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空间分布特征完整版
如何描述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征(特点)

如何描述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征(特点)一、点状地理事物的描述试题通常以某一区域图为背景图来呈现点状事物的分布状况,在读图时要注意从点的大小、疏密、组成的形状来观察点状事物代表的含义。
描述的角度:疏密+数量+极值+方位。
具体描述:①总体分布特征(疏密状况)总分结构描述(是否均衡;如果不均,哪多,哪少);②极值区位置名称(最多、最少、最集中的地带在哪,沿什么线分布,或者说出最稠密或最稀薄区的地区名称等。
)③点组成的形状——反应什么规律。
其他——大小,代表的含义(如城市等级),点的动态变化等。
当然,描述时要看图说话,突出重点,因题而宜(不一定要面面俱到)。
【例1】(2013四川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下图是甲国地图。
甲国是美国重要的服装进口国,服装生产中心在A城;首都B城是该国重要的工业中心,纺织、食品、制糖是其主要工业部门。
(2)与甲国东部城市比较,指出该国西部城市分布的突出特点。
(6分)【答案】(2)城市分布较密集(2分);主要分布在铁路沿线(或湖、海沿岸及其附近)(2分);多等级较高的城市(2分)。
【例2】(2011课标卷)下图示意2007年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的空间分布。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简述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空间分布的特点。
【答案】分布不均衡。
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省市,以环渤海地区(或京津冀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最为集中。
西北部的省区总部数量较少。
二、线状地理事物的分布线状地理分布图,常用线状符号来表示交通线、河流、山脉、等值线等。
带箭头的表示动态,不带箭头的表示静态。
线段的长短、粗细表示量的大小(或标上数值)。
具体可分为两类:(1)描述一条线(通常为等值线)的分布情况这类试题只要求描述某一特定线条的地理事物,如年等降水量线、等温线等,可从走向、延伸方向去考虑。
读图时注意观察曲线“拐点”的位置,以便分段描述。
这类题目大部分都需要分段描述;如“我国一月0 ℃等温线”分布,可描述为:东段大致东西走向,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西段大致东北——西南走向、近似于与青藏高原东缘山麓平行。
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特征

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特征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征是指在地球上各种事物的分布规律和形态特征。
通过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征,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上各种自然和人文现象的形成原因及其相互关系。
以下将从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个方面探讨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特征。
一、自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征1. 气候和气象要素分布特征地球的气候具有明显的分带性,不同地区的气候以及气象因素存在明显的差异。
例如,赤道附近地区气温高、降水多,而两极附近则气温低、降水少。
此外,地形、海洋以及大气运动都对气候和气象要素的分布产生影响。
这种空间分布特征直接影响着各地区的生态环境和人类活动。
2. 地形和地貌特征分布地球上的地形和地貌特征多种多样,如山脉、高原、平原、河流、湖泊、海洋等。
不同地区的地形和地貌特征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布差异,如高山多分布在陆地内部,而湖泊和海洋则广泛分布于大陆周边。
这些地形和地貌特征的空间分布影响着水资源、土壤质量以及生物多样性等方面。
3. 自然资源的分布特征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分布不均,各个地区具有不同的资源优势。
例如,石油、天然气主要分布在中东地区,而铁矿石以及煤炭则多分布在亚洲和美洲地区。
这种空间分布特征决定了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和资源利用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全球资源的平衡与分配。
二、人文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征1. 人口分布特征地球上的人口分布不均,各个地区的人口密度存在很大的差异。
一般来说,人口集中分布在沿海地区或河流流域。
例如,中国的人口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和珠江三角洲地区。
这种空间分布特征与地理环境、资源条件、历史文化等因素密切相关,对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城市化特征分布城市是人类活动的中心,城市化是城市发展的基本特征。
不同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存在显著差异。
一般来说,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市化水平较高,而贫困地区的城市化水平相对较低。
这种空间分布特征影响着各地区的社会经济状况、人口流动和资源利用等方面。
3. 文化和语言分布特征不同地区的文化和语言具有明显的差异,呈现出多样性和多元化的空间分布特征。
经济地理空间分布及空间变化规律

