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三地理--地理事物分布的描述课件(共20张PPT)

年降水量空间分布不均; 东部降水量大于西部(东南多西北少); 平原地区普遍多于坝上地区(燕山南路和太 行山东路迎风坡一侧降水量较大); 降水量最大值出现在燕山东南侧,最小值出 现在坝上高原西北侧。
面 三、 例6
状地理事物的分布方法总结
比 较图中A、a所示的面气状述候地?理如分何事布描物的述从?哪异?些同方?面点描细心审题
1月24日
答案
2月15日
疫情由最早出现在法国扩展整个欧洲, 扩展速度快,确诊与死亡病例急剧增加。 分布上 欧洲西部国家疫情比东部严重,尤其以意大利, 西班牙、德国、法国、英国最为严重。 欧洲疫情有进一步恶化趋势。
3月4日
3月10日
构建知识网络
如何描述地理事物的分布 点线 面
位置
数量
形状
绝对位置 相对位置: 在 *地区*方向 与…平行 沿…分布
木采伐区,20世纪70年代开始先后有多家森工企业在该区内进行采伐作业,
1998年后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下图示意1976年、1987年和2000年该地区大
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描述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
答案
20世纪70年代(1976年),
栖息地连成一片;
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1987年), 栖息地面积退缩,碎片化严重;
例1 2020年春节前后,新冠疫情开 始大爆发,请据2月1日统计图描述
我国疫情分布特点。
全国确诊病例和新增病例多,增长速度快,疫情严重。
疫情空间分布不均,确诊病例整体上东南多,西北少;
最严重地区是武汉及其周边地区. 其他人口数量( 密度较大)的地区及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灾情比较严重,确诊病例 多。其他地区相对较少。
点状 【方法总结之一】
中图版八年级上册 地理 课件 1.2海陆分布共20张ppt优质课件

认识七大洲
第二节 海陆分布
哪哪个个哪大大个洲洲大跨跨洲纬纬跨度度经最最度高多最?多??
大洲之间分界线
白令海峡
乌 拉 尔 河
土耳其海峡
苏伊士运河
巴拿马运河 德雷克海峡
北美洲与亚洲的分界线
白 令 海 峡
第二节 海陆分布
第二节 海陆分布
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
巴 拿 马 运 河
第二节 海陆分布
活动:比大小、找位置、认邻居
第二节 海陆分布
回忆:
海陆分布特点( )不→均分匀陆地, 分海三洋。
第二节 海陆分布
七
三分陆地→→
七大洲
认识七大洲
第二节 海陆分布
亚 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北美洲
欧洲 亚 洲
非洲
南极洲
南极洲
第二节 海陆分布
全全全全赤部部 部 部道位位 位 位横穿于于 于 于过西东 北 南哪半半 半 半几球球球球个的的的的大大大大大洲?洲洲洲洲是是是是????
