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调皮学生教育案例_其他范文
对顽皮学生的纪律管理个案

对顽皮学生的纪律管理个案背景本文档旨在描述一种对顽皮学生进行纪律管理的个案,以帮助学校和教师有效管理学生的行为,维护良好的校园秩序和研究环境。
问题描述在学校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顽皮的学生,他们可能经常违反纪律,影响其他学生的研究和教学秩序。
这些学生的行为包括但不限于迟到、旷课、打架、辱骂他人等行为。
解决方案为了解决顽皮学生的纪律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建立明确的纪律规定:学校和教师应当制定清晰具体的纪律规定,向学生明确违纪行为的后果,以及相应的惩罚措施。
这可以帮助学生知晓哪些行为是不被允许的,并能够有效预防违纪行为的发生。
2. 强化纪律教育:学校和教师应当加强对学生的纪律教育,提高学生对纪律的认识和遵守纪律的意识。
可以通过举办纪律教育讲座、组织纪律教育活动等方式,增强学生的纪律意识。
3. 个案管理:针对顽皮学生,可以采取个案管理的方式进行纪律管理。
即对每个顽皮学生进行个别分析和管理,了解其背景、原因和潜在问题,并制定相应的纪律管理方案。
这可以帮助学校和教师更精准地应对顽皮学生的行为,促使其改正错误,并预防类似问题的发生。
4. 综合协作:学校和家庭应当加强协作,共同关注顽皮学生的纪律问题。
教师可以与学生的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家庭情况,并共同制定纪律管理措施。
这可以增强学生在家庭和学校两个环境中的一致性,更好地管理学生的行为。
结论通过建立明确的纪律规定,强化纪律教育,采取个案管理和综合协作等措施,可以有效管理顽皮学生的纪律问题,维护良好的校园秩序和学习环境。
这不仅有助于改善学生的行为,还能提高其他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学校的整体发展。
对调皮学生的心理辅导个案

对调皮学生的心理辅导个案背景调皮学生在学校是一种常见的现象。
他们经常表现出缺乏注意力、不守规矩、甚至有时会有侵犯别人权益的行为。
在进行心理辅导时,我们需要了解他们的内在需求和情感状态,以便更好地帮助他们。
目标我们的目标是通过心理辅导帮助调皮学生改善他们的行为,并提高他们的研究成绩和社交技能。
我们将采取以下策略来实现这一目标。
个案策略1. 建立信任关系:与调皮学生建立起互信和尊重的关系是心理辅导的基础。
我们将致力于倾听他们的问题和困惑,并给予他们关注和支持。
2. 情绪管理:调皮学生常常受到情绪的影响而表现出不当行为。
我们将通过情绪管理技巧教育他们认识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以减少不良行为的发生。
3. 自我认知:调皮学生可能缺乏对自己行为的意识和理解。
我们将帮助他们的行为模式和影响,并鼓励他们反思和改变不良的行为惯。
4. 问题解决:为了避免调皮学生再次出现问题行为,我们将教授他们问题解决的技巧。
这包括分析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和评估解决效果等。
5. 社交技能训练:调皮学生可能在社交方面存在困难,如不懂得与他人合作、沟通和建立友谊。
我们将为他们提供社交技能训练,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班级和社交环境。
结论通过以上个案策略,我们可以为调皮学生提供有效的心理辅导。
通过建立信任关系、情绪管理、自我认知、问题解决和社交技能训练,他们将更好地理解自己、控制自己的行为,并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这将有助于他们在学业和社交方面取得更好的成果。
以上是对调皮学生的心理辅导个案的简要介绍。
如需了解更多细节,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高中调皮学生教育案例分析_教师教育叙事范文_

高中调皮学生教育案例分析工作中遇到形形色色的调皮学生,如故意捣乱、打架、抽烟等学生,而且这些学生大多不爱学习并常常违反校纪校规。
