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平塘晚二叠世大隆组硅质岩成因及沉积环境初探
黔南平塘县晚二叠纪大隆组牙形石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黔 南平塘县 晚二叠纪大 隆组牙形 石特 征及其地质意义
杨忠芳 ,贾 泽红 ,李瑞 ,魏金利 。
( 1 . 四川省核工业地质调查 院,成都 6 1 0 0 6 1 ;2 . 四川省 能投煤 层气投 资开发 有限公司,成都 6 1 0 0 6 3 ;3 . 成都理工大 学地 球科 学学院 ,成都 6 1 0 0 5 9 ) 摘要:黔 南平塘 晚二叠 纪大隆组 发育一套稳 定的硅 质层 ,富含数量 不等的牙形石 、菊石及蜒 类。本文 简要 描 述 了大隆组 牙形石特征 ,并根据 大隆组岩石特征及 所含 生物组合 分析 ,初 步认 为平塘地 区大隆组与 长兴 组为 同一地质时期、岩性不 同的生物地层单位 ,沉积期属局 限的浅水环境。
层 ,沉积 特征 并不 是 以单 一 的硅质 岩为 主, 而 是 具 有 多 种沉 积类 型 的特 征 。
3 牙形石特征
经氢氟酸溶液泡样 ,本 次在 大 隆组 硅质 岩 中获 取 4 4 个牙形石分子 , 经鉴定有 图 2 本 文 所 取 剖 面 位 置 图 梳 颚 刺 属 X a n i o g n a t h u s e ] o n g a t u s S w e e t ( 图3 ①a 、 ①b ) 、 新齿刺属 C a e n o d o n t u s B e h n k e n ( 图3 ②a 、 ②b 、 ②c ) 、 矛齿刺属 L o n e h o d u s P a n d e r ( 图3 ③) 、 新铲齿刺属 N e o s p a t h o d u s M o s h e r 、 N e o p r i o n i n d i n a s p . ( 图3 ④) 、 小锯片刺属 P n o n i o d e l l a U e b( 图3 ⑤a 、⑤b ) 、长兴新舟刺 N e o g o n d o l e l l a o h a n g x i n g e n s i s S w e e t ( 图3 ⑥ )、欣德刺属 H i n d e o d e l l a ( 图3 ⑦a 、⑦b )、反颚刺属 E n a n t i o g n a t h u s( 图3 ⑧) 等。 欣德刺属 H i n d e o d e l l ,齿体长约为宽的二倍 。齿体前端有一大齿 ,侧视呈三角形 ,大齿之后有 1 5个 细齿 , 细齿高度有明显变化 , 大齿之后的细齿高度逐渐减低 , 而后又 回升 , 至齿体后端 1 / 3 处细齿顶形成 个向上凸起的峰。欣德刺属 H i n d e o d e l l 可与 S w e e t ( 1 9 7 3 ) 的正型标本相比,仅局部略显不同。根据 S w e e t 的描述及丁梅华等的记载嘲 ,本地 区大隆组具长兴组中上部的色彩。 长兴新舟刺属 N e o g o n d o l e l l a o h a n g x i n g e n s i s S w e e t , 齿体长 ,略显向上拱 曲。齿 台包 围后末端 ,大的主 齿位于后方 , 其后有一细齿。前段常有一 自由齿片 , 其上有 6 ~8 个细齿 。 齿台中等宽度 , 边缘向上翘起。 齿 台上齿脊高 。长兴新舟刺属 N e o g o n d o l e l l a o h a n g x i n g e n s i s S w e e t 与N . r e g a l e 相似 , 据丁梅华等的研究 , 本 地区大隆组具早三叠世的面貌。
