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递进式结构
递进式作文论点结构

递进式作文论点结构在我们写作文的时候呀,常常会用到各种各样的结构来组织我们的思路和观点。
其中,递进式作文论点结构就像是一个巧妙搭建的楼梯,一步一步引导着读者深入理解我们想要表达的核心内容。
就拿我前段时间参加的一次登山活动来说吧。
那座山叫青云山,不算特别高,但也绝对不矮。
一开始,我站在山脚下,望着那蜿蜒向上的山路,心里想着:“不就是一座山嘛,能有多难爬!”这就像是我们在作文中提出的第一个论点,往往是比较浅显、直观的。
我兴致勃勃地开始往上走,起初的山路还算平坦,走起来轻松自在。
路边的野花野草随风摇曳,仿佛在为我加油鼓劲。
这时候,我心里想的是:“看来这爬山也不过如此,很快就能到山顶啦!”这就如同作文中的第二个论点,在第一个论点的基础上稍微深入了一些,但还没有触及到核心和关键。
然而,随着我不断前进,山路变得越来越陡峭,脚下的石头也开始变得不那么稳当了。
我的脚步逐渐沉重起来,呼吸也变得急促。
每向上迈出一步,都需要付出更多的力气。
这时候,我才真正意识到,这座山并没有我一开始想的那么简单。
这就好像在作文中,当我们进一步深入探讨问题时,会发现事情远比最初想象的要复杂和困难。
我抬头望着那似乎遥不可及的山顶,心中有过一丝犹豫和退缩。
“要不,就到此为止吧?”但是,又不甘心就这样放弃。
于是,我咬咬牙,继续坚持着。
这个阶段,就如同我们在作文中面临着观点的冲突和挑战,需要更加坚定自己的立场,寻找更有力的论据来支持自己。
终于,经过一番艰苦的努力,我登上了山顶!那一刻,眼前的美景让我觉得一切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连绵的山脉、缭绕的云雾,还有那温暖的阳光洒在身上,那种成就感和喜悦简直无法用言语形容。
这就好比我们在作文中,通过层层递进的论证,最终得出了令人信服、深刻且有价值的结论。
回过头来想想这次登山的经历,和我们写递进式作文论点结构是多么相似啊!从最开始对事物的简单看法,到逐渐深入了解过程中的困难与挑战,再到最后的克服困难、达成目标,这是一个不断深入、不断进步的过程。
初中作文写作指导议论文的论证结构递进式结构

初中作文写作指导议论文的论证结构递进式结构梁启超先生云:“凡制于文,先布其位,犹夫行阵之首次,阶梯之有依也。
”梁启超倡导的作文法主张把布局谋篇放在作文的首位,而把字句末节放在次要地位。
在议论文写作中更是如此。
我们本篇所说的论证结构是议论文的主体部分(通常指“本论”)的结构形式,是指议论文在运用相关的论据材料分析或论证论点的过程中呈现出的段落内部或段与段之间的结构形式。
上期我们分析了并列式结构,本期我们继续来学习递进式结构。
什么是递进式结构?议论文写作中,递进式结构与并列式结构基本相同。
但在论证过程中,分论点之间在逻辑关系上是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或者是由因到果,由特殊到一般的递进关系。
一般来说,要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层次,这种结构较之并列式结构除了条理清晰外,更易于深入论述。
递进式的基本结构模式:(一)递进式的一般结构为:1.总论(总):或引述材料,或用故事,或引用名言警句,或开门见山提出总论点。
2.本论(分):分点论述,论证观点。
分论点一:是什么+论据+分析论证+小结句。
分论点二:为什么+论据+分析论证+小结句。
分论点三:怎么样+论据+分析论证+小结句。
