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3年普通高考广东省理综考纲物理部分解读
广东省2010年普通高考理科综合卷物理题型分析[论文]
![广东省2010年普通高考理科综合卷物理题型分析[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68918b5d3c1ec5da50e270a2.png)
广东省2010年普通高考理科综合卷物理题型分析摘要:通过对广东省2010年普通高考理科综合物理试卷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高考物理备考的对策措施,以期提高学生高考应考的针对性,提高高考考试成绩。
关键词:广东 2010年高考物理试卷分析2010年广东省高考考试科目发生了重大变化,理科考生考3+“理科综合”,而“理科综合”中物理学科相应的高考考试时间和分值跟原来的x科中物理科相比也发生了变化。
因此,物理考试内容、题型、题量、难度都发生了显著变化。
在这种形势下,加强对高考物理题型的分析,积极适应考试变化,认真调整备考策略,对提高高考成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广东省2010年普通高考理科综合物理试卷分析广东省2010年普通高考理科综合试卷从单科试卷转变为三科合卷,单科高考分值与考试时间减少,单个题目分值增加,但考查的知识并没有减少,综合卷将成为高考上线最主要的区分学科之一。
理科综合物理的总体难度中等偏易,实现了广东省考试大纲说明中关于全省得分率超过60%的要求。
1.试卷突出了对基础知识的考查试题着眼于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重点是对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
试卷内容能较广覆盖广东省2010年《考试大纲说明》中“知识内容”部分,考查了35个知识点,重点考查高中物理的主要概念、定理和定律。
主干知识考查以力学和电学知识为主,比例达到八成以上。
在选择试题上比以往有更多数量的基础题、常规题,所设置的物理过程和物理情景一般是学生熟悉的,摒弃了人为设置思维障碍的命题思路,有利于学生真实水平的发挥。
2.试卷体现了全面考查与选优的功能理科综合的物理试题在全面考查学生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科学探究与实验能力和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能力的同时,还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第36题求该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及试分析盘转动角速度ω的取值范围。
此题突出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考查,同时考查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很好的选拔功能。
2013年广东高考(理综)考试大纲

2013年广东省高考(理综)考试大纲名师解读(一)考试形式的变化2012年广东化学高考最大的变化是考试形式的变化,由此导致试卷结构、题量、内容比例等一系列变化。
由原来的闭卷、笔答、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单科设卷考试,满分150分,改为闭卷、笔答、考试时间150分钟,理、化、生三科(各科100分,满分300分)合卷考试。
三科合卷同时考试,是这次高考的重要变革,其考试策略是考生必须正确应对的问题。
考生最好是依题次顺序按时量规定先做好会做的题,把不会做的题暂搁置一边,理综应试最佳方案应通过平时的测验逐步调整,以确定适应各自的最佳方案。
另外虽然单科考试的总分由原来的150分减少为100分,但是分值时间比却上升了,单个题目的分值由于题数的限制也上升了。
这就要求我们要搞好基础题目的计算训练,考试时要把握好时间,有把握的题目一定要能做到稳、准、快,得全分。
(二)试卷结构和题型的变化试卷以理、化、生三科合并考查,包括单项选择题、双项选择题和非选择题。
全卷36题,其中单项选择题16题,双相选择题9题,非选择题11题。
试卷结构及题型分布见下表:【解读】这是全新的试卷结构。
其特点是:1.明确规定了各科试题在试卷中的题次,要求考生平时训练和测验要养成按题次规定做题的习惯。
2.明确规定了各科试题在试卷中的题数和分值,单科平时考试应在50分钟左右,以规定的题型和题量训练。
【变化1】不再设选做题2010年理综全部是必做题,不再设置选做题。
这一变化不仅影响到试卷结构,也影响到考试范围。
对中学化学课程的开设造成一定的影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选择自由度也许会下降,可以预计,普通中学将不会再开设物质结构选修模块。
但对考生的影响不大,尤其是对原本就打算选考有机模块的考生来说几乎没有影响。
【变化2】选择题由不定项选择题改为双项选择题选择题分为两类:单项选择和双项选择(即明确指出有两个正确选项)。
【解读】这一改变显然会降低了试题难度,也与物理科在选择题上的题型调整相配合,有利于体现高考的选拔性。
2013年广东高考理综试题与答案详解——完全版(含_三科_答案详解!)

