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元旦古诗词欣赏
元旦古诗词鉴赏最新15首大全

元旦古诗词鉴赏15首推荐文章元旦古诗词朗诵12首热度:学校元旦晚会领导讲话10篇热度:2023兔年元旦晚会活动方案内容热度: 2023兔年元旦晚会主持词模板热度:庆祝元旦晚会活动主持稿范文热度:在中国历史上,“元旦”有许多称谓,如元日、元正、元辰、开年、元春、上日、华岁等,但在诸多称谓中还是以称“元旦”最普遍,时间最长久。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元旦古诗词鉴赏15首,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元旦古诗词鉴赏篇1《守岁》唐·杜甫守岁阿戎家,椒盘已颂花。
盍簪喧枥马,列炬散林鸦。
四十明朝过,飞腾暮景斜。
谁能更拘束?烂醉是生涯。
元旦古诗词鉴赏篇2毛滂(宋)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元旦古诗词鉴赏篇3元旦试笔(选一)——(明)陈献章天上风云庆会时,庙谟争遗草茅知。
邻墙旋打娱宾酒,稚子齐歌乐岁诗。
老去又逢新岁月,春来更有好花枝。
晚风何处江楼笛,吹到东溟月上时。
元旦古诗词鉴赏篇4《青玉案·元夕》宋·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元旦古诗词鉴赏篇5《屠苏酒》元末明初·瞿佑紫俯仙人授宝方,新正先许少年尝。
八神奉命调金鼎,一气回春满降囊。
金液夜六千尺井,春风晓入九霞觞。
便将凤历从头数,日日持杯访醉乡。
元旦古诗词鉴赏篇6文天祥(南宋)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元旦古诗词鉴赏篇7《凤城新年辞》清·查慎行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 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
元旦古诗词八孟浩然(唐)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元旦最佳10首古诗

元旦最佳10首古诗元旦,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也是新年的第一天。
在这一天,人们会欢聚一堂,共同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
古诗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它们传承着古人的智慧和情感,也是我们了解古代文化的重要途径。
在元旦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来欣赏一些最佳的古诗,感受古人对新年的美好祝福和深切思念。
1.《元日》—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首诗是北宋诗人王安石的代表作之一,他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新年的祝福和对旧岁的告别,充满了对新生活的期待和向往。
2.《元日》—王之涣。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元日》,与王安石的同题诗相似,但在表达上更加含蓄和深沉,让人对新年充满了期待和祝福。
3.《元日》—王维。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王维的《元日》,他以优美的文字描绘了新年的景象,让人感受到了新年的喜悦和希望。
4.《元日》—杜牧。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是唐代文学家杜牧的《元日》,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新年的氛围,让人感受到了岁月更替的美好和新年的喜悦。
5.《元日》—王之涣。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元日》,他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对新年的祝福和对旧岁的告别,让人感受到了岁月更替的美好和新年的喜悦。
6.《元日》—白居易。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的《元日》,他以细腻而深刻的笔触描绘了新年的景象,让人感受到了岁月更替的美好和新年的喜悦。
7.《元日》—李商隐。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元日》,他以细腻而深刻的笔触描绘了新年的景象,让人感受到了岁月更替的美好和新年的喜悦。
元旦春节的古诗

元旦春节的古诗古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承载了古人的智慧和情感。
每逢元旦和春节的来临,我们常常会被古人所创作的诗句所感动。
这些诗句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表达了对新年的期盼、对家人的思念,以及对美好时光的赞颂。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品味元旦春节的古诗,感受古人的情怀。
题辞吴中杨万里不识庐山真面目岁晚看山倚若雪,山中偶有人家。
松径踏条喧横笛,菊院停车好过。
朝风僵得未回首,閟门盈逢酒价。
离火槐阴自倚老,你我思亲犹戍。
——杨万里这首诗是明代杨万里的作品,描绘了一幅岁末时节的山川画卷。
诗人在冬日的寒冷中,眺望远山,白雪皑皑纷飞,仿佛一幅冰雪世界的美好。
在雪中暗藏的山中小屋,似乎有人家,悠然自得地吹着横笛,静谧而宁静。
那间离人世的避世之所,有如仙境,温馨而诱人。
诗句中的“我思亲犹戍”,表达了诗人对远离故乡的亲人的思念之情,更增添了这幅山野画卷的温情。
梅花墙东香尽冷极,纨扇欹烟玉低。
一树梅花破晓,千片落英无语。
轻云踏雨声思远,细草凝霜时想家。
微雪朝阳温感处,春天渐近人心涵。
——杜牧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作品,描绘了寒冷冬日里一株破晓初开的梅花。
诗中表现了梅花孤傲的形象,梅花雪白而精致,散发着迷人的清香,这种傲立于寒冷之中的气质,使人不禁产生敬畏之情。
梅花的凋零,带出了岁月的无情与变幻,象征了人生的短暂与脆弱。
诗句中的“纨扇欹烟玉低”、“一树梅花破晓”,将梅花形容得婉约而高洁;“千片落英无语”,则表达了人生的无奈和无尽的思念之情。
春夜别友人月落漫天镜,春风吹啸闻。
