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现有水环境监测点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合集下载

《2024年鄱阳湖水环境特征及演化趋势研究》范文

《2024年鄱阳湖水环境特征及演化趋势研究》范文

《鄱阳湖水环境特征及演化趋势研究》篇一一、引言鄱阳湖,作为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之一,位于江西省北部,是长江中下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地。

其独特的水环境特征及演化趋势不仅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深远影响,还对区域乃至全国的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具有重要价值。

本文旨在全面分析鄱阳湖的水环境特征及演化趋势,为保护和合理利用鄱阳湖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二、鄱阳湖水环境特征(一)地理位置与气候条件鄱阳湖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受季风影响显著,雨量充沛。

其独特的气候条件为湖泊生态系统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和能量来源。

(二)水文特征鄱阳湖的水文特征主要表现为水位变化大、水质清澈。

湖泊的水位受季节性气候变化影响显著,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此外,湖泊的流域面积广阔,河流众多,水系发达。

(三)生物多样性鄱阳湖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包括多种鱼类、鸟类和其他水生生物。

其中,以候鸟越冬和繁殖为主要特点的湿地生态系统在全球享有盛名。

三、鄱阳湖的演化趋势(一)水位变化趋势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鄱阳湖的水位呈现出显著的变化趋势。

一方面,全球气候变化导致降雨量发生变化,进而影响湖泊的水位;另一方面,人类活动如水资源开发利用、流域污染等也导致湖泊水位发生波动。

(二)水体污染趋势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鄱阳湖面临着严峻的水体污染问题。

主要污染源包括工业排放、农业面源污染、城市生活污水等。

这些污染源导致湖泊水质恶化,严重威胁着湖泊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三)生态保护与修复趋势针对鄱阳湖的生态环境问题,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积极采取措施进行生态保护与修复。

主要包括加强湖泊水体监测与治理、推广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加大湿地保护力度等措施。

这些措施有助于改善湖泊生态环境,促进湖泊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四、结论与建议通过对鄱阳湖水环境特征及演化趋势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鄱阳湖作为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地,其水环境特征及演化趋势受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湖泊面临着水位变化、水体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为保护和合理利用鄱阳湖水资源,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加强湖泊水体监测与治理、推广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加大湿地保护力度等。

鄱阳湖不同形态氮的时空分布特征

鄱阳湖不同形态氮的时空分布特征

文章编号 : 0 05 6 (0 20 -2 30 1 0 .8 22 1)20 1 -5
鄱 阳湖不 同形态氮 的时 空分布 特征
胡春 华 ,张 培 ,曾思苗 ,周 文斌
(.南 昌 大学 鄱 阳湖 环境 与 资源 利 用 教 育部 重点 实 验 室 ,江 西 南 昌 30 2 ; .江西 省 水 利 科 学研 究 院,江 西 南 昌 3 04 ) 1 3092 3 0 7
第 3 6卷 第 2 期
21 0 2年 3月
江 西 师 范大 学 学 报 ( 自然科 学 版 )
Junl fi g i o a U i r t (a r c ne orao a x N r l nv sy N t a Si c) Jn m ei ul e
V01 3 . 6N o. 2 M a .2 2 r 01
( 支援期 T C5x p h x O —3资 助项 目. C sy z h 90 ) j
作者 简介 : 文斌(9 0) 男 , 南衡 阳人,教授 , 士, 士生导 师 , 周 16一 , 湖 博 博 主要 从事水 文与水 资源 研究 .
24 1
江 西师 范 大 学 学报 ( 自然科 学 版 )
文献标 志码 : A 元 素 的 变 化 规 律 ,为 解 释 和预 防 湖 泊 富 营 养 化 提
0 引言
据报 道,我 国有6 .%的湖泊 已经 达到 富营养 化 3 3
供 理 论依 据 .
1 材 料 与 方 法
11 研 究 区域 .
水平【 1 ] 体 富营养 化 是多 种原 因共 同作用 的结果 , .水
通 过 研 究 鄱 阳湖 水 体 不 同形 态 氮 的含 量 和 时 空 分

