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解析版(重庆卷)
2015年高考试题生物(重庆卷)解析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生物1.比较胚胎干细胞与胰腺腺泡细胞,相同的是A.线粒体的功能B.发育的全能性C.膜蛋白的种类和数量D.内质网上核糖体的数量【答案】A【解析】线粒体均能通过呼吸作用为真核细胞提供能量,A项正确;胚胎干细胞具有发育的全能性,而胰腺腺泡细胞已高度分化,不具备发育的全能性,B项错误;胰腺腺泡细胞能分泌多种蛋白质产物,因而其膜蛋白的种类和数量以及内质网上核糖体的数量均较多,C、D项错误。
2.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积累的丰富农业生产经验,至今许多仍在实践中应用。
下列叙述与植物激素作用无直接关系的是A.适时打顶去心,可促植株开花结实。
(据《农桑辑要》)B.肥田之沃,种绿豆最佳,小豆、芝麻次之。
(据《齐民要术》)C.正月种白稻,五月收获后,根茬长新稻,九月又成熟。
(据《广志》)D.前摘未熟红杮,每篮放木瓜两三枚,得气即发,涩味尽失。
(据《格物粗谈》)【答案】B3.下表为某人血液化验的两项结果:据此分析,其体内最可能发生的是A.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B.血糖含量低于正常C.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D.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加速【答案】C【解析】甲状腺激素含量升高,因而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A项错误;胰岛素含量偏低,血糖含量高于正常水平,B项错误;甲状腺激素含量升高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因而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C项正确;胰岛素含量降低,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的速率减缓,D项错误。
4.将题4图所示细胞置于密闭容器中培养。
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细胞内外的CO2和O2浓度在短时间内发生了相应变化。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黑暗条件下,①增大、④减小B.光强低于光补偿点时,①、③增大C.光强等于光补偿点时,②、③保持不变D.光强等于光饱和点时,②减小、④增大【答案】B5.结合题5题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的遗传信息储存在DNA或RNA的核苷酸序列中B.核苷酸序列不同的基因可表达出相同的蛋白质C.遗传信息传递到蛋白质是表现型实现的基础D.编码蛋白质的基因含遗传信息相同的两条单链【答案】D【解析】生物的遗传信息储存在DNA或RNA的核苷酸序列中,A项正确;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核苷酸序列不同的基因可表达出相同的蛋白质,B项正确;遗传信息传递到蛋白质是表现型实现的基础,C项正确;编码蛋白质的基因含两条单链,但其碱基序列互补,因而遗传信息不同,D项错误。
2015年高考生物试卷全国卷2(解析版)

2015年高考生物试卷全国卷2(解析版)1.将三组生理状态相同的某植物幼根分别培养在含有相同培养液的密闭培养瓶中,一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有氧条件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B.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与温度的变化无关C.氮气环境中该植物幼根细胞吸收该离子不消耗ATPD.与空气相比,氮气环境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答案】A【解析】由表格信息可知同样温度条件下,空气瓶中离子相对吸收量大,说明有氧条件有利于根对离子的吸收;A正确。
同样的空气,不同温度条件下离子的相对吸收量不同,说明温度变化影响根对离子的吸收;B错误。
同样的温度条件下,氮气环境中根对离子的相对吸收量少,说明根对离子的吸收需要消耗能量(ATP),且氮气环境中不利于根对该离子的吸收;C、D错误。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物质运输及影响物质运输的因素等知识,还涉及到对考生实验分析能力的考查。
2.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组成,该酶能结合到端粒上,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合成端粒DNA的一条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大肠杆菌拟核的DNA中含有端粒B.端粒酶中的蛋白质为RNA聚合酶C.正常人细胞的每条染色体两端都含有端粒DNAD.正常体细胞的端粒DNA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加而变长【答案】C【解析】端粒存在于真核生物染色体的末端,是由DNA序列及其相关的蛋白质所组成的复合体,A错误。
