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和吸收》习题3
2020七年级生物下册 4.2.2《消化和吸收》习题3 (新版)新人教版

《消化和吸收》一、选择题1. 下列含消化液种类最多的器官是()A. 胃B. 小肠C. 大肠D. 肝脏2. 人饥饿的时候,肚子会咕咕叫.这是胃部肌肉挤压其内部的水和空气就会发出咕咕叫的声音.以下关于胃的说法,正确的是()A. 胃位于腹腔的右上方,上连食道,下接十二指肠B. 胃壁内有胃腺,可分泌胃液,能对脂肪进行初步消化C. 胃的主要功能是暂时储存食物,并对食物进行初步消化D. 胃内形成的食糜中含有淀粉、麦芽糖、氨基酸、脂肪酸3. 如图表示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中各部位(依次用A、B、C、D、E表示)被消化的程度.图中哪一条曲线表示蛋白质的消化过程()A. XB. YC. WD. X、Y、W都是4. 在人体下列各组器官中,都具有消化功能的一组是()A. 口腔、食管、胃B. 口腔、胃、小肠C. 胃、小肠、大肠D. 口腔、小肠、大肠5. 人体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主要场所是()A. 胃B. 大肠C. 小肠D. 口腔6. 下列关于人体消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 口腔是消化淀粉最主要的场所B. 胃液可初步消化蛋白质、脂肪C. 胆汁中不含有消化酶,对食物消化不起作用D. 肠液和胰液中都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7. 如图是人体消化系统的部分器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①分泌的消化液中含有消化脂肪的酶B. ②能分泌初步消化蛋白质的酶C. ③分泌的消化液含有多种消化酶D. ④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8. 下列属于物理消化的是()①唾液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②胆汁将脂肪乳化成微粒③牙齿将食物咀嚼碎块④胃、肠的蠕动和搅拌,将食物与消化液充分混合⑤胃液将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A. ①③⑤B. ②③⑤C. ①④D. ②③④9. 下列哪个实例能够说明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A. 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B. 单细胞生物草履虫的生殖主要是靠细胞分裂实现的,表膜具有呼吸和排泄功能C. 心脏是为血液循环提供动力的器官D.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在细胞的生长、发育中起重要作用10. 下列关于食物消化的叙述述中,错误的是()A. 淀粉经消化酶的作用,消化变成葡萄糖B. 脂肪经胆汁作用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C. 蛋白质经消化醉的作用变成氨基酸D. 水、无机盐和维生康在消化道内不经吸收消化直接被吸收11. 有甲乙丙丁四种消化液,它们都不是胰液,甲乙两种消化液都能消化淀粉,而丙、丁两种消化液均不能消化淀粉,但丙的消化液能使蛋白质得到初步消化,在甲、乙两种消化液中分别加入适量的丁后,丁可使消化液消化脂肪,而不能促进甲消化液消化脂肪.则这四种消化液分别是()A. 唾液、肠液、胃液、胆汁B. 唾液、胃液、肠液、胆汁C. 唾液、胆汁、肠液、胃液D. 肠液、唾液、胃液、胆汁12. 如图表示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中各部位(依次用A、B、C、D、E表示)被消化的程度.途中哪一条线表示脂肪的消化过程()A. XB. YC. DD. 没有13. 对于人体相关的结构和功能描述中,正确的是()A. 制作药丸胶囊最好用蛋白质原料,不伤胃B. 消化就是将大分子物质转变为小分子物质,小分子进入血液为吸收C.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它分泌的消化液含有多种消化酶D. 蛋白质只能在小肠被分解,是主要的供能物质14. 人体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如图所示的()A. ①B. ②C. ③D. ④15. 下列消化液中,含有消化蛋白质的酶是()A. 唾液、胃液、肠液B. 肠液、胆汁、胰液C. 唾液、胰液、肠液D. 胃液、胰液、肠液16. 下列消化夜中,不含消化酶的是()A. 胃液B. 肠液C. 胰液D. 胆汁17. 细嚼馒头有甜味,这是因为()A. 该实验可证明唾液能消化淀粉,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转变成葡萄糖B. 淀粉有甜味C. 部分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转变成麦芽糖D. 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18. 消化道中既无消化功能又无吸收功能的结构是()A. 口腔B. 食道C. 胃D. 大肠19. 馒头富含淀粉,人体内参与淀粉消化的消化液有()A. 胃液、肠液、胆汁B. 唾液、胃液、胰液C. 唾液、肠液、胰液D. 胆汁、肠液、胰液20. 人体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A. 食道B. 胃C. 小肠D. 大肠21. 图中A、B、C、D依次表示消化道相邻的几个器官,曲线X、Y、Z表示三大类有机物在上述器官中被消化的程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X为脂肪,消化器官是AB. Y为淀粉,消化器官是C和DC. Z为蛋白质,消化器官是DD. X、Y、Z都能在D进行消化二、填空题22. 在营养物质的消化过程中,口腔就开始消化的是 ______ ,胃内开始消化的是______ 全部在小肠内消化的是 ______ .23. 肠是消化的主要场所,大肠是吸营物质的主要场所. ______ .(断对错)24. 根据图“消化系统的组成”,不填序号,填名称:其中______ 是最大的消化腺,可以分泌______ , ______ 是主要的消化器官.食物的营养成分大部分在 ______ 被吸收.三、实验题25.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进行了如图的实验.请分析解答下列问题:(1)以①号试管和②试管进行对照实验时,是为了探究 ______ 对馒头的消化作用.(2)要探究“牙齿的咀嚼和舌头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作用”,应选用①、③号试管进行实验,那么图中“?”处的处理方法是 ______ .(3)将三支试管放入37℃温水中,10分钟后取出,滴加碘液,不会变蓝的是 ______ 号试管,原因是 ______ .四、简答题26. 如图是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所做的“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探究实验:实验过程:1号试管:加入馒头碎屑和2mL唾液,并充分搅拌;2号试管:加入馒头碎屑和2mL清水,并充分搅拌;3号试管:加入馒头块和2mL唾液,不搅拌.将三支试管都放入37℃的温水中保温10分钟,取出冷却后分别加入2滴碘液,摇匀后观察试管中馒头的颜色的变化.实验结果:1号试管不变色,而2号试管和3号试管中的馒头可能变成 ______ 色.结果分析:1号试管中的馒头碎屑没有变色,原因是馒头中的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变成了______ .2号试管中馒头碎屑变色的原因是 ______ .3号试管中馒头块变色的原因是馒头块中的淀粉没被唾液彻底的消化,淀粉遇碘变蓝色.实验结论:淀粉的化学消化是从 ______ 开始的.27. 某同学为了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做了如下实验,他先取好唾液备用,并在实验过程中涉及到以下步骤(如图),请分析作答.(1)请整理出他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用字母表示)______.(2)你认为他探究的问题是______,变量是______.(3)该同学将试管放入37℃水中的目的是______.这应用了______的实验方法.(4)你预期的实验结果是______号试管不变成蓝色,原因是______.(5)1号试管的作用是______.28. 如图为人体消化系统模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消化道是食物的通道,而消化系统不与食物接触的消化器官有 ______ (填代号).(2)既能消化淀粉又能消化脂肪的消化液来自于 ______ (填代号).(3)5月20日是中国学生营养日,合理营养有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下列饮食习惯及解释合理的是 ______ .A、每天喝一杯牛奶可获取蛋白质,其在图中3处被初步消化B、多吃高能量的麦当劳食品可促进身体快速发育C、吃到发霉的花生不要紧,机体具有解毒和排毒能力(4)小强上课时突然出现低血糖现象,吃了几颗糖后症状缓解了.糖消化后的产物在 ______ (填代号)处被吸收.29. 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进行了三种处理:①将馒头碎屑与唾液放入1号试管中充分搅拌;②将馒头碎屑与清水放入2号试管中充分搅拌;③将馒头块与唾液放入3号试管中不搅拌.如图所示:(1)1和2号试管做对照,变量是 ______ .1和3号试管做对照,变量是 ______ .