经济地理空间分布及空间变化规律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经济地理空间分布及空间变化规律是研究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以及随时间推移的变化的一个重要领域。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和经济发展的不断推进,经济地理空间分布及变化规律对于了解经济发展趋势、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经济地理空间分布规律是指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特征及其相关规律。
不同地区的经济活动分布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例如自然条件、交通和通讯条件、人力资源、政治环境等。
这些因素在不同地区的作用程度和方式可能存在差异,从而导致经济活动在空间上呈现出不均衡的分布特征。
经济地理空间变化规律则关注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随时间的演变与变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活动可能经历从集中到分散的变化过程,或从一些地区向其他地区的转移。
经济地理空间变化规律的研究有助于了解经济发展的历史轨迹、预测未来趋势,并为政府制定相关的发展战略和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首先介绍经济地理空间分布规律的基本定义和背景知识,包括经济活动的概念和地理空间的相关概念。
接着,将详细分析经济地理空间分布规律的主要特征和影响因素,探讨为什么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呈现出不均衡的分布特征。
然后,将引入经济地理空间变化规律的相关定义和背景知识,探讨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随时间推移的主要趋势和驱动力。
最后,通过总结经济地理空间分布规律和归纳经济地理空间变化规律,以期为实践和政策提供相关建议和参考。
经济地理空间分布及空间变化规律的研究对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经济地理空间的分布和变化规律,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经济发展中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来展开对经济地理空间分布及空间变化规律的探讨:1. 引言部分将对经济地理空间分布及空间变化规律的重要性进行概述,并介绍本文的目的和意义。
地理时空分布特征答题模板

地理时空分布特征答题模板
★某事物分布特征:
1.空间分布(是否均匀空间变化规律)
2. 时间分配(季节和年际变化的大小)
本如我国水资源分布特征:
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由东南向西北减少;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夏秋多、冬春少;水资源分布与人口和耕地分布之间存在不协调
一、点状地理事物的描述
试题通常以某--区域图为背景图来呈现点状事物的分布状况,在读图时要注意从点的大小、疏密、组成的形状来观察点状事物代表的含义。
描述的角度:疏密+数量+极值+方位。
具体描述:①总体分布特征(点的疏密状况,是否均衡;如果不均,哪多,哪少) ;②极值区位置名称(最多、最少、最集中的地带在哪,沿什么线分布,或者说出最稠密或最稀薄区的地区名称等。
)③点组成的形状一反应什么规律。
其他一一点的大小,代表的含义(如城市等级),点的动态变化等。
当然,描述时要看图说话,突出重点,因题而宜(不一- 定要面面俱到)。
[例1](2013四川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下图是甲国地图。
甲国是美国重要的服装进口国,服装生产中心在A城;首都B城是该国重要的工业中心,纺织、食品、制糖是其主要工业部门。
与甲国东部城市比较,指出该国西部城市分布的突出特点。
(完整版)中国地理知识点归纳

中国地理一、概况1.地理位置和范围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临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内海为渤海和琼州海峡,黄海、渤海全部分布在大陆架、东海大部分、南海一部分。
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
经纬度位置:4°N-53°N(分属热带和北温带),73°E-135°E(分属五个时区)。
范围:北至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南至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西至新疆帕米尔高原;东至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交汇处。
2.邻国:14个陆上邻国(陆界长2万多千米),6个隔海相望国家。
3.行政区划: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4.民族: 56个民族,汉族人口最多,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壮族(满、回、苗、维吾尔、彝、土家、蒙古、藏)。
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
汉族分布遍及全国,集中在东部、中部。
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在西南、西北、东北等边疆地区,云南、贵州、广西、新疆等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的省区。
5.人口:东部人口多,人口密度较大;西部人口少,人口密度小。
人口密度线:黑龙江黑河至云南的腾冲一线。
农村人口比重仍然偏大。
城市发展政策: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小城市,建设新型乡镇,大小城市有机结合,城乡人口合理布局。
侨乡:广东、福建。
人口方面的基本国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二、地形1.地形的总体特征: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2/3)。
30°N、38°N、45°N沿纬线作剖面:90°E、100°E、110°E2.地形地势对气候河流的影响利于湿润空气深入内地形成降水;使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流、沟通东西交通;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入低一级阶梯地段,落差大,产生巨大水能;3.主要山脉——构成地形骨架,成为地形区之间的分界线(结合地形图)东西走向:北:天山—阴山;中:昆仑山—秦岭;南:南岭东北—西南走向:东:台湾山;中:长白山—武夷山;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世界最雄伟,主峰珠穆朗玛峰位于中国、尼泊尔边境,海拔8848米其他走向: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祁连山;南北走向:横断山脉、贺兰山注意:跨三级阶梯的山脉——秦岭;位于第三级阶梯的山脉:长白山、南岭、武夷山、台湾山脉。
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特征描述(含答案)