枕席应难卧,晴树梦中云。
菊花谢得欧阳,梨花自攀文。
拟清新作书,风声好奇云。
——周邦彦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周邦彦的作品,描绘了春夜离别的情景。
诗人描述了月亮正在西边落下,星空上弥漫着深邃的宁静。
春天徐徐的风,吹拂着人们耳边,仿佛在讲述着一段故事。
此时的枕席上,无法入睡,思绪如云亦如梦,描绘出一夜无眠的情景。
而四周盛开的菊花、梨花,无声地揭示着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
元旦古诗词以及赏析大全精选20篇

元旦古诗词以及赏析大全精选20篇中国古代曾以腊月、十月等的月首为元旦,汉武帝起为农历1月1日,中华民国起为公历1月1日。
小编整理了元旦古诗词以及赏析大全精选2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
元旦古诗词以及赏析田家元旦唐·孟浩然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唐朝诗人孟浩然所作五言绝句,所写的是自己的亲身经历。
诗中首尾两联反映了我国古代农民非常重视观测天象,注重气候、节令与农业生产之间的关系,这些都是他们从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有一定的科学价值。
中间两联叙写了自己的隐居生活,透露出其不甘隐居躬耕的心情,说明他的鹿门隐居只是为了取得清高的声誉,以便达到引荐入仕途的目的。
元日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
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
起句紧扣题目,渲染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
次句“春风送暖入屠苏”,描写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
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写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
用“曈曈”表现日出时光辉灿烂的景象,象征无限光明美好的前景。
结句“总把新桃换旧符”,既是写当时的民间习俗,又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
“桃符”是一种绘有神像、挂在门上避邪的桃木板。
每年元旦取下旧桃符,换上新桃符。
“新桃换旧符”与首句爆竹送旧岁紧密呼应,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
元日抒怀唐·卢照邻筮仕无中秩,旧耕不外臣。
人歌小岁语,花舞大唐春。
草色熏三径,风光动四邻。
愿得长如此,年年物候新。
这首诗出自“初唐四杰”之一的诗人卢照邻,讲述自己官职低微未达到正八品,还是归家种地做隐居方外之臣。
今天人们高歌欢饮贺岁的美酒,早开的鲜花也起舞庆祝大唐之春。
嫩绿的草色掩映着知己往来的小路,美好的风光惊动了我的四邻。
元旦诗词古诗句子大全

元旦,又称新年,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便喜欢以诗词歌赋的形式来表达对新年的期盼和祝福。
1. 岁末年初,万象更新。
——《元日》2.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元日》3.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4.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赠刘景文》5.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6.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7.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8.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望月怀远》9.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将进酒》10.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登鹳雀楼》11.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使至塞上》12.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青青园中葵》13.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钗头凤·世情薄》14.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下独酌》15.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泊船瓜洲》16.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17.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18.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鹊桥仙·纤云弄巧》19.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长安古意》20.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金陵图》21.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念奴娇·赤壁怀古》22.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23.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钗头凤·世情薄》24.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下独酌》25.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泊船瓜洲》26.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0大元旦古诗词:从历代古诗词里,看古人如何过年?

