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狐德棻年谱
试论令狐德蕖在文献资源建设和文献编撰方面的贡献

修 《 晋书》 的决定 ……令狐德菜和敬播担任着实际主 编之职,全书的体例均 由他l ' f J  ̄ -人裁定 ” 。 l 5 “ 由于令 狐德橥 的才 、学 、识和史学组织工作者 的素养 ,他还 被所有参加编修 书》 的人 ‘ 推 为首 ’ ,做了这次修 撰工作的实际负责人” ;[ 6 ] 1 从担任一般编辑发展到主
… …
” 】 又据 ( ( 1 日 唐书 ・ 经籍 志 序》 : “ 隋 志 简 编最 为
与其他各史全部完成 。 ”[ 5 令狐德菜在 ( 倜 书》编撰
中 担任 主编 ; “ 贞观 二 十年 ( 6 4 6 ) ,唐 太 宗 又做 出重
博 洽 。及 大 业 之 季 ,丧 失 者 多 。 贞 观 中 ,令 狐 德 橥 、 魏 征 相 次 为 秘 书监 ,上 言 经 籍 亡逸 ,请 行 购 募 ,并 奏 引学 士 校定 ,群 书大 备 。 ” 从 上 述古 文献 记 载 得 知 ,唐 初 将 大 批 图 书 从 原 国
图 书 馆 理 论 与 实 践
LI BRARY THEO RY AND PRACTI CE
专 业史 苑
●马 光 华 ,刘 圆 圆 2
( 1 .西 北大 学 图 书馆 ,西安 7 1 0 0 6 9 ;2 .西 北 工业 大 学 图 书馆 ,西 安 7 1 0 0 7 2 )
试论令狐德蕖在文献资源建设和文献编撰方面的贡献
编 之 外 ,令 狐 德 菜 还 担 任 了 总 编 辑 之 职 。 据 《 旧 唐
都 பைடு நூலகம்阳运至 ( 水运)长安途 中 ,所载图书之船撞到暗
礁 ,图书 掉 入 水 中 ,仅 有 十 分 之 一 、二 得 以保 存 。加
之朝代更替带来的连年 战争等多种原 因导致文献资料
南北朝及唐宋时期的著名史书

《晋书》共有130卷。
中国自唐代开始设馆修史,《晋书》就是其中的第一部。
唐太宗不满唐代以前的多种晋史,贞观二十年(公元646年)下诏修《晋书》,命时任宰相房玄龄、褚遂良、许敬宗为监修,主持修撰晋史,由令狐德棻、敬播、李延寿等十余人分工撰写。
《宋书》共有100卷,为南朝(梁)沈约(公元441—513年)所撰。
沈约,字休文,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县)人,历任宋、齐、梁三朝多任官职。
齐武帝永明五年(公元487年)奉诏撰《宋书》,写成本纪10篇、列传60篇、志30篇,记南朝宋一代史事,始于东晋安帝义熙元年(公元405年),终于宋顺帝升明三年(公元479年)。
《南齐书》共有59卷,为南朝(梁)萧子显(公元489—537年)所撰。
萧子显,字景阳,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出身南齐皇族。
梁时萧子显奏请撰写《齐书》,写成本纪8卷、志11卷、列传40卷,记南朝齐一代23年的政治、经济、文化、典章制度等史事。
本书原名《齐书》,北宋时加上“南”字,以别于唐代李百药撰写的《北齐书》。
《梁书》共有56卷,由唐代姚思廉(公元557—637年)编撰。
父亲姚察曾经撰写梁、陈二史,但只写了一部分就死了,临终时嘱咐儿子思廉继续完成他的遗愿。
贞观三年(公元629年),思廉奉诏撰梁、陈二史,由秘书监魏征监修。
姚思廉依据家藏旧稿,兼采诸家史书,撰写成《梁书》、《陈书》。
《梁书》包括本纪6卷、《列传》50卷,无表、志。
《陈书》共有30卷,亦为唐代姚思廉所撰。
思廉在撰写《梁书》的同时,即修撰本书。
他除利用其父姚察的旧稿外,兼采顾野王的陈国史及陆琼的《陈书》所载的史料,写成纪6卷、传30卷,亦无表、志。
此外,本书亦多载诏书和诗赋文章,史事则多有隐恶扬善之处。
其文字精练,文风清新。
《陈书》亦为魏征监修,本纪部分和《皇后传》的论赞皆出于魏征之笔。
《魏书》共有130卷,为北齐魏收(公元510—572年)所撰。
北齐天保二年(公元551年)文宣帝下诏魏收撰写魏史,由高隆之监修,至天保五年写成。
了解24史

今天,咱们一起来学习、了解一下我们中国的《二十四史》。