黔中地区(贵阳)地层岩组及(概化)岩性统计

黔中地区(贵阳)地层岩组及(概化)岩性统计(资料来源于1982年版《贵州省区域地质志》)地层时代由老到新:下元古梵净山群/四堡群:变质火山岩和陆缘细屑岩板溪群/下江群/丹洲群:变余板岩、变余砂岩、变余凝灰岩上元古宇(前寒武系)澄江组:紫红色砂岩南沱组:冰蹟砾岩陡山沱组:泥质砂岩灯影组:白云岩寒武系(戈仲伍组):磷块岩、白云岩牛蹄塘组:炭质粉砂岩、粘土质粉砂岩、页岩、粘土岩明心寺组:粉砂质泥岩、钙质泥岩夹少量灰岩金顶山组:粉砂质页岩、页岩夹灰岩清虚洞组:白云岩、白云质灰岩高台组:白云岩、灰岩石冷水组:泥质白云岩、白云岩娄山关群:白云岩奥陶系桐梓组:白云岩、白云质灰岩、灰岩夹粘土页岩红花园组:细—粗晶灰岩、生物碎屑灰岩湄潭组(大湾组):页岩、砂岩夹灰岩牯牛潭组:生物碎屑灰岩、厚层灰岩、鲕状灰岩(狭义)十字铺组:钙质、粉砂质泥岩、泥质灰岩和粘土质泥灰岩、钙质页岩宝塔组:灰岩(含头足类化石、龟裂纹)(相变)黄花冲组:灰岩(产贵州珊瑚)涧草沟组:灰、灰绿、紫红色泥质灰岩和泥质条带灰岩粘土质灰岩、泥灰岩五峰组:灰、灰黑色炭质、硅质页岩夹钙质、粉砂质页岩观音桥组:泥质灰岩、生物碎屑灰岩和泥灰岩志留系(分布在安顺—贵阳---福泉以南,黔南区)(下统普遍发育、中统部分存在)高寨田群(凯里—三都叫翁项群):下亚群:贵阳为泥页岩、泥灰岩、灰岩,其他区为粘土岩、粉砂质粘土岩、钙质砂岩夹生物碎屑灰岩、石英砂岩上亚群:(下段)紫红色、黄绿色泥页岩、灰岩;(中段)紫红色、黄绿色页岩、钙质泥岩、灰岩、泥灰岩、石英砂岩(上段)砂岩、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泥盆系(分布在赫章—安顺—贵阳—凯里以南)蟒山群(含乌当组、马鬃岭组)乌当组:紫红、肉红、灰白色石英砂岩、泥铁质粉砂岩夹铁质石英砂岩、鲕状赤铁矿层马鬃岭组:石英砂岩间夹砂质页岩、页岩、肉红、紫红色含铁砂岩高坡场组:泥质白云岩、白云岩、灰岩,其中第四段与尧梭组基本一致石炭系(主要分布在福泉-修文南界-鸭池河以南西)者王组:中厚层、厚层泥晶灰岩层间含泥质,中部含少量燧石团块革老河组:下部为灰黑色泥晶灰岩层间夹少量泥页岩、中部泥晶灰岩与泥灰岩互层,上部灰黑色中厚层泥晶灰岩和泥灰岩汤粑沟组:为会、灰黑色中厚层至厚层泥晶灰岩瘤状灰岩、亮晶灰岩,局部夹燧石团块,层间时夹10-40cm泥页岩,独山地区夹石英砂岩、粉砂岩、粉砂质页岩祥摆组:(海进频繁)每一序列底部或下部产劣质煤、煤线或炭质页岩,岩性为砂岩、泥质砂岩、页岩、泥灰岩等旧司组:厚层泥晶灰岩、钙质泥岩或泥灰岩夹少量砂岩、硅质岩、硅质页岩上司组:下灰岩段:块状泥晶灰岩及黑色页岩,灰岩局部含燧石团块,页岩间夹于灰岩中砂页岩段:中厚层石英砂岩、页岩夹泥晶灰岩上灰岩段:厚层泥晶灰岩,上部灰岩中夹两层灰绿、紫红色页岩马平组:厚层致密、细粒、粗粒、鲕状灰岩二叠系(全省广泛分布)下二叠统梁山组:以石英砂岩为主,夹粘土岩、煤层,南部长顺、惠水为页岩夹炭质页岩和泥灰岩栖霞组:深灰色燧石灰岩底部灰岩常含泥质条带或间夹少量页岩,俗称“黑栖霞”“臭栖霞”茅口组:仙人庙段:浅灰色厚块状成岩白云岩、白云化灰岩、生物灰岩、豹皮灰岩大寨段:为灰至中灰色中厚层夹薄层白云化灰岩、生物碎屑、泥晶灰岩,底部夹燧石条带红拉孔段(贵阳缺失)上二叠统根据沉积环境不同分为四个区:苗岭、三岔河、乌蒙山和南盘江区,遵义—息烽—贵阳—关岭以东为苗岭区,煤少质差;毕节—水城—普安以东至苗岭区一带为三岔河区,富煤质优,以西为乌蒙山区六盘水区富煤质优,威宁区煤少质差,罗甸—望谟—关岭—册亨、兴义南部为南盘江区,缺煤。
数量怎样造句

数量怎样造句数量的意思是指事物的多少和长短。
