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七校联考2014_2015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合集下载

重庆市七校联考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人教版高一全册历史试题

重庆市七校联考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人教版高一全册历史试题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七校联考高一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综合题)两部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卷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某某、某某号等填写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上。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题所列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昼出耘田夜绩麻(“绩麻”意为把麻搓成线),村庄儿女各当家。

”这句诗反映了()A.农业灌溉方式的变化 B.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C.家庭手工业艰难经营 D.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2.生产工具的演变是古代中国生产力不断进步的表现。

关于下列四幅图片的说法正确的是()图一战国铁犁犁冠图二汉牛耕画像石图三宋高转筒车图四唐曲辕犁A.图一是当时农业进步的标志 B.图二技术是由国外传入中国C.图三的主要用途是鼓风冶铁 D.图四的主要改进之处是犁壁3.岳飞冤死风波亭以后20年,朝廷派人到某某某某调查岳飞家产,拿到一份财产清单,清单上说,岳飞在某某的时候陆续买下旱田“十一顷九十六亩三角”,水田“七顷八十八亩一角”,以及房屋“四百九十八间”。

这种现象的根源是()A.国家授田制的推行 B.土地兼并的盛行C.土地私有制的存在 D.封建政府与地主的矛盾激化4.中国古代瓷器生产技术高超,咏“瓷”诗句众多。

如:“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

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矛斋也可怜。

”诗中的“越窑”和“大邑”分别以生产什么瓷器出名()A.青瓷、粉彩瓷器B.粉彩瓷器、白瓷C.青瓷、白瓷 D.白瓷、青瓷5.下列对重农抑商政策内容的理解,最准确的是()A.强调发展农业而限制工商业发展 B.突出发展农业而禁止工商业C.重视农业发展而忽视工商业发展 D.强调以农为本而取消工商业6.明代中后期,某某纺织业中产生资本主义萌芽的最主要依据是()A.某某地区商品经济发展 B.出现颇具规模的“机房”C.出现控制手工业者的包买商 D.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7.晚清一著名人士提出,“机器厂可兴作业,小轮舟可便通达,今各省皆为厉禁……徒使洋货流行”。

重庆市七校联考2014_2015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

重庆市七校联考2014_2015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半期七校联考高一化学试题试卷分为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 铅笔将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上。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

5.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S-32 Cu-64 Zn-65第I 卷(选择题,共48分)本卷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据科学家预测,月球的土壤中吸附着数百万吨的e H 32,每百吨e H 32核聚变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目前人类一年消耗的总能量。

在地球上,氦元素主要以e H 42的形式存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e H 42原子核内含有4个质子 B .e H 32和e H 42互为同位素C .e H 32原子核内含有3个中子D .e H 42最外层电子数为2,具有较强金属性2.某主族元素R 的原子的电子式可表示为: 该元素组成的以下物质,其化学式肯定错误..的是( )A .最高价氧化物化学式为R 2O 5B .含氧酸分子式为 HRO 3C .含氧酸分子式为H 3RO 4D .气态氢化物分子式为RH 53.下列各项中表达正确的是( )A .NaCl 的电子式:B .CO 2的分子模型示意图:C .CrO 5的结构式为 ,该氧化物中Cr 为+6价D.次氯酸的结构式:H-Cl-O4.下列设备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是()A.硅太阳能电池B.锂离子电池C.太阳能集热器D.燃气灶5.某反应由两步反应A→B→C构成,它的反应能量曲线如图(E1、E2、E3、E4表示活化能)。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两步反应均为吸热反应B.三种化合物中C最稳定C.加入催化剂会改变反应的焓变D.整个反应的ΔH=E1-E26.原电池的电极名称不仅与电极材料的性质有关,也与电解质溶液有关。

重庆市七校联考2014-2015学年高一政治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重庆市七校联考2014-2015学年高一政治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七校联考高一政治试题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上。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2分,共48分)1.财政越紧越要先顾民生。

2015年1月至5月,重庆市在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等方面的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支出1217.3亿元,同比增长14.1%。

我市坚持不懈致力于改善民生的根本原因是()A.我国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B.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C.我国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D.我国人民依法享有监督权2.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人大代表的选举出现了如下变化: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加大了组织代表候选人与选民见面的力度;基层一线工人代表、女代表比例比上届有所提高;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新居民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人士均有一定数量的代表。