(一)《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包括:《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
(二)关于这个名称的由来,其实是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逐步产生的。
早在三国时期,社会上已有“三史”之称。
“三史”是指《史记》《汉书》和《后汉书》。
《三国志》完成后,连同“三史”,被称为“前四史”。
在唐代,《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十部正史还曾经被合称为“十史”。
随后,又出现了“十三代史”,即在“十史”的基础上,增加了《史记》、《汉书》、《后汉书》。
到了宋代,在“十三史”的基础上,加入《南史》、《北史》、《新唐书》《新五代史》,又形成了“十七史”。
明代又增加了《宋史》、《辽史》、《金史》、《元史》,形成“二十一史”。
清朝乾隆初年,刊行了《明史》,加先前各史,形成“二十二史”。
后来又增加了《旧唐书》,成为“二十三史”。
再后来从《永乐大典》中辑录出来的《旧五代史》也被列入正史,经乾隆皇帝钦定,合称“钦定二十四史”——这就是咱们今天所说的《二十四史》称谓的由来。
其实民国政府后来又将清末民初的学者赵尔巽主编的《清史稿》和柯劭忞独立编著的《新元史》列入正史,形成了“二十六史”。
不过“二十六史”的知名度,远比不像“二十四史”那样家喻户晓。
(二)《二十四史》的相关介绍:(最后还有对《清史稿》和《新元史》的介绍)1、《史记》一文了解中国《二十四史》作者:司马迁史书体例:纪传体通史创作时间:公元前104年—公元前90年(西汉时期)记述的历史年代: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文言文《令狐德棻传》原文与译文

文言文《令狐德棻传》原文与译文令狐德棻fēn,宜州华原人。
德棻博涉文史,早知名。
高祖入关,引直大丞相府记室。
武德元年,转起居舍人,迁秘书丞,与侍中陈叔达等受诏撰《艺文类聚》。
高祖问德棻曰:“丈夫冠、妇人髻,竞为高大,何也?”对曰:“在人之身,冠为上饰,所以古人方诸君上。
昔东晋之末,君弱臣强,江左士女,皆衣小而裳大。
及宋武正位之后,君德尊严,衣服之制,俄亦变改。
此即近事之征。
”高祖然之。
时承丧乱之余,经籍亡逸,德棻奏请购募遗书。
重加钱帛,增置楷书,令缮写。
数年间,群书略备。
德棻尝从容言于高祖曰:“窃见近代已来,多无正史,梁、陈及齐,犹有文籍。
至周、隋遭大业离乱,多有遗阙。
当今耳目犹接,尚有可凭,如更十数年后,恐事迹湮没。
陛上既受禅于隋,复承周氏历数,国家二祖功业,并在周时。
如文史不存,何以贻鉴今古?”高祖然其奏,下诏。
瑀yǔ等受诏,历数年,竟不能就而罢。
贞观三年,太宗复敕c hì修撰,乃令德棻与秘书郎岑文本、殿中侍御史崔仁师佐修周史。
创修撰之源,自德棻始也。
十年,以修周史赐绢四百匹。
又以撰《氏族志》成,赐帛二百匹。
十五年,转太子右庶子。
承乾败,随例除名。
十八年,起为雅州刺史,以公事免。
寻有诏改撰《晋书》,房玄龄奏德棻令预修撰,当时同修一十八人,并推德棻为首,其体制多取决焉。
永徽元年,为礼部侍郎,兼弘文馆学士,监修国史及《五代史志》。
高宗尝召宰臣及弘文馆学士于中华殿而问曰:“何者为王道?霸道?又孰为先后?”德棻对曰:“王道任德,霸道任刑。
自三王已上,皆行王道;唯秦任霸术,汉则杂而行之;魏、晋已下,王、霸俱失。
如欲用之,王道为最,而行之为难。
”高宗曰:“今之所行,何政为要?”德棻对曰:“古者为政,清其心,简其事,以此为本。
当今天下无虞,年谷丰稔,薄赋敛,少征役,此乃合于古道。
为政之要道,莫过于此。
”又问曰:“禹、汤何以兴?桀、纣何以亡?”德棻对曰:“《传》称:‘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桀、纣罪人,其亡也忽焉。
令狐天恩墓表

令狐天恩墓表
蝯翁睥睨慎翁狂,黑女文公费品量。
翰墨有缘吾自幸,居然妙迹见高昌。
——启功
学习书法,结构可看碑刻,用笔则非墨迹不可。
而魏晋至唐,碑志虽时可见之,但多为刻石,墨迹绝难一见。
今此册墓表墨迹,魏碑唐楷之笔法昭示无余矣。
习书者得此,自可免暗中摸索之困惑,而获书之真谛也。
令狐天恩墓表,这才是'魏碑笔法'!
