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栖霞区2019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中考专卷-南京市栖霞区2019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南京市栖霞区2019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 6 页,共120分。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3.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在其他位置答题一律无效。
一(27分)1.用诗文原句填空。
(8分)(1) ▲,君子好逑。
(《诗经》)(2)溪云初起日沉阁,▲。
(许浑《咸阳城东楼》)(3)拣尽寒枝不肯栖,▲。
(苏轼《卜算子》)(4) ▲,爱上层楼。
(辛弃疾《丑奴儿》)(5)我劝天公重抖擞,▲。
(龚自珍《己亥杂诗》)(6)爱唱歌的娜娜,组建了一支自己的乐队。
短短的三个月中,她从小伙伴身上学到很多东西,认识到:“▲,▲。
”(用《<论语>十二章》中的句子填空)她在为其中一些小伙伴补习乐理知识的过程中,发现自己也对音乐有了新的理解,懂得了“▲”(用《虽有嘉肴》中的语句填空)的道理。
2.选出下列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2分)A.洋溢笼统人情事故B.鞠躬端详历历在目C.丰饶怀恋心无旁鹜D.尊循徘徊因地制宜3.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孙权劝学》一文提到了“治经”。
“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B.《西游记》的回目中,多次提到了“金公”“木母”。
“金”“木”是五行概念。
C.《论语》中的“不惑”之年和“耳顺”之年,分别指的是“四十岁”和“五十岁”。
D.《送东阳马生序》中有“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一句。
“既加冠”,指男子已成年。
4.下列选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近来,栖霞区城市管理局积极开展“垃圾分类进校园”,让绿色低碳融入学生生活。
B.随着电视剧《都挺好》的热播,剧中主人公的命运无时无刻都在牵动着广大观众的心。
C.数字化转型对中国企业而言,不仅是一场认知与思维的革命,更是一种技术变革。
南京市栖霞区2019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 ... .... 。
((南京市栖霞区 2019 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 6 页,共 120 分。
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
2.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3.答选择题必须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非选择题必须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在其他位置答题一律无效。
一(27 分)1.用诗文原句填空。
(8 分)(1) ,君子好逑。
(《诗经》)(2)溪云初起日沉阁, 。
(许浑《咸阳城东楼》)(3)拣尽寒枝不肯栖, 。
(苏轼《卜算子》)(4) ,爱上层楼。
(辛弃疾《丑奴儿》)(5)我劝天公重抖擞, 。
(龚自珍《己亥杂诗》)(6)爱唱歌的娜娜,组建了一支自己的乐队。
短短的三个月中,她从小伙伴身上学到很多东西,认识到:“ , 。
”(用《<论语>十二章》中的句子填空)她在为其 中一些小伙伴补习乐理知识的过程中,发现自己也对音乐有了新的理解,懂得了“ ”(用 《虽有嘉肴》中的语句填空)的道理。
2.选出下列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 )(2 分) A.洋溢 笼统 人情事故 B.鞠躬 端详 历历在目C.丰饶 怀恋 心无旁鹜D.尊循 徘徊 因地制宜3.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孙权劝学》一文提到了“治经”。
