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期语文期中测试卷教师_7

合集下载

人教版初一七年级语文上册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初一七年级语文上册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初一七年级语文上册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及答案上学期七年级语文试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题号一二总分得分(一)(二)(三)(四)(一)(二)一、阅读(60分)(一)名句积累与运用(15分)1.东临碣石,□□□□。

(曹操《观沧海》)2.□□□□□□□,□□□□□□□。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3.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4.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描写暮春景色,烘托出哀伤气氛,又点明迁谪之远的句子是:□□□□□□□,□□□□□□□。

5.王湾《次北固山下》中描写平野开阔、大江直流、风平浪静的阔大景象的诗句是:□□□□□,□□□□□。

6.《天净沙》中揭示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7.《十二章》中孔子认为用不当的手段得到的富贵是微不足道的句子是:□□□□□□,□□□□□。

8.诸葛亮《诫子书》中阐释过度享乐和急躁对人修身养性产生不利影响的句子是:□□□□□□□,□□□□□□□。

(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0分)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9.本文选自《》,是(人名)组织编写的。

(1分)1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2分)(1)俄而雪骤()(2)公欣然曰()(3)撒盐空中差可拟()(4)未若柳絮因风起()11.本文言简意赅,文中并没有直接评价两个孩子咏雪诗句的优劣,但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作者更欣赏谢道韫?请用原文回答。

(2分)12.本文写出了谢道韫怎样的特点?运用了什么写法?(2分)13.请你结合原文具体词句说说谢太傅家的家庭氛围如何?(3分)(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5分)王华六岁,与群儿戏水滨,见一客来濯①足,以大醉,去,遗所提囊。

七年级上期语文期中测试卷---教师

七年级上期语文期中测试卷---教师

七年级上期语文期中测试卷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说明:本试卷共三大题,满分100,其中包括卷面分3分)一、基础知识考查(共14分)1、为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伫.立_________ 雏.形__________ 盘虬.卧龙__________ 酝酿.__________2、根据下列词语中的拼音写出汉字(2分)清liè( ) 蹂lìn()小qì( ) gū负( )3、写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2分)○1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中静默着。

()○2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4、按课文内容填空(每空1分,共6分)○1、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

○2、日月之行,若出其里;____________________;。

○3、几处早莺争暖树,。

○4、,听取蛙声一片。

○5、其恕乎!。

5、根据情境,用恰当的语言表述:(2分)小明想到邮局去寄一封信,可是走到岔路口,他不记得该往哪边走。

这时正好遇见一位60多岁的老年人,于是他走上前去,问道:“ 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列文字,做文后的题:(共43分)(一) [11分]桃树、杏数、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可别恼。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

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

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6、请用一两个词语概括出文中春花和春雨的特点(2分)春花:春雨:7、写出上面第一段中你最喜欢的一句,并说说理由。

部编人教版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卷七年级 语文(满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一、积累和运用(共5小题,计24分)1.阅读语段,完成小题。

(4分)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大自然生生不息,文人将四季书写于字里行间,带我们领略时序之美。

春天,眼前花团锦簇,美不胜收,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的牧童的笛声传递着春的气息,惹得鸟儿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hóu 咙。

夏雨一来,就更是另一番风情。

花朵怒放着,树叶鼓着浆汁,数不清的杂草争先恐后地成长……当田野染上一层金黄,各种各样的果实摇着铃dānɡ的时候,那是秋天来了,给人们以丰收的喜悦。

还有那可爱的水藻,把一年到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一并奉献给济南的冬天。

(1)请根据语境,选出加点字正确的读音。

(只填序号)(2分) ①与轻风流水应和.(A.hé B.hè)着的牧童的笛声传递着春的气息。

( )②把一年到头贮蓄.(A.xù B.chù)的绿色全拿出来。

( ) (2)请根据语境,写出下面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

(2分) ①hóu ___咙 ②铃___dānɡ2.经典诗文默写。

[在(1)-(6)题中,任选四题;在(7)(8)题中,任选一题](6分)(1)_____________,以观沧海。

(曹操《观沧海》) (2)乡书何处达,_____________。

(王湾《次北固山下》)(3)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4)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十二章》)(5)_____________,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6)_____________,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朱自清《春》)(7)按时温习是一件愉快的事,就像孔子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十二章》)(8)“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人教版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卷七年级 语文(满分:150分 时间:150分钟)第一部分(35分)1.(11分)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任务。