亚洲
非洲
北美洲 七
大 洲
南美洲
南极洲
欧洲
大洋洲
第二节 海陆分布
面积大小顺序 分布特点 轮廓特点 相邻洲的分界
谢谢
我们很容易遭遇逆境,也很容易被一次次的失败打垮。但是人生不容许我们停留在失败的瞬间,如果不前进,不会自我激励的话,就注定只能被这个世界抛弃。自我激 组成部分,主要表现在对于在压力或者困境中,个体自我安慰、自我积极暗示、自我调节的能力,在个体克服困难、顶住压力、勇对挑战等情况下,都发挥着关键性的 有弹性,经常表现出反败为胜、后来居上、东山再起的倾向,而缺乏这种能力的人,在逆境中的表现就大打折扣,表现为过分依赖外界的鼓励和支持。一个小男孩在自 对自己大喊:“我是世界上最棒的棒球手!”然后扔出棒球,挥动……但是没有击中。接着,他又对自己喊:“我是世界上最棒的棒球手!”扔出棒球,挥动依旧没有 和球,然后用更大的力气对自己喊:“我是世界上最棒的棒球手!”可是接下来的结果,并未如愿。男孩子似乎有些气馁,可是转念一想:我抛球这么刁,一定是个很 喊:“我是世界上最棒的挥球手!”其实,大多数情况下,很多人做不到这看似荒谬的自我鼓励,可是,这故事却深深反映了这个男孩子自我鼓励下的执著,而这执著 迹往往是执著者造成的。许多人惊奇地发现,他们之所以达不到自己孜孜以求的目标,是因为他们的主要目标太小、而且太模糊不清,使自己失去动力。如果你的主要 实现就会遥遥无期。因此,真正能激励你奋发向上的是确立一个既宏伟又具体的远大目标。实现目标的道路绝不是坦途。它总是呈现出一条波浪线,有起也有落,但你 你的时间表,框出你放松、调整、恢复元气的时间。即使你现在感觉不错,也要做好调整计划。这才是明智之举。在自己的事业波峰时,要给自己安排休整点。安排出 是离开自己挚爱的工作也要如此。只有这样,在你重新投入工作时才能更富激情。困难对于脑力运动者来说,不过是一场场艰辛的比赛。真正的运动者总是盼望比赛。 很难在生活中找到动力,如果学会了把握困难带来的机遇,你自然会动力陡生。所以,困难不可怕,可怕的是回避困难。大多数人通过别人对自己的印象和看法来看自 尤其正面反馈。但是,仅凭别人的一面之辞,把自己的个人形象建立在别人身上,就会面临严重束缚自己的。因此,只把这些溢美之词当作自己生活中的点缀。人生的 上找寻自己,应该经常自省。有时候我们不做一件事,是因为我们没有把握做好。我们感到自己“状态不佳”或精力不足时,往往会把必须做的事放在一边,或静等灵 些事你知道需要做却又提不起劲,尽管去做,不要怕犯错。给自己一点自嘲式幽默。抱一种打趣的心情来对待自己做不好的事情,一旦做起来了尽管乐在其中。所以, 要尽量放松。在脑电波开始平和你的中枢神经系统时,你可感受到自己的内在动力在不断增加。你很快会知道自己有何收获。自己能做的事,放松可以产生迎接挑战的 社会,面对工作,一切的未来都需要自己去把握。人一定要靠自己。命运如何眷顾,都不会去怜惜一个不努力的人,更不会去同情一个懒惰的人,一切都需要自己去努 一时的享受也只不过是过眼云烟,成功需要自己去努力。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的疲软,再加上每年几百万毕业生涌向社会,社会生存压力太大,以至于所有 高自己。看着身边一个个同龄人那么优秀,看着朋友圈的老同学个个事业有成、买房买车,我们心急如梵,害怕被这个社会抛弃。所以努力、焦躁、急迫这些名词缠绕 变自己,太想早一日成为自己梦想中的那个自己。收藏各种技能学习资料,塞满了电脑各大硬盘;报名流行的各种付费社群,忙的人仰马翻;于是科比看四点钟的洛杉 早起打卡行动。其实……其实我们不觉得太心急了吗?这是有一次自己疲于奔命,病倒了,在医院打点滴时想到的。我时常恐慌,害怕自己浪费时间,就连在医院打点 浪费。想快点结束,所以乘着护士不在,自己偷偷的拨快了点滴速度。刚开始自己还能勉强受得了,过了差不多十分钟,真心忍不住了,只好叫护士帮我调到合适的速 就在想,平时做事和打点滴何尝不是一样,都是有一个度,你太急躁了、太想赶超,身体是受不了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我们还年轻,还有大把的时间够我们改变, 前面的那个若是1都不存在了,后面再多的0又有什么用?我是一个急性子,做事风风火火的,所以对于想改变自己,是比任何人都要心急。这次病倒了,个人感觉完全 乎才导致的,病倒换来的努力根本是一钱不值。生病的那几天,我跟自己的大学老师打了一个电话,想让老师帮我解惑一下,自己到底是怎么了。别人也很努力啊,而 为啥他们反到身体倍棒而一无所获的自己却病倒了?老师开着电脑,给我分享了两个小故事讲的第一个故事是“保龄球效应”,保龄球投掷对象是10个瓶子,你如果每 而你如果每次能砸倒10个瓶子,最终得分是240分。故事讲完,老师问我明白啥意思没?我说大概猜到一点,你让我再努力点,对吗?不对!你已经够努力了,都累病了 在就是那个每次砸倒9个瓶子的人。你累倒的原因是因为你同时在几个场馆玩,每一个场馆得分都是90分,而有些人,则是只在一个场馆玩,玩多了,他就能砸倒10个瓶 却还是远远超过你。