3.结论(总):总结全文,重申观点;提出希望,发出号召。
注意:也可选择“是什么——怎么样”或“为什么——怎么样”的思路进行。
这种方法可以使文章显得思路缜密,内容丰富,但同时也会使文章招来“面面俱到、泛泛而谈、重点不突出、分析不透彻”的责难。
因此,运用这种“复式组合法”架构文章时,必须严格遵守“内容有主次之别,处理有详略之异”的原则,并尽量保证在设置分论点的过程中体现这一原则。
(二)从范围上,还可以有以下模式:1.自然--个人--社会;2.个人--家庭--社会;3.个人--家族--民族;4.个人--他人--集体、人类;5.物质层面--精神层面。
注意:选择这种结构形式时,必须对论述的层次内容有明确的认识。
层次间可用诸如“不仅……而且……”“……况且……”等关联词语过渡,同时又以此反映层次间的递进关系。
递进式结构高考优秀作文

递进式结构高考优秀作文
《坚持就是胜利》
从小到大,我经历过不少事情呢,但有一件事特别让我印象深刻。
那时候学校组织跑步比赛,我这个平时不太爱运动的人居然头脑一热就报名了。
哎呀,等报完名我就有点后悔啦,看着那长长的跑道,就感觉自己没啥希望。
比赛那天,太阳火辣辣的,感觉能把人烤焦了。
我站在起跑线上,心里那叫一个紧张啊,手心里全是汗。
“砰”的一声枪响,大家都像离弦的箭一样冲了出去,我也赶紧跟着跑。
一开始还行,可是跑着跑着,就感觉腿越来越沉,像灌了铅一样。
汗水顺着脸不停地往下流,喉咙干得直冒烟。
看着其他人一个个跑在我前面,我都有点想放弃了。
就在这时,我听到旁边有同学在喊我的名字,给我加油打气。
我心里一想,不行啊,我不能就这么轻易放弃,得坚持下去。
我咬咬牙,继续跑。
一步,两步,三步……我就这样艰难地向前挪动着脚步。
每跑一步都感觉要耗尽全身的力气,但我一直告诉自己,再坚持一下,就一下。
终于,我看到了终点线,我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冲了过去。
虽然我没有拿到好名次,但那一刻,我觉得自己特别了不起。
这件小事让我明白了,坚持真的能带来力量。
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只要坚持下去,就有可能成功。
那次跑步比赛就像是我人生中的一个小台阶,让我更加懂得了坚持的意义。
所以啊,以后无论遇到啥事儿,我都要像那次跑步一样,咬咬牙坚持下去,因为我知道,坚持就是胜利呀!。
通过写一个植物联想到自身的作文是用了什么样的结构

通过写一个植物联想到自身的作文用了什么样的结构通过写一个植物联想到自身的作文属于递进式结构。
递进式结构:在阐述中心论点时,各层次、段落之间的关系是环环相扣、逐层深入的关系。
前一部分论述是后一部分论述的基础,最后推导出文章的结论。
通过写一个植物联想到自身的作文采用了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借物喻人就是借某一事物的特点,来描写人的一种品格,通常在作文中出现,是作文中用来表现、突出中心思想的常用方法。
无论写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正确运用借物喻人的方法,可以使文章立意更深远,表情达意更含蓄,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运用借物喻人方法需要注意,所描述事物的特点,要与人的品格有相似之处,让人读了文章,能清楚地认识到借物要说明什么,赞誉怎样的人。
用递进式结构写作文

用递进式结构写作文
那天,我闲着没事,就决定去附近的公园逛逛。
一走进公园,
