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化学名师讲练大一轮复习方略人教通用版题组训练过关 第3讲 考点2 2.1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2021版化学名师讲练大一轮复习方略人教通用版核心素养测评 九 铁及其化合物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核心素养测评九铁及其化合物一、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每题6分,共24分)1.《新修本草》是我国古代中药学著作之一,记载药物844种,其中有关于“青矾”的描述为:“本来绿色,新出窟未见风者,正如瑠璃…烧之赤色…”据此推测,“青矾”的主要成分为( )A.CuSO4·5H2OB.FeSO4·7H2OC.KAl(SO4)2·12H2OD.Fe2(SO4)3·9H2O【解析】选B。
“青矾”的描述为:“本来绿色,新出窟未见风者,正如瑠璃…烧之赤色…”,青矾是绿色,经煅烧后,分解成粒度非常细而活性又很强的Fe2O3超细粉末为红色,A为蓝色晶体,B为FeSO4·7H2O 是绿色晶体,C为KAl(SO4)2·12H2O是无色晶体,D为Fe2(SO4)3·9H2O为黄色晶体,所以判断“青矾”的主要成分为FeSO4·7H2O,选B。
2.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将铜屑加入含Fe3+的溶液中:2Fe3++Cu2Fe2++Cu2+B.将磁性氧化铁溶于盐酸中:Fe 3O4+8H+3Fe3++4H2OC.向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Fe2++2H 2O2+4H+Fe3++4H2OD.将铁粉加入稀硫酸中:2Fe+6H+2Fe3++3H2↑【解析】选A。
磁性氧化铁中Fe元素的化合价为+2、+3价,溶于盐酸后生成Fe2+和Fe3+,B错误;C项中电荷不守恒,C错误;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二价亚铁离子,D错误。
【加固训练】下列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加入FeSO4·7H2O晶体后,仍能大量共存的是( )A.Na+、H+、Cl-、NB.K+、N、H+、I-C.Na+、OH-、S、K+D.K+、Ag+、Ca2+、N【解析】选B。
2021版化学名师讲练大一轮复习方略人教通用版题组训练过关 第2讲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及误差分析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题组训练过关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1.(2020·烟台模拟)用已准确称量过的氢氧化钠固体配制0.20 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250 mL,要用到的仪器是( )①250 mL容量瓶②托盘天平③烧瓶④胶头滴管⑤烧杯⑥玻璃棒⑦试管⑧药匙A.①④⑤⑥B.①②④⑤C.①②④⑤⑥⑧D.全部【解析】选A。
由于只需要进行溶解、转移、洗涤和定容操作,故需用的仪器只是①④⑤⑥。
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是一个重要的定量实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可不经干燥直接用于配制溶液B.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盐酸时,用量筒量取9.82 mL浓盐酸C.配制1 L 0.1 mol·L-1的NaCl溶液时,用托盘天平称量5.85 g NaCl 固体D.定容时,为防止液滴飞溅,胶头滴管紧贴容量瓶内壁【解析】选A。
10 mL量筒的精确度为0.1 mL,B错误;托盘天平的精确度为0.1 g,C错误;胶头滴管应悬空垂直于容量瓶上方,D错误。
3.某同学按如图所示的步骤配制50 mL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其中不正确的操作有( )A.②⑤B.①②⑤C.①②③⑤D.①②③④⑤【解析】选C。
操作①在称量NaOH时应将NaOH放在烧杯中称量,错误;操作②应将称量好的NaOH转移至烧杯中,然后向烧杯中加入蒸馏水,不应该使用量筒,错误;操作③玻璃棒的末端应在刻度线以下,错误;操作⑤定容时视线应平视凹液面的最低处,错误。