(2)若将3支试管都放入37℃左右的温水中,5~10分钟后取出, ______ 号试管中的物质遇碘后不变蓝,分析其中原因是 ______ .(3)结合实验得出,馒头的消化与 ______ 有关.30. 糯米是家庭酿酒的主要原料.为什么不采用普通米做酿酒原料呢?小余就此问题进行了探究:小余就此问题进行了探究:取2支试管分别贴上1、2号标签,分别加入普通米饭和糯米饭(每份米饭均切成两小块),各实验变量及10分钟后淀粉分解情况见下表试管编号等质量的米饭种类唾液振荡后保温是否搅拌加入碘液结果1 普通米饭2毫升37℃水浴中保持10分钟充分搅拌2滴不变蓝2 糯米饭变蓝(1)1号试管不变蓝的原因是唾液中含有 ______ 酶,它能促进淀粉的分解;(2)本实验除了采取控制变量法、对比法外,还采用了哪种实验方法? ______ ;(3)通过本实验探究,小余得出了采用糯米酿酒的原因是 ______ ;(4)为了让实验结论更具有说服力,小余取用不同质量的米饭重复上述实验,结果发现1、2 号试管都变蓝,造成两次实验结论不符的可能原因是本次实验中 ______ .《消化和吸收》【答案】1. B2. C3. B4. B5. C6. D7. A8. D9. B10. B11. A 12. B 13. B 14. B15. D16. D 17. C 18. B 19. C20. C21. D22. 淀粉;蛋白质;脂肪23. ×24. ④肝脏;胆汁;⑤小肠;⑤小肠25. 唾液;不搅拌;①;唾液中的淀粉酶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26. 蓝;麦芽糖;没有加入唾液,淀粉不分解,淀粉遇碘变蓝色;口腔27. DACB;唾液的消化作用;唾液;模拟口腔中的温度使唾液淀粉酶的活性最高;模拟;2;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成麦芽糖;对照28. 8、10、4;4、6;A;629. 唾液;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①;唾液中含有的唾液淀粉酶,将馒头里的淀粉分解成了麦芽糖;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有关、唾液的分泌30. 唾液淀粉;转换法;糯米比普通大米的淀粉含量高一些;米饭的质量过大或淀粉消化分解的时间不够或唾液的量不够【解析】1.解:口腔中含有的消化液是唾液腺分泌的唾液,胃里只有胃腺分泌的胃液,小肠里有肠腺分泌的肠液,胰腺分泌的胰液和肝脏分泌的胆汁也通过导管流入小肠;其它消化道内如大肠没有消化液.因此消化道的不同部位含消化液的种类最多的是小肠.故选:B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等器官;消化腺有位于消化道内的小消化腺和位于消化道外的大消化腺组成,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直接或通过导管流入消化道参与食物的消化;据此解答.各段消化道对食物的消化能力是不同的,这是与各段消化道中含有的消化液有关.2.解:A、胃位于腹腔的左上方,上连食道,下接十二指肠.不符合题意;B、胃壁内有胃腺,可分泌胃液,能对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不符合题意;C、在消化道内,胃呈囊状,具有较大的伸展性,成年人的胃能容纳2升左右的食物.胃内有胃腺,能分泌胃液,胃液里面含有胃蛋白酶,能对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所以胃的功能有两个:贮存食物;对食物进行初步消化.符合题意;D、胃内形成的食糜中含有淀粉、麦芽糖、多肽(蛋白质的初步分解产物)、蛋白质、脂肪,不符合题意.故选:C在消化道内,胃呈囊状,具有较大的伸展性,成年人的胃能容纳2升左右的食物.胃内有胃腺,能分泌胃液,胃液里面含有胃蛋白酶,能对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所以胃的功能有两个:贮存食物;对食物进行初步消化.胃的功能可结合着胃的结构特点理解掌握,难度较小.3.解:从图中可以看出:在人体消化道中,数量首先变少的是X,然后是Y,最后是W,这说明最先被消化的是食物X,然后是食物Y,食物甲W最后被消化.由此可以判断X是淀粉,Y 是蛋白质,W是脂肪.三种营养物质都能在D内被消化,说明D代表小肠;X淀粉在A内也能被消化,说明A是口腔;Y开始消化的部位C就是胃;B没有消化功能,且位于位于口腔中间,可以判断图示中B是食道.C胃中的消化液是胃液,D小肠中有胰液、肠液和胆汁三种消化液.故选:B淀粉最先在口腔内就被消化.在口腔中,唾液中含有淀粉酶,可以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然后再在小肠中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分解成葡萄糖.蛋白质开始消化的部位是胃.在胃中胃蛋白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初步消化成多肽;然后再在小肠中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分解成氨基酸.脂肪只能在小肠内被消化.在小肠中,首先在胆汁的作用下,脂肪被乳化成脂肪微粒,加大了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然后再在小肠中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回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过程.4.解:A、食管不具有消化功能;B、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胃里的胃液含有初步消化蛋白质的酶,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肝脏分泌的胆汁也进入小肠,胆汁虽然不含消化酶,但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使脂肪变成微小颗粒,增加了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CD、大肠不具有消化功能.故选:B食物中含有的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而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此题考查了各段消化道对食物的消化能力和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能力,小肠是主要的消化和吸收器官.5.解: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这是与小肠的结构特点相适应的:小肠长约5~6 m,小肠内具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被吸收进入小肠内壁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中.故选:C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有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和肝脏.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6.解:A、淀粉在口腔内开始被消化,在口腔中可以被唾液淀粉酶分解麦芽糖,在小肠中肠液和胰液中酶的作用下变成葡萄糖;A错误;B、蛋白质在胃中开始被消化,在胃蛋白酶的作用下被初步消化,然后进入小肠,在小肠中肠液和胰液中酶的作用下变成氨基酸;脂肪的消化只在小肠中进行,B错误;C、肝脏分泌胆汁,在胆汁的作用下,脂肪被乳化为脂肪微粒,C错误;D、肠液和胰液里含有多种消化酶,能对糖类和蛋白质、脂肪进行化学性消化.D正确.故选:D人体所需的类营养物质中,有些是小分子的物质可以直接被人体吸收,而有些的大分子的,如淀粉、蛋白质和脂肪,需经过消化后变成小分子的物质才能被吸收.人体内的消化腺有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肝脏等,分别分泌唾液、胃液、肠液、胰液、胆汁.胆汁中不含有消化酶,不能对脂肪进行化学性消化.7.解:A、①是肝脏,能够分泌胆汁,胆汁不含消化酶,A错误;B、②是胃,胃内有胃腺,能分泌胃液,胃液里面含有胃蛋白酶,能对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B正确;C、③是胰腺,胰腺能够分泌胰液,胰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能够消化脂肪、蛋白质、糖类等,C正确;D、④是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分泌肠液,含有多种消化酶,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D正确.故选:A.图示为消化系统模式图,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其中①是肝脏,②是胃,③是胰腺,④是小肠.消化道的组成,特别是小肠的结构与消化功能相适应的特点,是考查的重点内容.8.解:题干中②胆汁将脂肪乳化成微粒、③牙齿将食物咀嚼碎块④胃、肠的蠕动和搅拌,将食物与消化液充分混合.食物只发生了形状上的变化,并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性消化.①唾液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⑤胃液将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生成了新物质麦芽糖、氨基酸,属于化学性消化.可见D正确.故选:D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为化学性消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只发生物质状态或形状上的变化为物理性消化,如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等.