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部分第七单元人口的变化高考热考图表系列十五人口统计图的判读学案20181002120

合集下载

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七单元 人口的变化 第一讲 人口的数量变化与人口合理容量检测 新人教

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七单元 人口的变化 第一讲 人口的数量变化与人口合理容量检测 新人教

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七单元人口的变化第一讲人口的数量变化与人口合理容量检测新人教版读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域面积、人口密度(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表,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面两题。

甲乙丙丁面积(km2) 6 306102 045 167 302 165 600人口密度(人3 650 533.36 266 567/km2)1.(xx南昌文综模拟二)图中省级行政区人口数量最多的是( )A.甲B.乙C.丙D.丁2.(xx南昌文综模拟二)甲地劳动力人口比重大于其他三地的原因是( )A.出生率低B.死亡率低C.外来人口迁移D.养老制度完善读“某国自18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人口增长模式的四个阶段示意图”,完成下面三题。

3.(xx北京朝阳期末)按人口增长模式的演变历程,排列正确的是( )A.②③④①B.①③②④C.①②③④D.④①②③4.(xx北京朝阳期末)关于该国在不同阶段社会经济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阶段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B.②阶段农业产值大于工业产值C.③阶段从事第三产业的人口大于从事第一、二产业的人口D.④阶段城市人口的比重在70%以上5.(xx北京朝阳期末)该国最有可能是( )A.芬兰B.中国C.印度D.尼日利亚读某城市xx人口容量木桶效应示意图,完成下面两题。

6.(xx河北保定模拟)xx的人口容量为( )A.351万B.105.6万C.97.3万D.85.4万7.(xx河北保定模拟)图中制约该城市人口容量最根本的因素是( )A.土地资源B.市政C.教育D.劳动就业提升题组xx10月,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放开二孩政策。

下图为四个地区xx人口统计图。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8.(xx贵阳3月模拟)与我国目前人口统计情况最相似的是( )A.甲B.乙C.丙D.丁9.(xx贵阳3月模拟)实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后将最先影响我国劳动力人口的( )A.数量B.性别比C.年龄构成D.职业构成年龄中位数又称中位年龄,是将全体人口按年龄大小排位,位于中点的那个人的年龄。

2019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第七单元 人口的变化 高考热考图表系列(十六)人口迁移统计图的判读学案

2019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第七单元 人口的变化 高考热考图表系列(十六)人口迁移统计图的判读学案

高考热考图表系列 (十六)人口迁移统计图的判读人口统计图是根据人口的相关地理数据绘制成的直观图形,最常考查的一种形式是曲线图或折线图,即利用线条的升降、起伏来显示人口数据的变化情况和发展趋势。

人口迁移统计图中,一般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迁出率、迁入率;另外也有坐标图,它的纵横坐标分别表示迁出率和迁入率,显示静止的人口迁移状况。

(2013·全国卷Ⅱ)下图表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2005-2010年间迁移人口比重。

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

读下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完成(1)~(2)题。

(1)2005-2010年( )A.迁出人口数量贵州多于四川B.迁入人口数量上海多于广东C.人口增长率浙江高于江苏D.人口自然增长率安徽低于天津(2)2005-2010年,省级行政区域间的人口迁移( )A.延缓了皖、赣、黔的老龄化进程B.延缓了沪、京、津的老龄化进程C.降低了皖、赣、黔的城市化水平D.降低了沪、京、津的城市化水平[图形解码]答案:(1)C (2)B判读技巧1.看坐标轴,明确表示的含义。

