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事物的时空分布规律及特征分析(正)
地理事物时空分布特征描述方法(课堂PPT)

(“拐点”) (2)看变化的趋势:上升或下降、陡或缓、波动
湿地比率(%)
88893
42.99
198 6
3721
39639
19.17
阅答显读时著案资间2增:料50分0加变,布,化分特湿特析点1地点该描9破:区7述3碎1域:9,不76湿同—地时1面段9189积湿263大年地0幅,变度湿化减地的少斑特9。块点.(数。30量3(分6)分)
(先时描间述、总数趋量势、,面然积后各分1时分间)段;描19述8差6—异2。005年,湿
末年据成 展 答,桑为,案图我蚕最 只 要简国茧大 有 点述桑产的 新 二我蚕量桑疆:国养(产蚕减东桑殖量养产部业蚕大殖较原开养于省 大 产始0殖区 ( 量了.1业吨; 分 大空的)间其 区 ,的发转余最 增省移展省快 长区。区、 量分特下布(慢 较点图大) 少。示于。 ;(意8( 中0分我.1部8国)吨分有2))0明0多0显年数增与有长2发0,07
下图是我国某区域≥10℃积温等值线图(单位:℃)。 描述4500 ℃等积温线的走向并说出影响因素。
按向索因 注意拐点
东段(110°E以东):大致为东西走向(太阳辐射) 西段(110°E以西) :大致为西南-东北走向(地形12 )
描述图中0℃等温线的走向, 并说明其形成原因(4分)。 东段向低纬(南)弯曲(1分) ,地处小兴安岭,海拔较 高(1分);西段向高纬(北) 弯曲(1分),地处松嫩平原, 地势较低(1分)。
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发展变化的描述

【例2】(2003年全国卷)描述图中 10℃等温线的走向,并说明其原因
【答案】10℃等温线东半段接近东西
走向(与纬线平行),主要受纬度 (太阳辐射)因素的影响;该等温线 西半段受东北-西南走向的太行山 (黄土高原东缘)影响,呈东北-西南 走向
★描述单一线状地理事物空间分布要点 ①分段描述 “东段、西段”
(2010年重庆卷) 39.(20分)孔子学院是 以传播中国语言文化为基本任务的非盈利性教 育机构。图9是A国孔子学院(堂)分布图,图 10是A国局部地区河流分布示意图。
图9
图 10
⑷.图9中,孔子学院(堂)集中分布 在A国的 东南沿海 地区。(2分)
感谢您的聆听! 不当之处 敬请指正
2分1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2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3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4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能够用简洁的文字语言图形语言或其他表达方式描述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特征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发展变化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要点
二轮复习综合题应答能力提升专题之
地理事物分布和发展变化的描述
——大足中学
李 峰
高考回眸
②走向或延伸方向,表述“与„„(纬 线、海岸线等)平行”“呈„„走向” ③弯曲方向,表述“向„„(低纬、高 纬或南、北)凸出”
(2)描述多条线状地理事物的分布。
【例3】(2013年安徽卷)下图为2001年4 月6日17时某区域地面天气图,虚线范围 内为图示天气系统引发的某种气象灾害 实时分布区。此前图示区域大部分地区 表土解冻,地表干燥。阅读图文资料, 完成下列各题。 描述图示区域气压分布特点。(10分)
一 、地理事物分布特征的描述
3、面状地理事物分布特征的描述 (1)河流流域 (2)地形区:平原、高原、丘陵、三角洲等 (3)气候类型 (4)自然带 (5)农业区 (6)工业区 (7)政区:国家、我国的省级行政区等 (8)大洲和大洋 (9)其他: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岛屿与群岛
高中地理规律和原理的概念

地理规律和原理的概念原理是指带有普遍性的、最基本的、可以作为其它规律的基础的规律。
地理原理主要在于理解,是解决分析地理问题的基础。
规律是指事物之间的内在的本质联系。