2013年 广东省高考物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3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公式的应用答案:B解析:由as v v t 2202=-得:s m s m as v v t /10/20062502220=⨯⨯-=-=14.考点:万有引力和匀速圆周运动答案:A解析: 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r Tm ma r m r v m r Mm G 222224πω====变形得: 2rGM a = r GM v = 3r GM =ω GM r T 32π= 只有周期T 和M 成减函数关系,其他三个a v ω和M 成增函数关系故选A15.考点: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电场力做功和电势能关系,牛顿第二定律,匀强电场的计算公式答案:C解析:A 不计重力的微滴带负电所受电场力方向指向带正电荷的极板故A 错B 在电场力方向做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故粒子动能增加,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B 错C 不计重力的带负电微滴初速和恒定电场力垂直故轨迹为抛物线,C 对D 由ma F = Eq F = Ed u =得:mdUq a =可知粒子加速度和电量有关,加速度直接影响电场力方向上的加速运动,也会影响轨迹的,D 错16.考点:变压器的基本规律,正弦交流电的有效值和最大值关系,欧姆定律,周期和角速度关系答案:D解析: A 由f ππω2100==得:f=50Hz A 错 B C 有效值U 1=12v 又:1212n n U U =得:U 2=6v A R U I 1122==这两个错 D 由能量守恒:w I U p p 62221=== D 对二、双项选择题:17.考点:核裂变,半衰期,链式反应答案:AC解析:此类问题看课本就可以可以选出答案18.考点: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分子的平均动能和关系、气体做功答案:AC解析:A 由pv=nRT 知 当v 、T 不变时,n 增加 p 增大故A 对B 物体的温度不变,分子的平均动能就不变,故B 错C 通过公式p 1v 1+p 2v 2=pv 1计算出 封闭气体压强变为1.2atm 大于外界压强故打开阀门后气体就会压水把水喷出,显然气体体对外界做正功,体积变大,压强变小,当封闭气体压强变小为与外界压强相等时候,再不喷水了,故D 错19.考点:力和运动,动能定理,力的分解答案:B D解析:A 在曲线上任取一点,作切线,设切线与水平方向成的锐角为θ,则切向力为:mgsinθ=ma t ,可以看出来甲的切向加速度一直减小,乙一直增大在B 点 就有甲的切向加速度小于乙,当然这样地方还有很多A 错B 当甲乙下降相同的高度h 时,由动能定理得: 221mv mgh =即:gh v 2=B 对 C D 答案判定画切向速度函数图象如下图一 图二 图三图四分析过程:经分析甲乙开始一段时间 切向加速度甲比乙大,切向速度存在上面3种可能,排查只有图一才合理,假设 图二成立,从0到末时刻有s 甲>s 乙、末时刻速度大小相同,表示下降同一高度,然后用水平线去截甲乙轨迹如图四有s 甲<s 乙与上面相矛盾故假设不成立,同理图三也不成立只有图一成立 即D 对 C 错20. 考点:受力分析、力平衡、等效法答案:B D解析:设斜面的倾角为θ,加上Q ,相当于增加了P 的质量,受力分析列平衡方程得f=mgsinθ<μmgcosθN=mgcosθ,当m 增加时,不等式两边都增加,不等式成立仍然平衡,选BD21.考点:运动电荷在磁场中的运动,圆周运动,洛伦兹力,答案:A D解析:这类题 就是“定心判径画轨迹”图像如下:ab 粒子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qBm v R =相等,画出轨迹如右图,⊙O 1 ⊙O 2分别为a b 轨迹 在磁场中转过圆心角b 大 由qB m T t θπθ==2和轨迹图可选出AD 选项三、非选择题:34.(1)答案:①CDBA ②0.1s ③T s s 254+④23216549)()(T s s s s s s ++-++ 考点:研究匀速直线运动实验,纸带分析,家用交流电周期解析:①②时间T=nT 0=5*0.02s=0.1s(n 为相邻两个计数的间隔数)③用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中时刻速度的等于平均速度计算④取3211s s s s ++=' 6542s s s s ++=' 则:T T 3='就可用2T a s '='∆求a (2)答案:① 见下图 ② 0.1③ILu R x = 6.0 考点:电流表法测电阻,用图像法处理数据、欧姆定律、并联电路基本规律应用解析:②3v 分布在长为30cm 上面故有单位长度的电压cm v cm v u /1.0303==① 设电阻丝每cm 长的电阻为R 当合上S 1 断开S 2时,设此时电阻丝电流为I '有: u R I 3030=∙' 当合上S 1 、S 2时 x IR LR I =∙'由上两公式得:ILu R x = 作图求出:L-I 的斜率k=60.016cm/A Ω==0016.6ku R x35考点:动量守恒、能量守恒、临界分析解析:(1)p 1和p 2碰撞动量守恒:mv 0=(m+m)v 1 ① 得出:0121v v = P 在p 2上滑行过程 p 1、p 2、p 系统动量守恒: 2mv 0+2mv 1=4mv 2② 得出:0243v v = (2)p 1 p 2 p 第一次等速弹簧最大压缩量最大,由能量守恒得222120)4(21)2(21)2(21)(2v m v m v m E x L mg p -+=++∙μ③ p 刚进入p 2 到p 1 p 2 p 第二次等速时有能量守恒得;222120)4(21)2(21)2(21)22(2v m v m v m x L mg -+=+∙μ④ 由③④得:L v x -=μ3220 1620mv E p = 36. 