以下认识正确的有()①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②我国选民的政治素养有了迅速提升③人民民主具有法律和制度保障④人民民主得来不易,需要倍加珍惜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3.2014年12月13日,是中国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习近平主席指出,“我们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举行公祭仪式,是要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而不是要延续仇恨。

中日两国人民应该世代友好下去,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共同为人类和平作出贡献。

”国家公祭日的设立启示我们()①人人都应珍爱和平、维护和平,用自己的行动争取和平②我国应在国际社会中发挥主导作用③履行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④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A.①② B.②③C.③④D.①④4.《关于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的意见》规定,在社区有合法固定住所、居住满一年以上、符合选民资格条件的农民工,由本人提出申请,经社区选举委员会同意,可以参加本社区居民委员会的选举。

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座号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 (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古书记载,有先贤“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成为农业的始祖。

这位先贤是( )A .大禹B .神农氏C .李冰D .郑国 2.李良是战国时期秦国的一位农夫,他可能使用过的日常生产生活用品是( )A .铁锄B .曲辕犁C .翻车D .棉衣 3.唐诗《田家》中写道“倚床看妇织,登垅课儿锄。

”这反映 了( )A .农村商品经济的发达B .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C .家庭手工业规模扩大D .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4.中国古代农业长期领先世界。

下列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 .①②③④⑤B .①③②④⑤C .①③②⑤④D .①②③⑤④5.商鞅变法规定“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这里的“本业”指的是( )A .工业B .手工业C .农业D .商业6.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展现了晋商乔致庸的传奇一生。

晋商等商帮活跃的时期是( )A .秦汉B .隋唐C .宋元D .明清7.我们一般将史料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

前者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后者是指经过后人运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

研究中国古代丝织业的发展情况时,不可以...作为第一手史料的是( ) A .考古学家在河南安阳墓葬中发现的商代玉蚕 B .甲骨文中有“蚕”、“桑”、“丝”等文字C .《诗经〃卫风〃氓》写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D .刘克祥《简明中国经济史》记载:“商周时期的蚕桑生产和纺织手工业者己相当发达。

” 8.右图为宋代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印记,其上部文字为:“济南刘家功夫针铺”;中部文字为“认门前白兔儿为记”;下部文字为“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不误宅院使用,转卖兴贩,别有加饶,请记白”。

重庆一中2014-2015学年春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重庆一中2014-2015学年春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5年重庆一中高2017级高一下期半期考试历史试题卷 2015.5历史试题共5页。

满分100分。

时间8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在殷墟甲骨文中,已有“春、夏、秋、冬”四字。

“春”字像植物生长的形状;“夏”字像草木繁茂之状;“秋”字像果实累累,谷物成熟;“冬”字则形如把谷物藏于仓廪之中。

由此表明A.甲骨文以记载农业为主要内容 B.中国原始农业起源于商朝C.中国古人注重记录农业活动 D.商朝时期农业活动已有四季之分2.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

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公田变为私田B.铁犁牛耕的推广C.国家走向统一D.租佃关系的出现3.下列史料描述都江堰的是A. “溢洪流,调分量。

湘漓接,通汉壮……”B.“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C.“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D.“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4.(原创)“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勤劳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

”材料反映出小农经济的特点是A.男耕女织B.自给自足C.脆弱性D.分散性5. 钱穆认为北魏均田制“用意并不在求田亩之绝对均给,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准。

”如此评价是因为该制度A.把部分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 B.完全取消了土地买卖C.起到了抑制土地兼并的作用 D.没有具体的授田规定6.大英博物馆藏有一只汉代漆杯,其底部刻有六位不同工种工匠和七位监督人员的名字。

重庆市南开中学14—15学年下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无答案)

重庆市南开中学14—15学年下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无答案)

重庆市南开中学14—15学年下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

每小题1.5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孔子的弟子冉耕,字伯牛;司马耕,字子牛。

”从中获取的有效信息是A.西周已经出现牛耕B.春秋末期可能已出现牛耕C.西周已经出现马耕D.春秋末期已普遍使用牛耕2.农业是古代中国最基本的经济形式。

下列图片说明了古代农业戽斗手摇翻车脚踏翻车高转筒车A.水患治理的不断进步B.灌溉工具的多样化C.水利设施的广泛修筑D.经营方式的个体化3.《左传》记载:“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秋七月。

初税亩”。

规定不论“公田”、“私田”,都按田亩实数收税。

这一做法A.增强了诸侯的权力B.加强了周天子对土地的控制C.标志井田制的出现D.客观上承认了土地的私有权4.公元619年,唐政府颁布法令,规定百姓年满五十者,皆免课役。