2.比较人口迁出数量(或迁出率)。

3.比较人口迁入数量(或迁入率)。

4.比较人口增长率。

5.结合省级区域间人口的迁移,判断老龄化、城市化水平。

(2017·四川泸州三诊)下图是我国部分省区目前迁入人口规模与工资水平相关示意图(图中数据越大,表示规模越大,水平越高)。

读图,回答1~3题。

1.据图并结合所学知识,推知下列影响迁入人口规模大小因素中影响最小的是( ) A.工资水平B.房价C.空间距离D.教育资源2.根据图示信息,推测未来迁入人口回流规模最大的省区是( )A.北京B.上海C.广东D.安徽3.对西藏当前人口迁移状况原因的解释正确的是( )①经济、交通的快速发展②迷人的风土人情及文化魅力③高寒缺氧的自然环境④与沿海差异较大的工资水平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解析:第1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济越发达的城市,就业机会越多,工人的工资水平越高,所受教育的条件越高,因此会吸引大量的人口迁入,而且人口在迁移时多选择距离较近的发达城市,由此判断A、C、D都对人口迁移的影响较大,所以排除;而相应城市的房价对人口迁移的影响较小,故选B。

2019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部分第七单元人口的变化第2讲人口的空间变化课件

2019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部分第七单元人口的变化第2讲人口的空间变化课件

【典题 2】 (2017·广西陆川中学期中)深圳特区成立 37 年来,面积由 327.5 平方千米增长到 1 997 平方千米, 实际管控人口由 30 万迅速增长到 2 100 万,2015 年国内 生产总值达到 17 503 亿元,成为世界大都市。据此完成 (1)~(2)题。
(1)来深圳的大多数是劳动人口,且年龄偏轻,给深 圳的发展带来活力和动力,同时也会使得( )
[点拨] 人口迁移一般具备三个条件
(2)分类。 ①国际人口迁移。
时间 19世纪前
“二战”后
以集___团__性__、 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定 特点 大批的移民为 居移民减少,

_短__期__流__动__人员增多
迁入地:欧洲,北美,西亚、北 方向 欧洲向_美__洲__ 非产油国;迁出地:拉丁美洲、
答案:(1)D (2)B
考向2 人口迁移的影响 1.人口迁移对迁出(入)地的影响
2.我国的民工流
3.人口迁移影响的分析思路
(1)从辩证角度: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 (2)从区域角度:对迁出地的影响和对迁入地影响。 (3)从三大要素角度:对生态环境、经济、社会三方 面的影响。 (4)从具体方面:人口迁移对人口数量、性别比、职 业构成、产业结构、交通、社会治安、城市化等都有重 要影响。
(2)社会经济因素。Leabharlann 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_经__济__因素
最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多数情况 下人口迁移是为了追求更好的就业机会、 更高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宏观经济布 局的改变也会造成大量人口迁移
交通通信
相对缩小了地区之间的距离,促进了人口 迁移
文化教育 婚姻家庭
改变人们的生活态度、生活期望和认识外 部世界的态度,促进人口迁移

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七章人口的变化测评新人教版含答案

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七章人口的变化测评新人教版含答案

第七章人口的变化高频考点练(七) 考查范围:人口统计图建议时间 / 45分钟性别比是指人口中男性人口与女性人口的比值(通常指100个女性对应的男性人口数)。

图G7-1为我国1980—2010年出生人口(活产婴儿)性别比和总人口性别比的变化图。

据此完成1~2题。

图G7-11.我国在图示30年间 ( )A. 出生人口中女婴比重高于男婴的B. 人口死亡率男性高于女性C. 妇女生育率明显升高D. 人口性别结构明显优化2.我国图示的这种出生人口性别比特点对未来造成的影响包括( )①“剩男”现象明显增加②女性择偶标准降低③“老夫少妻”现象增加④不会引发社会问题⑤跨国婚姻有所增多A. ①②③B. ①③⑤C. ③④⑤D. ①②④补偿性生育是指“补偿”之前由于某种原因压制的生育需求。

