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化学人教版第讲

合集下载

2022版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人教版第2章 第11讲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

2022版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人教版第2章 第11讲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

第11讲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复习目标 1.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及应用。

2.能利用“电子守恒”规律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的简单计算。

考点一 先后规律及应用1.同时含有几种还原剂时―――――→加入氧化剂将按照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依次反应。

如:在FeBr 2溶液中通入少量Cl 2时,因为还原性Fe 2+>Br -,所以Cl 2先与Fe 2+反应。

2.同时含有几种氧化剂时―――――→加入还原剂将按照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依次反应。

如在含有Fe 3+、Cu 2+、H +的溶液中加入铁粉,因为氧化性Fe 3+>Cu 2+>H +,所以铁粉先与Fe 3+反应,然后依次与Cu 2+、H +反应。

3.熟记常见的强弱顺序氧化性:MnO -4(H +)>Cl 2>Br 2>Fe 3+>I 2>稀H 2SO 4>S ,还原性:Mn 2+<Cl -<Br -<Fe 2+<I-<SO 2(SO 2-3)<S 2-。

(1)Cl 2把Mn 2+氧化为MnO -4(×)错因:因为氧化性MnO -4(H +)>Cl 2,所以Cl 2不能氧化Mn 2+。

(2)I 2和Fe 反应生成FeI 3(×)错因:因为氧化性Fe 3+>I 2,所以I 2和Fe 反应生成FeI 2。

(3)把SO 2气体通入到FeCl 3溶液中,溶液颜色不变(×)错因:Fe 3+把SO 2氧化成H 2SO 4,Fe 3+被还原为Fe 2+,所以溶液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

(4)把FeCl 2溶液滴入酸性KMnO 4溶液中,只发生反应5Fe 2++MnO -4+8H +===5Fe 3++Mn 2++4H 2O(×)错因:在酸性条件下,Cl -也还原MnO -4。

1.向含S 2-、Fe 2+、Br -、I -的溶液中通入Cl 2,按先后顺序依次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 、 。

高三理化生步步高大一轮复习——化学人教高三PPT课件

高三理化生步步高大一轮复习——化学人教高三PPT课件

溶液既可能显酸性也可能显碱性 溶液既可能显酸性也可能显碱性
“通入足量的NH3” NO
(1)“一定大量3共存” (2)“可能大量共存” (3)“不能大量共存”
与NH3·H2O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存在 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 审清关键字
知识梳理
第15探页/究共7高6页考
练出高分
知识梳理·题型构建
I 考点二 离子的检验和推断
(2)H+不能和__O_H_-_、__C_O_23-_(H_C_O__- 3 )_、_S_2-_(_H_S-_)_、_S_O_23-_(H__SO_-3_)_、_P_O_34-_(_H_2P_O-4 , H_P_O_24-_)_、_S_iO_23_-_、_A_lO_-2_、__C_lO_-_、_F_-_、_C_H_3_C_O_O_-_、_N_O_- 2__共存 。
题组一 无限制条件的离子大量共存的判断
1. 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
的是 ( C )
A.Na+、Mg2+、Cl-、OH-
生成Mg(OH)2沉淀
B.H+、Ca2+、CO23-、NO- 3 C.Cu2+、K+、SO24-、NO- 3 D.Na+、HCO- 3 、OH-、Ca2+
H共+存与,CCOa322+不与能C大O量32 会生成CaCO3沉淀
高考中的常见表述
误点点悟
“无色”
有色离子不能大量存在
“pH=1”或“pH=13”
溶液显酸性或碱性
“因发生氧化还原反 只能是氧化性离子和还原性离子不能大 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量共存,不包括其他类型反应的离子
“透明”
“透明”也可“有色”
“不大量共存”
易看成大量“共存”
“与Al反应放出H2” “由水电离出的c(H+) =1×10-12 mol·L-1”

2025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人教版高考化学大单元一 第一章 热点强化1 与量有关的离子方程式的含答案

2025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人教版高考化学大单元一 第一章 热点强化1 与量有关的离子方程式的含答案

2025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人教版高考化学热点强化1与量有关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1.反应生成的离子又能与剩余(过量)的反应物继续反应。

