SpontaneousBreathing辅助自主呼吸bar 巴,压力测量单位BTPS Body Temperature and AmbientPressure Saturated 测试条件:体温、环境大气压、饱和水蒸气Backup time 后备时间,自主呼吸停止(窒息)后至后备机械通气按照预先设定的参数而启动的延迟时间C/BKUP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Pressure / Backup Ventilation 有后备通气的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模式cmH2O 厘米水柱,压力测量单位CMV Continuous MandatoryVentilation 控制指令通气,在这种模式下,患者没有呼吸活动,由呼吸机来完成全部的呼吸过程。
CPAP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Pressure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模式Diff TankTube 呼吸管路中与湿化瓶中的温度差DIN 德国标准协会EN 欧洲标准EXSP 呼气时间Flow 符号:V’流量或流速FiO2 吸入氧浓度Freq 呼吸频率ggf. 如果需要的话Heat 加热HP High Priority 高优先级报警信号,报警出现后使用者必须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干预(依据DIN EN 475)。
缩写和技术术语缩写/术语完整描述解释IGR Incremental transmitter 可旋转按钮,Rotary and push-buttondeviceINSP 吸气时间intracardial 心内的intracranial 颅内的calibration 定标,校正仪器测量误差LED Light Emitting Diode 发光二极管MAP Mean Airway Pressure 平均气道内压mbar 毫巴,压力单位min Minute 分,时间单位Mode 通气模式MP Medium Priority 中优先级报警信号,报警出现后使用者必须立即关注患者(DIN EN 475) MRSA Multiple resistant StaphylococcusaureusMV Minute volume 分钟通气量,MV=VT Freq (升)经鼻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模式N/CPAP Nasal / Continuous PositiveAirway PressureO2 oxygen 氧气UL Upper limit 上限Open 全开放工作模式呼气末气道内正压PEEP Positive End ExpiratoryPressurePmax Maximal airway pressure 气道内最大压力PNT Pneumotachograph 流量传感器Pressure 符号:P 压力清洗和消毒设备CDD Cleaning and disinfectiondevices second 秒,时间单位Semi open 半开放工作模式SIMV Synchronized Intermittent同步间歇指令通气Mandatory VentilationStenosis 呼吸管路狭窄或阻塞Stndby Standby 待命状态Tbc Tuberculous 结核病Temp Temperature 温度Trg Trigger 触发LL Lower limit 下限VT Tidal volume 潮气量CGS Central gas supply 中央供气系统技术参数环境条件使用:温度:10 –40 °C相对湿度:10 – 95 %大气压:500 – 1060 