你们知道数量的造句吗?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数量怎样造句,供大家阅读!数量怎样造句1. 黔南平塘晚二叠世大隆组的层状硅质岩分布稳定,厚度一般为几十米,富含数量不等的菊石和腕足化石。
2. 自从新的诉讼费用交纳办法实施以后,法院的受案数量大幅上升。
3. 根据亚庇和兵南邦一些猪肉档指出,被宰杀的生猪数量越来越少。
4. 图片中格子纸上的格子数量有点少。
5. 在他看来,“简政放权不能简单地一放了之,更不能为放而放”,在改革突破阶段,对取消下放审批事项有一些数量的要求是必要的。
6. 把面团擀成0.25厘米厚,用大饼干模印出双数数量的饼干。
7. 首先你问我11的总装工装架有几个,我告诉你总装系统有2种,我不知道你问的是哪种,然后你就告诉我你对总装工装架的数量是靠估堆估出来的。
8. 如果总指挥抽调数量占优势的进攻部队的一部分兵力,以便在关键阵地上最大限度地打击敌人,取得绝对优势,此时剩余的部队就应采取防御态势。
9. 撂荒地具有较高的植被盖度和数量较多的草本植物根系以及枯落物的积累,其保水防蚀能力优于农田。
10. 汉语是一种大字符集语言,汉字数量繁多、结构复杂。
数量精彩造句1. 每天完成个陌生顾客拜访数量,并且要站着打电话。
2. 数量居劣势之军,可以采取更多地使用自动武器或者更加迅速地发扬火力的方式压倒数量居优势之敌。
3. 数学是研究现实生活中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数学。
4. 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出息,不是因为女人在数量上太多,而是因为男人在质量上太劣。
5. 不要用女朋友的数量来显示你的魅力。
你完全可以用事业和顾家好男人来展示你的优秀。
6. 机动性与选择主要突击方向、伪装、战斗保障、突然性、进攻行动以及节约兵力等项原则的正确运用相结合,可在敌人占有整体优势的情况下,在局部上造成对敌的数量优势。
7. 以大小为主的创新并不改变什么,只有通过改变产品或服务的数量来推出新产品。
8. 才能的被人认识不仅要靠才能的质量,而且也要凭才能所成就的数量。
贵州独山下二叠统梁山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沉积环境意义

贵州独山下二叠统梁山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沉积环境意义贵州独山地区下二叠统梁山组是区内重要的地层单元。
该地层主要由泥岩、砂岩和灰岩组成,分为上、中、下三段。
本文主要探讨该地层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沉积环境意义。
一、地球化学特征梁山组的地球化学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沉积物源区特征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梁山组的主要沉积物源区是来自于早期华夏地块南缘的古老基底。
梁山组中铝在地球化学上的显著富集特征是表现出这一点的直接体现。
另外,少量的Ni、Si 和Mn等元素也反映了其源区特征。
2.沉积环境特征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梁山组主要受陆源影响,除了黏土成因以外,源自陆地的元素所占比例较大。
沉积环境是第一个关键要素。
该地层中富集一些地层有机碳来自生物富集和化学吸附贡献的组织。
3.地球化学循环过程特征梁山组有石英灰岩层,因此砷、亚砷酸盐和水能浑浊都被地球化学循环过程所反映出来,其含量范围广泛。
