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中物理 第19章 第5节 核力与结合能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3-5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5第十九章第5节核力与结合能同步练习C卷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5第十九章第5节核力与结合能同步练习C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7题;共14分)1. (2分)物理学家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的分析()A . 提出了原子的葡萄干蛋糕模型B . 确认在原子内部存在α粒子C . 认定α粒子发生大角度散射是受到电子的作用D . 认识到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的质量都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内2. (2分) (2017高二下·包头期中) 原子核 Th 表示()A . 核外有90个电子B . 核内有234个质子C . 核内有144个中子D . 核内有90个核子3. (2分) (2019高二下·南宁月考)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 黑体辐射的强度与频率的关系:随着温度的升高,各种频率的辐射强度都增加,辐射强度极大值向频率较低的方向移动B . 结合能越大,原子核结构一定越稳定C . 光子不仅具有能量,而且也具有动量D . 不同频率的光照射处于基态的氢原子时都可以被氢原子吸收4. (2分)雷蒙德•戴维斯因研究来自太阳的电子中微子(νe)而获得了2002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探测中微子所用的探测器的主体是一个贮满615t四氯乙烯(C2Cl4)的溶液的巨桶.电子中微子可以将一个氯核转变为一个氩核,其核反应方程为νe+ Cl→ Ar+ e,已知 Cl的质量为36.95658u, Ar的质量为36.95691u,0﹣1e的质量为0.00055u,1u质量对应的能量为931.5MeV.根据以上数据可知,参与上述反应的电子中微子的最小能量为()A . 0.82 MeVB . 0.31 MeVC . 1.33 MeVD . 0.51 MeV5. (2分) (2017高二下·邯郸期中)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 两个质子之间,不管距离如何,核力总是大于库仑力B . 由爱因斯坦质能方程E=mc2可知,质量可以转变为能量C . 质子与中子的质量不等,但质量数相等D . 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内部有电子6. (2分) (2017高二下·商丘期中) 下列关于结合能和比结合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 . 核子结合成原子核吸收的能量或原子核拆解成核子放出的能量称为结合能B . 比结合能越大的原子核越稳定,但它的结合能不一定越大C . 重核与中等质量原子核相比较,重核的结合能和比结合能都大D . 中等质量原子核的结合能和比结合能均比轻核的要大7. (2分)原来静止的原子核发生α衰变时,放出α粒子的动能为E0。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5第十九章第5节核力与结合能同步练习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5第十九章第5节核力与结合能同步练习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7题;共14分)1. (2分) (2017高二下·黑龙江期中) 如图所示,表示原子核的比结合能与质量数A的关系,据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重的原子核,例如,铀核( U),因为它的核子多,核力大,所以结合得坚固而稳定B . 锂核( Li)的核子的比结合能比铀核的比结合能小,因而比铀核结合得更坚固更稳定C . 原子核结合的松紧程度可以用“比结合能”来表征,比结合能的定义是每个核子的平均结合能;比结合能越大的原子核越稳定D . 以上三个表述都错误2. (2分)一颗恒星的寿命取决于()A . 体积B . 质量C . 温度D . 离地球的距离3. (2分)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 α粒子大角度散射表明α粒子很难进入原子内部B . β衰变现象说明电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C . γ射线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D . 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随温度的升高而变短4. (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揭示了光的粒子性,都表明光子既有能量又有动量B . 