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下册 认识人民币3教案 西师大版

合集下载

西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同步教案(三)

西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同步教案(三)

认识人民币【素质教学目标】知识教学点:能辨认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以及对它们的实际价值有所感知。

能力教学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德育教学点:体会所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从中获得价值体验。

【教学重点】会辨认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教学准备】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若干、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

教师:(多媒体出示主题图)同学们,下课后老师就准备到这个商场购买东西。

你们知道老师到商场购买东西必须带上什么吗?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不难回答出是“钱”。

教师:对,买东西必须要带钱。

(课件出示美国、欧洲、日本、中国等国家的钱)美国的钱叫美元,欧洲的钱叫欧元,日本的钱叫日元,中国的钱就叫人民币,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人民币。

(板书课题)二、教学新课。

1认识人民币教师掏出一叠人民币。

教师:这些人民币你们认识吗?学生认人民币,学生认一张老师在黑板上贴一张。

不认识的大家一起认,然后把它贴到黑板上。

贴钱的时候按分、角、元从小到大分类贴。

教师:(指黑板)从贴这些人民币中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发现以下几点:(1)人民币有的是金属做的,有的是纸做的。

教师顺势介绍金属做的叫硬币,纸做的叫纸币;(2)分和分在一起,角和角在一起,元和元在一起。

教师顺势指出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并板书在相应的位置上。

教师:(拿出1元的人民币放在视频展示台上)老师这儿有个问题,你是怎样知道这张人民币就是1元呢?学生可能回答:因为上面有一个“壹圆”字。

教师:这里的“圆”和“元”是相通的,这是辨认人民币的一个重要标志,你们还可以从这张人民币上的哪些地方辨认出它是1元呢?(多媒体显示人民币的正面和反面,学生在上面找1元的字样)你能找到其他人民币上表示面值的数吗?学生找后,抽学生回答。

教师:同学们可以从这些地方辨认出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人民币上除了有表示面值的数以外,还有些什么呢?引导学生观察出人民币上还有不同的图案和防伪标志。

教师:人民币上有不同的图案,但是有一个图案是每张人民币都有的,你们能发现这个相同的图案吗?引导学生观察出国徽的图案。

一年级下数学教案-认识人民币-新西师大版

一年级下数学教案-认识人民币-新西师大版

一年级下数学教案-认识人民币-新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

2. 让学生学会人民币的换算,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4. 培养学生爱护人民币,养成节约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1. 人民币的认识:元、角、分2. 人民币的换算:1元=10角,1角=10分3. 人民币的计算:元加元、元减元、元加角、元减角、角加角、角减角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认识人民币,学会人民币的换算和计算。

2. 教学难点:人民币的换算和计算。

四、教学准备1. 人民币教具:各种面额的人民币(纸币和硬币)2. 计算器3. 教学课件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利用课件展示人民币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人民币的名称。

- 学生分享自己认识的人民币,教师总结并板书:元、角、分。

2. 认识人民币- 教师出示各种面额的人民币,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单位。

-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出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

3. 人民币的换算- 教师讲解人民币的换算关系:1元=10角,1角=10分。

- 学生通过计算器进行换算练习,巩固换算关系。

4. 人民币的计算- 教师讲解人民币的计算方法,如:元加元、元减元、元加角、元减角、角加角、角减角。

- 学生分组进行计算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实践活动- 学生分组进行购物活动,使用人民币进行交易,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与拓展-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习目标达成情况。

-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课后作业1. 让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人民币的认识和换算。

2. 完成练习册上的人民币计算题目。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效果。

2.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加强对学生的爱护人民币教育,培养节约的良好习惯。

5.认识人民币(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下册-西师大版

5.认识人民币(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下册-西师大版

教案标题:5. 认识人民币年级:一年级下册学科:数学版本:西师大版日期:2023-2024学年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基本单位,包括元、角、分,并了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 培养学生对人民币的识别和计算能力,能够准确、快速地进行人民币的加减运算。

3. 培养学生的货币意识,让他们明白货币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学会合理使用和管理货币。

教学重点:1. 人民币的基本单位:元、角、分。

2. 人民币的换算关系:1元=10角,1角=10分。

3. 人民币的识别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1. 人民币的换算关系理解。

2. 人民币的计算方法掌握。

教学准备:1. 人民币纸币和硬币。

2. 教学课件或黑板。

3.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品,让学生说出哪些物品是可以用钱购买的。

2. 提问:你们知道我们国家的货币是什么吗?让学生回答并说出人民币的名称。

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讲解人民币的基本单位:元、角、分,并展示相应的纸币和硬币。

2. 讲解人民币的换算关系:1元=10角,1角=10分,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加深理解。

3. 讲解人民币的识别方法,让学生学会通过颜色、大小、图案等特征来辨别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4. 讲解人民币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学会进行人民币的加减运算。

三、课堂练习(10分钟)1. 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 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展示和讲解。