“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B.《西游记》的回目中,多次提到了“金公”“木母”。
“金”“木”是五行概念。
C.《论语》中的“不惑”之年和“耳顺”之年,分别指的是“四十岁”和“五十岁”D.《送东阳马生序》中有“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一句。
既加冠”,指男子已成年。
4.下列选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 分) A.近来,栖霞区城市管理局积极开展“垃圾分类进校园” 让绿色低碳融入学生生活。
B.随着电视剧《都挺好》的热播,剧中主人公的命运无时无刻都在牵动着广大观众的心。
南京市栖霞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及答案

南京市栖霞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6页,共120分。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2.请认真核对监考教师在答题卡上所粘贴条形码的姓名、考试证号是否与本人相符合,再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及本试卷上。
3.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在其他位置答题一律无效。
一( 25分)1.用诗文原句填空。
(10分)(1) 峨眉山月半轮秋,▲。
(李白《峨眉山月歌》)(2) 锦江春色来天地,▲。
(杜甫《登楼》)(3) 谁道人生无再少?▲!(苏轼《浣溪沙》)(4) ▲,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5) 等闲识得东风面,▲。
(朱熹《春日》)(6) 子曰:“▲,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7) ▲,不汲汲于富贵。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8) 而那过去了的,▲。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9) 很多诗人游历长江,写出了许多描写江景的精彩的诗句。
比如王湾面对春水初涨的长江,写下了“▲,▲”的佳句。
(用《次北固山下》的诗句)2.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字或行楷字抄写下面诗句。
(4分)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班级举行“行金陵路,读万卷书”活动,请你参与,完成3—6题。
【自然景观】3.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古都金陵的春天是美好的。
鸡鸣寺道路两旁的樱花开了,就像灿烂的云霞。
人们纷纷在闲xiá(▲)时来到这里赏景并拍照。
漫步其间,欣赏如云的花朵团团簇.(▲)拥的美景,格外唯美;坐在花下,聆.(▲)听微风吹来时花瓣簌簌落下的声音,煞是浪漫。
在这个春暖花开的时节,与樱花有一场美丽的约会,大概是很多人梦mèi( ▲ )以求的吧。
【文化名人】4.下列文学常识画横线部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2分)A.北宋文学家王安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一生中的许多光阴是在南京度过的。
2019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2019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语文一模试卷一、(28分)1.用诗文原句填空。
(1)洛阳亲友如相问,。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2)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其一)》)(3)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4),并怡然自乐。
(陶渊明《桃花源记》)(5)家国天下,既是一种豪情,也是一种责任和担当。