同时,唐朝均田制规定,老男、残疾授口分田四十亩,寡妻妾授口分田三十亩。

这表明唐朝A.重视百姓的养老问题B.抑制土地兼并C.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D.百姓赋税过重5.宋代有入说“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古田千年八百主,如今一年一换家”。

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宋代A.商品经济的发展B.市民阶层的崛起C.政府“不抑兼并” D.城市化程度加深6.战国秦汉时期,北方一直是全国的经济重心,但是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经济区独占鳌头的局面不复存在了,原本落后的江南经济区获得了显著发展,使长期以来的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与悬殊性缩小了。

这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A.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迅速超过北方B.江南经济开发的新格局初步形成C.中原经济区的优势地位不复存在D.全国的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7.“从宋代起,棉花开始成为一种重要纺织原料……到了元代,丝、麻、棉鼎足而三,明代以后,棉花的重要性超过麻。

”出现这些变化的前提条件是A.政府的大力推广B.棉纺织技术的改进C.商品经济的发展D.棉花成为经济作物8.清朝康熙年间,烧制出大量造型丰富和具有装饰图案的瓷器,而且在瓷器的纹饰中绘有欧洲的家族、公司、团体、城市等图案标志。

2014-2015年重庆市七校联考高一(下)期中数学试卷(理科)含解析

2014-2015年重庆市七校联考高一(下)期中数学试卷(理科)含解析

2014-2015学年重庆市七校联考高一(下)期中数学试卷(理科)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把正确答案涂在机读卡上才能得分)1.(5分)不等式(x﹣2)(3﹣x)>0的解集是()A.(﹣∞,2)B.(3,+∞)C.(2,3)D.(﹣∞,2)∪(3,+∞)2.(5分)高三(3)班共有学生56人,现根据座号,用系统抽样的方法,抽取一个容量为4的样本.已知7号、35号、49号同学在样本中,那么样本中还有一个同学的座号是()A.20B.21C.22D.233.(5分)阅读如图的程序框图,则输出的S=()A.14B.20C.30D.554.(5分)根据三个点(0,2),(4,4),(8,9)的坐标数据,求得的回归直线方程是()A.=3x﹣1B.=x+C.=x+2D.=x+5.(5分)某观察站C与两灯塔A、B的距离分别为200米和400米,测得灯塔A在观察站C北偏东30°,灯塔B在观察站C南偏东30°处,则两灯塔A、B 间的距离为()A.400米B.200米C.200米D.200米6.(5分)在△ABC中,若a=2,b=2,A=30°,则B为()A.60°B.60°或120°C.30°D.30°或150°7.(5分)已知不等式组,则目标函数z=2y﹣x的最大值是()A.1B.﹣1C.﹣5D.48.(5分)已知等差数列{a n}的公差d<0,若a4a6=24,a2+a8=10,则该数列的前n项和S n的最大值为()A.50B.45C.40D.359.(5分)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当x>0且x≠1时,lgx+≥2B.当x>0且x≠1时,+≥2C.当x≥3时,x+的最小值是D.当0<x≤1时,x﹣无最大值10.(5分)△ABC中,a,b,c分别为∠A,∠B,∠C的对边,如果b+c=2,A=60°,△ABC的面积为,那么a为()A.B.C.10D.611.(5分)已知,则=()A.﹣2008B.2008C.2010D.﹣2010 12.(5分)已知数列{a n}的首项为a1=1,且满足对任意的n∈N*,都有a n+1﹣a n ﹣a n≥3×2n成立,则a2015=()≤2n,a n+2A.22006﹣1B.22006+1C.22015+1D.22015﹣1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5分)为了了解某同学的数学学习情况,对他的6次数学测试成绩(满分100分)进行统计,作出的茎叶图如图所示,则该同学数学成绩的中位数为.14.