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国审棉花品种(表二)

合集下载

1978年-2014年新疆棉花品种审定信息表

1978年-2014年新疆棉花品种审定信息表

陆地棉
新陆中35 号
2007

巴州富全新科种业 有限责任公司
新审棉 2008年32 号
905
陆地棉
新陆早38 号
2008

新疆农七师农科所
新审棉 2008年33 号
315
陆地棉
新陆早39 号
2008

奎屯万氏棉花种业
新审棉 2008年34 号
K20—7
陆地棉
新陆中36 号
2008

新疆巴州一品种业
新审棉 2008年35 THA—27 号
陆地棉
新陆中28 号
2006

新疆汇丰种业
新审棉 2006年65 号
鄂0491
新陆中29 陆地棉 号(新杂 棉一号)
2006

新疆优质杂交棉开 发公司
新审棉 新陆中31 2007年54 康地4036 陆地棉 号 号
2007

新疆康地种业
新审棉 2007年55 号
98—6
陆地棉
新陆中32 号
2007
K215
陆地棉
新陆中51 号
2011

新疆石大科技公司
新审棉 2011年47 号
7-6
陆地棉
新陆中52 号
2011

兵团农七师农科所
新审棉 新陆中53 2011年48 康地4039 陆地棉 号 号
2011

新疆康地种业科技 公司
新审棉 2011年49 号
兆丰28
陆地棉
兆丰28
2011

湖南兆丰种业有限 公司
新疆棉花品种审定信息表(
审定编号 审定机构 植物种类 品种名称 审定年度 是否转基 因 选(引)育单位 (人)

四、棉花品种(14个)

四、棉花品种(14个)
国审棉麻2001001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棉花
6
豫棉19号(原名:春矮早)
国审棉麻2001002
河南省农科院棉花油料研究所
棉花
7
邯郸284
国审棉麻2001003
河北省邯郸市农林科学院
棉花
8
湘杂棉2号
国审棉麻2001005
湖南省棉花科学研究所,湖南亚华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棉花
9
SGK321
国审棉麻2002002
河北省石家庄市农科院,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棉花
10
中棉所47(sGKz4)
国审棉2004001
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棉花
11
中棉所52(原名:中抗杂5号、GKz中杂A49-668)
国审棉2005006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棉花
12
中棉所51(原名:SGK中BZ12)
春矮早国审棉麻2001002河南省农科院棉花油料研究所棉花7邯郸284国审棉麻2001003河北省邯郸市农林科学院棉花8湘杂棉2号国审棉麻2001005湖南省棉花科学研究所湖南亚华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棉花9sgk321国审棉麻2002002河北省石家庄市农科院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棉花10中棉所47sgkz4国审棉2004001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棉花11中棉所52原名
国审棉2005007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棉花
13
南抗3号(原名:GKz8)
国审棉2005012
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棉花
14

棉花各品种特性

棉花各品种特性

新陆早26号新陆早6号:125d,属特早熟陆地棉品种,霜前花率达90%以上。

单株结铃率高,丰产性好,棉铃卵圆形,铃壳薄,含絮力强,吐絮畅,易采收。

出苗好,苗期生长快,蕾花期生长稳健,后期不早衰,根系发达,抗逆性强。

单铃重5.5g,衣分42.7%,衣指7.7g,子指9.2g。

新陆早7号:生育期125d,比对照品种(新陆早1号,下同)长1 d,属陆地棉特早熟类型,霜前花率90%以上。

开花较集中,结铃性强,成铃率高。

棉铃中等偏大,五室铃稍多。

吐絮集中且畅快,含絮力适度,宜采期长,好摘花。

后期不早衰。

种子灰白,呈梨形,短绒量适中。

单铃重5.4~6.2g。

衣分39.0%~41.4%。

,衣指7.6g,子指10~11g。

新陆早13号:新陆早13号(97-65)是新疆兵团农七师农科所1989年以自育早熟、优质品系83-14为母本,抗病中5601和1639品系为混合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后代经过南繁北育及病圃定向选择培育而成。

1999~2001年参加西北内陆第八轮早熟棉品种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

2002年1月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新审棉2002年024号),2003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棉2003001)。