初次面对这些学生真是无从着手,不知该如何进行教育。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调皮学生教育案例分析,一起来看看吧!高中调皮学生教育案例分析一在日常工作中的很多个案也是我曾经遇到过的,特别是一些打破常规的做法。
下面就我在几年班主任工作中遇到的几个事例说出来和大家共同交流。
一、不要围着坏学生团团转,有时甚至要故意冷落他坏学生不是一天变坏的,在你之前不知道有多少老师为他伤透了脑筋,你想一下子就改变他真是白日做梦。
他呢,在和老师多年的斗智斗勇过程中,一天比一天经验丰富,也一天比一天感到其乐无穷,所以几天平安日子过下来就要兴风作浪,你如果围着他团团转的话刚好上了他的当。
我就遇到过这样一个学生,我刚接手五年级的时候别人就叫我注意他,我呵呵一笑。
开学了,他和另外几个同学扫教室扫得起劲,我在班会上表扬了其他几个学生,就是不去表扬他。
他感到不解,以前他做点好事老师就表扬的,今天怎么没了?他朝我看看,我也朝他看看,装作什么事情也没。
有的人可能要说,他劳动积极你要抓住机会表扬他啊,呵呵,其实我早就了解过了,他是一个软硬不吃的家伙,你那点小小的表扬根本不起作用,与其这样还不如不表扬。
不但不去表扬他,平时也不去理睬他。
他在的时候,和他旁边的同学说说笑笑,但就是不和他说一句话。
他上课要睡觉?睡吧。
作业不交?随便。
和同学发生小摩擦?当着全班的面狠狠批评那同学,就是不去批评他,连他的名字都不去提一下,看也不朝他看一眼。
他自己也感觉到了我对他的冷落,大家也都看出了。
这个时候他摸不透你的脾气,可能会慢慢老实起来,也可能憋不住了会继续挑战你。
不过,如果他继续挑战你的话,他的气焰先矮了一大截。
你初战告捷了,后面再想办法对付他。
二、借别人(包括家长)的力量来教训他现在有的学生是非常可恶的,三天两头闯祸,你教育他等于给他搔痒,你又不能打他,你要是批评重了,他回去拣对自己有利的一说,他家长就赶来了,你吃不了兜着走,何必呢?我就遇到过这样一个,我从侧面了解到他的父亲是一个很粗暴的人,我就在等待时机。
班主任教育案例 我的调皮学生

班主任教育案例我的调皮学生今天星期三,上午只有一节语文课,由于我班的品德老师外出听课,最后一节课也有我来上。
第二节下课铃声了,我信心满满得拿着书本到教室门口后课,等第三节上课铃声一响,我迈着轻快的脚步踏上讲台,开始了我的讲课,昨天我布置了一些背诵的任务,在没讲课之前我要验收一下,看孩子们背诵的怎样,我先挑了两名学习认真的孩子,背的还蛮流利。
当我挑到第三个同学时,他一句也不会背,孩子不会背书当然也正常,教室里七十三个同学,学习肯定有好有坏,记忆力也肯定不一样,为了不影响上课,我说让这位学生下课时再读读。
争取放学前会背。
今天我要讲的内容是《手术台就是阵地》,讲课中总听到下面有同学在窃窃私语,但也总找不到谁在说话,我边讲边寻找着说话的同学,突然讲到”小庙被烟雾淹没时,白求恩是怎样工作的?”课文中的原句,如果认真听讲,很快就能在文中找出。
但我让今天早上不会背书的那个同学刘煜轩回答时,他竞然不知道我让他说什么,看来课上跟本没有认真听讲,没办法只好让他站着听讲,课还在进行着,同学们听的也很认真,当讲到环境描写时,我又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课文中的环境描写说明了什么?课文为什么要写当时的环境”。
一个同学站起来说:”是为了衬托白求恩对工作的极端负责的精神”。
一个完美的答案出来了,为了让孩子们记住这一完美的答案,我又挑了一个学习好的同学重述了一遍。
几乎每个同学都记住了答案,我再次让刘煜轩同学回答同样的问题,他竞然不知道我讲的是什么?这时候,我几乎要崩溃了,一个上午挑他了三次,连一次都不知道老师讲的啥,我真不明白他来到学校是干什么呢?这时,放学铃响了,我对刘煜轩说:”下午别来上课了,来也不听课,天这么冷不如在家休息自在”。
这时,煜轩深深地低下了头,并告诉我,他不想在家休息,想在学校上课。
接着说今天中午我回家后把不会背的内容背会,保证上课认真听讲。
再不犯类似的错误了。
听了孩子的一番话,我想,只要孩子们犯了错误能及时改正,还是好孩子。
调皮教育案例心得体会