我就被那些五彩斑斓的花儿给迷住了。
它们像一群穿着漂亮裙子的
小姑娘,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对我笑。
我忍不住拿出手机,
拍了几张照片,打算发给朋友炫耀一下。
公园里的空气特别清新,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感觉整个人都精
神了不少。
走着走着,我发现了一片小湖。
湖水清澈见底,能看到
一群群小鱼在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
我蹲下来,想看得更仔细些,
结果不小心把手机掉进了湖里。
哎呀,这可怎么办?我心急如焚,
赶紧四处张望,看看能不能找到什么工具捞手机。
就在我焦急万分的时候,一个穿着运动装的小伙子跑了过来。
他二话没说,就跳进湖里,帮我把手机捞了上来。
我感激得不得了,连忙道谢。
他摆摆手,笑着说,“没事,小事一桩。
”然后我们就
开始聊起天来。
他告诉我,他每天都会来公园跑步,锻炼身体。
我
也说了我喜欢拍照和欣赏风景。
我们越聊越投机,就像是多年的老
朋友一样。
时间不早了,我们决定各自回家。
在分别的时候,他给了我一
个拥抱,说,“很高兴认识你,希望我们下次还能再见面。
”我也点了点头,心里暖暖的。
这次公园之行,虽然有些小插曲,但是却让我收获了一份意外的友谊。
我想,这就是生活中的小确幸吧。
递进式结构高考优秀作文

递进式结构高考优秀作文
《登高才能望远》
记得我小时候,特别喜欢爬树。
我们家附近有一棵很高很高的大树,我每次看到它,心里就痒痒的,想着什么时候能爬到树顶看看。
有一次,我终于下定决心要去征服那棵大树。
我一点点地往上爬,刚开始还觉得挺轻松,可越往上爬,树枝就越细,也越摇晃。
我心里开始有点慌了,但还是咬着牙继续往上。
当我爬到一个比较高的地方时,往下一看,哇,那感觉可真不一样。
平时熟悉的地面变得那么遥远,周围的一切都变得好小,我好像突然进入了一个新的世界。
从那以后,我好像对很多事情的看法都有了变化。
原本觉得很难的事情,现在想来也许没那么难;原本觉得很了不起的东西,现在看看也不过如此。
就像我爬树,在下面看的时候永远不知道上面有什么样的风景,只有真正到了那个高度,才能有新的认识和感悟。
其实学习和生活不也是这样吗?我们不能一直停留在自己的小圈子里,要不断努力向上攀登,一层一层地突破,这样才能看到更远更广阔的天地。
高考也是如此啊,只有通过一步步努力,才能登上更高的台阶,走进更好的
未来。
所以呀,我们都要勇敢地去攀登,去追求更高的目标,就像我当年爬那棵大树一样,不断向上,去发现更多的精彩。
后来,每当我遇到困难或者迷茫的时候,我就会想起那棵大树,想起自己站在高处的那种感觉,然后就会告诉自己,要继续努力,往更高处走,去寻找更美的风景。
这就是我关于登高望远的一点感悟,希望也能给大家一些启发啦!。
高考作文之递进式结构模板及范文

高考作文之递进式结构模板及范文一、【递进式结构一】“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分论点一:“是什么”——下定义分论点二:“为什么”——探原因:有这么做的好处没有这么做的危害分论点三:“怎么做”——谈做法精彩范文孤独与幸福德国著名哲学家叔本华说:“社交生活的坏处深藏不露:消遣、闲聊和其他与人交往的乐趣掩藏着巨大的、通常是难以弥补的祸害。
青年人首先要学习的一课,就是承受孤独。
”(名言引入)因为孤独是幸福、安乐的源泉。
(中心论点)世间怕有无数称己为幸福的人,却没有多少人认为自己也是一个孤独的人。