针对地理事象“是什么(样)”,地理规律更多强调地理事象的表现,地理规律主要在于“应用”。
高考涉及的主要地理规律和原理一、我国太阳辐射能时空分布规律1、就时间而言,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的中纬度,夏季太阳高度角大,光照时间长,各个地区的太阳辐射能夏半年多于冬半年。
2、就空间而言,我国太阳辐射能分布大体上东南向西北递增。
大体上的界线,从大兴安岭向西南,,经北京西侧,兰州,昆明再折向北到西藏南部,这一条线以西、以北广大地区,太阳辐射特别丰富。
3、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主要包括纬度高低(正午太阳高度和昼长)、地形地势、气候气象条件等方面。
二、地球运动的规律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2、地方时计算规律计算规律:东比西早(大),东加西减;相差1时区,相差1小时。
※日界线3、地球自转与晨昏线的关系规律A.晨昏线的概念及判读方法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叫晨昏圈(线)。
在晨昏线西侧取一点,顺着地球自转方向,如果从夜半球进入昼半球,则是晨线,反之则是昏线。
B.晨昏线的规律及应用(晨昏线是解决地方时计算、昼夜长短、日照图综合判读等等地球运动相关知识的线索和突破口)①判断地球自转方向晨昏线的判断方法逆向使用,已知昼夜半球的分界线是晨线或昏线,判读地球的自转方向。
②判断地方时晨线和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00,昏线和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8:00;昼半球的中央经线为12:00,夜半球中央经线为00:00;与晨昏圈相切的纬度,如果出现极昼则切点(晨昏圈纬度最高点)所在经线为00:00,如果出现极夜则为12:00。
如右图A为00:00,B为12:00。
③判断节气或季节北极圈出现极昼(或者南极圈出现极夜)为6月22日(夏至日);北极圈出现极夜(或者南极圈出现极昼)为12月22日;晨昏圈和经线圈重合则为3月21日(春分日)或9月23日(秋分日)。
“地理事物分布特征的描述”专题复习教学设计(湘教版)

“地理事物分布特征的描述”专题复习教学设计(湘教版)作者:唐冬梅王明容叶荫何艳陈艳来源:《地理教育》2013年第12期一、考纲要求高考中地理事物分布规律的描述是高频考点,依据《2013年考试大纲说明》,该专题要求学生掌握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
考纲要求能够用简洁的文字语言、图表语言描述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特征、地理事物分布和发展变化;在通用语言基础上,能够正确使用地理学科术语进行描述。
二、教学目标通过案例分析讨论推断地理事物分布特征的描述方法、技巧;灵活运用归纳的方法技巧,提高高考应试能力是本专题教学目标。
从案例答案反推地理事物的分布特点,从而获取点、线、面地理事物的答题技巧和方法是教学重点。
通过案例答案获取地理事物分布的点、线、面的答题技巧以及该技巧运用是教学难点。
三、设计思路本节课精选近年高考典型试题及答案,针对学生一抽试题出现的问题,从地理事物分布特征的描述入手,小角度切入,让学生学会通过参考答案反推答题思路的思维方法,领悟二轮专题复习的重点在于归纳答题的方法、技巧,掌握规范的答题语言,从而提高高考应试能力。
学生通过学案预习,课堂分组讨论、回答练习、互相评价、订正答案等方式参与学习,讲练结合,及时反馈,高效完成教学目标。
四、教学过程模块一:点状地理事物分布特征的描述新课引入:同学们,今天刚好是进入高考二轮复习的第一节课,这节课复习什么内容?(教师活动)展示重庆市一抽试题:12.(2)读图乙,简述西气东输线路的分布特点及原因。
(3)读图甲,说明该区域绿洲分布特点及主要影响因素。
(教师提问)这道试题是一抽考试给同学们留下深刻印象的试题,它考查什么内容?当时大家的得分情况如何?(教师展示一抽试题学生答案PPT)这是随机抽取的三位同学的答案,相信这个答案的得分令这三位同学有深刻而痛苦的记忆,如何解答这类试题,是本节课要复习的专题内容。
板书:地理事物分布特征的描述(教师承转)大家一起看近三年这类试题在高考中的考情统计。
地理四大核心能力问题要点

地理事物的特征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特征是地理高考中强调的能力之一。