新陆早33号:(1)品种来源该品种由新疆农垦科学院棉花所利用自育的石选87在天然重病地中的变异单株定向选择,通过南繁北育培育而成。

2003年参加本所品比试验,丰产性好,综合性状优良,并经多点试种,均表现良好。

2004年推荐参加西北内陆棉区棉花区域试验(早熟组)。

2007年2月通过自治区品种审定。

(2)品种特性:生育期125天左右,霜前花率90%,属早熟陆地棉。

植株筒型,Ⅰ式分枝,株型紧凑,茎杆粗壮坚硬。

普通叶型,叶片中等偏大,叶色深绿,果枝叶量小,植株清秀,通透性好。

中后期生长势较强,不早衰。

棉铃卵圆形,结铃性强,铃中等偏大,吐絮畅,絮色洁白,含絮力适中,易摘拾。

株高65cm左右,果枝始节5-6节,始节高度15-20cm,其形态特征适宜机械采收。

棉花品种新陆早58号及栽培技术

棉花品种新陆早58号及栽培技术

棉花品种新陆早58号及栽培技术戴德成(新疆锦棉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奎屯833200)新陆早58号(K07-12)是新疆兵团第七师农业科学研究所和新疆锦棉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利用常规育种技术选育的非转基因早熟棉花新品种,选用亲本{(185×9717)×新3×中2621×抗35)}×185多年组合杂交,2000年完成复合杂交组合过程,2001-2006年经历南繁北育、纤维品质和抗病鉴定及田间选择,2013年8月通过国家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为新陆早58号。

品种审定编号为国审棉2013004和新审棉2013年36号。

1 品种特征特性1.1 农艺性状 新陆早58号属非转基因早熟陆地棉品种,生育期126d,适宜年有效积温≥3500℃以上的新疆早熟棉区、甘肃早熟棉区种植。

株高71cm左右,果枝始节5~6节,着生高度20~25cm,果枝9~10个,植株塔筒型,Ⅱ式果枝,茎秆直立、有茸毛,单株结铃8~10个,结铃性强,单铃子棉5.8~6g,棉铃偏大,铃短卵圆形,衣分45%~46%,子指10.5g左右,中等大小,种子出苗好。

整个生育阶段植株生长快,特别是苗、蕾期生长快,前期棉苗较耐低温。

全生育期生长势强,对缩节胺不敏感,整齐度好,抗逆性强,后期不早衰,青枝、绿叶、吐白絮,含絮好,吐絮畅,好拾花,霜前花率96% 以上。

1.2 纤维品质 国家西北内陆早熟棉区试纤维品质检测(农业部棉花品质检测中心HVICC测定):上半部平均长度30.6mm,整齐度85.3%,比强30.6cN/tex,马克隆值4.3,伸长率6%,反射率80.2%,黄度7.7,纺纱均匀性指数153.6,纤维综合品质较好,符合优质棉纺织质量要求。

1.3 抗病表现 所病圃鉴定枯、黄萎病指数0.2~0.5和25.0~36.2,表现高抗枯萎病、耐黄萎病。

国家西北内陆早熟棉区试指定抗病鉴定单位新疆石河子大学植保室鉴定:枯、黄萎病田间发病高峰期指数为0.57和62,属高抗枯萎病较耐黄萎病。

第二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定通过的品种介绍(Ⅱ)——玉米(2)、棉花(1)

第二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定通过的品种介绍(Ⅱ)——玉米(2)、棉花(1)

第二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定通过的品种介绍(Ⅱ)——玉米(2)、棉花(1)佚名【摘要】(上接第1期第54页)1.18荃玉9号1.18.1审定编号:国审玉2011018。

1.18.2选育单位: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1.18.3品种来源:Y3052×18-599。

1.18.4特征特性:在西南地区出苗至成熟119天,比渝单8号早1天。

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花药浅紫色,颖壳绿色。

株型半紧凑,株高271 cm,【期刊名称】《种子科技》【年(卷),期】2012(030)002【总页数】5页(P50-54)【关键词】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品种介绍;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玉米;棉花;选育单位;品种来源【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13.029(上接第1期第54页)1.18 荃玉9号1.18.1 审定编号:国审玉2011018。

1.18.2 选育单位: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1.18.3 品种来源:Y3052×18-599。

1.18.4 特征特性:在西南地区出苗至成熟119天,比渝单8号早1天。

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花药浅紫色,颖壳绿色。

株型半紧凑,株高271 cm,穗位高109 cm,成株叶片数18片。

花丝浅紫色,果穗锥形,穗长19.1 cm,穗行数16或18行,穗轴红色。

籽粒黄色,马齿型,百粒重32.5 g。

平均倒伏(折)率4.9%。

经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两年接种鉴定,中抗大斑病,感小斑病、丝黑穗病、茎腐病、纹枯病和玉米螟。