hPa使用仪器前,须使仪器的温度达到室温存储:温度:5 –45 °C相对湿度:10 – 95 %大气压:500 – 1060 hPa防潮,防尘,防霜冻常规条件安全防护分级:II B测试/保养间隔:6个月规格 (高 x 宽 x 长) 主机:363 x 305 x 358带移动支架:560 x 1165 x 660 重量:主机:23.5 千克使用位置:水平位置工作参数电源电源供给:防电击插头及插座电源电压:90 – 240伏交流,50 – 60赫兹功率消耗:180伏安电流消耗:3安保险: 2 x 3.15安,慢熔充电电池类型:铅-胶可充电电池重量: 6.2千克额定电压:12伏额定功率:17安时保险:10安充电时间:18小时工作时间:约1小时,加热约3.5小时,不加热车载电源要求电压:12伏直流电流消耗:10安显示屏幕:液晶,128 x 240像素气源氧气:工作压力: 1.5 – 6巴,± 0.5巴呼吸机进气螺纹接口:M 12 x 1/ NIST,内螺纹气源接口:直角接口(DIN 13260),或用户自备通气模式Standby 待命状态CMV 控制指令通气SIMV 同步间歇指令通气A/CV 辅助控制和指令通气C / BKUP 有后备通气的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模式ASB 辅助自主呼吸N / CPAP 经鼻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模式仪器设置工作方式:开放系统恒流通气半开放系统恒容通气流量传感器:D,C后备时间:2,4,8,16,60秒参数设置测量接口 (标准条件温度23°C和大气压1.013巴)氧气范围:0 – 30单位:升/分空气范围:0 – 30单位:升/分参数单位范围增量Inspiration time吸气时秒0.35 – 2 0.05 间秒0.5 – 2 0.05 Expiration time呼气时间2 – 60 0.5Trigger触发升/分0.8 – 8.0 0.1 Temperature温度°C30 – 40 0.2 病人单元PEEP呼气末正压:0 – 10毫巴PLATEAU吸气平台压:15 – 60毫巴紧急放气阀:–2至–4毫巴时打开湿化瓶容积:850毫升加温湿化器:12伏 / 35瓦加热管路:12伏/ 20瓦测量参数显示参数单位增量MV 升0.01VT 毫升 1MAP 厘米水柱 1PEEP 厘米水柱 1Frq 次/分 1曲线/波形显示:类型:压力波形(P – t曲线)流速波形(V’ – t曲线)显示比例:Y轴:12,30,60,90X轴:4,8,16秒报警界限参数单位下限LL 上限UL 增量Pmax 厘米水柱 1 – UL / 60 LL – 70 1MV 升0 – 0.5 0.050.5 – UL LL – 29,8 0.1FiO2 % 18 –当前设置21 / LL – 100 1Temp °C29 –当前设置36 / LL – 41 0.2VT 毫升 1 – 10 110 – 10010操作使用 6.1. 开机将交流电源开关拨到“ON ”的位置。
呼吸机使用的五个步骤

呼吸机使用的五个步骤嘿,你问呼吸机使用的五个步骤啊?这可得好好说说。
第一步呢,得先把呼吸机准备好哇。
把呼吸机从箱子里拿出来,检查一下有没有损坏啥的。
看看各个部件是不是都齐全,不能少了这少了那的。
我记得有一次,我看到有人拿出来呼吸机就直接用,结果发现有个零件坏了,那可不行。
第二步,把呼吸机连接上电源。
插电源的时候要小心,别插反了或者插得太松。
然后打开呼吸机的开关,看看有没有什么异常情况。
要是有奇怪的声音或者指示灯不亮,就得赶紧检查一下。
我有个朋友,他插电源的时候没插好,呼吸机一会儿开一会儿关的,可吓人了。
第三步,调整呼吸机的参数。
这可很重要哦,得根据使用者的情况来调整。
比如呼吸频率、压力啥的。
要是调得不对,使用者可能会不舒服。
我有一次看到一个人随便调了调参数就给别人用,结果那个人喘不过气来。