【加固训练】1.某同学参阅了“84消毒液”说明中的配方,欲用NaClO固体准确配制480 mL含NaClO 25%、密度为1.19 g·cm-3的消毒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配制过程只需要三种仪器即可完成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必须烘干后才能用于溶液的配制C.所配得的NaClO消毒液在空气中光照久置后溶液中NaClO 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小D.需要称量的NaClO固体的质量为140 g【解析】选C。
2021版化学大一轮复习方略人教通用版过关 第3讲 考点3 2.1分散系 胶体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题组训练过关胶体的制备及鉴别、分离1.(2020·周口模拟)某同学在实验室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利用过滤的方法,可将Z中固体与液体分离B.X、Z烧杯中分散系的分散质相同C.Y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aCO3+2Fe3++3H2O2Fe(OH)3(胶体)+3CO2↑+3Ca2+D.Z中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解析】选B。
胶体可透过滤纸而固体不能透过,A项正确;X烧杯中的分散质为氯化铁,而Z烧杯中的分散质为氢氧化铁胶粒,B项错误;FeCl 3溶液中存在平衡Fe3++3H2O Fe(OH)3+3H+,加入CaCO3时发生反应CaCO 3+2H+CO2↑+Ca2++H2O,从而促进Fe3+水解,C项正确;该分散系为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D项正确。
胶体与溶液的分离和鉴别(1)鉴别:利用丁达尔效应鉴别胶体和溶液。
(2)分离:利用渗析操作来分离胶体和溶液。
胶体的性质与用途2.胶体在工农业生产及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
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 )①土壤中离子的吸附和交换过程,有保肥作用②将植物油倒入水中用力搅拌形成油水混合物③一束平行光线射入蛋白质溶液里,从侧面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④氢氧化铁胶体中滴入稀硫酸,先看到红褐色沉淀生成而后沉淀溶解⑤由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引起的血液中毒,可利用血液透析进行治疗⑥水泥厂和冶金厂常用高压直流电除去大量烟尘,减少对空气的污染⑦明矾和FeCl3可用作净水剂⑧ O3、H2O2均可用于水的净化杀菌A.①④⑧B.③④⑦C.②⑤⑧D.②⑧【解析】选D。
①土壤胶体中胶粒带有电荷,对离子有吸附和交换作用,可起到保肥的效果;②植物油倒入水中用力搅拌形成的油水混合物属于乳浊液,静置后分层,油层在水层的上面,可以用分液的方法分离;③蛋白质溶液属于胶体,可产生丁达尔效应;④氢氧化铁胶体中滴入稀硫酸(电解质溶液),会发生胶体的聚沉生成氢氧化铁沉淀,继续滴加的稀硫酸能与氢氧化铁发生酸碱中和反应:2Fe(OH)3+3H2SO4Fe2(SO4)3+6H2O,沉淀溶解;⑤血液透析的原理是利用渗析净化血液胶体;⑥静电除尘的原理是电泳现象;⑦明矾、FeCl3净水的原理是生成胶体,胶体吸附杂质而净水;⑧O3、H2O2的净水是利用强氧化性氧化细菌蛋白质而杀菌。
2021版化学名师讲练大一轮复习方略人教通用版课件:6.5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比受损前更容易生锈。
(5)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时,负极电极反应式为Fe-3e- ==== Fe3+。
(
)
提示:×。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时,负极反应为Fe-2e- ==== Fe2+。
(6)在金属表面覆盖保护层,若保护层破损后,就完全失去了对金属的保 护作用。
()
提示:×。如Fe件上镀Zn,若保护层破损后,在潮湿的空气中,Fe、Zn构成
(3)电化学防护
牺牲阳极的阴 极保护法—— 原电池原理 外加电流的阴 极保护法—— 电解原理
负极 正极 阴极 阳极
比被保护金属活泼的金属 被保护的金属设备 被保护的金属设备 惰性金属