秋不像夏那样热烈而又粗犷.。

蓝天和水一样澄.清,天上是淡淡的白云,水中有微微的波皱。

云xiāo 间吹过温暖的气息,送来了zhàn 放的菊花的清香与桂花的甜香。

享受着这美好的秋天,愉悦的心情( )。

(1)(2分)给加点字注音。

①粗犷. ②澄. 清 (2)(2分)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云xiāo ②zhàn 放(3)(3分)请选择合适的成语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 A .油然而生 B .喜出望外 C .咄咄逼人 D .美不胜收 (4)(4分)请你写几句话为语段结尾。

要求:①用上“热闹”和“静谧”这组反义词,②与语段开头照应。

2.(8分)自然带给人遐思。

请你帮助小语完成他的发现。

无论是朝暮,还是四季,都别具特色——(1)“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 。

”(朱自清《春》);(2)江上早春又别有一番昼夜冬春更替的气象“ , ”。

(王湾《次北固山下》);(3)山水有情,似乎陪伴诗人旅行“ ,影入平羌江水流”。

自然风景予人以高邈情怀——(4)曹操山水于胸,“日月之行, ”以浪漫的笔法描绘大海吞吐日月;(5)心有山水的颜回“ , ,在陋巷”而能不改其乐;(6)孔子望着流水,咏叹“逝者如斯夫, ”感慨人生世事变化之快。

3.(13分)班级正在开展“走进《朝花夕拾》”读书汇报活动,请你完成以下工作。

活动前:(1)(4分)班级准备以《阿长与〈山海经〉》为蓝本,把阿长为“我”买《山海经》这部分内容编排成一个课本剧,请你完善编排流程。

第一步:认真研读《阿长与〈山海经〉》 第二步: 第三步: 第四步:演员认真排练第五步:准备服装、道具和布景,进行彩排(2)(2分)老师要求同学们认真倾听别人的汇报,并强调了倾听的意义。

部编人教版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及答案(含两套题)

部编人教版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及答案(含两套题)

部编人教版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卷七年级 语文(满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默写诗文。

(共10分)(1)水何澹澹, 。

(曹操《观沧海》) (2) ,闻道龙标过五溪。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3)春天像小姑娘, ,笑着,走着。

(朱自清《春》) (4) ,应傍战场开。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5)不知何处吹芦管, 。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6) ,不亦君子乎? (《论语》) (7)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直抒胸臆,道出特定时间天涯游子之悲的词句是: , 。

(8)《〈论语〉十二章》中论述学习和思考之间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8分)青春,是我们一生中最美丽的季节,她 y ùn ni àn ɡ着早春的生机, A ,zh ù x ù着金秋的硕果,昭示着寒冬的希望。

B 通过一次次亲身体验的刻骨铭心,我们读懂了生活的起伏多变。

让我们扬起生活的风帆,在浩瀚无垠的大海上航行,勇敢地接受风雨的洗礼。

不再接受父母是荫.蔽,不再把“自由”与“放纵”混.为一谈。

(1)根据拼音写出词语或给加点字注音。

(4分) ①y ùn ni àn ɡ ②zh ù x ù ③荫.蔽 ④混.为一谈 (2)请在A 处根据上下文补写一个句子,使上下文连贯。

(2分) (3)文中画线句B 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2分) 3.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A .《论语》的作者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

B .《天净沙·秋思》选自《全元散曲》,作者是元代著名戏曲作家马致远。

“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

C .《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是老舍,著名现代作家。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

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戏剧《茶馆》等。

语文七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 (7)

语文七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 (7)

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调研2021.11七年级语文试题一、积累运用(24分)1.把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和加点字的注音写在指定方格内。