由“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组成,该酶能结合到端粒上,以自身的RNA 为模板合成端粒DNA的一条链”可知端粒酶中的蛋白质为逆转录酶;B错误。
正常体细胞的端粒DNA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加而变短;D错误。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端粒及端粒酶的相关知识及考生获取信息、利用信息及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
3.下列过程中,不属于胞吐作用的是( )A.浆细胞分泌抗体到细胞外的过程B.mRNA从细胞核到细胞质的过程C.分泌蛋白从胰腺的腺泡细胞到胞外的过程D.突触小泡中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的过程【答案】B【解析】抗体、分泌蛋白均为大分子物质,出细胞方式为胞吐;mRNA通过核孔从细胞核到细胞质中,不是胞吐作用;突触前膜通过胞吐将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综上分析符合题意的为B选项。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试题精品解析(重庆卷)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试题精品解析(重庆卷)物理(共11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题1图中曲线a 、b 、c 、d 为气泡室中某放射物质发生衰变放出的部分粒子的经迹,气泡室中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以下判断可能正确的是A .a 、b 为β粒子的经迹B . a 、b 为γ粒子的经迹C . c 、d 为α粒子的经迹D . c 、d 为β粒子的经迹【答案】 D【考点定位】三种放射线的性质、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
2.宇航员王亚平在“天宫1号”飞船内进行了我国首次太空授课,演示了一些完全失重状态下的物理现象。
高考真题若飞船质量为m ,距地面高度为h ,地球质量为M ,半径为R ,引力常量为G ,则飞船所在处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A .0B . 2()GM R h +C .2()GMm R h +D . 2GM h 【答案】B 【考点定位】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
3.高空作业须系安全带.如果质量为m 的高空作业人员不慎跌落,从开始跌落到安全带对人刚产生作用力前人下落的距离为h (可视为自由落体运动).此后经历时间t 安全带达到最大伸长,若在此过程中该作用力始终竖直向上,则该段时间安全带对人的平均作用力大小为A .2m gh mg t +B .2m gh mg t -C .m gh mg t +D .m gh mg t-【答案】 A【考点定位】运动学公式、动量定理。
4.题4图为无线充电技术中使用的受电线圈示意图,线圈匝数为n ,面积为S .若在1t 到2t 时间内,匀强磁场平行于线圈轴线向右穿过线圈,其磁感应强度大小由1B 均匀增加到2B ,则该段时间线圈两端a 和b 之间的电势差a b ϕϕ-高考真题A .恒为2121()nS B B t t -- B . 从0均匀变化到2121()nS B B t t --C .恒为2121()nS B B t t --- D .从0均匀变化到2121()nS B B t t ---【答案】 C 【考点定位】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
2015年高考理综重庆卷

绝密★启用前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卷分为物理、化学、生物三个部分。
物理部分1至5页,化学部分6至9页,生物部分10至12页,共12页。
满分3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 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 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 答非选择题和选做题时,必须使用0. 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 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 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物理 (共11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 如图中曲线a 、b 、c 、d 为气泡室中某放射物发生衰变放出的部分粒子的径迹,气泡室中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
以下判断可能正确的是 ( ) A. a 、b 为β粒子的径迹 B. a 、b 为γ粒子的径迹C. c 、d 为α粒子的径迹D. c 、d 为β粒子的径迹2. 宇航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飞船内进行了我国首次太空授课,演示了一些完全失重状态下的物理现象。