图G7-2为我国1949—2015年出生人口变化统计图,下表为我国人口政策的调整与变化进程表。

据此完成3~5题。

图G7-2时间人口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鼓励生育1971年控制人口增长的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1982年计划生育被确定为基本国策,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2013年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2016年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3.下列关于图中三次婴儿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第一次婴儿潮规模小的原因是生育率高,但自然增长率极低B. 第二次婴儿潮规模最大的原因是国民经济好转,补偿性生育较多C. 第三次婴儿潮规模较小的原因是育龄妇女人数少,人口流动量大,对生育影响大D. 对我国人口结构、经济发展影响最大的是第三次婴儿潮4.大约10年前,不少学者曾预言2010年尤其是2013年以后我国会出现第四次婴儿潮,理由可能是( )①人口生育惯性②“单独二孩”政策的实施③经济的快速发展④医疗卫生条件的极大改善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5.从目前情况看,第四次婴儿潮并没有如期出现,主要原因可能是( )①生育观念的改变②受人口政策的影响③抚养成本的提高④经济结构的调整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读2012年我国部分地区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统计图(图G7-3),回答6~7题。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之人口增长模式与合理容量(共55张PPT)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之人口增长模式与合理容量(共55张PPT)

(2)判断出生率 上图中左图0~9岁人口比重最高,故出生率较高,而右图中0~ 9岁人口比重比10~19、20~29、30~39岁等年龄阶段小,故人 口出生率较低。 (3)判断不同年龄阶段人口比例(看塔形)。 不同的塔形反映了不同的人口问题,下宽上窄的塔形反映出人 口增长快、少年儿童所占比重过高的问题(如左图);上宽下窄 的塔形则反映出人口老龄化严重的问题(如右图)。
(3)抓点 即抓住曲线上的一些特殊点,如极值点、交点、起止点等,这 些特殊点通常是解题的突破口,充分领会其含义,做到“抓点 求突破”。 如上图,1970年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达最大值,因此据此可以 判断1950~1970年世界人口处于加速增长阶段,1970年后属于 增长减缓阶段。另外这些特殊点通常会与人口数据计算联系在 一起,考查计算能力,要注意读准纵、横坐标数值。
(2015·福建文综,7~8)我国不同生育率方案预测的2050年人口 结构图
图1
读图指导 1.人口金字塔图的判读方法
(1)判读性别比 关注某年龄段男女各自所占比重的对比状况,由此可判断 某时期男女性别比例状况,进而判断是否存在性别比例失 调的问题。上图中各年龄阶段男女所占比例基本沿0轴对称, 男女比例总体平衡。
[深 度 解 读]
常见人口统计图的判读(常考的 类图像之十四) 典图示例
人口统计图是根据人口的相关地理数据绘制成的直观 图形,经常考查的如下列各图,主要用来反映人口构 成(年龄、性别、文化、职业等)、数量变化、迁移状 况等。每种图示的形式不同,其特点不尽相同,而且 表现内容在侧重点上也有很大差异。
命题角度三 人口金字塔图的判读 下图示意我国不同生育率方案预测的2050年人口结构。读图完
成(1)~(2)题。
(1)c方案与a方案的人口结构比较,差异最大的是( )

2019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第七单元 人口的变化 高考热考图表系列(十五)人口统计图的判读学

2019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第七单元 人口的变化 高考热考图表系列(十五)人口统计图的判读学

高考热考图表系列 (十五)人口统计图的判读人口统计图是根据人口的相关地理数据绘制成的直观图形。

在高考中,对于人口内容的考查,绝大部分以人口资料统计图为载体呈现。

常见的人口统计图按照表述形式不同,大体可分为曲线图、平面正三角形坐标图、四边形人口统计图、人口金字塔图等类型。

(2017·江苏卷)下图为“某年我国部分省市城乡65岁及其以上人口占各自总人口比重图”。

读图回答(1)~(2)题。

(1)城乡65岁及其以上老年人口的分布反映了( )A.东部超大城市的城镇老年人口占比高B.中西部地区的城乡老年人口占比均高C.经济发达的省市均已进入老龄化阶段D.东北地区农村老龄化现象比城市明显(2)影响贵州、湖南等中西部省份农村老年人口占比高的主要因素是( )A.人口出生率B.人口迁移C.人口死亡率D.人口密度[图形解码]答案:(1)A (2)B判读技巧1.曲线图的判读三角形统计图是一个三轴坐标图,给出一个正三角形,在内部作若干条三条边的平行线,并标注出三个坐标所代表的变量,通常用来表示三个变量的地理事物局部与整体的百分比结构。

