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工程导论论文

合集下载

通信工程论文15篇(论网络通信工程的信用与发展)

通信工程论文15篇(论网络通信工程的信用与发展)

通信工程论文15篇论网络通信工程的信用与发展通信工程论文摘要:现代社会是一个越来越趋向大数据时代的社会,要在海量的数据之中获得有用的信息绝对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尤其通信工程作为文秘站-您的专属秘书,中国最强免费文秘网!一个获取信息、交流信息的重要手段,促进通信工程项目管理系统集成服务的进一步加快尤显必要,因为集成服务是促使信息获取更快速、更便捷、更高效的一大法宝。

相信在大家的一致奋斗下,促使通信工程项目管理系统集成服务进一步发展将近在咫尺。

关键词通信工程工程论文工程通信工程论文:论网络通信工程的信用与发展一、网络通信工程在传输技术上的应用随着EDFA的商业化,利用WMD的大容量和远距离传输能力,以及ASON的宽带容量和敏捷性,在结合ASON和WDM的方式,可以形成一个更加强大功能更加齐全的网络一体化。

在目前,个人用户进入因特网和有线电视最主要的方式就是Modem、ASDL和HFC等,企业用户采用LAN接入,以SDH接入传输网等接入方式,根据不同宽带用户的需求利用ADM提供灵活的接入口。

目前通信工程传输所采用的技术是MSTP,是一个多业务的传送平台。

ATM和MPLS技术都涵盖其中,还包含以太网和RPR技术。

根据客户的要求利用MSTP来提供相应的技术和服务。

二、讨论网络通信工程发展趋势(一)从技术上面分析在90年代,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在这时期是发展迅速的时代。

以光纤传输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中心,在发展方向多倾向于高速和多媒体通信方面,由于现在广泛普及了模拟信号数字化计划的应用,现在的语音,视频等系统的模拟信息通信可以和以往的单独的计算机数据通信想结合,在单一化的通信体系方面,使电话、传真和广播电视和计算机通信相结合。

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和广域网(WAN)技术作为通信系统的组成部分在90年代初有很大的发展。

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数据,文字。

语音,图像和视频等多媒体数字化的快速发展已成为事实。

数字网络(ISDN)技术在综合业务上已经成熟。

通信工程专业导论论文

通信工程专业导论论文

通信工程专业导论论文引言踏入了大学,选择了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系通信工程专业。

经过半年的思考与探究,在合院老师的指导下,我对通信也有了自己的认识,对合肥学院通信工程专业的地位也有了大致的了解,通信行业的发展有了自己的思考。

了解通信通信,顾名思义,是信息的传送。

信息是可以描述的客观现象,是具有一定物理含义的消息或知识。

在当今社会,互联网盛行,各种电子技术发展迅速。

今天的信息不仅仅是数字,声音,还有图像。

信息就是隐含在物理信号中具有一定含义的消息,信号处理的目的就是为了在信号中获得有用的消息。

信道:信息传递通道。

有(电话,网络,微波,卫星等)。

信息依赖载体进行传递,称之为通信。

通信工程专业专业性质,信息技术。

学科属工学类,电子信息门类。

相近专业有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通信工程主干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系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通信工程专业代码:080604.当今时代是一个以知识经济为主的信息时代。

信息技术内涵——传感,同喜,计算机。

通信工程属工程车信息系统。

通信技术是以计算机网络,电视,卫星等通信工具的信息传输技。

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是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在信息工作中的应用。

这种有效结合,使信息的处理速度,传递速度得到了惊人的提高,人类处理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时代。

可见,通信业的地位,通信工程的重要性了。

确实也是,通信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基础性地位,通信技术和网络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是当今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必要条件。

通信业也是安徽省八大支柱产业之一。

通信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先导性地位。

通信的发展促进了交流与合作,从而带动国民经济的发展,通信业的发展,可以带动设备制造,交通,旅游,教育等证多相关产业的发展。

因此,经济要发展,通信需先行。

通信工程体系之核心课程。

除本专业公共基础课之外,还有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在系统编程技术,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电磁场与电磁波,信号与系统,通信电子线路,微波技术,通信原理,程控交换原理,移动通信技术,数字信号处理,光纤通信原理,数字图像处理,信息论基础。

