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一10月月考 语文试题
2021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

2021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一、语言文字运用(30分)1.下列各组中,读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A.灰烬jìn摭zhí拾不啻蜇居B.遒qiú劲啮niè噬狼藉美轮美奂C.偌ruò大矿藏zàng狙击熨帖D.龃 jǔ龉恪 kè守缔造振耳欲聋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及其内阁一再在钓鱼岛问题上漠视历史,这种危言危行....是对本国和他国人民的幸福极不负责的。
B.历史如同一条长河,从头连绵不断地流去,每一阶段都具有特立独行....的标志。
C.睡眠时间与身体健康状况休戚相关....,睡眠不足会导致血压升高,增大患心脏病和中风的危险,因此,我们不管工作多么紧张,也要尽量保证充足的睡眠。
D.胡同文化是封闭的文化,住在胡同里的居民,大都安土重迁....,轻易是不肯搬到四环、五环外的新楼区去的。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3分)()A.10月17日下午,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州发生大面积林火,日前过火面积已达4万多公顷,大火已造成一名男子死亡,许多房屋被毁。
B.医疗保险改革,“既要让人看得起病,又要控制过度开支”,目的如此明确,为什么有关领导会感到方向不明呢?C.面对公众事件,不少地方深谙“ 拖字诀”,习惯通过采用延缓通报、等社会关注度“降温”之后再发布后续情况“大事化小”。
D.金秋时节,小王决定说服第一次来北京的爸爸和妈妈一起去长城游览,以了结他多年的心愿。
4.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配对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A.荀况——战国时赵国人——法家代表人物之一——《荀子》B.柳宗元——字子厚一—“唐宋八大家”之———《昌黎先生集》C.沈从文——作家——《边城》——散文集D.莫迪亚诺——法国——《星形广场》——小说5.下列每组两句中全有通假字的是:(3分)()A.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B.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C.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D.意有所及,梦亦同趣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6.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①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快速,引申为“洪亮”)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10月月考试题[1]
![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10月月考试题[1]](https://img.taocdn.com/s3/m/34222cff7375a417866f8fe2.png)
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10月月考试题一、文言文阅读(32分,选择题每题3分)(一)课内文言文阅读(23分)阅读《烛之武退秦师》,完成1-5题和第9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公从之。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亦去之。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秦伯说,与郑人盟说:“悦”,高兴。
B.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赐:恩惠。
C.唯君图之图:考虑。
D.晋军函陵军:军队。
2.分别比较下列每组句子中画横线字的意思,对其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既东封郑②又欲肆其西封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④微斯人,吾谁与归A. 两个“封”不同,两个“微”相同B. 两个“封”不同,两个“微”不同C. 两个“封”相同,两个“微”相同D. 两个“封”相同,两个“微”不同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微夫人..(《出师表》)..之力不及此 B.先帝不以臣卑鄙C.若亡郑而有益..之往来,共其乏困..于君 D.行李4.下列叙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秦穆公听了烛之武的话,不仅撤了兵,而且和郑国订立盟约,派兵驻守郑国都城。
2021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重点班)含答案

