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城市旅游空间一体化的旅游理念形象定位

合集下载

旅游规划与开发期末复习重点

旅游规划与开发期末复习重点

旅游规划与开发期末复习重点名词解释1、旅游系统:旅游系统是由旅游客源市场子系统、旅游目的地吸引力子系统、旅游企业子系统以及旅游支撑与保障子系统四个相互关联和影响的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

2、旅游规划:以调查评价为基础、以预测和管理为手段、以优化和持续发展为目的,在旅游系统发展现状调查评价的基础上,结合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趋势以及旅游系统的发展规律,以优化总体布局、完善功能结构以及推进旅游系统与社会和谐发展为目的的战略设计和实施的过程。

3、旅游开发:旅游开发是指为发挥、提升旅游资源对游客的吸引力,使得潜在的旅游资源优势化成为现实的经济优势,并使旅游活动得以实现的技术经济行为。

4、竞争力:是指经济主体通过占有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源并以其为基础创造更具优势的生产要素和生产环境,向市场提供高效用度和满意度的产品和服务,并获得较高收益的能力。

5、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产生威胁的发展。

6、城市旅游:旅游者受城市文化、城市景观和城市商务氛围吸引,在城市区域内进行的,以探亲访友、商务会议、文化修学、观光购物遗迹游乐休闲为目的的旅游活动。

7、生态旅游:通过利用未受人类开发的自然生态资源开展的旅游活动。

8、会展旅游:通过举办各种类型的大型国际展览会、博览会、交易会、运动会、招商会等,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洽谈贸易、旅游观光、进行技术合作、信息沟通、人员互访和文化交流,以此带动交通、旅游、商业、餐饮等多项相关产业的发展,它是一种综合性的旅游服务形式。

9、主题公园:是根据某个特定的主题,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多层次空间活动设置方式,集诸多娱乐活动、休闲要素和服务接待设施于一体的现代旅游目的地。

10、假日旅游:是指人们利用节假日或双休日,外出旅游所引发的游、购、娱、食、住、行等消费活动的总称。

11、旅游资源:是指能够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并促动其实现旅游活动,可为旅游业发展所利用,并由此产生一定的经济、社会及生态环境效益的一切自然存在和社会创造。

黄山市旅游形象定位研究

黄山市旅游形象定位研究

黄山市旅游形象定位研究摘要: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形象得地位和作用日益明显,黄山市原有的形象定位已不能适应目前黄山市旅游形势发展。

因此有必要根据黄山市现有的旅游资源特点,市场竞争状况及旅游现状进行分析,从而提出一个比较合适目前黄山市旅游形象得口号。

关键词:黄山旅游目的地旅游资源形象定位研究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the position and effection of the image position of tourism i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The original image position of Huangshan Tourism destrination can’t fit in with the expanding of Huangshan City.So it’s very necessary to give a new image position of Huangshan.That’s must connect with the resoures and competition of Huangshan,after a very careful analyse.Key words:Huangshan tourism destination;image position;tourism sesoures.形象是能吸引人的思想感情活动的具体形状和姿态,是人的思想情感活动的结果。

形象一旦形成又讲深刻影响人的思想和情感,进而成为人们行为选择,兴趣取舍得依据。

在旅游市场供需双方发生根本变化的今天,旅游地形象已成为人们外出旅游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形象是旅游目的地最有力的法宝。

旅游地形体现在其口号上,一般口号由一句精辟而富感染力的橘子概括表现。

旅游地形象一旦形成就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成为一个旅游地在一个相当长时期内传播形象和进行营销而反复使用的口号。

长三角地区城市品牌定位研究——以吸引旅游为例

长三角地区城市品牌定位研究——以吸引旅游为例
属 性评 价 和数 据 处理 阶 段 ( 量 研 究 方 法 ) 定 目的: 据 得 到 的相 关 城 市 形 象 属 性 测 量 受 访 者 对 城 市 形 象 的 感 根 方法 : 需要 两 个 量 表 ,属 性 重 要 性 评 估 量 表 和 属 性 表 现 量表
目标 受 众 的 因 素 , 源 禀 赋 角 度 的 城 市 品 牌 定 位 资
属性提炼阶段( 定性研 究方法) 目的: 找到 目标受众心中所 感知到的城市形象属性 方法: 引发属性的技术如访谈 、内容分析 、库格分析等