(2分)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

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bàn ( )2.下面是《朝花夕拾》相关内容的叙述,先画出错误之处,然后在横线上改正。

(2分)⑴《阿长与山海经》里的长妈妈是个纯朴、善良、热情且给幼年鲁迅以极大关爱的劳动妇女,作者以“仁厚黑暗▲⑵《藤野先生》中的藤野严九郎是个生活随便、不拘小节的人,但是治学严谨,对留学日本的作者虽有一点民族▲3.请至少运用三个动词与一个比喻句描述校内的一处美丽风景,40字左右(写好后用横线标出运用的动词与比喻句)▲4.阅读宋代杨万里的《稚子弄冰》,回答后面题目。

(4分)稚子金盆脱①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②。

敲成玉磬③穿林响,忽作玻璃④碎地声。

【注释】:①脱:剜(冰)。

②铮:指一像锣的乐器。

③磬:指一打击乐器。

④玻璃:指一天然玉石。

问:全诗用哪三个动词,栩栩如生地描绘了怎样的动人而富有情趣的场景?▲5.选出下列对划线处的语言表达分析错误的一项:(2分)---------------------------------- 【】A.昨天晚上,江苏、常州、武进、淹城等地都下了中到大雪。

(名词并列不当)B.秋天到了,枯黄的落叶在空中飞舞,就像下雪一样。

(比喻不当)C.突然下起了大雨,真担心为我出去买点心的奶奶会淋雨。

不一会儿,奶奶果然像一只落汤鸡一样地回来了。

D.小明说:“李叔叔,我同您的令爱是同班同学,这书就请您交给她。

”(敬语使用正确)6.某校在其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了一篇题为《孝——每个年轻人都应该传承的文化》的评论。

文章下方的评论区热闹非【跟帖一】:随着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人与人之间在日常生活中是“聚少离多”,空巢老人得不到子女的呵护与【跟帖二】:孝是应该的,迂腐是愚蠢的,盲从是可悲的,卫道是可恨的。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检测试题》附答案解析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检测试题》附答案解析
阅读下面这篇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千金买骨
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①言于君曰:“请②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骨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③年,千里马至者三.
⑧________,不舍昼夜.(《<论语>十二章》)
3.名著阅读.
应用的物件已经搬完,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清朗.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⑦然后,我便开始舞文弄墨,每一篇东西必须妈妈过目,然后根据她的意见修正,才能寄往各编辑部,再次聆听编辑的意见,再次修正.她比编辑严格得多,意见提得极其具体、细微.我常有不同意之处,可是总不如她合乎逻辑,讲不清楚,于是又只好跳脚了.最终的结果,还是心服口服地按照她的意见做了.
⑧再后来,我去了北京讲习所,风筝的线仍然牵在她手里,每一篇东西总是先寄给她看.不过,与先前不同的是,妈妈同意让我听了编辑部的意见以后,再考虑她的意见.这时,我如同闸门打开,写得飞快,一篇连一篇,她实在有些应接不暇了.终于有一天,她紧接一封谈意见的信后又来了一封信,表示撤销前封信,随我去了.接到这封信,我忽然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风筝断了线,没头没脑地飞了起来,抑或能飞上天,抑或会一头栽下来,不论怎样,对风筝线,它无须再有什么怨言了.这后一封信是在我爸爸的劝说下写的,爸爸劝妈妈不要管我,随我自己写去.这是爸爸对我们的一贯政策,他对我们所有的担心只有一点,就是过马路.出门必须说一句:“过马路小心!”其他都不管了.似乎普天下只有过马路这一危机,只要安全地穿过马路,人平安无事,做什么都行,什么希望都有.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含参考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含参考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含参考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字词积累——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分歧.(qí)憔.悴(jiāo)祷.告(tāo)匿.笑(nì)B.菡萏.(dàn)侍.弄(shì)瘫.痪(tān)霎.时(shà)C.嫩.芽(nèng)诀.别(jué)攲.斜(qī)姊.妹(zǐ)D.粼粼.(nín)淡雅.(yá)徘徊.(huí)反悔.(huǐ)2、下列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哆嗦赤裸淅沥垂垂幕老B.猥琐褪尽遗憾察颜观色C.凝望涉足幽寂零仃D.延绵刹那嫁接恍然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受寒流不断南下的影响,今年的春天姗姗来迟....。