2021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重点班)含答案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试号等分别填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必须写在答题卷的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照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第Ⅰ卷(共36分)一、(每小题3分,共15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遒.(qiú)劲莅.(wèi)临长歌当.(dàng)哭桀骜.(ào)锋利B.弄.堂(lòng)潜.(qiǎn)能泪下沾襟.(jīn)阳光明媚.(mèi)C.凌侮.(wǔ)游说.(shuì)婆娑.(suō)起舞豁.(huò)然开朗D.噩.(è)梦踌躇.(zhú)重创.(chuàng)敌军妄自菲.(f ěi)薄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词语是()A.汽艇里程碑熙熙攘攘毛骨悚然B.寥落莫须有陨身不恤黯然失色C.飘泊大姆指创业维艰左右顾盼D.款待孺子牛永葆青春残无人道3.下列各选项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英勇而机智的荆轲,策划了一个有始有终....的行动方案,为了吸引秦王上钩,就必须砍下樊於期的头颅,作为晋见时奉献的礼品。
B.幕后推手策划“贾君鹏”事件是为了钱,专业策划团队炒作其他人当然也有其目的,可谓“项庄舞剑....”。
....,意在沛公C.为了能够成功地完成栽赃任务,他苦思冥想,终于决定图穷匕见....,直接把夏言拉过来陪审,期望能够在公堂上有所突破。
2021-2022年高一语文10月月考试题无答案

2021-2022年高一语文10月月考试题无答案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主观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的答题区域。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阅读题(32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每小题3分)中国新诗为何处境“尴尬”①中国是诗歌的王国,从商周的四言,到楚骚汉赋、汉魏乐府、隋唐律绝和宋词元曲,可谓灼灼其华,蔚然大观。
千百年前的黄钟大吕,至今犹萦绕在苍穹。
然而中国新诗在诞生近百年后的今天,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尴尬:它既没能与国际接轨,又与中华古典诗词曲赋的优良传统脱节、断裂,割断了传承关系,令广大读者望其兴叹,最后只好弃之而去。
中国新诗为何会处境“尴尬”呢?②首先,是由白话新诗至今未能构建审美规范更无法达成审美共识造成的。
无论是《诗经》中的“风雅颂”,还是楚辞、乐府、律诗、宋词、元曲……不论其诗体形式怎么演变,但都是讲究韵律的,作品都具有节奏美、旋律美和韵式美。
由于白话“新诗”“不拘格律,不拘平仄,不拘长短”(胡适《谈新诗》)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自其诞生以来,便成为其发展的严重弊端和障碍。
③其次,是由某些诗人一味地强调诗体形式而忽略主题思想造成的。
诗歌是文学形式美的一种体现,但形式美只是诗歌的美丽外衣而已。
过分地强调诗体形式,从而否定主题思想的意义,如近年来所谓的技术主义、玄学派、立体主义、构成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未来主义等,就像失去了土壤的禾苗一样,必将枯萎。
④最后,是由当代诗人在商品经济时代的退缩和自闭造成的。
同古典诗词曲赋相比,当代诗歌在题材内容方面发生了较明显的变化:其一,迫于现实社会生存的巨大综合压力和人类因物质文明进步而带来的精神困惑,当代诗歌的内容越来越局限于私人性的东西,正日愈失去处理重大社会题材的艺术能力,这就使得它日愈减少获得公众关注的机会,而只有在少数未被现代社会物质化的心灵当中获得知音;其二,随着诗人们从社会文化中心退却,科技英雄和商业英雄、娱乐英雄取代了艺术家的中心地位,诗歌越来越被推挤到社会的边缘,诗人们成了一个不被社会关注的自我封闭、自我肯定、自我满足、自我安慰、自我陶醉的奇怪群体,这更加加剧了他们的自闭倾向;其三,当诗人们精神的价值已经从崇高、纯洁、美好、自然过渡到了喧嚣、乐趣、庸俗、时尚的方向,于是平庸困扰着诗歌界,诗歌的阵地越来越虚弱。
2021学年-有答案-某校高一(上)月考语文试卷(10月份)

2021学年某校高一(上)月考语文试卷(10月份)一、文言文阅读(50分))1.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樊哙传舞阳侯樊哙者,沛人也。
以屠狗为事,与高祖俱隐。
初从高祖起丰,攻下沛。
高祖为沛公,以哙为舍人。
从攻胡陵、方与,还守丰,击泗水监丰下,破之。
……项羽在戏下,欲攻沛公。
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面见项羽,谢无有闭关事。
项羽既飨军士,中酒,亚父谋欲杀沛公,令项庄拔剑舞坐中,欲击沛公,项伯常屏蔽之。
时独沛公与张良得入坐,樊哙在营外,闻事急,乃持铁盾入到营。
营卫止哙,哙直撞入,立帐下。
项羽目之,问为谁。
张良曰:“沛公参乘樊哙。
”项羽曰:“壮士。
”赐之卮酒彘。
哙既饮酒,拔剑切肉食,尽之。
项羽曰:“能复饮乎?”哙曰:“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乎!且沛公先入定咸阳,暴师霸上,以待大王。
大王今日至,听小人之言,与沛公有隙,臣恐天下解,心疑大王也。
”项羽默然。
沛公如厕,麾樊哙去。
是日微樊哙奔入营诮让项羽,沛公事几殆。
黥布反时,高祖尝病甚,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群臣。
群臣绛、灌等莫敢入。
