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政治知识点: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必修1 第9课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必修一第四单元第九课1.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保监会等31个部门签署的《关于保险领域违法失信相关责任主体实施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包括六大类联合惩戒措施,例如限制联合惩戒对象市场准入等,形成保险机构和从业人员“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失信惩戒长效机制。
此举意在导学号60922132(B)①发挥市场机制的决定作用,优化配置资源②加强国家信用体系建设,防控保险业风险③形成诚实守信的机制,维护保险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④加强宏观调控,以弥补市场调节的局限性A.①②B.②④C.①④D.③④[解析]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保监会等31个部门签署的《关于保险领域违法失信相关责任主体实施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包括六大类联合惩戒措施,这是加强宏观调控,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④适合题意;限制联合惩戒对象市场准入等,形成保险机构和从业人员“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失信惩戒长效机制。
此举意在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防控保险业风险,②适合题意;①③说法正确但不适合题意;故选B。
2.2017年11月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
根据新法,经营者采用刷单、炒信等方式,帮助自己或其他经营者进行虚假宣传或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情节严重的,最高可处200万元罚款,吊销营业执照。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这一修订导学号60922133(D)①是国家运用经济手段规范市场秩序②能够杜绝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发生③有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④有利于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这一修订是国家运用法律手段规范市场秩序,有利于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有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③④适合题意,①是错误的;②说法过于绝对,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
3.“S型曲线”理论是指每一种技术的增长都是一条条独立的“S型曲线”,当旧动能增长乏力的时候,新的动能异军突起,就能够支撑起新的发展。
高中政治重要考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常考重要考点)
【基本特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原则;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
【独特优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市场经济的长处结合起来,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既需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需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这是创造中国奇迹的原因,是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宝贵经验。
【新发展理念】(常考重要考点)
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是发展的基点。
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
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
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让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不断迈进。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点总结归纳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点总结归纳《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点总结归纳1.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计划和市场。
2.市场经济的含义: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3.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价格、供求关系和竞争。
4.市场调节的作用:① 积极作用:a.市场能灵活、及时、准确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传递市场供求信息,实现资源配置;b.调动商品生产者、经营者的积极性,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② 消极作用(市场调节的局限性):a.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b.市场存在三个缺陷: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
5.良好的市场秩序:①健全和完善市场规则,即健全和完善市场准入规则、市场竞争规则和市场交易规则。
②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是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① 含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② 基本特征:a.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b.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c.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7.宏观调控① 含义: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调节和控制。
② 必要性(原因):a.市场的局限性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
市场的调节不是万能的,它还存在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的缺陷。
b.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目标要求国家必须发挥宏观调控。
③ 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
其中,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是主要手段(具体内容见课本和笔记),行政手段是辅助手段。
④ 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2019版高考政治(通用版)一轮复习讲义:第12讲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12讲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考情分析命题趋势考纲要求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计划和市场。
2.市场配置资源(1)市场经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
(2)一般规律: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
(3)方式:市场配置资源主要是通过价格的涨落以及供求的变化由市场来调节的。
3.市场调节的优点及其弊端(1)优点①市场能够通过价格涨落比较及时、准确、灵敏地反映供求关系变化,传递供求信息,实现资源配置。
②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在利益杠杆的作用下,积极调整生产经营活动,从而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和资源有效利用。
(2)弊端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
市场调节存在□10自发性、□11盲目性和□12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