判断化学性消化和物理性消化的关键是否有新物质生成.9.解:A、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说明消化系统的组成,不符合题意;B、单细胞生物草履虫的生殖主要是靠细胞分裂实现的,表膜具有呼吸和排泄功能,说明单个的细胞就能完成一个个体的生命活动,说明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符合题意;C、心脏是为血液循环提供动力的器官,是心脏的功能,不符合题意;D、细胞核是细胞的一种结构,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在细胞的生长、发育中起重要作用,是细胞核在细胞中的功能,不符合题意.故选:B,除病毒外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物体的组织、器官、系统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体的细胞有细胞膜,可以保护细胞,同时控制物质的进出,使之从结构上成为一个独立的单位.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10.解:人体所需的类营养物质中,有些是小分子的物质可以直接被人体吸收,而有些的大分子的,如淀粉、蛋白质和脂肪,需经过消化后变成小分子的物质才能被吸收.A中淀粉最最先被消化,在口腔中可以被唾液淀粉酶分解麦芽糖,在小肠中肠液和胰液中酶的作用下变成葡萄糖;B中脂肪只能在小肠中被消化,在小肠内,在肝脏分泌的胆汁的作用下,被乳化为脂肪微粒,然后再在小肠中肠液和胰液中酶的作用下变成甘油和脂肪酸.C中蛋白质在胃中开始被消化,在胃蛋白酶的作用下被初步消化,然后进入小肠,在小肠中肠液和胰液中酶的作用下变成氨基酸;D中水、无机盐、维生素都是小分子物质,能够被人体消化道直接吸收,而淀粉、蛋白质和脂肪需分别被消化成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才能被人体消化道吸收.故选:B.此题主要考查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过程,以及营养物质被吸收的过程.要解答此题需掌握这三类营养物质被消化的过程和消化的终产物.其消化过程如下:胆汁中不含有消化酶,不能对脂肪进行化学性消化,熟记本知识点即可正确解答.11.解:参与消化食物的消化液有口腔中的唾液、胃里的胃液、小肠中的肠液、胰液和胆汁,唾液中只含有能够初步消化淀粉的酶,胃液中只含有能够消化蛋白质的胃蛋白酶,肠液和胰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胆汁中不含消化酶,但能够促进脂肪的消化;已知甲乙丙丁都不是肠液,甲和乙都能消化淀粉,丙和丁都不能消化淀粉;则甲和乙为唾液和胰液,丙和丁为胃液和胆汁,又知丙能使蛋白质得到初步消化,丁可促进脂肪消化,则丙是胃液,丁是胆汁;丁不能促进甲消化脂肪,说明甲中不含有消化脂肪的酶,应该是唾液,则丙是胰液.即甲乙丙丁四种消化液分别为唾液、胰液、胃液、胆汁.故选:A食物中的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而这些物质的消化需要各种消化液的参与.要知道各种消化液的作用,还要根据已知条件进行推理.12.解:淀粉的消化开始于口腔,胃不能消化淀粉,在小肠内淀粉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口腔和胃都不能消化脂肪,脂肪的消化在小肠里进行,小肠里有胆汁、胰液和肠液等多种消化液,脂肪在小肠里被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因此,图中表示脂肪消化过程的是Y曲线.表示淀粉消化的是X曲线.故选:B(1)食物所含的营养物质中,水、无机盐、维生素是小分子的物质能够直接被人体消化道吸收,而蛋白质、淀粉和脂肪是大分子物质需经过消化后分别变成氨基酸、葡萄糖、甘油和脂肪酸小分子物质才能被吸收.(2)图中,X为淀粉的消化曲线,Y为脂肪的消化曲线,A、B、C、D、E为消化道的各器官,依次为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过程以及正确识图.13.解:A、制药厂常把一些药物封装在淀粉制成的胶囊中给人服用,其依据是胶囊(淀粉)化,胶囊会完好的进入小肠,胶囊在小肠内被消化液分解消化,释放出药物.这样可以减少对胃的刺激,起到保护胃的作用.A错误;B、消化是指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被分解成可吸收的成分的过程.食物中含有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而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B正确;C、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它分泌的胆汁不含消化酶,C错误;D、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蛋白质在胃和小肠内被分解,D错误.故选:B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中,有些是小分子的物质可以直接被人体吸收,而有些的大分子的,如淀粉、蛋白质和脂肪,需经过消化后变成小分子的物质才能被吸收.解题的关键是掌握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的过程.14.解: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这是与小肠的结构特点相适应的:小肠长约5~6 m,小肠内具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肠液、胰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胆汁能促进脂肪的消化;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被吸收进入小肠内壁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中.故选:B.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图中①肝脏,②小肠,③胃,④胰腺.此题考查了小肠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小肠很长;表面积大;消化液种类多.15.解:蛋白质在消化道被消化的过程是: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唾液中只含有消化淀粉的唾液淀粉酶,对蛋白质没有消化作用.胆汁不含消化酶,只对脂肪有乳化作用.因此参与蛋白质消化的消化液有胃液、肠液、胰液.故选D食物中含有的六大类营养物质中,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而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蛋白质的消化过程.16.解:A、胃液中含有蛋白酶,故不符合题意.B、肠液中含有消化蛋白质、糖类、脂肪的消化酶,故不符合题意.C、胰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不符合题意.D、胆汁中不含消化酶,但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能把脂肪变成微小颗粒,增加了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从而有利于脂肪的消化,故符合题意.故选:D人体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和肝脏,它们的功能分别是分泌唾液、胃液、肠液、胰液和胆汁等消化液,据此答题.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明确各种消化腺的功能.17.解:口腔中的唾液内含有唾液淀粉酶.细嚼馒头,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将馒头内的淀粉分解为麦芽糖,所以感觉有甜味.没有被消化的淀粉和麦芽糖,最终在小肠内,在肠液、胰液的共同作用下,最终被分解为葡萄糖被人体吸收.故选:C.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如下:据此解答:掌握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初步消化作用就可解答此题.18.解: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只有消化没有吸收功能的是口腔,只有吸收没有消化功能的是大肠,既有消化又有吸收功能的是胃和小肠,既没有消化又没有吸收功能的是咽和食道.故选:B。
生理学 第六章消化和吸收练习题及答案

第六章消化和吸收一、填空题1.消化可分为①消化和②消化两种方式。
2.消化道平滑肌的电活动有①、②和③等三种形式。
慢波的起步点是④细胞。
3.副交感神经兴奋通常引起胃肠道运动①,腺体分泌② ; 交感神经兴奋主要引起胃肠道运动③ ,腺体分泌④。
另外,消化管壁内还有完整的、可以独立完成反射活动的整合系统,称为⑤。
4.胃肠激索的作用主要有①、②和③。
5.胃肠道共有的运动形式是①,小肠所特有的运动形式是②;最重要的消化液是③ ; 营养物质消化和吸收的最主要部位是④。
6.胃的功能是①食物并向十二指肠输送②。
胃的运动形式主要有③、④和⑤。
7.胃液的成分除水以外,主要还有①、②、③和④。
8.内因子是由胃的①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有促进回肠上皮细胞吸收②的作用,缺乏它时将引起③。
9.消化期胃液的分泌,按照感受食物刺激的部位可分为①期、②期和③期三个时期。