(1)CO2通入NaOH溶液中:①CO2少量:CO2+2OH-===CO2-3+H2O;②CO2过量:CO2+OH-===HCO-3。

(2)盐酸滴入Na2CO3溶液中:①盐酸少量:CO2-3+H+===HCO-3;②盐酸过量:CO2-3+2H+===CO2↑+H2O。

(3)盐酸滴入NaAlO2溶液中:①盐酸少量:AlO-2+H++H2O===Al(OH)3↓;②盐酸过量:AlO-2+4H+===Al3++2H2O。

(4)CO2通入NaAlO2溶液中:①CO2少量:2AlO-2+CO2+3H2O===2Al(OH)3↓+CO2-3;②CO2过量:AlO-2+CO2+2H2O===Al(OH)3↓+HCO-3。

(5)NaOH滴入AlCl3溶液中:①NaOH少量:Al3++3OH-===Al(OH)3↓;②NaOH过量:Al3++4OH-===AlO-2+2H2O。

(6)Fe加入稀HNO3中:①Fe少量:Fe+NO-3+4H+===Fe3++NO↑+2H2O;②Fe过量:3Fe+2NO-3+8H+===3Fe2++2NO↑+4H2O。

2.当一种反应物中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组成离子参与反应时,因其组成比例不协调(一般为复盐或酸式盐),当一种组成离子恰好完全反应时,另一种组成离子不能恰好完全反应(有剩余或不足),因而跟用量有关。

(1)Ca(HCO3)2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①NaOH不足:Ca2++HCO-3+OH-===CaCO3↓+H2O;②NaOH过量:Ca2++2HCO-3+2OH-===CaCO3↓+2H2O+CO2-3。

(2)NaHCO3溶液与Ca(OH)2溶液反应:①NaHCO3不足:HCO-3+OH-+Ca2+===CaCO3↓+H2O;②NaHCO3过量:Ca2++2OH-+2HCO-3===CaCO3↓+CO2-3+2H2O。

2020届【步步高】高中化学大一轮复习讲义

2020届【步步高】高中化学大一轮复习讲义
考点一 常用化学仪器的识别与使用
1.可加热的仪器
(1)蒸发皿的使用方法:用于蒸发或浓缩溶液,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超过其容积的23,蒸发浓缩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快蒸干 时停止加热。 (2)坩埚的使用方法:用于灼烧固体物质,把坩埚放在三脚架上的泥三角上加热,取放坩埚必须使用坩埚钳,加热完的坩埚应 放在石棉网上冷却。 (3)仪器④中 A 的名称为圆底烧瓶,B 的名称为蒸馏烧瓶。使用方法:a.常用于组装有液体参与反应的反应器,其中 B 主要用 于混合液体的蒸馏和分馏;b.加热液体时,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 (4)仪器⑤为锥形瓶。使用方法:a.可用于组装气体发生器;b.用于滴定操作;c.作蒸馏装置的接收器。 (5)仪器⑥为烧杯。使用方法:a.可用于物质的溶解与稀释;b.用于称量具有腐蚀性的固体药品;c.组装水浴加热装置。 2.常用的计量仪器
1.下列实验中仪器的末端必须插入液面以下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制备氢气的简易装置中用来加入稀硫酸的长颈漏斗 ②实验室用 MnO2 和浓盐酸制备氯气装置中的分液漏斗 答案 ① 2.球形冷凝管不能用于组装蒸馏装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冷凝后的液体容易残留在球形区域内 3.测定已部分变质的小苏打样品中 Na2CO3 的质量分数方案:称取一定质量的固体样品,通过加热至恒重后冷却,称量剩余 固体质量,计算。回答下列问题。
(1)A 为漏斗,主要用途:①组装过滤器;②向小口容器中转移液体。 (2)B 仪器的名称为长颈漏斗;主要用途:用于组装气体发生装置。 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制取气体应将长管末端插入液面以下,防止气体逸出。 (3)C 仪器的名称为分液漏斗;主要用途:①用于随时添加液体;②萃取、分液。 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①使用前先检漏;②分离液体时,下层液体由下口放出,上层液体由上口倒出。 (4)D 仪器的名称为球形干燥管;主要用途:盛放颗粒状固体干燥剂,如:CaCl2、碱石灰。 注意:一般为大口进气,小口出气。 (5)E 仪器的名称为冷凝管;主要用途:①用于蒸馏或分馏时冷凝易液化的气体;②用于液体回流。 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①直形冷凝管一般用于蒸馏或分馏时冷凝;②球形冷凝管通常用于反应装置中的冷凝回流;③冷却水 下口进上口出。