描述地理事物特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1)对地理事物进行正确的定性概括。
(2)对地理事物的位置属性和数量属性进行定量表述。
[考点梳理]:Ⅰ定性概括对地理事物进行定性概括在教材里经常看到,如对某地理事物的定义。
在考试中常见的定性概括有:地形特点、水文特征(流域特征、水系特征,河段特征)、自然地理特征、气候特征、气温特征、降水特征等。
一、地形(地貌、地势)特征总体分析1、地形种类--------高原、山地、.丘陵、平原、.盆地、山谷或河谷、冲积扇.、三角洲2、地面起伏状况(地势):描述地形高低起伏的变化趋势①地势高低的变化趋势(方向):如南高北低、东高西低等(通过地形变化、海拔变化或等高线判断)②坡度陡缓:(等高线疏密判断)③相对高度3、海拔高度4、分布特点二、河流(外流河、内流河、水系、河段)水文特征总体分析(一)分析要素:水位、流量、含沙量、结冰期、水能蕴藏量、汛期等1、流量--------反映水资源的多少(1)流量的大小总流量:河流主要补给形式;流域面积的大小分段流量:上游来水;附近支流汇入情况;其他因素(2)流量的变化河流主要补给形式、季节变化、日变化2、水位(米)变化流量的大小----决定于河流的补给类型。
分布在润湿地区、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变化由降水特点决定;分布在干旱地区、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变化由气温变化决定;其他因素:人类活动3、汛期长短及出现的时间(气候)4、有无结冰期影响因素:气温无结冰期,最冷月均温>0℃;有结冰期最冷月均温<0℃凌汛形成的条件有结冰期;低纬流向高纬;结冰和融冰时期。
凌汛产生的危害—冰坝抬高水位,浮冰冲击河岸导致洪涝灾害的发生。
5、水能蕴藏量河流落差大(解释为什么),水量大(解释为什么)水量大小取决于流域内降水量(大气环流、地形、洋流、海陆位置等);水系特点;流域面积;6、含沙量(克/米3)(1)河流总体含沙量大小:下垫面、地形、土质状况、植被状况人类活动(2)某一河段:流速、人类活动(水利工程)7、航运价值:流量、地形、经济发展水平等(二)分析中国各区域河流的水文特征1、东北地区河流水文特征(黑龙江、松花江、嫩江、乌苏里江)水量丰富(流经湿润半湿润区)汛期较短(有春汛-季节性结雪融水、夏汛-温带季风气候,大气降水)含沙量少(森林茂密、地势起伏小)结冰期长(纬度高,位于寒温带、中温带),松花江、乌苏里江、黑龙江有凌汛现象水位变化较小:河流补给多样航运价值:季节性航运(夏季)水能资源贫乏(地势落差小)2、秦岭—淮河以北-辽河、海河、黄河水量较小:流经半湿润和半干旱地区水位变化大:补给主要是7、8月的降水汛期较短,季节变较大:降水季节短含沙量大:河流上、中游植被少,且流经疏松土质的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结冰期较短:冬季较短航运价值低:中、上游地势起伏大,下游地势平坦,但泥沙淤积严重,加之水量小水能资源:中上游落差大的地方水能资源相对丰富,形成梯级开发3、秦-淮以南地区河流水文特征水量丰富:流经降水丰富的湿润地区(雨季长,流域面积广)水位变化小:降水的季节长汛期较长,季节变较小:降水多,且季节长含沙量小:植被保护较好结冰期无:冬季气温在0℃以上航运价值高:下游地区(地势平坦、水量大)水能资源丰富:中上游水能资源较为丰富(水量大、落差大)4、西南地区河流水文特征水量丰富:流经降水丰富的湿润地区水位变化小:降水的季节长汛期较长,季节变较小:降水多,且季节长含沙量小:植被保护较好结冰期无:冬季气温在0℃以上航运价值低:山高谷深,多峡谷水能资源丰富:落差大,多峡谷,水量丰富5、西北地区河流(多内流河)水文特征流量小:流经干旱半干旱地区(冰川融水补给和山地降水补给)水位季节变化大: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受气温影响较大,多为季节性河流(冬季断流)或时令河汛期:短(夏汛)航运价值和水能价值都较低流程:不长(蒸发、下渗、灌溉用水多)(三)水系特征河网密度;河流长短;支流多少及分布状态;流域大小;落差大小;流速大小;流向等三、气候特征、气温特征、降水特征、天气特征(一)气候特征:从气温和降水两个要素描述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两季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