(5分)数列{a n}的前n项和记为S n,a1=1,a n+1=2S n+1(n≥1),则{a n}的通项公式为.15.(5分)若a2﹣a>x++6(x<0)恒成立,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16.(5分)△ABC的三边a、b、c和面积S满足:S=a2﹣(b﹣c)2,且△ABC 的外接圆的周长为17π,则面积S的最大值等于.三、解答题:(共70分,在答题卡上写出必要的求解或证明步骤才能得分)17.(10分)已知{a n}是首项为2,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1)求通项a n(2)设{b n﹣a n}是首项为1,公比为3的等比数列,求数列{b n}的通项公式及其前n项和S n.18.(12分)解关于x的不等式>0(a>0)19.(12分)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是a,b,c,且(a﹣c)(sinA+sinC)=(a﹣b)sinB.(1)求角C的大小;(2)若a=5,c=7,求△ABC的面积.20.(12分)重庆某食品厂准备在该厂附近建一职工宿舍,若建造宿舍的所有费用p(万元)和宿舍与工厂的距离x(km)的关系式为p=(0≤x≤8),若距离为1km时,测算宿舍建造费用为100万元.为了交通方便,工厂与宿舍之间还要修一条道路,已知购置修路设备需5万元,铺设路面每公里成本为6万元.设f(x)为建造宿舍与修路费用之和.(1)求f(x)的表达式;(2)宿舍应建在离工厂多远处,可使总费用f(x)最小,并求最小值.21.(12分)已知数列{a n}的首项a1=,a n+1=,n=1,2,3…(1)证明:数列{﹣1}是等比数列;(2)是否存在互不相等的正整数m,s,t成等差数列,且a m﹣1,a s﹣1,a t﹣1成等比数列?如果存在,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m,s,t,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2.(12分)已知α为锐角,且,函数,数列{a n}的首项.(1)求函数f(x)的表达式;>a n;(2)求证:a n+1(3)求证:.2014-2015学年重庆市七校联考高一(下)期中数学试卷(理科)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把正确答案涂在机读卡上才能得分)1.(5分)不等式(x﹣2)(3﹣x)>0的解集是()A.(﹣∞,2)B.(3,+∞)C.(2,3)D.(﹣∞,2)∪(3,+∞)【解答】解:不等式(x﹣2)(3﹣x)>0,对应的二次方程为:(x﹣2)(3﹣x)=0的解为:x=2,x=3,不等式(x﹣2)(3﹣x)>0的解集是:(2,3).故选:C.2.(5分)高三(3)班共有学生56人,现根据座号,用系统抽样的方法,抽取一个容量为4的样本.已知7号、35号、49号同学在样本中,那么样本中还有一个同学的座号是()A.20B.21C.22D.23【解答】解:∵用系统抽样的方法,抽取一个容量为4的样本,∴样本对应的组距为56÷4=14,∴7+14=21,故样本中还有一个同学的座号是21,故选:B.3.(5分)阅读如图的程序框图,则输出的S=()A.14B.20C.30D.55【解答】解:模拟执行程序框图,可得S=0,i=1S=1,i=2满足条件i≤3,S=5,i=3满足条件i≤3,S=14,i=4不满足条件i≤3,退出循环,输出S的值为14.故选:A.4.(5分)根据三个点(0,2),(4,4),(8,9)的坐标数据,求得的回归直线方程是()A.=3x﹣1B.=x+C.=x+2D.=x+【解答】解:∵=4,=5,故回归直线方程必过(4,5)点,故A错误;B正确,C错误,D错误,故选:B.5.(5分)某观察站C与两灯塔A、B的距离分别为200米和400米,测得灯塔A在观察站C北偏东30°,灯塔B在观察站C南偏东30°处,则两灯塔A、B 间的距离为()A.400米B.200米C.200米D.200米【解答】解:作出示意图,如图,则AC=200,BC=400,∠ACB=120°,在△ABC中,由余弦定理得AB2=AC2+BC2﹣2AC•BC•cos120°=40000+160000+80000=280000,∴AB==200.