老师讲的第二故事是“挖水井”,一个人选择好一处地基,就在那里一直坚持不懈的挖下去,而另一个人则是到处选地基,这边挖几米,那边挖几 而另一个人则是直到累死也没有挖出一滴水。首先,你必须承认努力是必须的,只要你比别人努力了那么一点,你确实能超过一些人。只是人的精力也是有限的,你这 果只会是永远装不满水桶的半桶水。和老师通完电话后,我调整了几天,也对自己手头上的事物做一些大改变。将目前摆在面前的计划一一列出来,挑出最重要的、最 排完手中所有的计划。对于那些不是很急的,对目前生活和工作不是特别重要的,先果断放弃。我现在最迫切的目标是什么?当然是七月份的转行新媒体咯,那么学习 媒体所需学习的技能又有很多,那怎么办呢?先挑自己有点底子的,有点基础的,把巩固持续加强。个人感觉自己写还是有点小基础的,所以就给自己一个小目标,每 案方面的训练。而另外PS也是做运营的必备条件之一,所以在训练文案的同时,还得练
高三地理优质课件

分析城市化的含义、标志和进程,以 及不同类型国家城市化的特点。
人口迁移类型与影响因素
探讨人口迁移的推拉因素,如经济、 社会、环境等。
农业区位选择与农业生产特点
农业区位选择因素
分析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自然因 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如气候、土
壤、市场、交通等。
农业生产特点
探讨不同农业地域类型的生产特点, 如水稻种植业、大牧场放牧业等。
水圈组成
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
水体循环过程
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
水循环意义
维持全球水量平衡,更新水资源,塑造地表形态 等。
岩石圈物质循环及地貌形态
岩石类型
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岩石圈物质循环
岩浆活动、地壳运动和变质作用。
地貌形态
山地、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等。
生物群落演替与生态平衡
农业可持续发展
分析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及 解决措施,如生态农业、有机农业 等。
工业区位选择及工业地域形成
1 2
工业区位选择因素 分析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 素,如原料、动力、劳动力、市场等。
工业地域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探讨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和发展特点,如工业城 市、工业基地等。
生物群落演替
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生态平衡
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处于相对稳 定状态。
生态平衡破坏因素
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生态平衡维护措施
保护生物多样性,合理利用资源, 控制人口增长等。
03
人文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差异
人口分布、迁移及城市化进程
人口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
城市化进程及特点
分析不同地区人口分布的差异及其原 因,如气候、地形、经济等。
自然地理基本原理示意图绘制ppt课件

昏线上太阳高度为0°。(图C)
太阳直射点
C
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北半球为例)
昼=夜
昼渐长
N
昼渐长
昼最长
N
S
昼>夜 昼<夜
S
N
N
昼最短
S
昼渐短
昼渐短
S
昼=夜
1.光照图的基因类型
类型
图示
侧视图
俯视图 斜视图
判断方法
中心点为赤道上某点,所绘制的半球南、北半球各 占一半。左图为6月22日光照图,图中AB为晨线, B点所在经线为昼半球中央经线,为12时;A点所在 经线为夜半球中央经线,为0时;C点为晨线与赤道 的交点,其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时
高考中常考的自然 地理规律与地理原理
地理规律和原理是做高考题的基础,掌握了 这些规律和原理能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包 括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所有高考
内容的原理和规律.