10大元旦古诗词:从历代古诗词里,看古人如何过年?古代的元旦,其实就是新年。
今天我们分享10首元旦古诗词,它们不一定是最好的诗词,但一定是过年风情最浓郁的。
通过这10首作品,我们看看历朝历代的古人如何过元旦、过大年。
1.曹植的《元会诗》初岁元祚,吉日惟良。
乃为嘉会,宴此高堂。
尊卑列叙,典而有章。
衣裳鲜洁,黼黻玄黄。
清酤盈爵,中坐腾光。
真膳杂遝,充溢圆方。
笙磐既设,筝瑟俱张。
悲歌厉响,咀嚼清商。
俯视文轩,仰瞻华梁。
愿保兹善,千载为常。
欢笑尽娱,乐哉未央。
皇家容贵,寿考无疆。
元会,又叫正会,是古代元旦的宫廷贺岁礼。
既然是宫廷礼,自然规模宏大,隆重非凡。
魏国大才子曹植这首《元会诗》,详细记录了三国时期的魏国元会习俗。
一年之始是良辰吉日,皇帝在高高殿堂上设置了宴会。
文武百官按地位排列,井然有序。
他们穿着鲜艳干净的衣服,喝着上等美酒,吃着佳肴美食,听着笙瑟古筝的美妙音乐,欢声笑语不断,尽情享受元旦的喜庆。
从艺术角度,曹植这首诗不是好诗,但却是一部优秀的时代纪录片。
2. 辛氏的《元正》元正启令节,嘉庆肇自兹。
咸奏万年觞,小大同悦熙。
这首诗是晋代人傅克的妻子辛氏写的。
所谓元正,也是元旦的别称。
辛氏说:元旦是一年佳节的开始,喜庆盛宴由此拉开帷幕,大家举起酒杯庆贺,所有人都是同样的欢乐祥和。
这首名不见经传的小诗,记录了晋代人在元旦普天同庆的欢乐气氛。
3.孟浩然的《田家元日》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盛唐田园诗人孟浩然这首元旦诗,记录了元旦前后的天文变化:元旦前,北斗七星的斗柄还指着北,但元旦过后,就指向东方了。
古人认为:北斗星斗柄指北,天下皆冬;斗柄指东,天下皆春。
孟浩然在这两句诗里暗示:春天要来了。
可能是因为元旦前后天气不错,有利于农事,所以农民们预测今年会是丰收年。
4.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旦的古诗10首五言绝句

元旦的古诗10首五言绝句元旦,又称为新年,是每年的一月一日。
这一天,对于许多人来说,既是一个庆祝新年的时刻,也是一个回顾过去、展望未来的时刻。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人们会以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喜悦和祝福,其中,古诗便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方式之一。
下面,我将向大家推荐十首优美的元旦古诗。
【1】腊尽山林无际限,岁除寒霜见瑞烟。
迎春纳福销旧岁,展望新年更胜前。
这首诗以山林的景象来比喻岁月的流转,表达了迎接春天的喜悦和对新年的期待。
透过诗人的笔触,读者仿佛置身于一片广阔的山林之中,感受到岁月更迭的无穷魅力。
【2】岁末临风醒酒楼,欢歌笑语送别愁。
一杯美酒传快乐,新年伊始逢辉煌。
这首诗以临风醒酒楼为背景,描绘了人们欢聚一堂,喜迎新年的热烈场景。
通过美酒、欢歌和笑语,读者能够感受到新年带来的纯粹快乐。
【3】花开春暖悦人心,岁转时光浩无边。
元旦钟声迎佳节,万家灯火庆团圆。
这首诗以花开春暖为引子,描绘了春天的美好与新年的喜庆。
通过声音、灯火和团圆,诗人将新年的祝福传达给了读者,让人们感受到岁月更替中的温暖与希望。
【4】铺装桥梁通万壑,盛世繁华映人腰。
迎觥赏月共欢庆,晚景如诗笑容好。
这首诗以桥梁为象征,展示了新年带来的繁荣与欢乐。
桥梁连接了万壑,象征着繁华与幸福的到来,而夜晚的景象则如同一首诗句,美好的笑容使人陶醉其中。
【5】岁月如梭映桃花,祝福佳节锦绣华。
家庭团圆笑语盈,新年快乐皆因他。
这首诗以桃花来代表岁月的短暂,表达了对新年的美好期望和祝福。
同时,诗人还通过家庭团聚、快乐笑语,强调了新年的幸福感和亲情。
【6】欢腾元旦人心悦,爆竹声声送旧逝。
春联喜庆添光彩,琴瑟和鸣展新篇。
这首诗以元旦的欢腾为主题,表达了人们在新年之际的喜悦与期待。
同时,通过爆竹声声,春联的喜庆以及琴瑟和鸣的音乐,诗人描绘了新年带来的喧嚣和喜庆。
【7】岁月峥嵘换新颜,新年佳节洋溢欢。
阖家团圆快乐庆,好友相聚笑语寒。
这首诗以岁月峥嵘为背景,描绘了新年的热烈氛围和家庭与友情的重要性。
写描写元旦的古诗

写描写元旦的古诗
元旦将至岁初来,瑞雪飘飘喜气开。
铃声远传辞旧岁,花灯高挂迎新台。
春风吹拂百花艳,万象更新展笑颜。