故选:D.6.(5分)在△ABC中,若a=2,b=2,A=30°,则B为()A.60°B.60°或120°C.30°D.30°或150°【解答】解:由正弦定理可知=,∴sinB==∵B∈(0,180°)∴∠B=60°或120°故选:B.7.(5分)已知不等式组,则目标函数z=2y﹣x的最大值是()A.1B.﹣1C.﹣5D.4【解答】解:作出不等式对应的平面区域,由z=2y﹣x,得y=,平移直线y=,由图象可知当直线y=经过点B时,直线y=的截距最大,此时z最大.由,解得,即B(3,2),此时z的最大值为z=2×2﹣3=4﹣3=1,故选:A.8.(5分)已知等差数列{a n}的公差d<0,若a4a6=24,a2+a8=10,则该数列的前n项和S n的最大值为()A.50B.45C.40D.35【解答】解:依题意可知求得d=﹣1,a1=9∴S n=9n﹣=﹣n2+9n+,∴当n=9时,S n最大,S9=81﹣=45故选:B.9.(5分)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当x>0且x≠1时,lgx+≥2B.当x>0且x≠1时,+≥2C.当x≥3时,x+的最小值是D.当0<x≤1时,x﹣无最大值【解答】解:选项A,当x>0且x≠1时,lgx正负不定,故不可得到lgx+≥2,故错误;对于B,x>0,∴>0,∴+≥2当且仅当x=1时取等号,故B错误;对于C:令f(x)=x+,f′(x)=1﹣=,∴f(x)在(1,+∞)递增,f(x)min=f(3)=,故C正确;对于D,x﹣在0<x≤2时单调递增,当x=2时取最大值,故D错误;故选:C.10.(5分)△ABC中,a,b,c分别为∠A,∠B,∠C的对边,如果b+c=2,A=60°,△ABC的面积为,那么a为()A.B.C.10D.6【解答】解:因为b+c=2,所以b2+c2+2bc=12.△ABC的面积为,所以bcsinA=,所以bc=2,所以b2+c2=8.由余弦定理可知a2=b2+c2﹣2bccosA=8﹣2=6,所以a=.故选:B.11.(5分)已知,则=()A.﹣2008B.2008C.2010D.﹣2010【解答】解:令a n=∵∴数列共有251项,=﹣8×251=﹣2008故选:A.12.(5分)已知数列{a n}的首项为a1=1,且满足对任意的n∈N*,都有a n+1﹣a n ﹣a n≥3×2n成立,则a2015=()≤2n,a n+2A.22006﹣1B.22006+1C.22015+1D.22015﹣1﹣a n≥3×2n,得【解答】解:由a n+2a n+2﹣a n+1+a n+1﹣a n≥3×2n ①,且,即②,①+②得:a n﹣a n≥2n,+1﹣a n≤2n,又a n+1∴.∴a n=(a n﹣a n﹣1)+(a n﹣1﹣a n﹣2)+…+(a2﹣a1)+a1=2n﹣1+2n﹣2+…+22+21+1==2n﹣1.∴a2015=22015﹣1.故选:D.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5分)为了了解某同学的数学学习情况,对他的6次数学测试成绩(满分100分)进行统计,作出的茎叶图如图所示,则该同学数学成绩的中位数为84.【解答】解:根据茎叶图,得到6次数学成绩为:78,83,83,85,90,91,中位数是=84,故答案为:84.14.(5分)数列{a n}的前n项和记为S n,a1=1,a n+1=2S n+1(n≥1),则{a n}的通项公式为a n=3n﹣1.【解答】解:当n≥2时,a n=2S n+1(n≥1),a n=2S n﹣1+1,+1﹣a n=2a n,∴a n+1=3a n.∴a n+1当n=1时,a2=2a1+1=3.∴数列{a n}为等比数列.∴a n=3n﹣1.故答案为:3n﹣1.15.(5分)若a2﹣a>x++6(x<0)恒成立,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1)∪(2,+∞).【解答】解:a2﹣a>x++6(x<0)恒成立,∴a2﹣a﹣6>x+(x<0)恒成立,令g(x)=x+=﹣(﹣x+)≤﹣4,∴a2﹣a﹣6>﹣4,∴a>2或a<﹣1.故a的范围为(﹣∞,﹣1)∪(2,+∞).16.(5分)△ABC的三边a、b、c和面积S满足:S=a2﹣(b﹣c)2,且△ABC 的外接圆的周长为17π,则面积S的最大值等于64.