引 言
目前 对 于 城 市 品 牌 定 位 的 研 究 多 数 是 从 资 源 禀 赋 出 发 。如 果 一 个 中 小 城 市 没 有 什 么 独 特 的 资 源 禀 赋 , 者 和 其 他 城 市 有 同 质 的 资 源 禀 赋 , 怎 或 该 样 进 行 城 市 品 牌 定 位 ? 本 研 究 总 结 国 外 地 点 形 象 研 究 领 域 的 研 究 成 果 , 鉴 到 城 市 品 牌 定 位 研 究 借 中 , 城 市 目标 受 众 所 感 知 到 的 城 市 属 性 优 势 的 从 角 度 找 到 合 理 定 位 的 依 品牌 定 位 提 出 建议 。
维普资讯
长三角地区城市品牌定位研究 以吸引旅游为例
。 张 玮 伍 青 生
摘 要 长 三 角 经 济 一 体 化 为 长 三 角 地 区 城 市 品 牌 建 设 提 出 了 新 的 要 求 , 研 究 从 城 市 目标 受 众 ( 游 本 旅
者 、 资者等 ) 投 感知 而非 资源 禀赋优 势 的角度 出发寻找 城 市品 牌合理 定位 的依 据 。本文 以潜在旅 游 者 为例 给
出从 目标 受众 角度 进行城 市 品牌定 位研 究的过 程 , 结合 资 源禀赋 分析 、 并 竞争 分析 为长三 角八 个案例 城 市的

旅游规划与开发复习题答案

旅游规划与开发复习题答案

旅游规划与开发复习题答案旅游规划与开发复习题答案一、名词解释(5*2=10分)1.旅游规划:在旅游系统发展现状调查评价的基础上,结合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趋势以及旅游系统的发展规律,以优化总体布局、完善功能结构以及推进旅游系统与社会和谐发展为目的的战略设计和实施的动态过程。

2.旅游开发:旅游开发一般是指为发挥、提升旅游资源对游客的吸引力,使得潜在的旅游资源优势转化成为现实的经济效益,并使旅游活动得以实现的技术经济行为。

其实质是以旅游资源为“原材料”,通过一定形式的挖掘、加工,达到满足旅游者的各种需求,实现资源经济、社会和生态价值的目的。

3.消费者行为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是研究消费者心理及其行为模式的理论。

运用该理论研究通过访谈、市场抽样调查与统计数据分析等渠道获得的特定区域旅游者的行为模式(包括旅游者的空间行为模式、消费行为模式和消费心理模式),并将其应用于旅游开发规划可以指导旅游产品及线路设计、选择市场营销策略。

4.主题公园:所谓主题公园是根据某个特定的主题,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多层次空间活动设置方式,集诸多娱乐活动、休闲要素和服务接待设施于一体的现代旅游目的地。

5.生态旅游:生态旅游从狭义上讲是通过利用未受人类开发的自然生态资源开展的旅游活动,从广义上讲还包括对所组成的系统。

该系统对旅游开发具有扶持、协调和监督的作用。

11.旅游系统:旅游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旅游功能的有机整体。

其构成可以从不同角度划分,本教材将旅游系统界定为:由旅游客源市场子系统、旅游目的地吸引力子系统、旅游企业子系统以及旅游支撑与保障子系统4个部分组成,具有特定的结构、功能和目标的综合体。

12.旅游功能定位:旅游功能定位是在旅游发展目标的指导下,以当地拥有的历史文化和资源条件为基础,对旅游开发地功能的系统设计和安排,其对于指导旅游产品开发设计有重要意义。

