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递进式结构技法指导
递进式结构方法指导

递进式结构方法指导(附写作模板、标题及范文)概念诠释在论证思路中,由浅入深,层层深入,步步推进,这就是递进式结构。
它的特点是各层的前后顺序有严格要求,不能随意变更。
递进式结构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形式是议论文采取先提出问题,再分析问题,然后解决问题的思路,即体现了层进式结构的特点;另一种形式是分论点之间的关系不断递进,论证的层次向纵深展开,一层比一层深入地提示论题的内涵,使中心论点得到深刻的阐发,它们的先后次序一般是不可以互换的。
意思是一层一层先后蝉联的。
方法引领1、按议论步骤递进(递进式结构)议论文一般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步骤来写作,环环相扣,逐步解决议论文的三个问题,这其实是一种递进关系。
可以集中笔力写清楚任一方面,也可以三个方面都作全面详细的写作。
一般说来,如果道理简单,显而易见,无须详加论证,则可在“怎么样”上多做文章;如果“怎么样”的问题众所周知,则可在“为什么”上多做文章,“怎么样”可一笔带过或干脆不谈。
•以话题“人生的加减法”为例,可以这样分解:①是什么:面对人生的加减,要加一点自然的清逸野气,减一点人工合成的矫揉造作;②为什么:因为物欲横流,社会需要抵制诱惑,坚守真实的自我,拒绝庸俗,追慕高尚;③怎么样:既要有出世的隐逸,又要有入世的积极。
一般亮明观点之后展开的思路有两种走向:如果观点是肯定判断,那么就要从重要性、必要性角度论述,如观点是“我们要培养节俭的美德”,那么就谈“节俭”的重要性、必要性。
如果观点是否定判断,针对某些不好的现象,分析其危害,挖掘其产生根源,指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即“摆现象——析危害——挖根源——指办法”。
如观点是“这种赶时髦的做法并不好”,那就要讲“不好”的理由,或“赶时髦”的危害性。
2、按论点内涵递进(并列递进式结构)这是就论点的内涵方面而言,论点内涵本身呈递进关系,主要表现在对事物的理解程度,从表面进而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将中心论点进行分解,分成几个分论点,这些分论点之间的关系是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
议论文结构之递进式

高二年级议论文写作指导模块二-----结构模式篇递进式一、写作指导“递进式”结构通常有三种方式:(一)将中心论点分解成几个分论点,分论点之间的关系是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或者是由此及彼、由近及远、由易到难、由特殊到一般(或由一般到特殊)。
层间可用诸如“不仅……而且……”“……况且”等关联词语过渡,同时又以此反映层次间递进的关系。
例:善于解剖自己1、中心论点:想进步,就必须善于解剖自己。
2、①对自己要有自知之明②有自知之明的同时,更需要勇气③自知之明的勇气来源于崇高的理想和信念例文:丹墨莲梅鱼生活在小水缸中就长得小,到了大水缸中就会长得大,环境决定着鱼;狼不断探索着新的环境,生存技能不断提高,环境改变着狼;被周围的人认为是“最有前途者”,于是学生的成绩就会不断提高。
环境的确影响着人。
古人也说过:“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
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
”处于香的环境,自己也会香,处于臭的环境自己也会臭。
这句话的意思是香臭丹墨会影响人,周围的环境会把人影响到与它融为一体,所处环境会影响一个人的成败。
但是在环境面前,人就只能任环境改变自己,塑造自己吗?自古便有“乱世出英雄”这种说法。
春秋战国,群雄混战,杀人盈野,民不聊生,在这种环境中,人们都退缩了吗?儒者在颠沛流离中思考“王道之始”在哪里,于是成就了千古至圣;战者在流血漂橹中思考“不战而屈人之兵”,止戈为武,于是成就了兵圣。
偏僻的南阳并没有把诸葛孔明变成鄙陋的村夫;蛮荒的北海没有把苏武变成西伯利亚的牧民;清净的寺庙也没有把朱元璋变成虔诚的和尚。
伟大的民族英雄林则徐,任两广总督时,可以在烟馆遍地的国内环境中,烧起一把销烟的熊熊烈火,让国人迷离的双眼从鸦片缭绕的青烟中睁开。
即使后来因此被贬西北边疆,他仍然没有因为环境的恶劣而停下他为民造福的脚步,在风沙中他徒步勘测地理状况,在干渴中他规划设计,因地制宜地大力发展坎儿井,人们至今还称其为“林公井”,清流泽被世人,惠及子孙。
初中递进式结构教案模板

课时:2课时年级:七年级教材:《初中语文》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递进式结构的概念,掌握递进式结构的写作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和写作练习,培养学生运用递进式结构进行写作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到递进式结构在议论文中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递进式结构的概念和特点。
2. 递进式结构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1. 递进式结构在议论文中的应用。
2. 如何使递进式结构在文章中层层递进,条理清晰。
教学准备:1. 课件:递进式结构的概念、特点、写作方法及范文。
2. 学生作业:学生习作一篇议论文,尝试运用递进式结构。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提问:同学们,议论文的写作方法有哪些?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议论文的写作方法包括并列式结构、递进式结构等。