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测定,籽粒容重706 g/L,粗蛋白含量12.10%,粗脂肪含量3.76%,粗淀粉含量69.04%,赖氨酸含量0.42%。

1.18.5 产量表现:2009~2010年参加西南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606.2 kg,比对照增产7.6%;2010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55.1 kg,比对照增产6.8%。

棉花等级类别详解

棉花等级类别详解

棉花等级一、巴基斯坦巴基斯坦棉花一般分为陆地棉和德西(Desi,即粗绒)棉两大类别。

这两类棉花的品级标准过去均由巴基斯坦卡拉奇棉花协会(Karachi Cotton Association,简称巴棉协会)分别制订。

巴棉协会制订的陆地棉品级标准符号为:Super Fine 简称:SFFine to Super Fine FSF*Fine FFully Good to Fine FGFFully Good FGGood to Fully Good GFGGood G*高于S、F等级为Choice,低于G等级的为Fair。

巴棉协会制订的德西棉品级标准等符号为:信德德西棉巴哈瓦尔普德西棉旁遮普德西棉(Sind Desi) (Bahauzlpur Desi) (Punjab Desi)Choice ——*Super Fine Super Fine Super FineFine to S.F *Fine *Fine—Fully Good to F Fully Good to F*为分级标准。

巴基斯坦陆地棉品级标准系按品种(如原有的ACl34、BS和NT等)、轧工(R、G或S、G)分别制订。

德西棉还分地区制订,这是两者不同之处。

因此说巴棉协会的品级标准制订是一项很复杂的工作。

上述巴棉协会制作的标准可以用于评定期货交易的交货依据;可以用作巴棉协会会员之间的现货交易依据,但不适用于对外贸易。

巴棉协会棉花品级标准之所以不为对外贸易的使用,是因为从1973年起,巴基斯坦成立了以国营性质的巴基斯坦棉花出口公司(The Cotton Export Corporation of Pakistan,简称CEC),它垄断了巴基斯坦的棉花收购和出口贸易,不承认巴棉协会标准,并改革为以品种样号(Type)对外成交。

到目前为止,随巴基斯坦棉花品种的不断变化和新老交替,巴基斯坦陆地棉品种有MNH一93、B557、NT、K68—9等在外销中占有主要地位。

棉花调查株式图

棉花调查株式图

棉花调查株式图(细绒棉)单位:二连地号:222-1 品种:414良种记录人:王友军调查时间:2010.9.27中行77 ○○××○×7264 ××××○5649 ○××○3932 ⊕⊕2620 ⊕○○⊕16果枝高度13 ⊕始节6○○7469 ○○×××6152 ○○×○×4535 ○○×⊕2822 ⊕××17果枝高度13 ⊕始节670 ○×○×○×6455 ○×○○××4739 ○××○3124 ○×○⊕18果枝高度15 ×○始节7○×6458 ○○××××4842 Φ○×○3224 ○××○1915 ⊕○⊕⊕12果枝高度10 ⊕始节5×○6659 ××××5144 ×○×○3624 ⊕×××⊕19果枝高度16 ⊕○×始节7边行69 ○○××○○6557 ○×××○○5940 ×○○×○3126 ○××⊕19果枝高度16 ○○始节573 ×××Φ6759 ○×××Φ5042 ×××○3327 ⊕○⊕20果枝高度16 ⊕始节7×○○7468 ○○×××○5951 ○○××○○4232 ○○××○24果枝高度18 ⊕○始节7×××6862 ○○××○×5547 ○○×××○3933 ○×○×⊕2721 ○○××⊕⊕18果枝高度14 ⊕○始节7×○7265 Φ×××5648 ○××4233 ○××⊕27果枝高度20 ⊕○始节7记录符号:吐絮为⊕,成铃○,小铃为△,脱落为×,蛀铃为Φ棉花田间调查表调查时间:调查人:单位:地号:品种:播期:前作:株行配置:亩理论株数:平均行距:打顶时间:冬灌时间、灌量:春灌时间、灌量:0.01亩样点长:0.01亩株数:0.01亩铃数:基肥肥料种类数量(公斤/亩)纯量含量(%)纯N量(公斤)纯P2O5量(公斤)纯K2O量(公斤)备注合计滴水、施肥时间肥料种类数量(公斤/亩)纯量含量(%)纯N量(公斤)纯P2O5量(公斤)纯K2O量(公斤)滴水量(方)合计化调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备注化调时间缩节胺用量(克/亩)。