10.胰液中消化蛋白质的酶有①和②,消化淀粉的酶是③,消化脂肪的酶是④,此外,还有碱性物质⑤。
11.胆汁成分包括①、②、③等,其中与消化活动有关的是④,其主要作用是⑤。
12.糖类和氨基酸的吸收是经过①途径,而大分子脂肪酸的吸收是经过②途径。
糖类吸收的主要分子形式是③,蛋白质吸收的主要形式是④,脂肪吸收的主要形式是甘油、脂肪酸和⑤。
回肠能主动吸收⑥和⑦。
13.肝脏参与体内①、②、③、④和⑤等功能,其中以⑥功能最为重要。
二、选择题[A型题]1.胃肠道平滑肌节律性收缩的频率主要取决于()A.慢波的幅度B.慢波的频率C.动作电位的幅度D.动作电位的频率E.平滑肌本身的节律2.消化道平滑肌的基本电节律的起步点为()A. Cajal细胞B.浆膜层C.黏膜层D.纵行肌E.环行肌3.消化道平滑肌的紧张性和自动节律性主要依赖于()A.交感神经支配B.副交感神经支配C.肌间神经丛的作用D.黏膜下神经丛的作用E.平滑肌本身的特性4.胃肠平滑肌细胞动作电位去极化期产生的主要离子基础是()A. K+内流B. Na+内流C. Ca2+内流D. Na+与K+内流E. CI-外流5.消化道平滑肌动作电位发生在()A.慢波的去极化波上B.慢波的复极化波上C.自发复极化发上D.节律性复极化波上E.交感神经兴奋的基础上6.消化道平滑肌对下列刺激不敏感的是()A.化学刺激B.电刺激C.牵拉刺激D.温度刺激E.缺血7.下列哪一项分泌最依赖于副交感神经?()A.唾液B.胃液C.胰液D.胆汁E.胃蛋白酶原8.唾液中除含唾液淀粉酶外,还含有()A.蛋白水解酶B.凝乳酶C.脂肪酶D.溶菌酶E.肽酶9.唾液分泌的调节主要是()A.神经反射B.体液因素C.神经反射和体液因素D.自身调节E.体液因素和自身调节10.下列关于食管-胃括约肌的叙述,错误的是()A.该部位平滑肌增厚B.其内的压力比胃内高5~10mmHgC.食物经过食管时可反射性舒张D.胃泌素可刺激其收缩E.可防止胃内容物逆流入食管11.胃的容受性舒张的传出神经是()A.交感神经肾上腺素能纤维B.交感神经胆碱能纤维C.迷走神经胆碱能纤维D.述走神经肽能纤维E.肌间神经丛12.分泌胃泌素的主要部位是()A.胃体B.空肠C.十二指肠D.回肠E.胃窦和十二指肠13.下列关于胃液分泌的描述,错误的是()A.壁细胞分泌盐酸B.壁细胞分泌内因子C.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D.黏液细胞分泌糖蛋白E.幽门腺分泌黏液14.下列抑制胃液分泌的是()A. pH值↑B.低张溶液C.氨基酸D.生长抑素E.乙酰胆碱15.胃容受性舒张的主要刺激物是()A.胃中的食物B.小肠中的食物C.促胰液素D.胆囊收缩素E.咽部和食道中的食物16.胃容受性舒张是通过下列哪一途径实现的?()A.交感神经兴奋B.壁内神经丛兴奋C.迷走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D.迷走神经末梢释放某种肽类物质E.迷走神经引起胃黏膜释放前列腺素17.能使胃蛋白酶原转变为胃蛋白酶的激活物是()A.盐酸B.内因子C. C1-D. Ca2+E. Mg2+18.引起胃泌素释放的主要食物的化学成分是()A.糖类B.脂肪类C.蛋白质消化产物D.维生素类E.无机盐类19.使胰蛋白酶原活化的最主要的物质是()A.盐酸B.促胰液素C.肠致活酶D.胰蛋白酶本身E.糜蛋白酶20.下列能促进胃排空的因素是()A.胃泌素B.肠-胃反射C.促胰液素D.抑胃肽E.生长抑素21.下列关于正常人胰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胰液的pH值约为8B.胰液中碳酸氢钠含量高C.每日分泌量超过1 000 mLD.胰液中含有羟基肽酶E.胰液的分泌以神经调节为主22.胰液中凝乳作用较强的酶是()A.胰脂肪酶B.胰淀粉酶C.肽酶D.胰蛋白酶E. 糜蛋白酶23.促胰液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是使()A.胃运动增强B.胃液分泌减少C.胆汁分泌减少D.胰腺分泌大量消化酶E.胰腺分泌大量水分和碳酸氨盐24.迷走神经兴奋引起胰液分泌的特点是()A.水分少,碳酸氨盐和酶的含量丰富B.水分和碳酸氢盐的合量少,酶含量丰富C.水分多,碳酸氢盐和酶的含量少D.水分、碳酸氢盐和酶的含量均多E.水分和碳酸氨盐的含量多,酶的含量少25下列关于促胰液素作用的措述,错误的是()A.促进肝胆汁分泌B.促进胰液分泌C.促进小肠液分泌D.促进胃运动E.促进胰液分泌HCO3-26.下列关于于胆汁生理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A.胆盐、胆固醇都可乳化脂肪B.胆盐可促进脂肪的吸收C.胆盐可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D.肝胆汁在十二指肠可中和一部分胃酸E.胆囊胆汁在十二指肠可中和一部分胃酸27.胆汁成分中,促进脂肪消化作用最为重要的是()A.胆色素B.胆固醇C.胆盐D.卵磷脂E.碳酸氢盐28.胆汁的主要作用是()A.分解淀粉为麦芽糖B.分解纤维素为葡萄糖C.分解脂肪为甘油和脂肪酸D.分解蛋白质为氨基酸E.促进脂肪的消化和吸收29.人体内最大、最复杂的内分泌器官是()A.消化道B.下丘脑C.腺垂体D.神经垂体E.肾上球30.胃运动的起步点位于()A.胃贲门部B.胃大弯上部C.胃底部D.胃大弯中部E.胃幽门部31.实现胃容受性舒张的途径是()A.交感神经B.迷走神经C.抑胃肽D.促胰液素E.生长抑素32.三大营养物质排空速度由快到慢的正确顺序是()A.糖类、蛋白质、脂肪B.糖类、脂肪、蛋白质C.脂肪、蛋白质、糖类D.脂肪、糖类、蛋白质E.蛋白质、脂肪、糖类33.肠胃反射可()A.促进胃排空,抑制胃酸分泌B.抑制胃排空,促进胃酸分泌C.促进胃排空,促进胃酸分泌D.抑制胃排空,抑制胃酸分泌E.促进胃排空,对胃酸分泌不影响34.促进胃排空的动力是()A.胃的运动B.十二指肠的运动C.小肠的运动D.胃内容物的体积增加E. 十二指肠酸性食糜的刺激35.下列哪一种运动可以出现在结肠而不在小肠?()A.分节运动B.集团蠕动D.0.5~2.0 cm/s的蠕动E.蠕动冲36.引起胆囊收缩的一个重要体液因子是()A.胆盐B.盐酸C.促胰酶素D. 生长抑素E. 胰泌素(促胰液素)37.大肠内的细菌可利用肠内简单的物质合成()A.维生素AB.维生素KC.维生素CD.维生素DE.维生素E38.排便反射和排尿反射的初级中枢位于()A.下丘脑B.中脑C.延髓D.脊髓胸段E.脊髓腰骶段39.在胃中能被吸收的物质是()A.糖的消化产物B.脂肪的消化产物C.水和酒精D.蛋白质的消化产物E.无机盐40.能促进铁吸收的是()A.维生素AB.维生素C和盐酸C.内因子D.维生素DE.维生素E41.维生素B12是许多代谢过程所必需的,下列哪一种情况不会引起其缺乏?()A.胃全切除B.外科切除回肠C.外科切除空肠D.慢性胃炎引起的胃酸缺乏E.胃壁细胞的自身免疫性破坏42.胃肠内容物通过消化道时,停留时间最长的是()A.胃B.空肠C.回肠D.结肠E.直肠43.下列胃肠道内的物质对胃液分泌有促进作用的是()A.盐酸B.脂肪及其消化产物C.蛋白质消化产物D.高张溶液E.淀粉44.下列可防治胃黏膜损伤,对胃黏膜具有保护作用的物质是()A.前列腺素B.胆盐C.肾上腺素D.阿司匹林E.耐酸的幽门螺旋杆菌45.下列对正常时胃酸和胃蛋白酶不会消化胃黏膜本身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A.胃黏膜有黏液-碳酸氢盐屏障保护B.胃上皮细胞的顶端膜及细胞之间存在的紧密连接对H+相对不通透C.胃黏膜合成和释放促胰液素,从而抑制胃酸和胃蛋白酶原的分泌D.胃黏膜上皮细胞处于不断生长、迁移和脱落状态E.胃表面黏液细胞在受到食物的化学和机械刺激时,可分泌大量黏液46当结肠黏膜受到强烈刺激如肠炎时,常引起的运动是()A袋状收缩B.袋快往返运动C.持续的集团运动D.持续的紧张性收缩E.无明显的运动47.下列对大肠内细菌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发酵未消化或不消化的糖类和脂类B.合成维生素A、D、E、KC.将胆红素转化为尿胆素原,胆汁酸初级转化为次级胆汁酸D.分解胆固醇、药物和某些食物添加剂E.使某些氨基酸脱羧生成胺48.刺激支配唾液分泌的交感神经引起的反应是()A.分泌黏液多、酶成分少的唾液B.分泌黏液少、酶成分多的唾液C.分泌黏液少、酶成分也少的唾液D.唾液的血管先收缩后舒张E.唾液分泌量变化不大49.以下关于脂肪吸收的叙述,正确的是()A.若把脂肪加水在37 0C下振摇,即使有胆盐存在,其脂滴也是较大的B.小肠腔里所见到的脂肪小滴即为乳糜微粒C.大部分胆盐在十二指肠内吸收D.在肠上皮细胞内,脂类消化产物在滑面内质网中再发生酯化,形成甘油三酯E.脂肪吸收不良可导致B族维生素吸收减少50.在肠梗阻或肠道感染时,可引起小肠发生()A.强烈的节律性收缩B.蠕动C.蠕动冲D.强烈的紧张性收缩E.移行复合运动[B型题]A.壁细胞B.黏液细胞C.主细胞D.胃幽门黏膜G细胞E.胃黏膜表面上皮细胞1.分泌内因子的是()2.分泌盐酸的是()3.分泌胃泌素的是()4.分泌HCO3-的是()5.分泌胃蛋白酶的是()A.渗透和滤过B.单纯扩散C.易化扩散D.主动转运E.入胞作用6.水分在小肠中被吸收的机制为()7.氨基酸和葡萄糖在小肠中被吸收的机制为()8.水溶性维生素在小肠中被吸收的机制为()9.胆盐在回肠中被吸收的的机制为()A.胆固醇B.胆红素C.胆盐D.胆绿素10.胆汁中有利胆作用的成分是()11.胆汁中与消化有关的成分中主要是()A.胃B.小肠上段C.空肠D.回肠E.结肠12.铁被吸收最快的部位是()13.主动吸收胆盐的部位是()14.主动吸收维生素B12的都位是()A.代谢性酸中毒B.代谢性碱中毒C.混合性碱中毒D.呼吸性酸中毒E.呼吸性碳中毒15.幽门梗阻病人出现严重呕吐,可导致()16.严重腹泻病人可导致()A.胃底部B.胃窦部C.小肠上部D.回肠E.结肠17.分泌胃泌素的主要部位是()18.吸收钙的主要部位是()A.胃泌素B.促胰液素C.胆囊收缩素D.乙酰胆碱E.血管活性肠肽19.引起胰腺分泌大量水分和碳酸氢盐的是()20.主要刺激胃酸分泌的激素是()[C型题]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两者都有D.两者都无1.进食引起的唾液分泌属于()2.进食引起的胃液分泌属于()3.进食引起的胰液分泌属于()4.进食引起的胆汁分泌属于()A.通过毛细血管吸收B.通过毛细淋巴管吸收C.两者都有5.葡萄糖在肠道内吸收的途径是()6.