二、讲授新课1. 讲解递进式结构的概念:递进式结构是指在论证过程中,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步步推进的一种结构方式。
2. 讲解递进式结构的特点:各层的前后顺序有严格要求,不能随意变更。
3. 举例说明递进式结构的两种表现形式:a. 先提出问题,再分析问题,然后解决问题的思路;b. 分论点之间的关系不断递进,论证的层次向纵深展开。
三、实例分析1. 展示范文,分析范文中的递进式结构。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范文中的递进式结构,并分享讨论成果。
四、课堂练习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修改自己的习作,尝试运用递进式结构。
2. 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写作中的错误。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递进式结构的概念和特点。
2. 提问:递进式结构在议论文中的应用有哪些?3.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二、课堂练习1. 学生继续修改习作,运用递进式结构。
2. 教师选取优秀习作进行展示,点评并给予指导。
三、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 学生反思自己在写作过程中运用递进式结构的情况,提出改进措施。
四、布置作业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写一篇议论文,尝试运用递进式结构。
递进式练习方法在引体向上动作教学中的运用

递进式练习方法在引体向上动作教学中的运用
引体向上是一种较为困难的动作,需要较强的力量和协调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递进式练习方法是一种运用广泛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引体向上动作的技术和要领。
递进式练习方法的核心思想是将一个复杂的动作分解为多个简单的动作,然后逐步叠加和组合,最终完成整个动作。
在引体向上动作教学中,我们可以将其分解为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学生可以先从悬垂的动作开始。
学生站在高度适中的平台上,双手握住引体向上的横杆,然后身体悬垂在空中。
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握杆姿势和身体姿势。
第二步,学生可以尝试进行悬垂下拉的动作。
学生从悬垂的状态开始,慢慢地用肌肉力量下拉身体,直至胸部贴近横杆。
这一动作可以锻炼学生的背肌和上臂肌肉,为后续动作打下基础。
第四步,学生可以尝试进行半个引体向上的动作。
学生从悬垂的状态开始,用肌肉力量进行下拉的动作,直至肘部弯曲大约90度的位置。
这一动作需要较强的上臂肌肉力量和稳定性,是向全引体向上动作过渡的重要步骤。
通过递进式练习方法,学生可以逐步掌握引体向上动作的技术和要领,提高上臂肌肉的力量和稳定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能力水平,适当调整递进的步骤和难度,让每个学生都能够获得适合自己的训练效果。
在运用递进式练习方法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结合其他教学方法,例如示范教学、反馈指导和小组合作等,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希望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更多的学生顺利掌握引体向上动作,提高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议论文结构模式——递进式结构

作业
• 完善你“学会理解”的分论点, 写成一篇议论文,不少于八百 字。周五第三节晚修交上来。 要求用递进式结构。
学生习作展示: 朱爱利:《宽容》 人,需要宽容; 家,需要宽容; 一个国家,更需要宽容。
• • • •
• 1.一个拥有尊严的人才会立足社会(《红与黑》 中的于连) • 2.一个拥有尊严的团队才能走得更远(一个球 队拥有尊严才会团结一致走得更远) • 3.一个拥有尊严的国家才会变得更强(中国) • 《尊严》 • 1.尊严是一个人价值的所在(晏子使楚) • 2.尊严是塑造社会风气的凝固剂(朱自清的气 节鼓舞着社会更多的人) • 3.尊严是一个国家有力的武器(苏武,勾践卧 薪尝胆,文天祥)
注意事项
• • • • • • • • 一:分论点要逐层深入,突出层次感 人需要尊严 成就大事需要尊严 国家尊严很重要 二:范围要由小到大,由近到远 尊严,国家地位的体现 尊严,家庭的名声 尊严,一个人的名片
递进式的格式
(二) 结构上的递进 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 题”的思路安排论证结构,即围绕中 心论点回答三个问题:①是什么,② 为什么,③怎么办。
• ( “尊严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是为人处世的底线。”或者“尊严是
高洁的人格,是一种价值观,一种自力奋斗的精神。” )
•