考点:电磁感应、欧姆定律、并联电路规律、直线两点式解析:(1)图像得出三点坐标o (0,0)b (15,0.1) c (45,0.4)由直线的两点式得I 与ω关系式:⎪⎪⎩⎪⎪⎨⎧≤-≤≤-=451505.01001545,150ωωωω ,I (2)圆盘切割产生的电动势为:ωωω02.021202==+=r B r Br E 当ω=15rad/s 时,E=0.3V ; 当ω=45rad/s 时,E=0.9V ;电源忽略内阻故U p =E 可得: U b =0.3v U c =0.9v(3)由并联电路知识有:R p I I I += ①RE I R =② 由①②得150302.0ωω-=-=-=I I R E I I p ⎪⎩⎪⎨⎧≤-≤≤-=451505.03001545,0ωωω ,p I2013广东生物参考答案:1. 【答案】C【解析】葡萄糖是在叶绿体和细胞质基质内合成,故A 错误,淀粉遇碘变蓝,故B 错误;纤维素是多糖,起单体是葡萄糖,故C 正确;胰岛素通过抑制糖原的分解,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利用从而降低血糖的,故D 错误。
(广东卷)2010年高考理科综合试题物理部分及详细解析

绝密★启用前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共10页,36小题,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 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择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4分。
共6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4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3.图2为节日里悬挂灯笼的一种方式,A 、B 点等高,O 为结点,轻绳AO 、BO 长度相等,拉力分别为F A 、F B ,灯笼受到的重力为 G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F A 一定小于G B .F A 与F B 大小相等 C .F A 与F B 是一对平衡力 D .F A 与F B 大小之和等于G 【答案】B【解析】由等高等长知,左右力对称,选项B 正确。
选项A 错误,有可能大于;选项D 错误,不是大小之和而是矢量之和。
选项C 错误,这两个力的矢量和与重力是平衡力。
14.图3是密闭的气缸,外力推动活塞P 压缩气体,对缸内气体做功800J ,同时气体向外界放热200J ,缸内气体的A .温度升高,内能增加600JB .温度升高,内能减少200JC .温度降低,内能增加600JD .温度降低,内能减少200J 【答案】A【解析】由能量守恒,200800600E Q W ∆=+=-+=J ,内能增加600J ,则温度一定升高。
广东省高考物理考纲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理科综合(物理)考试大纲的说明与解读物理一、物理科要考查的能力1.理解能力: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确切含义,理解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以及它们在简单情况下的应用;能够清楚认识概念和规律的表达形式(包括文字表述和数学表述);能够鉴别关于概念和规律的似是而非的说法;理解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
2.推理能力:能够根据已知的知识和物理事实、条件,对物理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作出正确的判断,并能把推理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
3.分析综合能力:能够独立地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研究,弄清其中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情境,找出其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及有关条件;能够把一个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较简单的问题,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能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物理知识综合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4.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能够根据具体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进行推导和求解,并根据结果得出物理结论;能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像进行表达和分析。
5.实验能力:能独立的完成知识内容表1中所列的实验,能明确实验目的,能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能控制实验条件,会使用仪器,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对结论进行分析和评价;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制定解决方案;能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处理问题,包括简单的设计性实验。
这五个方面的能力要求不是孤立的,着重对某一种能力进行考查的同时在不同程度上也考查了与之相关的能力。
