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描述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征(特点)

合集下载

例谈地理事物空间变化特征的描述

例谈地理事物空间变化特征的描述

例谈地理事物空间变化特征的描述地理事物是指地球上的各种自然和人文现象,包括自然景观、人类活动和社会现象等。

地理事物的空间变化特征描述着地理事物在不同时间和地点的变化情况。

地理事物的空间变化特征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描述:1.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地理事物的分布是指地理事物在地球上不同地区或不同地点的分布情况。

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可以通过地图、统计数据和卫星遥感等方式来进行描述。

例如,气候带的分布特征可以通过气温和降水量的分布情况来描述;人口的分布特征可以通过人口密度和人口分布图来描述。

2.地理事物的扩展特征:地理事物的扩展是指地理事物在一定时间内的规模扩大或范围扩展的过程。

地理事物的扩展特征可以通过统计数据、历史文献和照片等方式来进行描述。

例如,城市的扩展特征可以通过城市人口和城市面积的变化来描述;农田的扩展特征可以通过农田面积和耕地率等指标来描述。

3.地理事物的变化趋势:地理事物的变化趋势是指地理事物在一段时间内呈现出的发展方向和变化趋势。

地理事物的变化趋势可以通过历史数据、专家判断和模型预测等方式来进行描述。

例如,气候变化的趋势可以通过气温和降水量的长期观测数据来描述;城市发展的趋势可以通过城市规划和可持续发展目标来描述。

4.地理事物的演变过程:地理事物的演变过程是指地理事物在一段时间内的变化过程和形成机制。

地理事物的演变过程可以通过历史文献、地质记录和实地考察等方式来进行描述。

例如,山脉的演变过程可以通过地质构造和侵蚀作用来描述;河流的演变过程可以通过河道变化和洪水沉积作用来描述。

5.地理事物的相互关系:地理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关系,相互影响和共同发展。

地理事物的相互关系可以通过统计数据、专家判断和模型分析等方式来进行描述。

例如,土地利用和社会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相互关系,农业和工业之间存在着相互关系。

总之,地理事物的空间变化特征描述着地理事物在不同时间和地点的变化情况,揭示了地理事物的演变过程、分布特征、扩展特征、变化趋势和相互关系,为地理学的发展和应用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如何描述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征特点

如何描述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征特点

如何描述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征特点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征是指不同地理要素在地球表面上的分布状况,包括事物的数量、密度、范围、集聚程度等,这些特征在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地域上会呈现出各种不同的形式。

首先,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征取决于自然环境的条件。

自然环境对地理事物的分布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如水资源、气候条件、土壤类型等都会对事物的空间分布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靠近河流的地区通常拥有较多的水资源,因此农业发展相对较好,粮食产量较高,而沙漠地区则因为水资源匮乏而导致人口稀少、经济相对滞后。

其次,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征也与人类活动有关。

人类的活动会对地理事物的分布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例如,大城市和交通枢纽通常聚集着大量的人口和工业企业,这是因为这些地区的交通便利,市场活跃度高,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与此相反,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或其他原因,一些地区的人口和经济活动则相对较少。

另外,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征还与区域发展差异相关。

不同地区的发展水平和经济结构差异会导致事物在空间上的不均衡分布。

例如,沿海地区通常拥有更好的交通和通讯设施,更完善的基础设施,故而更具吸引力。

往往沿海地区的经济发达程度更高,人口相对集中,而内陆地区的经济相对较为滞后,人口分布相对较为分散。

此外,文化传承与社会因素也会影响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征。

文化传承决定了人们对于地理环境的认知和理解,从而影响其行为方式和区域选择。

例如,一些地区因为历史和文化原因,被视为神圣的地区,吸引了大量的朝圣者和旅游者。

而一些地区的文化习俗或历史事件,可能导致人们对该地区的回避或偏好。

总的来说,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征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受到自然环境、人类活动、区域发展差异、文化传承等多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了解和研究这些特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地球表面的格局和区域差异,有助于推动地理科学的发展,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特征描述(含答案)

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特征描述(含答案)

AHA12GAGGAGAGGAFFFFAFAF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特征描述一、点状地理事物(1)点的数量、疏密:①均匀一致;②分布不均:何处密集(多)何处稀疏(少)。