【基础小题诊断】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钢铁水闸可用牺牲阳极或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防止其腐蚀。 ( ) 提示:√。防止钢铁水闸腐蚀采用两种方法: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和牺 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2)原电池分为正、负极,电解池分为阴、阳极,所以牺牲阳极的阴极保 护法应用的是电解池原理。 ( ) 提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是应用原电池原理防腐。
原电池,Zn作负极,仍然对Fe起到保护作用。
(7)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构成了电解池;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构成
了原电池。二者均能有效地保护金属不容易被腐蚀。
()
提示:√。了解保护原理,才能作答。
【题组训练过关】
类型
条件
负 电极 极 反应 正
极
总反应式
联系
析氢腐蚀 _水__膜__酸__性___较__强__(_p_H_≤__4_._3_)
吸氧腐蚀 _水__膜__酸__性___很__弱__或__呈__中__性_
_F_e_-_2_e_-__=_=_=_=___F_e_2_+
2021版化学名师讲练大一轮复习方略人教通用版课件:12.3 晶体结构与性质

何外形。
(3)缺角的NaCl晶体在饱和NaCl溶液中会慢慢变为完美的立方体块。 (
)
提示:√。溶质从溶液中析出,可形成晶体。
(4)通过X-射线衍射实验的方法可以区分晶体和非晶体。 ( )
提示:√。X-射线衍射实验是区分晶体和非晶体最可靠的科学方法。
(5)粉末状的物质不是晶体,具有各向异性的固体一定是晶体。
比较
类型
分子晶体
构成粒子
分子
粒子间的相互 范德华力(某
作用
些含氢键)
硬度
较小
原子晶体 原子
共价键 很大
金属晶体
离子晶体
金属阳离子、 自由电子
阴、阳离子
金属键
离子键
有的很大,有 的很小
较大
比较
类型
分子晶体
原子晶体 金属晶体
离子晶体
熔、沸点
较低
很高
有的很高,有 的很低
较高
溶解性 相似相溶
难溶于任何溶 难溶于常见溶 大多易溶于水
晶体
氯 化 离钠 子 晶 体氯 化 铯
石层 墨状 晶晶 体体
晶体结构
晶体详解 (1)每个Na+(Cl-)周围等距且紧邻的 Cl-(Na+)有_6_个,每个Na+周围等距且 紧邻的Na+有_1_2_个 (2)每个晶胞中含_4_个Na+和4__个Cl(1)每个Cs+周围等距且紧邻的Cl-有 _8_个,每个Cs+(Cl-)周围等距且紧邻 的Cs+(Cl-)有_6_个 (2)如图为8个晶胞,每个晶胞中含1__ 个Cs+、_1_个Cl石 用 边 采墨 是 形 取分_层 拥 的_状 有 杂_子_晶 的 化_间_体 碳 方_作_中 原 式_用_子是,_力层_s个__p_与,2数_平层是均之2_每间_,个的碳正作原六子
2021版化学名师讲练大一轮复习方略人教通用版课件:9.1 来自化石燃料的化工原料

4.有机物分子中的共面问题 (1)三种典型模型解读
①甲烷分子中所有原子一定不共平面,最多有3个原子处在一个平面上,若用其
他原子代替其中的任何氢原子,所有原子一定不能共平面,如CH3Cl所有原子不 在一个平面上。
②乙烯分子中所有原子一定共平面,若用其他原子代替其中的任何氢原子,所
(4)同分异构体的类型。
异构类型
形成途径
碳链异构 碳骨架(碳原子的连接方式)不同
官能团 位置异构
官能团 类别异构
官能团位置不同 官能团种类不同
示例
CH3CH2CH2CH3和 _C_H_3_C_H_(_C_H_3_)_C_H_3
CH2=CH—CH2—CH3与 C__H_3—__C_H_=___C_H_—__C_H_3
③加聚反应:
【易错警示】 (1)烷烃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等强氧化剂氧化,但并不意味着烷烃不能发 生氧化反应,如烷烃可燃烧,而燃烧就属于氧化反应。 (2)可利用乙烯使溴水、酸性KMnO4溶液褪色区分甲烷与乙烯,但由于乙烯 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生成CO2。因此不能用酸性KMnO4溶液除去甲烷 中的乙烯。
内容索引
考点1:甲烷、乙烯、苯的结构与性质 考点2:碳的成键特点,同系物、同分异构体 考点3:煤、石油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 高考新风向·命题新情境 课时精归纳·素养速提升 核心素养测评
考点1:甲烷、乙烯、苯的结构与性质 【核心知识自查】 1.常见烃的组成、结构和物理性质
结构简式 空间构型 比例模型
(3)包装用材料聚氯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 ( ) 提示:×。聚氯乙烯分子中不含有碳碳双键。 (4)苯与液溴混合后加入铁粉发生了加成反应。 ( ) 提示:×。苯与液溴混合后加入铁粉发生了取代反应。 (5)1 mol CH4和4 mol Cl2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的产物中最多的是CCl4 ( ) 提示:×。生成的物质中HCl最多。