它通常从目标市场期望(它是旅游功能定位的方向指南和市场导向)、政治经济环境与技术资金实力(它们共同构成了旅游功能定位的外部环境)以及旅游资源基础(它是旅游功能定位的基础因子,是设计支撑性旅游产品和项目的基础)等四个方面加以综合衡量。

各地主题形象定位和总体布局

各地主题形象定位和总体布局

案例:各地主题形象定位和总体布局旅游主题形象定位北京:东方古都,长城故乡大连:浪漫之都,时尚大连北京大兴:绿海甜园,都市庭院宁波:时尚宁波——魅力,故事,娱乐。

宁波是有故事的城市:梁山伯与祝英台,蒋介石与宋美龄,徐福东渡等等。

厦门:温馨厦门青海:中华脉源黄山:名山秀水地,休闲黄山区吉林省:吉水白山,林海雪原;满蒙风情,朝族胜地;北胡故国,伪满旧都。

长春:北国春城、绿色都市浙江省:山水浙江,诗画江南绍兴:魅力绍兴,人杰地灵瑞士:世界公园,永久的中立国西班牙:三S天堂,黄金海岸长春总体形象设计(1)总体形象定位:北国春城、绿色都市(2)特色主题定位:世界雕塑之都中国冰雪之乡维护和平和振兴中华的历史教科书——伪满皇宫和殖民遗迹新中国电影的发源地、新世纪东方的好莱坞——中国长影中国汽车工业的摇篮——长春一汽(3)主题口号:回归大自然、走进净月潭北国冰雪之乡、长春净月观光北国避暑胜地、净月山林水域海峡两岸姊妹潭、净月日月水相连城市园林、避暑胜地、森林浴场、天然氧吧——净月欢迎您赏世界雕塑精粹、观长春雕塑公园世界雕塑之都——中国长春伪满皇宫、殖民遗迹、勿忘国耻、世代警世电影艺术的殿堂、影视名家的摇篮——长春电影制片厂新中国电影的发源地、新世纪东方的好莱坞——中国长影东方的底特律、中国的汽车城——长春一汽长春春常在、春城情更浓、魅力长春、动感春城中国梅花鹿之乡——长春双阳关东三宝鹿茸之乡——长春双阳中国北方溶洞之乡——长春双阳历史风云演义场、辽金重镇黄龙府辽塔映朝晖、古城换新颜——塞外名城黄龙府松辽大地、一带江河、水域观光、第二松江。

标志景观形象用电影胶片和汽车模型组成形象“长春”二字并以绿、白两种颜色为主色调,突出森林、冰雪;用君子兰和胜利两字组成形象图案。

拉发山旅游形象的总体设计(一)整体感知形象设计山险水秀,石美洞奇,绿野仙踪,道教古观,民俗风情——拉法山国家森林公园自然之旅(二)整体构成形象设计关东第一奇山,峰险、洞奇、石秀、林幽庆岭活鱼,南湖瀑布,金秋红叶,历史沧桑松花湖畔,三岛风光,绿树掩映,度假休闲道教古观,金斗宫址,高山平湖,天然冰湖(三)战略形象设计相聚蛟河,返璞归真,生态旅游、探险猎奇、冰雪旅游、度假野营、水上娱乐、民俗风情、产业旅游等为一体的新型旅游(四)宣传口号设计拉法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形象宣传口号设计为:勇攀拉法山巅,极目万里河山。

扬优展长 新路超越——镇江“跑起来”的优势分析和对策建议

扬优展长 新路超越——镇江“跑起来”的优势分析和对策建议

4贯彻落实市委全委会精神2021年第1期•扬优展长—镇江"跑起来”新路超越的优势分析和对策建议□镇江市委研究室、镇江市社科联、江苏大学联合课题组推进镇江“跑起来”,奋力追赶超越,争得更大荣光,优势是决定成败的关键。

镇 江有很多优势,我们一定要充分挖掘发挥,不仅要从优势中增强“镇江能行”的信心,更要把优势转化为“三高一争”的动能,真 正实现镇江“跑起来”。

一、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叠加,是镇江"跑起来”的最好机遇当前,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 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苏南现代化建设 示范区建设、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宁镇扬一体化发展等重大战略叠加镇江。