氨基酸在肠道内吸收的途径是()7.脂肪分解产物在肠道内吸收的途径是8.胆固醇在肠道内吸收的途径是()A.高脂肪食物B.高蛋白食物C.两者都是D.两者都不是9.能引起胃液分泌的是()10.能引起胆汁分泌的是()A.正反馈机制B.负反馈机制C.两者都有D.两者都无11.胰蛋白酶原激活的过程有()12.雌激素对促性腺激素的调节中有()A.迷走-迷走反射B.肠-胃反射C.两者都有D.两者都无I3.参与胃容受性舒张的有()14.参与胃排空调控的有()A.胃液分泌B.胰液分泌C.两者都有D.两者都无15.胆囊收缩素能刺激()16.盐酸能刺激()[X型题]1.消化道的生理功能有()A.消化功能B.吸收功能C.免疫功能D.内分泌功能E.排泄功能2.用肠激素的生理作用有()A.调节消化腺的分泌B.调节其他激素的释放C.调节消化道的运动D.营养作用E.调节神经系统的兴奋性3.消化液的生理功能有()A.稀释食物B.改变消化道内的pH值C.保护消化道D.水解食物E.促进某些营养物质的吸收4.机械性消化的作用有()A.磨碎食物B.使食物与消化液混合C.促进消化道的血液循环D.促进已消化的食物吸收E.将食物向消化道的远端推进5.唾液的生理作用有()A.清洁和保护口腔B.湿润、溶解食物C.初步水解蛋白D.杀茵E.能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6.胃的运动功能有()A.储存食物B.使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C.以适宜的速度排D.促进胃的吸收作用E.促进胃黏膜分泌盐酸7.影响胃排空速度的因素有()A.胃泌素B.胃内食物的量C.胃内容物的pH值D.胃内食物的性质E.十二指肠内容物的PH值8.胃黏膜屏障可以防止()A.胃黏膜上皮细胞内H+进入胃腔内B.胃腔内H+扩散入黏膜上皮细胞内C. Na+从黏膜上皮细胞内向胃腔扩散D. Na+从胃腔向黏膜上皮细胞内扩散E. C1-从胃腔向黏膜上皮细胞内扩散9.下列关于胃黏液-碳酸氢盐屏障的描述,正确的有()A.黏液的主要成分为糖蛋白B.防止H+侵入胃黏膜C. 保护维生素B12,使之不被破坏D.防止食物对黏膜的机械损伤E.防止胃酸及胃蛋白酶对黏膜的侵蚀10.胃酸的生理作用有()A.杀菌B.使蛋白质变性C.激活胃蛋白酶原D.促进Ca2+和Fe2+的吸收E.促进胰液、肠液和胆汁分泌11.刺激胃酸分泌的因素有()A.盐酸B.胃泌素C.组织胺D. 乙酰胆碱E.肾上腺糖皮质激素12.抑制胃酸分泌的因素有()A.盐酸B.脂肪C.十二指肠内的高张溶液D.生长抑素E.前列腺素13.胰液中含有()A.胰淀粉酶B.胰脂肪酶C.胰蛋白酶D.糜蛋白酶E.碳酸氢盐14.促进胰液分泌的因素有()A.迷走神经兴奋B.胃泌素C.胆囊收缩素D.血管活性肠肽E.胰泌素(即促胰液素)15.胆汁中含有()A.胆色素B.胆固醇C.胆汁酸D.胆盐E.脂肪酶16.促进胆汁分泌的因素有()A.迷走神经兴奋B.胃泌素C.胆囊收缩素D.胆盐的肠-肝循环E.胰泌素17.胆盐的生理作用有()A.乳化脂肪B.促进胆固醇的吸收C.促进胆汁的分泌D.促进脂肪酸的吸收E.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18.小肠分节运动的作用有()A.促进吸收B.有助于血液及淋巴回流C.使食糜与消化液充分混合D.延长食糜在小肠内的停留时间E.使食糜较快地向小肠下方推进19.使胃肠运动增强的因素有()A.交感神经兴奋B.迷走神经兴奋C.胃泌素D.乙酰胆碱E.阿托品20.进食动作可引起()A.唾液分泌增多B.胃的容受性舒张C.胃运动增强D.肠运动减弱E.胃液、胰液、胆汁分泌增多21.食物中纤维素对胃肠功能的影响()A.限制水的吸收B.刺激肠运动C.增加粪便体积D.缩短粪便在肠内停留的时间E. 降低食物中热量的比率,减慢含能物质的摄取22.大肠的生理功能有()A. 吸收水和电解质B.参与水、电平衡的调节C.加工食物残渣D.形成并暂时储存粪便E.吸收由结肠内微生物产生的维生素B和K23.大肠内细菌活动的作用是()A.促进大肠吸收水B.刺激大肠的运动明C. 促进大肠吸收无机盐D.腐败和酵解食物残渣E.能合成维生素B和K24.消化道吸收铁的特点有()A.主要在小肠上部吸收B.盐酸促进铁吸收C.以亚铁形式吸D.维生素C促进铁吸收E胃大部分切除的病人,易伴发缺铁性贫血25.小肠吸收钙的特点有()A.属于主动动转运过程B.脂肪促进钙吸收C.酸性环境下易吸收D.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E.游离状态下能吸收,被结合而沉淀时不能26.向十二指肠内注入大量盐酸,可引起()A.肠液分泌B.胃液分泌C.胃运动增强D.胰液大量分泌E.胆汁大量分泌27.下列关于胆汁的描述,正确的有()A.胆盐是血红蛋白的代谢产物B.胆盐中基本不含消化酶C.肠对胆盐的重吸收可导致胆汁进一步分泌D.胆盐能促进脂肪的消化和吸收E.氧化钠自胆囊的主动转运移出是胆汁在胆囊内浓缩的机制三、名词解释1.消化(digestion)2.机械性消化(mechanical digestion)3.化学性消化(chemical digestion)4.吸收(absorption)5.紧张性收缩(tonic contraction)6.蠕动(peristalsis)7.分节运动(segmentation contraction)8.(胃的)容受性舒张(receptive relaxation)9.胃排空(gastric empty)10.肠-胃反射(enterogastric reflex)11.胆盐的肠-肝循环(entero-hepatic circulation of bile salt)12. APUD细胞(amine precursor uptake and decarboxylation)13. (胃)黏液-碳酸酸氢盐屏障(mucus-bicarbonate barrier)14.内因子(intrinsic factor)15.胃肠激素(gastrointestinal hormone)16.脑-肠肽(brain-gut peptide)17.基本电节律((basal electric rhythm,BER)四、问答题1.消化道平科肌有哪些生理特点?2.简述胃液分泌的抑制性体液因素。
消化和吸收习题及答案

消化和吸收习题及答案1. 人体的下列消化液中,不含消化酶的是( )A.唾液B.胆汁(正确答案)C.胰液D.肠液2. 以下消化液中对糖类、蛋白质和脂肪都有消化作用的是( )①唾液②肠液③胃液④胰液⑤胆汁A.①②B.②③C.②④(正确答案)D.③⑤3. 牛奶营养丰富,其中的蛋白质在消化道中被初步消化的部位是( ) A.口腔B.胃(正确答案)C.小肠D.大肠4. 细细咀嚼馒头一段时间后,我们会感觉到甜味,这是因为( ) A.馒头本来是甜的B.馒头中的部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正确答案)C.馒头中的部分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D.馒头中的部分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5. 淀粉、蛋白质、脂肪被分解的终产物依次是( )A.氨基酸、葡萄糖、甘油和脂肪酸B.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正确答案)C.甘油和脂肪酸、葡萄糖、氨基酸D.甘油和脂肪酸、氨基酸、葡萄糖6. 如图模拟淀粉的消化过程,“剪刀①”“剪刀②”分别代表两种消化酶。
其中“剪刀②”出现在消化道的哪个部位?( )[单选题]A.口腔B.胃C.小肠(正确答案)D.大肠7. 米饭是我们的主食之一,它在人体内开始被消化和最终被消化的部位分别是( ) A.胃、小肠B.口腔、小肠(正确答案)C.小肠、小肠D.大肠、大肠8. 如图中的曲线表示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系统内的消化程度,其中表达错误的一条是( )A.甲B.乙C.丙(正确答案)D.丁9. 有些药物常被封装在淀粉制成的胶囊中服用,以避免对胃产生刺激。
从淀粉在消化道内的消化特点来看,其原因是( )A.胃能消化淀粉,使药物慢慢渗出B.胃不能消化淀粉,胶囊可经胃进入小肠(正确答案)C.胆汁不能消化淀粉D.淀粉在口腔内初步消化,便于吞咽10. 下图为与人体消化有关模式图,X代表物质,Y代表结构,Z代表X在Y结构中被分解后形成的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X——> Y ——>Z若X代表麦芽糖,Y代表小肠,则Z代表葡萄糖(正确答案)若X代表蛋白质,Y代表胃或小肠,则Z代表氨基酸若X代表淀粉,Y代表口腔或小肠,则Z代表葡萄糖若X代表脂肪,Y代表胆囊或肝脏,则Z代表甘油和脂肪酸11. 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 )A.胃B.肾小管C.大肠D.小肠(正确答案)12. 下列消化器官中,只能吸收少量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的是( )A.口腔B.食道C.大肠D.小肠(正确答案)13.小肠的结构特点中,能扩大消化、吸收面积的是( )①小肠很长②小肠绒毛③肠腺④皱襞⑤绒毛内有毛细血管⑥绒毛内有毛细淋巴管[单选题]A.①⑤⑥B.①②④(正确答案)C.③⑤⑥D.②③④14. 小肠是人体消化系统的重要器官。
《生理学》消化和吸收练习题

《生理学》消化和吸收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消化 2.化学性消化 3.吸收 4.胃排空 5.胃肠激素(二)填空题1. 营养物质包括、、、、和。
2. 消化的两种方式是和。
3. 在和已被激活的的作用下,胃蛋白酶原转变为胃蛋白酶,其最适PH值是。
4.对消化器官的功能活动具有重要调节作用的胃肠激素是、、和。
5.消化能力最强的消化液是,缺乏时可引起和的消化障碍。
6. 胃的运动形式有、和。
7.消化管内的消化液有、、、和。
8. 副交感神经兴奋可使消化管运动,消化腺分泌,括约肌。
9. 小肠的运动形式有、和。
10. 胆汁由分泌,在中储存和浓缩,主要成分是,可促进食物中的消化和吸收。
11. 胰液中的酶主要有有、、和。
12. 大肠内的细菌可利用某些简单物质合成和。
13. 内因子能促进吸收,若内因子缺乏(如胃大部切除的病人),可引起。
14. 胃液的主要成分有、、和。
15. 胃黏膜有两种抵御胃酸侵蚀的屏障是和。