鄱阳湖水资源与水环境科学研究

鄱阳湖水资源与水环境科学研究
总磷、总氮
III
总磷、总氮
IV
总磷
IV
总磷
2008
III
总磷、总氮
IV
总磷、总氮
V
总磷
IV
总磷
鄱阳湖监测点位水质状况
年份
评价面积/km2
达I、II类水质标准水体面积比例/%
达III类水质标准水体面积比例/%
劣于III类水质标准水体面积比例/%
富营养化评分值
富营养化程度
1999年
2184
85.9
19.9
27.24
32.91
293.95
2008年
189.67
47.49
24.42
25.58
28.07
35.81
351.04
鄱阳湖湖区水资源现状
分区名称
平原丘陵地区
湖区水面水量(亿m3)
水资源总量(亿m3)
地表水资源(亿m3)
地下水资源(亿m3)
重复水量(亿m3)
水资源量(亿m3)
湖东北区
13.35
3.92
局部地区、个别时段出现水问题
水资源评价结果
鄱阳湖水资源存在的问题
准则层
指标层
参照值
2008年实际
赣江流域
抚河流域
信江流域
饶河流域
修河流域
鄱阳湖区
外河流域
水资源条件
人均水资源量(m3)
>1700
2908
3535
2980
4304
4831
2654
1871
产水模数(104m3/km2)
>80
75.77
81.73
面源污染

中科院鄱阳湖湖泊湿地观测研究站实践报告

中科院鄱阳湖湖泊湿地观测研究站实践报告

中科院鄱阳湖湖泊湿地观测研究站实践报告中科院鄱阳湖湖泊湿地观测研究站实践报告一、引言中科院鄱阳湖湖泊湿地观测研究站是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下属的一个重要科研机构。

旨在通过长期观测和研究,揭示湖泊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为湖泊湿地的保护与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本报告旨在总结本人在中科院鄱阳湖湖泊湿地观测研究站实践过程中的经验和收获。

二、实践内容1. 地理环境调查在实践过程中,首先进行了鄱阳湖湖泊湿地的地理环境调查。

通过实地勘察,了解了鄱阳湖湖泊湿地的地理位置、地貌特征、植被分布等情况。

同时,还利用遥感技术获取了鄱阳湖湖泊湿地的空间分布图,并进行了分析和解读。

2. 数据采集与监测在实践过程中,参与了鄱阳湖湖泊湿地的数据采集和监测工作。

通过设置观测站和采集样品,收集了鄱阳湖湖泊湿地的水质、水位、气象、植被等多种数据。

同时,还与其他科研人员合作,使用先进的仪器设备进行了生态系统的监测,获得了大量有价值的数据。

3. 数据分析与研究在实践过程中,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了整理和分析。

通过统计和建模等方法,研究了鄱阳湖湖泊湿地生态系统的演变规律和影响因素。

基于数据分析的结果,进一步研究了湖泊湿地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4. 实践收获与启示通过实践,深刻认识到湖泊湿地的重要性和脆弱性。

湖泊湿地是重要的生态系统,提供了丰富的生态服务,对维持区域生态平衡和人类福祉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受到人类活动、气候变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湖泊湿地正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威胁。

因此,应加强湖泊湿地的保护与管理,提高人们对湖泊湿地的认识和意识。

三、结论通过中科院鄱阳湖湖泊湿地观测研究站的实践,我对湖泊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积累了实践经验。

通过实践,我认识到湖泊湿地的重要性和脆弱性,深刻意识到湖泊湿地保护的紧迫性。

希望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能够更好地保护和管理好湖泊湿地,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近30年鄱阳湖营养盐时空异质性演变趋势研究

近30年鄱阳湖营养盐时空异质性演变趋势研究

R/S 关键词:鄱阳湖;营养盐浓度;
分析法;趋势分析;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X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3644 (2021 )03-0089-07
Study on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 Trend of Nutrient Load in Poyang Lake in Recent 30 Years ZHANG Di1,2, WANG Hua1,2, ZHUANG Wei3, YUAN Wei-hao1,2, ZENG Yi-chuan1,2, TIAN Ying-ying1,2
+ V 和2014年,年均浓度分别达到0.071 mg/L, 0. 105 mg/L,为 - 类水浓度标准。(2 )不同湖区空间差异性明显, 5 3 3 北部湖区水质相对较好,南部主湖区受 条主要入湖河流携带的 染物影响承纳了大量的 染物,而鄱阳湖主湖体起
到了很好的调蓄和净化作用"(3)鄱阳湖各监测站点营养盐时间序列R/S分析Hurst指数均大于0.5,呈现出较强的 持续性。
象。其中,
监测
2个,分别为
% XZ)、蛤蟆石(HMS );南部湖区监测点位共7
个,分别为修河口 % XHK)、
% BH)、 昌
% DC)、
% TY)、鄱阳 % PY)、

