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递进式结构
初中作文写作指导议论文的论证结构递进式结构

初中作文写作指导议论文的论证结构递进式结构梁启超先生云:“凡制于文,先布其位,犹夫行阵之首次,阶梯之有依也。
”梁启超倡导的作文法主张把布局谋篇放在作文的首位,而把字句末节放在次要地位。
在议论文写作中更是如此。
我们本篇所说的论证结构是议论文的主体部分(通常指“本论”)的结构形式,是指议论文在运用相关的论据材料分析或论证论点的过程中呈现出的段落内部或段与段之间的结构形式。
上期我们分析了并列式结构,本期我们继续来学习递进式结构。
什么是递进式结构?议论文写作中,递进式结构与并列式结构基本相同。
但在论证过程中,分论点之间在逻辑关系上是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或者是由因到果,由特殊到一般的递进关系。
一般来说,要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层次,这种结构较之并列式结构除了条理清晰外,更易于深入论述。
递进式的基本结构模式:(一)递进式的一般结构为:1.总论(总):或引述材料,或用故事,或引用名言警句,或开门见山提出总论点。
2.本论(分):分点论述,论证观点。
分论点一:是什么+论据+分析论证+小结句。
分论点二:为什么+论据+分析论证+小结句。
分论点三:怎么样+论据+分析论证+小结句。
3.结论(总):总结全文,重申观点;提出希望,发出号召。
注意:也可选择“是什么——怎么样”或“为什么——怎么样”的思路进行。
这种方法可以使文章显得思路缜密,内容丰富,但同时也会使文章招来“面面俱到、泛泛而谈、重点不突出、分析不透彻”的责难。
因此,运用这种“复式组合法”架构文章时,必须严格遵守“内容有主次之别,处理有详略之异”的原则,并尽量保证在设置分论点的过程中体现这一原则。
(二)从范围上,还可以有以下模式:1.自然--个人--社会;2.个人--家庭--社会;3.个人--家族--民族;4.个人--他人--集体、人类;5.物质层面--精神层面。
注意:选择这种结构形式时,必须对论述的层次内容有明确的认识。
层次间可用诸如“不仅……而且……”“……况且……”等关联词语过渡,同时又以此反映层次间的递进关系。
递进式结构高考优秀作文

递进式结构高考优秀作文
《坚持就是胜利》
从小到大,我经历过不少事情呢,但有一件事特别让我印象深刻。
那时候学校组织跑步比赛,我这个平时不太爱运动的人居然头脑一热就报名了。
哎呀,等报完名我就有点后悔啦,看着那长长的跑道,就感觉自己没啥希望。
比赛那天,太阳火辣辣的,感觉能把人烤焦了。
我站在起跑线上,心里那叫一个紧张啊,手心里全是汗。
“砰”的一声枪响,大家都像离弦的箭一样冲了出去,我也赶紧跟着跑。
一开始还行,可是跑着跑着,就感觉腿越来越沉,像灌了铅一样。
汗水顺着脸不停地往下流,喉咙干得直冒烟。
看着其他人一个个跑在我前面,我都有点想放弃了。
就在这时,我听到旁边有同学在喊我的名字,给我加油打气。
我心里一想,不行啊,我不能就这么轻易放弃,得坚持下去。
我咬咬牙,继续跑。
一步,两步,三步……我就这样艰难地向前挪动着脚步。
每跑一步都感觉要耗尽全身的力气,但我一直告诉自己,再坚持一下,就一下。
终于,我看到了终点线,我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冲了过去。
虽然我没有拿到好名次,但那一刻,我觉得自己特别了不起。
这件小事让我明白了,坚持真的能带来力量。
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只要坚持下去,就有可能成功。
那次跑步比赛就像是我人生中的一个小台阶,让我更加懂得了坚持的意义。
所以啊,以后无论遇到啥事儿,我都要像那次跑步一样,咬咬牙坚持下去,因为我知道,坚持就是胜利呀!。
递进式议论文怎么写

递进式议论文怎么写篇一:递进式结构范文数篇递进式结构1递进式又称推进式结树或纵式结构。
其特点是分论点之间的关系不断递进,论证的层次向纵深展开,一层比一层深入地揭示论题的内涵,使中心论点得到深刻的阐发,其作用是分析透彻,说理深刻。
例文无法完美有一个渔夫,在海边捡到一颗很大的珍珠,珍珠光亮照人,漂亮极了。
可是渔夫发现珍珠上有个小黑点,看起来很不舒服,于是他拼命地磨珍珠想擦掉黑点,最后黑点不见了,珍珠也不复存在了。