若飞船质量为m ,距地面高度为h ,地球质量为M ,半径为R ,引力常量为G ,则飞船所在处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 )A. 0B. 2()GM R h + C. 2()GMm R h +D.2GM h3. 高空作业须系安全带。
如果质量为m 的高空作业人员不慎跌落,从开始跌落到安全带对人刚产生作用力前人下落的距离为h (可视为自由落体运动)。
此后经历时间t 安全带达到最大伸长,若在此过程中该作用力始终竖直向上,则该段时间安全带对人的平均作用力大小为 ( )A. mgB. mg -C.mgD.mg - 4. 如图为无线充电技术中使用的受电线圈示意图,线圈匝数为n ,面积为S 。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生物(重庆卷)

重庆卷生物(共9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2015重庆理综,1)比较胚胎干细胞与胰腺腺泡细胞,相同的是()A.线粒体的功能B.发育的全能性C.膜蛋白的种类和数量D.内质网上核糖体的数量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细胞的结构和分化,解题的切入点是明确细胞分化的实质。
胚胎干细胞和胰腺腺泡细胞都必须有线粒体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A项正确。
胚胎干细胞是未分化的细胞,具有发育的全能性,而胰腺腺泡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发育的全能性很难表达,B项错误。
细胞分化导致了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都发生变化,C项错误。
胰腺腺泡细胞合成并分泌消化酶,内质网上的核糖体数量较多,胚胎干细胞中相对较少,D项错误。
只有明确细胞分化的实质才能正确判断各项内容。
2.(2015重庆理综,2)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积累的丰富农业生产经验,至今许多仍在实践中应用。
下列叙述与植物激素作用无直接关系的是()A.适时打顶去心,可促棉株开花结实。
(据《农桑辑要》)B.肥田之法,种绿豆最佳,小豆、芝麻次之。
(据《齐民要术》)C.正月种白稻,五月收获后,根茬长新稻,九月又成熟。
(据《广志》)D.新摘未熟红柿,每篮放木瓜两三枚,得气即发,涩味尽失。
(据《格物粗谈》)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植物激素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解题的切入点是明确各选项所涉及实例依据的原理。
棉株打顶去心的原理是抑制顶端优势,顶端优势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在浓度较低时促进生长,在浓度过高时则会抑制生长,A项与植物激素作用有直接关系。
“肥田之法,种绿豆最佳”依据了豆科植物和根瘤菌的互利共生原理即与豆科植物根系互利共生的根瘤菌能够丰富土壤的含氮量,因而达到肥田的目的,该实例与植物激素作用无直接关系,B项与植物激素作用无直接关系,符合题意。
“根茬长新稻”主要与生长素、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的作用有关,“九月又成熟”主要与乙烯的作用有关,C项与植物激素作用有直接关系。
2015年高考新课标I卷理综生物试题答案(逐题解析)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部分)第I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DNA与ATP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B.一个tRNA分子中只有一个反密码子C.T2噬菌体的核酸由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D.控制细菌性状的基因位于拟核和线粒体中的DNA上【答案】D D【答案】【解析】A正确,DNA和ATP所含有的元素都是C、H、O、N、P,因此正确。
B正确,反密码子是位于tRNA反密码环中部、可与mRNA中的三联体密码子形成碱基配对的三个相邻碱基,一个tRNA分子中只有一个反密码子。
分子中只有一个反密码子。
C C正确,DNA的基本组成单T2噬菌体是一个典型的DNA病毒,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病毒,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DNA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
D D错误,细菌是一个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这个细胞器,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
只含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点评】本题考察的是基础知识的理解与记忆,难度较低。