%GJZZ)、信江东支%XJDZ),监测点位分布如图1
所示。营养盐数据源于江西省水文局监测

3期
30 张 迪等:近 年鄱阳湖营养盐时空异质性演变趋势研究
第40卷第3期 2021年 6月
-水环境-




SICHUAN ENVIRONMENT

鄱阳湖水环境现状

鄱阳湖水环境现状
01 湖泊面积约为3,000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一大淡水 湖。
02 水位受长江和周边河流影响较大,季节性变化明 显。
02 湖泊形态呈南北狭长状,湖岸线曲折复杂。
生态系统
拥有丰富的水生生物资源, 包括鱼类、贝类、水生植 物等。
湖泊生态系统较为脆弱, 易受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 的影响。
是候鸟的重要越冬栖息地, 每年吸引大量候鸟前来越 冬。
气候变化影响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鄱阳湖 的水文特征和生态环境可能发生变 化,需要加强监测和研究。
应对策略
01
02
03
强化水质监测
加强鄱阳湖的水质监测力 度,及时掌握水质状况, 为治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 据。
推进生态修复
实施湖泊生态修复工程, 恢复湖泊湿地功能,提高 湖泊生态系统稳定性。
严格环境执法
加强环境执法力度,对污 染源进行严格监管,严厉 打击违法排污行为。
可持续发展
促进绿色发展
推动绿色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 构和能源结构,减少污染物排放, 保护生态环境。
加强国际合作
积极参与国际湖泊保护合作,引 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共同应 对全球环境挑战。
提高公众意识
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公 众对湖泊保护的意识和参与度, 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03
建立公众参与平台,让公众能够参与到水环境治理和保护的决
策中来。
05
未来展望
预期变化
水质改善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治理 措施的落实,鄱阳湖的水质有望 得到改善,减少污染负荷,恢复
湖泊生态功能。
生态恢复
通过湖泊生态修复和湿地保护工程, 鄱阳湖的生物多样性将得到保护和 恢复,提高湖泊生态系统稳定性。

鄱阳湖环湖区水文气候特征

鄱阳湖环湖区水文气候特征

鄱阳湖环湖区水文气候特征胡魁德,何友礼,罗嗣林(江西省水文局,江西南昌 330002)摘要:本文简介了鄱阳湖环湖区的形态和特征,概括了鄱阳湖环湖区的气候资源、水资源和水环境等水文气象特征,为研究、开发和整治鄱阳湖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鄱阳湖;环湖区;气候资源;水资源;特征值;水环境1 鄱阳湖环湖区概况鄱阳湖是目前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115°49′~116°46′E、28°24′~29°46′N之间。

流域面积为162225km2,其中156743km2位于江西省境内,占全流域的96。

6%;其余5482km2分属闽、浙、皖、湘等省,占全流域的3.4%。

鄱阳湖纳赣江、抚河、信江、饶河和修水五水系以及博阳河、东河和西河诸河来水,经鄱阳湖调蓄后由湖口汇入长江。

五河中赣江最大,外洲水文站集水面积为80948 km2,占鄱阳湖流域面积的49.9%;抚河李家渡水文站集水面积为15811km2,占鄱阳湖流域面积的9。

7%;信江梅港水文站集水面积为15535km2,占鄱阳湖流域面积的9。

6%;饶河石镇街、古县渡水文(位)站以上集水面积为14218km2,占鄱阳湖流域面积的8。

8%;修河永修水位站以上集水面积为14539km2,占鄱阳湖流域面积的9.0%.根据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水资源分区(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2003年5月)划分,鄱阳湖环湖区(以下简称湖区)范围为:赣江从外洲水文站以下、抚河李家渡水文站以下、信江梅港水文站以下、乐安河石镇街水文站以下、昌江古县渡水文站以下、修水永修水位站以下至湖口县的湖口水文站。