为什么需要尊严?人需要尊严,国家也需要尊严。从 “每一个正直的人都应该维护自己的尊严”的卢梭,到“一 个人的尊严不在于获得荣誉,而在于本身值得这荣誉”的亚 里士多德,再到“不知道他自己的尊严的人,便不能尊重别 人的尊严”的席勒,最后到“国家的尊严比安全更为重要, 比命运更有价值”的托· 伍· 威尔逊。从他们的身上无不体现 出尊严的重要性,在他们的身上已经更好地说明了为什么需 要尊严这一个话题。 • 怎么维护尊严?在我国西北的荒漠中,生长着一种高大 的杨树——胡杨。胡杨生长在最恶劣、最残酷的气候环境之 中,用它挺拔昂扬的身躯,阻挡了沙漠对绿洲的侵袭,组成 一条雄伟壮阔的绿色长廊,创造了“丝绸之路”的文明与希 望。在它们在恶劣环境中挺拔生长的姿态里,宣示着生命的 尊严。从胡杨树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只有受过挫折的洗礼, 方将生命的尊严擦亮。人的一生中,谁没有遇过挫折?用挫 折的洗礼,维护我们的尊严。 • 没有自我尊重,就没有道德的纯洁性和丰富的个性精神, 对自身的尊重,荣誉感,自豪感,自尊心,这是一块磨练我 们尊严的砺石。 •
初中递进式结构教案

教案名称:初中递进式结构教学教案年级学科:初中语文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递进式文章结构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分析和评价递进式文章结构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写作递进式文章的技巧。
教学内容:1. 递进式文章结构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递进式文章结构的分析和评价。
3. 递进式文章结构的写作技巧。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常用的文章结构,如总分总、总分等。
2. 提问:你们听说过递进式文章结构吗?它是什么样子的?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讲解递进式文章结构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举例说明递进式文章结构在实际文章中的应用。
三、课堂互动(15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和评价给出的递进式文章结构实例。
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师生共同点评。
四、写作实践(10分钟)1. 布置写作任务:写一篇递进式文章。
2. 学生现场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递进式文章结构的特点和写作技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心得。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让学生修改和完善自己的递进式文章。
2. 选择一篇优秀的递进式文章进行展示。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讨论和写作实践,让学生掌握了递进式文章结构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评价递进式文章结构的能力。
在写作实践环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教师也及时给予指导,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
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可以继续拓展递进式文章结构的应用范围,让学生在更多的写作场景中运用这种结构。
同时,加强对学生写作过程的指导,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议论文1----递进式结构(导学案-教师版)

高二议论文写作系列学案:递进式结构编制:二年级语文组审核:审批:【学习目标】1. 掌握递进式结构的特点。
2.能熟练运用递进式结构写规范的议论文【学习导航】一、什么是递进式结构在论证思路中,由浅入深,层层深入,步步推进,这就是递进式结构。
它的特点是各层的前后顺序有严格要求,不能随意变更。
一般议论文采取先提出问题,再分析问题,然后解决问题的思路,即体现了递进式结构的特点。
辨析下列两个提纲,指出各属于议论文的哪种结构,并说明理由。
1标题:失败是人生的财富提纲:失败可以磨炼一个人的意志,使人更加坚强失败可以积累经验教训,有助于成功失败可以使人生变得丰富2.标题:寻找提纲:列举现象: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寻找”揭示实质:寻找就是探索和追求的过程,就是对现状的不满足提出方法:寻找应该有目标,能坚持我的答案⊙①:提纲①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失败对人生的积极作用,它们之间地位平等,无从属关系,无循序渐进关系,属于并列式结构。
提纲②从现象人手,然后分析本质,最后提出怎样去做,由表及里,逐层深入,符合“提出问题一分析问题一解决问题”的思路,是典型的递进式结构。
二、递进式的三种模式(一)模式一。
将中心论点进行分解,分成几个分论点,这些分论点之间的关系是由大到小、由自然到人生、由个人到社会、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特殊到一般(或由一般到特殊)。
题目:寻找读书的幸福提纲:小时候不知道读书的幸福后来品尝到读书的幸福现在正努力寻找读书的幸福这个提纲按时间先后顺序写自己对读书幸福认识不断提高的过程,由无到有,由浅人深,脉络清楚,符合对事物的认识规律,体现了递进式结构的要求。