燥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有明显的旱雨两季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高温,冬季寒冷,温差大,降水少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冬寒长,夏短暖,降水少苔原气候:全年严寒,降水少冰原气候:全年酷寒,降水少(二)气温特征:从年均温、年温差、日温差三个方面描述(三)降水特征:从年降水总量,降水的季节变化描述(四)天气特征:分析影响该地区的天气系统①冷锋过境前后天气特征:过境前:气温高、气压低、天气晴朗过境时:气温降低、气压升高、阴雨大风天气,降水时间短、强度大过境后:气温低、气压高、天气晴朗②暖锋过境前后天气特征:过境前:气温低、气压高、天气晴朗过境时:气温升高、气压降低、阴雨天气,降水时间长、强度小过境后:气温高、气压低、天气晴朗③准静止锋:持续数日的阴雨天气(长江梅雨天气、昆明-贵阳准静止锋)④气旋(低压)天气特征:气流(中心)上升,产生降水,呈阴雨天气⑤反气旋(高压)天气特征:中心气流下沉,天空少云,呈晴朗天气四、自然地理特征:位置、地形、气候、植被、河流(数量、水量)、土壤等。
地理事物的时空分布规律及特征分析(正)

北
20 0
(2011年山东卷)图为1969-2008年
山 西 高
18
长 治
160
太 行
140
12 0
100 80
0
160
140
答案: 原 从西北向东南递减;盆地多于 图例 市界 东西两侧的山地和高原 (最高值出现在盆地北部地区, 寒潮总次数等值线 最低值出现在太行山以东地区)。
80
120
0 200
图7
气候分布示意图 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3、面状事物分布特点答题模式
①.在哪(哪:如温度带、经度、海陆位置等。)
②.延伸方向 ③.面积大小
6.比较图7中A、a所示的热带沙漠气候分布的 异同点。
相同点: 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 不同点: A东西延伸至内陆,面积大; a南北延伸,面积小,仅分 布在沿海;接近赤道。
图7
7.读南美洲区域图,并 结合相关地理知识完成: A、B两地均为荒漠, 请从分布特点和成因上 比较它们的异同。 成因:纬度、大气环流 地形、洋流
A
B
分布:相同点:两处均临海,都呈狭长状南北延 伸。不同点:A分布在热带,B分布在温带;A分 布在大陆西岸,B分布在大陆东岸; A分布面积 小,B分布面积大。
100 80
0 200
18
0
160
140
盆
山
地
120
脉
寒潮总次数等值线
2、线状事物答题模式 线的分布特点:①递变方向(由哪向哪递减)
(哪:地理术语——地理事物、地理名词,如方位、沿海、内陆、 地纬、高纬、山脉等。
②.走向(延伸方向)或形状 ③.疏密 线的数值的分布特点
①.递变方向(由哪向哪递减) ②.量的大小
描述地理事物时空分布特征和规律

冻害程度随纬度升高( 冻害程度随纬度升高(或大致由西南向东 加重. 北)加重. 受周围山地阻挡, 受周围山地阻挡,冷空气不易入侵 指出图示区域相橘冻害分布特点,分析甲地无 冻害的原因(6分)
北高南低(从沿海向内陆降低),由东西两侧向 依据图丙,描述该河三角洲地区土壤盐度状况 中间降低(4分).上游来水量减少(2分), 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10分) 海水入侵(2分),不合理灌溉(2分).
4.(8分)多数分 . 分 多数分 布在季风区内, 布在季风区内, 沿河近海的平原 地区(4分 地区 分) 多数 分布在交通便利, 分布在交通便利, 经济较发达的人 口,城市密集地 区(4分) 分
(4)读图 ,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 读图6, 读图 条件两方面分析我国汽车工业中心 的分布特点.( .(8 的分布特点.(8分)
相同点: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2分) 不同点:A东西延伸至内陆,面积大(2分); a南北狭长,面积小,仅分布在沿海;接近赤道
(1)根据所学知 ) 识,分别指出两 次鸦片战争后清 政府开放的通商 口岸的地理分布 特点.( .(6分 特点.( 分)
东南沿海地区; 东南沿海地区;东部沿海各省和中国内地 或长江中下游沿岸城市). (或长江中下游沿岸城市).