(空间基本特征)(2)点的位置:在线形事物(沿河流、河谷、海岸线、边境线、交通线)上分布;在面状事物(地形区、行政区等)上分布。

(成因影响)(3)点的大小:代表的含义(如规模、等级)(4)点的动态变化1.目前全球共有30余个国家拥有核电站,总数为400余座,拥有核电站最多的国家是美国。

读图概括世界核电站分布特点世界运行核电站分布图2.右图中甲区域的城镇分布有明显特征。

请归纳出三点。

3.右图示意2007年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的空间分布。

简述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空间分布的特点。

4.读图分析该流域城镇的地理分布特点和成因。

二、线状地理事物(1)描述一条线的分布情况从走向、延伸方向去考虑。

读图时注意观察曲线“拐点”的位置,以便分段描述。

(2)描述多条线状地理事物的分布。

①总体变化趋势:由某方向往某方向逐渐变大(变小);②数值分布:最大值和最小值的范围,极值(最大值、最小值);③疏密状况:疏密分布位置。

1.描述图中10℃等温线的走向,并说明其原因。

2.指出河套平原的年降水量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

3.右图为1969年~2008年山西省长治市寒潮发生总次数等值线图。

指出该区域寒潮发生总次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说明该特征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4.左图为某地等温线分布图。

简述130度经线以东地区气温空间分布的显著特点。

AHA12GAGGAGAGGAFFFFAFAF三、面状地理事物(1)分布范围、方位(2)延伸方向(3)形状(条带、团块状等)(4)面积大小与变化1.描述右图图示地区主要地形区的分布状况。

2.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经过不懈探索与奋斗,取得了辉煌成就。

据右图描述1934年至1936年革命根据地分布范围变化的特点。

3.城市绿化建设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

点状、线状、面状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的答题

点状、线状、面状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的答题


33



32



31


郊区
城郊居民区
商业区
市中心
居民区
公园
城郊居民区
农田
(1) 描述图中气温曲线的分布特点。(3分)
(1)由市中心向郊外呈波浪式降低;(2分)植被覆盖 率低的地方,气温较高,植被覆盖率高的地方,气温较低。 (1分)
2011浙江 高考
(2)中国生存支持系统的变化有何特点?试从农业角度简析 其原因。(6分) 2003年前徘徊波动,2003年较快上升,2004年后平稳发 展。农业投入水平增加,资源转化效率提高,农业政策调 控取得成效。
阴山山脉位于北部,呈东西走向; 河套平原位于中部,东西延伸; 鄂尔多斯高原位于南部,沙漠广布。
2011年浙江高考
(1)在美国、俄罗斯、法国、印度四国中任选一个 国家,指出该国相对于中国的碳排放特点。
(1)美国碳排放总量和人均排放量均较多;或俄罗斯碳排放总 量较少,人均排放量较多;或法国碳排放总量较少,人均排放量 较多;或印度碳排放总量较少,人均排放量接近。(四选其一)
07年北京文综
说明图示区域城市的分布特点(6分)
分布在高山山麓的 绿洲(冲积扇), 呈点状; 沿铁路分布
2、线状地理事物的描述
水平分布图 (1)分布的趋势——看延伸方向
看增减方向 (2)分布的范围——看数值 (3)分布的疏密——看疏密 (4)分布的凸变——看弯曲 (5)分布的极值——看闭合 (6)其他:分布的发展变化等(用动态的眼光看)
一)地理特征和分布规律的描述
1、地理特征的描述
2、地理事物时空分布特征的描述
• 点状地理事物分布特征的描述 • 线状地理事物分布特征的描述 • 面状地理事物分布特征的描述

地理事物分布特征地描述

地理事物分布特征地描述

地理事物分布特征地描述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是指在地球表面上存在的各种地理现象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规律。

地理事物包括地形、气候、植被、动物、人口、城市等,它们的分布对于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都有重要的影响。

以下将分别对地形、气候、植被、动物、人口、城市等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进行描述。