AHA12GAGGAGAGGAFFFFAFAF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特征描述一、点状地理事物(1)点的数量、疏密:①均匀一致;②分布不均:何处密集(多)何处稀疏(少)。
(空间基本特征)(2)点的位置:在线形事物(沿河流、河谷、海岸线、边境线、交通线)上分布;在面状事物(地形区、行政区等)上分布。
(成因影响)(3)点的大小:代表的含义(如规模、等级)(4)点的动态变化1.目前全球共有30余个国家拥有核电站,总数为400余座,拥有核电站最多的国家是美国。
读图概括世界核电站分布特点世界运行核电站分布图2.右图中甲区域的城镇分布有明显特征。
请归纳出三点。
3.右图示意2007年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的空间分布。
简述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空间分布的特点。
4.读图分析该流域城镇的地理分布特点和成因。
二、线状地理事物(1)描述一条线的分布情况从走向、延伸方向去考虑。
读图时注意观察曲线“拐点”的位置,以便分段描述。
(2)描述多条线状地理事物的分布。
①总体变化趋势:由某方向往某方向逐渐变大(变小);②数值分布:最大值和最小值的范围,极值(最大值、最小值);③疏密状况:疏密分布位置。
1.描述图中10℃等温线的走向,并说明其原因。
2.指出河套平原的年降水量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
3.右图为1969年~2008年山西省长治市寒潮发生总次数等值线图。
指出该区域寒潮发生总次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说明该特征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4.左图为某地等温线分布图。
简述130度经线以东地区气温空间分布的显著特点。
AHA12GAGGAGAGGAFFFFAFAF三、面状地理事物(1)分布范围、方位(2)延伸方向(3)形状(条带、团块状等)(4)面积大小与变化1.描述右图图示地区主要地形区的分布状况。
2.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经过不懈探索与奋斗,取得了辉煌成就。
据右图描述1934年至1936年革命根据地分布范围变化的特点。
3.城市绿化建设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
描述地理事物时空分布特征和规律

冻害程度随纬度升高( 冻害程度随纬度升高(或大致由西南向东 加重. 北)加重. 受周围山地阻挡, 受周围山地阻挡,冷空气不易入侵 指出图示区域相橘冻害分布特点,分析甲地无 冻害的原因(6分)
北高南低(从沿海向内陆降低),由东西两侧向 依据图丙,描述该河三角洲地区土壤盐度状况 中间降低(4分).上游来水量减少(2分), 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10分) 海水入侵(2分),不合理灌溉(2分).
4.(8分)多数分 . 分 多数分 布在季风区内, 布在季风区内, 沿河近海的平原 地区(4分 地区 分) 多数 分布在交通便利, 分布在交通便利, 经济较发达的人 口,城市密集地 区(4分) 分
(4)读图 ,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 读图6, 读图 条件两方面分析我国汽车工业中心 的分布特点.( .(8 的分布特点.(8分)
相同点: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2分) 不同点:A东西延伸至内陆,面积大(2分); a南北狭长,面积小,仅分布在沿海;接近赤道
(1)根据所学知 ) 识,分别指出两 次鸦片战争后清 政府开放的通商 口岸的地理分布 特点.( .(6分 特点.( 分)
东南沿海地区; 东南沿海地区;东部沿海各省和中国内地 或长江中下游沿岸城市). (或长江中下游沿岸城市).
(1)概述图示地区由西向东年太阳总辐射量总体变化的 概述图示地区由西向东年太阳总辐射量总体变化的 特点. 分 特点.(6分) (2)写出甲城市所在地与乙地区的年太阳总辐射量的差 写出甲城市所在地与乙地区的年太阳总辐射量的差 值,并简要说明乙地年太阳总辐射量不同于甲地的原 因.(10分) 分
(1)由西向东年太阳总辐射量递减(6分) (2)2500(2000—3000)百万焦耳/米'年(4 分)乙地相对地势较低,受西南季风影响大, 水汽较多,云量较大(6分)
如何描述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征