祝福满怀新年喜,美好未来在心间。
迎元旦,送旧岁,钟声远传喜迎来。
瑞雪飞舞天地开,烟花绚丽耀华彩。
竹林丛中悠悠响,琴韵悠扬乐意添。
新年美景盼新起,幸福喜悦共欢歌。
元旦晨钟远传来,瑞雪初晴映新台。
春风拂过桃花艳,笑脸盈盈展笑颜。
人间喜庆迎新岁,岁月流转换新衣。
愿新年幸福常伴,欢歌笑语共同飞。
元旦将至喜气生,瑞雪飘飘辞旧迎。
新春佳节临人间,喜笑颜开送旧声。
祝愿美好伴新岁,幸福欢乐共同追。
新年之际心意切,吉祥如意福满怀。
新年曙光现天地,元旦喜临人间来。
晨钟远传辞旧岁,瑞雪飘飘颂新台。
春风拂过花枝翠,笑颜盈盈展笑开。
祝福满怀新年喜,幸福安康乐无边。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年元旦古诗词欣赏元旦元旦,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为一年的第一天。
元旦还有许多别名,如元朔、元正、正旦、端日、岁首、新年、元春等等,现在则将元旦和新年大多给予公历的一年之首使用,而旧历的元旦则专门使用春节,或者大年初一等等区别之。
元日,本意为吉日,从《东京赋》以来相沿以正月初一为元日。
《乐府诗集》十四,南朝梁萧子云《介雅》三首之三:“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
”宋人吴自牧《梦梁录》一正月:“正月朔日,谓之元旦。
俗呼为新年。
”汉代以来,每逢元旦,都要举行元会,朝廷举行群臣百官以及外国使节朝会祝贺的礼仪。
汉代张衡《东京赋》:“于是孟元春日,群后旁戾”,“言诸侯正月一日从四方而至。
”(薛综注),唐宋因袭此风尚。
唐德宗李适《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献岁视元朔,万方咸在庭”,是从接受朝拜的皇帝的视角记载元朔之日万方在庭的场景;盛唐中唐之际的诗人卢纶等人,则是从朝拜者士大夫的角度记载百官朝贺的盛况:“万戟凌霜布,森森瑞气间。
垂衣当晓日,上寿对南山。
济济延多士,跹跹舞百蛮。
小臣无事谏,空愧伴鸣环”(《元日早朝呈故省诸公》),“鸣珮随鹓鹭,登阶见冕旒”(《元日朝回中夜书情寄南宫二故人》),“天颜入曙千官拜,元日迎春万物知”,“寿酒年年太液池”(杨巨源《元日观朝》),“丹凤楼前歌九奏,金鸡竿下鼓千声”(《元日含元殿下立仗丹凤楼门下宣赦相公称贺二首·其一》),许浑:“千官共削奸臣计,万国初衔圣主恩。
”(《正元》一作元日,一作元正)这些诗句,为我们描绘了百官于元旦早朝庆贺新年的场景:从万戟森森的御前警卫中趋步前行,文武百官依照官阶品位依次行礼称贺,然后,在鼓乐歌舞中举行酒会。
宋代同样如此,宋人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正旦大朝会,……诸国使人入贺殿庭。
列法驾仪仗,……各执方物入献。
”在民间,则是“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
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
进椒柏酒,饮桃汤,进屠苏酒,……”(宗懔《荆楚岁时记》)“结彩棚,铺陈冠梳,珠翠、头面、衣着……之类,间列舞场歌馆,车马交驰向晚,贵家妇女,纵赏观赌……小民虽贫者,亦须新洁衣裳,把酒相酬尔。
”(《东京梦华录》)唐人杜甫的“飘零还柏酒,衰病只藜床”(《元日示宗武》),和宋人秦观的“正是人间佳节,开尽小梅春气透。
花烛家家罗列,来往绮罗,喧阗箫鼓,达旦何曾歇”(《念奴娇》),都对这种风俗场景有所记载。
当然,新年之际,那些罪臣流贬者,便也格外伤心,如初唐武则天时代的政治斗争牺牲品宋之问晚年流放,有《新年作》:“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可谓在初唐时期难得的好句,没有流放贬谪的切身体验,是写不出来的,但以贾谊贬为长沙傅自比,却是没有人能够认同的,倒是与贾谊同样死在贬谪之地,倒是成为宋之问的谶语。
不同的是,贾谊郁郁而死,为天下人所痛哭;而宋之问则是为睿宗皇帝赐死于贬谪之所钦州,为天下人所不齿。
元旦诗一般容易流于场面应酬,但也有优秀者。
王安石《元日》(龙书本作《除日》)可以视为其中之翘楚。
他不仅将除夕与元日的宋代风俗记录在案,写出唐宋时代除岁迎新的景况,而且表达了自我的哲学观念:“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说在爆竹声中送走了一年,在送暖的春风中,阖家欢饮屠苏美酒。