首先是地形的分布特征。

地球表面的地形有山脉、平原、高原、盆地、丘陵等不同类型。

地形的分布受地球构造、岩石组成和地质运动等因素影响。

例如,地球的火山带和地震带往往位于板块边缘,因为板块的运动导致了火山和地震的频繁发生。

另外,地球上大部分的高山集中在亚洲地区,如喜马拉雅山脉、阿尔泰山脉等,这与板块构造和地壳运动有关。

其次是气候的分布特征。

气候是指一些地区长期的天气状态,包括温度、降水、风力等因素。

气候受到纬度、海洋性和大陆性等因素的影响。

例如,赤道附近的地区气候通常炎热多雨,而靠近极地的地区气候则寒冷干燥。

此外,海洋对气候的调节作用也很重要。

海洋的暖流会使得靠近海洋的地区气候较为温暖,如日本的黑潮和北大西洋的北大西洋暖流等。

然后是植被的分布特征。

植被分布受到气候、土壤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

不同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合不同类型的植物生长。

例如,热带地区的雨林植被茂密,而温带地区的草原植被稀疏。

此外,海拔的升高也影响植被的分布。

在高山地区,由于气温的下降和山坡的陡峭,植被逐渐减少,直至消失。

动物的分布特征也受到气候、植被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

动物栖息地的选择与其对气候和植被的适应性密切相关。

例如,热带地区的雨林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吸引了大量物种的栖息。

此外,地形也对动物分布产生影响。

如沿海地区的动物种类较多,而高山地区和沙漠地区的动物种类相对较少。

人口分布的特征与自然条件、经济发展和历史因素等密切相关。

人口往往集中在河流流域、沿海地区和湖泊周围等水资源丰富的地方。

同时,人口密度还受到土地利用方式、农业发展和工业化程度等因素的影响。

例如,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程度较高,而贫困国家的农村人口占比较大。

描述地理事物时空分布特征和规律

描述地理事物时空分布特征和规律

冻害程度随纬度升高( 冻害程度随纬度升高(或大致由西南向东 加重. 北)加重. 受周围山地阻挡, 受周围山地阻挡,冷空气不易入侵 指出图示区域相橘冻害分布特点,分析甲地无 冻害的原因(6分)
北高南低(从沿海向内陆降低),由东西两侧向 依据图丙,描述该河三角洲地区土壤盐度状况 中间降低(4分).上游来水量减少(2分), 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10分) 海水入侵(2分),不合理灌溉(2分).
4.(8分)多数分 . 分 多数分 布在季风区内, 布在季风区内, 沿河近海的平原 地区(4分 地区 分) 多数 分布在交通便利, 分布在交通便利, 经济较发达的人 口,城市密集地 区(4分) 分
(4)读图 ,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 读图6, 读图 条件两方面分析我国汽车工业中心 的分布特点.( .(8 的分布特点.(8分)
相同点: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2分) 不同点:A东西延伸至内陆,面积大(2分); a南北狭长,面积小,仅分布在沿海;接近赤道
(1)根据所学知 ) 识,分别指出两 次鸦片战争后清 政府开放的通商 口岸的地理分布 特点.( .(6分 特点.( 分)
东南沿海地区; 东南沿海地区;东部沿海各省和中国内地 或长江中下游沿岸城市). (或长江中下游沿岸城市).
(1)概述图示地区由西向东年太阳总辐射量总体变化的 概述图示地区由西向东年太阳总辐射量总体变化的 特点. 分 特点.(6分) (2)写出甲城市所在地与乙地区的年太阳总辐射量的差 写出甲城市所在地与乙地区的年太阳总辐射量的差 值,并简要说明乙地年太阳总辐射量不同于甲地的原 因.(10分) 分
(1)由西向东年太阳总辐射量递减(6分) (2)2500(2000—3000)百万焦耳/米'年(4 分)乙地相对地势较低,受西南季风影响大, 水汽较多,云量较大(6分)

如何描述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征(特点)

如何描述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征(特点)

如何描述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征〔特点〕一、点状地理事物的描述试题通常以某一区域图为背景图来呈现点状事物的分布状况,在读图时要注意从点的大小、疏密、组成的形状来观察点状事物代表的含义。

描述的角度:疏密+数量+极值+方位。

具体描述:①总体分布特征〔疏密状况〕总分结构描述〔是否均衡;如果不均,哪多,哪少〕;②极值区位置名称〔最多、最少、最集中的地带在哪,沿什么线分布,或者说出最稠密或最稀薄区的地区名称等。

〕③点组成的形状——反响什么规律。

其他——大小,代表的含义(如城市等级),点的动态变化等。

当然,描述时要看图说话,突出重点,因题而宜〔不一定要面面俱到〕。

【例1】〔2021四川卷〕阅读以下材料,答复以下问题。

以下图是甲国地图。

甲国是美国重要的服装进口国,服装生产中心在A城;首都B 城是该国重要的工业中心,纺织、食品、制糖是其主要工业部门。

〔2〕与甲国东部城市比拟,指出该国西部城市分布的突出特点。

〔6分〕【答案】〔2〕城市分布较密集〔2分〕;主要分布在铁路沿线〔或湖、海沿岸及其附近〕〔2分〕;多等级较高的城市〔2分〕。

【例2】〔2021课标卷〕以下图示意2007年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的空间分布。

读图,答复以下问题。

简述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空间分布的特点。

【答案】分布不均衡。

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省市,以环渤海地区(或京津冀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最为集中。