【解答】解:∵S=a2﹣(b﹣c)2,S=bcsinA,且根据余弦定理得:a2=b2+c2﹣2bccosA,即b2+c2﹣a2=2bccosA,∴,∴sinA=2﹣2cosA,即====tan,∴sinA==,又△ABC的外接圆的周长为17π,即外接圆直径为17,根据正弦定理=2R,可得a=2RsinA=17×=8,∵bc≤,当且仅当b=c时取等号,即bc达到最大值,则此时面积S的最大值为a2﹣(b﹣c)2=a2=64.故答案为:64三、解答题:(共70分,在答题卡上写出必要的求解或证明步骤才能得分)17.(10分)已知{a n}是首项为2,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1)求通项a n(2)设{b n﹣a n}是首项为1,公比为3的等比数列,求数列{b n}的通项公式及其前n项和S n.【解答】解:(1)由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可得,a n=a1+(n﹣1)d=2﹣2(n﹣1)=4﹣2n;(2){b n﹣a n}是首项为1,公比为3的等比数列,可得b n﹣a n=1•3n﹣1,即为b n=4﹣2n+3n﹣1;前n项和S n=(2+1)+(0+3)+…+(4﹣2n+3n﹣1)=(2+0+…+4﹣2n)+(1+3+…+3n﹣1)=•(2+4﹣2n)n+=3n﹣n2+.18.(12分)解关于x的不等式>0(a>0)【解答】解:>0等价于(x﹣1)(x﹣)>0,当a>2时,解集为{x|x<,或x>1},当a=2时,解集为{x|x≠1},当0<a<2时,解集为{x|x>,或x<1}.19.(12分)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是a,b,c,且(a﹣c)(sinA+sinC)=(a﹣b)sinB.(1)求角C的大小;(2)若a=5,c=7,求△ABC的面积.【解答】解:(1)由已知和正弦定理得:(a+c)(a﹣c)=b(a﹣b)…(2分)故a2﹣c2=ab﹣b2,故a2+b2﹣c2=ab,故,…(4分)故C=60°…(6分)(2)由(1)中a2﹣c2=ab﹣b2,得25﹣49=5b﹣b2,得b2﹣5b﹣24=0,解得b=8或b=﹣3(舍),故b=8.…(9分)所以,△ABC的面积为:.…(12分)20.(12分)重庆某食品厂准备在该厂附近建一职工宿舍,若建造宿舍的所有费用p(万元)和宿舍与工厂的距离x(km)的关系式为p=(0≤x≤8),若距离为1km时,测算宿舍建造费用为100万元.为了交通方便,工厂与宿舍之间还要修一条道路,已知购置修路设备需5万元,铺设路面每公里成本为6万元.设f(x)为建造宿舍与修路费用之和.(1)求f(x)的表达式;(2)宿舍应建在离工厂多远处,可使总费用f(x)最小,并求最小值.【解答】解:(1)根据题意得100=,所以k=800,故f(x)=+5+6x,0≤x≤8.(6分)(2)因为f(x)=+2(3x+5)﹣5≥80﹣5,当且仅当=2(3x+5)即x=5时f(x)min=75.所以宿舍应建在离厂5 km处,可使总费用f(x)最小,最小为75万元.(12分)21.(12分)已知数列{a n}的首项a1=,a n+1=,n=1,2,3…(1)证明:数列{﹣1}是等比数列;(2)是否存在互不相等的正整数m,s,t成等差数列,且a m﹣1,a s﹣1,a t﹣1成等比数列?如果存在,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m,s,t,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答】(1)证明:∵a n=,∴,+1∴,又a1=,∴,∴数列{﹣1}是以为首项,为公比的等比数列;(2)解:由(1)知,即,∴.假设存在互不相等的正整数m,s,t满足条件,则有(3s+1)2=(3m+1)(3t+1),即32s+2×3s+1=3m+t+3m+3t+1,∵2s=m+t,∴得3m+3t=2×3s.但是,当且仅当m=t时等号成立,这与m,s,t互不相等矛盾,∴不存在互不相等的正整数m,s,t满足题给的条件.22.(12分)已知α为锐角,且,函数,数列{a n}的首项.(1)求函数f(x)的表达式;>a n;(2)求证:a n+1(3)求证:.【解答】解:(1),又∵α为锐角,所以2α=,∴,则f(x)=x2+x;=f(a n)=a n2+a n,(2)∵a n+1﹣a n=a n2>0,∴a n+1∴a n>a n;+1(3)∵,且a1=,∴,则=,∵,,>a n,又n≥2时,∴a n+1∴a n≥a3>1,+1∴,∴.。