读三角形统计图时必须注意,图中数据只表示相对量,即“比重”或“比例”,不表示绝对量;图中每个点都能够读取三个变量的坐标数值,各构成要素所占比重的总和必然是100%。

如上图中“*”表示各年龄段的人口比重,可以采用平行线法,该法分三步:(1)沿着三个坐标轴数值增大的方向画出三个箭头,如图中的箭头①②③。

(2)过图中标出的点“*”,分别画出与上述三个箭头平行且延伸方向一致的三条斜线。

注意:在图中平行斜线应取a,而不是取b(因为斜线b的延伸方向与箭头②不一致)。

(3)读出上述斜线与三个坐标轴的交点坐标,这就是待求点在三个坐标轴上的坐标。

在图中待求点“*”的三个坐标是0~14岁为23%,15~64岁为73%,65岁及以上为4%。

3.四边形人口统计图的判读四边形人口统计图中有两边分别表示两个变量(一般是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另外两边表示一个变量(通常是人口自然增长率),如下图:对于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根据一般的直角坐标图的判断即可得出数据,而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读取,我们一般以第三个变量作四边形的一条对角线,读数时沿对角线方向读取即可。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2部分人文地理第7章人口的变化第一讲人口的数量变化与人口的合理容量课件新人教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2部分人文地理第7章人口的变化第一讲人口的数量变化与人口的合理容量课件新人教版

(高考经典题)人口抚养比是指非劳动年龄人口数 与劳动年龄15~64岁人口数之比❶。下图示意1980~ 2030 年我国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的变化趋势❷。读图,回 答(1)~(2)题。
(1)2015 年前后我国老年抚养比变化明显,主要的影响因素❻是
A.性别比例
B.医疗水平
()
C.教育程度
D.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龄结构
(2016·高考天津卷)读图,回答下题。
4.以下四图中,与该省人口增长率变化过程基本符合的是 ()
解析:由图可知,1990~2000 年之间人口数量是逐年增长的, 但每年净增长的数量呈减少趋势,反映出 1990~2000 年该省 的人口增长率呈下降趋势。2000~2014 年的人口数量变化不是 太大,反映出该时段的人口增长率相对平稳,故 D 项正确。 答案:D
核心考点 分层突破
(高考经典题)下图显示某国移民人数及其占总人口比例的 变化。读图,完成(1)~(2)题。
(1)下图所示的①、②、③、④四幅图中,符合该国人口增长特 征的是( )
A.① C.③
B.② D.④
(2)该国人口自然增长数量最多的时段为( ) A.1910~1930 年 B.1930~1950 年 C.1950~1970 年 D.1970~1990 年
D.④阶段城市人口的比重最高
3.该国最有可能是( A.芬兰 C.印度
) B.中国 D.尼日利亚
解析:第 1 题,一般而言,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口死亡 率呈降低的趋势。第 2 题,④阶段的人口自然增长特点是“三 低”,在四个阶段中,其老龄化问题较为严重,社会生产力水 平最高,城市化水平最高。由于该国出生率始终大于死亡率, 即人口自然增长率始终大于零,因此④阶段人口数量最多。第 3 题,④阶段该国人口自然增长具有“三低”的特点,根据题 中信息可知,四个阶段所处的时间段是“18 世纪 80 年代至 20 世纪 70 年代”,与芬兰实际情况相符。 答案:1.B 2.D 3.A

(新课标)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七人口的变化课件

(新课标)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七人口的变化课件

a.某年龄段男女比例突然变小(如上图①处)。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情况:一是由于计划生育等原因导致出生率突然降低,二是由于重大灾 害等原因导致死亡率上升,三是人口的大量外迁。
b.某年龄段男女比例突然增加(如上图②处)。其变化可能是由于就 业、升学等原因导致的人口大量迁入。 c.男女比例的明显失调(如上图③处)。可能是战争导致的大量男性死 亡,也可能是钢铁、纺织等对职工性别有一定要求的工厂建设导致。