四、拓展活动(10分钟)1. 分组进行购物游戏,让学生模拟使用人民币进行交易。

2. 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合理使用和管理货币。

五、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复述人民币的基本单位和换算关系。

2. 强调货币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醒学生要学会合理使用和管理货币。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演示、练习和游戏等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对人民币有了全面的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货币意识和计算能力。

2024年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

2024年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

2024年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六章《认识人民币》,详细内容包括:人民币的基本概念、人民币的面值及其组成、人民币的换算关系、简单的人民币加减计算。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民币的基本概念,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2. 培养学生掌握人民币的换算关系,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计算。

3. 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能够解决生活中与人民币相关的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人民币的换算关系和简单加减计算。

重点:人民币的基本概念、面值及其组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人民币实物、PPT、黑板。

学具:练习本、人民币换算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超市购物场景,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的人民币,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人民币的基本概念(10分钟)介绍人民币的定义、作用,让学生了解人民币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3. 认识人民币面值及其组成(10分钟)展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面值,讲解人民币的组成。

4. 学习人民币的换算关系(15分钟)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掌握人民币的换算关系,并进行随堂练习。

5. 简单的人民币加减计算(10分钟)利用实例讲解人民币的加减计算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7. 课堂小结(5分钟)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他们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人民币的基本概念、面值及其组成。

2. 人民币的换算关系。

3. 简单的人民币加减计算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 答案:(1)10元、5元、2角、1分。

(2)C。

(3)10元3角5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人民币的基本概念和换算关系掌握较好,但在加减计算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人民币,了解各种消费场景,学会合理使用人民币。

同时,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与家长共同完成购物清单,培养实际应用能力。

第六单元第一课时认识人民币(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第一课时认识人民币(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第一课时认识人民币(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第一课时认识人民币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人民币,让学生掌握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包括人民币的单位、各种面值的纸币和硬币,以及人民币的换算方法。

我们将通过教材第六单元第一课时来学习这些内容。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人民币的基本知识,认识各种面值的纸币和硬币,学会人民币的换算方法,并能够在实际情景中运用人民币进行支付和找零。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人民币的换算方法,如何在实际支付中快速准确地进行换算。

教学重点:认识各种面值的纸币和硬币,掌握人民币的换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人民币真品或模型,黑板,粉笔。

学具:学生人民币模型,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教师出示一些商品,让学生模拟购物,感受人民币在生活中的应用。

2. 新课导入: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各种面值的纸币和硬币,让学生说出它们的名字和面值。

3. 教学讲解:教师讲解人民币的单位,如何进行换算,例如:100元=10个10元,1元=10个1角等。

4. 例题讲解:教师出示一些例题,如:小明有5个10元,他想要买一个3元的玩具,他需要找回多少钱?让学生上台演示解题过程。

5. 随堂练习:教师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如:1张50元可以换成多少张10元?6. 小组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他们在生活中使用人民币的经验,以及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8.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人民币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人民币的单位,各种面值的纸币和硬币,人民币的换算方法。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列出你拥有的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并注明它们的数量。

2. 完成教材第67页的练习题。

答案:1. 根据学生自身情况,列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和数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人民币的单位和换算方法。

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活动教案教学设计公开课3

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活动教案教学设计公开课3

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活动教案教学设计公开课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民币的基本知识,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和换算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人民币进行购物和找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爱护人民币,养成正确的货币观念。

二、教学内容1. 认识人民币的各种面额。

2. 理解人民币的单位换算关系。

3. 学会运用人民币进行购物和找零。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认识人民币的各种面额,理解人民币的单位换算关系。

2. 教学难点:运用人民币进行购物和找零。

四、教学准备1. 各种面额的人民币样张。

2. 购物场景模拟教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初步感知人民币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1. 认识人民币通过展示各种面额的人民币样张,让学生观察并说出每种人民币的面额,然后引导学生总结出人民币的单位换算关系。

2. 理解人民币的单位换算关系通过讲解和举例,让学生理解元、角、分之间的换算关系,并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3. 实践操作1. 购物场景模拟创设购物场景,让学生扮演顾客和售货员,进行购物和找零的实践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在实际生活中使用人民币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如爱护人民币、防止收到假币等。

4.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反思自己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提出改进措施。

六、作业布置1. 让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所学的人民币知识,并帮助家长进行一次购物。

2. 完成课后练习题。

七、教学评价1. 课后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了解学生对人民币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理解人民币的单位换算关系,并能运用人民币进行购物和找零。