2.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B.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C.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D.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答案】【答案】C C【解析】【解析】A A 正确,色氨酸是植物生长素合成的前体物质,幼嫩的叶子能够合成生长素。
长素。
B B 正确,非极性运输是横向运输,韧皮部的韧皮射线平行于茎的横切面,所以通过它们进行的物质运输也平行于茎的横切面。
所以通过它们进行的物质运输也平行于茎的横切面。
C C 错误,幼嫩细胞比成熟细胞对生长素更加敏感。
胞对生长素更加敏感。
D D 正确,正确,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细胞的伸长,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细胞的伸长,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细胞的伸长,但生长素浓度但生长素浓度增高到一定值时,增高到一定值时,就会促进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就会促进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就会促进切段中乙烯的合成,而乙烯含量的增高,而乙烯含量的增高,而乙烯含量的增高,反过来又抑反过来又抑制了生长素促进切段细胞伸长的作用。
2015年高考真题好题精选——生物(含答案解析)教学文案

2015年高考真题错题集——生物重庆卷5.结合下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的遗传信息储存在DNA或RNA的核苷酸序列中B.核苷酸序列不同的基因可表达出相同的蛋白质C.遗传信息传递到蛋白质是表现型实现的基础D.编码蛋白质的基因含遗传信息相同的两条单链6.下列有关人胰岛素基因表达载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表达载体中的胰岛素基因可通过人肝细胞mRNA反转录获得B.表达载体的复制和胰岛素基因的表达均启动于复制原(起)点C.借助抗生素抗性基因可将含胰岛素基因的受体细胞筛选出来D.启动子和终止密码子均在胰岛素基因的转录中起作用四川卷6.M基因编码含63个氨基酸的肽链。
该基因发生插入突变,使mRNA增加了一个三碱基序列AAG,表达的肽链含64个氨基酸。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M基因突变后,参与基因复制的嘌呤核苷酸比例增加B.在M基因转录时,核糖核苷酸之间通过碱基配对连接C.突变前后编码的两条肽链,最多有2个氨基酸不同D.在突变基因的表达过程中,最多需要64种tRNA参与11.(14分)果蝇的黑身、灰身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
(1)实验一:黑身雌蝇甲与灰身雄蝇乙杂交,F1全为灰身,F1随机交配,F2雌雄果蝇表型比均为灰身:黑身=3:1。
①果蝇体色性状中,__为显性。
F1的后代重新出现黑身的现象叫做____;F2的灰身果蝇中,杂合子占__。
②若一大群果蝇随机交配,后代有9900只灰身果蝇和100只黑身果蝇,则后代中Bb的基因型频率为___。
若该群体置于天然黑色环境中,灰身果蝇的比例会___,这是__的结果。
(2)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R、r)会影响黑身果蝇的体色深度。
实验二:黑身雌蝇丙(基因型同甲)与灰身雄蝇丁杂交,F1全为灰身,F1随机交配,F2表型比为:雌蝇中灰身:黑身=3:1;雄蝇中灰身:黑身:深黑身=6:1:1。
①R、r基因位于___染色体上,雄蝇丁的基因型为___,F2中灰身雄蝇共有___种基因型。
2015年高考生物真题答案重庆卷

2015年重庆卷试卷总评:与2014年高考生物题比较,2015年的题型与题量略有变化,由9大题增加到10大题,即将原第7大题分拆开了,所以考生的总解题量并没有太多变化。
2014年的选择题中第2、4题都是单独考查选修3中的知识,而2015年选择题中仅第6题考查了选修3的知识,2014年的非选择题仅第7题中考查了选修3的知识,而2015年的非选择题中第7、8两题都考查了选修3的知识,对选修3的考查所占分值有所上升。
第3、7、8、10题是该套试题中的亮点试题。
1.解析:A项,胚胎干细胞与胰腺腺泡细胞都是活的完整的真核细胞,都可通过线粒体进行有氧呼吸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即两种细胞中线粒体的功能相同。
B项,胚胎干细胞是由早期胚胎或原始性腺中分离出来的一类细胞,具有发育的全能性;胰腺腺泡细胞是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其发育的全能性受到了限制。
C项,由于两类细胞分化程度不同,膜的功能有差异,因而膜蛋白的种类和数量不同。
D项,胚胎干细胞只进行有丝分裂,胰腺腺泡细胞属于典型的分泌细胞,可以合成、分泌多种胞外酶,因而后者的内质网上的核糖体数量更多。
答案:A2.解析:A项,棉花适时打顶,可以解除棉株的顶端优势,降低侧芽部位的生长素浓度,促进棉株侧枝的生长发育,进而提高棉花产量。
B项,存在于豆科植物根部的根瘤菌可固氮,通过种豆科植物,可以增加土壤中氮元素含量,达到肥田的目的,这是作物轮作的优势之一,仅与作物种类有关,与植物激素无直接关系。
C项,此句是对再生稻的描述,再生稻即种一茬收两季的水稻,再生时利用其根、茎,重新发苗,在水稻的生长发育和成熟过程中有多种植物激素起作用。