我们总希望事事完美,于是我们拼命地追求完美,但结果总是事与愿违,我们付出了太多的代价却获得太少。
正如那个背着竹筐捡石头的人,他似乎想把好看的石头都捡起来,最终使自己疲惫不堪。
生活需要追求极致,但生活没有极致。
我们想要追求极致,才使我们一步步向更高的目标迈进,才使我们有了前进的动力,才使我们能在困难中砥砺坚定的脚步。
但我们永远找不到最高目标,我们说不清什么是世界上最好的。
我们是贪婪的动物,总想得到最好的,但我们也是理智的动物,知道如何适可而止。
所以科学家们不会用“实现完美”一词来开窍他们的工作,而是用“探索”。
既然无法完美,我们只要随意就好。
我们经常会被琐事困扰。
一个不友善的眼神,一句嘲笑,一句不合心意的话,一次小小的口角总会使我们心神不宁。
我们太在意一些小事,不能做到心胸豁达,这样我们自然会很累。
试想,如果我们都可以做到“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我们会生活得多么轻松自在。
既然无法完美,我们可以对黑点视而不见。
我们每个人都有不足,我们可以尽量完美自己,但我们不能成为完人。
如果我不聪明,我可以勤奋;如果我不善言辞,我可以真诚;如果我不成功,我可以学习。
我们要学会调整心态,毕竟生活不是一条路,评价一个人不是某一方面,看待事物不是一个角度。
如果这方面不行我们可以改变方向继续前进。
但无法完美绝对不能成为我们不思进取的借口。
如果有缺点却又存着自贱的心理任其发展,这是一种对自己的不尊重。
所以我们必须学会把握追求完美的方向,我们强调的不是目的而是过程。
递进式结构高考优秀作文

递进式结构高考优秀作文
《登高才能望远》
记得我小时候,特别喜欢爬树。
我们家附近有一棵很高很高的大树,我每次看到它,心里就痒痒的,想着什么时候能爬到树顶看看。
有一次,我终于下定决心要去征服那棵大树。
我一点点地往上爬,刚开始还觉得挺轻松,可越往上爬,树枝就越细,也越摇晃。
我心里开始有点慌了,但还是咬着牙继续往上。
当我爬到一个比较高的地方时,往下一看,哇,那感觉可真不一样。
平时熟悉的地面变得那么遥远,周围的一切都变得好小,我好像突然进入了一个新的世界。
从那以后,我好像对很多事情的看法都有了变化。
原本觉得很难的事情,现在想来也许没那么难;原本觉得很了不起的东西,现在看看也不过如此。
就像我爬树,在下面看的时候永远不知道上面有什么样的风景,只有真正到了那个高度,才能有新的认识和感悟。
其实学习和生活不也是这样吗?我们不能一直停留在自己的小圈子里,要不断努力向上攀登,一层一层地突破,这样才能看到更远更广阔的天地。
高考也是如此啊,只有通过一步步努力,才能登上更高的台阶,走进更好的
未来。
所以呀,我们都要勇敢地去攀登,去追求更高的目标,就像我当年爬那棵大树一样,不断向上,去发现更多的精彩。
后来,每当我遇到困难或者迷茫的时候,我就会想起那棵大树,想起自己站在高处的那种感觉,然后就会告诉自己,要继续努力,往更高处走,去寻找更美的风景。
这就是我关于登高望远的一点感悟,希望也能给大家一些启发啦!。
高考作文之递进式结构模板及范文

高考作文之递进式结构模板及范文一、【递进式结构一】“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分论点一:“是什么”——下定义分论点二:“为什么”——探原因:有这么做的好处没有这么做的危害分论点三:“怎么做”——谈做法精彩范文孤独与幸福德国著名哲学家叔本华说:“社交生活的坏处深藏不露:消遣、闲聊和其他与人交往的乐趣掩藏着巨大的、通常是难以弥补的祸害。
青年人首先要学习的一课,就是承受孤独。
”(名言引入)因为孤独是幸福、安乐的源泉。
(中心论点)世间怕有无数称己为幸福的人,却没有多少人认为自己也是一个孤独的人。
“幸福”的人往往开朗、健谈、善于社交;孤独,似乎注定只是一个与阴暗、不幸甚至畸形的人生态度所相伴的名词。
事实上真正的孤独是鲁迅的“寄意寒星荃不察”的觉醒,是布鲁诺被烧死前大声疾呼“未来的人们会了解我……”的信念,是无法选择“出世”苏轼的清高。
(诠释论点)孤独是超越常人的旷达与淡泊,它是幸福的前提。
(分论点一回答“是什么”)孤独就是走出无止境的无聊社交、闲扯、平庸的一种生活态度,它卸除了表面的浮华,追求内心的旷达与淡泊。
(议论)当庄子头也不回地边钓鱼边婉言拒绝出任楚相时,我们体会到的是孤独。
世事纷乱,天下名士皆各投其主,各尽其才,惟独庄子安然身外(例证)。