16.口腔内杀菌抑菌的物质是,胃内杀菌抑菌的物质是,大肠内的约占粪便固体总量的20%-30%。
17. 胃排空主要取决于和的压力差。
18. 消化液中的蛋白酶原需要激活后才起作用,激活胃蛋白酶原的是和,激活胰蛋白酶原的是,激活糜蛋白酶原的是。
19. 胃腺壁细胞分泌和,胃腺主细胞分泌,胃黏膜上皮细胞、粘液细胞分泌。
20. 食物中的糖、蛋白质和脂肪必须在消化酶的作用下,分解成、、和后方可被吸收。
(三)单项选择题A1型题1. 胃液中的酶能消化的营养物质是:A.糖类 B.脂肪 C.蛋白质D.无机盐 E.维生素2. 除哪项外,都是胰液中存在的酶:A.胰脂肪酶 B.胰淀粉酶 C.肠致活酶D.糜蛋白酶 E.胰蛋白酶3.下列哪项不属于胆汁的成分:A.消化酶 B.无机盐 C.水D.胆固醇 E.胆盐4.胆汁中参与消化和吸收的成分主要是:A.胆固醇 B.胆盐 C.胆色素D.卵磷脂 E.碳酸氢盐5.消化作用最强的消化液是:A.唾液 B.胃液 C.小肠液D.胰液 E.胆汁6. 食物消化与吸收的主要部位是:A.食管 B.口腔 C.胃D.小肠 E.大肠7. 消化管共同运动形式是:A.逆蠕动 B.蠕动 C.容受性舒张D.分节运动 E.集团蠕动8. 胆囊浓缩胆汁时,被吸收的物质是:A.胆盐 B.胆固醇 C.卵磷脂D.水和无机盐 E.胆色素9. 胆汁的主要作用是:A.促进淀粉的消化与吸收 B.促进脂肪的消化与吸收C.中和胃酸 D.促进水和无机盐的消化与吸收E.促进蛋白质的消化与吸收10. 不属于胃液的成分是:A.盐酸 B.胃蛋白酶原 C.黏液D.内因子 E.麦芽糖酶11. 下列哪项不是迷走神经兴奋的效应:A.胃肠蠕动增强 B.消化腺分泌增加 C.胆汁排放增多D.胆囊收缩 E.胃肠道括约肌收缩12. 大肠内的细菌可利用简单的物质合成:A.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A B.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C.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E D.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KE.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D13. 滥用肠道抗生素可导致那些维生素缺乏:A.维生素A和维生素D B.维生素和A维生素CC.维生素E和维生素D D.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KE.维生素C和维生素D14. 下列食物在胃中排空的速度由快到慢的是:A.糖、蛋白质、脂肪 B.糖、脂肪、蛋白质C.脂肪、蛋白质、糖 D.蛋白质、脂肪、糖E.蛋白质、糖、脂肪15. 混合性食物由胃完全排空需:A.1-2小时 B.2-3小时 C.7-8小时D.8-9小时 E.4-6小时16. 激活胰蛋白酶原的是:A.蛋白分解产物 B.脂肪分解产物 C.糖分解产物D.肠致活酶 E.胆盐17. 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是:A.唾液 B. 胃液 C.胰液D.胆汁 E.小肠液18. 吸收维生素B12的主要部位是:A.十二指肠 B.空肠 C.回肠D.胃 E.大肠19. 关于吸收的叙述,错误的是:A.主要吸收部位是小肠 B.葡萄糖、氨基酸属继发性主动转运C.大肠可吸收水和无机盐 D.Fe3+比Fe2+易吸收E.维生素C能促进Fe2+的吸收20. 激活胃蛋白酶原的物质是:A.盐酸 B.黏液 C.内因子D.碳酸氢盐 E.肠致活酶21. 参与构成胃粘膜保护屏障的主要离子是:A. Na+B. K+C. H+D. Cl-E. HCO3-22. 下列哪项不属于胃酸的作用:A. 杀死随食物进入胃内的细菌B. 激活胃蛋白酶原C. 使蛋白质变性D. 对脂肪进行初步消化E. 促进维生素B12的吸收23. 唾液中含有的酶是:A. 脂肪酶和蛋白酶B. 脂肪酶和肽酶C. 淀粉酶和溶菌酶D. 淀粉酶和脂肪酶E. 蛋白酶和溶菌酶24. 糖吸收的形式是:A. 淀粉B. 多糖C. 糖原D. 蔗糖E. 单糖25. 蛋白质的吸收形式是:A. 多肽B. 寡肽C. 氨基酸D. 二肽E. 蛋白质26. 小肠黏膜吸收葡萄糖时,下列何种离子与之同时转运:A. Na+B. Cl-C. K+D. Mg2+E. Ca2+27. 胆盐能增加下列何种酶与某种消化产物的接触面积:A. 胃蛋白酶B. 胰脂肪酶C. 唾液淀粉酶D. 肠肽酶E. 胰蛋白酶28. 下列哪项不是促胃液素的生理作用:A. 促进胃液的分泌B. 促进胰液的分泌C. 促进胆汁的分泌D. 促进胃的运动E. 抑制胃的运动29. 下列哪项不是唾液的生理作用:A. 湿润溶解食物B. 清洁保护口腔C. 杀灭细菌D. 部分消化淀粉E. 部分消化脂肪30. 下列哪项不是促胰液素的生理作用:A. 促进胰酶的分泌B. 促进胰液中水的分泌C. 促进胰液中 HCO3-的分泌D. 抑制胃的运动E. 抑制胃液的分泌31. 产生内因子的部位是:A. 结肠B. 十二指肠C. 胃D. 食管E. 回肠32. 有关胃酸的分泌,错误的一项是:A. 胃腺壁细胞分泌盐酸B. 胃腺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原C. 胃腺黏液细胞分泌黏液D. 胃腺壁细胞分泌内因子E. 胃腺主细胞分泌胃酸33. 下列关于胃排空的叙述,错误的是:A. 混合性食物排空需4-6小时B. 胃排空的动力是胃的运动C. 液体食物排空速度快于固体食物D. 脂肪排空最慢E. 交感神经兴奋促进胃排空34. 在胃内能被吸收的物质是:A. 水和酒精B. 氨基酸C. 甘油和脂肪酸D. 葡萄糖E. 无机盐和维生素35.下列关于糖吸收的叙述,错误的是:A. 需要消化成单糖才能被吸收B. 需要钠泵参与C. 几乎全部通过毛细淋巴管进入血液D. 属继发性主动转运E. 经小肠黏膜吸收入血36.关于蛋白质吸收的叙述错误是:A. 分解成氨基酸后才能被吸收B. 需钠泵参与C. 几乎全部通过毛细血管进入血液D. 靠单纯扩散E. 属继发性主动转运37.胆盐的主要吸收部位是:A. 胃B. 十二指肠C. 空肠D. 回肠E. 结肠38.仅与脂肪消化与吸收有关的消化液是:A. 唾液B. 胃液C. 胰液D. 胆汁E. 小肠液39. 含消化酶种类最多的消化液是:A. 唾液B. 胃液C. 胰液D. 胆汁E. 小肠液40. 下列有关排便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A. 初级中枢位于脊髓腰骶段B. 高级中枢位于大脑皮层C. 属于正反馈D. 阴部神经兴奋使肛门外括约肌松弛E. 盆神经中含有该反射的传入和传出神经纤维A2型题41.患者男,46岁。
消化和吸收习题(含答案)

消化和吸收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如图为人体消化、吸收的过程示意图。
①-⑤分别表示不同的消化液,纵向箭头表示消化液对相应营养物质的消化作用,a、b、c分别表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最终消化产物。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是唾液,能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B.②是胃液,能将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C.X是大肠,是吸收a、b、c的主要场所D.若⑤是肠液,则④一定是胰液【答案】D【解析】【分析】观图可知:①只能作用于淀粉,因此是唾液,②只能作用于蛋白质,故是胃液,③只能作用于脂肪,是胆汁,④、⑤对三大营养物质都有消化作用,因此是胰液和肠液,已知⑤是肠液,故④是胰液。
a、b、c是淀粉、蛋白质、脂肪的消化终产物,分别是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据此解答。
【详解】①是唾液,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只能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A错误;②是胃液,含有胃蛋白酶,只能初步消化蛋白质,B错误;X表示小肠,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C错误;④、⑤对三大营养物质都有消化作用,因此是胰液和肠液,已知⑤是肠液,故④一定是胰液,D正确。
【点睛】掌握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过程是解题的关键,此题有一定的难度,解答时一定要读懂图示。
2.以下不属于小肠适于吸收的结构特点的是()A.小肠内壁有肠腺B.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C.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都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D.小肠长5-6米,内表面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答案】A【解析】【分析】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小肠的结构特点适于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
【详解】与小肠的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是:小肠约长约5~6m,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这些特点,有利于营养物质被吸收进入小肠内壁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中。
小肠肠腺能分泌多种消化液,这是与小肠的消化功能相适应的,可见A符合题意。
消化与吸收练习题

消化与吸收练习题
消化与吸收是生物体从食物中摄取营养物质并利用这些物质进行生命活动的重要过程。
以下是一些关于消化与吸收的练习题,帮助你巩固和扩展对这一主题的理解。
1. 什么是消化?消化过程中发生了哪些主要的化学反应?