同时,在应用某种能力处理或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种也伴随着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
因而高考对考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能力的考查渗透在以上各种能力的考查中。
二、物理科考试内容与要求物理考试范围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原子物理内容。
对各部分知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表1用字母Ⅰ、Ⅱ标出。
Ⅰ、Ⅱ的含义如下:Ⅰ.对所列知识要知道其内容及含义,并能在有关问题中识别和直接使用,与课程标准中“了解”和“认识”相当。
广东省物理考纲及近年考点分布

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动摩擦因数 Ⅰ
功能关系、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Ⅱ
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Ⅰ
第 1 页,共 6 页
电场
主题 示波管 常见的电容器 欧姆定律 电阻定律 电路
内容
要求 Ⅰ Ⅰ Ⅱ Ⅰ Ⅰ Ⅱ Ⅱ Ⅰ Ⅰ Ⅰ Ⅱ Ⅰ Ⅱ Ⅱ Ⅰ Ⅰ Ⅰ Ⅱ Ⅱ Ⅰ Ⅰ Ⅰ Ⅰ Ⅰ Ⅰ Ⅰ
2010高考
20容的关系 Ⅰ
电阻的串联、并联 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电功率、焦耳定律 磁场、磁感应强度、磁感线 安培力、安培力的方向
35
通电直导线和通电线圈周围的磁场的方向Ⅰ
35 35 36 36 36 35 35 35 15 15 15
W总 1 2 1 2 mvt mv0 2 2
19 19、35 14 14
WG mgh0 mght
1 1 2 W非重 ( mvt2 mght ) ( mv0 mgh0 ) 2 2
G Mm v2 4 2 m m( R0 h) 2 2 ( R0 h) R0 h T
mg
GMm R02
35
只限一维
p mv 2mEk
F库 k
q1q2 r2 E点 k Q r2
F qE
15
WAB qU AB
15
U Ed
第 4 页,共 6 页
2013高考
说明和解读,重要公式记录处
U Q/C
16、34、36 34 36 36 16
I E rR
U rI E
E1 13.6eV
2 U2 R
17
E mc 2
17
EK h W h( 遏 )
2010年全国高考考试大纲(理综物理)及解读

2010年全国高考考试大纲(理综物理)及解读(一)能力要求高考把对能力的考核放在首要位置。
要通过考核知识及其运用来鉴别考生能力的高低,但不应把某些知识与某种能力简单地对应起来。
目前,高考物理科要考核的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理解能力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确切含义,理解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以及它们在简单情况下的应用;能够清楚地认识概念和规律的表达形式(包括文字表述和数学表达);能够鉴别关于概念和规律的似是而非的说法;理解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
2.推理能力能够根据已知的知识和物理事实、条件,对物理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作出正确的判断,并能把推理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
3.分析综合能力能够独立地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弄清其中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情境,找出其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及有关条件;能够把一个较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较简单的问题,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物理知识综合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4.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能够根据具体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进行推导和求解,并根据结果得出物理结论,必要时能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像进行表达、分析。
5.实验能力能独立完成"知识内容表"中所列的实验,能明确实验目的,能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能控制实验条件,会使用仪器,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
能灵活地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处理问题。
(二)考试范围和要求物理要考查的知识按学科的内容分为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及原子和原子核物理五部分。
详细内容及具体说明列在本大纲的"知识内容表"中。
对各部分知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罗马数字Ⅰ、Ⅱ标出。
Ⅰ、Ⅱ的含义如下:Ⅰ。
对所列知识要知道其内容及含义,并能在有关问题中识别和直接使用它们。
Ⅱ。
对所列知识要理解其确切含义及与其他知识的联系,能够进行叙述和解释,并能在实际问题的分析、综合、推理和判断等过程中运用。
2010广东高考理综