国审15个棉花新品种

国审15个棉花新品种

国审15个棉花新品种农业部去年8月28日发布第706号公告,经第一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定的棉花新品种有:1.中植棉2号:审定编号2006001。

选育单位:中国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等。

属转基因抗虫常规春棉品种。

黄河流域棉区春播生育期125天。

2004~2005年参加黄河流域棉区春棉组品种区域试验,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每667平方米产量分别为235.2千克、93.7千克和86.8千克,分别比对照中棉所41增产12.4%、12.2%和恫.9%。

适宜在河北中南部,山东、河南东部、北部和中部,江苏、安徽淮河以北,天津、山西南部,陕西关中黄河流域棉区春播种植。

2.鑫秋1号:国审棉2006002。

选育单位:山东金秋种业有限公司等。

该品种为转基因抗虫常规品种,黄河流域棉区春播生育期124天。

2004~2005年参加黄河流域棉区春棉组品种区域试验,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每667平方米产量分别为226.3千克、92.7千克和84.7千克,分别比对照中棉所41增产8.1%、17.0%和9.1%。

适宜在河北中南部,山东,河南东部、北部和中部,江苏、安徽淮河以北,天津、山东南部,陕西关中黄河流域棉区春播种植。

3.国欣棉3号:国审棉2006003。

选育单位:河北省河间市国欣农村技术服务总会等。

属转基因抗虫常规品种。

黄河流域棉区春播生育期125天。

2004~2005年参加黄河流域棉区春棉组品种区域试验,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每667平方米产量分别为239.7千克、92.5千克和84.9千克,分别比对照中棉所41增产14.5%、10.8%和9.4%。