关于通信工程的论文

关于通信工程的论文

关于通信工程的论文随着科技发展与通信技术日益进步,人们对通信行业的要求越来越高,通信工程建设价值逐渐显现。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通信工程的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关于通信工程的论文篇1试谈光纤通信系统常见故障处理1 光纤通信系统概述光纤通信系统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一个电气公司通过一组光纤通信实验成功研制出了光纤通信系统,系统中使用的光源为半导体激光器,传输介质应用的是多模光纤,实验以后,光纤系统传输速率达到了33.647Mbit/s,传输距离达到了150km,这在光纤通信领域是一场变革与突破。

光纤通信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现代化信息传输媒介,在现代化电网发展与进步当中,光纤通信系统起到的作用非常大。

系统中的光纤实际上就是指光导纤维,而通信的实现则要借助光导作用载波,光导纤维是通信传输介质,功能是实现对信息的收集与传输。

过去传统通信系统使用的是铜导线,这种金属导线传输效率低、损耗率高、电磁感应强烈,在使用过程中不是非常灵活、持久,而人们真正需要的是传输效率高、能够广泛应用到图像通信或者是数字传输方式中的通信传输系统,光纤通信能够满足人们这种需求,成为对话业务、数字化通信不可缺少的媒介。

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构成:(1)光发信机。

在光纤通信系统中,组成部件非常多,每一个部件都要发挥自身功能才能保持整体通信系统平稳运行,其中光发信机能够实现电、光的相互转换,是一种光端机。

这一光端机的构成有光源、驱动器、调制器等,功能是对电端机端口发出的信号调制,这一信号能对光源产生大量光波,对信号调制实际上就是对光波调制的过程。

完成光波调制以后,要将光信号耦合到光缆设备中进行传输,其中使用较多的就是电端机,是一个常规的电子通信设备,对信息传输起到了支持作用;(2)光收信机。

系统中还有一个重要组成就是光收信机,其是一种能够对光、进行转换的光端机设备,主要作用就是将收集来的光纤或者是光缆信号传输到检测器中参与转换,最终变为电信号,然后将这些电信号逐步放大,放大的程度是满足电平要求,再将其输送到点端机内,完成信号的接收光纤或光缆。

通信工程专业导论论文设计(一)

通信工程专业导论论文设计(一)

通信工程专业导论论文设计(一)通信工程专业导论论文设计一、选题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通信工程作为一个涉及多个领域的综合性学科,正逐渐成为了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因此,本文选题在于探讨通信工程专业的基本概念、特点和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初入这个专业的学生提供一个较为全面的导论。

二、论文结构本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介绍通信工程的概念和背景;第二部分,说明通信工程的特点和优势;第三部分,展望未来通信工程的发展趋势。

三、通信工程的概念和背景通信工程可以理解为利用技术手段设计、建设和管理现代通信系统的学科,其核心内容包括信号处理、电路设计、通信网络、无线通信、数字通信等。

通信工程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电报和电话的发明,但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通信工程的应用场景也在不断扩展,如5G通信、物联网等。

通过通信工程的手段,我们可以更加高效、安全、智能地进行数据传输和交互。

四、通信工程的特点和优势通信工程作为一门涵盖面较广的工程学科,具有以下特点和优势:1. 涉及领域广:通信工程不仅覆盖了电子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等传统工程领域,还涉及了物理学、数学、电磁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2. 技术更新快: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通信技术的更新换代相当迅速,通信工程师需要持续更新技能和知识。

3. 产业前景广阔:随着通信技术的普及和应用,通信产业已成为全球一个最为重要的产业之一。

通信工程师的就业前景良好。

五、未来发展趋势未来通信工程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超高速度无线通信技术:随着5G和6G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无线通信将实现更高的速率、更低的时延和更广的覆盖范围。

2. 物联网领域的广泛应用:物联网作为一个新兴产业,需要有更为完备的通信网络作为支撑。

通信工程师需要掌握各种网络协议和接口技术。

3. 人工智能的应用:人工智能在通信领域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

通信工程师需要了解有关数据处理、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等技术。

六、结论通信工程是一门前景广阔的学科,它与我们日常的生活密切相关。

通信导论论文(合集五篇)

通信导论论文(合集五篇)

通信导论论文(合集五篇)第一篇:通信导论论文对通信工程的认识通信,顾名思义就是信息在人、地点和机器之间进行的有效传送,人与人或人与自然之间通过某种行为或媒介进行的信息交流与传递,汉语字典中对通信的解释是,通:设有阻碍,可以穿过,能够达到;懂得,彻底明了;传达;往来交接;普遍、全。