2022版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人教版第1章 第3讲 物质的量及相关概念

2022版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人教版第1章 第3讲 物质的量及相关概念

第3讲 物质的量及相关概念复习目标 1.了解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

2.能准确使用“N N A =n =m M =VV m=c (B)·V (aq)”进行一定量某物质与所含指定微粒的数目换算。

3.正确使用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解答气体的体积、压强与物质的量、微粒数目相关问题。

4.掌握气体(平均)摩尔质量的计算方法。

考点一 物质的量 摩尔质量1.物质的量(1)概念: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用来表示一定数目微粒的集合体。

符号为n ,单位是摩尔(mol)。

(2)物质的量的规范表示方法(3)使用范围:适用于微观粒子或微观粒子的特定组合。

2.阿伏加德罗常数(1)国际上规定,1 mol 粒子集合体所含的粒子数约为6.02×1023,1 mol 任何物质所含的粒子数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符号为N A ,N A ≈6.02×1023 mol -1。

(2)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与微粒数目的关系 (背会公式和字母含义)n =N N A ⇒变式⎩⎪⎨⎪⎧N =n ·N A N A =N n3.摩尔质量(1)概念: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称为该物质的摩尔质量。

符号为M 。

(2)常用单位:g·mol -1。

(3)数值:当粒子的摩尔质量以g·mol -1为单位时,在数值上等于该粒子的相对分子(或原子)质量。

(4)公式(背会):n =m M ⇒变式⎩⎪⎨⎪⎧m =n ·M M =m n(1)物质的量是表示微粒数目多少的物理量(×)错因:物质的量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的物理量。

(2)1 mol任何物质都含有6.02×1023个分子(×)错因:离子化合物不存在分子。

(3)硫酸的摩尔质量为98 g(×)错因: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1。

届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_化学人教版

届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_化学人教版

届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_化学人教版第1 讲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考纲要求】1.了解分类法在化学科学研究和化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

2.了解分散系的概念、分类方法,掌握胶体的概念、重要性质及应用,掌握Fe(OH)3胶体的制备方法。

3.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重难点:物质的分类和胶体的性质。

知识梳理探究高考练出高分知识梳理题型构建考点一物质的组成考点二物质的分类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考点三物质的性质与变化考点四分散系、胶体知识梳理探究高考练出高分知识梳理题型构建I考点一物质的组成不同单质叫同素异形体。

同种元素形成的_________由几种不同的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混合物和纯净物探究高考由同种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知识梳理练出高分知识梳理题型构建【递进题组】题组一1 2题组二345知识梳理探究高考练出高分知识梳理题型构建题组一12题组二345在化学变化中复合离子+ 如NH 4等可以再分题组一组成物质的微粒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说出理由。

①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有原子、分子或离子。

②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离子和原子不可以再分。

③同一种元素可能有多种不同原子,同一种原子也可能形成不同的离子。

④原子与该原子形成的离子相对质量几乎相等。

⑤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同一种物质。

⑥物质的化学性质一定是由分子保持的。

⑦质子数、中子数和电子数都相同的粒子一定是同一种粒子。

金刚石、石墨均是由C 元素组成,但不是同一种物质,互为同素异形体如Fe是由原子构成的;化学性质由铁原子保持如N2和CO知识梳理探究高考练出高分知识梳理题型构建题组一12题组二3452.下列各组物质能真实表示物质分子组成的是 A . NO、C2H5OH、HNO3、I2 B . CaO、N2、HCl、H2O C. NH3、H2S、Si、CO ( A )CaO是离子化合物,不存在分子D. CO2、SiO2、__、H2SO4Si和SiO2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

2022版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人教版第1章 第1讲 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和技能

2022版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人教版第1章 第1讲 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和技能

第1讲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和技能复习目标 1.了解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

2.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3.能识别化学品标志,了解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考点一常用化学仪器的识别与使用1.可加热的仪器(1)仪器②为蒸发皿。