一定量气体,在压强不变时,分子每秒对器壁单位面积平均碰撞次数随着温度降低而减少C . 折断的粉笔不能粘合在一起是因为受分子斥力的作用D . 组成原子核的核子的总质量大于该原子核的质量,这个现象是质量亏损5. (2分) (2017高二下·拉萨期末)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卢瑟福通过实验发现了质子的核反应方程为 He+ N→ O+ HB . 太阳源源不断的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其能量的来源就是太阳本身的核裂变C . 现在的很多手表指针上涂有一种新型发光材料,白天吸收光子外层电子跃迁到高能轨道,晚上向低能级跃迁放出光子,其发光的波长一定跟吸收的光的波长完全一致D . 只要光足够强,一定能发生光电效应6. (2分) (2017高二下·武威期末) 核能作为一种新能源在现代社会中已不可缺少,我国在完善核电安全基础上将加大核电站建设.核泄漏中的钚(Pu)是一种具有放射性的超铀元素,它可破坏细胞基因,提高罹患癌症的风险.已知钚的一种同位素 Pu的半衰期为24100年,其衰变方程为Pu→X+ He+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 X原子核中含有92个中子B . 100个 Pu经过24100年后一定还剩余50个C . 由于衰变时释放巨大能量,根据E=mc2 ,衰变过程总质量增加D . 衰变发出的γ放射线是波长很短的光子,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7. (2分)原来静止的原子核发生α衰变时,放出α粒子的动能为E0。
2024_2025学年高中物理第十九章原子核5核力与结合能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_5

5 核力与结合能基础巩固1.下列对核力的相识正确的是( )A.任何物体之间均存在核力B.核力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核子之间C.核力只存在于质子之间D.核力只发生在相距1.5×10-15 m 内的核子之间,大于0.8×10-15 m 为吸引力,而小于0.8×10-15m 为斥力,只有相距1.5×10-15m 内的核子之间才存在核力,核力发生在质子与质子、质子与中子及中子与中子之间,由此知D 正确,A 、B 、C 错误。
2.(多选)对结合能、比结合能的相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的原子核没有结合能B.自由核子结合为原子核时,要释放能量C.结合能越大的原子核越稳定D.比结合能越大的原子核越稳定,核力做正功,释放出能量,反之,将原子核分开变为自由核子须要给予它相应的能量,该能量即为结合能,故A 错误,B 正确;对核子较多的原子核的结合能越大,但它的比结合能不肯定大,比结合能的大小反映了原子核的稳定性,故C 错误,D 正确。
3.依据爱因斯坦的探讨成果,物体的能量和质量的关系是E=mc 2,这一关系叫爱因斯坦质能方程。
质子的质量为m p ,中子的质量为m n ,氦核的质量为m α,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m α=(2m p +2m n ) B.m α<(2m p +2m n ) C.m α>(2m p +2m n ) D.以上关系式都不正确4.为了干脆验证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中闻名的质能方程E=mc 2,科学家用中子轰击硫原子,分别测出原子捕获中子前后质量的改变以及核反应过程中放出的能量,然后进行比较,精确验证了质能方程的正确性。
设捕获中子前的原子质量为m 1,捕获中子后的原子质量为m 2,被捕获的中子质量为m 3,核反应过程放出的能量为ΔE ,则这一试验需验证的关系式是( ) A .ΔE=(m 1-m 2-m 3)c 2B .ΔE=(m 1+m 3-m 2)c 2C .ΔE=(m 2-m 1-m 3)c 2D .ΔE=(m 2-m 1+m 3)c 2m 1+m 3,质量亏损Δm=m 1+m 3-m 2,核反应释放的能量ΔE=(m 1+m 3-m 2)c 2,选项B 正确。
19.5核力与结合能 同步训练题精选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

高中物理选修3-5习题精选第十九章原子核第5节核力与结合能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为单选题,第9-12题为多选题。