西北部的省区总部数量较少。

二、线状地理事物的分布线状地理分布图,常用线状符号来表示交通线、河流、山脉、等值线等。

带箭头的表示动态,不带箭头的表示静态。

线段的长短、粗细表示量的大小〔或标上数值〕。

具体可分为两类:〔1〕描述一条线(通常为等值线)的分布情况这类试题只要求描述某一特定线条的地理事物,如年等降水量线、等温线等,可从走向、延伸方向去考虑。

读图时注意观察曲线“拐点〞的位置,以便分段描述。

这类题目大局部都需要分段描述;如“我国一月0 ℃等温线〞分布,可描述为:东段大致东西走向,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西段大致东北——西南走向、近似于与青藏高原东缘山麓平行。

点状线状面状地理事物分布特点描述

点状线状面状地理事物分布特点描述

点状线状面状地理事物分布特点描述点状、线状和面状地理事物的分布特点描述如下:一、点状地理事物的分布特点:点状地理事物是指在地理空间中以点的形式存在的事物,如城市、湖泊、山峰等。

点状地理事物的分布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随机分布:某些点状地理事物的分布呈现出随机分布的特点,即在地理空间中呈现出无规律、无规律性的分布。

例如,随机分布的湖泊可以在地图上看到它们的分布是没有规律的,不具备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

2. 聚集分布:一些点状地理事物的分布呈现出聚集分布的特点,即在地理空间中呈现出集中、聚集的分布。

这种聚集分布可以是由于地理环境的特殊性导致的,也可以是人类活动的结果。

例如,城市的分布往往呈现出明显的聚集特征,大城市更加密集,小城市相对稀疏。

3. 均匀分布:还有一些点状地理事物的分布呈现出均匀分布的特点,即在地理空间中均匀地分布。

这种均匀分布可能是由于地理环境的均匀性导致的,也可能是人类活动的结果。

例如,岛屿的分布往往呈现出均匀分布的特点。

4. 联系分布:一些点状地理事物的分布呈现出联系分布的特点,即在地理空间中呈现出有规律的、相互联系的分布。

例如,地震的分布在某些地区呈现出明显的联系分布特征,地震带和地震活动中心的分布都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二、线状地理事物的分布特点:线状地理事物是指在地理空间中以线的形式存在的事物,如河流、山脉、铁路等。

线状地理事物的分布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走向分布:线状地理事物的分布呈现出一定的走向特点,即呈现出一定的方向性。

例如,山脉的分布往往具有明显的走向特点,可以看到山脉的起伏线一般呈东西走向或南北走向。

2. 线性分布:线状地理事物的分布呈现出线性分布的特点,即在地理空间中呈现出一条条线的分布。

例如,铁路的分布呈现出明显的线性特征,可以看到铁路沿着特定的线路走向延伸。

3. 网状分布:一些线状地理事物的分布呈现出网状分布的特点,即在地理空间中呈现出交叉、交错的线的分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描述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征(特点)
一、点状地理事物的描述
试题通常以某一区域图为背景图来呈现点状事物的分布状况,在读图时要注意从
点的大小、疏密、组成的形状来观察点状事物代表的含义。

描述的角度:疏密+数量+极值+方位。

具体描述:①总体分布特征(疏密状况)总分结构描述(是否均衡;如果不均,哪多,哪少);②极值区位置名称(最多、最少、最集中的地带在哪,沿什么线分布,或者说出最稠密或最稀薄区的地区名称等。

)③点组成的形状——反应什么规律。

其他——大小,代表的含义(如城市等级),点的动态变化等。

当然,描述时要看图说话,突出重点,因题而宜(不一定要面面俱到)。

【例1】(2013四川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下图是甲国地图。

甲国是美国重要的服装进口国,服装生产中心在A城;首都B城是该国重要的工业中心,纺织、食品、制糖是其主要工业部门。

(2)与甲国东部城市比较,指出该国西部城市分布的突出特点。

(6分)
【答案】(2)城市分布较密集(2分);主要分布在铁路沿线(或湖、海沿岸及其附近)(2分);多等级较高的城市(2分)。

【例2】(2011课标卷)下图示意2007年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的空间分布。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简述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空间分布的特点。

【答案】分布不均衡。

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省市,以环渤海地区(或京津冀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最为集中。

西北部的省区总部数量较少。

二、线状地理事物的分布
线状地理分布图,常用线状符号来表示交通线、河流、山脉、等值线等。

带箭头的表示动态,不带箭头的表示静态。

线段的长短、粗细表示量的大小(或标上数值)。

具体可分为两类:
(1)描述一条线(通常为等值线)的分布情况
这类试题只要求描述某一特定线条的地理事物,如年等降水量线、等温线等,可从走向、延伸方向去考虑。

读图时注意观察曲线“拐点”的位置,以便分段描述。

这类题目大部分都需要分段描述;如“我国一月0 ℃等温线”分布,可描述为:东段大致东西走向,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西段大致东北——西南走向、近似于与青藏高原东缘山麓平行。