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
上独枕一宦者卧。
哙等见上流涕曰:“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高帝笑而起……太史公曰吾适丰沛问其遗老观故萧曹樊哙滕公之家及其素异哉所闻方其鼓刀屠狗卖缯之时岂自知附骥之尾垂名汉廷德流子孙哉(节选自《史记•樊郦滕灌列传》)(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以屠狗为事为事:为职业B.项伯常屏蔽之屏蔽:用屏风遮挡着C.与沛公有隙有隙:有嫌隙,有隔阂D.哙等见上流涕曰流涕:留泪(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①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面见项羽②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B.①暴师霸上,以待大王②以乱易整,不武(《烛之武退秦师》)C.①群臣绛、灌等莫敢入②宫妇左右莫不私王(《邹忌讽齐王纳谏》)D.①顾独与一宦者绝乎②顾计不知所出耳(《荆轲刺秦王》)(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高祖即刘邦,是汉朝开国君主,庙号为太祖,谥号为高皇帝(以为功最高),自司马迁时称其为高祖,随着《史记》影响力的与日俱增,后世称刘邦为“汉高祖”。
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10月月考试题[2]
![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10月月考试题[2]](https://img.taocdn.com/s3/m/695f4056b9d528ea81c779e2.png)
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10月月考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让创新成为走向未来的不竭动力。
当前,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其重要特点是重大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科技成果转化速度加快。
同以往历次科技革命相比,这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将以指数级而非线性速度展开。
面对重大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努力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我国科技创新已步入以跟踪为主转向跟踪和并跑、领跑并存的新阶段。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根本在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要瞄准经济竞争力的关键、消费升级的方向、供给侧的短板、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统筹部署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突破关系国计民生和经济命脉的重大关键科技问题。
让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一是激活“企业实验室”的创新功能。
弘扬以创新为核心的企业家精神,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二是促进传统企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
传统企业要积极同互联网接轨,以数字经济、智慧经济引领企业转型发展。
三是推动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互补创新。
国有企业具有科研人员集中、研发能力较强等特点,应发挥国有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充分发挥民营企业机制灵活、市场嗅觉敏锐的优势,努力形成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分工合作、协力发展的互补创新格局。
奏好政府职能“退、放、进”三部曲。
通过“退”,减少政府部门对创新资源的直接分配、对市场导向明确的创新活动的干预;注重“放”,凡是市场机制能够实现或社会组织能够替代的服务功能,政府部门都可以放手,大力发展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创新服务机构和组织;实现“进”,着力加强统筹协调和顶层设计,建立统一的资助平台、信息平台、监管平台。
山西省2021年高一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I)卷

山西省2021年高一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正常的经济社会运行秩序,也打破了春招的正常节奏。
多地早在春节假期期间就发布通知,暂时取消现场招聘会或延期举行春招。
近期,人社部等五部门印发通知,要求暂停各类高校毕业生就业现场招聘活动,鼓励高校和用人单位________()网上面试、网上签约、网上报到。
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高校应届毕业生874万,同比增加40万人,再创历史新高。
创纪录的毕业生数量()经济下行压力及疫情带来的多方面影响,今年就业形势的复杂性、任务的艰巨性可想而知,焦虑情绪也不可避免地在高校毕业生群体中()。