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氦原子核由两个质子与两个中子组成,这两个质子之间存在着万有引力、库仑力和核力,则三种力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A.核力、万有引力、库仑力B.万有引力、库仑力、核力C.库仑力、核力、万有引力D.核力、库仑力、万有引力2.铀核U)经过m次α衰变和n次β衰变变成铅核Pb),关于该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m=5,n=4B.铀核U)的比结合能比铅核U)的比结合能小C.衰变产物的结合能之和小于铀核U)的结合能D.铀核U)衰变过程的半衰期与温度和压强有关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反映了物体的质量就是能量,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转化B.由E=mc2可知,能量与质量之间存在着正比关系,可以用物体的质量作为它所蕴藏的能量的量度C.核反应中发现的“质量亏损”是消失的质量转变为能量D.因为在核反应中能产生能量,有质量的转化,所以系统只有质量数守恒,系统的总能量和总质量并不守恒4.为纪念爱因斯坦对物理学的巨大贡献,联合国将2005年定为“国际物理年”.对于爱因斯坦提出的质能方程E=mc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E=mc2表明物体具有的能量与其质量成正比B.根据ΔE=Δmc2可以计算核反应时释放的核能C.一个中子和一个质子结合成氘核时,释放出核能,表明此过程中出现了质量亏损D.E=mc2中的E是发生核反应时释放的核能5.氦原子核由两个质子与两个中子组成,这两个质子之间存在着万有引力、库仑力和核力,则三种力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A.核力、万有引力、库仑力B.万有引力、库仑力、核力C.库仑力、核力、万有引力D.核力、库仑力、万有引力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反映了物体的质量就是能量,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转化B.由E=mc2可知,能量与质量之间存在着正比关系,可以用物体质量作为它所蕴藏的能量的量度C.核反应中发现的“质量亏损”是消失的质量转变为能量D.因为在核反应中能产生能量,有质量的转化,所以系统只有质量数守恒,系统的总能量和总质量并不守恒7.中子n、质子p、氘核D的质量分别为m n,m p,m D.现用光子能量为E的γ射线照射静止氘核使之分解,反应方程为γ+D→p+n,若分解后中子、质子的动能可视为相等,则中子的动能是( )A.[(m D-m p-m n)c2-E]B.[(m D+m n-m p)c2+E]C.[(m D-m p-m n)c2+E]D.[(m D+m n-m p)c2-E]8.如图所示是描述原子核核子的平均质量m与原子序数Z的关系曲线,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原子核A分解为原子核B,C可能吸收能量B.将原子核D,E结合成原子核F可能吸收能量C.将原子核A分解为原子核B,F一定释放能量D.将原子核F,C结合成原子核B一定释放能量9(多选)对于核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核力是弱相互作用,作用力很小B.核力是强相互作用,是强力C.核子之间的距离小于0.8×10-15 m时,核力表现为斥力,因此核子不会融合在一起D.人们对核力的了解很清楚,特别是在小于0.8×10-15 m时,核力的变化规律更清楚10.(多选)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结合成氘核时,产生γ光子,由此可见()A.氘核的质量等于质子和中子的质量之和B.氘核的质量小于质子和中子的质量之和C.核子结合成原子核时会释放核能D.原子核分解成核子时会释放核能11.(多选)关于核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核力是一种特殊的万有引力,存在于原子核内所有的核子间B.原子核内只有相邻的两个核子间才有核力作用C.核力是原子核能稳定存在而不“分崩离析”的原因D.核力是一种短程强相互作用力,其作用的范围仅在1.5×10-15 m内12.(多选)在下述几种情况中,一定能释放原子核能的是( )A.由核子结合成原子核B.由质量小的原子核结合成质量较大的原子核C.核反应中产生质量亏损时D.由重核裂变成质量较小的中等核二、填空题。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 19.5核力和结合能 同步练习题(二)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核力和结合能同步练习(二) 1.核中每个核子对结合能的贡献用平均结合能或称为比结合能B/A表示,A是核子的总数,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中等核的平均结合能最大B、轻核和重核的结合能较小C、不同原子核的比结合能一般不同D、以上说法都不对2.质子的质量mp ,中子的质量为mn,它们结合成质量为m的氘核,放出的能量应为()A.(mp +mn-m)C2 B.(mp+mn)c2 C.mc2 D.(m-mp)c23.在计算核子和原子核的质量时,以u为单位比较方便,关于u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1u≈1.66×10-27kgB.1u等于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1/12C.1u相当于931.5MeV能量D.u表示一个核子的质量4.