2010广东高考理综引言2010年广东高考理综科目是广东省高考中的一项重要科目,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三个部分。
这些科目主要考察学生对于自然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能力的掌握程度。
本文将对2010年广东高考理综科目的考试内容、考试难度以及学生备考策略进行分析和讨论。
考试内容物理2010年广东高考物理部分的考试内容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向:1.力学:包括牛顿运动定律、力与运动、动能与动能定理、功与能量、万有引力等;2.热学:包括热与温度、量热学定律、理想气体、热力学定律等;3.光学:包括光的反射和折射定律、光的干涉和衍射等;4.电学:包括电路中的电流和电阻、电功率和电能、电路的组成和分析等。
在2010年的物理部分考试中,重点考查了学生对于力学和电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化学2010年广东高考化学部分的考试内容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向:1.无机化学:包括化学式计算、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元素周期表等;2.有机化学:包括有机物的分类、官能团、有机反应等;3.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包括溶液的浓度计算、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平衡等。
在2010年的化学部分考试中,重点考查了学生对于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生物2010年广东高考生物部分的考试内容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向:1.生物的基本单位:包括细胞组成、细胞膜结构、细胞的功能等;2.遗传与进化:包括遗传的基本原理、基因突变和基因的传递等;3.动物和植物的生殖:包括动物和植物的生殖方式、生殖器官等;4.生物的调节与协调:包括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等。
在2010年的生物部分考试中,重点考查了学生对于细胞结构与功能、遗传与进化、生殖方式以及生物的调节与协调等方面的知识。
考试难度2010年广东高考理综科目整体的考试难度适中,难度集中在难度系数稍高的题目上。
以下是对各部分的难度进行的详细分析:物理2010年广东高考物理部分的考试难度略高,尤其是在力学和电学方面的题目较为复杂,需要考生具备扎实的物理理论知识和分析解题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5 35 35 35 35 15 15 15 21 21 21
f洛 qvB mv 2 R
R mv qB
F安 BIL
左手定则
2 R 2 m v qB
T
15 15 19 19
35
36 36
EN
t
E BLv
右手定则
19
16 16
理想变压器 远距离输电 氢原子的光谱 氢原子的能级结构、能级公式
U Q W
知道中学物理涉及的国际单位制的基 本单位和其他物理量的单位。包括小 单位制 Ⅰ 时、分、升、电子伏特(eV)、摄氏度 (℃)、标准大气压(atm)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探究动能定理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实验 测定金属的电阻率、螺旋测微器 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线 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练习使用多用电表 传感器的简单应用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34 34 34 3W总
v2 4 2 mr 2 mr 2 r T
1 2 1 2 mvt mv0 2 2
WG mgh0 mght
功能关系、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Ⅱ
1 1 2 W非重 ( mvt2 mght ) ( mv0 mgh0 ) 2 2
G Mm v2 4 2 m m ( R h ) 0 ( R0 h)2 R0 h T2
vt v0 at
vt / 2 v0 vt 2
s0~ t v0t
vs / 2
1 2 at 2
vt2 v02 2as
F合 m
2 v0 vt2 2
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动摩擦因数 Ⅰ
f N
F弹 kx
a
x v0t , y
v 1 2 y gt , v y at , y 2 v0 x / 2
原子核的组成、放射性、衰变、半衰期
U2
n2 U1 n1
E1 n2
P U1I1 U 2 I 2
2 U2 R
原子结构
17
En
E1 13.6eV
放射性同位素 原子核 核力、核反应方程 结合能、质量亏损 裂变和聚变、裂变反应堆 射线的危害和防护 光电效应 光电效应 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方程
I
E rR
U rI E
第 2 页,共 5 页
2010-2013年普通高考广东省理综考纲物理部分解读
主题 内容 磁场、磁感应强度、磁感线 安培力、安培力的方向 磁场 匀强磁场中的安培力 洛伦兹力、洛伦兹力的方向 洛伦兹力公式 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 质谱仪和回旋加速器 电磁感应现象 磁通量 电磁感应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楞次定律 自感、涡流 交变电流、交变电流的图象 交变电流
正弦交变电流的表达式、峰值、有效值