(二)模式二。
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安排论证结构,即围绕中心论点回答三个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引论(提出论点或论题)本论:论证分论点1——回答“是什么”论证分论点2——回答“为什么”论证分论点3——回答“怎么办”结论(照应)“是什么”可理解为提出问题:或指明问题的实质,或申述论述的范围,或直接提出中心论点等;也可以是对论述对象作必要的解释、说明等,不一定是下定义,可以举例说明,也可以对比说明。
议论文写作结构模式:递进式

议论文写作结构模式:递进式议论文写作结构模式:递进式概念诠释在论证思路中,由浅入深,层层深入,步步推进,这就是递进式结构。
它的特点是各层的前后顺序有严格要求,不能随意变更。
递进式结构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形式是议论文采取先提出问题,再分析问题,然后解决问题的思路,即体现了层进式结构的特点;另一种形式是分论点之间的关系不断递进,论证的层次向纵深展开,一层比一层深入地提示论题的内涵,使中心论点得到深刻的阐发,它们的先后次序一般是不可以互换的。
意思是一层一层先后蝉联的。
方法引领1、按议论步骤递进(递进式结构)议论文一般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步骤来写作,环环相扣,逐步解决议论文的三个问题,这其实是一种递进关系。
可以集中笔力写清楚任一方面,也可以三个方面都作全面详细的写作。
一般说来,如果道理简单,显而易见,无须详加论证,则可在“怎么样”上多做文章;如果“怎么样”的问题众所周知,则可在“为什么”上多做文章,“怎么样”可一笔带过或干脆不谈。
以话题“人生的加减法”为例,可以这样分解:是什么:面对人生的加减,要加一点自然的清逸野气,减一点人工合成的矫揉造作;为什么:因为物欲横流,社会需要抵制诱惑,坚守真实的自我,拒绝庸俗,追慕高尚;怎么样:既要有出世的隐逸,又要有入世的积极。
一般亮明观点之后展开的思路有两种走向:如果观点是肯定判断,那么就要从重要性、必要性角度论述,如观点是“我们要培养节俭的美德”,那么就谈“节俭”的重要性、必要性。
如果观点是否定判断,针对某些不好的现象,分析其危害,挖掘其产生根源,指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即“摆现象--析危害--挖根源--指办法”。
如观点是“这种赶时髦的做法并不好”,那就要讲“不好”的理由,或“赶时髦”的危害性。
2、按论点内涵递进(并列递进式结构)这是就论点的内涵方面而言,论点内涵本身呈递进关系,主要表现在对事物的理解程度,从表面进而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将中心论点进行分解,分成几个分论点,这些分论点之间的关系是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请从以下两个作文题中选择其一,在今天的短纸条“一张要天天向上的练笔纸条。”的“练一练”中写下题目序号、你的审题思路、立意以及你的递进式大纲。纸条君会在周三的长纸条中对大家的答案进行点评讲解~
练习提交格式格式:
题目X
审题思路:balabala
立意:balabala
好了废话不多说,直接上题吧。
【题,是指那种密不透风、拥挤不堪,过分膨胀的饱合状态。与之相反,中国画创作有“计白当黑”的技法,深得虚实结合、有无相生的旨趣。“留白”是画家在创作时,有意留出足够的空白来巧构画面,使画作灵动多姿,产生出富于感染力的艺术效果。其实,又何止是绘画,在社会发展、城市规划,文学艺术乃至个人的生存处世等诸多方面,都需要“留白”。
请以“雕琢心中的天使”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标题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对于这两个作文题,纸条君想说的是,它们都是动宾结构的。
“留白”一词,“留”是动词,“白”是宾语。而“雕琢心中的天使”呢,“雕琢”是动词,“天使”是宾语。对于这种动宾结构的词组,我们基本上都可以按照“what why how”的模式来层层递进。
一篇好的文章,必须要有一个好的行文框架。如何才能搭好一篇作文的框架?纸条君认为,首先就应当先学会如何去规划文章的布局,而规划文章布局的首选,就是递进式的写作结构。就上文而言,这样的思路简约大方,而且呈递式的方式展开论证,完全符合最古老的写作格式,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写作思路。可能有Friends觉得“噫,这样的写作格式束缚了我思维的翅膀”,实则不会哒。因为大凡事物皆有一定的规律。层进式结构比并列式结构和对照式结构更能体现思维的缜密,能使文章更灵活,更具个性化色彩。
大纲:
中心论点:balabala
分论点1:balabala
论据:balabala
分论点2:balabala
论据:balabala
分论点X:balabala
论据:balabala
……
(要注意各分论点之间呈现出层层递进的关系,论据要可以支撑起分论点,分论点要能支撑得起中心论点。类似于一个天体结构。)
【题目1】
有哪个功成名就之人曾说过自己讨厌名著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与之相反,他们几乎都从名著中寻到了自己的人生哲学。譬如,一向崇尚孤独的马尔克斯就从卡夫卡的作品中,寻找到思想的火花;而中国作家余华、莫言也曾于马尔克斯的魔幻主义中,寻找到自己的精神归属。这是思维碰撞所产生的灵魂火焰,它们交相辉映,织就了人类伟大的精神文化。这是“文化快餐”所不能企及的。/(还是第二个层次的内容,本段作者运用举例论证,简要列举中外名人的事例,并在文段末尾进行分析,进而从反面批驳了“文化快餐”的弊病。)
分论点:“留白”可以是什么?