信:诚实,不欺骗;不怀疑,认为可靠;崇奉;消息;函件;随便,放任;物体的中心部分。

百度中对通信的解释是:通信在不同的环境下有不同的解释,在出现电波传递通信后通信被单一解释为信息的传递,是指由一地向另一地进行信息的传输与交换,其目的是传输消息。

然而,通信是在人类实践过程中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传递消息的要求不断提升使得人类文明不断进步。

在各种各样的通信方式中,利用“电”来传递消息的通信方法称为电信,这种通信具有迅速、准确、可靠等特点,且几乎不受时间、地点、空间、距离的限制,因而得到了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在现今因电波的快捷性使得从远古人类物质交换过程中就结合文化交流与实体经济不断积累进步的实物性通信被人类理解碍。

通信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无线电通信、广播、电视、雷达、导航等几个主要方面,尽管他们在传递信息形式、工作方式和设备体制等方面有差别,但他们的共同特点都是信息的传递。

信息传输是人类社生活的重要内容。

从古代的烽火到近代的旗语,都是人们寻求快速远距离通信的手段。

以下是通信的发展简史(经上网查得): 1837年,美国人摩斯发明电报机。

1857年,横跨大西洋海底电报电缆完成。

1875年,贝尔发明史上第一支电话。

1895年,俄国人波波夫和意大利人马可尼同时成功研制了无线电接收机。

1895年,法国的卢米埃兄弟,在巴黎首映第一部电影。

1912年,泰坦尼克号沉船事件中,无线电救了700多条人命。

1920年代,收音机问世。

1920年代,英国人贝尔德成功进行了电视画面的传送,被誉为电视发明人。

1962年,美国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开启电视卫星传送的时代。

2021年通信工程专业导论论文3篇

2021年通信工程专业导论论文3篇

2021年通信工程专业导论论文3篇【摘要】经济发展的同时通讯技术也在优化升级,从最初的2G到3G网络,目前已经实现4G网络的覆盖,通信技术发展在不断创新,取得了肉眼可见和个人可感的成就.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也对通信技术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也是新的挑战.本文以通信技术作为研究对象,从通信技术发展历史作为研究主线,认为通信技术发展是时代的必然产物,并且据现有的通信技术基础上推断未来的发展趋势.【关键词】通信技术;发展历史;发展趋势我们已经进入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信息传递和沟通速度越来越快,渠道也越来越广.而通信技术作为信息传递的主要载体,推动着整个社会发展.因此社会要实现更好的运转,通信技术必然要与时俱进,与时代潮流共同发展.1..发展通信技术的必要性人是社会上的人,因此社会属性必然要求与人沟通交流.传统的交流方式如面对面交流已经不能适应千变万化的世界,尤其是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人们迫切需要能够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并且人们也开始寻求多元化的信息,并且追求速度和质量,通信技术应运而生.通信技术不仅满足了人们多层次多渠道需求,并且便捷储量丰富,所以通信技术的发展是适应人们需求产生的;同时市场经济也要求发展通信技术,市场经济具有竞争性,而信息作为一种资源在市场竞争中具有独特的优势,谁先掌握了有利的信息那么谁就能把握住先机,因此新时期我们发展通信技术是时代的必然选择.2..通信技术发展历史任何新生事物的发展都是在原有事物基础上进行深化孕育而生,而作为通信技术它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835年.在将近200年的历史过程中,我们有必要详细的了解通信技术发展过程,从而预测未来发展趋势.2..1固话我们将1835年电报的发明视为通信技术的开端,而电报显然的缺陷便是时间慢限制多,1876年贝尔发明的电话有效的克服了这一难题,但是交换性能容量小,仍旧属于落后的阶段.此时固话作为人们工作的主要通信方式,使用并不普及,普通平民家庭根本买不起电话.2..2移动通信在20世纪80年代后,由于改革开放以及经济快速发展,电话交换网PSTN开始普及,但是很快又被移动通信技术取代.移动技术因其自身的性能而被广泛使用,如人们所预期那样可以不受时空地域的限制,并且并不是单一化的只能进行语音交流,更可以进行图像以及数据等的传播,因此移动通信技术逐渐成为通信的主流.2..3优化重组阶段对通信技术进行优化重组主要源于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全球化的挑战,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后需要走出国门,参与国内外行业的竞争.而通信技术行业作为垄断的国企行业,代表着我国综合国力,因此对已有的通信技术进行优化重组,针对国外行业进行特别化的设计,才能在国内外竞争中处于不败的位置.2..4卫星通信卫星通信较多运用于无线电之间的通讯,作为媒介和转接点,卫星通信技术也要随着时代不断优化发展,最常见于设立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并且实时更新.目前我国已经实现了中低轨道在全球通信系统的覆盖.2..5光纤通信使用光通信的途径材料很多,但是光纤通信目前覆盖率最广,使用人数最多.主要在于高容量和适应远距离传输等优势,并且与智能化传输方式相匹配.3..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在理清目前我国通信技术主要发展历史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借助科学的方法,在考虑市场竞争变化和基本需求之上,对未来通信技术的发展做出趋势预测.(1)实现多点发展.传统的单点对应模式因其容量小、利用率低必然被多点发展对应模式取代,以目前技术着眼,是可以实现一主机与多个分机相连进行通信工作,因此这是未来服务器发展的必然要求.(2)实现多向控制.目前的通信技术大多是单向的,双向的很少,我们预计未来通信技术可以实现多向控制,这样可以实现多方的交互,并且实时控制反馈.(3)实现实时性.我们已经发明创造了很多可以提升通信设施运转速度的方法,并且在网络通信过程中实现系统的可靠性与实时性非常重要.并且实时性还体现于要实现与多媒体业务配合的立体多元化的网络通信系统,具体可以从最初信息收集开始,到信息的加工处理到最后的传输过程,给予人们在感官上更为真实的感受体验.(4)实现仿真化.通信技术的运用原理便是对信息的重现,这里的信息不仅包括声音文字也包括各种动画图像等,通信技术通过自身技术的处理进行输入和输出,最后以电子数据的形式再现.但是在进行输入和输出的过程中,由于受距离相关因素的影响,还原出来的信息多多少少会出现失真情况,日常常用的耳机以及音响等尽管可以高效的输出我们想要的内容,但是和预期相比都有失真,因此未来通信技术应当可以克服这一问题,虚拟技术和场景模拟的初步发展为通信技术的仿真化提供了技术支持.4..结语经过近两百年的历史,我国改变是传统固话的单一通信模式,并且不断优化重组实现多元化的发展,满足人们多层次、个性化的需求.目前我国已经进行4G高速信息网络发展时代,我们可以推断未来通信技术会实现与信息高速公路等相关领域的协调发展,未来可以实现多点发展、多向控制,并且更具有实时性和仿真性,能够给予人们全新的体验.。