第四步,给使用者戴上呼吸机。
要把面罩或者鼻罩调整好,不能太紧也不能太松。
太紧了会勒得难受,太松了又会漏气。
我有个同事,他给别人戴呼吸机的时候没弄好,结果气都跑出来了。
第五步,观察使用者的情况。
看看使用者有没有不舒服的地方,呼吸是不是正常。
要是有问题,就得赶紧调整呼吸机或者找医生。
我有一次看到一个人用了呼吸机后脸色不对,赶紧找了医生,原来是参数调得不合适。
我给你讲个事儿吧。
有一次我去医院,看到一个医生在给一个病人用呼吸机。
他先准备好呼吸机,连接电源,调整参数,给病人戴上,然后一直观察病人的情况。
那个病人用了呼吸机后,呼吸就顺畅多了。
从那以后,我就觉得用呼吸机这五个步骤可不能马虎。
所以啊,呼吸机使用的五个步骤就是准备好呼吸机、连接电源、调整参数、给使用者戴上、观察使用者情况。
下次你用呼吸机的时候,可别弄错了哦。
简易呼吸机的使用及CPR

简易呼吸机的使用及CPR1.简易呼吸机的使用方法(1)检查设备:确保呼吸器材完整无损,并进行必要的清洁消毒。
(2)准备患者:将患者平放在平坦坚硬的地面上,保持头部处于自然呈直线状。
(3)打开气袋:将呼吸器材中的气袋打开,并握住气袋以确保气流畅通。
(4)安装面罩:将面罩放在患者面部,覆盖口鼻部位,确定面罩与脸部的贴合性。
(5)握住气袋:用手握住气袋,确保其密封紧贴面罩。
(6)开始呼吸:用手向下按压气袋,往患者体内注入氧气,使患者进行自主呼吸。
(7)调整呼吸频率和深度:根据患者的情况,调整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确保患者的呼吸平稳。
2.CPR的基本操作(1)建立意识和呼吸检查:摇晃患者、喊叫患者,观察是否有自主呼吸。
(2)紧急呼救:若患者没有自主呼吸,立即呼叫急救人员。
(3)胸外按压:将患者平放在坚硬的地面上,屈膝并站在患者旁边。
然后用双手交叠,将手掌放在受救者心脏位置的下段胸骨上,施力下压,然后放松。
按压频率为每分钟100-120次,按压深度约为5-6厘米。
(4)人工呼吸:将患者头后仰,捏住其鼻孔,用大拇指和食指捏紧受救者嘴唇,用自己的口对口或口对鼻进行人工呼吸。
每次呼吸应持续1秒,观察胸部是否有明显升起。
(5)按压与人工呼吸的配合: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应按照30次按压与2次人工呼吸的比例进行操作。
连续操作直到急救人员到达现场。
总结:简易呼吸机的使用方法相对简单,只需要按照步骤进行正确的操作,即可帮助患者维持呼吸功能。
而CPR是一种常见的心肺复苏技术,它可以在患者呼吸和心跳停止时提供紧急救援,并延长患者的生命。
身边的人学会简易呼吸机的使用以及CPR的基本操作,将能够在关键时刻提供有效的急救措施,挽救生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脱机指征
意识清楚 肌力正常 生命体征平稳 血气分析正常,血管活性药物减 量 咳嗽反射
脱机后护理
生命体征的观察 呼吸状况的观察 患者的教育 随时准备无创或有创通气
二、机械通气的原理
二(1)、氧气进入 二氧化碳 排出 借助机械的力量,使空气或空、 氧混合气体进入肺内,维持或改 善肺泡通气,降低呼吸功,改善 或纠正缺氧、二氧化碳潴留。
二(2)、作 用 机 制
有效增加潮气量,增加肺 顺应性。 改善肺泡通气及气体交换, 使PO2 升高PCO2降低。 减少呼吸肌做功,降低氧 耗,有效改善氧合。
(5)动态监测血气分析 (6)、观察患者对正压通气的反 应,包括肤色、血气报告及X线 胸片报告。 (7)、严密监测血压、心率变 化 (8)床边常规备简易呼吸器, 以便急救时应用 (9)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10)湿化要求:气道内的气体温度 达到37℃,相对湿度100%
气道湿化
湿化方式
应用于以ARDS为代表的I型呼吸衰竭 7.触发灵敏度: 压力触发:- 0.5~-1.5cmH2O