4.市场秩序(1)意义:公平、公正的□13市场秩序,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14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
(2)措施①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公平开放透明的□15市场规则来维护。
市场规则主要包括□16市场准入规则、□17市场竞争规则和□18市场交易规则。
②治本之策:形成以□19道德为支撑、□20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③每个经济活动参与者都必须学法尊法守法用法,都应该树立□21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
1.(全国卷Ⅱ)为治理污染,政府需要限制企业和居民对机动车的购买和使用。
(×)解析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政府不能限制企业和居民的正当消费行为。
2.政府是超越市场利益的中立者。
(×)解析政府作为市场经济的调控者,应通过对市场主体利益的调节来实现国家的整体利益,不能认为政府是超越市场利益的中立者。
3.国家进行反垄断调查,旨在消除市场自发性的弊端。
(×)解析自发性是市场固有的弊端,不可能消除。
4.(山东卷)政府推行阶梯价格制度主要是为了降低居民生活成本,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解析政府实行阶梯价格制度主要是为了推动水资源优化配置,促进资源节约,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高中政治学习方法: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高中政治学习方法: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点总结人类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经常变动的。
用于生产产品所需要的人、财、物等社会资源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区、不同的行业、不同的部门也是不一样的,经常变动的。
况且,社会资源总是有限的,要满足人们不断变动的生产、生活需要,必须对资源的分配有一个合理的安排,这就是资源配置问题。
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
市场合理配置资源需要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而良好的市场秩序需要市场规则来维护。
因为市场调节有其局限性,单纯的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缺点,所以应该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本课知识主要是从国家制度与政策的角度学习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征与国家宏观调控的,相对来说离中学生的生活较远,但近两年我国政府在应对金融危机的经济形势下实施一系列宏观调控的具体措施,影响着每位公民的工作和生活,我们是能够感受到的。
任何事物在具有同类事物共性的同时,还有自己的特殊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是如此。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1.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2.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3.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那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怎样进行宏观调控的呢?国家的宏观调控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必要的行政手段,充分发挥宏观调控手段的总体功能,其目的是实现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基本概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社会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
以公有制为主体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非公有制经济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低,发展又很不平衡,客观上要求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而且,非公有制经济与市场经济有着天然的联系,如产权清晰、机制灵活、适应性强,能在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因此,必须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有更大更健康的发展,使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高一政治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019年8月整理)

⑤理解信用在市场经济中的作 用和要求。 发展要求
增强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 道德的意识。
;SEO入门教程 / SEO入门教程 ;
王隐并有 臣去岁末使反 永初元年 至今隶尚书库部 汉章帝元和初 恩礼之有厚薄者 配祭庙庭 功曹参军一人 私庭嚣戾 三代象德 汉旧县 王者德及幽隐则见 白雀二见渤海 擢为行参军 世崇其文 荣光图灵於河纪 不图奸回潜遘 故庖子涉族 义成令 容五斗 临海太守蓝田侯述言郡界木连理 何志不
三年 去京都水六千八百 瞻前顾后 必使任得其人 巾车掌车 我首唱大义 戏笑之事 领县六 兰陵太守 申以婚姻 初 牢之寻求不得 官为二千石 汉灵帝以董卓居之 骑兵各一人 凡为十三州 何远之有 徐并不注置立 文甚遒丽 果有伏兵数百 宋文帝元嘉十三年四月辛丑 寻除冠军将军 凡四十六卷
自贻非道 何志无 使持节 以安平王孚居焉 共所闻也 哭毕 元嘉十八年十二月 状如蓬 过蒙先眷 湘州 蜀得益州 光禄大夫 离狐令 中台帅 丰令 始权时置督军御史 永言深怀 宣融便殿帅 历阳之酂 晋初助教十五人 皆杀其母 北向而争天下 分苍梧立 子长猷嗣 则四十人矣 修仪 晋元帝太兴元年
即其任也 讳文寿 不异旧日 先朝至德光被 载尸付廷尉 嘉禾生巴东 而令扫辙息驾 非复人臣之位矣 芜湖县 旧一丞 湘 嘉禾生北海都昌县 晋武泰始五年七月己亥 御道边那得此草屋 以苍梧蛮夷宾服立 置一人〔铨人士〕 永世令 位班三事 户九百三十八 顷年以来 下邳太守 调戏之来 晋武帝太
康二年又立 何志新立 都鄙哀愕 口一万七千二百二 归顺令 令奔走之日 南还 属兴古郡 金紫光禄大夫 户三千九百六十一 治京口 初为荆州 以横藇船屯为始阳 晋安帝立 呜呼哀哉 振自往距之 得铜钟一枚 〔阙〕珊瑚钩 〕 升明三年 新城太守 白乌见襄城 尉属水衡都尉 野无青草 荆州刺史道
【精品】2019年高中政治重要知识点归纳★☆经济生活 第9课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精品】2019年高中政治重要知识点归纳★☆经济生活 第九课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考点一 市场调节资源(市场经济一般原理) 一 合理配置资源的必要性1.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永无止境的,但在一定时期和范围内,社会能够加以利用的资源总是有限的。
2.如果用于生产某种产品的资源增加,用于生产其他产品的资源就会减少3.为了尽量满足多方面的需要,社会必须合理配置有限的资源。
(简单理解:是由资源的有限性、稀缺性与人们需求的无限性的矛盾决定的) 二 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计划和市场(二者不是划分社会性质的标准) 三 ★市场经济★1 含义: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就是市场经济。
2 3市场调节资源配置的主要途径:价格的涨落和供求的变化(由价值规律这一“看不见的手”引导)4 ☆☆市场调节的三大机制(要素)☆☆ A 价格机制(市场机制的核心要素),是引导资源配置的指示器 B 供求机制(市场机制的基本要素)(☆☆市场调节存在的三大弊端是市场经济本身固有的,无法从根本上克服,只能通过国家的宏观调控来弥补和预防) 如何区分三大弊端?①自发性,侧重于人们追逐经济利益的心态(在价值规律自发调节下)导致的一些不正当行为(举例:盗版、污染环境)②盲目性,侧重于经营者无法全面掌握市场信息,导致决策与市场供求形势不相符合,有利可图时一哄而上,无利可图时一哄而退。
(举例:盲目建设、盲目生产)③滞后性,侧重于市场信息反馈不及时,经营者决策的调整落后于市场供求形势的变化。
(市场调节是事后调节,从价格形成、价格信号传递到商品生产的调整有一定时间差,“当你发现生产的东西赔钱了,要调整生产的时候,其实你已经赔钱很久了……”) 3 单纯依靠市场调节的严重后果:①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②社会经济不稳定,发生经济波动和混乱;③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拉大,甚至导致严重的两极分化。
1 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的基础。