在教育的过程中,每个老师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学生,有的乖巧听话,有的顽皮捣蛋。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知面对调皮的学生,既要有足够的耐心,也要有恰当的教育方法。
以下是我针对一次调皮教育案例的心得体会。
一、案例背景在我所任教的班级中,有一位名叫小明的学生,他性格活泼,但经常因为调皮捣蛋而引起课堂纪律问题。
小明喜欢在课堂上随意讲话,有时甚至和同学发生争执。
对于这样的学生,我感到十分头疼,因为他不仅影响了自己的学习,也干扰了其他同学。
二、教育过程1. 了解原因:首先,我决定了解小明调皮捣蛋的原因。
通过与他的交流,我发现他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但又不懂得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
2. 制定计划:针对小明的具体情况,我制定了一个教育计划。
首先,我决定在课堂上给予他更多的关注,让他感受到老师的关爱。
其次,我鼓励他在课堂上积极参与,给予他展示自己的机会。
3. 实施计划:关注与关爱:在课堂上,我特别注意观察小明的表现,当他回答问题正确时,我会及时给予表扬,让他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同时,我也会在课后找他谈心,了解他的想法和困惑,给予他适当的建议。
参与与展示:为了提高小明的课堂参与度,我鼓励他参加课堂讨论,并在班级活动中担任重要角色。
例如,在组织班级合唱比赛时,我让他担任领唱,这让他感到非常自豪。
4. 调整策略: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我发现小明虽然有所改变,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于是,我调整了教育策略,更加注重培养他的自律意识和责任感。
三、教育成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明的表现有了明显改善。
他不再随意讲话,课堂纪律得到了很大改善。
更重要的是,他开始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与同学们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四、心得体会1. 关爱与尊重:面对调皮的学生,首先要给予他们关爱和尊重。
只有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他们才会逐渐改变。
2. 耐心与细心:教育调皮的学生需要耐心和细心,我们要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及时给予表扬,同时也要关注他们的不足,给予适当的引导。
对调皮学生的教育个案

对调皮学生的教育个案我开始仔细观察XXX的行为,发现他在课堂上表现积极,喜欢举手发言,这是他的“闪光点”。
我在课堂上多给予他肯定和表扬,让他感受到自己的优点和价值。
同时,在班级活动中也让他发挥自己的特长,比如让他负责班级文艺节的节目策划,让他感受到自己的能力和责任。
第三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我在平时多关心XXX的生活和研究,给他提供帮助和指导。
同时,也多与他进行交流,让他感受到自己被重视和关注。
在他犯错时,我也采取温和的方式进行批评和教育,让他明白自己的错误,并引导他改正。
案例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XXX的表现有了明显的改善。
他开始与同学建立起良好的关系,有了一些知心好友。
在课堂上,他的表现也更加积极,不再捣乱。
他也开始变得更加自信,愿意与老师和同学进行交流和沟通。
他的父母也对他的表现有了更多的认可和支持。
结论教育调皮生是一项需要耐心和细心的工作,需要我们了解学生的内心需求和背景,采取合适的教育方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通过这个案例,我深刻认识到家庭教育对孩子性格的影响,也更加坚定了我教育学生的信念。
我特别留意XXX身上的“闪光点”。