二、沉积环境意义梁山组的沉积环境意义主要表现在:1.反映地质事件沉积物中具有多种成分的印记,可以反映出当时的地质历史事件。
例如,Ni可反映其来自镁铁质岩石的成因,Cu、Ag、Zn等为沉积生长成分,而Tl可能反映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中对水环境污染的反映。
2.指示地貌演化研究表明,梁山组受到陆源沉积物的控制。
与其他沉积物相比,它被认为更能指示区内地貌的演化情况。
结合地层学和沉积学研究,可以了解到地球历史中不断变迁的环境,进而为研究其他相关问题提供了可靠的地质记录。
3.重建古地理与古气候梁山组的沉积物中富含有机质,有利于开展古气候研究,又常常存在有代表性生物群微化石。
因此,可以从古植被、古气候方面对地史环境进行反演,为研究该区域古生物等提供了有力支持。
总之,梁山组作为贵州独山地区的重要地层单元,其地球化学特征和沉积环境意义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未来,随着研究方法的不断更新和深入,相信它们的发现还将为我们了解更多地质历史事件和环境问题提供帮助。
贵州省晚二叠系龙潭组地层厚度分布特征

贵州省晚二叠系龙潭组地层厚度分布特征
杨有龙
【期刊名称】《西部探矿工程》
【年(卷),期】2015(027)010
【摘要】通过对贵州省晚二叠系龙潭组古地理及古地理沉积演化特征分析,结合晚二叠系龙潭组地层含煤分布情况,对贵州省晚二叠系龙潭组地层厚度变化作出评价,归纳出贵州省晚二叠系龙潭组地层厚度的变化规律,并对晚二叠系龙潭组地层可采煤层及含煤性影响进行了分析.
【总页数】5页(P152-156)
【作者】杨有龙
【作者单位】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地质勘察研究院,贵州贵阳55008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D822.3
【相关文献】
1.利用岩性及地层厚度推测喀斯特地区的风化成土量——以贵阳金阳地区为例探讨二叠系以上地层的成土能力
2.应用地震地层厚度趋势法恢复塔里木盆地中晚奥陶统生物礁发育环境
3.贵州省黔西县二叠系龙潭组主采煤层微量元素分布特征及制约因素探讨
4.贵州省纳雍县兴源煤矿二叠系龙潭组沉积特征浅析
5.滇东-黔西二叠系龙潭组层序格架内致密天然气储层特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黔西南者相二金矿龙潭组沉积特征与金富集规律研究

床、滥木厂大型汞( 铊) 矿床、水银洞超大型金矿
西向的构造ꎬ然后又受东西向的应力挤压形成了
床及等一系列金矿( 化) 点、汞、铊矿( 化) 床( 点)
南北向的构造ꎬ后期东西向挤压对早期形成的构
造进行复合叠加改造后ꎬ形成了北东向构造或使
东西向构造发生了转向 ( 陈发恩 等ꎬ2019ꎻ 刘建
一同构成了灰家堡背斜 Au、 Hg 成 矿 带 ( 张 贞 翔
岩和粉砂质粘土岩、粘土质粉砂岩和钙质粘土岩ꎬ均有不同程度的见矿ꎬ是金富集的有利场所ꎬ
为后期找矿预测方向提供了依据ꎮ
[ 关键词] 沉积特征ꎻ岩性组合ꎻ构造控矿分析ꎻ金富集规律ꎻ者相二金矿ꎻ黔西南
[ 中图分类号] P618 51ꎻP534 51ꎻP512 2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00-5943(2021)02-0184-08
细碎屑岩中主要见到水平层理、波状层理、双粘土
生时ꎬ碎屑岩所携带的部分浅海碳酸盐岩沉积形