D项,乙烯具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成熟木瓜可释放乙烯,促进红柿果实成熟。
答案:B3.解析:A项,化验结果显示此人的甲状腺激素水平高于正常值,可能患有甲亢。
甲状腺激素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则此人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较高。
B项,此人血液中胰岛素含量低于正常值,可能患有糖尿病,所以此人的血糖含量要高于正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比较胚胎干细胞与胰腺腺泡细胞,相同的是
A.线粒体的功能
B.发育的全能性
C.膜蛋白的种类和数量
D.内质网上核糖体的数量
【答案】A
【解析】线粒体均能通过呼吸作用为真核细胞提供能量,A项正确;胚胎干细胞具有发育的全能性,而胰腺腺泡细胞已高度分化,不具备发育的全能性,B项错误;胰腺腺泡细胞能分泌多种蛋白质产物,因而其膜蛋白的种类和数量以及内质网上核糖体的数量均较多,C、D项错误。
2.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积累的丰富农业生产经验,至今许多仍在实践中应用。
下列叙述与植物激素作用无直接关系的是
A.适时打顶去心,可促植株开花结实。
(据《农桑辑要》)
B.肥田之沃,种绿豆最佳,小豆、芝麻次之。
(据《齐民要术》)
C.正月种白稻,五月收获后,根茬长新稻,九月又成熟。
(据《广志》)
D.前摘未熟红杮,每篮放木瓜两三枚,得气即发,涩味尽失。
(据《格物粗谈》)
【答案】B
3.下表为某人血液化验的两项结果:
据此分析,其体内最可能发生的是
A.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B.血糖含量低于正常
C.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D.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加速
【答案】C
【解析】甲状腺激素含量升高,因而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A项错误;胰岛素含量偏低,血糖含量高于正常水平,B项错误;甲状腺激素含量升高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因而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C项正确;胰岛素含量降低,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的速率减缓,D项错误。
4.将题4图所示细胞置于密闭容器中培养。
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细胞内外的CO2和O2浓度在短时间内发生了相应变化。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黑暗条件下,①增大、④减小
B.光强低于光补偿点时,①、③增大
C.光强等于光补偿点时,②、③保持不变
D.光强等于光饱和点时,②减小、④增大
【答案】B
5.结合题5题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的遗传信息储存在DNA或RNA的核苷酸序列中
B.核苷酸序列不同的基因可表达出相同的蛋白质
C.遗传信息传递到蛋白质是表现型实现的基础
D.编码蛋白质的基因含遗传信息相同的两条单链
【答案】D
【解析】生物的遗传信息储存在DNA或RNA的核苷酸序列中,A项正确;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核苷酸序列不同的基因可表达出相同的蛋白质,B项正确;遗传信息传递到蛋白质是表现型实现的基础,C项正确;编码蛋白质的基因含两条单链,但其碱基序列互补,因而遗传信息不同,D项错误。
6.下列有关人胰岛素基因表达载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表达载体中的胰岛素基因可通过人肝细胞mRNA反转录获得
B.表达载体的复制和胰岛素基因的表达均启动于复制原(起)点
C.借助抗生素抗性基因可将含胰岛素基因的受体细胞筛选出来
D.启动子和终止密码子均在胰岛素基因的转录中起作用
【答案】C
【解析】人肝细胞中胰岛素基因不表达,因而不存在胰岛素mRNA,A项错误;复制原点是基
因表达载体复制的起点,而胰岛素基因表达的起点位于启动子,B项错误;借助抗生素抗性基因可将含胰岛素基因的受体细胞筛选出来,C项正确;启动子与RNA聚合酶结合,启动转录过程,终止密码子则参与终止翻译过程,D项错误。
7.(10分)2014年埃博拉病在非洲蔓延,我国派出医疗队首次在境外组建医院,帮助治疗埃博拉疫情。
(1)研究表明,埃博拉病毒侵入机体后,通过靶向感染、破坏吞噬细胞等,使其不能暴露病毒的_____,以致感染信息不能呈递给_____,阻止正常激活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过程,导致机体对该病毒的____免疫功能下降。
因此,病毒在体内快速增殖、致病。
(2)对志愿者接种埃博拉试验疫苗后,机体免疫系统能产生相应抗体,还能产生的免疫细胞有__________。
(3)用埃博拉病毒的某种蛋白免疫小鼠,通过_______技术获得杂交瘤细胞,用于生产单克隆抗体治疗该病。
【答案】(1)特有抗原或抗原肽-MHC T细胞特异性
(2)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