▼
【释文】延昌十一年辛卯岁四月朔戊寅六日水未,前为交河郡内干将,后转迁户曹参军,字天恩,春秋六十有八,令孤氏之墓表也。
书法甚得北魏《高贞碑》筋骨,又得《马鸣寺碑》用笔取势,功力深厚无寒险气。
如此妙笔神韵,于石经洞中万卷遗书也难遇见。
高昌延昌十一年(北周天和六年,571年),墨书,有界格,六行四十八字。
单字放大图片▼。
令狐克飞世系表

桐梓县沙嘴上水沟令狐氏分支19第六七世钦字志恭(配周、杨氏,子:松、棉、栋)(其墓葬黑石溪)20第六八世棉字升高(配庞、犹氏,子:珪(音归))(其墓葬黑石溪)21第六九世珪字璧重(配郑氏,子:爵、舜)(其墓葬黑石溪)22第七十世爵字朝禄(其墓葬刘村即灰面厂)(配刘氏生俊,庞氏生杰、仪,冷氏生勋、熹)注:[历来住元田坝上塆(即庞村塆或天井塆)令狐氏族人之始祖] 23第七一世勋字在谋(配杨氏,子:宪、敏、宰)(墓葬冷村)24第七二世敏字聪玉(配成氏,子:瑞、岩、崇)25第七三世瑞字祥照(配杨氏,子:坖)26第七四世坖字绍圣(配王氏,子:怀攀、浚、鲁) 27第七五世怀鲁字天衢(配成氏,子:应武)28第七六世应武(配成氏,子:仕上、中、下)29第七七世仕中(配李氏,子:之役、捷、会、盟、朋)(葬冷村)30第七八世之役廪膳生员葬冷村(配赵氏,子:尚志)31第七九世尚志葬冷村(配赵、李氏,子:开溢)32第八十世开溢(配张、李、赵氏,子:元观、章、星、黻、廷、邦)(葬冷村)33第八一世元黻葬冷村(配赵氏,子:明昌)34第八二世明昌葬冷村(配杨氏,子:正寅)35第八三世正寅葬冷村(配黄氏,子:大钟) 36第八四世大钟葬冷村(配赵氏,子:世方、趣、芬)37第八五世世趣葬沙嘴上水沟(配赵氏,子:荣敬)世芬(配覃氏,子:荣恩、树、德、飞,女:九英、凤英)(葬冷村)38第八六世荣敬(配王孟珍,子:昌雄、伦、明,女:昌学)荣恩住冷村(配杨学明,子:昌其、连) 39第八七世昌雄(配成氏,女:克英)昌伦葬上水沟(配胡泽仙、马继先,子:克忠、强、亮、华、友,女:克珍、会、群)昌明(配马继先、朱绍英,子:克飞)昌其(配杨道英,子:克森、吉,女:克秀、芳、凤、慧)昌连(配杨淑清,子:梓龙,女:红、小峪)(地质高级工程师)40第八八世克忠(配田梦群,子:绍勇、君、清)克强(配赵学蓝,女:绍芝)克亮葬上水沟(配刘绣群,子:绍江,女:绍利)克华(配胡群仙,子:绍银,女:桂花)克友(配成金娣,子:绍国,女:绍燕)克飞字雪飞(配周朝容,女:绍英)克森(配邹建华,子:绍乾、坤,女:盼盼)克吉(配张绍先,女:绍艳、欢)41第八九世绍勇(配代钱美,子:友涛)42第九十世友43第九一世恭44第九二世永45第九三世发46第九四世祥撰者直系明钉祖后裔的基本概况:(附499页后)。
走陵读史|大唐令狐德棻家族墓

走陵读史|大唐令狐德棻家族墓令狐德棻墓位于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寺沟镇杨家河村。
其地古称锦阳川,东临步寿塬,西倚落星塬,南达县城,北通甘肃。
沮水纵贯,沃野千顷,盛产粮菜,人杰地灵。
据《耀州志》载:“州西北三里方巷口(即今杨家河)有令狐整、令狐熙、令狐德棻墓,有碑。
” 墓地现仅存1.2亩。
令狐德棻墓,圆丘状,高3.5米,底围27.5米。
墓前原有神道石刻、神道碑现已失佚。
1992年4月20日,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令狐德棻墓为省级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公布保护范围。