________,高校和有关部门要未雨绸缪,积极应对。
有必要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搞清楚疫情之下毕业生面临的急迫困难和问题,这也是精准施策的前提和基础。
此外,高校和有关部门还要大力()就业渠道,加强网上就业服务,加强政策宣讲力度,并做好学生心理关怀和权益保障,全力为他们的就业求职保驾护航。
近段时间以来,一些高校已先后推出就业手续“简办”“秒办”,开展网上招聘专项行动,开设毕业生就业指导“空中课堂”等,从而吃下定心丸。
________,考核之下,一些学校难免会为了数据好看心生掺水造假的侥幸,相关政府部门要健全监督和问责机制,确保就业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 . 实施迭加弥漫拓宽B . 实行迭加漫延开拓C . 实行叠加弥漫开拓D . 实施叠加漫延拓宽(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一些高校已先后推出就业手续“简办”“秒办”,开设就业指导“空中课堂”,开展网上招聘专项行动等,因此吃下定心丸。
B . 一些高校已先后开展网上招聘专项行动,推出就业手续“简办”“秒办”,开设毕业生就业指导“空中课堂”等,因此吃下定心丸。
2021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 语文 含答案

2021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语文含答案一、基础知识运用(21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百舸.(gě)遒劲.(jìn)遏.制(è)锲.而不舍(qi è)B.摇曳.(yì)瞳.孔(tóng)轻蔑.(miè)阿谀.奉承(y ú)C.迂.回(yū)慰藉.(jiè)流岚.(lán)举目远眺.(ti ào)D.眷.属(juàn)颓圮.(pǐ)蛟.龙(jiǎo)戕.害生灵(qi āng)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峥嵘剑戟彷徨色彩斑阑B.廖廓虹霓狭隘长途跋涉C.雾霭骐骥蛩音踟蹰不前D.攀援枯槁时髦精神贫瘠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1)该校采取各种措施,______每一个教师有一定的时间进修业务,提高专业水平。
(2)现代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______从前的幻想今天都有可能成为现实。
(3)每天天还没亮,位于城郊的农贸批发市场就______起来,人们又开始了一天的劳作。
A.保障以至喧哗B.保障以致喧闹C.保证以致喧哗 D.保证以至喧闹4.下列各句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在这次演讲比赛中,来自基层单位的选手个个表现出色,他们口若悬河,巧舌如簧....,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B.陶渊明早年曾经几度出仕,后来因为不满当时黑暗腐败的政治而走上归隐之路,过起了瓜田李下....的田园生活。
C.抗洪救灾形势严峻,各级领导都坚守岗位,没有擅离职守、久假不归....现象,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D.五四时期,革命青年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奔走呼号....,奋不顾身,表现出高尚的爱国情操和不屈的斗争精神。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为了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水平,满足信息时代语言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部与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组织制定了《通用规范汉字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答案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非选择题)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一、(24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桑梓.(zǐ)遒劲.(jìng)憎.(zèng)恨不啻.(chì)B、沉湎.(miǎn) 给.(gěi)予纤.(xiān)巧倔.(juè)强C、四肢百骸.(hái) 瞠.(chēng)目结舌不露.(lòu)声色恪.(kè)尽职守D、入不敷.(fū)出怨天尤.(yóu)人汗流浃.(jiā)背侘傺.(chì)无聊2、下列词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发轫缔造决择翱翔B、急躁战栗甄别狭隘C、势不两立战战兢兢不容商榷苟廷残喘D、魂牵梦萦良辰美景根深缔固方兴未艾1、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印尼海峡后的第五天,一名孕妇被发现,她在饥饿、寒冷中漂流多天,▁▁▁▁▁依然清醒。
②朋友三五成群聚在一起喝酒,本该联络感情、增进友谊。
关某却▁▁▁▁▁用事,因为开玩笑言语不和居然把朋友打成重伤。
③《看见》这本书不是一本游记,而是一个精神疆域▁▁▁▁▁的知识分子的思考录。