国家→未开发国家
、日、印度等国→东南亚、美洲 资本主义发展和殖民扩张
“二战” 后
③ 发展中国家 →发 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北美、西欧 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转 等发达国家及石油产区西亚 向外籍工人(增多)
各国生产发展的不平衡,劳动力供求 关系的地区差异性
(2)目前世界外籍工人主要分布在北美、西欧、西亚、南美和南 非,其中外来人口已超过本国人口的国家有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科威特 等。 (3)国内人口迁移主要是城市化和国土开发造成的。 3.我国不同时期人口迁移的原因、特点及意义
解题思路 依据选项内容,比较a、c两图中相关信息➡解读信息➡运 用人口金字塔图判读方法,判断三幅图所属金字塔型➡结合金字塔型特 点,得出答案。
信息解读
答案 (1)D (2)B
人口问题的影响 解决人口问题的途径
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
持续增长势头居高不下 人口出生率高、自然增长快,0—14岁的儿
童比重过大 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大,就业困难
保持相对稳定,欧洲甚至出现负增长 人口增长缓慢,人口老龄化
劳动力不足、青壮年负担过重
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采取鼓励生育的政策,接纳来自海外的移民
3.人口金字塔图的类型
人口年龄构成和人口金字塔基本上可分为三种类型(如上图),即:(1)年 轻型(增长型)——年轻人口比重大,塔形下宽上尖(如上左图);(2)成年型 (稳定型)——除极老的年龄组外,各年龄组人数差别不大,塔形较直,只 在高龄人口部分急剧收缩(如上中图);(3)老年型(衰退型)——年轻人口 比重小,中年以上比重较大,塔形下窄上宽(如上右图)。 4.判读步骤 (1)读构成。可直接读出该地区不同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2)定类型。年轻型和成年型人口金字塔图对应“高—低—高”型的人 口增长模式,其中年轻型人口处于加速增长阶段,成年型人口处于增长 减缓阶段;老年型人口金字塔图对应“低—低—低”型的人口增长模 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热考图表系列 (十五)人口统计图的判读人口统计图是根据人口的相关地理数据绘制成的直观图形。

在高考中,对于人口内容的考查,绝大部分以人口资料统计图为载体呈现。

常见的人口统计图按照表述形式不同,大体可分为曲线图、平面正三角形坐标图、四边形人口统计图、人口金字塔图等类型。

(2019·江苏卷)下图为“某年我国部分省市城乡65岁及其以上人口占各自总人口比重图”。

读图回答(1)~(2)题。

(1)城乡65岁及其以上老年人口的分布反映了( )
A.东部超大城市的城镇老年人口占比高
B.中西部地区的城乡老年人口占比均高
C.经济发达的省市均已进入老龄化阶段
D.东北地区农村老龄化现象比城市明显
(2)影响贵州、湖南等中西部省份农村老年人口占比高的主要因素是( )
A.人口出生率B.人口迁移
C.人口死亡率D.人口密度
[图形解码]
答案:(1)A (2)B
判读技巧
1.曲线图的判读
看趋势曲线上升,表示数量增加,水平提高;曲线下降,表示数量减少,水平降低。

例如上图,读某国家人口出生率变化曲线可知,从1800年到2019年,该国人口出生率波动下降
看数值数值大,水平高;数值小,水平低。

上图中该国人口死亡率在图示时间范围内大部分时段低于出生率,反映人口死亡率水平低;2019年死亡率与出生率接近,人口自然增长率接近于0
看速度曲线越陡,反映变化速度越快;曲线越缓,反映变化速度越慢。

上图中,1925年到1950年,出生率曲线最陡,反映人口出生率降速最快;而1875年到1900年,曲线平缓,反映人口出生率变化小
看阶段根据转折点,可确定发展阶段。

一个转折点,划分为两个阶段。

如上图,以1825年为界,死亡率可划分为两个阶段:死亡率曲线在此与出生率曲线相交,则可认为1825年之前是人口增长的第一阶段,即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阶段;2019年前后,出生率和死亡率接近,在1.0%附近,可认为人口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即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三低”阶段
三角形统计图是一个三轴坐标图,给出一个正三角形,在内部作若干条三条边的平行线,并标注出三个坐标所代表的变量,通常用来表示三个变量的地理事物局部与整体的百分比结构。