要求 2010高考 Ⅰ Ⅰ Ⅱ Ⅰ Ⅱ Ⅱ Ⅰ Ⅰ Ⅰ Ⅱ Ⅱ Ⅰ Ⅰ Ⅰ Ⅰ Ⅰ Ⅰ Ⅰ Ⅰ Ⅰ Ⅰ Ⅰ Ⅰ Ⅰ Ⅰ Ⅰ 18 18 19 19 19 16 36 36 36
2011高考
2012高考
2013高考
通电直导线和通电线圈周围的磁场的方向 Ⅰ
说明和解读,重要公式记录处 1、安培力的计算仅限于B⊥I。2、洛伦兹力的计 算仅限于B⊥v。
F库 k q1q2 r2 E点 k Q r2
2011高考 36
2012高考 36 36
2013高考 35 只限一维
说明和解读,重要公式记录处
35
p mv 2mEk
F qE
WAB qU AB
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Ⅰ
U Ed
U Q/C
电容器的电压、电荷量和电容的关系 Ⅰ
a
s T2
vt /2 v
a m1 F
U rI E, r | k |, E b
第 4 页,共 5 页
实验
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知道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的办法减小偶然误差,能在某些实验中分析误差 的来源,不要求计算误差。③知道有效数字的概 念,会用有效数字表达直接测量的结果,间接测 量的有效数字运算不作要求。
mg
GMm R02
第 1 页,共 5 页
2010-2013年普通高考广东省理综考纲物理部分解读
主题 内容 碰撞与 动量、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动量守 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 恒 物质的电结构、电荷守恒 静电现象的解释 点电荷 库仑定律 静电场 电场强度、点电荷的场强 电场 电场线 电势能、电势 电势差 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 示波管 常见的电容器 欧姆定律 电阻定律 电路 电阻的串联、并联 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电功率、焦耳定律 要求 2010高考 Ⅱ Ⅰ Ⅰ Ⅰ Ⅰ Ⅱ Ⅰ Ⅱ Ⅰ Ⅰ Ⅱ 35 20、35 15 Ⅱ Ⅰ Ⅰ Ⅱ Ⅰ Ⅰ Ⅱ Ⅱ Ⅰ 35 34 36 36 16 16、34、36 21 20 15 21 21 21 21
2010-2013年普通高考广东省理综考纲物理部分解读
主题 内容 要求 2010高考 Ⅰ Ⅱ Ⅱ Ⅰ Ⅰ Ⅱ Ⅱ Ⅱ Ⅱ Ⅱ Ⅱ Ⅰ Ⅱ Ⅰ Ⅱ Ⅱ Ⅱ Ⅱ Ⅱ Ⅰ Ⅰ 35 35 35 35 20 35、36 35、36 36 36 20 20 21 36 17 19、35 14 14 19 36 35 17 17 20 20 17、21、36 17、21 15 15 14 14 斜抛运动只作定性要求 20、21 13、16 13 35 16 16 36 16、35 16、35 36 19、20 20 14、19、21 17、35 35 36 36 36 36 13、19 30 2011高考 2012高考 2013高考 说明和解读,重要公式记录处 质点的 参考系、质点 直线运 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动 匀变速直线运动及其公式、图象 形变、弹性、胡克定律 相互作 矢量和标量 用和牛 力的合成和分解 顿运动 定律 共点力的平衡 牛顿运动定律、牛顿定律的应用 超重和失重 运动的合成和分解 抛体运 抛体运动 动与圆 匀速圆周运动、角速度、线速度、向心加速 度 周运动 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离心运动 功和功率 机械能 动能和动能定理 重力做功和重力势能 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万有引 环绕速度(第一宇宙速度) 力定律 第二宇宙速度和第三宇宙速度 经典时空观和相对论时空观
E mc 2
18 18 17
EK h W h( 遏 )
第 3 页,共 5 页
2010-2013年普通高考广东省理综考纲物理部分解读
主题 内容 要求 2010高考 Ⅰ Ⅰ Ⅰ Ⅰ Ⅰ Ⅰ Ⅰ Ⅰ Ⅰ Ⅰ Ⅰ Ⅰ Ⅰ Ⅰ 14 14 14 14 14 14 14 14 18 18 14 18 2011高考 2012高考 2013高考 定性了解 说明和解读,重要公式记录处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实验依据 分子动 理论与 阿伏加德罗常数 统计观 气体分子运动速率的统计分布 点 温度是分子热运动动能的标志、内能 固体的微观结构、晶体与非晶体 液晶的微观结构 固体、 液体的表面张力现象 液体和 气体实验定律 气体 理想气体 饱和蒸汽、未饱和蒸汽、蒸汽压 相对湿度 热力学 热力学第一定律 定律与 能量守恒 能量守 热力学第二定律 恒
2010-2013年普通高考广东省理综考纲物理部分解读
主题 内容 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直径大小 要求 2010高考 2011高考 2012高考 2013高考 说明和解读,重要公式记录处 U rI E, r | k |, E b
第 5 页,共 5 页
知道国际单位制中规定的单位符号
①要求会正确使用的仪器主要有:刻度尺、游标 卡尺、千分尺、天平、秒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 或电磁打点计时器、弹簧秤、电压表、电流表、 多用电表、滑动变阻器 、温度计等。②要求认识 误差在实验中的重要性,了解误差的概念,知道 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知道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的办法减小偶然误差,能在某些实验中分析误差 的来源,不要求计算误差。③知道有效数字的概 念,会用有效数字表达直接测量的结果,间接测 量的有效数字运算不作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