在体育课上,XXX跑得很快,我常常表扬他;在劳动时,他很积极,不怕脏、不怕累,我让他负责管理班级卫生,他的工作也做得非常认真。
渐渐地,XXX开始主动关心班级事务,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也有所改善,不再轻易动手打人。
我与他约定,只要一天不骂人打人,就给他一点奖励。
他做到了,并且非常高兴。
后来,他甚至可以一个星期不骂人打人,也能获得奖品。
XXX在努力改变自己。
对于调皮的学生,教师常常训斥他们,但他们往往听惯了,学会了检讨或其他应付的办法。
因此,教师需要抓住某些事件激起他们的思想斗争,给予启发诱导,这种经历往往会在他们心灵上留下深深的印象。
经过一段时间后,XXX的表现有了很大的进步。
我在班中举行了“找找XXX等同学的优点”的班队课,同学们都使劲地挖掘出XXX身上的优点,让他感受到了大家对他的态度是友善的。
针对调皮学生的班主任工作案例:征服心灵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针对调皮学生的班主任工作案例:征服心灵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嘀嘀嘀,短信来了”我随手打开一看,展现在我眼前的是这样一条信息:“陈老师,祝您春节快乐!离开您快一年了,我很想你。
我时刻记得您对我的教育,在新的学校里,我表现很好,常常得表扬,你就放心吧!你的学生陈涛。
”读着这短短的几句话,我的脑海里顿时浮现出一张眉清目秀的小脸。
陈涛是我原来班上的一个学生,刚接这个班时,他就是班上公认的调皮大王,课堂上不是摸摸这儿、踢踢那儿,就是和前后左右的同学说话,做作业也是三心二意,下课了还特别爱打架,几乎每个课间10分钟都有学生跑来向我诉苦。
对于他的这种行为,我先是进行耐心的教育,在一次又一次没有效果后,我又一次又一次地给予严厉的批评,当着我的面,他信誓旦旦,保证下次不再犯,可实际上,他不但没有改正,反而越演越烈。
为此,我多次找他的家长交换意见,积极争取家长的配合。
经过与他一个学年的“较量”,我几乎把所有的“绝招”都用完了,仍无济于事。
好面子的我懊恼、委屈,满腹的苦衷不敢对人诉,可又不甘心失败,便强忍着泪水,一天天苦苦思考着对策。
一次公开课后,领教了陈涛“厉害”的校长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你对工作塌实肯干,我们感谢你,但管理学生应从‘心’开始,忌简单粗暴,须讲究策略……”“从‘心’开始,讲究策略”,我牢牢记下了这句话。
经过我缜密思索后,我决定换一种教育方式,从尊重出发,走入孩子们的心灵,深入到孩子们的兴趣中去,我一定要转变“调皮大王”――陈涛。
我不再在学生面前大吼大叫。
为了让孩子们喜欢我的课,我努力使自己的课变得生动活泼。
渐渐地,我惊喜地发现,原来课堂上我急得大吼大叫却叫静不止的小调皮们,居然能在我课堂精彩之处屏息倾听。
只是那个陈涛,仍一如既往,课堂上仍这儿摸摸、那踢踢,所不同的是,当他再去找前后左右同学讲话时,其他孩子却不大理睬他了。
一天,孩子们都在做课堂作业,我发现陈涛主动把自己的一支铅笔递给了身旁的石方,原来正手足无措、生怕老师批评的石方如释重负,用感激的目光看了看陈涛一眼。
暴躁学生的教育故事

暴躁学生的教育故事
“哎呀,烦死了!”这是我,一个大家眼中的暴躁学生,经常会喊出的一句话。
那天,阳光透过教室的窗户洒在课桌上,教室里同学们都在安静地做着作业。
我呢,正皱着眉头对着一道数学题发愁。
“这什么破题啊,怎么做啊!”我小声嘟囔着。
同桌听到了我的抱怨,好心地说:“别着急,慢慢想。
”可我却像被点着的炮仗一样,“我怎么不着急啊,我就是不会做!”我的声音一下子提高了八度。
这时候,老师走了过来,温柔地看着我说:“怎么啦,遇到难题啦?”我没好气地说:“是啊,太难了,我根本做不出来!”老师笑了笑,耐心地开始给我讲解。
可是我心里烦躁得很,根本听不进去。
老师讲了一会儿,问我:“听懂了吗?”我不耐烦地说:“听懂了听懂了!”老师似乎察觉到了我的情绪,轻轻地拍了拍我的肩膀,说:“别着急,静下心来才能学好呀。
”
我心里虽然还是很烦,但也觉得自己刚才的态度不太好。
下课后,我一个人坐在座位上,想着自己刚才的行为。
我为什么总是这么暴躁呢?这样下去可不行啊。
我想起以前,因为我的暴躁脾气,和好多同学都闹过不愉快。
我就像一只刺猬,总是用刺去伤害身边的人。