A、神志意气辽阔B、神智义气辽阔C、神志意气寥廓D、神智义气寥廓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他们差强人意....的服务质量,不仅给社区居民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而且有损职能部门在公众中的形象。
B、专家指出,强烈的地震极易引发海啸,沧海横流....,巨浪奔腾,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威胁,应切实建立健全预警机制。
C、《全唐诗》是清初编修的唐代诗歌总集,共收录四万多首诗歌,洋洋大观,波澜壮阔....,成为研究唐代诗歌的重要资料。
D、中国篮球运动员姚明在美国NBA赛场上出色的表现已成为年轻人的美谈,大家弹冠相庆....,希望它能再接再厉。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
B 、就像我相信所有的中国二胡都只能演唱悲怆,即使是赛马曲与赶集调,那也是带泪的笑。
C、我们能否培养会学习、会生存等素质全面的学生,关系到祖国的未来,也是学校教育的使命。
D、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再次发生,我们加强了安全教育和管理。
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这根线的长度,足够绕地球三匝,随卫星上天。
B 、你拿起电话不知道要打向哪里?你拿着门钥匙不知道出门后要去向何方?C 、他把旅途的不安、无奈与焦躁不安、索然无味细细地写了出来:真是一番苦旅。
D 、古语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管子牧民》)”政治的清明和文化的复兴必然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师①古之学者必有师.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B、惑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C、绝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②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D、彰①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②欲盖弥彰.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焉①积土成山,风雨兴焉.②犹且从师而问焉.B、所以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②圣人之所以..为愚..为圣,愚人之所以C、之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②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D、于①青,取之于.蓝②水为之而寒于.水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9-11题。
(9分,每小题3分)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冯友兰人们开始读中国哲学著作时,第一个印象也许是,这些言论和文章都很简短,没有联系。
打开《论语》,你会看到每章只有廖廖数语,而且上下章几乎没有任何联系。
打开《老子》,你会看到全书只约有五千字,不长于杂志上的一篇文章,可是从中却能见到老子哲学的全体。
习惯于精密推理和详细论证的学生,要了解这些中国哲学到底在说什么,简直感到茫然。
他会倾向于认为,这些思想本身就是没有内部联系吧。
如果当真如此,那还有什么中国哲学。
因为没有联系的思想是不值得名为哲学的。
可以这么说:中国哲学家的言论、文章没有表面上的联系,是由于这些言论、文章都不是正式的哲学著作。
照中国的传统,研究哲学不是一种职业。
每个人都要学哲学,正像西方人都要进教堂。
学哲学的目的,是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而不是成为某种人。
其他的学习(不是学哲学)是使人能够成为某种人,即有一定职业的人。
所以过去没有职业哲学家,非职业哲学家也就不必有正式的哲学著作。
在中国,没有正式的哲学著作的哲学家,比有正式的哲学著作的哲学家多得多。
若想研究这些人的哲学,只有看他们的语录或写给学生、朋友的信。
这些信写于他一生的各个时期,语录也不只是一人所记。
所以它们不相联系,甚至互相矛盾,这是可以预料的。
以上所说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哲学家的言论、文章没有联系,还不能解释它们为什么简短。
有些哲学著作,像孟子的和荀子的,还是有系统的推理和论证。
但是与西方哲学著作相比,它们还是不够明晰。
这是由于中国哲学家惯于用名言隽语、比喻例证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
《老子》全书都是名言隽语,《庄子》各篇大都充满比喻例证。
甚至上面提到的孟子、荀子著作,与西方哲学著作相比,还是有过多的名言隽语、比喻例证。
名言隽语一定很简短,比喻例证一定无联系。
因而名言隽语、比喻例证就不够明晰。
它们明晰不足而暗示有余,前者从后者得到补偿。
当然,明晰与暗示是不可得兼的。
一种表达,越是明晰,就越少暗示;正如一种表达,越是散文化,就越少诗意。
正因为中国哲学家的言论、文章不很明晰,所以它们所暗示的几乎是无穷的。
富于暗示,而不是明晰得一览无遗,是一切中国艺术的理想,诗歌、绘画以及其他无不如此。
拿诗来说,诗人想要传达的往往不是诗中直接说了的,而是诗中没有说的。
照中国的传统,好诗“言有尽而意无穷”。
所以聪明的读者能读出诗的言外之意,能读出书的行间之意。
中国艺术这样的理想,也反映在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里。