(1)概述图示地区由西向东年太阳总辐射量总体变化的 概述图示地区由西向东年太阳总辐射量总体变化的 特点. 分 特点.(6分) (2)写出甲城市所在地与乙地区的年太阳总辐射量的差 写出甲城市所在地与乙地区的年太阳总辐射量的差 值,并简要说明乙地年太阳总辐射量不同于甲地的原 因.(10分) 分
(1)由西向东年太阳总辐射量递减(6分) (2)2500(2000—3000)百万焦耳/米'年(4 分)乙地相对地势较低,受西南季风影响大, 水汽较多,云量较大(6分)
地理事物分布特征的描述

年份 湿地斑块数目(块) 湿地总面积(hm2) 湿地比率(%)
1976
2 251
88 893
42.99
1986
3 721
39 639
19.17
2005
1 973
19 230
9.30
【参考答案】
1976~1986年,湿地斑块数量显著增加,湿地破碎,湿地面 积大幅度减少;1986~2005年,湿地斑块数量和面积明显减 少,湿地萎缩。
按照珠江三角洲经 济区东、中、西部划 分,归纳该地区2010年 人口分布的基本格局。 (3分)
【参考答案】 ►人口分布中部最密,东部其次,西部最稀。
【探究一】 比较图7中A、a所示的热带沙漠气候分布的异同点。
图7
【参考答案】 ►相同点:回归线穿过,大陆西岸 ►不同点:A东西向延伸至内陆,面积大; a南北狭长,面积小。
(5)点的大小: 代表的含义(如城市等级)
(6)其他:点的动态变化
提示:看图说话,突出重点,因题而宜(不一定要面 面俱到),分值决定要点(2分/点)
•
(2013·四川文综)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题。
• 材料 下图是甲国地图。甲国是美国重要的服装进口国,服装生产中心 在A城;首都B城是该国重要的工业中心,纺织、食品、制糖是其主要
工业部门。
与甲国东部城市比较, 指出该国西部城市分布 的突出特点。(6分)
方位+疏密+大小
【参考答案】
►主要分布在铁路沿线(或湖、海沿岸)附近; ►城市分布较密集; ►多等级较高的城市。
【探究一】分析该流域城镇的地理分布特点。(4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 200
18
0
160
140
盆
山
地
120
脉
寒潮总次数等值线
2、线状事物答题模式 线的分布特点:①递变方向(由哪向哪递减)
(哪:地理术语——地理事物、地理名词,如方位、沿海、内陆、 地纬、高纬、山脉等。
②.走向(延伸方向)或形状 ③.疏密 线的数值的分布特点
①.递变方向(由哪向哪递减) ②.量的大小
图九
2、线状地理事物的描述 (常用线状符号来表示交通线、河流、山 脉、等值线等)带箭头的表示动态,不带箭头的表示静态。线段的 从化 长短、粗细表示量的大小(或标上数值)。读图时要注意事物的 起止点、事物沿途的变化和事物的走向。
北
20 0
180
山 西 高 原 图例
市界
80
长 治
160
太 行
140
12 0
(2011.课标全国文综) 2.(18分)图9示意2007年中国大陆制
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的空间分布,据图9,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中国大 陆制造业企业500 强总部空间分布的 特点。(8分) 分布不均衡。(2分) 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省市 以环渤海地区(或京津冀地区)。(2分) 长江三角洲地区最为集中。(2分) 西北部的省区总部数量较少。(2分)
归纳总结 ★“点状事物分布特点” 答题模式:①分布是否均匀,哪多哪少(哪:地理
术语——地理事物、地理名词,如河流、铁路线、平原、方位、 绿洲、沙漠等)
②沿——分布 ③个别说明这些点组成的形状特点 ④极值分布区(点表示数量)
(08天津) 1.甲区域的城镇 分布有明显特征。 请你归纳出三点。 (6分) 答:主要分布在 东部;沿交通线 分布;沿谷地 (沿河流)分布。
成因: ①中、南部水、陆交通便利,供水方便; ②中、南部地势低平,有利于城镇建设; ③中、南部经济发展水平较北部高,较有利于城镇发展。
11、描述北美洲年 温差等值线在西部 分布特点,并说明影 响因素。(8分) 北美洲西部等温 差线比较密集(2 分),且与海岸 平行(2分) 主 要影响因素是地 形(2分)、洋流 (2分)(答西风 带也可给分)
盆
山
地
脉
纬度位置;地形
5. 读图回答问题:
请分别描述以上两图示区域等温线分布特点。 答:等温线大致呈环 状分布,(气温中间 低四周高)等温线较 为密集。 答:东段大致东西走向, 西段大致西北-东南走向, 西部沿海地区沿海岸线走向; 西部等温线较东部密集。
3、“面”状分布图答题方法: 在描述面状地理事物的题目当中,相对而言其比例 尺往往较大,常要求描述该地理事物的分布范围、 分布特点,或该地理事物的分布方位。
180
北
20 0
(2011年山东卷)图为1969-2008年
山 西 高
18
长 治
160
太 行
140
12 0
100 80
0
160
140
答案: 原 从西北向东南递减;盆地多于 图例 市界 东西两侧的山地和高原 (最高值出现在盆地北部地区, 寒潮总次数等值线 最低值出现在太行山以东地区)。
80
1Hale Waihona Puke 00 20010.M江是珠江水系三大河流之一,流域面积90%在广东 省境内。流域内拥有较丰富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矿 产资源、生物资源、旅游资源。根据下述资料,结合 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共14分)(08广东卷) (4)分析该流域城镇的 地理分布特点和成因。 (5分) 答:地理分布特点: ①沿河流与交通线分布; ②南部和中部多,北部少。
图7
气候分布示意图 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3、面状事物分布特点答题模式
①.在哪(哪:如温度带、经度、海陆位置等。)
②.延伸方向 ③.面积大小
6.比较图7中A、a所示的热带沙漠气候分布的 异同点。
相同点: 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 不同点: A东西延伸至内陆,面积大; a南北延伸,面积小,仅分 布在沿海;接近赤道。
③.极值(最大值、最小值)的分布
从化
3.