我决定要改变自己,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从那以后,每当我感觉自己要暴躁起来的时候,我就会深吸一口气,告诉自己要冷静。
慢慢地,我发现自己好像没那么容易发脾气了。
我明白了,暴躁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糕。
只有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才能更好地和别人相处,才能在学习和生活中走得更稳。
我要努力成为一个温和的人,不再是那个暴躁的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调皮学生教育案例高中调皮学生教育案例一如今,调皮的学生越来越多,他们好动、个性强、胆子大、自我约束力差,经常影响课堂纪律,破坏课堂秩序,影响他人学习,和老师对着唱,破坏教师的教学计划,面对如此调皮的学生,教师应当如何教育他们呢?现实中不少教师对调皮的学生有严重的偏见,从心底里就不看那好他们,甚至认定他们就是差生,是思想品质差、无可救药、教不好的学生。
面对这类学生,不少教师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无视他们不太过分的捣乱行为,对上课睡觉、不听课的、搞小动作、不交作业的学生采取“无为而治”的态度,因为这些行为并不影响自己的教学。
而对那些上课讲话、走动、破坏课堂纪律的学生则大发雷霆,当着全班学生的面严厉苛责他们; 课后还把他们拉到级室,当着众多老师的面再次火气冲冲地严厉数落他们。
也有不少教师采用惩罚的手段来教育调皮的学生,罚抄课本、罚站着听课,, 但无论是无为而治,还是批评、惩罚都不能使学生心服口服地认识自己的错误,更不能帮助学生彻底改掉那些不好的习惯,从此变为乖学生。
一味地批评、斥责、惩罚只会使调皮的学生更加叛逆,使他们越来越讨厌你、远离你、无视你的存在,只会使师生关系更糟糕,更僵化。
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做,才能使调皮的学生转变为乖学生呢?我个人认为有一下几种方法:(一)批评教育学生要看场合,要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进行1 / 11教育调皮的学生个性强,自尊心强,叛逆心也强,这就要求教师批评教育学生要看场合,要在维护学生自尊心的前提下进行。
在大众场合大声批评的效果远远比不上私底下的耐心教导,因为在大众场合被批评,学生的自尊心肯定会受到损害,面子也会挂不住,这样,学生的叛逆心理肯定会起作用,他们会视老师为敌人,无视他们的批评教育而变得更调皮,以此挽回自己在同学面前的丢失的面子,以示自己无所畏惧,压根就不把老师当回事。
(二)要让学生信任自己“亲其师,信其道” , 当一个学生信任你的时候,他就自然而然会听从你的教导,他的一举一动都会考虑到你对他的期望。
所以名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应多点接触学生,尤其是调皮的学生,把握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找到与他们交流的最好方式,并关爱他们,了解他们最为一个调皮生的处境。
平时,多以朋友的身份和他们聊天,让他们感受到你对他们的关心,让他们信任你,然后在闲聊中慢慢地教育他们,指出他们的不足之处,帮助他们改掉那些不良的行为。
(三)要有耐心和宽心苏霍姆林斯基说: “孩子是人类的无限多样化的花园里最脆弱、最娇嫩的花朵。
“作为老师,面对犯错的学生,老师要心平气和、耐心地引导没事学生信服口服地承认错误。
要多想办法,尽量避免空洞2 / 11的说教,不能简单粗暴地批评学生,更不能变相地体罚学生。
而要不学生当成自己的儿女,耐心地叫道,真诚地为他们好其次,教导学生还得有宽阔的胸怀,“人无完人,孰能无过”,更何况是调皮的学生呢?这就要求教师面对犯错的学生要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以平等的心态看待调皮的学生,要给他们改过自新的机会,不要给他们判死刑,不能带有色眼镜看他们,不能因为学生犯错而瞧不起他们。