一、地理规律
规律是指事物之间的内在的本质联系。针对 地理事象“是什么(样)”,地理规律更多 强调地理事象的表现,地理规律主要在于 “ 应用”。
(1)正午太阳高度的空间变化规律
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 分别向南北两侧递减;离直射点距离越近(纬度差越小),正 午太阳高度越大。
• ①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 向南北两侧递减(如图中D折线所示) ②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 向南北两侧递减(如图中C折线所示) ③春秋分: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 向南北两侧递减(如图中E折线所示)
(2)提取时间信息——定时 日照图上的时间信息往往是隐藏着的,需要同学们“挖掘”, 关键在于找出并确定太阳光照图上重要的七个时间点,如下 图所示:
(3)综合运用 与地方时相关的运用:计算地方时、区时、昼夜长短、日出 日落时间, 确定日界线和日期。 与季节相关的运用:地球的公转速度;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 及变化;昼夜长短的分布及变化;气压分布、某地的气候特 征、天气现象;季风洋流流向;河流汛期、河流入海口的盐 度;植被的生长状况;动物迁徙; 农业的生产过程、农作物的生长状况;极地科考时间等。
《位置范围和自然条件》课件

农业种植区的位置范围与自然条件
农业种植区的选择需要考虑土地资源、 气候、水资源等因素,同时要符合农业 发展的需求,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农业种植区规划还需要考虑农业机械 化、农业科技推广等因素,提高农业 生产效率,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在农业种植区规划中,需要充分了解当地的 气候、土壤、水资源等自然条件,根据不同 农作物的生长需求,合理安排种植结构。
气温与降水
提供该区域的气温、降水等数据,分 析其气候特点,如湿润、干燥、四季 分明等。
地形地貌
地形类型
介绍该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如 山地、平原、高原等,并分析其
形成的地质背景。பைடு நூலகம்
地貌特征
描述该区域的地貌特征,包括山脉、 河流、湖泊等地理形态,以及其空 间分布和相互关系。
地形地貌的影响
阐述地形地貌对当地的气候、生态 系统和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如何平衡位置范围和自然条件的关系
生态平衡
生态平衡是生物生存和繁衍的基础,课件应分析如何保持生 态平衡,以及生态平衡对位置范围和自然条件的调节作用。
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理念,课件应分析如何实现可 持续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对位置范围和自然条件的调节作 用。
04
实际应用案例
城市规划中的位置范围与自然条件
跨区域合作与协同发展
加强地区间的合作与交流,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 进区域协同发展。通过跨区域合作,共同应对环境问题和 挑战,提高整体发展水平。
技术创新与环境保护
鼓励技术创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水平。通过 技术手段解决环境问题,降低人类活动对自然条件的负面 影响。
提高公众意识
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自然条件的认识和保 护意识。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活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关 注和参与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