2021版化学名师讲练大一轮复习方略人教通用版核心素养测评 三 物质的分类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核心素养测评三物质的分类一、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每题6分,共24分)1.(原创)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①电解、水解、分解、裂解和潮解都是化学变化②任何化学反应,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都不相等③同温同压下,反应H2(g)+Cl2(g)2HCl(g)分别在光照时和点燃时发生,ΔH不同④凡有能量变化的过程都是化学变化⑤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氧化物一定是两性氧化物⑥依据分子中氢原子的个数可确定某酸为几元酸A.①⑤⑥B.③④⑤⑥C.①②③④⑤D.①③④⑤⑥【解析】选D。
有些固体能自发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它们的表面逐渐形成饱和溶液,这种现象叫潮解,不是化学变化,①错误;化学反应在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一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②正确;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时发生,ΔH相同,③错误;有能量变化的过程未必是化学变化,如水的三态变化过程,④错误;SiO2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也能与氢氟酸反应,但不是两性氧化物,⑤错误;确定酸是几元酸不能直接看化学式中氢原子的个数,如CH3COOH为一元酸,⑥错误。
答案选D。
2.中华民族有着光辉灿烂的发明史,下列发明创造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A.用胆矾炼铜B.用铁矿石炼铁C.用纯碱等烧制玻璃D.打磨磁石制指南针【解析】选D。
打磨磁石制指南针是物理变化,答案选D。
【加固训练】下列各组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 )A.碘的升华、石油的分馏B.NH4Cl溶液除铁锈、食盐水导电C.蛋白质溶液中加饱和(NH4)2SO4溶液、蓝色的胆矾常温下变白D.热的饱和KNO3溶液降温析出晶体、二硫化碳洗涤试管内壁上的硫【解析】选C。
选项A、D都是物理变化。
选项B,前者是化学变化,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过程就是电解的过程,电解必然会产生新物质,故食盐水导电是化学变化。
2021版化学名师讲练大一轮复习方略人教通用版课件:3.3 铁及其化合物

地壳含量 占第_4_位
(3)化学性质(写出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2.铁的氧化物 (1)物理性质。
化学式 俗称
色态
FeO
Fe2O3
_铁__红__
_黑__色__粉末 _红__棕__色__粉末
Fe3O4 _磁__性__氧__化__铁__
_黑__色__晶体
铁的价态
_+_2_价__
_+_3_价__
_+_2_价__,_+_3_价__
_F_e_(_O_H_)_3_+_3_H_+=_=_=__= _F_e_3_++_3_H_2_O_
2Fe(OH)3
△
====
_F_e_2O_3_+_3_H_2_O_
Fe(OH)2
Fe(OH)3
可溶性亚铁盐与碱溶液反应: 可溶性铁盐与碱溶液反应:
制备 F_e_2_++_2_O__H_-=_=_=_=_F__e_(_O_H_)_2↓__
内容索引
考点1:铁及其氧化物 考点2:铁的氢氧化物 考点3:铁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及其应用 高考新风向·命题新情境 课时精归纳·素养速提升 核心素养测评
考点1:铁及其氧化物 【核心知识自查】 1.铁 (1)铁的位置与结构
(2)物理性质
颜色状态
_银__白__色 固体
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 良好
特性 被磁铁吸引
【基础小题诊断】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Fe在稀硝酸中发生钝化。 ( )