(四)给调皮的学生多一点鼓励和表扬鼓励和表扬较之批评与惩罚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再调皮的学生也会有进步,虽然有时候进步比较小,不明显,看起来微不足道,但如果教师能给予他们积极表扬,也许就能开启学生的心智,调动的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对调皮的学生多一份信任,多一点鼓励与肯定,多一些激励,多一份关爱,就可以驱散他们沉淀在心底的自卑,找回他们宝贵的自尊,唤醒他们尘封的潜能,通过和谐的教育手段使学生的调皮变成学习中的求知欲,, 高中调皮学生教育案例二我们教师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教育调皮孩子,才能够取得比较好的教育效果呢?一、给调皮孩子一份关爱,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
”“调皮”期望得到老师的关爱和鼓励,他们想通过自己独有的行为来引起老师的关注,进而获得老师的爱。
因此,对于“调皮”,老师更不应该吝啬自己的语言和表情,而是要通过各种形式,向他们表达爱。
即使只是一个会心的微笑,一句关心的3 / 11话语,一次亲切的抚摸,都会使他们感受到:老师是爱我的,我应该听老师的话。
二、细心观察,及时发现,挖掘“调皮”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调皮”虽然有不少不尽人意的表现,但同样也有许多积极可贵的地方,如好问、好探索、有主见、较聪明等等,教师要尽量找出闪光点以鼓励他们进步。
著名美学家罗兰曾经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缺少的不是美,而是发现。
”我们要相信每一个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作为老师要善于发现身上的闪光点,以平静的心态、平等的眼光看待这些“调皮的”,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比如,我班有个叫万霄雨的男孩,上课时经常不举手就突然提问题,打断老师的话,三、创造条件,让孩子有事做和“发泄”的机会。
教学间隙是教育的盲区,很多时候,由于没有事做,所以开始高声说话和乱跑,所以我要求他们每人准备一本自己喜欢看的书放在书包里,在学习之余,让他们有感兴趣的书可看,这样,他们手里有“事”干,就不会到处乱跑了。
“调皮”孩子往往精力过剩,我们应创造条件,允许孩子把剰于精力“发泄”出来,如保证足够的户外活动时间,允许他们跑、跳,带他们玩活动强度较大的游戏等。
四、让调皮孩子有表现的机会,由于怕“调皮孩子”闹事,所以很多活动中,老师都会尽量减少他们参与的次数。
这样,那些施展才能的机会就减少了,让人觉得似乎除了调皮捣蛋之外,他们无所作4 / 11为。
其实许多“调皮孩子”都是极其聪明的,有的还具备很强的管理能力和动手能力。
我们应该尽可能的满足他们的表现欲望,让他们和其他孩子一样也有施展才能的机会。
五、教育调皮孩子要有语言艺术,也许有的老师每天都是在用同样的“台词”批评,“常常批评”没有效果也就理所当然了。
有关研究表明,一直持续一种相同的刺激,在心理上很容易产生一种“不敏感”,到后来也就感觉不出那是一种刺激了。
调皮儿童本身就经常受到教师的批评,如果老师每次批评的话都一成不变,他们就会当作耳旁风。
我们不妨换成另外一种说法,一点新鲜的刺激,也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六、不生气、多鼓励每当要生气的时候,学会默默地念着:“好老师不生气,好老师不生气⋯⋯”,不用粗暴的方式对待,大声训斥他们。
当然不生气并不等于不管,放任自流,必要的批评还是有必要的。
首先我们老师既不是圣人,也不是天使,我们的情感也需要宣泄,无需假装,关键是我们要懂得如何表达愤怒而不造成伤害。
这就是书上所说的生气的艺术,那就是不在于侮辱别人。
我们既不能攻击的品行,也不能评价的言行像谁而将来又会有怎样的下场。
我们要就事论事,表现出自己的真实,说出自己的期望。
既然令人生气的事情已经发生了,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减轻事情发生所带来的后果,只要有积极的态度,再大的裂缝也是可以弥补的。