每 一个重大发展战略都是一座金矿,重大战略 叠加必然蕴含巨大战略红利,主要包括:(1) 理念红利。

重大战略叠加镇江,赋予镇江城 市更多内涵和更大责任,给城市发展带来无 限空间,给城市人民带来更多期待。

(2) 改革红利。

重大战略叠加镇江,思路调整、制度创新、改革加快,为镇江破解突出矛盾 和问题,增创发展动力活力,打开了许多新 的重要窗口。

(3)载体红利。

重大战略叠 加必然带来重大载体突破,无论是中央、省里直接投人建设,还是中央、省里给予政策 支持,都能够帮助镇江解决一些长期以来想 解决而没有办法解决的难题,办成一些当下 想办而没有能力办的大事。

(4)政策红利。

重大战略叠加必然伴随重大政策支持。

这其 中包括实打实的项目、资金,甚至还有一些 高含金量的赋权。

但机遇不代表成功。

目前的问题是,对重大战略所蕴含的红利研究不深、挖掘 不够、争取不力、利用不足。

建议市委市政府组织专门力量持续开展重大战略研究,找准对接点、融人点和突破点,充分 释放战略红利。

(1)找准重大战略中的城 市定位和发展愿景,加强城市营销,对内 激发“跑起来”的自信,对外提高城市吸引力。

(2)针对发展障碍约束,谋划重大改革举措,争取先行先试政策,增创体 制机制新优势,解放和发展先进生产力。

公需课《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及城市发展评析》考试题目及答案

公需课《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及城市发展评析》考试题目及答案

公需课《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及城市发展评析》考试题目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明确示范区(理事会)是示范区建设重要事项的决策平台,负责研究确定示范区建设的发展规划、改革事项和支持政策,协调推进重大项目2、如今,(昆山)又提出了“下一站上海”,面向未来15年,建设城区东面的娄江新城,其重要依托便是西北工业大学和西交利物浦校区,为航空产业、高端装备、新材料、汽车零部件等产业发展提供创新支撑,与上海在产业链等方面形成良性互动。

3、数据显示,2011年以来,北京、天津、(上海)等地开展了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截至2020年11月,试点碳市场共覆盖电力、钢铁、水泥等20余个行业近3000家重点排放单位,累计配额成交量约为4.3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累计成交额近100亿元,4、在合肥,“科大系”企业多达几十家,涉及(人丁智能)、高温超导、纳米材料,新能源等多个领域。

5、乡村旅游、休闲度假、徽州民宿等多种业态蓬勃发展,七成以上村庄、十多万农民参与旅游服务,全域旅游格局初步形成,“(泉水鱼)”成为我国首个纯渔业农业重要文化遗产。

6、2019年7月,(嘉兴)市委正式通过《关于实施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首位战略打造以一体化推动高质量发展典范的决定》。

《决定》明确了实施首位战略的总体思路:12410。

7、统筹推进省际之间工业互联网建设,推动企业内外网改造升级,积极参与国家标识解析与(标准体系)构建。

8、目前、(宁波)成功获批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中国(浙江)自由留易试验区宁波片区、浙江自留区宁波联动创新区,杭州湾新区获批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

9、2020年中国GDP万亿城市(23)个?10、2004年,(合肥)成为全国唯一的“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

2010年进入国家科技部的创新型试点市和国家发改委的创新型城市试点。

11、针对产业布局不合理问题,长江保护法规定,长江流域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快重点地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

江阴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

江阴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

江阴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江阴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主要内容⼀、规划范围(⼀)规划范围江阴市域,总⾯积987.53平⽅公⾥。