关于爱因斯坦质能方程的下列看法中正确的是()A.E=mc2中的E是物体以光速运动的动能.B.E=mc2是物体的核能.C .E=mc 2反映了一定的质量与一定的能量有相当的关系.D .△E=△mc 2表示发生的质量亏损△m 变为能量放出去.5. 氘核(12H )和氚核(13H )聚合成核(24He )的核反应方程如下12132401H H He n +→+.设氘核质量为m 1,氚核质量为m 2,氦核质量为m 3,中子质量为m 4,则反应过程中释放的能量为( )A. ()m m m c 1232+-B. ()m m m c 1242+-C. ()m m m m c 12342+--D. ()m m m m c 34122+--6.一个铀核衰变为钍核时,释放出一个α粒子,已知铀核的质量为38531311025.⨯-kg ,钍核的质量为37865671025.⨯-kg ,α粒子的质量为6646721027.⨯-kg ,在这个衰变过程中释放出的能量等于________J (保留二位数字)。
7.质子的质量、中子的质量和氘核的质量分别为m 1、m 2和m 3,质子和中子结合成氘核时,发出γ射线。
2016高中物理 第19章 第5节 核力与结合能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3-5

【成才之路】2016高中物理第19章第5节核力与结合能同步练习新人教版选修3-5基础夯实一、选择题(1~4题为单选题,5、6题为多选题)1.(湛江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检测)氦原子核由两个质子与两个中子组成,这两个质子之间存在着万有引力、库仑力和核力,则三种力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 A.核力、万有引力、库仑力B.万有引力、库仑力、核力C.库仑力、核力、万有引力D.核力、库仑力、万有引力答案:D解析:核力是核子之间的一种强相互作用,其相互作用力巨大,远超过两个质子之间的库仑力,两质子之间的万有引力远小于库仑力,故选项D正确。
2.关于原子核中质子和中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核中质子数和中子数一定相等B.稳定的重原子核里,质子数比中子数多C.原子核都是非常稳定的D.由于核力的作用范围是有限的以及核力的饱和性,不可能无节制的增大原子核而仍稳定存在答案:D解析:原子核中质子数和中子数不一定相等,特别是在原子序数越大的原子核中,中子数比质子数多,且原子序数大的和小的都没有中等质量原子核稳定,故A、B、C错。
又由于核力是短程力及饱和性的特点,使原子核不可能无节制的增大,故D正确。
3.(佛山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检测)某核反应方程为21H+31H―→42He+X。
已知21H 的质量为2.0136u,31H的质量为3.0180u,42He的质量为4.0026u,X的质量为1.0087u,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X是质子,该反应释放能量B.X是中子,该反应释放能量C.X是质子,该反应吸收能量D.X是中子,该反应吸收能量答案:B解析:由题目所给核反应方程式,根据核反应过程质量数、电荷数守恒规律,可得21H+31H―→42He+10X,则X为中子,在该反应发生前反应物的总质量m1=2.0136u+3.0180u=5.0316u ,反应后产物总质量m 2=4.0026u +1.0087u =5.0113u ,总质量减少,出现了质量亏损。
高中物理第十九章原子核5核力与结合能课后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_5

核力与结合能时间:45分钟一、选择题(1~7题为单选,8~9题为多选)1.氦原子核由两个质子与两个中子组成,这两个质子之间存在着万有引力、库仑力和核力,则3种力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D )A.核力、万有引力、库仑力B.万有引力、库仑力、核力C.库仑力、核力、万有引力D.核力、库仑力、万有引力解析:核力是强相互作用力,氦原子核内的两个质子是靠核力结合在一起的,可见核力远大于库仑力;微观粒子的质量非常小,万有引力小于库仑力,故D正确.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A.原子核内的所有质子间都存在核力和库仑力B.对质子数较多的原子核,其中的中子起到维系原子核稳定的作用C.重核比中等质量的核更稳定D.两个质子之间不管距离如何,核力总大于库仑力解析:只有相邻质子间才存在核力,A、D错误;中子与其他核子间没有库仑斥力,但有相互吸引的核力,起到维系原子核稳定的作用,B正确;中等质量大小的核最稳定,C错误.3.对原子核的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核力可使一些中子组成原子核B.核力可使非常多的质子组成原子核C.不存在只有质子的原子核D.质量较大的原子核内一定有中子解析:由于原子核带正电,不存在只有中子的原子核,但核力也不能把非常多的质子聚集在一起组成原子核,原因是核力是短程力,质子之间还存在“长程力”——库仑力,A、B 错误;自然界中存在只有一个质子的原子核,如11H,C错误;较大质量的原子核内只有存在一些中子,才能削弱库仑力,维系原子核的稳定,故D正确.4.