杜甫目睹茅屋为秋风吹破,却大声疾呼:“安得广厦千万间,!”文天祥面对威逼利诱,发出了以身许国的慷慨誓言:“?。
”2.下面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家眷.juàn 挚.爱zhì天伦.之乐lúnB.束.缚sù堕.落duò味同嚼.蜡jiáoC.摇曳.yè迂.回yǖ心无旁骛.wùD.箴.言zhēn 棱.角líng 销声匿.迹nì3.用正楷字或行楷字抄写下面的句子。
此心安处是吾家4.用一个比喻句,描述你心中的家。
5.班级开展“致敬经典”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活动一:朗读经典我爱这土地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1)小雨准备在朗诵会上朗诵这首诗,下面她的理解与处理有错误的一项是()A.诗中用“嘶哑”修饰喉咙,朗读时可以语调低沉有力,表现鸟儿永远不知疲倦、竭尽全力地为这片土地而歌唱。
B.“土地”、“河流”、“风”、“黎明”这四个歌唱对象都是长期遭受风雨打击、悲愤满怀、奋力抗争的形象,朗读时可以语速加快,一气呵成。
C.“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一句中,“连羽毛”要重读,突出诗人决心与土地生死相依、忠贞不渝强烈情感。
D.诗歌末尾的省略号,留下不尽的余韵。
朗读至此,不妨加上肢体语言,双手打开,深情凝望,以抒发对土地的深情。
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模拟试卷

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模拟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1. (2分) (2019九上·昆明期末) 下列划线字注音全对的一项()A . 造诣(yì)诓骗(kuāng )恣睢(zì)怒不可遏(è)B . 参(cān)差襁(qiǎng) 褓恪(kè)尽职守锲(qì)而不舍C . 狡黠(jié)留滞(zhì)拮据(jū)骈进(biān )D . 栖(qī)息汲取(jì)重蹈覆辙(chè)味同嚼蜡(jiáo)2. (2分) (2019八上·玉溪期末) 下列各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 赃物渴慕烦燥五彩斑斓B . 肃穆疏懒噩耗物竟天择C . 制裁霹雳狼藉充而不闻D . 荒谬取缔帷幕重峦叠嶂3. (2分) (2019九上·昆明期末)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A . 造型独特、雄伟壮观的“鸟巢”,是设计师和建筑师们呕心沥血的结果,它已成为我国奥运会场馆的标志性建筑。
B . 对这一转变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
C . 这么多树根在大地里面触类旁通,吸收着大地母亲给予的食物的供养。
D . “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
4. (2分) (2019九上·昆明期末)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通过这次社区劳动,使她更喜欢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
B . “阳光体育”活动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要大力提倡。
C . 我们要防止校车安全事故不再发生。
D . 希望同学们争先恐后踊跃参加“我的中国梦”征文比赛。
5. (2分) (2019八下·枣庄期中) 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A . 《回延安》的作者是贺敬之,这首诗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使用了富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展示出浓郁的陕北风情。
2019年南京各区一模语文试卷分类:语基与作文含精品解析

1.用正楷字或行楷字抄写下面的诗句。(4 分)(2019 年溧水一模卷) 腹有诗书气自华
2.诗歌名句积累与运用。(6 分)
(1)儿童散学归来早,
。
(高鼎《村居》)
(2)
,山雨欲来风满楼。
(许浑《咸阳城东楼》)
(3)根据以下线索写出一句诗:
,
。