(⼆)中⼼城区西⾄泰常⾼速公路,南⾄规划江阴⼤道(西段)-京沪⾼速公路-常合⾼速公路(东段),东⾄新桥西边界,北⾄江阴市界所围合的范围,总⾯积约417平⽅公⾥。

(三)旧城区北⾄长江、南⾄芙蓉⼤道、西⾄通江路-通渡路、东⾄朝阳路-⽂定路,总⾯积约14.25平⽅公⾥。

⼆、规划期限近期:2011年—2015年;中期:2016年—2020年;远期:2021年—2030年;远景:展望⾄本世纪中叶。

三、城市性质长江下游滨江新兴中⼼城市,历史⽂化名城。

四、总体⽬标⾄2015年,总体达到中等收⼊发达国家和地区当前发展⽔平,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2020年,主要发展指标达到⾼收⼊发达国家或地区当前发展⽔平;⾄2030年,总体达到⾼收⼊发达国家或地区当前发展⽔平。

将江阴建成⼈民⽣活幸福、社会和谐稳定、经济充满活⼒、城乡协调发展、⽂化特⾊鲜明、⽣态环境优美、民主法制健全的滨江花园城市。

五、⼈⼝与城市化(⼀)市域总⼈⼝市域总⼈⼝近期控制在212万⼈以内,中期控制在245万⼈以内,远期控制在320万⼈以内。

(⼆)中⼼城区⼈⼝近期:130万⼈,其中城市⼈⼝122万⼈;中期:160万⼈,其中城市⼈⼝154万⼈;远期:202万⼈,其中城市⼈⼝200万⼈。

(三)镇⼈⼝近期62万⼈,中期66万⼈,远期100万⼈。

(四)农村⼈⼝近期28万⼈,中期25万⼈,远期20万⼈。

六、产业发展引导(⼀)产业发展策略以沿江地区为重⼼,统筹市域⼯业布局;以中⼼城区为核⼼,优化服务业内部结构;以南部⽣态⽔⽹地区为主体,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产业布局指引1、⼯业总体布局规划形成“临港产业集聚区”、“⾼新产业集聚区”、“东部优势产业集聚区”、“南部轻型装备制造产业集聚区”、“东南特⾊产业集聚区”五⼤⼯业产业集聚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三角城市旅游空间一体化的旅游理念形象
定位
内容摘要:城市旅游形象是指城市旅游者在游览城市的过程中,通过对城市环境形体的观赏和市民素质、民风民俗、服务态度等的体验所产生的城市总体印象,该文对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空间一体化发展区域的旅游理念形象定位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空间一体化发展区域旅游理念形象定位
长江三角洲包括上海市的全部,江苏省的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扬州、南通、泰州,以及浙江省的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舟山,共计15个地级以上旅游城市,面积近10万Km2,占全国国土面积约1%。

2003年,该区域15座旅游城市国内旅游收入占全国73.22%,国际旅游收入占全国21.72%,国际旅游人次占全国52.87%。

城市旅游形象是指城市旅游者在游览城市的过程中,通过对城市环境形体的观赏和市民素质、民风民俗、服务态度等的体验所产生的城市总体印象,主要体现在城市旅游理念形象、城市旅游视觉形象和城市旅游行为形象三方面。

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空间结构表现为:一核、五极、五圈、七带的空间格局。

一核为上海,上海都市旅游业非常发达,2004年,上海国内旅游收入占全国同比23.4%、占长江三角洲同比40.1%;国际旅游收入占全国同比11.2%,占长江三角洲同比56.8%。

五级分别为长江三角洲的南翼宁波、北翼南京、浙南中心旅游
城市杭州、苏州与无锡。

五圈为上海核心旅游圈、南京旅游圈、杭州旅游圈、环太湖旅游圈、宁波旅游圈。

七带分别为沿长江旅游带、沿运河旅游带、沪宁旅游带、沪杭旅游带、杭甬旅游带、环太湖旅游带、沿海旅游带。

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形象口号
本文借鉴相关研究成果对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形象口号进行了归纳,如表1。

城市旅游空间一体化发展区域的旅游理念形象定位分析
(一)长江三角洲旅游圈
旅游形象理念(或口号)设计:长江三角洲——中国最迷人的江南水乡;中国现代都城与古代都城相互交织的梦幻城市旅游带——世界第六大都市旅游带。