原来静止的原子核a b X发生α衰变时,放出α粒子的动能为E0.假设衰变时产生的能量全部以动能的形式释放出来,则在此衰变过程中的质量亏损是( D )A.E0c2B.E0a-4c2C.a -4E 0c 2D.aE 0a -4c 2解析:α粒子与新核质量比为4a -4,衰变过程满足动量守恒,即m αv α=m 新v 新,根据动量和动能的关系p 2=2mE k 可知,新核动能为4a -4E 0.由ΔE =Δmc 2,得Δm =E 0+4a -4E 0c 2=aE 0a -4c 2,故D 选项正确.5.如图所示是描述原子核核子的平均质量m 与原子序数Z 的关系曲线,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 .将原子核A 分解为原子核B 、C 可能吸收能量B .将原子核D 、E 结合成原子核F 可能吸收能量C .将原子核A 分解为原子核B 、F 一定释放能量D .将原子核F 、C 结合成原子核B 一定释放能量解析:因B 、C 核子平均质量小于A 的核子平均质量,故A 分解为B 、C 时,出现质量亏损,放出核能,A 错误;同理可得B 错误,Fe 处于稳定态,越靠近Fe 轴线的越不易发生分解或聚合,D 错误,C 正确.6.太阳因核聚变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同时其质量不断减少.太阳每秒钟辐射出的能量约为4×1026 J ,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太阳每秒钟减少的质量最接近( D )A .1036 kgB .1018 kgC .1013 kgD .109 kg解析: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ΔE =Δmc 2,得Δm =ΔE c 2=4×10263×1082 kg≈4.4×109 kg. 7.某核反应方程为21H +31H→42He +X.已知21H 的质量为2.013 6 u ,31H 的质量为3.018 0 u ,42He 的质量为4.002 6 u ,X 的质量为1.008 7 u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A .X 是质子,该反应释放能量B .X 是中子,该反应释放能量C .X 是质子,该反应吸收能量D .X 是中子,该反应吸收能量解析:根据核反应过程中质量数、电荷数守恒规律,可得21H +31H→42He +10X ,即X 为中子;在该反应发生前,反应物的总质量m 1=(2.013 6+3.018 0) u =5.031 6 u ,反应后产物总质量m 2=(4.002 6+1.008 7) u =5.011 3 u ,总质量减少,出现了质量亏损,故该反应释放能量.8.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结合成氘核时,产生γ光子,由此可见( BC )A.氘核的质量等于质子和中子的质量之和B.氘核的质量小于质子和中子的质量之和C.核子结合成原子核时会释放核能D.原子核分解成核子时会释放核能解析:由于结合时产生γ光子,即产生能量,故反应中有质量亏损,B对,A错;质子和中子统称核子,该反应为核子结合成原子核的反应,故C对,D错.9.关于原子核中质子和中子的比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C )A.原子核中质子和中子的个数一定相等B.稳定的重原子核里,中子数要比质子数多C.原子核大到一定程度时,相距较远的质子间的核力不足以平衡它们之间的库仑力,这个原子核就不稳定了D.质子和中子可以组合成任意稳定的核解析:因为库仑力是长程力,它作用于核内所有质子,而核力只作用于相邻的核子,随着Z的增加,为使原子核保持稳定,必须靠中子数的增多来抵消库仑力的作用.因此,随着Z的增加,稳定核的中子数越来越大于质子数.二、非选择题10.氘核和氚核反应时的核反应方程为21H+31H→42He+10n已知31H的比结合能是2.78 MeV,21H的比结合能是1.09 MeV,42He的比结合能是7.03 MeV,试计算核反应时释放的能量.答案:17.6 MeV解析:反应前氘核和氚核的总结合能E1=(1.09×2+2.78×3) MeV=10.52 MeV.反应后生成的氦核的结合能E2=7.03×4 MeV=28.12 MeV.由于单个核子无结合能,所以反应过程释放出的能量ΔE=E2-E1=(28.12-10.52) MeV=17.6 MeV.答案:吸能反应 1.2 MeV解析:反应前总质量m N+m He=18.011 40 u反应后总质量m O +m H =18.012 69 u因为反应中质量增加,所以此反应为吸能反应,所吸收能量为ΔE =Δmc 2=[(m O +m H )-(m N +m He )]c 2=(18.012 69-18.011 40)×931.5 MeV≈1.2 MeV.12.一个静止的铀核232 92U(原子质量为232.037 2 u)放出一个α粒子(原子质量为4.002 6 u)后衰变成钍核228 90Th(原子质量为228.028 7 u).(已知原子质量单位1 u =1.67×10-27 kg,1u 相当于931.5 MeV 的能量)(1)写出铀核的衰变反应方程;(2)算出该衰变反应中释放出的核能;(3)若释放的核能全部转化为新核的动能,则α粒子的动能为多少? 