同时,培养学生爱护人民币,养成正确的货币观念。

在教学设计公开课《认识人民币》中,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实践操作环节。

数学一年级下(西师大版)《认识人民币3》WORD版教案

数学一年级下(西师大版)《认识人民币3》WORD版教案
学生做完后订正。
三、课堂小结。
教师: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人民币有哪些单位?1元等于多少角?1角等于多少分?学生回答略。
四、课堂延伸。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人民币,初步学习了人民币的兑换。同学们可以用我们学习的知识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买东西,了解一下哪些商品值多少钱,了解一下买东西的过程。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教师:(多媒体出示主题图)同学们,下课后老师就准备到这个商场购买东西。你们知道老师到商场购买东西必须带上什么吗?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不难回答出是“钱”。
教师:对,买东西必须要带钱。(课件出示美国、欧洲、日本、中国等国家的钱)美国的钱叫美元,欧洲的钱叫欧元,日本的钱叫日元,中国的钱就叫人民币,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人民币。(板书课题)
教师:(指黑板)从贴这些人民币中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发现以下几点:
(1)人民币有的是金属做的,有的是纸做的。教师顺势介绍金属做的叫硬币,纸做的叫纸币;
(2)分和分在一起,角和角在一起,元和元在一起。教师顺势指出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并板书在相应的位置上。
教师:(拿出1元的人民币放在视频展示台上)老师这儿有个问题,你是怎样知道这张人民币就是1元呢?
学生可能回答:因为上面有一个“壹圆”字。
教师:这里的“圆”和“元”是相通的,这是辨认人民币的一个重要标志,你们还可以从这张人民币上的哪些地方辨认出它是1元呢?(多媒体显示人民币的正面和反面,学生在上面找1元的字样)你能找到其他人民币上表示面值的数吗?
学生找后,抽学生回答。
教师:同学们可以从这些地方辨认出不同面值的人民币。人民币上除了有表示面值的数以外,还有些什么呢?
教师:我们知道1元=10角、1角=10分后就可以公平地换一些钱了。(拿出2元)比如2元能换多少角呢?为什么?

西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优选教案

西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优选教案

认识人民币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同学们的参与意识,应用意识及观察、比较、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过购物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观察人民币的形状、颜色、图案、字样认识人民币。

【教学难点】元、角、分之间的十进关系。

课前准备老师准备各种币值的人民币各一张和硬币各一枚,学生将学具卡片上的人民币剪裁好。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老师:小朋友们,我们学习要用到铅笔,橡皮擦,书本,铅笔盒等,过年的时候爸爸妈妈也会给我们买新衣服,那这些东西都是用什么买来的呢?学生:用钱买来的。

教师:买东西离不开钱,钱也叫人民币。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人民币的知识。

板书:认识人民币。

二、认一认老师出示自带的人民币(纸币和硬币),让同学们认人民币。

教师:认识它们的面值各是多少呢?学生齐答。

教师:咱们现在来玩一个小游戏“考考你的同桌”。

教师展示多媒体课件。

师:很好。

现在同学们对人民币已经认识了。

那现在我们再来想一个问题,爸爸妈妈给了我们一块钱,我们只买了8 角钱的东西,然后卖东西的阿姨就会再给我们2角钱,这又是为什么呢?现在,老师就带大家一起来看一看这些人民币之间是怎么换算的?三、换一换(1)角和分的关系请同学们自己摆摆,看看一个2分可以换几个1分?一个5分可以换几个1分?师:请同学们摆出3分,8 分,再看看各有几各摆法。

让几名学生说说,加深学生对分币之间关系的认识。

师:现在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分币已经运用的越来越少了。

现在呢,老师要和小朋友们一起来数硬币,然后我们再一起看一看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好不好?学生:好。

老师:一分一分地数壹分币,数到10个。

师:(提高音量) 同学们,现在老师已经数到10分了,10个1分就是1角(同时出示1角硬币)。

1角=10分。

板书。

师:1角除了硬币外,还有纸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教案下册认识人民币3
教学内容:
教材P21 例3 课堂活动 3 练习二 5、6、7
教学目的:
1、了解人民币的使用价值
2、引导赦免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教具准备:
3张1元人民币,5张1角纸币
教学过程:谈话导入
师:我们认识了人民币的面值,了解了人民币相邻的十进制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今天我们就要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的问题。

二、新授
教学例3
看图交流
师:请小朋友们仔细看图,然后再小组交流一下你从图中都看到了些什么?
(引导生汇报,各种物品的价目表,读读每个孩子所说的话)
解决问题
师:穿绿色背带裤的小女孩说他只能买一个卷笔刀,猜一猜她可能带了多少钱?为什么?扎辫子的小姑娘问用10元钱买一个文具盒,还剩多少钱?你知道吗?
1元钱可以哪些学习用品?
(小组讨论)
用1元钱买一瓶胶水和1支铅笔,还剩多少钱?
如果有9元钱,你准备买哪些东西?
(生小组讨论,汇报)
你还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分小组交流,再汇报)
师:说说,你上怎样爱惜人民币的,怎样节约用钱的?
三、练习
课堂活动 3
生小组交流,汇报
练习二 5
理解题意,在小组内用钱试补,由生自己动手操作。

练习二、7
生看图,你知道了什么?
解决问题,同桌交流,汇报
练习二 6
你从图中都知道了什么?小组内提问,再汇报
议一仪,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小结
你今天学到了什么?学会了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