其重点保护区:墓冢北至公路,东至50米处,西至20米处,南至50米处。
建设控制地带为墓冢西至铁路,北至水泥三厂公路,南至200米处,尔至200米处范围内。
令狐德棻墓西南角100米处存有唐贞观十一年(637)款立初唐石碑一通,碑首六螭下垂,圭额。
碑阳额题篆书“隋故桂州总管武康郡公(令狐熙)之碑”,保存完好。
帝陵寻踪小组标注 2018.02.27按:大唐令狐德棻墓在陕西与铜川文物书籍中少有记载,有的也多数描述不清晰,或有误记,如《陕西文物古迹大观· 陕西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巡礼》内文99页,把“隋故桂州总管武康郡公之碑” 描写成为令狐德棻的神道碑。
隋文帝杨坚因岭南夷人、越人常反叛,调令狐熙去总管桂州等十七州的军事,同意他随机行事,刺史以下官员,他可以按制度补授。
给他军帐内人员五百人,赐他布帛五百匹,派人送给他家中用度,改封他为武康郡公爵。
“隋故桂州总管武康郡公之碑”应为令狐神道碑。
国家文物局主编、陕西省文物事业管理局编制的《中国文物地图集》(陕西分册),上册内文167页,把令狐德棻与令狐熙墓标注颠倒。
且下册令狐熙文字描述有误,把令狐整的墓的封土圆丘信息底径9米,高约3.5米的信息描述成令狐熙墓。
令狐家族令狐德棻博涉文史、精通宗庙之礼法,据礼制宗法之制,宗庙与神主的排列次序始祖居中,以下父子(祖、父)递为昭穆,左为昭,右为穆。
结合墓园遗存封土与遗存神道碑,可知为令狐整墓居中,其子令狐熙墓为昭位居左,其孙令狐德棻墓为穆位居右。
鲜卑研究文献

鲜卑研究文献一、文献史料(三国吴)韦昭注:《国语》,中华书局,1985年。
(晋)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
(南朝梁)沈约:《宋书》,中华书局,1974年。
(南朝梁)萧子显:《南齐书》,中华书局,1972年。
(北齐)魏收:《魏书》,中华书局,1974年。
(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
(唐)令狐德棻、岑文本、崔仁师:《周书》,中华书局,1971年。
(唐)杜佑:《通典》,中华书局,1984年。
(宋)司马光主编:《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年。
二、中文论著A安介生:《试论拓跋鲜卑的早期迁徙问题》,《原学》第二辑,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
安家瑶、刘俊喜:《北魏玻璃》,《汉代考古与汉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齐鲁书社,2006年。
安家瑶、刘俊喜:《大同地区的北魏玻璃器》,《4-6世纪的北中国与欧亚大陆》,科学出版社,2006年。
安路、贾伟明:《黑龙江讷河二克浅墓地及其问题探讨》,《北方文物》1986年第2期。
安志敏:《关于内蒙古扎赉诺尔古墓群的族属问题》,《文物》1964年第5期。
B白鸟库吉著、方壮猷译:《东胡民族考》,商务印书馆,1934年。
包头市文物管理处:《包头固阳县发现北魏墓群》,《考古》1987年第1期。
薄小莹:《吐鲁番地区发现的联珠纹织物》,《纪念北京大学考古专业三十周年论文集(1952-1982)》,文物出版社,1990年。