B.语文课上,老师讲了一个幽默的故事,同学们都忍俊不禁....。

C.为了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我不耻下问....,经常向老师请教问题。

D.叶圣陶先生重视语文,追求完美,并且以身作则....,鞠躬尽瘁。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把北山建设成省级森林公园,是当地政府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工程。

B.发电站每年的发电量,除了供应给武汉使用外,还向黄石、荆州等地输送。

C.自编自演的课本剧在发展个性、引导学生阅读名著,都有一定的作用。

D.街道希望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开展法制教育,防止青少年不违法犯法。

5、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B.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C.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D.这里,我们向着黄河,唱出我们的赞歌。

6、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意思连贯、语意完整的话,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①这样一个接着一个,所有的蝈蝈都能品尝到一口美味。

②我扔入一片梨,一只蝈蝈立即占住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上期语文期中测试卷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说明:本试卷共三大题,满分100,其中包括卷面分3分)一、基础知识考查(共14分)1、为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伫.立_________ 雏.形__________ 盘虬.卧龙__________ 酝酿.__________2、根据下列词语中的拼音写出汉字(2分)清liè( ) 蹂lìn()小qì( ) gū负( )3、写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2分)○1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中静默着。

()○2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4、按课文内容填空(每空1分,共6分)○1、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

○2、日月之行,若出其里;____________________;。

○3、几处早莺争暖树,。

○4、,听取蛙声一片。

○5、其恕乎!。

5、根据情境,用恰当的语言表述:(2分)小明想到邮局去寄一封信,可是走到岔路口,他不记得该往哪边走。

这时正好遇见一位60多岁的老年人,于是他走上前去,问道:“ 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列文字,做文后的题:(共43分)(一) [11分]桃树、杏数、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可别恼。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

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

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6、请用一两个词语概括出文中春花和春雨的特点(2分)春花:春雨:7、写出上面第一段中你最喜欢的一句,并说说理由。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这两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_____________(2分)9、文章第二段中,哪一个词语能说明在下雨的同时,还有微风在吹拂着?(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请你在第二段中选择你最喜爱的一句话,说一说你喜爱这句话的理由。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弯弯的月亮[10分]星子的老师是刚从师范学校毕业的,年轻漂亮,很招星子和同学们的喜欢。

一天,老师在课堂上向同学们提问:“同学们,你们想一想,弯弯的月亮像什么?”学生们几乎是异口同声的回答:“像——小——船儿——”年轻的老师听了同学们的回答后,高兴地说:“好,同学们的回答很正确。

”这时,坐在前排的星子举起了手,可是老师没有发现,星子就仍举着手,还喊了一句:“老师!”老师听见后,说:“星子同学,有什么问题请讲。

”星子站起来,眨动着那双亮晶晶的大眼睛,说:“老师,我看弯弯的月亮像豆角。

”老师听完星子的话,一脸的不高兴,她对星子说:“你的回答是错误的。

全班同学都说弯弯的月亮像小船儿,你为什么偏偏要说像豆角呢?难道就你特别有见解吗?”班上的同学一阵哄笑,星子的眼窝里满是泪水。

回到家后,星子把这件事告诉了曾做过小学教师的奶奶,奶奶说:“星子,老师的批评是正确的,弯弯的月亮是像小船,我从前教过的一批又一批学生,他们也都是这样回答的。

”星子听完奶奶的话,眼窝里又一次含满了泪水。

这件事以后,星子开始变得少言寡语,她很不喜欢这位年轻、漂亮的老师,在课堂上再也不敢向老师提出“特别”的问题……很快,几年过去,星子考入一所师范学校;又很快地,星子从这所学校毕业,她回到故乡的小镇做了老师。