集水面积约占鄱阳湖流域面积的13%,为21174km2。

其中江西省内面积为20190km2,安徽省东至县流入湖区面积为984km2。

共辖有南昌市区(县)、新建、进贤、永修、德安、星子、九江市(县)、湖口、都昌、彭泽、余干、波阳、万年、樟树等县(市)。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水质污染现状调研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水质污染现状调研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水质污染现状调研——保护赣鄱一湖清水生态环境现状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是国际重要湿地,具吞吐型通江湖泊和季节性湖泊特点,在长江流域中发挥着巨大的调蓄洪水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特殊生态功能,是我国十大生态功能保护区之一,也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划定的全球重要生态区之一,对维系区域和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至2007年底,鄱阳湖区域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220253公顷。

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处,省级自然保护区6处。

位于鄱阳湖九江鄱阳湖候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永修、星子、新建县)、江西都昌候鸟省级自然保护区(都昌县)、江西鄱阳湖长江江豚省级自然保护区(都昌县、鄱阳县)、江西省鄱阳湖河蚌保护区(新建县、星子县、南昌县)、江西省鄱阳湖鲤鲫鱼产卵场(新建县、南昌、永修县)。

鄱阳湖湿地约有61%在九江市境内,面积达20余万公顷。

湿地类型共有6种,以湖泊湿地、河流湿地为主。

滨湖7县区已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2个,分别为共青开发区和星子县。

其中,共青已获得国家批准,星子县已获得试点县称号。

鄱阳湖动植物资源较为丰富,水生植物约有一百余种,水草丰美,每年到鄱阳湖湿地越冬的鸟类约有三百余种,几十万只。

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大越冬白鹤群体所在地,白鹤种群约占全球的98%以上,也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鸿雁群体所在地,鸿雁数量达3万只以上。

是全国最大淡水水产养殖水域,有鱼类122种、浮游植物50种,是长江一些珍贵鱼类漫游、产卵与育肥的场所。

国家二级保护水生动物江豚在鄱阳湖也有分布。

以上为我们对现鄱阳湖生态的了解。

水质污染现状根据近5年鄱阳湖九江水域2个监测点位的水质监测数据和平均综合污染指数系统分析,水质均达到Ⅲ类水体水质标准。

监测数据显示除07年没有污染物超标外,其余年份总磷、总氮均出现超标现象,说明鄱阳湖水质呈现有机污染特征。

其中,枯水期污染状况重于丰水期,丰水期又重于平水期。

主要污染物为总磷、总氮、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占总负荷的78.14%,其它污染物占21.8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17-12-16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260110);中央财政林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补助资金项目(PYH20130001)作者简介:陈明华(1978-),男,江西吉安人,讲师,主要从事湖沼学和藻类生态学研究工作。

E-mail :chenminghua@水环境监测是河流湖泊生态环境保护基础,是生态安全评价的出发点,是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支撑。

鄱阳湖水环境监测是维持鄱阳湖生态系统健康的基础性工作,对鄱阳湖生态环境的评估或“河长制”的实施将起到基础作用。

鄱阳湖水环境监测点一旦确定,不应轻易改动,因鄱阳湖水环境不会短时间发生变化,须长时间序列监测。

水环境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采样设计的合理性和准确性,正确的采样调查设计可以降低调查成本[1]。

鄱阳湖水环境监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取得长足发展,但在分析鄱阳湖时空尺度上水环境状况、服务鄱阳湖污染物总量减排、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后水环境如何变化等方面缺乏有力数据支撑。

鄱阳湖水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中以监测时空布点最为突出。

设立鄱阳湖水环境监测点要考虑三个方面:①监测什么指标。

鄱阳湖水环境监测指标目前多达30多种,少则5~6种。

②在什么地方监测。

监测布点要依据鄱阳湖的水文条件和鄱阳湖形状、湖水滞留时间,同时兼顾入湖河流、出湖河流和受外源(点源、面源)、风生流引起的环流等影响因素;③什么时间监测。

鄱阳湖水环境监测时间要依据监测指标特征、水文规律变化及监测条件来确定时间,一般有在线监测、每月、每季度和每年不同采样时间频率。

本文通过分析现有文献中时空布点及水环境数据对鄱阳湖水环境监测布点进行分析及优化。

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区域鄱阳湖是我国最大淡水湖,是过水性吞吐型通江湖泊,是国际重要湿地,是全球白鹤等珍稀候鸟栖息地。