A.李白 B.思乡之情 C.《折杨柳》曲 D.七言绝句
,
”两句借水抒情;流水不止,引发孔子对时间的感叹:“
,
。”
5.用诗文原句填空。(8 分)(2019 年栖霞一模卷)
(1)
,君子好逑。
(《诗经》)
(2)溪云初起日沉阁,
。
(许浑《咸阳城东楼》)
(3)拣尽寒枝不肯栖,
。
(苏轼《卜算子》)
(4)
,爱上层楼。
(辛弃疾《丑奴儿》)
(5)我劝天公重抖擞,
。
(龚自珍《己亥杂诗》)
(6)爱唱歌的娜娜,组建了一支自己的乐队。短短的三个月中,她从小伙伴身上学到很多东西,认识到:
“
,
。”(用《<论语>十二章》中的句子填空)她在为其中一些
小伙伴补习乐理知识的过程中,发现自己也对音乐有了新的理解,懂得了“
”
(用《虽有嘉肴》中的语句填空)的道理。
6.选出下列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
)(2 分)
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地名、校名和人名;③不少于 600 字。 (2019 年栖霞一模卷)
20.初三的一天,你走进教室,黑板前围着一群同学,走近一看,黑板上写着一行字……请根据此情境, 发挥想象,以“黑板上的那行字”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班名、人名。(2)根据想象的需要自定文体。(3)不少于 600 字。
中考语文一模试卷(有答案)-教育文档

2019中考语文一模试卷(有答案)一、积累与运用(共12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A.栖息(qī) 瑰丽(guī) 手不释卷(sh)B.和睦(m) 温馨(xīn) 娓娓动听(wěi)C.造诣(zhǐ) 停泊(b) 可歌可泣(l)D.宁可(nng) 娴熟(xin) 惟妙惟肖(xio)2.下列句子中使用标点错误的一项是A.我喜欢徐志摩的浓艳绮丽、汪曾祺的恬淡纯净、秦牧的博识睿智B.酒楼门口,不再有被囚于笼中的珍禽;集市摊头,不再有被高声叫卖的青蛙。
C.编织我童年美丽生活花环的,竟是一本让人看不上眼的石印本《千家诗》。
D.彭德怀边走边说:少奇同志,快问问那个睡着的小同志,周团长去什么地方了?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谈论柳州文化及其影响力,我们既要有文化自信,不妄自菲薄,又要有全国视野,不盲目乐观。
B.提高学习成绩是一个循规蹈矩的过程,想靠考前突击,一口吃成胖子,显然是不切和实际的。
C.开展清洁家园活动以来,我市各乡镇、村屯根据实际,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垃圾处理模式。
D.纷扬的白雪里,一个小女孩兴高采烈地在冰冻的湖面上掷下一串雪团般四处迸溅的清脆笑声。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语意明确的一项是A.随着城市建设的强力推进,如今,柳州不仅是工业大城市、文化大城市,而且是广西的一张名片。
B.勤俭节约教育要从青少年抓起,从小引导他们树立崇尚节约的观念,养成良好的节约。
C.为了庆祝五四青年节,李丽建议举办读书交流会,杨玲建议进行演讲比赛。
我同意他的建议。
D.《八桂大歌》以炫丽的舞台艺术深深打动了所有观众的目光,多彩的画面和优美的唱腔让观众听得入迷。
5.根据上文,填写在横线上的语句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清晨,醒来的峡江抹去一脸倦容,伸伸懒腰打个哈欠,。
①停下来的江雾,一眼看上去如同晒场上铺的新棉,白花花耀人眼目。
②江面骤然升起一层江雾。
③江雾上涨到一定高度便收住了脚步。
南京市栖霞区中考语文一模试题-最新教育文档

南京市栖霞区2019年中考语文一模试题栖霞2019年九年级语文样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6页,共120分,其中书写分3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案一律用黑色墨水笔写在答卷纸上,不能写在本试卷上,标“”处表示此处的答案应写在答卷纸上。
一(24分)1.用课文原句填空。
(10分)(1)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2)东风不与周郎便,。
(杜牧《赤壁》)(3)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