这种孤独,实际上是一种超越常人的豁达与淡然。
但庄子又是幸福的,他的一次平静的拒绝,带来了自己政治生涯的孤独,换来的却是一座矗立在无数文人志士心目中的高标。
(议例)孤独让我们拥有内省的时空,它是享受幸福的条件。
(分论点二回答“为什么”)物质的充裕,人心的浮躁,更多的人越来越急功近利,人与人的关系越来越势利化,幸福感距离我们越来越远。
(议论)孔子曰:“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论语》中的睿语无一不是孤独困顿的孔仲尼的自我反省。
(例证)孤独的时候,人才有时间和空间去进行人生的思考,追寻自己活着的价值。
才会远离喧嚣、芜杂,看到自己内心,保持一份坦然与淡定,看清自己前进的方向,这是享受幸福的条件。
议论文的结构模式

【范文借鉴】 别再为孩子进行微信拉票了
时下,特别流行在微信里给孩子或学校获得某项荣誉拉票。有的家长在自 己的朋友圈持续数日发微信为孩子拉票;还有学校为了评比名次要求家长必须 为学校微信投票,并让老师监督;甚至,还有的家长因微信投票没完成老师下 达的指标,孩子在学校被老师批评等等,不一而足。
为给孩子或学校获得某种莫须有的荣誉,竟然如此弄虚作假、不择手段, 这不是在教育、在育人,而是在反教育、负育人。
“早”凸显出智慧。《礼记》有云:“预则立,不预则废”。这闪耀着智 慧之光的话语,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所准备,有所规划,否则就不可 能够取得成功。古往今来,无数成功的军事家从不打无准备之战,就拿一战而 使天下成鼎足之势的“赤壁大战”来说,“孙刘联合”的方针早“预”在诸葛
亮的《隆中对》里——“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至于此后的 “黄盖假降”、“庞统献连环”、群英会上使“蒋干中计”、“借东风” 等等一幕幕的精彩无不是在战前做着周密的部署,这就是“预”。
“早”意味着勤奋。有了希望就要去实现它,毫无疑问人类就是通过实现 一个又一个的希望,才从原始蒙昧走向现代文明的。但同时人们也很清楚,希 望的实现离不开自己的勤奋。古人云:“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就是在告诉自己也告诫我们后人,莫负春光,勤奋耕读。于是就有了“闻鸡起 舞”,苦练本领报效国家的祖逖;于是就有了将一个“早”刻在课桌上,让它 向一盏灯烛一样,时刻警醒自己发奋读书终成民族脊梁的鲁迅。
2.按论点内涵递进(并列递进式结构) 分论点之间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系是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层间可用诸
如“不仅……而且……”“……况且”等关联词语过渡。 例:严于解剖自己
1.要不断进步,必须无情地“解剖我自己”。 2.论述如何才能“解剖”好自己。 对自己要有自知之明。 有了自知之明,还要勇于自我批评。 自我批评的勇气来源于对真理的追求和崇高的信念。
议论文结构模式——递进式结构

作业
• 完善你“学会理解”的分论点, 写成一篇议论文,不少于八百 字。周五第三节晚修交上来。 要求用递进式结构。
学生习作展示: 朱爱利:《宽容》 人,需要宽容; 家,需要宽容; 一个国家,更需要宽容。
• • • •
• 1.一个拥有尊严的人才会立足社会(《红与黑》 中的于连) • 2.一个拥有尊严的团队才能走得更远(一个球 队拥有尊严才会团结一致走得更远) • 3.一个拥有尊严的国家才会变得更强(中国) • 《尊严》 • 1.尊严是一个人价值的所在(晏子使楚) • 2.尊严是塑造社会风气的凝固剂(朱自清的气 节鼓舞着社会更多的人) • 3.尊严是一个国家有力的武器(苏武,勾践卧 薪尝胆,文天祥)
注意事项
• • • • • • • • 一:分论点要逐层深入,突出层次感 人需要尊严 成就大事需要尊严 国家尊严很重要 二:范围要由小到大,由近到远 尊严,国家地位的体现 尊严,家庭的名声 尊严,一个人的名片
递进式的格式
(二) 结构上的递进 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 题”的思路安排论证结构,即围绕中 心论点回答三个问题:①是什么,② 为什么,③怎么办。