鄱阳湖位于江西省北部、长江中下游交界处南岸,上承赣江、修河、抚河、信江和饶河五大河流,下接长江[2]。

鄱阳湖具有“高水是湖、低水是河,洪水一片、枯水一线”的自然景观特征[3],洪、枯水期的湖泊面积、容积相差极大,对入湖洪水及长江中下游洪水起着很大的调蓄作用[4]。

鄱阳湖现有水环境监测点时空分布特征分析陈明华1,2,刘恋3,葛刚1,2(1.南昌大学资源环境与化工学院鄱阳湖环境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西南昌330038;2.南昌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江西南昌330038;3.江西省水文局,江西南昌330009)摘要:水环境监测布点的科学性直接影响水环境评价,如何评价鄱阳湖水环境现状和演化趋势,在时间、空间和频次上构建科学合理的时空监测体系是评价鄱阳湖水环境健康的关键。

通过分析环保、水利和科研院所等单位现有的布点和监测数据,鄱阳湖水环境监测布点应按以下原则设定:(1)鄱阳湖水环境全年应设监测点35个,监测断面29个;(2)鄱阳湖采样时间频率上至少每月一次,具体采样时间避开采砂等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采样时间一般定在每月下旬,且在采样当天前5d 没有下雨且透明度在30cm 以上;(3)鄱阳湖空间异质性高,水质监测需分区采样,监测点的水质数据仅代表分区水质状况;(4)鄱阳湖需逆水流方向采样,确保采集不同水样;(5)鄱阳湖水环境监测需与水文监测同步进行,监测指标至少不能少于常规监测的营养盐及物理参数等。

关键词:鄱阳湖;水环境;水文;时空布点中图分类号:P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0852(2019)04-0029-05第39卷水文表1鄱阳湖水环境监测指标统计表Table1The statistics of the water environment monitoring indexes for the Poyang Lake统计量TN NH NO NI TP OP CHL 水温悬浮物透明度pH DO COD 均值 1.1070.3880.3880.0050.0940.031 5.15620.338.2367.57.2 3.9最大值 3.140 5.630 1.2700.030 1.6070.05016.90031.084.411010.717.249.7最小值0.3500.0300.0600.0010.0110.0170.4208.410.911 5.7 1.90.1极差 2.790 5.600 1.2100.029 1.5960.03316.48022.673.599 5.015.249.6中位数0.9000.2800.2800.0020.0660.029 3.80022.127.8307.37.2 2.6标准差0.500.520.300.010.150.01 4.04 5.6221.3023.040.96 1.96 6.00方差0.250.270.090.000.020.0016.3231.58453.62530.700.92 3.8636.03标准误差0.050.040.050.000.010.010.43 1.03 3.95 3.890.110.220.55变异系数45.28133.6276.94137.66156.2144.6278.3527.6255.7663.5112.7627.41154.71注:水温单位:℃,透明度:cm ,pH :无量纲;其他指标单位:mg/L ;统计数据为1988~2016年期间已发表论文及专著等文献资料中数据的平均值。

鄱阳湖南北长173km ,东西最大宽70km 、最小宽3km 、平均宽16.9km ,湖岸线总长约1200km ;鄱阳湖流域面积166946km 2,占江西省面积的97.2%[5];鄱阳湖属东南季风区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年日照时间1894~2085h ,年平均气温17.8℃,最低气温-18.9℃,最高气温41.2℃;鄱阳湖降雨时间集中,降雨强度大,暴雨次数多,平均降雨量1570mm ,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集中在4~6月;鄱阳湖年蒸发量为1081mm ,1月最小,8月最大,平均蒸发水量为27.06×108m 3;当星子水位在最高水位21.69m 时,湖体面积3120km 2,湖体容积为252×108m 3,当星子水位历史最低水位为5.90m 时,湖体面积仅为146km 2,湖体容积仅4.5×108m 3[6]。

鄱阳湖星子水文站水位变化规律稳定,鄱阳湖水位在星子站水位高于15.99m 为高水位,低于9.49m 为低水位,在9.49~15.99m 之间为平水位,高水位的时间集中在6~9月,低水位的时间集中在12月~次年3月,平水位的时间集中在4、5、10月和11月[4]。

研究区域水质现状总体为Ⅳ类,除总氮和总磷以外,其他指标满足Ⅱ类。

根据《江西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研究区域包含自然保护区、渔业用水区和景观娱乐用水区。