(1)、描述图示区域 等温线的分布特点? (2)、描述图示区域气温分布特点?
以从化为中心向东北,西南方向递增。 基本上西北-东南走向, 温度范围在0.7-0.9℃,最高气温出 西南部较东北部密集, 现在西南部,最低气温出现在从化一 带
4.
山西省长治市寒潮发生总次数 等值线图。读图回答问题 (1)指出该区域寒潮发生总次数 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说明该特征 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图九
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点
专
题
高考考点:
描述地理事物及现象空间分布特征和规律。 阐释地理事物及现象空间分布成因、原理及 其与人类的关系。
近几年高考文综该知识盘点
年份
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点
课标全国文综 37题.(18分) 点 山东文综 31题(12分) 线的数值
面
2011年
点 北京文综
上海 26~28
36题(4);天津文综 39题(4) 点 重庆文综,39题(5) 面
2010年 2009年 2008年
全国Ⅱ卷39题 (1) 北京文综卷 36题(1)
点 点
点 点
广东卷
天津卷
北京卷 线的数值
1、点状分布
点状地理分布图表示的地理事物是标定在图上离散 的点。①表示分布地点:如我国特大城市的分布(只表 示其空间位置);②表示类别:用不同图例,如我国矿 产资源分布、不同等级的城市分布等;③表示数量:用 定位符号的大小来区分(或同时在符号旁边注明绝对数 量)。
根据近年综合题的设问,一般有以下类型:
1. 分布规律;
2. 特征问题;
3. 成因问题;
4. 评价问题;
5. 判断问题;
6. 区位问题。
(2011.课标全国文综.37) 37.(18分)图9示意2007年中国大
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的空间分布,据图9,回答下列 问题。
(1)简述中国大 陆制造业企业500 强总部空间分布的 特点。
图7
7.读南美洲区域图,并 结合相关地理知识完成: A、B两地均为荒漠, 请从分布特点和成因上 比较它们的异同。 成因:纬度、大气环流 地形、洋流
A
B
分布:相同点:两处均临海,都呈狭长状南北延 伸。不同点:A分布在热带,B分布在温带;A分 布在大陆西岸,B分布在大陆东岸; A分布面积 小,B分布面积大。
(2011年上海.28题) 8.读下来图文资料,回答问题。(20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要 加快构建以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长江流域、汾渭平原、河套灌区、华南 和甘肃新疆等农产品主产区为主的农业战略格局。
28.新疆绿洲农业是甘肃新疆农产品主产区中的特色农业。 据图2分别归纳南疆、北疆绿洲农业空间分布的形态特征 并说明其自然原因。
南疆绿洲农业围绕塔里木盆地呈半环状分布,北疆沿天山北 麓呈带状分布。前者是因为塔里木盆地北有天山,南有昆仑 山,绿洲主要靠两大山脉的冰川融雪水作为生活和灌溉水源; 后者是因为绿洲主要靠南边的天山冰雪融水作为生活和灌溉 水源。
9.(08高考北京卷)(36分)读图9,回答下列问题。
(3)指出河套平原的年降水量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 (8分) 答:年降水量大多在150毫米至400毫米之间,大致呈 南北走向, 自西向东逐渐增多(或自东向西逐渐减 少);(东部降水多,西部降水少。)原因:从西 (东)向东(西)距海(或太平洋)越来越近(远), 受夏季风影响逐渐增强(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