中国艺术的理想,不是没有它的哲学背景的。
《庄子》说:“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道家认为,道不可道,只可暗示。
言透露道,是靠言的暗示,不是靠言的固定的外延和内涵。
言一旦达到了目的,就该忘掉。
诗的文字和音韵是如此,画的线条和颜色也是如此。
《论语》、《老子》中简短的言论,都不单纯是一些结论,而推出这些结论的前提都给丢掉了。
它们都是富于暗示的名言隽语。
暗示才耐人寻味。
你可以把你从《老子》中发现的思想全部收集起来,写成一部新书。
不管写得多么好,它也不过是一部新书。
它可以与《老子》原书对照着读,也可以对人们理解原书大有帮助,但是它永远不能取代原书。
9.下列关于原文前三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论语》每章只有寥寥数语,上下章在思想上也几乎没有任何联系,因为它不只是一人所记,所以彼此不相联系也是可以预料的。
B.照中国的传统,研究哲学不是一种职业,表达哲学思想也就不必非有正式的哲学著作,而是可以散见于日常的交谈和书信之中。
C.西方哲学著作采用系统的推理和论证表达思想,而中国哲学家惯于用名言隽语、比喻例证表达思想,所以思想的表达不够明晰。
D.《庄子》各篇大都充满比喻例证,这些比喻例证之间可以没有相互联系,不像西方哲学著作中的推理论证那样有密切联系。
10.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诗意往往不直接表达,而是通过暗示让人领会。
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比如名言隽语和比喻论证,正是一种诗意的表达方式。
B.明晰的表达固然值得肯定,但富于暗示的表达则更耐人寻味,只有聪明的读者才能发掘出诗的言外之意和书的行间之意。
C.照中国的传统,好诗言有尽而意无穷,因为其意可由读者读出。
同理,中国哲学家的言论、文章正因为语言简短,才能读出更多新意。
D.中国艺术的思想,当然不是只为中国艺术所独有,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就体现了这种理想,《老子》堪称范例。
1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固然反映了中国艺术的理想,但从根本上说还是由中国哲学自身的认知特点决定的。
B.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体现了中国哲学对言意关系的独特认识,那就是认为语言难以直接、完全地呈现思想。
C.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决定了它所表达的思想是难以还原的,因为读者所发现的思想包含他自己的体会。
D.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强调暗示,体现出对语言作用的排斥,因为思想无法靠语言的固定外延和内涵来表达。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5题(12分,每小题3分)范正辞,太平兴国中,以饶州多滞讼,选知州事。
至则.宿系皆决遣之,胥吏坐淹.狱停职者六十三人。
会诏令料.州兵送京,有王兴者,怀土惮行,以刃故伤其足,正辞斩之。
兴妻上诉,太宗召见正辞,庭.辩其事,正辞曰:“东南诸郡,饶实繁盛,人心易动。
兴敢扇摇,苟失控驭,则臣无待罪之地矣。
”上壮其敢断,特迁官,充江南转运副使。
饶州民甘绍者,为群盗所掠,州扑系十四人,狱具.将死。
正辞案.部至,引问之,囚皆泣下,察其非实,命徙他所讯鞫。
既而民有告盗所在者,正辞潜召监军掩扑之。
盗觉遁去,正辞即单骑出郭二十里追及之。
贼控弦持槊来逼,正辞大呼,以鞭击之,中贼双目,仆之,余贼渡江散走。
被伤者尚有余息,旁得所弃赃,按其奸状伏法,十四人皆得释。
此吾乡里事,而.郡人多不闻之。
1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胥吏坐淹.狱停职者淹:滞留B.会诏令料.州兵送京料:挑选C.狱具.将死具:具结D.正辞案.部至案:案情13.对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①至则.宿系皆决遣之②此吾乡里事,而.郡人多不闻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A.两个“则”字相同,两个“而”字也相同B.两个“则”字不同,两个“而”字也不同C.两个“则”字相同,两个“而”字不同D.两个“则”字不同,两个“而”字相同14.下列加点的字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太宗召见正辞,庭.辩其事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C.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D.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15.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范正辞被选做问题很多的饶州知州,这从侧面表现了他善于断案的才能。
B.选兵进京一事中,范正辞杀人失当且强言抗辩,被贬官充任副使。
C.范正辞明察冤狱,使因甘绍案被判死刑的14名蒙冤者全部获释。
D.范正辞不仅办案目光敏锐,指挥有方,且临敌勇毅果敢,武艺高强。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05分)四、(28分)1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⑴盗觉遁去,正辞即单骑出郭二十里追及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