1.2数据来源及分析方法本文引用的水环境数据为实测值,且在文献中说明测试方法。

数据主要来源于环保、水利、科研单位等对水环境的监测:①1988年鄱阳湖第一次科考在鄱阳湖湖区设置了19个采样点进行监测[5,7],监测项目有主要离子、悬浮物、透明度、溶解氧、营养元素、重金属元素、pH 值等[5];②刘元波[8]等2009~2011年每季度采集五河入湖口、自然保护区等15个采样点测试TN 等13个水质指标;③吴兰[9]等2010~2011年两次对鄱阳湖设置10个采样点测试TN 等10个水质指标;④陈宇炜[10-12]等2011年、2012年在丰水期两次对鄱阳湖设置77个采样点,布设原则是尽可能覆盖整个湖区,测试叶绿素等18个水质指标[13];⑤江西省水文局水环境监测中心在赣江、抚河、信江、饶河和修河入湖口、鄱阳湖各代表湖域、出湖口共布设常规监测点69个[14];⑥江西省环境监测中心站[15]在鄱阳湖设置康山站、莲湖站、都昌站、蛤蟆石站等4个监测点,采样周期由原来3次/年、6次/年变为实时自动监测,监测项目有水温、pH 、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等参数;目前,江西省环境质量信息发布平台上的地表水质量设置39个监测点(其中鄱阳湖有入湖7个监测点,出湖1个监测点,湖面3个监测点),监测项目有pH 、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总有机碳、氨氮等5个指数,但测试数据经常偏离测试范围或仪器故障,测试数据质量不高;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的全国地表水水质监测周报[18]中有5个监测点数据。

以上水质数据可以满足分析要求。

水环境数据采用SAS-JMP [16]统计软件完成。

2结果与分析2.1水环境监测指标现状鄱阳湖现有水环境监测指标有水温、pH 、溶解氧(DO )、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总磷(TP )、可溶性磷酸盐(OP )、总氮(TN )、氨氮(NH )、硝酸盐氮(NO )、亚硝酸盐氮(NI )、氰化物、挥发性酚、30第4期陈明华等:鄱阳湖现有水环境监测点时空分布特征分析六价铬、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砷、汞、铜、铅、锌、硒、镉、氟化物、叶绿素(CHL )、悬浮物(SS )等26种监测指标(见表1)。

对TN 、TP 等营养盐指标监测频率较高,基本能说清鄱阳湖的含量范围,例如TN 的范围为3.14~0.35mg/L ,TP 的范围为1.607~0.011mg/L [17],但若通过在线监测时,监测值有时或超过化学测试方法的最大值,例如NH 的在线监测高达5.63mg/L ,则明显测试出现异值。

悬浮物、透明度等标准差较大。

鄱阳湖现有监测指标中重金属及有机物监测较少。

2.2采样监测布点空间分布现状研究单位在鄱阳湖空间上设置监测点主要集中在湖口(17个)、都昌(16个)、康山(14个)、星子(12个)、棠荫(6个)及五河入口所包围的鄱阳湖湖区水域。

鄱阳湖出湖口是研究鄱阳湖的主要监测点,在湖口设点的研究的单位比较多。

鄱阳湖五河入湖口设置监测点的研究机构平均在6个研究机构以上,但在交通不便的土塘水(1个)、西河(1个)等监测点则有较少研究机构设置监测点,针对鄱阳湖子湖设置监测点的研究机构就更少。

监测布点在空间分布上的差异对水环境监测数据有影响,在现有文献中一般使用水环境平均值,把水环境空间差异性掩盖了,例如,入湖口TP 的平均值为0.08mg/L ,但各入湖口的值则为修河(吴城)0.09mg/L 、赣江(吴城)0.05mg/L 、饶河(鄱阳)0.25mg/L 。

2.3采样时间频率现状在鄱阳湖设置监测点的研究单位中,设置采样时间频率差别较大。

有实时采集、月采集、季度采集、半年、年等不同采样时间频率,研究单位主要选择每年三次(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的采样时间频率(见图1)。

江西省水文局以人工巡测为主,每月采样1次,江西省环境监测中心站以在线监测为主;高校及科研单位的采样时间频率较多为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每年三次,有依据春夏秋冬四季采样,有安年度上半年、下半年采样,有在一年中仅采丰水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