适宜在河北中南部,山东、河南、江苏、安徽淮河以北,天津、山西南部,陕西关中黄河流域棉区春播种植。

4.鲁棉研29号:国审棉2006004。

选育单位:山东棉花研究中心等。

属转基因抗虫常规品种。

黄河流域棉区春播生育期125天。

2004~2005年参加黄河流域棉区春棉组品种区域试验,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每667平方米产量分别为232.3千克、91.5千克和85千克,分别比对照中棉所41增产们%、9.6%和9.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籼础 垃地
4 发 生规 律
2 0 1 5 . 3 粮食 作物
和 利用抗 性 品种 是 防治 小 麦赤 霉 病 的重 要措 施 而
小麦 赤 霉病 菌 腐 生能 力 强 ,麦 收 后 可 继续 在 麦 同一 品种 在不 同地 区或 不 同年 份 发 病程 度 也 有很 大 秸、 玉米秆 、 豆秸 、 稻桩 、 稗 草 等植 物 残 体 上 存 活 . 并 差 异 。抽穗 迅 速 、 开花整齐 、 花期短 、 颖 壳 张 开 角度 花丝较短 、 小 穗着 生 稀 疏 的 品种 发 病 较 轻 , 即使 以子 囊 壳 、菌 丝 体 和分 生孢 子 在 各种 寄 主植 物 的残 小 、
体上 越冬 。土壤 和带病 种 子也是 重 要 的越 冬 场所 , 病 染 病也 仅 局 限 于受感 染 小 穗及 其 附 近小 穗 ;而 颖壳 开花 时 间 长 的品 种发 病 往往 较 重 , 在 本 市 宜种 残体 上 的 子囊 壳 和分 生 孢子 以及 带病 种 子是 下 一 个 较厚 、 临麦 系列 ” 品种 。 生长 季 节 的 主要 初侵 染 源 。种 子 带 菌是 造 成 苗枯 的 植 “ 。 2 清 除病残体 主要 原 因 ,土壤 中如有 较 多 的病 菌有 利 于 产生 茎 基 5
腐 症 状 。小 麦抽穗 后 至扬 花末期 最 易受 病菌 侵染 ( 此 时 正遇 病 残体 上 子囊 孢 子 产生 的 高 峰期 ) ,特 别 是 小麦 一 玉米 轮 作 田 .
定要 及 早 翻耕 灭 茬 , 将 作 物秸 秆 尽量 埋 入地 下 . 这
加 强 与 气象 部 门联 系 , 准 确 掌 握小 麦 生 育 穗 内并 侵 入 花药 。侵入 小 穗 内 的菌 丝往 往 以 花 药残 调 查 工作 , 骸 或花 粉 粒 为 营养 不 断生 长 繁殖 ,进 而侵 害颖 片两 状 况及 天气 情况 。
. 4 药 剂 防治 侧 薄壁 细胞 以至胚 和胚乳 , 引起 小穗 凋 萎 。小穗 被侵 5 要 坚持 “ 预 防 为主 、 主动 出击 ” 的 防治 策 略 . 把 握 染后 . 条 件适 宜 . 3 5 d即可表 现症 状 。而后 菌 丝逐渐 实施 “ 扬花一块 , 防 向水平 方 向的相 邻 小穗 扩 展 ,也 向垂直 方 向穿 透小 小 麦 抽 穗 扬 花 期 这 一 防治 适 期 , 全 面用 药 防治 ” 。当抽穗 期高 温 天晴 , 边抽 穗 穗 轴进 而 侵 害穗 轴 输 导组 织 ,导 致 侵染 点 以上 的病 治 一块 ,
厚 、不 耐肥 品种 发病 较 重 ;田间 病残 体 菌量 大发 病
重; 地势低洼 、 排水不 良、 黏 重 土壤 、 偏施氮肥 、 密 度 大、 田问郁 闭 发病 重 。
【 1 】 陈香 华 . 徐 淮 地 区 小 麦 赤 霉 病 的发 生 规 律 及 防 治 技 术 【 J 】 . 现 代农 业科 技 , 2 0 1 0 ( 2 1 ) . 【 2 ] 罗巧燕. 小 麦 赤 霉 病 菌 固体 培 养 基 产 毒 条 件 研 究 [ J 】 . 河 南 农
业科 学, 2 0 0 9 ( 5 ) .
5 防治 策 略及 方 法
5 . 1 选 用 抗 病 品 种
[ 3 】 杨源 . , J 、 麦 赤 霉 病 的危 害 及 防 治 措 施 【 J 】 . 种 业 导 刊, 2 o 1 2 ( 5 ) . [ 4 ] 刘万 华. 小 麦赤 霉病 的 发生 与 防治 [ J 】 . 天 津农 村 科技 , 2 0 0 9
如 天气 预 报有 连 续 阴雨 , 应 抓 住 齐穗 阶段 用 穗 出现枯 萎 。潮 湿条 件下 病 部可产 生 分生孢 子 , 借气 边 扬 花 , 如 抽 穗 期 低 温 日照少 , 小麦先抽穗后开花 , 则 在 流 和雨水 传 播 , 进 行 再侵 染 。小麦 赤霉 病虽 然 是一 种 药 ;
后, 除非 遇 上 特 别 适 宜 的 阴 雨 天气 , 一般很少侵染 。 样 可大大 减 少病 菌 的初侵 染菌 源 。
. 3 加 强 预 测 预 报 子囊 孢 子 借气 流 和 风 雨传 播 ,孢 子 落在 麦 穗 上 萌发 5 加 大 田间小 麦苗 情 、生育 进 程 与病 虫 情 的 监 测 产 生菌 丝 , 先 在颖 壳 外 侧蔓 延 , 后 经 颖 片缝 隙 进人 小
O ~ 5 0 m l / 亩 进 行 防 治 染 量 和 子囊 孢 子 的连 续 侵染 。对 于成 熟参 差 不 齐 的 油 3
麦 区 ,早 熟 品种 的病 穗 有可 能 为 中 晚熟 品种 和迟 播 参 考 文 献 小 麦 的花 期侵 染提 供一 定数 量 的菌源 。迟熟 、 颖壳 较
( 2) .
南于小 麦 品种 间抗 病性 差 异 显 著 。在 本 市选 育
2 0 1 4年 国 审棉 花 品种 ( 表二 )

2 34 —
5 %~ 1 0 %植 株开 花 ) 用药 。 用 药后 如遇 连 阴雨 多 循 环病 害 .但 因病 菌侵 染 寄 主 的方 式 和侵 染 时 期 始 花期 ( 要隔 5 ~ 7 d再 用第 二次 药 , 提高 防治 效果 。 可使 比较 严格 , 穗期 靠 产 生分 生 孢子 再 侵染 次 数 有 限 , 作 天气 , 0 %多菌 灵 可 湿性 粉 剂 1 0 0 g / 亩加 2 0 %三唑 酮 乳 用 也 不 大 。穗枯 的发 生程 度 主要 取 决 于花 期 的初 侵 用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