通信工程论文(5篇)

通信工程论文(5篇)

通信工程论文(5篇)通信工程论文(5篇)通信工程论文范文第1篇1、预防为主在进行通信网络施工的过程中,必需在施工前进行预防,对施工过程中所采纳的方案,以及施工原料等都进行严格把关,保证施工质量。

同时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对施工过程的任何一个环节都进行监督检查,对不合格的工序要准时进行停工整顿,避开消失在工程竣工以后消失质量问题,而造成更大的损失。

2、严格坚守质量标准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根据施工设计进行,对施工中的质量的尺寸等一切涉及到详细数据的项目都必需根据数据要求进行,不能为了便利而转变尺寸等。

同时在施工的过程中,要严格进行监督检查,全部的项目都必需根据实际数据进行。

这样的施工工程质量才会有所保障。

3、坚持职业道德规范在通信网络施工的过程中,任何一位工作人员都必需严格坚持职业道德规范,严格根据科学的数据进行施工,并且在监督以及管理的过程中,要做到公正、公正,杜绝不良风气对施工质量的影响。

二、通信工程施工管理掌握的方法1、提高管理者的责任心在通信网络施工的活动中,必需要提高施工管理者的责任心,在进行施工管理的过程中,对工程进步、质量以及平安掌握都提到工作日程中。

对自身工作的重要性有所了解,要知道通信网络施工质量不单单对现代人们的生活有重要联系,同时也是国家以及社会进展的重点。

这是一项为全部人民服务的工作,要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在施工的过程中一切都根据要求和标准进行。

2、保证数据的精确性在通信网络施工的过程中,有许多施工数据都是要经过大量的测量以及计算的,因此在进行计算以及测量的过程中,必需要保证全部数据的精确性。

在应用测量工具的过程中,保证工具的正确应用,同时也保证工具的精确性。

同时在进行测量的过程中,提高测量人员的专业素养,不能为了自己的便利而在测量的过程中偷懒,削减工序,导致测量结果不精确。

在测量的过程中要严格根据规定进行,在测量以后,还要对测量结果进行进一步验证,保证数据的真实性。

3、对施工相关文件进行检查在通信网络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有许多报告以及施工项目的标准、施工设计、方案等,这些都要进行严格的管理以及检查。