旅游形象理念解释、城市旅游或旅游区(点)功能性定位:重点发展长江三角洲水乡古镇旅游、园林旅游、(古代与现代都城)城市旅游、度假旅游、宗教旅游、海洋(岛)旅游、文化旅游、会议会展旅游,打造具有世界知名度的中国水乡旅游品牌、中国城市旅游品牌、中国会展旅游品牌、中国园林旅游品牌、中国文化旅游品牌。

(二)环太湖旅游圈
旅游形象理念(或口号)设计:太湖美,美在太湖水,太湖——江南水文化旅游胜地;太湖——中国最迷人的内陆湖泊;同游苏锡常,共拥太湖美。

旅游形象理念解释、城市旅游或旅游区(点)功能性定位:环太
湖旅游圈以太湖江苏部分湖岸线为主体,依托太湖发展,旅游产品要由观光型向度假型转化,旅游环境要进行全面整治,旅游形象要重新设计,并主要发展以文化观光、休闲度假和与水上运动有关的专项旅游为主,并且重视满足较长时间停留旅游者需求的产品和服务设计。

(三)南京旅游圈
旅游形象理念(或口号)设计:同游三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宁、镇、扬,共享三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瘦西湖、钟山、三山之美;六朝文化、淮扬文化、山水文化荟萃的中国知名古城旅游胜地。

旅游形象理念解释、城市旅游或旅游区(点)功能性定位:突出南京的都会功能、扬州的休闲功能,打造镇江“城市山林”、泰州“中华凤城”的品牌。

区内三个核心区域南京、扬州、镇江三市均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各具有一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且彼此之间时间距离均不超过1小时车程,具备相互发展环城游憩带和联合开发旅游资源的能力和潜力,因此,本区强调进行综合开发,发挥自身作为长江三角洲仅次于上海的特大城市优势,努力成为江苏旅游最主要的目的地之一。

(四)上海旅游圈
旅游形象理念(或口号)设计:中国都市旅游最发达的旅游圈——上海旅游圈;长江三角洲水乡旅游之核心区域。

旅游形象理念解释、城市旅游或旅游区(点)功能性定位:突出上海的都市旅游功能;苏州的江南园林、水乡古镇、太湖风光、文化古城、湖泊度假休闲等旅游功能;嘉兴的水乡古镇、红色文化、马家
浜文化等旅游功能。

该区交通网密集,是上海1小时旅游交通核心圈的重要部分,具有发展都市旅游及环城游憩旅游的独特潜力。

上海是国际级旅游目的地,也是重要的客源地,三地可以取长补短,协同发展,努力成为世界级的都市型旅游目的地。

南通与上海联系紧密,也具有区域旅游联合开发的独特优势。

(五)杭州旅游圈
旅游形象理念(或口号)设计:(1)中国最具特色的名山、名水、名湖、名园、名城交汇的山水风情旅游区;(2)中国古越文化、南宋文化、名士文化、山水文化荟萃之地。

旅游形象理念解释、城市旅游或旅游区(点)功能性定位:突出杭州的休闲、观光、现代爱情都会功能;绍兴的越国古都城、越文化及名士文化功能;打造绍兴、嘉兴、湖州三市的江南水乡旅游品牌,共同塑造长江三角洲水乡、古城、休闲、吴越文化旅游形象。

本区自然观光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组合良好,区位优势明显,具有区域旅游联合开发的条件。

(六)古运河旅游带
旅游形象理念(或口号)设计:世界第一大古运河——京杭大运河;与长江齐名,并具有千年文化底蕴的长江三角洲古运河文化旅游带。

旅游形象理念解释、城市旅游或旅游区(点)功能性定位:大运河旅游带是江苏旅游发展开拓国际市场的重要品牌,选择纵贯南北、文化积淀深厚的大运河作为重要的旅游发展带,从地域上、文化上、
主题上整合沿线的旅游产品,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