“幸福”的人往往开朗、健谈、善于社交;孤独,似乎注定只是一个与阴暗、不幸甚至畸形的人生态度所相伴的名词。
事实上真正的孤独是鲁迅的“寄意寒星荃不察”的觉醒,是布鲁诺被烧死前大声疾呼“未来的人们会了解我……”的信念,是无法选择“出世”苏轼的清高。
(诠释论点)孤独是超越常人的旷达与淡泊,它是幸福的前提。
(分论点一回答“是什么”)孤独就是走出无止境的无聊社交、闲扯、平庸的一种生活态度,它卸除了表面的浮华,追求内心的旷达与淡泊。
(议论)当庄子头也不回地边钓鱼边婉言拒绝出任楚相时,我们体会到的是孤独。
世事纷乱,天下名士皆各投其主,各尽其才,惟独庄子安然身外(例证)。
这种孤独,实际上是一种超越常人的豁达与淡然。
但庄子又是幸福的,他的一次平静的拒绝,带来了自己政治生涯的孤独,换来的却是一座矗立在无数文人志士心目中的高标。
(议例)孤独让我们拥有内省的时空,它是享受幸福的条件。
(分论点二回答“为什么”)物质的充裕,人心的浮躁,更多的人越来越急功近利,人与人的关系越来越势利化,幸福感距离我们越来越远。
(议论)孔子曰:“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论语》中的睿语无一不是孤独困顿的孔仲尼的自我反省。
(例证)孤独的时候,人才有时间和空间去进行人生的思考,追寻自己活着的价值。
才会远离喧嚣、芜杂,看到自己内心,保持一份坦然与淡定,看清自己前进的方向,这是享受幸福的条件。
递进式结构,作文

递进式结构,作文
《我学骑单车的那些事儿》
哎呀呀,今天咱就来讲讲我学骑单车的经历,这可真是一段难忘又有趣的事儿呢!
记得那时候,我看着别人骑着单车自由自在地穿梭在大街小巷,心里那叫一个羡慕啊。
于是,我下定决心,我也要学会骑单车!
刚开始的时候,我推着单车都觉得有点吃力呢,心里直犯嘀咕:“这单车咋这么重呀!”然后,我鼓起勇气跨上了单车,哎呀,那感觉,摇摇晃晃的,就像喝醉酒了似的。
我试着踩了几下踏板,嘿,单车居然往前动了。
我那个高兴呀,可没高兴多久,“啪”的一下,我就连人带车摔倒在了地上,疼得我直咧嘴。
但我可没那么容易放弃呀,我爬起来拍拍身上的土,继续练。
慢慢的,我能骑个几米远了,但总是歪歪扭扭的,像条小蛇在地上扭来扭去。
有一次我正骑得起劲呢,突然前面出现了一个小坑,我就傻眼了,心想:“完了完了,要摔惨咯!”果不其然,我又结结实实地摔了一跤。
不过我这人吧,就是倔强,我就不信我学不会这骑单车。
经过无数次的摔倒和爬起,我终于能比较熟练地骑单车啦!现在我骑着单车,感觉就像飞一样,爽极了!回头想想刚开始学的时候,那狼狈样儿,还真是好笑呢。
这就是我学骑单车的故事啦,虽然过程有点艰辛,但真的很值得呀!我也深刻体会到了,只要坚持,啥事儿都能办成!哈哈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好处: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吸引读者的 兴趣,是作者厚积薄发的表现。
方法二: 典故轶事
作者由《小王子》中小王子的忧与爱 引起了对文题的思考,自然贴切。
方方法法点一拨:热点时事
例1:“官二代”李启铭引起的“我爸是李刚” 的风波渐渐化为民众心中抹不去的痕迹,“富二代” 李双江之子李天一无证驾驶、无故打人的嚣张霸道 再一次掀起狂风巨浪。网友们一针见血地指出上流 阶层、富人阶层存在 “育子”弊端。但转念一想, 问题仅限于他们身上吗?为人父、为人母的家长们 是否也要反思一下自己的“育子”方式,是不是也 该给自己对孩子的“爱”减减肥了呢?(2012年江 苏省淮安中学二模作文题《减肥》)
递进式议论文结构
议论文分论点设置有哪些角度?