层、以及脉状和透镜状层理ꎬ局部还可见负载、砂
为 475 12
581 64 mꎮ
发恩 等ꎬ2019ꎻ刘建中ꎬ2017) ꎮ
(2) 褶皱
灰家堡背斜:是灰家堡主干构造在东段的延
伸部分ꎬ是一个继承性发育的背斜构造ꎬ表现为一
轴向近东西向的宽缓短轴背斜ꎬ被多条北东向断
裂切割而复杂化ꎮ 研究区轴向为北西西向ꎬ近地
表与深部褶皱形态不一致ꎬ翼部岩层总体倾角 5°
黔西南者相二金矿龙潭组沉积特征与金富集规律研究
邓亚梅ꎬ何金坪ꎬ李应辉ꎬ徐良易ꎬ何彦南ꎬ黄露露ꎬ叶 连ꎬ李登明
( 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105 地质大队ꎬ贵州 贵阳 550018)
[ 摘 要] 本文利用岩心、样品分析化验等资料对龙潭组的沉积环境、岩性组合、隐伏断裂构造以
论湘南地区二叠纪大隆组硅质层沉积环境

了1 : 5 0 0 0 地质测量 , 并实地测量 了多条大隆组一龙潭
组 实 测 地质 剖 面 , 经 过多 矿 区地 层对 比 的实践 经 验 , 再 搜 索 整 理 资料 , 综 合 分析 , 对 本 区硅 质 层形 成 环境 提 出 自己的一 些观 点 和看法 。
2 地 质 背景
S P. , C l a r a i a S P . 等 贝类 、 菊 石及 克 氏蛤 , 本段 中部 夹 硅 质 灰岩 局部 含硅 质岩 , 薄层 状 , 水平 层理 , 致密 坚硬 , 含 少量 条带 状黄 铁矿 。 ( 3 ) 硅质灰岩 、 硅质岩 : 浅灰一深灰色 , 薄层状 , 水
沉积地质背景影响 , 牵涉到物质来源 、 沉积环境及沉积 动力等 , 由于不 同成 因 的硅 质岩 在成 岩物 质 、 沉 积环 境 和成岩物理化学条件等存在差异 , 前人多利用 岩石地
作者简介 : 阙心滔 ( 1 9 8 8 一) , 男( 土家族 ) , 湖南长沙人 , 工程师 , 现从事煤 田地质勘探工作 。
P s e u d o s a g e c e r a s S P . , L i n g u l a S P . 等。
不甚连续 。主要有灰黑色硅质 泥岩 、 富石英 脉的硅质 岩及浅灰色硅质灰岩组成 。以菱形节理发育和呈等厚 薄层状为其主要特征 , 底部见 l 层厚 l ~2 m的自云质菱 铁质灰岩 , 与下伏地层二叠系龙潭组呈整合接触 , 是大 隆组 与龙潭组 的分 界标志层 。该 区域大 隆组 一般厚 2 5  ̄1 5 0 m, 平均 厚 约 8 0 m。根 据 其岩 性 特征 , 大 隆组 在
组硅质层是在二叠纪晚期一三叠纪早期 , 地球 火山活动剧烈 , 这段 时期地表被一层厚厚的火山灰所 覆盖着, 地表 受海水侵 蚀 作 用的影 响 , 浅 海、 陆地逐 渐 变为深 海 , 期 间再 经过 海侵 海退 , 后 经过 一 系列
贵州晚二叠世含煤地层沉积环境及演化特征

贵州晚二叠世含煤地层沉积环境及演化特征摘要:依照煤和含煤地层沉积环境和沉积模式划分理论,贵州晚二叠世含煤地层总体上为海陆交互相沉积,自西向东逐渐从陆相、海陆交互相演变为海相沉积。
关键词:沉积环境;含煤地层;聚煤特征贵州是我国的煤炭资源大省之一,素有“江南煤海”之称,其中,晚二叠世含煤地层分布面积7.5万km2,由下至上划分为龙潭组和长兴组,富煤区主要分布于桐梓—遵义—贵阳—贞丰一线以西地区。
龙潭组平行不整合于下伏地层之上,与上覆长兴组连续沉积,长兴组与上覆三叠系之间呈整合接触关系。
20世纪90年代,对贵州省晚二叠含煤地层沉积环境已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一、含煤地层沉积环境依照煤和含煤地层沉积环境和沉积模式划分理论,贵州晚二叠世含煤地层总体上为海陆交互相沉积, 自西向东逐渐从陆相、海陆交互相演变为海相沉积。