卜苏珊著、张元林译:《中国六世纪初的元氏墓志上的雷公、风神图》,《敦煌研究》1991年第3期。
卜扬武、程玺:《呼和浩特地区鲜卑墓所反映的社会问题》,《内蒙古文物考古》1991年第1期。
C曹臣明:《北魏方山永固陵地理环境的选择与陵园制度》,《中国古都研究》第十辑,1992年。
曹熙:《早期鲜卑史初探》,《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1985年第1期。
曹汛:《北魏刘贤墓志》,《考古》1984年第7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1 第 8期 00年
令
狐
德
菜
年
谱
0赵 倩
( 宁 师范 大学 文学 院 , 宁 大连 辽 辽 16 2 ) 10 1
[ 摘 要] 令狐德粲, 华原人。 宜州 博涉 文史, 早知名。高 祖入关, 记室, 起居舍人, 引直 转 迁秘书 丞。与 侍
中陈叔达等奉诏撰 《 艺文类聚》 。奏请修历代史书 , 德菜修《 周史》 仍总知类会 梁、 齐、 , 陈、 隋诸史。 贞观 中, 累官礼
隋 大 业 十 三年 ( 1 6 7年 )三十 四岁
令狐德蘖复敕修撰五代史。 《 新唐 书》 卷一百 二 :贞观三年 , “ 复诏撰定 。 ”
贞观六年 (3 62年)五十岁 令狐德禁累迁礼部侍郎 。 兼修 国史 。 爵彭城县男。 封
及义旗 建 , 准安王神通 据太 平宫. 自称 总管 , 以德藁为记
盐 四州诸军事 , 鄢州刺史 , 日襄 。 谥 ” 德蘖父令狐熙 . 字长熙 。 敦煌 人也 , 为西州豪右。隋鸿 代
胪 卿 , 时年 六 十 三 。 卒
烈世庸 不光 明, 后无传 焉。 帝谓然 。……整振论撰 , ’ 多历 年
不 能就 , 罢之。 ”
《 全唐文》 中收录其《 请修 近史奏》 一文 。——武德七 年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6 2—8 1 (0 0)8一 o 4— 2 17 60 2 1 0 o 6 0
奏。整振论撰 , 多历 年不 能就 。 罢之。
《 新唐书》 卷一 百二 : 方是 时 , “ 大乱后 , 籍亡 散 , 书 经 秘
湮缺, 德橥始请帝重 购求 天下遗 书 , 置吏补 录。又建言 : 近 ‘
室参军。
《 旧唐 书》 卷七 十三 : 六 年 , “ 累迁 礼部 侍郎 , 修 国史 , 兼
封 爵彭 城 县 男 。 ”
《 新唐书 - 高祖 本纪 》 一 : 十三年 , 卷 “ ……从父 弟神 通
起兵于鄂 ……” 新唐书 ・ 《 淮安王神通 》 “ :隋大 业末在长安 ,
会高祖兵 兴 , 吏逮捕 , 亡命之鄂南山 , ……令狐德菜为记室。 ”
赵倩 /令 狐德 菜年 谱
《 旧唐书》 卷七 十 三 : 寻 又撰 高 宗实 录三 十卷 , 爵为 “ 晋
公 。 ”
岑文本 、 刘孝孙、 许敬 宗于宅 , 各有诗 作。— — 《 唐五 代文 学 编年史 ・ 初盛唐卷》
高门聊命 赏, 群英 于 此 遇。放 旷 山 水情 。 留连 文 酒 趣 。 夕烟起林蔚 。 霜枝殒 庭树 。落 景 虽已倾 。 归轩 幸 能驻。——
武德 元年 ( 1 6 8年 )三 十 五 岁 令狐 德 蘖 转 起 居 舍 人 。
贞观十年 (3 6 6年 )五十四岁