区域地理世界地理概况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④地气温年较差小,降水较多,结合经纬度可判断该地位于 北美西海岸较高纬度(40°~60°N),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所以 选D。第(2)题,根据上题判断,④地位于北美西海岸,北纬 54°17′终年受西风带控制,西风从海洋上带来大量旳暖湿气流受 海岸山脉阻挡,在山地迎风坡形成大量降水。
三、东亚与南亚 东亚
发展中国家。印度民族工业 发展较快,已形成较发达旳工业体
亚洲重点地区的地理定位
3.经中国和印度两国领导人商定,2008年和 2009年中、印两国互办文化年。读图,完成(1)~(2)题。
(1)中、印两国都是著名旳文明古国,其文明旳摇篮分别是
() A.印度河谷地、长江中下游地域 B.恒河平原、黄河中下游地域 C.印度河谷地、黄河中下游地域 D.恒河平原、长江中下游地域 (2)图中①②③地所代表旳城市分别是( ) A.孟买、班加罗尔、加尔各答 B.加尔各答、孟买、班加罗尔 C.班加罗尔、加尔各答、孟买 D.加尔各答、那格浦尔、孟买
附近,却为热带草原气候
大洲
地形特征
地形对气候旳影响
欧洲
海拔最低,以平原、
南北高中间低、平原东西贯穿和波折
山地为主,冰川地 旳海岸线等,使欧洲气候海洋性明显,并由
形广布
西向东大陆性不断增强
北美洲
三大地形,纵列分 布;西部山地,中 部平原,东部高原 和山地
中部平原贯穿南北,大陆性气候明 显;西部山地阻挡太平洋气流进一步,使西 岸气候呈狭长分布,降水自东南向西北逐渐 降低
D.地中海沿岸
(3)该地属于亚洲地理分区中旳( )
A.中亚 B.南亚 C.西亚 D.东南亚
解析:(1)B (2)A (3)B。由题干中旳经纬度位置(约
27°N,86°E)以及对该地旳描述,能够拟定该区域位于喜马拉雅
人教版初一地理上册《陆地与海洋的分布》一等奖公开课ppt课件

读图3.3,北半球的陆地面积比例约为 40 %、 海洋面积比例约为 60 %,南半球的陆地面积比 例约为 20 %、海洋面积比例约为 80 %。
一、缤纷的七大洲
大陆:面积广大的陆 地称为大陆。
岛屿:面积较小,分布 在海洋中的四面环水的陆地 称为岛屿。
半岛:深入海洋三面临 水,一面与陆地相连的陆地 部分称为半岛。
第三章 陆地与海洋
第一节 陆地与海洋的分布
学习目标
1 知道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和海陆分布特点。 2 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
3 四大洋 大
太平洋 大西洋 印度洋 北冰洋 小
1
71%海洋
地球?水球?
29%陆地
陆
地 与
大 亚洲 非洲
海
北美洲
洋
南美洲
南极洲
2
欧洲
七大洲
大洋洲 小
一、缤纷的七大洲
地球表面由陆地和 海洋两部分组成。
陆地面积约占地 球总面积的29%。
海洋面积为占地球 总面积的71%。
从人造卫星拍摄的照片上,地球表面以 蓝色为主,这种颜色表示的地理事物是海洋。
一、缤纷的七大洲
•
南北半球海陆分布图
从图中,你能看出海洋与陆地哪个面积大? 从图中,能看出海洋面积大。
一、缤纷的七大洲
海峡:两块陆地之间连 接两个海洋水域的较窄水道。
一、缤纷的七大洲——面积大小
七大洲面积由大到小,顺口溜: 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大洲分界线
读图说出:亚洲与欧洲分界线。
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 —黑海——土耳其海峡
大洲分界线
读图,说出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
一、缤纷的七大洲
大陆:面积广大的陆 地称为大陆。
岛屿:面积较小,分布 在海洋中的四面环水的陆地 称为岛屿。
半岛:深入海洋三面临 水,一面与陆地相连的陆地 部分称为半岛。
第三章 陆地与海洋
第一节 陆地与海洋的分布
学习目标
1 知道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和海陆分布特点。 2 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
3 四大洋 大
太平洋 大西洋 印度洋 北冰洋 小
1
71%海洋
地球?水球?