使用方法:用于蒸发或浓缩溶液,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超过其容积的2 3,蒸发浓缩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有大量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

(2)仪器③为坩埚。

使用方法:用于灼烧固体物质,把坩埚放在三脚架上的泥三角上加热,取放坩埚必须使用坩埚钳,加热完的坩埚应放在石棉网上冷却。

(3)仪器④中A的名称为圆底烧瓶,B的名称为蒸馏烧瓶。

使用方法:a.常用于组装有液体参与反应的反应器,其中B主要用于混合液体的蒸馏和分馏;b.加热液体时,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 3。

(4)仪器⑤为锥形瓶。

使用方法:a.可用于组装气体发生器;b.用于滴定操作;c.作蒸馏装置的接收器。

(5)仪器⑥为烧杯。

使用方法:a.可用于物质的溶解与稀释;b.用于称量具有腐蚀性的固体药品;c.组装水浴加热装置。

(6)仪器⑦为三颈烧瓶,用作反应器。

使用方法:三颈口一般放置温度计、冷凝管、分液漏斗、搅拌器等。

一般用于液体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

2.常用的计量仪器(1)A为量筒,用于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精确度:0.1 mL。

(2)B为容量瓶,主要用于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①该仪器使用前需“查漏”;②不能(填“不能”或“能”)将固体或浓溶液直接在该仪器中溶解或稀释;③有固定的规格。

(3)C为酸式滴定管。

①使用前需“查漏”;②“0”刻度在上方;③不可盛装碱性溶液;④精确度:0.01 mL。

(4)D为碱式滴定管,用于盛装碱性溶液,不可盛装酸性和强氧化性液体(如:KMnO4溶液)。

(5)E为托盘天平。

①称量前先调零点;②腐蚀性药品应放于烧杯内称量;③“左物右码”;④精确度:0.1 g。

(6)F为温度计。

①测反应混合液的温度时,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插入混合液中但不能接触容器内壁;②测馏分温度时,水银球应放在蒸馏烧瓶支管口处。

【步步高】(新课标)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1讲-化学与工农业生产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2

【步步高】(新课标)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1讲-化学与工农业生产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2

【步步高】(新课标)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1讲-化学与工农业生产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2第1讲化学与工农业生产[考纲要求] 1.了解化学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2.了解合成氨的主要原理、原料、重要设备、流程和意义,认识催化剂的研制对促进化学工业发展的重大意义。

3.了解精细化工产品的生产特点、精细化工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4.了解化学肥料、农药等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考点一无机化工的基本问题1.硫酸工业生产的基本问题三个主要反应①S(s)+O2(g)=====△SO2(g);②2SO2(g)+O2(g)催化剂△2SO3(g);③SO3(g)+H2O(l)===H2SO4(l)2. 氨的工业合成(1)生产原理:N2(g)+3H2(g)高温、高压催化剂2NH3(g)ΔH(298 K)=-92.2 kJ·mol-1,该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填“增大”或“减小”)、放热(填“放热”或“吸热”)的可逆反应。

(2)合成氨适宜条件的选择在实际生产中,需要考虑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原料选择、产量与设备等多方面情况,以确定最佳的生产条件。

①温度:400~500_℃;压强:10~30_MPa;催化剂:以铁触媒为主的催化剂。

②合成氨的转化率较低,要采用循环操作。

氨液化分离后,没有完全反应的N2和H2经过循环压缩机再送入合成塔被充分利用。

(3)基本生产过程3.纯碱工业比较氨碱法与联合制碱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氨碱法(索尔维) 联合制碱法(侯德榜)原理NaCl+NH3+CO2+H2O===NaHCO3↓+NH4Cl 2NaHCO3=====△Na2CO3+CO2↑+H2O↑原料NaCl、NH3、CaCO3(制备CO2和CaO)NaCl、NH3、CO2生产流程优、缺点原料便宜,步骤简单,但是产生大量CaCl2,食盐利用率低产品纯度高,原料利用率高,同时得到氮肥NH4Cl,但加重设备的腐蚀深度思考1.在硫酸工业生产中为增大反应速率,采取了哪些措施?答案①升高温度;②使用催化剂;③在沸腾炉中燃料燃烧前,将原料粉碎,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