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附答案)

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附答案)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级历史科期中考试试卷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为100分。

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学号填写在答题卡和答卷密封线内相应的位置上,用2B铅笔将自己的学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有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卷纸上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卷纸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超出指定区域的答案无效;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和平整。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75分)一、单项选择题(共65小题,每小题1分,共65分)1.《国语齐语》:“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以铸锄、斤(斧),试诸壤土。

”这段史料说明春秋时期A.青铜器制造业发达B.农业耕作技术提高C.畜牧业十分发达D.铁制农具的使用2.下列谚语能够反映我国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特点的是A.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B.黄牛过河各顾各C.苗儿出得齐,丰收不用提D.小满芝麻芒种谷3.西欧粮食的收获与播种量之比,据罗马时代《克罗米拉农书》记载为4—5倍,据13世纪英国的《亨利农书》记载为3倍。

从《齐民要术》看,我国6世纪粟的收获量为播种量的24—200倍,麦类则为44-200倍,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古代A.科学技术领先世界B.农业的精耕细作技术发达C.水利灌溉技术发达D.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居世界领先4.“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纴……”农民如此兢兢业业主要是①缴纳租税的需要②商品交换的需要③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5.据《耒耜经》记载,右图所示农具由十一个部件组成,即犁铧、犁壁、犁底、压镵、策额、犁箭、犁辕、犁梢、犁评、犁建和犁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市七校联考2014-2015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综合题)两部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卷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上。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题所列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这句谚语反映的是()A.自给自足的市场经济B.耕织结合的商品经济C.铁犁牛耕为主的耕作方式D.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2.分析历史现象的因果关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

下列历史现象因果关系搭配正确的是()①铁器和牛耕——井田制瓦解②明清资本主义萌芽——洋务企业产生③工业革命——鸦片战争④民族工业短暂发展——无产阶级队伍壮大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3.下列有关我国古代手工业生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中国最早冶炼的金属是铁B.瓷器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C.中国是首先发明丝织技术的国家D.古代的官营手工业代表了当时手工业的最高水平4.大英博物馆藏有一只汉代漆杯,其底部刻有六位不同工种工匠和七位监督人员的名字。

这反映了当时的官营手工业()A.生产技术先进,面向市场B.生产人员众多,效率低下C.生产专业细化,官府掌控D.生产成本较低,官府出资5.唐朝最高年铸币量为唐玄宗时期的32万7千贯。

宋朝最高年铸币量是唐玄宗时期的20倍。

这说明()A.唐代商业发展十分落后B.宋代商业发展高于唐代C.宋代冶炼水平大大提高D.宋代完全放弃重农抑商6.明中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远超整个欧洲地区,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向中国,中国是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地区之一。

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

其中内在的和人为的原因在于()A.由于鸦片大量流入导致白银的大量外流B.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不适于工商业发展C.“重农抑商”和“闭关禁海”政策的压制D.英国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的商品输出7.以下关于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的解释,最完整的是()A.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货币要求增加B.自然经济瓦解—商品经济发展—追求黄金美梦C.商业危机—东西商道断绝—商品价格猛涨D.黄金梦—航海技术进步—资本主义萌芽8.马克思说:“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

”在马克思笔下的这一时代()①欧洲与亚非之间开启商贸联系②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③殖民活动具有暴力血腥的特点④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9.有英国学者认为:“珍妮纺纱机自问世之后并没有在法国和印度这样的国家和地区得到广泛应用。

由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工资水平较低,高价购入珍妮纺纱机生产棉纱很难获利,甚至得不偿失。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珍妮纺纱机的出现标志工业革命的开始B.较高的工资水平促使英国采用机器生产C.珍妮纺纱机是衡量工资水平的重要参考D.法国和印度在工业革命中获利少于英国10.下图是英国人口结构变化示意图,据此分析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第一次工业革命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C.第二次工业革命D.海外殖民活动的进行11.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出现了一种新的科学的生产管理方式——泰罗制。

20世纪初,泰罗制被广泛推广,企业生产效率提高,美国经济迅速发展,职业经理人开始出现。

对这一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A.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经营者革命”的出现B.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企业规模的扩大催生了科学管理体系C.泰罗制的推广促使美国经济进入“大企业”时代D.科学管理成为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原因12.这一时期,除了赤贫阶层以外的几乎(欧洲)所有人都可以买上好几套衣服,其衣橱也慢慢变得多姿多彩起来。

欧洲的消费者可购买更多的家具、储物柜、瓷器以及其他装饰品来填满他们的房子,他们拥有的物品甚至超过其最为富有的祖先。

这一情形的出现主要得益于()A.新航路的开辟B.世界市场的形成C.商业革命的完成D.工业革命的开展13.据台湾学者张玉法的《中国现代史》统计,1862—1910年清朝中央政府主持开办了许多工业企业,主要类型有:兵工厂、纺织厂、铸钱厂、造船厂等。

以上各类企业对应的数量最有可能是()A.2、5、7、42 B.7、42、5、2 C.5、7、42、2 D.42、7、5、2 14.1895年前,上海已建立了少数近代企业,但总体规模不大。

1895年之后,上海就出现了制造企业纷纷开张的局面,工业发展变得生机勃勃。

这主要是由于()A.洋务运动的发展B.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的影响C.清朝政府调整经济政策D.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15.下图是根据赵德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中的相关数据绘制。