主要发展运河自然与文化古迹观光旅游、运河度假旅游、运河文化旅游、运河休闲旅游、运河生态旅游、运河美食旅游等。

(七)沿长江旅游带
旅游形象理念(或口号)设计:长江入海口,风情三角洲。

旅游形象理念解释、城市旅游或旅游区(点)功能性定位:长江沿岸旅游带,从地域上连接苏南、苏中、上海三部分,是依托南京、上海等国内旅游中心城市启动苏中、苏北的基本支撑点,主要开发观光旅游,同时考虑文化旅游、商务旅游、都市旅游、购物旅游的综合开发,目标为建成重要的旅游国线。

(八)沿海旅游带
旅游形象理念(或口号)设计:中国最具活力的东部沿海旅游核心区域——长江三角洲沿海旅游带;东方佛国、海天佛国,中国知名佛教文化旅游区;长江三角洲3S(阳光、海洋、海滩)旅游带。

旅游形象理念解释、城市旅游或旅游区(点)功能性定位:沿海旅游带以长江三角洲沿东海与黄海近800Km的海岸线为主要依托,与国家级沿海旅游大通道贯通一致,主要发展海洋旅游、文化(宗教)旅游、生态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

(九)沪杭甬舟旅游带
旅游形象理念(或口号)设计:中国最迷人的集江、河、湖、海、山、城、园、林于一体的旅游区;中国吴越文化、海派文化、都市文化、南宋文化、丝绸文化、湖笔文化、河姆渡古文化、宗教文化、海
洋文化、商业文化、茶文化等文化荟萃之地;中国名士最为集中的区域——沪杭甬舟旅游带;中国江南古文化荟萃之旅游胜地。

旅游形象理念解释、城市旅游或旅游区(点)功能性定位:该带以吴越文化为底蕴,上海形成了海派文化、都市文化;杭州兼具良诸文化、吴越文化与南宋文化遗迹等人文旅游资源与三江两湖一山一河的自然旅游资源;嘉兴是典型的水乡古城,平湖、嘉善、海宁等风光均与水有密切关系,也拥有乌镇、西塘两大江南六大水乡古镇。

湖州也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古城,兼具深厚的稻作文化、丝绸文化、湖笔文化、茶文化、陶瓷文化和酒文化等文化底蕴。

绍兴是越文化古都城、中国名士之乡、江南水乡古城,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极其丰富;宁波与舟山的宗教文化、海洋文化、河姆渡古文化、商业文化、溪口国家风景区、滨海与海岛风光等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也非常丰富,名人众多。

该带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等级均非常高,是我国旅游资源富集区之一,旅游业发达,是培育具有世界知名度城市旅游目的地的良好区域,主要发展文化旅游、都市旅游、自然与文化古迹观光旅游、宗教旅游、山水度假休闲旅游、购物旅游等。

(十)沪宁旅游带
旅游形象理念(或口号)设计:中国城市旅游最发达的旅游带——沪宁旅游带;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最集中的区域——沪宁旅游带;中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最密集的区域——沪宁旅游带;占据中国国内旅游半壁江山的区域——沪宁旅游带。

旅游形象理念解释、城市旅游或旅游区(点)功能性定位:该带
以吴文化为底蕴,上海形成了海派文化、都市文化;南京形成了六朝文化与金陵文化;无锡是吴文化的发源地之一,留有大量的吴文化遗址;苏州是吴国古都城,城市文物众多,园林甲天下,太湖景观众多、水乡古镇旅游资源非常独特;镇江也是一座古城,历史遗迹众多,山在城中,城在山中,素有城市山林之美誉;常州素有龙城之称,千年龙文化旅游资源非常独特。

该区6个地级以上城市均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并有南京、镇江、苏州、常熟、上海5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该带旅游发展定位是以都市旅游、江南水乡旅游、园林旅游、宗教旅游、古城旅游、观光旅游为主题,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著名的城市旅游连绵带。

参考文献:
1.韩凯,邹欣庆.基于空间感知规律的城市旅游形象比较研究——以南京市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3,12(4)
2.卞显红.城市旅游空间分析及其发展透视[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