走上讲台的第一课,星子老师穿着朴素、整洁的衣服,笑眯眯地说:“同学们,在讲课之前,我首先提一个问题——你们想一想,弯弯的月亮像什么?”静默了一会儿后,学生们几乎是异口同声的回答:“像——小——船儿——”星子老师没有说同学们的回答是否正确,她那双美丽的大眼睛,充满期待的注视着大家,接着,她又问:“同学们,有没有和这个答案不一样的?”一个叫田菲的学生举起手,说:“老师,我的答案和他们不一样,我说弯弯的月亮像镰刀。

”星子老师听后很高兴,说:“田菲同学的回答正确,当然,其他同学的回答也正确。

我只是想启发同学们在回答每一个问题时,应该大胆发挥你们的想像力,多想出几个答案。

比如弯弯的月亮除了像小船儿、像镰刀之外,还像不像弓?像不像豆角?”学生们报以一阵热烈的掌声。

星子老师的脸颊上,浮现出一种从心窝里涌出来的笑容。

……几十年过后,已退休闲居在家的星子,接到女作家田菲寄来的她自己创作、刚出版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弯弯的月亮》。

星子急忙翻开书,见书的扉页上这样写道送给我最敬爱的启蒙老师:感谢您给我插上了想像的翅膀……您的学生:田菲星子看后,脸上又浮现出当年那种很愉快的笑容……11、第5段画线句子中的“仍”和“喊”这两个词,表现了星子当时怎样的心情?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星子当了老师后,又提出“弯弯的月亮像什么”的问题,其目的是什么?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隔了若干年后,同学们对“弯弯的月亮像什么”的回答却惊人的一致,反映出教育中存在的什么问题?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面对学生与众不同的回答,星子的老师与星子老师的态度不同,你喜欢哪位老师?为什么?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星子老师说弯弯的月亮像“弓”,像“豆角”。

你认为弯弯的月亮还像什么?请写出两个。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 忆读书[13分]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

我自从会认字后不到几年,就开始读书,倒不是四岁时读母亲教给我的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国文教科书第一册的“天、地、日、月、山、水、土、木”以后的那几册,而是七岁时开始自己读的“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国演义》。

那时我的舅父杨子敬先生每天晚饭后必给我们几个表兄妹讲一段《三国演义》,我听得津津有味,什么“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听极了。

但是他讲了半个钟头,就停下来干他的公事了。

我只好带着对故事下文的无限悬念,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

此后,我决定咬了牙,拿起一本《三国演义》来,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下去,居然越看越懂,虽然字音都读的不对,比如把“凯”念作“岂”,把“诸”念作“者”之类,因为我只学过那个字的一半部分。

谈到《三国演义》,我第一次读到关羽死了,哭了一场,把书丢下了。

第二次再读时,到诸葛亮死了,又哭了一场,又把书丢下了。

最后忘了是什么时候才把全书读到“分久必合”的结局。

这时我同时还看了母亲针线笸箩里常放着的那几本《聊斋志异》。

聊斋故事是短篇的,可以随时拿起放下,又是文言的,这对于我的作文课很有帮助,因为我的作文老师曾在我的作文本上批着“柳州风骨,长吉清才”的句子。

其实我那时还没有读过柳宗元和李贺的文章,只囚那时的作文都是用文言写的。

因为看《三国演义》《I起我对章回小说的兴趣,对于那部述说“官迫民反”的《水浒传》尤其欣赏。

那部书里着力描写的人物,如林冲——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回,看了使我气愤填胸!——武松、鲁智深等人,都有其自己极其生动的风格,虽然因为作者要凑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勉勉强强地写了一百零八人的数目,但我觉得也比没有人物个性的《荡寇志》强多了。

《精忠说岳》并没有给我留下太深的印象,虽然岳飞是我从小就崇拜的最伟大的爱国英雄。

在此顺便说一句,我酷爱古典诗词,但能够从头背到底的,有岳武穆的《满江红》“怒发冲冠”那一首,还有就是李易安的《声声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