后退一步,海阔天空。合理的后退,能看见在攀登成功之峰时局限的视野。盲目的后退,山顶成点,模糊不清。只需后退一步,一步便可观览局势。因此,为何不后退一步,给自己的缺失创造机会呢?
后退为前进奠定了基础,巩固了根基,前进一步,尽享壮阔之感。
分论点:为什么要“留白”?
1.当我们随着社会大转盘不停歇地转动时,感到力不从心了。我们不妨从大转盘上下来,给自己一个喘息和调整的机会,反思自己的缺失,为重新上台,持久运转蓄力。
请以“雕琢心中的天使”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标题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热门评论
零点消毁的是前一天的纸条,但零点又会更新一篇新的啊,而且长纸条都是有24个小时有效期,如果忙到晚上十一点,当天的还没过期,如果忙到凌晨,也是可以凌晨看最新更新的,无论忙到什么,只要当天打开纸条,当天的内容就可以看到啊
老师讲过……感觉这里的素材都太高深了,写作技巧一般。但是如果能将高深的素材用在一般的写作技巧上,也是很好的。
所谓递进式就是要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递进式结构的作业评析
用留白的艺术,去雕刻心中的天使。
各位Friends,截至目前,纸条君已经将考场上最常用的两种作文结构——并列式结构和递进式结构教给大家~在上周日,我们讲了递进式结构的作文技巧,并在文末附了两道作文题。
一般说来,如果道理简单,显而易见,无须详加论证,则可在“怎么办”上多做文章;如果“怎么办”的问题众所周知,不言而喻,则可在“为什么”上多做文章,“怎么办”可一笔带过或干脆不谈。
另外,在亮明观点之后展开的思路一般有两种走向:如果观点是肯定判断,那么就要从重要性、必要性角度论述,如观点是“我们要培养节俭的美德”,那么就谈“节俭”的重要性、必要性。如果观点是否定判断,就谈不能这么做的原因,或继续这么做的危害性。如观点是“这种赶时髦的做法并不好”,那就要讲“不好”的理由,或“赶时髦”的危害性。
“文化快餐”,顾名思义,是一种开袋即食的精神食粮。它经不起咀嚼、也不能长期食用。正因如此,中学生们迷恋“文化快餐”的现象才让人担忧。/(主体部分层层递进,此段为第一层:首先给“文化快餐”下定义,自然得出中学生迷恋“文化快餐”的不良后果。)
漫画、言情、武侠和奇幻小说,这些“文化快餐”都构建了一个远离现实的乌托邦,中学生们将自己代入其中,并且获得从未体验过的“爱情”“冒险”“神奇能力”等。这些小说充其量是一个框架,让中学生用自己的想象力去添砖加瓦,并乐此不疲。于是,许多中学生便沉溺于虚拟世界,无法自拔。
递进式的分层论证,其特点是分论点之间的关系不断递进,论证的层次向纵深展开,一层比一层深入地揭示论题的内涵,使中心论点得到深刻的阐发,其作用是分析透彻,说理深刻。
光这样说可能有些Friends还不能很好的理解,纸条君先带大家看一篇范文吧~
“文化快餐”何以果明日栋梁之腹?