2. 食物在人体内是如何消化的?请描述主要的消化器官及其功能。
3. 蛋白质的消化发生在哪些消化器官中?消化蛋白质的主要酶是什么?蛋白质消化的最终产物是什么?
4. 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发生在哪些消化器官中?消化碳水化合物的主要酶是什么?碳水化合物消化的最终产物是什么?
5. 脂肪的消化发生在哪些消化器官中?消化脂肪的主要酶是什么?脂肪消化的最终产物是什么?
6. 什么是吸收?吸收主要发生在哪些器官中?吸收过程中发生了哪些重要的生理过程?
7. 简要解释肠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机制。
8. 列举几种常见的消化和吸收问题,如消化不良和吸收不良,并分析可能的原因。
9. 营养不良是如何影响健康的?请描述几种营养不良导致的疾病和症状。
10. 如何保持良好的消化与吸收功能?请提供一些建议和实用的生活习惯。
11. 为什么饮食多样化对消化和吸收功能至关重要?
12. 性别、年龄和健康状况如何影响消化和吸收功能?
以上是一些关于消化与吸收的练习题,通过回答这些问题,你可以加深对这一重要生理过程的理解和应用。
消化与吸收是我们维持健康和充满活力的关键,因此学习和关注这些知识对于个人的健康非常重要。
七年级生物下册消化和吸收习题

第二节消化和吸收一、填空题1.消化系统由和组成;2.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 ;它是最的消化道,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的,其表面有许多状的突起,这就大大增加了它的;3.食物中的、、和都是大分子、结构复杂的有机物,进入消化系统后,分解为才能被人体吸收,这个过程叫做 ;4.有三种消化液A、B、C,它们都不是唾液和肠液,A消化液能促进B消化液消化脂肪,A消化液和C消化液都不能消化淀粉,而B消化液和C消化液都能消化蛋白质,这三种消化液分别是:A ;B ;C ;二、选择题:1.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是A.蛋白质 B.无机盐 C.脂肪 D.糖类2.小明这几天刷牙时牙龈常常出血,你应该建议他多吃A.米饭、馒头 B.鱼、肉、奶、蛋C.新鲜蔬菜 D.巧克力,奶油3.下列各组食物中的成分,能更好地满足青少年生长发育的一组是A. 糖类、蛋白质和维生素B. 脂肪、糖类、钙、磷C. 淀粉、脂肪、蛋白质D. 糖类、蛋白质和维生素钙、磷4.十二指肠是指A.小肠开头的一段 B.小肠最末端一段 C.大肠开头的一段 D.大肠最末端一段5.淀粉在口腔中消化成A.葡萄糖 B.麦芽糖 C.维生素 D.氨基酸6.首先被消化的食物是A.糖类 B.蛋白质 C.脂肪 D.水分7.人们细嚼馒头时,会有甜味这说明淀粉已被分解成A.葡萄糖 B.麦芽糖 C.果糖 D.甘油8.细嚼馒头,口腔内感觉有甜味,这是由于A.牙齿咀嚼的缘故 B.舌搅拌的缘故C.口腔分泌消化酶的缘故 D.与以上三条都有关9.在胃里开始消化,在小肠内完全被消化的物质是A.脂肪 B.无机盐 C.水 D.蛋白质10.在小肠内才开始消化的物质是A.蛋白质 B.脂肪 C.维生素 D.糖类11.下列消化液中,不含消化酶的是由分泌产生;A.胆汁 B.胃液 C.肠液 D.胰液 E、胆囊 F、肝脏12.下列食物中,能被胰液消化的是A.纤维素、蛋白质和淀粉 B.糖类、盐和牛奶C.无机盐、维生素和蛋白质 D.糖类、蛋白质和脂肪13.下列腺体分泌的消化液中,消化酶种类最多的一组是A.肠腺和胃腺 B.胃腺和胰腺 C.胰腺和肠腺 D.唾液腺和胃腺14.下列关于营养物质的化学性消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淀粉只在口腔内消化 B.蛋白质只在胃内消化C.维生素只在胃内消化 D.脂肪只在小肠内消化15.在消化道中,催化蛋白质消化的消化酶来自①唾液腺②胃腺③肝脏④肠腺⑤胰腺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②④⑤ D.①③⑤16.下列有关消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将食物分解成可吸收的成分的过程 B.消化包括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C.食物的消化是在消化道内完成的 D.脂肪在胆汁作用下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17.与小肠消化和吸收功能不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点是A.管壁的结构分为四层 B.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C.腔内有许多环形皱襞 D.皱襞表面有许多绒毛18.下列消化液中,既能消化淀粉、脂肪,又能消化蛋白质的一组是A.唾液和胃液 B.胰液和肠液 C.肠液和胃液 D.唾液、胆汁和胃液19.试管中有一些植物油,加入配制的消化液,充分振荡置于37℃温水中,一小时后植物油不见了;配制的消化液可能是A.唾液、胃液、肠液B,胃液、唾液、胆汁C,胰液、肠液、胆汁 D,肠液、胰液、唾液20.下列物质除哪项外,不经过消化就可吸收的是A.水分 B.无机盐 C.蛋白质 D.维生素21.不经消化就能被吸收的物质不包括A.水 B.无机盐 C.维生素 D.淀粉22.下列食物成分中,不经消化即可被人体吸收的是A.淀粉 B.脂肪 C.蛋白质 D.葡萄糖23.下面是人体内食物成分被消化和吸收的过程,其中顺序正确的是①营养物质被小肠绒毛吸收②蛋白质开始被消化③脂肪开始被消化④淀粉开始被消化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④②③① D.①③②④24.下列结构中,既不参与消化,又不参与吸收的器官是A.口腔 B.咽 C.胃 D.小肠25.血液中没有A.氨基酸B.脂肪酸C.麦芽糖D.维生素26.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A.口腔 B.胃 C.小肠 D.大肠27.在消化道中能消化蛋白质的消化酶来自①唾液腺②胃腺③肝脏④肠腺⑤胰腺A.①②③ B.②④⑤ C. ③④⑤ D.①③⑤28.各类营养物质在人体消化道内开始被消化的顺序是:①蛋白质②淀粉③脂类④无机盐⑤纤维素A.①②③ B.①③⑤ C. ③②① D.②①③29.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A.少吃盐 B.不吃蔬菜C.不吃早饭上学D.不爱喝水,爱喝饮料三、识图题1.根据小肠绒毛示意图上的编码及所指部分回答:⑴小肠黏膜上皮凹陷形成 ,能分泌肠液,含有多种消化酶,对食物进行化学性消化;⑵小肠内表面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许多,这样增大了小肠的内表面积;此外, 壁很薄,内有丰富的和 ,这些都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2.右图中三条曲线分别表示蛋白质、淀粉、脂肪在消化道中的化学性消化过程;请据图回答:⑴淀粉从消化道中的开始被消化;⑵蛋白质从消化道中的开始被消化;⑶脂肪从消化道中的开始被消化;⑷三种有机物都在被彻底消化;⑸甲、乙、丙三种有机物都在选填字母内消化, 为小肠,D是 ,A是 ;⑹曲线甲是的消化,曲线乙是的消化,曲线丙是的消化;四、分析说明题:1.在1、2号试管内分别注入2毫升制备好的淀粉浆糊;在1号试管内注入2毫升清水,在2号试管内注入2毫升唾液;振荡两试管后放入37℃的温水中保温10分钟,冷却;在1、2号试管中分别加入两滴碘液;分析:1号试管是因为 ;2号试管是因为 ;结论: ;2.下表中A、B、C、D、E表示人体内五种消化液对淀粉、蛋白质、脂肪的消化作用;表中“+”代表起消化作用,“-”表示不起消化作用,请回答:⑴A是液,由分泌;⑵B是液,由分泌;⑶C是液,由分泌;⑷D是液,由分泌;⑸E是 ,由分泌;3.