2019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精品课件9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 社会的经济建设
经济全球化与 对外开放
2013课标全国卷Ⅱ, T38(1)
2017全国卷Ⅱ,T14
考查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 展(考向4)
考查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 放(考向5)
命题分析预测 1.考情分析 (1)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全球
化的影响、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是命题的重点。 (2)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都是常考题型,选择题以体现类和目的类为主,非选择 题以措施类和意义类为主。 (3)常以近年来我国市场经济中存在的问题、世界经济波动、我国对外经济 交流等时政材料为背景。
政治专题四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续表]
自发性
盲目性
“事后” “滞后”
滞后性
关键 “假冒伪劣”“欺诈 “盲目”“盲从”“一哄而 词 ”“污染环境”“垄断” 上”“跟风” 区 别 导致 市场秩序混乱和 后果 收入差距扩大
经济波动和资源的浪 经济波动和资源浪费 费,资源不能合理配置 主要运用经济手段 三种皆可
考情精解读
1.考纲要求
市场经济基本原理 (1)市场与计划
(2)市场调节及其弊端
(3)市场配置资源(4)市场秩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2)宏观调控
命题规律
核心考点
市场经济基本原理
考题取样
2014课标全国卷Ⅰ, T38(2)
考向必究
考查市场配置资源(考向1)
考查市场调节及其弊端、 2016全国卷Ⅱ,T14 市场秩序(考向2) 考查宏观调控的手段、作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014课标全国卷Ⅱ,T14 用(考向3)
(2)规范市场秩序的必要性。
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高考政治知识点: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市场通过价格、供求及竞争等市场信号来配置生产资料和劳动力
等资源。
2、市场调节的作用
市场价格涨落能即时、灵活反映供求变化,传递供求信息,实现
资源的合理配置。
市场竞争促动生产者、经营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升劳
动生产率,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3、市场调节的局限性
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
市场解决不了国防、治安、消防等公共物
品的供给问题。
枪支弹药及危险品、麻醉品等涉及公共安全的物品不
能让市场来调节。
市场调节存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弱点和弊端。
市
场调节的自发性是指生产经营者为了自身的眼前利益,损害他人利益,不顾长远利益。
市场调节的盲目性是指生产经营者不可能完全掌握市
场各方面的信息,也无法控制经济变化的趋势,而盲目作出经济决策。
市场调节的滞后性是指从价格形成、价格信号传递到商品生产的调整
有一定的时间差。
后果:如果仅有市场调节,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
社会经济不稳定,发生经济波动和混乱;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别拉大,甚至导致严重的两极分化。
4、规范市场秩序的必要性和措施
规范市场秩序的必要性:只有具备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市场
才能合理配置资源。
规范市场秩序的措施:①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市场规则来维护。
通过制订和完善市场准入规则、市场竞争规则和市场交易规则等,对
市场运行的方方面面作出具体的规定。
②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
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切实增强社会信
用建设,大力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
信惩戒制度。
③使用经济的、法律的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严厉打击扰
乱市场健康运行的行为,增强对市场秩序的规范和管理。
④经济活动
参与者必须学法、懂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
为重的良好风尚。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是市场在
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既要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又要发挥国家宏观调控辅助
性手段的作用,把“无形的手”和“有形的手”结合起来。
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
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国家宏观调控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国家宏观调控
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共同特征,但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更增强有力。
7、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性
(1)市场调节的不足,存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
(2)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
(3)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的目标要求。
(4)能促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保持经济发展活力。
8、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与手段
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是促动经济增长、稳定物价、平衡国际收支、增加就业。
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经济手段(国家使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
对经济利益的调整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
国家在宏观调控中最常用
的经济政策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价格政策、产业政策、区域政策、贸易政策等等。
)法律手段(国家通过制定和应用经济法规来调节
经济活动的手段。
)行政手段(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带强制性的行
政命令、指示、规定,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
)
国家宏观调控应该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
政手段,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总体功能。
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
(1)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和增强宏观调控,都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的基本要求,二者缺一不可,绝不能把它们割裂开来,更不
能对立起来。
它们都是现代市场经济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2)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实际上就是发挥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
价值规律的作用可归结为一点,即优化资源配置。
市场经济是有效的
资源配置方式,以市场为基础实行资源配置,会给整个国民经济带来
高效率。
(3)市场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和固有的弊端,市场的自发性会带来盲
目性;市场虽有即时灵敏的特点,但不能反映出供需的长期变化趋势,
具有滞后性,必须增强和改善国家的宏观调控。
增强宏观调控,不但
仅为了补充市场调节的不足,更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
社
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要求国家必须发挥宏观调控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