答案:(1)232 92U→228 90Th +42He (2)5.50 MeV (3)5.41 MeV解析:(1)232 92U→228 90Th +42He.(2)质量亏损Δm =m U -m α-m Th =0.005 9 u释放出的核能ΔE =Δmc 2=0.005 9×931.5 MeV≈5.50 MeV.(3)系统动量守恒,钍核和α粒子的动量大小相等,即 p Th +(-p α)=0,p Th =p α,E kTh =p 2Th 2m Th ,E kα=p 2α2m αE kTh +E kα=ΔE所以钍核获得的动能E kTh =m αm α+m Th ·ΔE =44+228×5.50 MeV≈0.09 MeV 解得:E kα=5.50 MeV -0.09 MeV =5.41 MeV.。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5第十九章第5节核力与结合能同步练习(I)卷(新版)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5第十九章第5节核力与结合能同步练习(I)卷(新版)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7题;共14分)1. (2分)关于质子与中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B . 质子和中子统称为核子C . 卢瑟福发现了质子,并预言了中子的存在D . 卢瑟福发现了中子,并预言了质子的存在【考点】2. (2分)关于恒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B . 太阳是宇宙中最大的恒星C . 恒星最终一定会变成黑洞D . 恒星的寿命与它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恒星的寿命就越长【考点】3. (2分)(2019·南通模拟)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振动的带电微粒辐射或吸收的能量可以是任意数值B . 铀核()衰变成α粒子和另一原子核,衰变产物的比结合能一定大于铀核的比结合能C . 实验表明,只要照射光的强度足够大,就一定能发生光电效应现象D . 核力将核子紧紧束缚在原子核内,因此核力只表现为引力【考点】4. (2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 卢瑟福通过实验发现了质子的核反应方程为 He+ N→ O+ HB . 铀核裂变的核反应是:U→ Ba+ Kr+2 nC . 质子、中子、α粒子的质量分别为m1、m2、m3 ,质子和中子结合成一个α粒子,释放的能量是(2m1+2m2﹣m3)c2D . 原子从a能级状态跃迁到b能级状态时发射波长为λ1的光子;原子从b能级状态跃迁到c能级状态时吸收波长为λ2的光子,已知λ1>λ2 ,那么原子从a能级状态跃迁到c能级状态时将要吸收波长为的光子.【考点】5. (2分) (2017高二下·株洲期中) 一个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中子数、核子数分别为()A . 91 个91 个 234 个B . 143 个 91 个 234 个C . 91 个 143 个 234 个D . 234 个 91 个 143 个【考点】6. (2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 汤姆生发现电子并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B . 放射性元素放出的α粒子就是质子C . 放射性元素放出的β粒子就是原子的核外电子D . 比结合能(平均结合能)越大,表示原子核中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考点】7. (2分) (2019高二下·砀山月考) 一弹丸在飞行到距离地面5m高时仅有水平速度v=2m/s,爆炸成为甲、乙两块水平飞出,甲、乙的质量比为3:1.不计质量损失,取重力加速度g=10m/s2,则下列图中两块弹片飞行的轨迹可能正确的是()A .B .C .D .【考点】二、多项选择题 (共1题;共3分)8. (3分) (2019高二下·金山期中) 用中子轰击原子核,发生一种可能的裂变反应,其裂变方程为,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 X原子核中含有86个中子B . X原子核的结合能比原子核的结合能大C . X原子核中核子的比结合能比原子核中核子的比结合能大D . X原子核中核子的平均质量比原子核中核子的平均质量大【考点】三、填空题 (共2题;共4分)9. (2分)(2020·黄冈模拟) 如图所示,两个绝热的、容积相同的球状容器A、B,用带有阀门K的绝热细管连通,相邻两球球心的高度差为h。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才之路】2016高中物理第19章第5节核力与结合能同步练习新人教版选修3-5基础夯实一、选择题(1~4题为单选题,5、6题为多选题)1.(湛江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检测)氦原子核由两个质子与两个中子组成,这两个质子之间存在着万有引力、库仑力和核力,则三种力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 A.核力、万有引力、库仑力B.万有引力、库仑力、核力C.库仑力、核力、万有引力D.核力、库仑力、万有引力答案:D解析:核力是核子之间的一种强相互作用,其相互作用力巨大,远超过两个质子之间的库仑力,两质子之间的万有引力远小于库仑力,故选项D正确。