流速触发:2~5L/min
复张萎陷的肺泡、改善氧合 增加平均气道压 影响回心血量、左室后负荷 克服PEEPi引起呼吸功的增加
八、护理
(一)、一般护理 (1)妥善固定气管插管,每班 交接刻度。 (2)畅通管道,避免管道扭曲 、牵拉,接头松脱。 (3)观察双侧 胸腔活动是否对 称,听诊双侧呼吸音是否清晰、 相等,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4)呼吸机与人体是否同步, 及时处理人机对抗
主动湿化:加热湿化器 (HH) 被动湿化:热湿交换器(HME)
(二).常见报警原因分类
(1)高压报警的常见原因 呼吸道分泌物过多,气管插管或气 管切开导管有痰痂或异物堵塞 病人咳嗽,烦躁不安(人机对抗) 气胸,支气管痉挛,ARDS 呼吸机管道内有积水,管道扭曲, 受压 高压报警限设定过低
间歇正压通气(IPPV) 同步间歇指令模式(SIMV)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 持续气道正压(CPAP)
其他模式
辅助/控制通气(A/C) 压力支持通气(PSV) 容量支持通气(VS) 压力调节的容量控制通气 (PRVC)
七、呼吸机参数的调节
1.潮气量(VT):KgX(8-12ml) 2.吸入氧浓度(FiO2):0.21-1.0(21%-100%),应尽量避免长 时间吸入50%以上的氧,防止氧中毒。 3.呼吸频率(f):12-20次/分 4.分钟通气量(MV):MV=VTXf 5.吸呼比(I:E):1:1.5-2 6.呼吸末正压(PEEP):4-6mbar PEEP的作用
VAP的预防
1、严格执行手卫生措施 2、气管插管首选经口途径; 3、加强口腔护理; 4、使用人工鼻或加热湿化器进行气道湿化管理; 5 、无体位限制时抬高床头45度; 6、尽早脱离呼吸机; 7、采用密闭式吸痰管和进行声门下吸引; 8、每日唤醒,减少镇静药使用; 9、预防深静脉血栓; 10、监测胃液PH及胃残留量,避免胃液PH升高和胃液 反流; 11、呼吸机管路7天更换一次,冷凝水及时清除。
(4)电源报警的原因及处理
电源断电 1.电源插头脱落:重新连接电源 2.停电(有充足蓄电池的呼吸机 除外) (1)迅速至病人旁脱机 (2)迅速给病人使用简易呼吸 器进行人工给氧,严密监护 (3)迅速与配电室联系
(三)特殊护理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 (一)概念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AP)是指机械通气(MV)后出现 的肺部感染,属难治性肺炎,目前 尚缺乏快速理想的病原学诊断方 法,治疗主要依赖于经验用药。
治疗目的作用、正确呼吸的方式、紧急拆除 方法、排痰、饮食等)
选择合适的连接方法、连接工具 (鼻罩、面罩、鼻枕、接口器、 头带) 正确操作顺序和逐渐适应 严密监护,及时解决问题
上机前护理(二)
患者及物品的准备: a.体位:患者取坐位或半卧位(大于30度)或 侧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 b.选择合适的通气连接装置:根据患者的面型选 择其感 觉最舒适的鼻罩或面罩; c.床边准备好简易呼吸器、吸引器、气管插管装 置; d.正确连接各管路,调整呼吸机参数(从低压力 开始); e.连接 固定 VS 固定 连接
经口 vs. 经鼻插管
经鼻气管插管
易固定
经口气管插管
相对不易固定
易耐受 操作易失败
管径较小 呼吸功增加 易导致获得性鼻窦炎
耐受性差 操作较易
管径相对较大 呼吸功相对较小 减少获得性鼻窦炎 气道可首选经 口气管插管。(推荐级别:D级)
六、常用通气模式
1. 减少气管插管及其合并症, 减少病者的痛苦 (不适) 2. 正常吞咽、进食 3. 能讲话 4. 生理性咳嗽 5. 保留上气道加温、湿化和过滤功能 6. 可以间歇使用、容易脱机