令狐德菜以修周史 赐绢四百 匹。 《 旧唐 书》 卷七十三 :十年 , “ 以修周史赐绢 四百匹。 ”
撰成《 周书》 于《 , 庾信王褒传论》中评及 梁陈宫体 。 强调
以撰 《 氏族志》 , 帛二百匹 。 成 赐 ”
贞观 十 二 年 (3 6 8年 )岁 五 十 六
[ 作者 简介] 赵倩 , , 女 辽宁盘锦市人 , 辽宁师 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古典文献学硕士研究生 , 方向: 研究 先秦两汉文学。
-・- — —
6 ・— 4 — ・ —
吉又跣 止
冬, 于志宁在太子左庶子任 。 令狐 德菜 、 封行 高、 正伦 、 杜
于隋 , 隋承周 , 二祖功业多在周 , 今不论次 , 各为一王史 , 先 则
官。 加郎 、 豳、 四州诸军事 , 宜、 盐 郝州刺史 。 谥日襄。
《 周书》 三十六 :令 狐整 , 卷 “ 子延保 , 敦煌人 , 本名延 , 世
为西士冠冕。……天和六 年 , 进位 大将 军 , 邑通 前两 千一 增 百户 。……建德二年卒 , 时年 六 十一 , 赠本官 , 郫 、 、 、 加 宜 豳
文章当 以气为主 , 文质得 宜。—— 《 五代文 学编年 史 ・ 唐 初 盛唐卷》
贞 观 十 一 年 (3 6 7年 )五 十 五 岁
《 旧唐书》 卷七 十 三 : 武 德 元 年 , 起 居舍 人 , 见 亲 “ 转 甚
待 。 ”
武 德 五年 (2 6 2年 )四 十 岁
令狐德禁迁秘书丞。
《 新唐书》 卷一百二 : 令狐德椠 , “ 宜州华原人 。 ”
德禁祖父令狐整 , 子延保 。 煌人 , 敦 本名 延 。 世为 西士 冠
冕 。天 和 六 年 . 位 大 将 军 。 建 德 二 年 卒 。 年 六十 一 . 本 进 时 赠
代无正史 , 、 、 梁 陈 齐文籍犹可据 , 至周 、 隋事多脱捐 。今耳 目 尚相及 , 史有所冯 ; 一易世 , 皆汩 暗 , 事 无所 掇拾 。陛下受 禅
令狐德藁修新礼成 。 爵为子。又 以撰 《 晋 氏族志》 。 成 赐
帛二百匹。
与陈叔达等受诏撰《 艺文类聚》 《 旧唐书》 卷七 十三 :五 年 , “ 迁秘 书丞 , 与侍 中陈叔达等
受诏撰艺文类聚。 ” 奏请购募图书并受 梁、 齐、 、 陈、 周 隋五代 史。高祖 然其
《 旧唐书》 卷七十三 : 十一年 , 新礼成 , 爵为 子。又 “ 修 晋
部侍 郎国子祭 酒 , 崇贤馆学士。 国家凡有修撰 , 兼 无不参顸 。令存诗一首于《 全唐诗》 文五篇 于《 , 全唐文》 。
[ 关键词 ] 令狐德桑; 年谱;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历
中图分类 号 : 0 . I 62 2
陈长公至德元年 (8 )一岁 5 3年 令狐德蘖生。德菜 。 宜州华原人。
(2 6 4年 )四 十二 岁
令狐德藁 、 欧阳询 、 朗等 撰成 《 袁 艺文 类聚》一百卷 。 上 之 。—— 《 唐五代文 学编 年史 ・ 初盛唐卷》
贞观 三 年 (2 69年 )四 十七 岁
《 隋书》 卷五 十六 : 令狐 熙 , “ 字长熙 , 煌人 也 , 为西 敦 代 州豪右。……寻为 长史 , 迁鸿胪 卿 。……熙性 素刚 , 郁不 郁 得志 , 至永州 , 行 忧愤发病而卒 , 时年六 十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