通信工程专业导论论文—

通信工程专业导论论文—

通信工程专业导论论文通信1404 刘颖0一、专业概述通信工程(也作电信工程,旧称远距离通信工程、弱电工程)是电子工程的一个重要分支,电子信息类子专业,同时也是其中一个基础学科。

该学科关注的是通信过程中的信息传输和信号处理的原理和应用。

本专业学习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等方面的知识,能在通信领域中从事研究、设计、制造、运营及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国防工业中从事开发、应用通信技术与设备。

该学科是信息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并极具活力的一个领域,尤其是数字移动通信、光纤通信、Internet网络通信使人们在传递信息和获得信息方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便捷程度。

通信工程具有极广阔的发展前景,也是人才严重短缺的专业之一。

本专业学习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等方面的知识,能在通信领域中从事研究、设计、制造、运营及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国防工业中从事开发、应用通信技术与设备。

毕业后可从事无线通信、电视、大规模集成电路、智能仪器及应用电子技术领域的研究,设计和通信工程的研究、设计、技术引进和技术开发工作。

通信工程研究的是以电磁波、声波或光波的形式把信息通过电脉冲,从发送端 (信源)传输到一个或多个接受端(信宿)。

接受端能否正确辨认信息,取决于传输中的损耗高低。

信号处理是通信工程中一个重要环节,其包括过滤,编码和解码等。

二、专业与就业通信领域发展迅猛如果让人们选出近20年来发展速度最快的技术,恐怕是非通信技术莫属。

随着通信与各种新技术结合的层出不穷,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泛,如电信、网络、家电、金融、医疗、航空、工业等等。

先来看看通信的传统领域。

我国的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包括光纤、卫星、程控交换、移动通信、数据通信、互联网等。

信息通信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支柱和先导产业。

从1995年到2003年,固定电话用户8年增长了6倍,2004年达到2.85亿;移动电话用户8年间就增长了74倍,到2004年达到 2.96亿。

到了2013年一季度移动互联网用户总数达到8.03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由一点残红欲尽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

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通信工程导论论文
通信工程是一门很深奥的学科,需要学习的课程也是相当的多。

例如,通信系统理论与通信系统理论与技术:技术:主要研究军用和民用通信系统理论及其关键技术,包括无线通信、抗干扰通信、卫星通信、通信信号处理、通信网络理论与技术、软件无线电技术等。

移动通信理论与技术:主移动通信理论与技术:移动通信理论与技术要从事未来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包括信源编码、信道编码、高效调制解调、自适应传输技术和技术体制等)、新型军用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结构、传输技术等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而通信工程导论这门课可以让我们简单的了解一下通信工程这一专业需要学习哪些知识。

一:通信概述
1:通信系统的一般构成 1: 信源→发送变换器→信道→接收变换器→信宿 2:通信系统分类可以按通信系统分类按传输信号的特征分类;按信源产生消息的物理特征分类;按传输媒介和系统组成的特点分类;按用途分类。

3:通信方式概要可以按通信对象的数量分类;按接入方式分类(常用的接入方式(多址技术)有:(1)频率分割多址接入(频分多址)(2)时间分割多址接入(时分多址)(3)编码分;割多址复用(码分多址);按消息传递方向与时间分类(双工方式)(1)单工方式:消息)(只能单向传输,通信双方交替地进行接收和发。

(2) 半双工方式:其中一方双向通信,另一方交替收或发。

(3) 全双工方式:通信双方均可同时发送或接收。

) 4: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用有效性和可靠性衡量通信系统的性能。

有效性:在给定的信道内,传输信息量多少的能力。

具体指标用频谱利用率和数据传输速率 R 表示。

可靠性:接收端恢复信息的正确程度。

二:数字通信简介
1:模拟传输与数字传输
2:PCM:Pulse Code Modulation 3: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 4:Shannon 定理 2(1+S/N) C=W ㏒ 2(1+S/N)(C 是数据传输速率 (bit/s);w 是传输信号的频带宽度) 5:数字调制技术Ⅰ:天线的长度与发射信号的波长可比拟时才能有效地发射电磁波。