29%陆地
陆
地 与
大 亚洲 非洲
海
北美洲
洋
南美洲
南极洲
2
欧洲
七大洲
大洋洲 小
一、缤纷的七大洲
地球表面由陆地和 海洋两部分组成。
陆地面积约占地 球总面积的29%。
海洋面积为占地球 总面积的71%。
从人造卫星拍摄的照片上,地球表面以 蓝色为主,这种颜色表示的地理事物是海洋。
一、缤纷的七大洲
•
南北半球海陆分布图
从图中,你能看出海洋与陆地哪个面积大? 从图中,能看出海洋面积大。
一、缤纷的七大洲
海峡:两块陆地之间连 接两个海洋水域的较窄水道。
一、缤纷的七大洲——面积大小
七大洲面积由大到小,顺口溜: 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大洲分界线
读图说出:亚洲与欧洲分界线。
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 —黑海——土耳其海峡
大洲分界线
读图,说出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
人教版高中地理(区域地理)课件第3章 中国地理第3节 中国的地形 (共64张PPT)

(一)中国的山脉走向
中国山脉走向可划分为五种类型:①东——西走向;②南——北 走向;③西北——东南走向;④东北——西南走向;⑤弧形山脉
(三)中国的主要山脉
①东——西走向(5)
阴山 秦岭
南岭
北列:天山——阴山 中列:昆仑山——秦岭 南列:南岭
(三)中国的主要山脉
山脉走向 山脉名称 地理事物的分界线
横断山
南侧 天山 昆仑山
塔里木盆地
青藏高原
北侧
准噶尔盆地
塔里木盆地
(五)中国的主要地形
山脉名称
太行山 武夷山 巫山 吕梁山 南岭 大别山 大巴山 祁连山 两侧行政区的名称 东侧 西侧
河北 福建 湖北 山西 江西 重庆
山西
陕西
南侧
广东 湖北
北侧
湖南 河南
四川
青海
陕西
甘肃
第2节 中国的地形
五、中国的地质灾害
天山 阴山
北侧是准噶尔盆地,南侧是塔里木 盆地 北侧是内蒙古高原,南侧是黄土高 原
东西走 昆仑山 北侧是塔里木盆地,南侧是青藏高 向 原 秦岭 北侧是黄土高原,南侧是四川盆地 ,黄河和长江的分水岭 南岭 北侧是江南丘陵,南侧是两广丘陵 ,湖南、江西和广东的省界
(三)中国的主要山脉
②南——北走向(2)
(四)中国的三大丘陵
中国丘陵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部,位于第三阶梯上
辽东丘陵 山东丘陵
东南丘陵
(四)中国的三大丘陵
辽东丘陵
(四)中国的三大丘陵
山东丘陵
(四)中国的三大丘陵
东南丘陵
(五)中国的主要地形
山脉名称 大兴安岭 太行山 巫山 两侧地形区的名称 西侧 东侧
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 四川盆地 青藏高原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课堂巩固:
分析该流域城镇的地理分布特点和成因。(5分)
地理分布特点:①沿河流与交通线分布;② 南部和中部多,北部少。
6
经典考题:(09浙江参考卷)
读图10、11,完成下列要求。简述两图中铁路线分布的共同特点及 原因。
铁路线基本上都沿海岸线分布(3分);
主要原因是沿海人口、城镇分布较多(3分),
线、河流、山脉、等值线等。带箭头的表示动态, 不带箭头的表示静态。线段的长短、粗细表示量 的大小(或标上数值)。读图时要注意事物的起 止点、事物沿途的变化和事物的走向。注重同一 空间不同地理知识之间的联系,认识不同事物之 间的内在联系,形成地理事物空间位置和相互影 响的结构体系。
描述角度:位置、疏密、渐变方向、走向(延伸 方向) 等值线类的还需说明量的大小
业人口增多等。
18
典型例题
比较两图中A、a所示的热带沙漠气候的分布特点及主要原因
分布 相同点:都位于回归线附近 大陆西岸
不同点:A 东西延伸,面积广大
成因
a 南北延伸,面积狭长,接近赤道
相同点:常年受副高控制;沿岸都有寒流经过
不同点:A 南回归线穿过地区为低矮的高原
19
a 受安第斯山脉的阻挡
依据图丙,描述该河三角洲地区土壤盐度状况的分布特点,并分析 原因。
9
经典考题:2006北京文综卷
指出图示区域柑橘冻害分布特点,分析甲地无冻害的原因(6分)
冻害程度随纬度升高(或大致由西南向东北)
加重。
受周围山地阻挡,冷空气不易入侵
10