屠苏酒,是用屠苏草浸泡的酒,当时民俗,在正月初一时,家家按照先幼后长的次序饮屠苏酒,唐人卢仝《除夜》诗说:“殷勤惜此夜,此夜在逡巡。
烛尽年还别,鸡鸣老更新。
……明日持杯处,谁为最后人”;宋人苏辙《除日》诗说:“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两诗都提及长者最后饮酒的风俗。
饮酒大概是子夜时分刚刚进入新年的那一刻开始的。
屠苏,也名“屠酥”“酴酥”,古代元日饮酒屠苏的风俗,之所以在元日饮屠苏酒,是因为一个传说,或说是一个故事:“俗说屠苏乃草庵之名。
昔有人居草庵之中,每岁除夜遗闾里一药贴,令囊浸井中,至元日取水,置于酒樽,合家饮之,不病瘟疫。
今人得其方而不知姓名,但曰屠苏而已。
”(唐韩谔《岁华纪丽·元日》:“进屠苏”注)王安石诗中的后两句说,在守夜中,千家万户迎来了曈曈红日,然后,用新的桃符来换去旧符。
桃符,又涉及另外一个风俗:相传东海度朔山有大桃树,其下有神荼、郁垒二神,能食百鬼。
因此,才有用桃木板画二神于门上以驱鬼避邪的风俗。
《荆楚岁时记》:“正月一日,帖画鸡户上,悬苇索于其上,插桃符其旁,百鬼畏之。
”五代后蜀始于桃符板上书写联语,其后改书于纸,演变成为后来的春联。
陆游有诗:“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除夜雪》),正是这种风俗的生动记载。
当然,作为大政治家、哲学家的王安石,其写作此诗的目的,并不是单纯地记录宋代的春节民俗,而是表达了他除旧革新的政治理想。
从王安石其他优秀诗作来看,传达那种变化之美,革新之美,以及那种不为世人理解的孤独之美,也确乎是其主要的诗意表达,如“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登飞来峰》)的对于日升的礼赞,“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的动感和春天的欢呼,“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阑干”(《夜直》)中的那种静态美中的动态,以及“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商鞅》)的对于商鞅政治变革的赞美等,无不如是。
(木斋撰摘自《中华读书报》)元会魏·曹植初岁元祚,吉日维良。
乃为嘉会,宴此高堂。
衣裳鲜洁,黼黻元黄。
珍膳杂还,充溢圆方。
俯视文轩,仰瞻华梁。
愿保兹善,千载为常。
欢笑尽娱,乐哉未央。
皇室荣贵,寿考无疆。
介雅(其三)南朝梁·萧子云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
趋拜齐衮玉,钟石变箫韶。
日升等皇运,洪基邈且遥。
新年作唐·宋之问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田家元日唐·孟浩然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元日示宗武唐·杜甫汝啼吾手战,吾笑汝身长。
处处逢正月,迢迢滞远方。
飘零还柏酒,衰病只藜床。
训喻青衿子,名惭白首郎。
赋诗犹落笔,献寿更称觞。
不见江东弟,高歌泪数行。
新年作唐·刘长卿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律转鸿钧佳气同,肩摩毂击乐融融。
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千门万户中。
庾楼新岁唐·白居易岁时销旅貌,风景触乡愁。
牢落江湖意,新年上庾楼。
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唐·李适献岁视元朔,万方咸在庭。
端旒揖群后,回辇阅师贞。
彩仗宿华殿,退朝归禁营。
分行左右出,转旆风云生。
历历趋复道,容容映层城。
勇余矜捷技,令肃无喧声。
眷此戎旅节,载嘉良士诚。
顺时倾宴赏,亦以助文经。
元日早朝呈故省诸公唐·卢纶万戟凌霜布,森森瑞气间。
垂衣当晓日,上寿对南山。
济济延多士,跹跹舞百蛮。
小臣无事谏,空愧伴鸣环。
元日朝回中夜书情寄南宫二故人唐·卢纶鸣珮随鹓鹭,登阶见冕旒。
无能裨圣代,何事别沧洲。