• ( “尊严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是为人处世的底线。”或者“尊严是
高洁的人格,是一种价值观,一种自力奋斗的精神。” )
•
为什么需要尊严?人需要尊严,国家也需要尊严。从 “每一个正直的人都应该维护自己的尊严”的卢梭,到“一 个人的尊严不在于获得荣誉,而在于本身值得这荣誉”的亚 里士多德,再到“不知道他自己的尊严的人,便不能尊重别 人的尊严”的席勒,最后到“国家的尊严比安全更为重要, 比命运更有价值”的托· 伍· 威尔逊。从他们的身上无不体现 出尊严的重要性,在他们的身上已经更好地说明了为什么需 要尊严这一个话题。 • 怎么维护尊严?在我国西北的荒漠中,生长着一种高大 的杨树——胡杨。胡杨生长在最恶劣、最残酷的气候环境之 中,用它挺拔昂扬的身躯,阻挡了沙漠对绿洲的侵袭,组成 一条雄伟壮阔的绿色长廊,创造了“丝绸之路”的文明与希 望。在它们在恶劣环境中挺拔生长的姿态里,宣示着生命的 尊严。从胡杨树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只有受过挫折的洗礼, 方将生命的尊严擦亮。人的一生中,谁没有遇过挫折?用挫 折的洗礼,维护我们的尊严。 • 没有自我尊重,就没有道德的纯洁性和丰富的个性精神, 对自身的尊重,荣誉感,自豪感,自尊心,这是一块磨练我 们尊严的砺石。 •
议论文写作结构模式:递进式

议论文写作结构模式:递进式议论文写作结构模式:递进式概念诠释在论证思路中,由浅入深,层层深入,步步推进,这就是递进式结构。
它的特点是各层的前后顺序有严格要求,不能随意变更。
递进式结构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形式是议论文采取先提出问题,再分析问题,然后解决问题的思路,即体现了层进式结构的特点;另一种形式是分论点之间的关系不断递进,论证的层次向纵深展开,一层比一层深入地提示论题的内涵,使中心论点得到深刻的阐发,它们的先后次序一般是不可以互换的。
意思是一层一层先后蝉联的。
方法引领1、按议论步骤递进(递进式结构)议论文一般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步骤来写作,环环相扣,逐步解决议论文的三个问题,这其实是一种递进关系。
可以集中笔力写清楚任一方面,也可以三个方面都作全面详细的写作。
一般说来,如果道理简单,显而易见,无须详加论证,则可在“怎么样”上多做文章;如果“怎么样”的问题众所周知,则可在“为什么”上多做文章,“怎么样”可一笔带过或干脆不谈。
以话题“人生的加减法”为例,可以这样分解:是什么:面对人生的加减,要加一点自然的清逸野气,减一点人工合成的矫揉造作;为什么:因为物欲横流,社会需要抵制诱惑,坚守真实的自我,拒绝庸俗,追慕高尚;怎么样:既要有出世的隐逸,又要有入世的积极。
一般亮明观点之后展开的思路有两种走向:如果观点是肯定判断,那么就要从重要性、必要性角度论述,如观点是“我们要培养节俭的美德”,那么就谈“节俭”的重要性、必要性。
如果观点是否定判断,针对某些不好的现象,分析其危害,挖掘其产生根源,指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即“摆现象--析危害--挖根源--指办法”。
如观点是“这种赶时髦的做法并不好”,那就要讲“不好”的理由,或“赶时髦”的危害性。
2、按论点内涵递进(并列递进式结构)这是就论点的内涵方面而言,论点内涵本身呈递进关系,主要表现在对事物的理解程度,从表面进而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将中心论点进行分解,分成几个分论点,这些分论点之间的关系是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好处:避免泛泛而谈、大而无当的现象, 可为评论树立靶子,有现实针对性,同时也 反映了作者关注现实、直面人生的写作态度。
例2:谢枋得,宋末信州人,曾力抗元军, 后绝食而死。他曾在《武夷山中》这样写 道: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 这位与文天祥同乡、同年的爱国志士,还 和文天祥同志同德:将抗元视为其人生的 作业,一生为之奋斗。 由是观之,人生在世,每个人都该有 一分作业,但只有将民族大义担在肩,将 民族存亡放在心,将作业上升至民族层次, 生命之花才能灼灼其华,日上日妍。 (2012年南通二模作文题《人生的作业》)