3、面状分布 面状地理分布图表示地形区、气候区、农业地域、 工业区等地理事物。①表示分布范围:在地图中用封闭 的界线,或一种图例表示某种呈面状分布地理事物的范 围。②表示类别:在某种地理事物的分布范围内,用不 同的颜色或图例,在各个范围内用不同图形加以区分类 别。③表示数量:常用散点法(点数多少)、等值线法。 读图时要明确事物的地理范围。
北高南低(从沿海向内陆降低),由东西两侧向 中间降低(4分)。上游来水量减少(2分), 海水入侵(2分),不合理灌溉(2分)。 20
描述角度:位置、形状、面积大小、延伸方向
11
描述该城市工业区 位特点与原因:
1、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 市中心地价高,工业污染重,为降低成本,保护环境 外迁
2、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工业生产活动中有大量运输需求,为降低成本,及时 输入原料,卖出产品,要求便利交通。
12
4.地理事物的时间分布规律
描述下图所示气候的气温、水分条件的特征 。
促进沿海经济开发(3分)。
7
请描述北美洲西部等温差线的分布特点,并说明其主要影响因素 北美洲平均年 温差图
北主分请说美要 )明描洲影其述西响主北部因要美等素影洲温是响西差地因部线形素等比、。温较洋(差密流线8集分(的答,)分西且布风与特带海点也岸,可平并给行;8
2、线状分布 线状地理分布图,常用线状符号来表示交通
东半段接近东西走向(与纬线平行),主要受太阳辐 射(纬度)因素影响。
西半段呈东北——西南走向,主要受东北—西南走向
的太行山的影响(黄土高原东缘)。
15
课堂巩固: 1.描述浙江省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其原 因。(8分)
(1)大约由南向北递减(或南多北少或由西南 向东北递减)(2分)。南部雨期长(2分), 且多地形雨、点状分布 点状地理分布图表示的地理事物是标定在图上离
散的点。①表示分布地点:如我国特大城市的分布 (只表示其空间位置);②表示类别:用不同图例, 如我国矿产资源分布、不同等级的城市分布等; ③表示数量:用定位符号的大小来区分(或同时在符 号旁边注明绝对数量)。
描述角度: ①位置、疏密(多少)。
夏季炎热,冬季寒冷;降水量 全年较少且季节差异大,或集 中于夏季(尤其是7月份), 冬、春、秋三季干燥, 或雨热同期。
13
(1)根据所学知 识,分别指出两 次鸦片战争后清 政府开放的通商 口岸的地理分布 特点。(6分)
东南沿海地区;东部沿海各省和中国内地 (或长江中下游沿岸城市)。
14
课堂巩固:描述图中10℃等温线的走向,并说 明其原因。
1
解题的前提 解题的核心能力
得分能力
2
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
1.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规律: 点状地理事物的分布. 线状地理事物的分布. 面状地理事物的分布.
2.地理事物的时间分布规律 3.地理事物的时空分布规律:
3
经典考题:(08高考天津卷)甲区域的城镇分布有明显 特征。请你归纳出三点。(6分)
主要分布在东部;沿交通线分布;沿谷地(沿
16
课堂演练:
36.(36分)读图7,完成下列问题。
(1)描述图示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状况。(6分)
(1)自天山山脉向其南北两侧递减。
17
(4)说明图中城市分布特点,简述城市化过 程中需要关注的问题。(8分)
(4)分布特点:城市多分布在河流沿岸(绿洲)和
铁路沿线。
关注的问题: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住房困难,失
课堂巩固:
分析该流域城镇的地理分布特点和成因。(5分)
地理分布特点:①沿河流与交通线分布;② 南部和中部多,北部少。
6
经典考题:(09浙江参考卷)
读图10、11,完成下列要求。简述两图中铁路线分布的共同特点及 原因。
铁路线基本上都沿海岸线分布(3分);
主要原因是沿海人口、城镇分布较多(3分),
线、河流、山脉、等值线等。带箭头的表示动态, 不带箭头的表示静态。线段的长短、粗细表示量 的大小(或标上数值)。读图时要注意事物的起 止点、事物沿途的变化和事物的走向。注重同一 空间不同地理知识之间的联系,认识不同事物之 间的内在联系,形成地理事物空间位置和相互影 响的结构体系。
描述角度:位置、疏密、渐变方向、走向(延伸 方向) 等值线类的还需说明量的大小
业人口增多等。
18
典型例题
比较两图中A、a所示的热带沙漠气候的分布特点及主要原因