(苏轼《水调歌头》)(4)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5)臣本布衣,,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诸葛亮《出师表》)(6) ,再而衰,三而竭。
(《曹刿论战》)(7) ,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8) ,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9)面对人生的坎坷与不幸,我们应该保持乐观自信的态度,就像李白在《行路难》中所写到的那样“ ,”。
2.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澎湃()馈赠()鞠躬尽cuì chì 咤风云3.下列对名著情节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A.老舍先生借《骆驼祥子》主人公祥子由自尊好强到自暴自弃的巨大变化,无情地批判了祥子所处的那个社会--它不让好人有出路。
B.《名人传》叙述了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奥斯特洛夫斯基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高尚的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C.《童年》中的小茨冈是主人公阿廖沙最好的朋友,他勤劳能干、纯朴乐观,连脾气粗暴的外祖父都称赞他是“无价之宝”。
D.《水浒传》中的“及时雨”宋江仗义疏财,受到众好汉的拥戴,但他“招安”的想法遭到鲁智深、李逵、武松等将领的坚决反对。
班级开展主题为“第41个世界地球日,我们能做什么”的活动,请你参与。
4.下面是一位同学所写的“低碳生活”倡议书片段,请按要求帮他把画线句修改完善。
(2分)近两百年来,工业化的推进在给人类生活提供更多便利和福祉的同时,也带来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导致地球的生态环境日渐恶化:①南极冰川开始融化,频繁出现极端气候,沙尘暴更加猛烈,各地物种急剧减少--人类的生存环境受到威胁!哥本哈根气候峰会被誉为人类遏制全球变暖的“最后一次机会”,但是仅靠一次会议无法彻底改变人类的命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 6 页,共120分。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3.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在其他位置答题一律无效。
一(27分)1.用诗文原句填空。
(8分)(1) ▲,君子好逑。
(《诗经》)(2)溪云初起日沉阁,▲。
(许浑《咸阳城东楼》)(3)拣尽寒枝不肯栖,▲。
(苏轼《卜算子》)(4) ▲,爱上层楼。
(辛弃疾《丑奴儿》)(5)我劝天公重抖擞,▲。
(龚自珍《己亥杂诗》)(6)爱唱歌的娜娜,组建了一支自己的乐队。
短短的三个月中,她从小伙伴身上学到很多东西,认识到:“▲,▲。
”(用《<论语>十二章》中的句子填空)她在为其中一些小伙伴补习乐理知识的过程中,发现自己也对音乐有了新的理解,懂得了“▲”(用《虽有嘉肴》中的语句填空)的道理。
2.选出下列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2分)A.洋溢笼统人情事故B.鞠躬端详历历在目C.丰饶怀恋心无旁鹜D.尊循徘徊因地制宜3.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孙权劝学》一文提到了“治经”。
“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B.《西游记》的回目中,多次提到了“金公”“木母”。
“金”“木”是五行概念。
C.《论语》中的“不惑”之年和“耳顺”之年,分别指的是“四十岁”和“五十岁”。
D.《送东阳马生序》中有“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一句。
“既加冠”,指男子已成年。
4.下列选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近来,栖霞区城市管理局积极开展“垃圾分类进校园”,让绿色低碳融入学生生活。
B.随着电视剧《都挺好》的热播,剧中主人公的命运无时无刻都在牵动着广大观众的心。