无创缺点
清理气道分泌物差 气道的封闭性差 不能保障通气和换气功能 病人的舒适性和配合要求高 通气死腔相对较大
机械通气与人工气道管理
中国医药城医院ICU
陈小云 2011.10.21
内容概要
一、机械通气概念 二、机械通气原理 三、机械通气适应证、禁忌症 四、机械通气的类型 五、人工气道建立方式 六、常用呼吸模式 七、常用参数调节 八、机械通气护理
一、概念
当呼吸器官不能维持正常的气体 交换,发生(或可能发生)呼吸衰竭 时,以机械装置代替或辅助呼吸 肌的工作,此过程称为机械通气, 所用装置称为呼吸机。
无创通气并发症及护 理观察重点
上机前护理 上机后护理
上机前常见并发症(一)
恐惧 不了解作用 面罩的幽闭感 突然呕吐、呛咳及其他紧急状况 的无助
上机前常见并发症(二)
患者不耐受 生理的不适应 医护人员操作不当(漏气、模式、参 数的设置)
上机前护理(一)
耐心教育,取得配合(教育内容包括
上机后护理
一般生命体征的观察:
神志; 心率; 血压; 呼吸; 体温
上机后护理
□注意疗效观察
如临床情况改善可表现为: SPO2、PO2增加、PCO2下降; 意识转清; 气促减轻、辅助呼吸肌活动减少、心率 减慢; □气道管理 观察呼吸系统症状与体征:呼吸困难程度, 辅助呼吸肌活动情况,患者呼吸与呼吸机是 否协调,人机同步性等;
(2)低压报警的常见原因
呼吸机管道脱落 气囊漏气,气囊充气不足,气囊破 裂 呼吸机管道破裂,断开或接头连接 不紧,湿化罐活塞未关闭
(3)窒息报警的原因及处理
原因:在辅助或支持通气时,患者在15S 内没有触发呼吸机,则发出报警。可能 的原因:自主呼吸消失(模式/参数调 整不当,药物作用,中枢性因素), 患者无力触发,VT过低,呼吸频率过 慢,呼吸管道及连接处脱开或漏气等。 处理:首先查明原因,根据原因及病 情作相应处理,合理调整呼吸机模式 和参数,同时严密观察处理效果。
严重通气和 / 或氧合障碍
PaO2<50mmHg,尤其是充分氧疗后 PaCO2进行性升高,pH动态下降
三(2)、 禁 忌 症
机械通气无绝对的禁忌症。 一些特殊疾病应首先作必要的处理 张力性气胸或气胸-胸腔闭式引流 上呼吸道梗阻-机械通气前尽可能清 除
肺大泡-限制气道平台压、密切监测 严重的心功能不全 -血流动力学监测, 维持合适的心脏前负荷 。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临床呼吸生理及ICU 学组
四、机械通气分类
1、 有创通气和无创通气 2、 正压通气和负压通气 3、容量控制通气和压力控制通气 4、常频通气和高频通气(成人很少 用,新生儿和儿童。>60次/分) 现临床常见是正压通气
有创通气与无创通气
负压呼吸机
有创通气与无创通气的区别 (一)
呼吸系统各项指标的观察: SPO2,频率, 潮气量,压力等; 能够主动咳痰的病人应鼓励其主动排痰, 否则应进行人工吸痰; 不论是主动或被动排痰,护理人员都应帮 助病人翻身、拍背,帮助病人取合适舒适 体位; 同时要求每班记录患者的咳嗽咳痰能力, 量及性状;
五、人工气道 建立方法
经口气管插管 经鼻气管插管 逆行气管插管术
有创通气
连接方式 气管插管 气管切开
有 不方便 弱 压力控制 容量控制
无创通气
面罩 鼻罩
无 方便 强大 压力控制
创伤性 方便性 漏气补偿 控制模式
有创通气与无创通气的区别(二) 有创通气
报警设置 镇定剂 痰液清除 多 可用 容易
无创通气
少 慎用 困难
患者配合
要求低
必须配合 有
入睡后气道阻 无 塞
无创呼吸优 点
二、(3)机械通气目的
纠正急性呼吸性酸中毒
纠正低氧血症 降低呼吸功耗,缓解呼吸肌疲劳 防止肺不张 为安全使用镇静和肌松剂提供通气 保障 稳定胸壁
三(1)、机械通气应用指征
经积极治疗后病情仍继续恶化
如呼吸频率>35~40次/分或<6~8次/分
呼吸节律异常 自主呼吸微弱或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