糖类、蛋白质、脂肪的消化分解过程如下,请分析回答:食物在消化道内经过消化,淀粉最终被分解成;蛋白质最终被分解成;而脂肪经的乳化分散为许多脂肪微粒,再在脂肪酶作用下分解为和 ;4.现有A、B、C三个试管,都装有淀粉糊、蛋花和植物油;⑴A试管滴入碘液呈色,再加入足够的唾液振荡后置于37℃的温水中,10分钟后,试管内颜色变化为:,原因是 ;⑵B试管加入足够胃液,充分振荡后置于37℃温水中,半小时后,观察液体中的不见了,原因是 ;⑶C试管加入足够的小肠提取液,充分振荡后置于37℃温水中,1小时后,观察液体中的不见了,原因是 ;答案一填空题1.消化道、消化腺2.小肠、长,皱襞,绒毛,面积3.糖类,脂肪,蛋白质,小分子,消化4.胆汁,胰液,胃液二、选择题1-5CCDCB 6-10ABDDB,11-15FA DCDC 16-20 DABCC,21-25 DDCBC 26-29 CBD三、识图题1.B肠腺E小肠绒毛,小肠绒毛,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2.1丙,淀粉2C,胃3D,小肠4D,小肠5DD小肠,咽6蛋白质,脂肪,淀粉四、分析说明题1. 1号,蓝,没有淀粉酶消化;2号,不变蓝,有淀粉酶消化;结论:唾液淀粉酶能消化淀粉2.1唾液,唾液腺2胃液,胃腺,3胰液,胰腺4肠液,小肠腺5胆汁,肝脏3.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和甘油;4.1蓝,不变,淀粉没有被分解2蛋白质,胃液有胃蛋白酶3都,小肠提取液中有各种消化酶;。
临床生理学习题练习消化和吸收

临床生理学习题练习消化和吸收一、A11、大肠的运动形式不包括A、袋状往返运动B、分节运动C、蠕动D、多袋推进运动E、紧张性收缩2、消化道主要的吸收部位是A、小肠B、大肠C、胃D、口腔E、回肠的主要部位是3、吸收胆盐,维生素B12A、胃B、小肠C、食管D、回肠E、结肠4、小肠作为吸收主要部位的原因是A、小肠绒毛内富含毛细血管B、食物在小肠内已被分解为小分子物质C、食物在小肠内停留时间很长D、小肠黏膜表面积巨大E、以上均是5、吸收铁的主要部位是A、胃底部B、胃窦部C、小肠上部D、回肠E、结肠二、A21、在胆囊造影时,为检查胆囊的收缩功能,让受检查者进食油煎荷包蛋是为了促进A、胆盐合成B、胆固醇合成C、促胃液素分泌D、缩胆囊素分泌E、迷走神经兴奋2、将离体小肠置于适宜的环境中仍然进行很好的节律性收缩运动,表明小肠平滑肌A、传导性好B、有自律性C、伸展性好D、收缩性强E、兴奋性高3、萎缩性胃炎患者壁细胞大量减少,胃酸缺乏,但促胃液素水平增高,该患者促胃液素分泌增多的原因是A、迷走神经兴奋B、交感神经兴奋C、促胰液素分泌减少D、胃酸对G细胞的抑制减弱E、肠-胃反射减弱4、消化性溃疡患者胃酸分泌增多,为减少患者胃酸,下列哪种治疗无效A、M受体阻断剂受体阻断剂B、H1C、高位迷走神经切断D、促胃液素受体的阻断剂E、H+、K+-ATP酶(质子泵)抑制剂5、胃粘膜处于高酸和胃蛋白酶的环境中,却不被消化是由于存在着自我保护机制称为A、粘液屏障B、碳酸盐屏障C、粘液-碳酸氢盐屏障D、粘液细胞保护E、粘液凝胶层保护6、动物实验显示,口服葡萄糖比静脉注射相同剂量葡萄糖引起的胰岛素分泌更多,这是由于口服可引起哪种刺激胰岛素分泌的胃肠激素释放A、促胃液素B、抑胃肽C、缩胆囊素D、胰高血糖素E、促胰液素7、胃大部分切除的患者出现严重贫血,表现为外周巨幼红细胞增多,其主要原因是下列哪项减少A、HClB、粘液C、胃蛋白酶原D、HCO3-E、内因子三、B1、A.盐酸B.蛋白质分解产物C.脂酸钠D.脂肪E.糖类<1> 、刺激小肠粘膜释放促胰液素作用最强的物质是<2> 、刺激小肠粘膜释放缩胆囊素作用最强的物质是2、A.血管活性肠肽B.去甲肾上腺素C.胆囊收缩素D.促胃液素E.促胰液素<3> 、要促使胰腺小导管细胞分泌大量H2O和HCO3-的是<4> 、主要促使胰腺腺泡分泌消化酶的是3、A.盐酸B.蛋白质分解产物C.胆酸钠D.脂肪E.糖类<5> 、刺激小肠黏膜释放促胰液素作用最强的物质是<6> 、刺激小肠黏膜释放胆囊收缩素作用最强的物质是答案解析:一、A11、【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大肠的运动形式有袋状往返运动、分节运动、蠕动和多袋推进运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化和吸收》习题
趣味导读
取一小块馒头或是一小块面包放在口中咀嚼,咀嚼一会儿后你有什么发现吗?你也许发现了馒头或面包咀嚼一会儿会变甜,你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吗?
智能点拨。
例1、根据下表列出的实验方法步骤,填写实验现象,再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原因。
(1)1号试管内的浆糊(淀粉),未加,淀粉未被酶分解,所以淀粉遇碘显色。
(2)2号试管内因为加了,酶在适宜的温度下将分解成了,所以,加液后。
正确答案:实验现象:1号试管内变蓝,2号试管内不变蓝
(1)唾液、唾液淀粉、变成蓝 (2)唾液、唾液淀粉、淀粉、麦芽糖、碘、不变蓝。
例2、判断:胆汁是由胆囊分泌的,对脂肪有消化作用。
分析:此题主要是考查胆汁的作用和胆汁的由来。
胆汁对脂肪具有消化作用,但是胆汁里并没有消化酶,具有乳化脂肪的作用,这属于物理性消化。
胆汁是由肝脏分泌的,储存在胆囊里,因此说此题是错误的。
例3、下图是人体消化道某部位的结构图,请依图回答:
(1)你能说出这是消化道的哪个部位吗?
(2)在这个部位中有几种消化液?各是什么?
(3)皱襞与绒毛有什么作用?
思路分析此图是消化道的某部位,根据图中细长的特点及皱襞、小绒毛等结构可以看出这个结构是小肠的一部分。
判断出小肠,其它两个题就好答了。
小肠内有三种消化液,有胰液、肠液、胆汁。
在小肠内的皱襞、小肠绒毛结构可以增加小肠的表面积,更有利于消化和吸收功能。
解题规律识图做答是生物学学习的重要技能。
要想正确解答此题,必须能抓住各部分的主要特点,通过已知的或所了解的结构去分析它与未知的结构的关系从而判断其名称和功能。
正确答案:(1)小肠 (2)三种消化液,有胰液、肠液、胆汁。
(3)皱襞、小肠绒毛结构可以增加小肠的表面积,更有利于消化和吸收功能。
随堂反馈
画龙点睛
1、消化系统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_组成的。
2、唾液腺有_________________,它所分泌的唾液通过流入口腔。
3、小肠开始一部分长度相当于十二个手指并在一起的宽度,叫________________。
4、食物中的淀粉、脂肪和蛋白质都是分子比较大,结构较复杂的有机物,进入消化系统后,逐步分解成简单的物质才能被人体吸收,这个过程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
慧眼识珠
1、人体内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 )
A、胃
B、小肠
C、大肠
D、食道
2、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是( )
A、胃
B、唾液腺
C、胰腺
D、肝脏
3、组成消化道的消化器官依次是( )
A、口腔、咽、胃、食道、小肠、大肠、肛门
B、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C、口腔、咽、胃、食道、大肠、小肠、肛门
D、口腔、咽、食道、胃、大肠、小肠、肛门
4、下列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是( )
A、胰液
B、肠液
C、唾液
D、胆汁
5、下列物质中不能被消化道直接吸收的是( )
A、淀粉
B、水
C、维生素
D、含铁的无机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