其中, 西缘的威宁地区以陆相沉积为主, 中、西部的兴义、盘县、六盘水、纳雍、毕节地区为海陆交互相沉积, 其余地区多为海相沉积。
1.龙潭早期沉积环境与聚煤特征依据沉积相分析:龙潭早期剥蚀区位于黔北和黔东地区, 即威宁—毕节—熄峰—凯里一线以北地区沉积区位于黔西和黔南地区, 物源区为西部的康滇古陆(图1)。
六盘水—纳雍一带发育三角洲沉积, 煤层普遍发育, 常分岔合并, 稳定性较差, 硫分一般较高盘县一带和毕节一带为泻湖—潮坪环境,煤层较为发育, 煤层厚度较为稳定, 靠陆一侧煤层硫分相对较低, 靠海一方煤层硫分普遍较高。
六枝—织金一带属三角洲一潮坪环境, 煤层较为稳定, 以高硫煤为特征在中南部的紫云—贵阳—都匀—荔波一带发育开阔台地, 沉积厚度较大, 不含煤层。
图1 贵州省龙潭早期岩相古地理图2.龙潭晚期沉积环境与聚煤特征在龙潭晚期, 黔西和黔南地区基本维持了龙潭早期的沉积环境与聚煤格局, 威宁以西地区仍为陆源区。
然而, 黔北地区沉积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绝大部分地段接受沉积(图2)。
在贵阳—遵义以西地区, 在原残积平原上发育了一套完整的泻湖—潮坪相含煤沉积, 主要分布在黔西北的金沙、遵义、仁怀、桐梓、习水等地, 地层厚度较小, 厚度较为稳定;煤层厚度较稳定,硫分相对较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隆组一词 ,最早见于张文佑 、陈家天 13 年合写的 “ 98 广西迁江合 山大隆煤 田地质”简报中。14 91 年 , 四光、赵金科及张文佑合编的 “ 李 广西地层表”中,沿用 了大隆组这一名称。 自 此之后 ,在 中国西 南各省境内,地质工作者便习惯地沿用大隆组一名来代表二叠世的最高地层单位 。 硅 质岩 ( 简称 硅岩 )是 一种较 为特 殊 的沉积 岩类 。 它分布 广泛 ,在化 学沉 积与 生物沉 积类 的岩 石 中 ,数 量 仅 次 于碳 酸盐 岩 。硅 岩矿 物成 分 简单 ,以微 细粒 一 石 英 为主 ,含少 量 的粘土 、碳 酸盐岩 矿物 和有 机质杂 质 。 硅 岩具有 特殊 的物理 性质 一硬 度高 、抗 风化 能力强 等 , 使得 硅岩 自形成 之 时起受 后期 内外 动力地 质作 用改 造 的 程度 小 , 于保 留 当时 的古 地理 、古气 候和 古环 境 。不 有利 但信 息丰 富 、 可靠 , 与 生物 的演化 和矿 产 的形成 具有 而且 十分 密 切 的关 系 。所 以硅 质岩 的研 究 具 有 十分 重要 的 理论 意义 和实用 价值 。
21 00年 9月第 3 第 3 0卷 期
四川 地质 学报
V 1 0N . Sp 00 o3 o e ,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3
黔南平塘 晚二叠世大隆组硅质岩成 因及 沉积环境初探
文海霞 ,石 和 ,陈洪德
(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 究院,成都 6 0 5 1 09)
摘要 :黔 南平塘晚二 叠世 大隆组的层状硅质岩分布稳 定,厚度 一般 为几十米,富含数 量不等的菊石和腕足
。
收 稿 日期 :2 0 — 2 8 0 9 1 —1
作 者简 介 :文 海霞 ( 9 7 ,女 ,四川达 州人 ,硕 士 ,专 业:古 生物 学 与地 层 学 1 8一)
27 5
黔 南平 塘 晚二叠世 大隆组 硅质 岩成 因及沉 积环 境初探