是什么 阐释含义 内涵、特征 为什么 探明原因 原因、结果、意义 怎么样 推行做法 方法、途径 (建议:综合运用其中的两种)
是什么
(1)把玩苦难是笑对苦难的精神。 (2)把玩苦难是消除寂寞的有效途
径。 (3)相反,消极面对苦难则往往会
事与愿违。
为什么
好处:避免泛泛而谈、大而无当的现象, 可为评论树立靶子,有现实针对性,同时也 反映了作者关注现实、直面人生的写作态度。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例2:谢枋得,宋末信州人,曾力抗元军, 后绝食而死。他曾在《武夷山中》这样写 道: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 这位与文天祥同乡、同年的爱国志士,还 和文天祥同志同德:将抗元视为其人生的 作业,一生为之奋斗。
由是观之,人生在世,每个人都该有 一分作业,但只有将民族大义担在肩,将 民族存亡放在心,将作业上升至民族层次, 生命之花才能灼灼其华,日上日妍。 (2012年南通二模作文题《人生的作业》)
例3:2012年春晚后,网络上到处都是对杨丽 萍舞蹈《雀之恋》的溢美之词。有关杨丽萍的 传闻也接踵而至。有记者问她:你是为了舞蹈 才不要孩子的吗?她回答道:“有些人的生命 是为了传宗接代,有些是享受,有些是体验, 有些是旁观。我是生命的旁观者,我来到世上, 就是看一棵树怎么生长,河水怎么流,白云怎 么飘,甘露怎么凝结。”
文中作者借一妇人夏衫上英文标识这一 生活现象作为“由头”引出话题——洋文不 滥用,应择地而用之。这使得文章针对性很 强。
高考链接
我想到了圣埃克苏佩里的《小王子》。 忧郁的小王子因为和玫瑰花闹别扭离开了 他的星球,最后又因为忧虑回到玫瑰花身 边。我感到最深最柔软的爱总是与忧息息 相关的。 ……因为爱之深,所以忧之远
方法三: 生活现象。
例4:时至夏日,蚊虫渐多。晚自习时,书 本上总会沾染几只飞虫。每当这时,我便 猛呼一口气,欲吹走小虫。没想到,小虫 竟放低身体,低下头来,小小身体硬是经 受住了十二级台风的侵袭。人生是一份作 业,无论是关乎个人的,家庭的,还是民 族乃至世界的,唯有放低姿态,才能将这 份作业完成得更加出色。(2012年南通二 模作文题《人生的作业》)
(1)拥有把玩苦难的精神,会使困境中 的人看到阴霾之后的晴空。
(2)拥有把玩苦难的精神,会让寂寞中 的人感到担当之后的坦然。
(3)反之,不具备把玩苦难的精神,则 会使的有些人成为困难的俘虏,成为众 人批评的对象。
怎么样
(1)把玩困难需要面对苦难时的乐观与 坚强。
(2)把玩困难需要对信仰的坚守,对责 任的担当。
(3)把玩困难需要面对阴影时自我解剖 的勇敢。
议论文开头——由头式
“由头”即借口、原由,也就 是作者写文章的触发点,主要是指 与文章内容相关的事件或做法。这 在以议论为主的论述类文本中经常 使用。
如流沙河《笑说蟹文之灾》的开头:
老夫银行排队,恭缴电、气、话之三费。 站立久了心烦,不免游目四顾,用以消遣时 间。忽睹一妇,夏衫华丽,背绣英文曰 Special lady,即特殊太太,不禁莞尔,心 情为之一振。乃自思忖:“既然特殊,又何 必来排队?”
例5:曾经问一朋友喜欢吃什么,答道:“随 便。”喜欢喝什么,答道:“随便。”…… 我无语,“随便”真是个好词,什么问题都 能回答!转念一想,这“随便”其实透露出 的是一种无所谓的、漫不经心的、甚至是漠 然的态度,不禁心里一紧,生活中我们可不 能事事随便啊!(2012年南通一模作文题 《随》)
好处:新颖、自然,反映了作者敏锐的洞 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给读者耳目一新之 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