基带信号的频率较低,必须将基带信号的频谱搬移到频率很高的载波附近,该频谱搬移过程称为调制。

Ⅱ:不同的调制方式,其可靠性和有效性不同。

选择不同的调制方式满足不同的服务品质。

Ⅲ:幅度调制与相位调制幅度调制:瞬时幅度随调制信号线性变化。

相位调制:瞬时相位偏移随调制信号线性变化。

Ⅳ:ASK: Amplitude Shift Keying Ⅴ:QPSK: 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 三:移动通信概述
1:移动通信的概念Ⅰ:移动通信的基本概念通信双方至少有一方在移动的通信系统Ⅱ:移动通信的特点①多经传输问题、多经传输引起信号衰落和时延扩展②多普勒频移: 移动终端移动导致接收的频率不等于发射频率,这种现象称为多普勒频移. ③移动通信中的特有干扰:同信道干扰. ④位置登记,越区切换及漫游. ⑤移动台小型化问题 2:移动通信系统分类Ⅰ:大区制与蜂窝 (大区制与小区制) Ⅱ:移动通信的工作方式●单工方式●半双工方式●全双工方式Ⅲ:移动通信的接入方式 3:移动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移动交换中心;BS 构成移动网 4:移动通信频率分配和抗干扰技术Ⅰ:频率分配 GSM: MS BS 890MHz-915MHz BS MS 935MHz-960MHz 载频间隔: 200kHz, 25MHz 带宽分为 124 个载频频道间隔:25kHz. 3G 移动通信频率分配中国移动:1880~1900MHz,2010~20,共 35M 频率资源中国电信:1920~1935MHz,2110~2125MHz ,共 30M 频率资源
中国联通:1940~1955MHz,2130~2145MHz ,共 30M 频率资源Ⅱ:抗干扰技术 (1) 发射功率控制(2) 分集接收(3) 跳频技术 (4) 均衡技术 (5) 间断传输
四:第 3 代移动通信概述
1:移动通信的时代变迁
80年代
黎明期成长期
90年代
量变扩展期
21世纪
质变扩展期
第一代
第二代
第三代
语言,高速数据 ~384kbit/s (~2Mbit/s)
第四代
宽频带(大于100Mbps) 所有信息
以语言为中心
语言,低速数据~64kbit/s
手机,车载电话无绳电话
1G AMPS, NTT TACS
手机,车载电话短信息 2G
IMT-2000 3G W-CDMA cdma2000
System beyond IMT-2000 4G
GSM,PDC, IS-95, PHS
TD-SCDMA IMT-2000:Internation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2000
2:IMT-2000 的服务目标目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无论何人不受时间制约不受场所制约能和多样化媒体通信(PC, PDA,MS); WWW/Mail 标
无论何种媒声音、静止图像、活动图像、数据等体低廉的价格降低通信费用分层次的通信品质和通信费用
3:IMT-2000 陆地系统无线接入方式 4:多址技术与双工 5:蜂窝通信的概念
6:CDMA 原理
f B(5MHz) f 发送数据 W 信道编码数据调制扩频码扩频
7:扩频与解扩的过程 8:自适应天线阵列
多址干扰 f (MAI) B(5MHz) f 滤波 W 数据解调扩频码解扩 f 接收 W 数据信道解码
频率合成
五:第 4 代移动通信的构想
1:ITU 的 4G 构想
业务和应用新的无线接口数字广播由核心网实现分组通信第 2代手机 IM T ―20 0 0 无线 xD S L W LAN 类
下载信道
其它近距离接续
2:4G 系统的主要目标能力和性能新业务平台 ? 新业务快速开发 ? 新业务开发简单化 ? 不同业务系统间无缝隙接续/切换信息速率:384kbps → 1Gbps (室内环境峰值速度)系统容量→10 倍以上(与 3G 比)费用→每比特 1/10~1/100 以下基站网络→All IP (多业务质量类,支持 IPv6)传输系统:ATM
传输延迟→50ms 以下 3:4G 系统的无线技术课题 4:利用多跳扩大服务区
六:4G+的构想 4G+的构想
1:泛在网络的概念泛在网: 是一个依靠所有物品及机器构成的网络,是一个在任何地点都能够自由自在、毫无意识、没有烦恼的对终端、网络及内容进行使用的环境。

泛在设备: 网络化的泛在设备是多样化的,包含了从微小嵌入型到信息家电等具有高性能的多种设备。

人们期望有效地利用这些设备去获取环境信息及个人信息,不仅是迄今为止的通信业务。

移动性移动系统监视(故障监视,自动驾驶)
跟踪/感知身体感知(生物信息监视,远程诊断) 4G + 物品跟踪(SCM,质量管理)泛在性控制
超现实通信(3D/生物信息通信)丰富的内容分发
比特率新用户接口(游戏,家电,机器人)
智能环境控制(智能装置,智能家居,智能办公)
Pervasive computing (虚拟办公室,虚拟终端)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