闲夜贫还醉,浮名老渐羞。
凤城春欲晚,郎吏忆同游。
元日观朝唐·杨巨源北极长尊报圣期,周家何用问元龟。
天颜入曙千官拜,元日迎春万物知。
阊阖回临黄道正,衣裳高对碧山垂。
微臣愿献尧人祝,寿酒年年太液池。
元日含元殿下立仗丹凤楼门下宣赦相公称贺二首唐·杨巨源天垂台耀扫欃枪,寿献香山祝圣明。
丹凤楼前歌九奏,金鸡竿下鼓千声。
衣冠南面薰风动,文字东方喜气生。
从此登封资庙略,两河连海一时清。
临轩启扇似云收,率土朝天剧水流。
瑞色含春当正殿,香烟捧日在高楼。
三朝气蚤迎恩泽,万岁声长绕冕旒。
请问汉家功第一,麒麟阁上识酂侯。
正元唐·许浑高揭鸡竿辟帝阍,祥风微暖瑞云屯。
千官共削奸臣迹,万国初衔圣主恩。
宫殿雪华齐紫阁,关河春色到青门。
华夷一轨人方泰,莫学论兵误至尊。
元日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念奴娇宋·秦观千门明月,天如水,正是人间佳节。
开尽小梅春气透,花烛家家罗列。
来往绮罗,喧阗箫鼓,达旦何曾歇。
少年当此,风光真是殊绝。
遥想二十年前,此时此夜,共绾同心结。
窗外冰轮依旧在,玉貌已成长别。
旧著罗衣,不堪触目,洒泪都成血。
细思往事,只添镜里华发。
玉楼春·元日宋·毛滂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祇与东君偏故旧。
己酉新正明·叶颙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
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
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
屠苏酒明·瞿佑紫府仙人授宝方,新正先许少年尝。
八神奉命调金鼎,一气回春满绛囊。
金液夜流千尺井,春风晓入九霞觞。
便将凤历从头数,日日持杯访醉乡。
元旦试笔明·陈献章天上风云庆会时,庙谟争遗草茅知。
邻墙旋打娱宾酒,稚子齐歌乐岁诗。
老去又逢新岁月,春来更有好花枝。
晚风何处江楼笛,吹到东溟月上时。
拜年明·文征明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迎春歌明·袁宏道东风吹暖娄江树,三衢九陌凝烟雾。
白马如龙破雪飞,犊车辗水穿香度。
绕吹拍拍走烟尘,炫服靓装十万人。
额罗鲜明扮彩胜,社歌缭绕簇芒神。
绯衣金带衣如斗,前列长宫后太守。
乌纱新缕汉宫花,青奴跪进屠苏酒。
采莲盘上玉作幢,歌童毛女白双双。
梨园旧乐三千部,苏州新谱十三腔。
假面胡头跳如虎,窄衫绣裤槌大鼓。
金蟒纩身神鬼妆,白衣合掌观音舞。
观者如山锦相属,杂沓谁分丝与肉。
一路香风吹笑声,千里红纱遮醉玉。
青莲衫子藕荷裳,透额裳髻淡淡妆。
拾得青条夸姊妹,袖来瓜子掷儿郎。
急管繁弦又一时,千门杨柳破青枝。
丁卯元日明·钱谦益一樽岁酒拜庭除,稚子牵衣慰屏居。
奉母犹欣餐有肉,占年更喜梦维鱼。
钩帘欲连新巢燕,涤砚还疏旧著书。
旋了比邻鸡黍局,并无尘事到吾庐甲午元旦清·孔尚任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凤城新年辞清·查慎行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
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
春节看花市林伯渠迈街相约看花市,却倚骑楼似画廊。
束立盆栽成列队,草株木本斗芬芳。
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
正是今年风景美,千红万紫报春光。
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董必武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
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
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
陪都歌舞迎佳节,遥视延安景物华。
东风吟郭沫若一岭南冬令如初夏,丛菊常开四季花。
春节到来加倍乐,东风送暖遍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