【例3】(03全国卷)描述图中10℃等温线的走向,并说明其原因
【答案】10℃等温线东半段接近东西走向(与纬线平行),主要受纬度(太阳辐射)因素的影响;该等温线西半段受东北-西南走向的太行山(黄土高原东缘)影响,呈东北-西南走向
(2)描述多条线状地理事物的分布。

描述角度:位置+疏密+渐变方向+走向(延伸方向)。

具体分析如下:①分布范围:最大到最小的地区范围在哪;②变化趋势:由某方向往某方向逐渐变大(变小);③凸凹变化(等值线弯曲情况——凸高为低,凸低为高):④看极值——看等值线闭合情况,反映局部某地区的偏大(或偏小)状况。

【例4】(2013安徽卷)下图为2001年4月6日17时某区域地面天气图,虚线范围内为图示天气系统引发的某种气象灾害实时分布区。

此前图示区域大部分地区表土解冻,地表干燥。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描述图示区域气压分布特点。

(10分)
【答案】(1)西南和东南部气压高,有高压中心,等压线稀疏,气压梯度小;中部偏北气压低,有低压中心,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大。

【例5】(2013浙江卷)读美国本土年降水量分布及棉花带范围图。

回答下题。

描述美国西部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10分)
【答案】分布特点:大致由沿海向内陆递减;西北部降水空间差异较大。

成因:西部南北走向的高大山脉阻挡来自太平洋的湿润气流,山脉西侧地处迎风坡,降水多;西部的山间高原盆地,水汽难以进入,降水稀少。

【例6】(2011山东卷)下图为1969年~2008年山西省长治市寒潮发生总次数等值线图。

读图回答问题。

指出该区域寒潮发生总次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说明该特征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答案】从西北向东南递减;盆地多于东西两侧的山地和高原(最高值出现在盆地北部地区,最低值出现在太行山以东地区)。

纬度位置;地形。

三、面状分布地理事物的描述
“面”状分布应说明该地理事物的分布范围,即东南西北的界限;或该地理事物在某地理事物的分布方位及大致的面积。

在描述面状地理事物的题目当中,相对而言其比例尺往往较大。

描述角度:范围(方位)+面积(大小、面积的变化)+伸展方向+极值区的分布。

【例7】(2009浙江卷)读下图中国部分区域水土流失状况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示区域中,水土流失地区分布规律是什么?
【答案】第二地形阶梯上;大致呈东北——西南方向延伸;最严重的地区集中分布在黄土高原地区。

【例8】(2011 上海)读下来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要加快构建以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长江流域、汾渭平原、河套灌区、华南和甘肃新疆等农产品主产区为主的农业战略格局。

新疆绿洲农业是甘肃新疆农产品主产区中的特色农业。

据图2分别归纳南疆、北疆绿洲农业空间分布的形态特征并说明其自然原因。

【答案】南疆绿洲农业围绕塔里木盆地呈半环状分布,北疆沿天山北麓呈带状分布。

前者是因为塔里木盆地北有天山,南有昆仑山,绿洲主要靠两大山脉的冰川融雪水作为生活和灌溉水源;后者是因为绿洲主要靠南边的天山冰雪融水作为生活和灌溉水源。

【巩固训练】
1.(08天津)甲区域的城镇分布有明显特征。

请你归纳出三点。

(6分)
2.(08北京卷)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指出河套平原的年降水量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

(8分)
3.(08广东卷)读图分析该流域城镇的地理分布特点和成因。

(5分)
4.(模拟题)比较图中A、a所示的热带沙漠气候分布的异同点。

【参考答案】
1.主要分布在东部;沿交通线分布;沿谷地(沿河流)分布。

2.分布特点:年降水量大多在150毫米至400毫米之间,自西向东逐渐增多(或自东向西逐渐减少);北部山区(等降水量向西凸出)降水相对较多。

成因:从西(东)向东(西)距海(或太平洋)越来越近(远),受夏季风影响逐渐增强(减弱)。

北部山区多地形雨。

3.分布特点:分布不均。

沿河流与交通线分布;南部和中部多,北部少。

成因:水、陆交通便利,供水方便;中、南部地势低平,有利于城镇建设;中、南部经济发展水平较北部高,较有利于城镇发展。

4.相同点: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

不同点:A东西延伸至内陆,面积大;a南北狭长,面积小,仅分布在沿海;接近赤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