(3)细胞融合或细胞杂交
8.(20分)某课题组为解决本地种奶牛产奶量低的问题,引进了含高产奶基因但对本地适应性差的纯种公牛。
(1)拟进行如下杂交:
♂A(具高产奶基因的纯种)×♀B(具适宜本地生长基因的纯种)→C
选择B作为母本,原因之一是胚胎能在母体内正常______。
若C中的母牛表现为适宜本地生长,但产奶量并未提高,说明高产奶是___性状。
为获得产奶量高且适宜本地生长的母牛,根据现有类型,最佳杂交组合是_____,后代中出现这种母牛的概率是___(假设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不同对常染色体上)。
(2)用以上最佳组合,按以下流程可加速获得优良个体。
精子要具有受精能力,需对其进行___处理;卵子的成熟在过程___中完成。
在过程④的培养基中含有葡萄糖,其作用是_________。
为筛选出具有优良性状的母牛,过程⑤前应鉴定胚胎的______。
子代母牛的优良性状与过程___的基因重组有关。
(3)为了提高已有胚胎的利用率,可采用______技术。
【答案】(1)生长发育或胚胎发育隐性♂A×♀C1/8
(2)获能或增强活力③供能性别、高产奶和适应生长的基因②
(3)胚胎分割
【解析】(1)选择B作为母本,原因之一是胚胎能在母体内正常生长发育;由交配结果可知,高产奶是隐性性状;利用基因重组的原理,要获得产奶量高且适宜本地生长的母牛,应选择
♂A与♀C杂交,后代中出现产奶量高且适宜本地生长的母牛的概率为1/2×1/2×1/2=1/8。
(2)精子有受精前需进行获能处理,卵子的减Ⅱ分裂在受精作用即过程③中才得以完成;体外培养胚胎时,需在培养液中提供葡萄糖等物质以保证充足的能量供应。
为筛选出具有优良性状的母牛,过程⑤前应鉴定胚胎的性别,以及是否具有高产奶和适应生长等优良基因,子代母牛的优良性状与过程②的基因重组有关。
(3)利用胚胎分割和胚胎移植技术,可同时获得多个基因型相同的后代,提高了已有胚胎的利用率。
9.(10分)欧洲兔曾被无意携入澳洲大草原,对袋鼠等本地生物造成极大威胁。
据题9图回答下列问题:
(1)0(起始年)→a年,欧洲兔种群数量每年以一定的倍数(λ)增长。
若起始年种群数量为24只,则a年种群数量N a=____;若不加以防治,将导致该草原生态系统的__锐减。
(2)a年引入狐狸防治兔灾。
据a→b年欧洲兔和袋鼠数量的变化推测:狐狸和袋鼠的种间关系为____。
(3)c年控制狐狸数量,并引入仅对欧洲兔致死的黏液瘤病毒后,草原生态系统逐渐恢复稳定。
这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其调节方式是______。
(4)d年后,欧洲兔种群数量回升,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
【答案】(1)24λa生物多样性(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2)捕食
(3)负反馈调节
(4)欧洲兔对黏液瘤病毒的抗性增强(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解析】
(1)欧洲兔种群在0(起始年)→a年类似“J”型增长,其增长模型为N t=N0λt,则a年种群数量N a=24λa。
若不加以防治,将导致该草原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锐减。
(2)a年引入狐狸后,袋鼠的数量锐减,可推测两者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关系。
(3)草原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其基础是负反馈调节。
(4)d年后,欧洲兔种群数量回升,最可能的原因是欧洲兔对黏液瘤病毒的抗性增强等。
10.(14分)小麦的穗发芽影响其产量和品质。
某地引种的红粒小麦的穗发芽率明显低于当地白粒小麦。
为探究淀粉酶活性与穗发芽率的关系,进行了如下实验。
(1)取穗发芽时间相同、质量相等的红、白粒小麦种子,分别加蒸馏水研磨、制成提取液(去淀粉),并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实验。
实验分组、步骤及结果如下:
步骤①中加入的C是____,步骤②中加缓冲液的目的是______。
显色结果表明:淀粉酶活性较低的品种是____;据此推测:淀粉酶活性越低,穗发芽率越__。
若步骤③中的淀粉溶液浓度适当减小,为保持显色结果不变,则保温时间应____。
(2)小麦淀粉酶包括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为进一步探究其活性在穗发芽率差异中的作用,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X处理的作用是使____。
若Ⅰ中两管显色结果无明显差异,且Ⅱ中的显色结果为红粒管颜色显著____白粒管(填“深于”或“浅于”),则表明α-淀粉酶活性是引起这两种小麦穗发芽率差异的主要原因。
【答案】(1)0.5mL蒸馏水控制pH红粒小麦低缩短
(2)β-淀粉酶失活深于
【解析】(1)步骤①中加入的C是0.5mL蒸馏水,以形成对照实验;步骤②中加缓冲液的目的是维持培养液中pH的相对稳定。
显色结果表明,红粒管中蓝色较深,说明此时淀粉酶活性较低。
据此推测,淀粉酶活性越低,穗发芽率也越低。
若步骤③中的淀粉溶液浓度适当减小,为达到相同显色效果的时间应当缩短。
(2)图中X处理的作用是使β-淀粉酶失活,若Ⅰ中两管显色结果无明显差异,且Ⅱ中的显色结果为红粒管颜色明显较深,表明α-淀粉酶活性是引起这两种小麦穗发芽率差异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