如何描述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征(特点)一、点状地理事物的描述试题通常以某一区域图为背景图来呈现点状事物的分布状况,在读图时要注意从点的大小、疏密、组成的形状来观察点状事物代表的含义。
描述的角度:疏密+数量+极值+方位。
具体描述:①总体分布特征(疏密状况,是否均衡;如果不均,哪多,哪少);②极值区位置名称(最多、最少、最集中的地带在哪,沿什么线分布,或者说出最稠密或最稀薄区的地区名称等。
)③点组成的形状——反应什么规律。
其他——大小,代表的含义(如城市等级),点的动态变化等。
当然,描述时要看图说话,突出重点,因题而宜(不一定要面面俱到)。
【例1】(2013四川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下图是甲国地图。
甲国是美国重要的服装进口国,服装生产中心在A城;首都B城是该国重要的工业中心,纺织、食品、制糖是其主要工业部门。
与甲国东部城市比较,指出该国西部城市分布的突出特点。
(6分)【答案】城市分布较密集(2分);主要分布在铁路沿线(或湖、海沿岸及其附近)(2分);多等级较高的城市(2分)。
提示:本题没有考查图示区域城市的分布特点,而是让学生通过观察该区域东西城市分布的差异,说出西部地区城市的分布特点。
侧重考查图示信息的获取能力和比较分析能力。
注意从疏密和城市等级两角度解答。
【例2】(2011课标卷)下图示意2007年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的空间分布。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简述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空间分布的特点。
【答案】分布不均衡。
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省市,以环渤海地区(或京津冀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最为集中。
西北部的省区总部数量较少。
二、线状地理事物的分布线状地理分布图,常用线状符号来表示交通线、河流、山脉、等值线等。
带箭头的表示动态,不带箭头的表示静态。
线段的长短、粗细表示量的大小(或标上数值)。
具体可分为两类:(1)描述一条线(通常为等值线)的分布情况这类试题只要求描述某一特定线条的地理事物,如年等降水量线、等温线等,可从走向、延伸方向去考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空间分布特征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特征描述专题
一、点状事物分布特征描述
1.(2011课标卷)下图示意2007年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的空间分布。
读
图,回答下列问题。
简述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空间分布的特点。
(6分)
2.下图表示2009年我国八大经济区地级市工业竞争力空间格局。
简述我国各地级市工业竞争力的空间分布特征(6分)
3.分析该流域城镇的地理分布特点。
(4分)
答:
二、线状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描述
(单条线描述)下图是我国某区域≥10℃积温等值线图(单位:℃)
4.描述4500 ℃等积温线的分布特征。
(6分
(多条线描述)5.读“我国某区域年等降水量分布图”,概括图中降水量线分布特点。
(6分)
三、面状地理事物分布特征描述
6.(2009浙江卷)读下图中国部分区域水土流失状况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示区域中,水土流失地区分布规律是什么?
7.据图2分别归纳南疆、北疆绿洲农业空间分布的形态特征并说明其自然原因。
(湖北省黄冈中学2016届高三5月第一次模拟考试)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
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福建省年降水量分布图
(1)描述福建省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10分)
(1)年降水量线的分布与海岸线大体平行;(2分)年降水量大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起伏式递增;(2分)山地多于平原。
(2分)形成原因:福建降水主要由东南季风带
来湿润水汽受地形抬升形成;(2分)两大山带中一些海拔较高的山峰,降水量多;(2分)闽东南沿海地区地势起伏较小,地形对气流的抬升作用弱,降水少。
答案
1.【参考答案】
分布不均衡(2分);
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省市(2分);
以环渤海地区(或京津冀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最为集中(2分);
西北部的省区总部数量较少。
(2分)
2.地级市工业竞争力的空间分布不均,地区差异大;(2)东部地带地级市的共轭竞争力
较强,中西部地带地级市的工业竞争力较弱;(2)大部分省会城市和直辖市的工业竞争力强。
(2分)
3. 分布极不均匀,主要集中于西南地区;
沿河流与交通线分布。
4. 4500 ℃等积温线大体沿秦岭-淮河分布;(2分)
东段(110°E以东):大致为东西走向;(2分)
西段(110°E以西):大致为西南-东北走向。
(2分)
5. 大体呈东北-西南方向延伸(与海岸平行);
数值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由沿海向内陆递减);
东南部密集,降水量的变化幅度较西北大。
6. 第二地形阶梯上;大致呈东北——西南方向延伸;最严重的地区集中分布在黄土高原
地区。
7. 南疆绿洲农业围绕塔里木盆地呈半环状分布,北疆沿天山北麓呈带状分布。
前者是因为塔里木盆地北有天山,南有昆仑山,绿洲主要靠两大山脉的冰川融雪水作为生活和灌溉水源;后者是因为绿洲主要靠南边的天山冰雪融水作为生活和灌溉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