一年级的经常会围着老师,这是一年级特有的5 / 11对老师的依赖心理,他们就生怕老师不喜欢,所以我经常会说:“*** ,只要你⋯⋯,老师还是会喜欢你的。
”那马上就会改正自己的错误,因为他知道只要他改正了老师还是会喜欢的,这样的处理比较节约时间,比说一大堆废话要有用得多。
好老师不生气,生气时也要讲究生气的艺术。
疑鼓励的力量是巨大的,那怎样才是真正的鼓励?书中的答案是:让他们有学习的安全感,即使学习失败了也不用怕。
学习主要的障碍是对失败、批评和出乖露丑的恐惧。
优秀的老师会使不怕犯错误。
消除的恐惧就能引发跃跃欲试,欢迎犯错误就能鼓励勇于学习。
我们也会经常教育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犯了错误不知道自己错在哪儿,更不知道如何去改正。
这就是鼓励的力量,可以让一个个受挫的自己站起来。
总之,调皮是很有“个性”的,他们的这些个性恰恰体现了创造性人才的突出特征。
正如阿莫纳什维利所说的:“没有儿童的顽皮,没有顽皮的儿童,就不能建立真正的教育学。
”因此,在面对班里的“调皮”时,我们不仅不应该厌恶、排斥,而应该正确认识到他们身上的独特价值,并用发展的眼光、开放的心态、正确的培养方法来引导调皮,使他们身上潜在的独特价值得以充分发挥,让他们的世界充满着传奇色彩。
高中调皮学生教育案例三每个班都有一些调皮生,这些学生经常在班级制造麻烦,给班主任添乱,是班级不稳定的重要因素, 也是班6 / 11主任关注的重点,占用着我们大量时间和精力。
如果征服不了这些“调皮”学生,不但对班级学风和正气有较大影响,还可能制成师生之间,甚至家长与老师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所以教育调皮生是我们班主任最费心、棘手而又不大见成效的工作之一。
调皮生平时表现出来的冷漠,对事情的无所谓,只是一种假象,其实他们内心更渴望得到老师、同学的重视和信任,感情上更渴望得到理解和尊重。
对他们要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用极大的耐心期待他们每一点微小的进步。
刘世杰,是我们三(1) 班的男同学。
他成绩中等,上课积极举手发言但爱捣乱,基本上按时完成作业。
刘世杰平时脾气暴躁,经常在下课时调皮捣蛋,和同学打架,因此很少朋友。
所以我决定要跟踪观察刘世杰,找到正确的方法,帮助他改变爱捣蛋、爱打人的坏毛病。
他父亲文化水平不高对他要求严格,成绩不理想会打骂儿子。
稍不听话,轻则破口大骂,重则拳打脚踢的。
在这样的家庭教育下,他在家里很顺从,不敢做任何的反抗,在父亲面前总是战战兢兢的。
一旦来到学校,他把内心压抑的不满、委屈都发泄出来,学着父亲的样子对自己看不顺眼的同学大打出手,与同学难以相处,别人不顺从他便动手打架。
分析后,我认为造成刘世杰这种性格的主要原因来自家庭。
另外,刘世杰在班级中与同学的关系紧张,没有知心好友,我在班级里努力创造一种平等、宽松、和谐的氛围,鼓励同学们和他做朋友,帮助他一起成长。
而老师也要多体贴他、关心他,让他真正感受到师爱。
7 / 11案例描述找出了原因,我便精心制定教育方案并认真实施。
方案如下:第一步,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
我多次通过电话短信和约见的方式与他父母交流教育方法。
我把刘世杰的在校表现告知父母,并与他们一起探讨教育办法。
告诉他们对孩子有严也要有爱。
孩子也有自己的尊严,在家里受不到尊重,到学校便会发泄这样不满。
我们应该努力为孩子创造一个平等、轻松的氛围。
”他的爸爸认为有道理,但是实施起来难控制自己的情绪,认为要打才有一点作用,于是,我把一些主要的方法写成一张纸,学到了不少,开始慢慢改变对刘世杰的态度。
第二步,善于发现其“闪光点”。
我特别注意发现捕捉刘世杰的“闪光点”。
体育课刘世杰跑得很快,我经常表扬他; 劳动时他很积极,不怕脏、不怕累,我让他负责管理班级卫生,他的工作很认真。
刘世杰开始主动关心班级事务,和同学之间的关系也有改善,不再轻易出手打人。
我适时跟他约定,一天不骂人打人,就给他一点奖励。
他做到了,拿着奖品,很是高兴。
到后来,就是一个星期不骂人打人,就获得奖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