C.数字化转型对中国企业而言,不仅是一场认知与思维的革命,更是一种技术变革。
D.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关键在于转换观念,鼓起勇气,迎难而上。
5.狗年除夕(2月4日星期一),茗茗和聪聪姐弟俩来到爷爷家一起欢度春节,他们进行了以下活动。
(1)爷爷要写一副春联,下联前两个字有三个备选项,请你根据对联知识帮他们做出选择并说明理由。
(4分)上联:骏犬回宫留福瑞选项:A.金龙 B.八戒 C.天蓬选择:▲(1分,填序号)理由:▲(3分)(2)茗茗要给属猪的聪聪写一张贺卡,她找到羊年的祝福语(见示例),她也想用谐音的方式给聪聪写一段祝福语,请替茗茗拟祝福语。
(3分)示例:祝你羊年烦恼羊(扬)长而去,天天喜气羊羊(洋洋)▲(3)祖孙三人打算明天大年初一去南京一两家博物馆(院)游览。
请根据下面博物馆(院)的活动时间表和三人需求,帮他们一家安排、调整一天的行程。
(6分)与实践活动;爷爷酷爱京剧。
你对他们说: ▲二(43分)(一)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6~12题。
(21分)【古诗阅读】陪润州①裴如晦学士游金山回作〔宋〕杨蟠试上蓬莱②第几洲,长云漠漠鸟飞愁。
海山乱点当轩出,江水中分绕槛流。
天远楼台横北固③,夜深灯火见扬州。
回船却望金陵④月,独倚牙旗⑤坐浪头。
(选自《宋诗三百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4月版)[注释]①润州:宋朝时润州行政区域为现在的镇江市。
②蓬莱:传说中海上仙山,喻指金山。
③北固:指北固山。
④金陵:唐宋时,金陵也指润州。
⑤牙旗:旗杆顶上饰有象牙的旗。
多为主将主帅所建,亦用作仪仗。
本诗前两联写金山胜景,首联用“长云漠漠鸟飞愁”写出金山山势的 ▲ ,颔联用“▲(2分)(3分) ▲【古文阅读】游青碧溪记〔明〕李元阳溪在点苍山①马龙峰之南。
正德庚辰,予尝游焉。
嘉靖辛丑,郡守杨公邛崃②招予复至溪上。
丙辰,又同郡马公元冈、任公积斋,深穷其源。
源出山下石涧,涌沸③为潭,深丈许,明莹不可藏针。
小石布底,累累如卵如珠,青绿白黑,丽于宝玉,错如霞绮。
才有坠叶到潭面,鸟随衔去。
潭三面石崖,其净如拭,纤尘不住。
观玩久之。
乃侧上左崖石罅中,避雨而坐,俯瞰潭水,更互传杯,不觉尽醉。
右崖有“禹穴”二字,杨公所刻。
出潭东行,见石上流泉渐靡④成渠最滑不可着足,有轻蹑者,辄失脚落。
中潭深两丈许,以水明见底,人多狎易之,不知其叵测也。
下潭水光深青色,中潭鸦碧色,上潭鹦绿色,水石相因,水光愈浮,石色愈丽。
予每至溪上,縠纹⑤璧影,印心染神,出溪虽涉人事,而幽光在目,屡月不能忘。
缘溪而出,水之所经,因地赋形,圆者如镜,曲者如初月,各有姿态,皆可亭以赏其趣。
马、任二公尝建“濯缨亭”,今废矣。
此溪四时不竭,灌溉千亩,人称为“德溪”云。
(选自《山水人物》,世纪出版集团,2001年2月版,有删改) [注释]①点苍山:位于云南大理。
②杨公邛崃:杨仲琼,大理知府,四川邛崃人。
③沸:泉水涌出的样子。
④靡:冲荡。
⑤縠纹:形容溪水微波如皱纱。
8.下面句子有两处停顿,请用斜线(/)标出。
(2分)见石上流泉渐靡成渠最滑不可着足9.请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1)深穷.其源(▲) (2)深丈许.(▲)(3)马、任二公尝建“濯.缨亭”(▲)⑷皆可亭.以赏其趣(▲)10.请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3分)出溪虽涉人事,而幽光在目,屡月不能忘。
▲11.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景物描写极为精彩,请你赏析。
(4分)▲12.下列选项对本文内容或写法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这篇游记记游青碧溪,突出了潭深、水明、石丽、景幽。
B. 写鸟及时衔走潭面落叶,是为了侧面表现出青碧溪水的净。
C. 深青、鸦碧、鹦绿三种颜色依次是上、中、下潭的水光之色。
D.“印心染神”写出青碧溪之水能够让人的精神也得到净化。
(三)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3~18题。
(22分)“走”与“走”——小说内部的逻辑与反逻辑毕飞宇我没有能力谈大的问题,今天只想和老师、同学们交流一点小事,那就是走路。
大家都会走路,可以说,走路是日常生活里最常见的一个动态。
那我们就来看一看,这个最常见的动态在小说的内部是如何被描述的,它是如何被用来塑造人物并呈现小说逻辑的。
我们先来谈林冲。