2.关于原子核中质子和中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核中质子数和中子数一定相等B.稳定的重原子核里,质子数比中子数多C.原子核都是非常稳定的D.由于核力的作用范围是有限的以及核力的饱和性,不可能无节制的增大原子核而仍稳定存在答案:D解析:原子核中质子数和中子数不一定相等,特别是在原子序数越大的原子核中,中子数比质子数多,且原子序数大的和小的都没有中等质量原子核稳定,故A、B、C错。
又由于核力是短程力及饱和性的特点,使原子核不可能无节制的增大,故D正确。
3.(佛山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检测)某核反应方程为21H+31H―→42He+X。
已知21H 的质量为2.0136u,31H的质量为3.0180u,42He的质量为4.0026u,X的质量为1.0087u,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X是质子,该反应释放能量B.X是中子,该反应释放能量C.X是质子,该反应吸收能量D.X是中子,该反应吸收能量答案:B解析:由题目所给核反应方程式,根据核反应过程质量数、电荷数守恒规律,可得21H+31H―→42He+10X,则X为中子,在该反应发生前反应物的总质量m1=2.0136u+3.0180u=5.0316u ,反应后产物总质量m 2=4.0026u +1.0087u =5.0113u ,总质量减少,出现了质量亏损。
根据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可知该反应释放能量,故选项B 正确。
4.太阳因核聚变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同时其质量不断减少。
太阳每秒钟辐射出的能量约为4×1026J ,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太阳每秒钟减少的质量最接近( )A .1036 kgB .1018kg C.1013 kg D .109kg答案:D解析:由质能方程ΔE =Δmc 2得: Δm =ΔE c2=4×102682kg≈4×109kg ,D 正确。
5.对公式ΔE =Δmc 2的正确理解是( )A .如果物体的能量减少了ΔE ,它的质量也一定相应减少ΔmB .如果物体的质量增加了Δm ,它的能量也一定相应增加Δmc 2C .Δm 是某原子核在衰变过程中增加的质量D .在把核子结合成原子核时,若放出的能量是ΔE ,则这些核子与组成的原子核的质量之差就是Δm答案:ABD解析:一定质量对应于一定的能量,物体的能量减少了ΔE ,它的质量也一定相应减少Δm ,即发生质量亏损,所以选项A 、D 正确,如果物体的质量增加了Δm ,它的能量也一定相应增加Δmc 2,所以选项B 正确,某原子核在衰变时,一定发生质量亏损,所以选项C 错误。
6.爱因斯坦提出了质能方程,揭示了质量与能量的关系,关于质能方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质量和能量可以相互转化B .当物体向外释放能量时,其质量必定减少,且减少的质量Δm 与释放的能量ΔE 满足ΔE =Δmc 2C .物质的核能可用mc 2表示 D .mc 2是物体能够放出能量的总和 答案:BD解析:E =mc 2式中E 表示物体具有的总能量,m 表示物体的质量,故C 项错误,D 正确;ΔE =Δmc 2表示当物体的能量增加或减少ΔE 时,其质量相应的增加或减少Δm ,故A 错误,B 正确,所以选B 、D 。
二、非选择题7.三个α粒子结合成一个碳12,已知碳原子的质量12.0000u ,氦原子的质量为4.0026u。
(1)写出核反应方程。
(2)这个核反应放出的能量是多少焦耳。
(3)这个能量合多少MeV?答案:(1)342He―→126C+ΔE(2)1.165×10-12J(3)7.28 MeV解析:反应前后的质量发生改变,根据ΔE=Δm·c2可求解出结论。
(1)342He―→126C+ΔE(2)Δm=3×4.0026u-12.0000u=0.0078u=12.948×10-30kgΔE=Δm·c2=1.165×10-12J(3)ΔE=1.165×10-12J=7.28 MeV能力提升一、选择题(1~4题为单选题,5题为多选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反映的物体质量就是能量,它们之间可以互相转化B.由E=mc2可知,能量与质量之间存在着正比关系,可以用物体的质量作为它所蕴含能量的量度C.核反应中发现的“质量亏损”是消失的质量转化成的D.因在核反应中产生能量,有质量的转化,所以系统只有质量数守恒,系统的总能量和总质量并不守恒答案:B解析:E=mc2说明能量与质量之间存在着联系,即能量与质量之间存在着正比关系,并不是说明了能量与质量之间存在相互转化的关系,故A项错误,而B项正确。
核反应中的“质量亏损”并不是质量消失,实际上是从静止的质量变成运动的质量,并不是质量转变为能量,故C项错误。
在核反应中,质量守恒,能量也守恒,在核反应前后只是能量的存在方式不同,总能量不变,在核反应前后只是物质由静质量变为动质量,故D错误。