提示:×。Fe在浓硝酸中发生钝化。
(2)铁表面自然形成的氧化层能保护内层金属不被空气氧化。
(
)
提示:×。铁表面形成的氧化膜较疏松,不能保护内层金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题组训练过关
物质的转化
1.(2020·衡水模拟)已知X和Y能发生如下反应:X+Y H 2O+盐,下列有关物质X和Y所属种类的判断中一定不正确的是( )
选项A B C D
X酸碱性氧化物盐羧酸
Y碱酸碱醇
【解析】选D。
羧酸与醇反应生成酯和H2O,酯不属于盐。
【反思归纳】产物为盐和水的几种典型反应
(1)中和反应:酸+碱盐+水
(2)酸性氧化物与碱的反应:酸性氧化物+碱盐+水
(3)碱性氧化物与酸的反应:碱性氧化物+酸盐+水
(4)酸式盐与碱的反应:酸式盐+碱盐+水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
2.民间艺术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下列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在表演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B C D
刺绣打树花剪纸织锦
用针线在织物上绣制图案将熔化的铁水泼向
空中,迸溅出火花
用剪刀或刻刀在
纸上剪刻花纹
用提花机织
出图案
【解析】选B。
A.刺绣并未生成新物质,不属于化学变化,故不选A;B.将熔化的铁水泼向空中,铁水会和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氧化物迸溅出火花,故选B;C.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没有新物质生成,故不
选C;D.用提花机织出图案并未生成新物质,故不选D。
物质性质与用途
3.(2019·辽宁六校联考)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明矾水解形成的Al(OH)3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物,可用于水的净化
B.工业上用石灰乳对煤燃烧后形成的烟气进行脱硫,并能回收得到CaSO4
C.单质硅可用于制半导体、光导纤维等
D.氯气与烧碱溶液或石灰乳反应都能得到含氯消毒剂
【解析】选C。
明矾净水的原理是Al3+水解生成具有吸附性的Al(OH)3胶体,能吸附水中的悬浮物,A项正确;石灰乳的主要成分为Ca(OH)2,
能吸收SO2生成亚硫酸钙,亚硫酸钙在空气中被氧化生成硫酸钙,B项
正确;单晶硅可用于制半导体,二氧化硅用于制光导纤维,C项错误;
Cl2和NaOH、Ca(OH)2反应分别生成NaClO、Ca(ClO)2,次氯酸盐与
CO2、H2O作用生成的HClO能杀菌消毒,D项正确。
4.(2019·石家庄模拟)学生甲已将四种物质按照一定分类标准分类
归入椭圆形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SO2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SO2是电解质
B.b可以代表含氧元素的离子化合物
C.SO2、Na2C2O4均可作还原剂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CH3COOH与Na2S的反应称为酸碱中和反应
O-3
【解析】选C。
SO2溶于水后生成的H2SO3能电离出H+和HS,这是溶液能导电的原因,但导电的原因是H2SO3电离而不是SO2电离,故H2SO3是电解质而SO2是非电解质,A项错误;CH3COOH是共价化合物而不是离子化合物,既然CH3COOH和b填充在一起,故b不可能代表含氧元素的离子化合物,B项错误;SO2中的S元素为+4价,具有比较强的还原性,Na2C2O4中的C元素为+3价,也具有还原性,都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C项正确;Na2S是盐而不是碱,故CH3COOH与Na2S的反应不属于酸碱中和反应,D项错误。
(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判断方法
(2)常见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①三馏:蒸馏、分馏为物理变化,干馏是化学变化。
②四色:焰色反应为物理变化,显色反应、颜色反应、指示剂变色反应是化学变化。
③五解:潮解是物理变化,分解、裂解、水解、电解是化学变化。
④十六化:熔化、汽化、液化、酸化是物理变化,氧化、氢化、水化、风化、钝化、皂化、炭化、催化、硫化、酯化、裂化、油脂硬化是化学变化。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