用金圣叹的说法,“林冲自然是上上人物,写得只是太狠。
看他算得到,熬得住,把得牢,做得彻,都使人怕”。
但林冲在本质上是一个怕事的人,作为一个出色的技术干部,他后来的一切都是被社会环境所逼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那个“逼上梁山”。
我所关心的问题是,从一个技术干部变成一个土匪骨干,他一路是怎么“走”的?施耐庵又是如何去描写他的这个“走”的?我想告诉你们的是,施耐庵在林冲的身上体现出了一位一流小说家强大的逻辑能力。
这个逻辑能力就是生活的必然性。
如果说,在林冲的落草之路上有一样东西是偶然的,那么,我们马上就可以宣布,林冲这个人被写坏了。
林冲的噩运从他太太一出场实际上就已经降临了,这个噩运就是社会性,就是权贵,就是利益集团——高太尉、高衙内、富安、陆虞候。
应当说,在经历了误入白虎堂、刺配沧州道等一系列的欺压之后,林冲的人生已彻底崩溃,这个在座的每个人都知道。
我要指出的是,即使林冲的人生崩溃了,这个怕事的男人依然没有落草的打算。
他唯一的愿望是什么?是做一个好囚犯,积极改造,重新回到主流社会。
可林冲怎么就“走”上梁山了呢?两样东西出现了,一个是风,一个是雪。
我们先来说雪。
从逻辑上说,雪的作用有两个:第一,正因为有雪,林冲才会烤火,林冲才会生火,林冲在离开房间之前才会仔细地处理火。
施耐庵在这个地方的描写是细致入微的,这样细致的描写给我们证明了两件事:A,林冲早就接受了他的噩运,他是一个好犯人,一直在积极地、配合地改造他自己;B,这同时也证明了另一件事情,草料场的大火和林冲一点关系都没有,有人想陷害林冲,严格地说,不是陷害他,是一定要他死。
第二,正因为有雪,雪把房子压塌了,林冲才无处藏身,林冲才能离开草料场。
某种意义上说,雪在刁难林冲,雪也在挽救林冲,没有雪,林冲的故事将戛然而止。
这是不可想象的。
我们再来谈风。
风的作用要更大一些。
第一,如果没有风,草料场的大火也许就有救,只要大火被扑灭了,林冲也许就还有生路。
但是,这不是关键,关键的是第二,如果没有风,林冲在山神庙里关门的动作就不一样了。
对林冲来说,如何关门才是重中之重。
我们先来看小说里头是如何描写林冲关门的:入得庙门,(林冲)再把门掩上,旁边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
林冲其实已经将门掩上了,但是,不行,风太大了,关不严实。
怎么办?正好旁边有一块大石头,林冲的力气又大,几乎都不用思索,林冲就把那块大石头搬过来了,靠在了门后。
不要小看了这一“靠”,这一靠,小说精彩了,一块大石头突然将小说引向了高潮。
为什么?因为陆虞候、富安是不可以和林冲见面的,如果见了,陆虞候他们就不会说那样的话,林冲就不可能了解到真相。
换句话说,小说顿时就会失去它的张力,更会失去它的爆发力。
是什么阻挡他们见面的呢?毫无疑问,是门。
门为什么打不开呢?门后有一块大石头。
门后面为什么要有一块大石头呢?因为有风。
你看看,其实是风把陆虞候与林冲隔离开来了。
现在,这块大石头不再是石头,它是麦克风,它向林冲现场直播了陆虞候和富安的惊天阴谋。
这块大石头不只是将庙外的世界和庙内的世界阻挡开来了,同时,这块大石头也将庙外的世界和庙内的世界联系起来了。
它让林冲真正了解了自己的处境,他其实是死无葬身之地的。
我们来看一看这里头的逻辑关系:林冲杀人——为什么杀人?林冲知道了真相,暴怒——为什么暴怒?陆虞候、富安肆无忌惮地实话实说——为什么实话实说?陆虞候、富安没能与林冲见面——为什么不能见面?门打不开——为什么打不开?门后有块大石头——为什么需要大石头?风太大。
这里的逻辑无限地缜密,密不透风。
草料场被烧了,林冲知道真相了,林冲也把陆虞候和富安都杀了。
事到如此,除了自我了断,林冲其实只剩下上梁山这一条道可以走了。
如果是我来写,我会在林冲酣畅淋漓地杀了陆虞候、富安、差拨之后,立马描写林冲的行走动态,立马安排林冲去寻找革命队伍。
这样写是很好的,这样写小说会更紧凑,小说的气韵也会更加生动。
但是,施耐庵没这么写,他是这么写的——(林冲)将尖刀插了,将三个人的头发结做一处,提入庙里来,都摆在山神面前供桌上,再穿了白布衫,系了胳膊,把毡笠子带上,将葫芦里冷酒都吃尽了。
被与葫芦都丢了不要,提了枪,便出庙门东头去。
这一段写得好极了,动感十足,豪气冲天,却又不失冷静,是林冲特有的、令人窒息的冷静。
这段文字好就好在对林冲步行动态的具体交代:提了枪,便出庙门东去。
我想说,这句话很容易被我们的眼睛滑落过去,一个不会读小说的人是体会不到这句话的妙处的。
林冲为什么要向东走?道理很简单,草料场在城东。
向东走,这个动作清楚地告诉我们,即使到了如此这般的地步,林冲依然没有打算上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