2.当两个中子和两个质子结合成一个α粒子时,放出28.30MeV的能量,当三个α粒子结合成一个碳(C)核时,放出7.26MeV能量,则当6个中子和6个质子结合成一个碳(C)核时,释放的能量约为( )A.21.04MeV B.35.56MeVC.77.64MeV D.92.16MeV答案:D解析:6个中子和6个质子可结合成3个α粒子,放出能量3×28.30MeV=84.9MeV,3个α粒子再结合成一个碳核,放出7.26MeV能量,故6个中子和6个质子结合成一个碳核时,释放能量为84.9MeV+7.26MeV=92.16MeV。
3.原来静止的原子核a b X发生α衰变时,放出α粒子的动能为E0。
假设衰变时产生的能量全部以动能的形式释放出来,则在此衰变过程中的质量亏损是( )A.E0c2B.E0a -c2C.a-E0c2D.aE0a -c2答案:D解析:α粒子与新核质量比为4a-4,衰变过程满足动量守恒,即mαvα=m新·v新,根据动量和动能的关系p2=2m·E k可知,新核动能为4a-4E0。
由ΔE=Δmc2,得Δm=E0+4a-4E0c2=aE0a -c2,故D选项正确。
4.雷蒙德·戴维斯因研究来自太阳的电子中微子(νe)而获得了200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他探测中微子所用的探测器的主体是一个贮满615t四氯乙烯(C2Cl4)溶液的巨桶。
电子中微子可以将一个氯核转变为一个氩核,其核反应方程式为:νe+3717Cl―→3718Ar+0-1e 已知3717Cl核的质量为36.956 58u,3718Ar核的质量为36.956 91u,0-1e质量为0.000 55u,1u 对应的能量为931.5MeV。
根据以上数据,可以判断参与上述反应的电子中微子的最小能量为( )A.0.82MeV B.0.31MeVC.1.33MeV D.0.51MeV答案:A解析:先计算出核反应过程中的质量增加:Δm=36.956 91u+0.000 55u-36.956 58u=0.000 88u再由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得所需要的能量:ΔE=Δmc2=0.000 88u×931.5MeV=0.82MeV故选项A是正确的。
5.关于原子结构和核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卢瑟福在α粒子散射实验基础上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B.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C.据图可知,原子核A裂变成原子核B和C要放出核能量D.据图可知,原子核D和E聚变成原子核F要放出能量答案:ACD解析:卢瑟福在α粒子散射实验基础上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即A正确;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原子核具有复杂的结构,故B错误;A裂变为B和C,D和E聚变为F,由于核子的平均质量都减少,所以都发生质量亏损,都放出了能量,故C、D正确。
二、非选择题6.为确定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ΔE=Δmc2的正确性,设计了如下实验:用动能为E1=0.6MeV的质子轰击静止的锂核73Li,生成两个α粒子,测得两个α粒子的动能之和为E2=19.9MeV,已知质子、α粒子、锂粒子的质量分别取m P=1.007 3u、mα=4.001 5u、m Li=7.016 0u。
(1)写出核反应方程;(2)通过计算说明ΔE=Δmc2正确。
答案:(1)73Li+11H―→242He (2)见解析解析:根据质能方程解出质量亏损相当的能量,再算出系统增加的能量进行比较分析。
(1)核反应方程为73Li+11H―→242He(2)核反应的质量亏损Δm=m Li+m p-2mα=0.0203u,由质能方程可得,质量亏损相当的能量ΔE=Δmc2=18.9MeV,而系统增加的能量ΔE′=E2-E1=19.3MeV,这些能量来自核反应中,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可认为相等,所以ΔE=Δmc2正确。
7.用中子轰击锂核(63Li)发生核反应,生成氚核(31H)和α粒子,并放出4.8MeV的能量。
(1)写出核反应方程;(2)求出质量亏损;(3)若中子和锂核是以等值反向的动量相碰,则氚核和α粒子的动能比是多少?(4)α粒子的动能是多大?答案:(1)63Li+10n―→31H+42He (2)0.0052u(3)4∶3 (4)2.06MeV解析:(1)63Li+10n―→31H+42He(2)依据ΔE=Δmc2得:Δm=4.8931.5u=0.0052u (3)根据题意有:0=m1v1+m2v2式中m 1、m 2、v 1、v 2分别为氚核和α粒子的质量和速度,由上式及动能E k =p 2/2m ,可得它们的动能之比为:E k 1∶E k 2=p 22m 1∶p 22m 2=m 2∶m 1=4∶3。
(4)α粒子的动能:E k 2=37(E k 1+E k 2)=37×4.8MeV=2.06Me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