分布 相同点:都位于回归线附近 大陆西岸
不同点:A 东西延伸,面积广大
成因
a 南北延伸,面积狭长,接近赤道
相同点:常年受副高控制;沿岸都有寒流经过
不同点:A 南回归线穿过地区为低矮的高原
19
a 受安第斯山脉的阻挡
依据图丙,描述该河三角洲地区土壤盐度状况的分布特点,并分析 原因。
9
经典考题:2006北京文综卷
指出图示区域柑橘冻害分布特点,分析甲地无冻害的原因(6分)
冻害程度随纬度升高(或大致由西南向东北)
加重。
受周围山地阻挡,冷空气不易入侵
10
3、面状分布 面状地理分布图表示地形区、气候区、农业地域、 工业区等地理事物。①表示分布范围:在地图中用封闭 的界线,或一种图例表示某种呈面状分布地理事物的范 围。②表示类别:在某种地理事物的分布范围内,用不 同的颜色或图例,在各个范围内用不同图形加以区分类 别。③表示数量:常用散点法(点数多少)、等值线法。 读图时要明确事物的地理范围。
北高南低(从沿海向内陆降低),由东西两侧向 中间降低(4分)。上游来水量减少(2分), 海水入侵(2分),不合理灌溉(2分)。 20
描述角度:位置、形状、面积大小、延伸方向
11
描述该城市工业区 位特点与原因:
1、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 市中心地价高,工业污染重,为降低成本,保护环境 外迁
2、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工业生产活动中有大量运输需求,为降低成本,及时 输入原料,卖出产品,要求便利交通。
12
4.地理事物的时间分布规律
描述下图所示气候的气温、水分条件的特征 。
促进沿海经济开发(3分)。
7
请描述北美洲西部等温差线的分布特点,并说明其主要影响因素 北美洲平均年 温差图
北主分请说美要 )明描洲影其述西响主北部因要美等素影洲温是响西差地因部线形素等比、。温较洋(差密流线8集分(的答,)分西且布风与特带海点也岸,可平并给行;8
2、线状分布 线状地理分布图,常用线状符号来表示交通
东半段接近东西走向(与纬线平行),主要受太阳辐 射(纬度)因素影响。
西半段呈东北——西南走向,主要受东北—西南走向
的太行山的影响(黄土高原东缘)。
15
课堂巩固: 1.描述浙江省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其原 因。(8分)
(1)大约由南向北递减(或南多北少或由西南 向东北递减)(2分)。南部雨期长(2分), 且多地形雨、点状分布 点状地理分布图表示的地理事物是标定在图上离
散的点。①表示分布地点:如我国特大城市的分布 (只表示其空间位置);②表示类别:用不同图例, 如我国矿产资源分布、不同等级的城市分布等; ③表示数量:用定位符号的大小来区分(或同时在符 号旁边注明绝对数量)。
描述角度: ①位置、疏密(多少)。
夏季炎热,冬季寒冷;降水量 全年较少且季节差异大,或集 中于夏季(尤其是7月份), 冬、春、秋三季干燥, 或雨热同期。
13
(1)根据所学知 识,分别指出两 次鸦片战争后清 政府开放的通商 口岸的地理分布 特点。(6分)
东南沿海地区;东部沿海各省和中国内地 (或长江中下游沿岸城市)。
14
课堂巩固:描述图中10℃等温线的走向,并说 明其原因。
1
解题的前提 解题的核心能力
得分能力
2
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
1.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规律: 点状地理事物的分布. 线状地理事物的分布. 面状地理事物的分布.
2.地理事物的时间分布规律 3.地理事物的时空分布规律:
3
经典考题:(08高考天津卷)甲区域的城镇分布有明显 特征。请你归纳出三点。(6分)
主要分布在东部;沿交通线分布;沿谷地(沿
16
课堂演练:
36.(36分)读图7,完成下列问题。
(1)描述图示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状况。(6分)
(1)自天山山脉向其南北两侧递减。
17
(4)说明图中城市分布特点,简述城市化过 程中需要关注的问题。(8分)
(4)分布特点:城市多分布在河流沿岸(绿洲)和
铁路沿线。
关注的问题: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住房困难,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