图中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B.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侵略C.社会安定创造了有利条件 D.反帝爱国运动的大力推动16.1956年4—5月,毛泽东先后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最高国务会议上作的《论十大关系》报告中指出:“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

”这表明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A.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相结合B.已经突破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束缚C.已经找到一条适合中国自己的路线D.开始探索适合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17.阅读“1956—1966年中国经济发展对比表”(以1956年为基数)结合所学知识,对该表相关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A.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已经走向成熟B.社会主义建设虽有曲折,但成就仍是主流C.周恩来、邓小平在经济领域进行了有效地调整和整顿D.国际国内建设环境已经得到全面改善18A.媒体宣传对改革具有双重作用B.国人思想解放程度不足C.媒体对改革缺乏责任意识D.改革必须坚持阶级斗争19.改变“上工人喊人,下地人等人,干活人看人,收工人撵人”的劳动状态,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措施是()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实施“一五”计划C.实行“大跃进” D.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20.英国《金融时报》:“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

催生这三个创业高潮点的动因分别是()A.建立4个经济特区、邓小平南方讲话、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B.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三个代表理论的提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C.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放开发上海浦东、确立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D.扩大企业自主权、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21.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

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

”这一时期“好路”的“路标”是()A.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建立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D.建立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22.下图是中国现代漫画的先驱叶浅予先生《叶浅予自传》中的一幅作品——《清末遗童》。

先生用淡淡的白描手法不露声色地回忆起()清末遗童A.清政府的腐朽没落行将就木B.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战火绵绵C.南京临时政府的移风易俗D.南京国民政府的“男子剪辫”23.《上海洋场竹枝词》载:“往来如织密如麻,满眼汽车与电车……更有西装新少年,爱皮西地(即ABCD)口头禅……七天礼拜是休期,各业停工逐队嬉;或赴教堂听讲解,满街游戏任驰驱……近来女伴多天足,绝少弓鞋一捻红;近来各处报馆开,多登告白好发财……衣裳时式鬟时样,短鬓笼纱窄袖装。

”这表明在近代上海()①新式交通工具和报刊给人们生活带来了便利②思想开放人士比较崇尚西方生活方式③西方文明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传统习俗观念④多元化与西方化已成为都市生活主流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24.服饰的变化折射出时代的变迁。

下列有关鸦片战争后我国服饰变化的情况正确的是()A.旗袍是民国十年后城镇新潮女性日常着装B.长跑马褂和中山装是传统的中国服装C.西服传入使中国传统服饰退出历史舞台D.西方服饰的传入不利于中国社会的进步25.1931年,美国财长梅隆称:“在这个国家,无论政府还是企业,他们行动一致,坚定地阻止工资下调,并尽量保证更多的人就业,并以此增加消费。

……我们要不惜一切代价维持生活标准。

”这反映出当时的美国()A.实行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B.积极推行以工代赈C.放弃了自由竞争的经济政策D.努力抑制物价上涨26.美国著名电影明星秀兰·邓波儿,在20世纪30年代危机最深重的时候,她在多部影片中的表演给沮丧、绝望的美国人带来了希望、勇气和乐观。

美国总统罗斯福曾公开宣称:“只要我们有秀兰·邓波尔,我们的国家就没事。

”材料主要说明了()A.电影使美国摆脱经济危机B.电影诞生在危机中的美国C.罗斯福借助电影实施新政D.电影艺术影响着社会生活27.下面是1930年和1940年美国部分机器产量数据变化,导致这一数据变化的原因之一是罗斯福新政()A.推行“以工代赈” B.实行农业减耕减产政策C.整顿财政金融体系D.致力于国家工业复兴28.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

面对1929年爆发的特大经济危机,罗斯福总统实施新政,其中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和兴办公共工程的措施,分别属于()A.减少产品供给增加消费B.增加消费减少产品供给C.增加产品供给减少消费D.减少消费增加产品供给29)A.西方各国放弃了自由贸易政策B.西方各国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C.马歇尔计划推动欧洲经济复苏D.资本主义世界呈三足鼎立局面30.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二十多年的黄金时代。

世界工业和世界贸易在这些年以5.6%和7.3%的前所未有的增长率增长,促成这一繁荣的因素包括()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②福利国家制度的确立和扩展③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推行④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第II卷(综合题)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31.(20分)十八大报告将城镇化提到了极高的位置,城镇化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中国的城镇化过程中要善于从历史上吸取经验教训,少走弯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