沉积 地质 研究 院承 担 的中 国石油 天然 气股份 有 限公 司科 学研究 与技 术 开发项 目 《 黔南 桂 中海相 地层 油气 资源前景评价 》的子项 目 《 黔南桂中泥盆纪一 三叠纪岩相古地理和生储盖组合研究 》 。在贵州独山、平塘 带实 测有 5条剖 面f 剖面 , 距约 96 大河 口剖 面 , 江寨 斜 1m; 斜距约 76 3 白虎 坡剖 面 , 1m; 斜距约 417 4m;
甘寨 剖面在 其 23层一 7 为大 隆组地 层 ,兹将实 测剖 面介绍 如下 : 7 25层 三叠 系下统 飞仙 关组 f Tf )
1. m 77 9
二叠 系上统 大 隆组(3) Id ) 4 .3 31m 25 7 .灰黑 、黑色 中层硅 质岩 ,在公 路 旁浓密 植被覆 盖 中皆有基 岩 出露 。 1. m 05 6 24 7 .黑灰 色 中一 薄层 硅质 岩 ,硅 质岩 中夹有 灰岩 透镜体 或 薄层 ( 3a) 图 - ,底部 为一 中层灰 岩层 ,硅 质岩 间 皆夹 有薄层 的灰 色或 黄灰 色页岩 ( 3 b o 图 - 1.5 22m 23 7.黑 色 薄层 ( 般 2 c 一 ~5m)硅 质岩层 间 ,夹有黑 色硅 质页岩 或黄 灰色 泥页 ,泥 页岩有 时偶见 达
一
甲刀寨 剖面 ,斜距 约 43 6 1m,甘寨 剖面 ( 2) 图 ,斜距约 70 1 2m o
一
整合 接触 腹足 、腕足 等化 石 ( 3 d 、f。 图 - 、e )
图 3 地 层及化 石特 征 图板
a硅岩地层层 中的灰岩透镜 . 体; . b硅岩层 中的薄层泥页岩; c硅 岩 层 中局 部 中层 状 泥 页 . 岩 ;d黑 色 页岩 上 的菊 石 ;e - 一 黑色 页岩上 的腕足化石 ;
图 1 贵 州晚二 叠世 古地 理格 局
硅质层; 前者为浅海相灰岩 , Pl o s i ( ) 含 a euun 古 等化石; a f la 后者主要为硅质页岩及硅质层 ,以含菊石类化石 ( Pedt le 假提罗菊石 )为特 如 s omis u i t 征 ,并有植 物化石 ,属近水海湾相沉 卅 晚二叠世 长兴期是我国南方扬子 区岩 陛、岩相剧烈分异 的时期, 以台 是 地 、台洼或 台盆相 问的构造古地理格 局为特色 。大隆组作为 长兴 期岩性 、 岩相剧烈分异 同期异相的产物, 其沉积 特征并不是 以单一 的硅质岩为主, 而是 具有多种沉积类 型的特征 。 研 究 剖 面位 于贵 州 省南 部 平 塘 图 2 本 文 所 取 剖 面 位 詈 图 县境 内 ,研 究 内容是 成 都 理 工大 学
1 地质背景
早 二叠世 晚期 ,华南地 区逐步上升 ,发生海退和沉积 间断 ,致使上 、下层 位多 呈现平行不整合接触 。晚二叠世 后期 ( 1 ,发生了新 的海侵 ,即长兴期海侵 ,普遍发育 图 ) I 陆地 河流 ( 滥平 原 ) ; 1I 一 泛 相 I. 陆地 边缘 相 ; l 一 I 台地 相 ; Ⅱ2 一 了长兴 阶海海相地 层 ,但 范围不大 。长兴阶海相地层根据 台地 边缘 礁滩 带 ; I1台盆相 ; l . I. I 台盆边 缘斜 坡相 岩性 及生物群特征 ,大致可分为两类 :即长兴灰岩和大 隆
化 石 。本 文 根 据 大隆 组 硅 质 岩 的岩 石 特 征 、 生物 组 群 以及 与 下伏 地 层 接 触 关 系 ,认 为 大 隆 组属 局 限 台地 相 ,其 硅 质 岩 形 成 于较 浅 的 水环 境 下 。 关 键字 :大 隆组 ;硅 质 岩 ;沉 积 环 境 ;黔 南 中 图分 类号 :P 3 . 文 献标 识 码 :A 5 44 6 文 章 编 号 :1 0— 9 5( 00)0 — 2 5 0 06 09 2 1 3 07—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