文/温佳昌
近来,有一则报道称现在的中学生对“名著”冷漠,却热衷于漫画、青春小说等“文化快餐”。此报道引发了民众的热议,有的人持乐观态度,也有人为之担忧。但在我看来,此类“文化快餐”怎能充明日栋梁之饥饿呢?/(开头段简要概述材料内容,用反问的方式“此类“文化快餐”怎能充明日栋梁之饥饿呢?”,既点明了自己对“文化快餐”持否定的态度,又运用比喻的手法,化抽象的“文化快餐”具体为果腹之物,不失文采。)
中学生虽无需扬名立万,但作为一个时代的继承人,增强自己的责任感迫在眉睫。可悲的是,那些躲在漫画、言情、武侠和奇幻小说里虚妄活着的青年,至今仍对国家兴衰置若罔闻。这些栋梁的地基已被“文化快餐”腐蚀,连带着栋梁一起腐朽、枯萎。/(本段为第三个层次:联系社会现状,揭示和抨击社会上一些沉迷于“快餐文化”而对国家兴衰置若罔闻的情面,增强了文章的厚重感,使议论在深度上更进一层。)
“文化快餐”何以果明日栋梁之腹?为了避免中学生的精神“虚胖”,进而导致社会的“文化泡沫”,不仅仅要“少吃快餐”,还要“多啃名著”。只有这样,才能夯实栋梁之根基,顶起明日祖国之脊梁。/(此为第四层:根据前面的分析,小作者进一步提出做法,即“为了避免中学生的精神“虚胖”,进而导致社会的“文化泡沫”,不仅仅要“少吃快餐”,还要“多啃名著”。只有这样,才能夯实栋梁之根基,顶起明日祖国之脊梁。”这样一来,既总结全文,又暗扣标题中的“果明日栋梁之腹”一意。)
从寡言少语到社交障碍,这些长久居住于乌托邦的中学生们,淡漠了社会责任,模糊了自我意识,这样的“明日栋梁”,怕是“扶不上墙”吧。而与快餐式文化相反的是,名著中浓厚的文化气息以及其中蕴含的深邃哲思,都极大地拓宽了中学生的眼界和思维。浸润于这知识的海洋,中学生们能够正确地认识自我、认识社会,自觉地肩负起家庭及社会的责任。只有这样的学生,才是名副其实的“明日栋梁”。/(此两段为第二层:分析中学生被“文化快餐”吸引的原因,并同时从“文化快餐”的对立面——经典名著的角度切入,分析了阅读名著的诸多益处,两个层次形成强烈的对比,增强了文章的逻辑思维,为行文增加亮点。)
不过呢,递进式写作结构虽优势突出,也不是随意使用的。在运用递进式结构时,各位Friends一定要注意以下问题:
1.“是什么”部分,或指明问题的实质,或申述论述的范围,或直接提出中心论点,也可以是对论述对象作必要的解释、说明等。
2.从“为什么”与“怎么办”的角度论述,是文章的主体部分,这两部分可以并重,也可以有所侧重,不一定平均用力。侧重点的选择,要考虑需要我们着重讲清的是观点成立的理由,还是根据某个道理应该怎么做。
阅读下面的文字,写一篇作文。
“满”是在容量上达到顶点,是指那种密不透风、拥挤不堪,过分膨胀的饱合状态。与之相反,中国画创作有“计白当黑”的技法,深得虚实结合、有无相生的旨趣。“留白”是画家在创作时,有意留出足够的空白来巧构画面,使画作灵动多姿,产生出富于感染力的艺术效果。其实,又何止是绘画,在社会发展、城市规划,文学艺术乃至个人的生存处世等诸多方面,都需要“留白”。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题目2】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位雕刻家正在一刀一刀地雕琢一块尚未成型的大理石,一个小男孩好奇地在一旁看着他。雕像逐渐成型,头部、肩膀、手臂、身躯,接着头发、眼睛、鼻子、嘴巴……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出现在面前。小男孩万分惊讶地问雕刻家:“你怎么知道她藏在里面的呢?”雕刻家哈哈大笑,他告诉孩子:“石头里原本什么也没有,只不过是我用刻刀把我心中的天使搬到这里来了。”
递进式结构技法指导
层层递进,让议论更加深刻。
你们造吗?《语文考试大纲》对写作“发展等级”中的“深刻”是有这样的要求得:“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的内在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性。”何为深刻?指的是作文见解应当深刻。但纸条君认为,除了作文的见解应当深刻之外,还应当包含议论文的篇章结构要符合逻辑思维。
议论文以说理为主,但说理并非单纯的道理论证,也非纯粹的例后分析,议论文的说理过程还应该囊括层层递进的说理方式。所谓的递进式,也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种what whyhow的写作结构在一些学校教学中也被称为逻辑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