读三角形统计图时必须注意,图中数据只表示相对量,即“比重”或“比例”,不表示绝对量;图中每个点都能够读取三个变量的坐标数值,各构成要素所占比重的总和必然是100%。

如上图中“*”表示各年龄段的人口比重,可以采用平行线法,该法分三步:
(1)沿着三个坐标轴数值增大的方向画出三个箭头,如图中的箭头①②③。

(2)过图中标出的点“*”,分别画出与上述三个箭头平行且延伸方向一致的三条斜线。

注意:在图中平行斜线应取a,而不是取b(因为斜线b的延伸方向与箭头②不一致)。

(3)读出上述斜线与三个坐标轴的交点坐标,这就是待求点在三个坐标轴上的坐标。

在图中待求点“*”的三个坐标是0~14岁为23%,15~64岁为73%,65岁及以上为4%。

3.四边形人口统计图的判读
四边形人口统计图中有两边分别表示两个变量(一般是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另外两边表示一个变量(通常是人口自然增长率),如下图:
对于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根据一般的直角坐标图的判断即可得出数据,而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读取,我们一般以第三个变量作四边形的一条对角线,读数时沿对角线方向读取即可。

如:图1中底边(横轴)表示的是人口死亡率,左边纵轴表示的是人口出生率,另外两边表示的是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

对于图中Ⅰ、Ⅱ、Ⅲ、Ⅳ四点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高低判断,是先作出一条对角线(图2),沿对角线箭头方向读取(箭尾到箭头表示数据越来越大),由此得出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由低到高依次是:Ⅱ、Ⅰ、Ⅳ、Ⅲ。

判断某点具体的数据时,可过此点作对角线的平行线,交于两边即可,如图2中Ⅰ处的虚线。

(各自的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依次大约为0‰、8‰、16‰、29‰)。

4.人口金字塔图的判读
(1)读构成。

可直接读出该地区不同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如下图)。

(2)定类型。

年轻型和成年型人口金字塔图对应传统型的人口增长模式,其中年轻型人口处于加速增长阶段;成年型人口处于增长减缓阶段;老年型人口金字塔图对应现代型的人口增长模式。

(3)析变化。

①正常变化。

从年轻型到老年型的正常转变,其变化主要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受人口自然增长的影响,人口增长模式由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转变。

②特殊变化。

a.某年龄段人口比例突然变小(如上图A处)。

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计划
生育政策实施等导致出生率突然降低,二是重大灾害等导致死亡率上升,三是人口的大量外迁。

b.某年龄段人口比例突然增加(如上图B处)。

其原因可能是就业、升学等导致的人口大量迁入。

c.男女比例的明显失调(如上图C处)。

可能是战争导致大量男性死亡,也可能是钢铁、纺织等对职工性别有一定要求的工厂建设导致的。

(2019·江苏南京模拟)下图为“N市2019-2019年人口变化统计图”。

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甲、乙、丙、丁所代表的地理事物,正确的是( )
A.甲——老年人口比例B.乙——出生率
C.丙——人口自然增长率D.丁——死亡率
2.据图中信息可知,N市( )
A.人口增长模式处于传统型阶段
B.2019年以来人口总量先增加后减少
C.人口容量受政策影响逐渐增大
D.需要进一步健全养老保障制度
解析:第1题,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差值为人口自然增长率,观察图可知,图中乙线和甲线差值为丁线,说明三者分别为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

第2题,从上题判断可知,该地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均较低,为现代型模式;人口自然增长率始终为负值,说明人口总量一直在减少;人口容量受资源、科技水平、对外开放程度、消费水平等因素影响,和政策关系不大;该地人口呈负增长,且老年人口比重(丙线)呈上升趋势,老龄化现象日益突出,需要进一步健全养老保障制度。

答案:1.B 2.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