好处: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吸引读者的 兴趣,是作者厚积薄发的表现。 方法二: 典故轶事
例4:时至夏日,蚊虫渐多。晚自习时,书 本上总会沾染几只飞虫。每当这时,我便 猛呼一口气,欲吹走小虫。没想到,小虫 竟放低身体,低下头来,小小身体硬是经 受住了十二级台风的侵袭。人生是一份作 业,无论是关乎个人的,家庭的,还是民 族乃至世界的,唯有放低姿态,才能将这 份作业完成得更加出色。(2012年南通二 模作文题《人生的作业》)
议论文开头——由头式
“由头”即借口、原由,也就 是作者写文章的触发点,主要是指 与文章内容相关的事件或做法。这 在以议论为主的论述类文本中经常 使用。
如流沙河《笑说蟹文之灾》的开头:
老夫银行排队,恭缴电、气、话之三费。 站立久了心烦,不免游目四顾,用以消遣时 间。忽睹一妇,夏衫华丽,背绣英文曰 Special lady,即特殊太太,不禁莞尔,心 情为之一振。乃自思忖:“既然特殊,又何 必来排队?” 文中作者借一妇人夏衫上英文标识这一 生活现象作为“由头”引出话题——洋文不 滥用,应择地而用之。这使得文章针对性很 强。
(1)拥有把玩苦难的精神,会使困境中 的人看到阴霾之后的晴空。 (2)拥有把玩苦难的精神,会让寂寞中 的人感到担当之后的坦然。 (3)反之,不具备把玩苦难的精神,则 会使的有些人成为困难的俘虏,成为众 人批评的对象。
怎么样
(1)把玩困难需要面对苦难时的乐观与 坚强。 (2)把玩困难需要对信仰的坚守,对责 任的担当。 (3)把玩困难需要面对阴影时自我解剖 的勇敢。
高考链接
我想到了圣埃克苏佩里的《小王子》。 忧郁的小王子因为和玫瑰花闹别扭离开了 他的星球,最后又因为忧虑回到玫瑰花身 边。我感到最深最柔软的爱总是与忧息息 相关的。 „„因为爱之深,所以忧之远 作者由《小王子》中小王子的忧与爱 引起了对文题的思考,自然贴切。
方法一:热点时事 方法点拨
例1:“官二代”李启铭引起的“我爸是李刚” 的风波渐渐化为民众心中抹不去的痕迹,“富二代” 李双江之子李天一无证驾驶、无故打人的嚣张霸道 再一次掀起狂风巨浪。网友们一针见血地指出上流 阶层、富人阶层存在 “育子”弊端。但转念一想, 问题仅限于他们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上吗?为人父、为人母的家长们 是否也要反思一下自己的“育子”方式,是不是也 该给自己对孩子的“爱”减减肥了呢?(2012年江 苏省淮安中学二模作文题《减肥》)
例3:2012年春晚后,网络上到处都是对杨丽 萍舞蹈《雀之恋》的溢美之词。有关杨丽萍的 传闻也接踵而至。有记者问她:你是为了舞蹈 才不要孩子的吗?她回答道:“有些人的生命 是为了传宗接代,有些是享受,有些是体验, 有些是旁观。我是生命的旁观者,我来到世上, 就是看一棵树怎么生长,河水怎么流,白云怎 么飘,甘露怎么凝结。” 这是多么睿智而超脱的回答啊!杨丽萍在 生活中用坦然之心,以“随”的态度尊重生命。 她跟随的是自己心性,是对生命的执着追求, 不跟随的是大众对人生的庸俗做法。这同样也 是我们需要跟随的。(2012年南通一模作文题 《随》)
例5:曾经问一朋友喜欢吃什么,答道:“随 便。”喜欢喝什么,答道:“随便。”„„ 我无语,“随便”真是个好词,什么问题都 能回答!转念一想,这“随便”其实透露出 的是一种无所谓的、漫不经心的、甚至是漠 然的态度,不禁心里一紧,生活中我们可不 能事事随便啊!(2012年南通一模作文题 《随》)
好处:新颖、自然,反映了作者敏锐的洞 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给读者耳目一新之 感。 方法三: 生活现象。
递进式议论文结构
议论文分论点设置有哪些角度?
是什么 阐释含义 内涵、特征 为什么 探明原因 原因、结果、意义 怎么样 推行做法 方法、途径 (建议:综合运用其中的两种)
是什么
(1)把玩苦难是笑对苦难的精神。 (2)把玩苦难是消除寂寞的有效途 径。 (3)相反,消极面对苦难则往往会 事与愿违。
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