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低维物理讲义之二

合集下载

刘恩科 半导体物理第二章 讲义

刘恩科 半导体物理第二章 讲义

2.1.3.受主杂质 受主能级
空穴
B-
负电中心
Si中的受主杂质
13
受主能级和受主电离
束缚态
电离
离化态
Eg EA ΔEA


负电中心
(不能移动)
空穴(导电)
受主杂质能级EA : 被受主杂质束缚的空穴能量状态
注意:
1. 能带图中表示空穴的能量是越向下越高。
2. 受主电离实际是电子从价带跃迁到EA ,价带中产生导电空穴,
原子大小与基质原子接近, 且价电子壳层相近
7
2.1.2. 施主杂质 施主能级
剩余电子
可挣脱束缚在晶体中自
P+
由运动
正电中心 (不能移动)
Si中的施主杂质
正电中心对剩余电子的束缚作用比共价键弱很多
8
类氢模型
Si
Si
Si
Si
Si
\
Si
P+
Si
Si
Si
Si
Si Si
9
施主杂质和施主能级
束缚态
ED ΔED Eg
EC 0.54
EA ED
0.29 0.35 EV
36
1、深能级杂质含量极少,且杂质能级深,室温
下不易电离,不显著影响 载流子浓度,但对载 流子的复合作用较强,常称这类杂质为复合中 心。制造高速开关器件时,有意掺入金以提高 器件速度。
2、采用深能级瞬态谱(Deep-level transient spectroscopy, DLTS)测量杂质的深能级
E0
=
E
∞-E1=
m0q 4

2 0
h
2
=13.6
(eV )

半导体物理第二章ppt课件

半导体物理第二章ppt课件

引进有效质量,半导体中的电子所受的外力与
加速的关系和牛顿第二定律类似。
3、引进有效质量的意义:

a= f
m
* n
可以看出有效质量概括了半导体内
部势场的作用,使得在解决半导体中电子在
外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时,可以不涉及半导
体内部势场的作用。
课堂练习:习题3(P58)
2.6.3 状态密度、态密度有效质量、电导有效质量
近出现了一些空的量子状态,在外电场的作用下, 停留在价带中的电子也能够起导电的作用,把价带 中这种导电作用等效于把这些空的量子状态看做带 正电荷的准粒子的导电作用,常称这些空的量子状 态为空穴
2.3.2 金属、半导体、绝缘体的能带
2.4 半导体的带隙结构
间接能隙结构—即价带的最高 点与导带的最低点处于K空间 的不同点
3、 测不准关系
当微观粒子处于某一状态时,它的力学量(坐 标、动量、能量等)一般不具有确定的数值。
如: p g xh 同 一 粒 子 不 可 能 同 时 确 定 其 坐 标 和 动 量
测不准原理告诉我们,对微观粒子运动状态分 析,需用统计的方法。
4、 波函数
波函数 r ,t 描述量子力学的状态
= hk m
h2k 2 E
2m
对于波矢为k的运动状态,自由电子的能量E和动
量P,速度v均有确定的数值,因此,波矢量 k可
用以描述自由电子的运动状态,不同的k值标致
自由电子的不同状态。
6、 单原子电子
电子的运动服从量子力学,处于一系列特定的 运动状态---量子态,要完全描述原子中的一个电 子的运动状态,需要四个量子数。
氧的电子组态表示的意思:第一主轨道上有两个电子 ,这两个电子的亚轨道为s,(第一亚层);第二主轨 道有6个电子,其中有2个电子分布在s 亚(第一亚层) 轨道上,有4个电子分布在p亚轨道上(第二亚层)

半导体物理学 第二章_半导体中的杂质和缺陷PPT课件

半导体物理学 第二章_半导体中的杂质和缺陷PPT课件

浅能级
Ec
Ei
受主杂质 受主能级 Ev
可编辑课件PPT
10
2、元素半导体的杂质
(1)VA族的替位杂质——施主杂质
在硅Si中掺入P
Si
Si
Si
磷原子替代硅原
子后,形成一个 正电中心P+和一 个多余的价电子
Si
P+
Si
Si
Si
Si
束缚态—未电离 离化态—电离后
可编辑课件PPT
11
(a)电离态 •
(b)中性施主态
a:间隙式杂质
特点:杂质原子一般较小,锂元素
b:替位式杂质
特点:杂质原子的大小与被替代的晶格原子大小 可以相比,价电子壳层结构比较相近,Ⅲ和Ⅴ族元 素在Si,Ge中都是替位式
单位体积中的杂质原子数称为杂质浓度
可编辑课件PPT
6
A: 间隙式→杂质位于间隙
位置。
Si
Li:0.068nm
B:替位式→杂质占据格点 Si
36
氢原子基态电子的电离能
E0EE18m 002qh42 1.36eV
考虑到正、负电荷处于介电常数 ε=ε0εr的介质中,且处于晶格形成的 周期性势场中运动,所以电子的惯性质 量要用有效质量代替
可编辑课件PPT
37
类氢模型:计算束缚电子或空穴运动轨道
半径及电离能
运动轨道半径:
r
roh2 m * q2
可编辑课件PPT
20
2、受主能级:举例: Si中掺硼B
价带空穴
电离受主 B-
过程:1.形成共价键时, 从Si 原子中夺取一个电子, Si 的共价键中产生一个空 穴;
2.当空穴挣脱硼离子的束 缚,形成固定不动的负电 中心B-

第二章 半导体物理基础2

第二章 半导体物理基础2

1、硅、锗原子的简化模型
• 半导体元素:均为四价元素
半导体结构的描述
• 两种理论体系
– 共价键 结构 – 能级能带 结构
共价键结构(平面图)
2、半导体中的载流子
• 载流子(Carrier) 指半导体结构中获得运动能 量的带电粒子。 • 有温度环境就有载流子。 • 绝对零度(-2730C)时晶体中无自由电子。
• 其中 Pp≈Na(受主杂质浓度)Fra bibliotek得出结论
• 杂质半导体少子浓度 – 主要由本征激发(Ni2)决定的(和温度 有关) • 杂质半导体多子浓度 – 由搀杂浓度决定(是固定的)
2.1.4 半导体中的电流
• 半导体中有 两种电流 – 漂移电流 漂移电流(Drift Current) – 扩散电流(Diffusion Current) 扩散电流(Diffusion
§2.2 PN结与半导体二极管
• PN结是构成半导体器件的 核心结构 核心结构。 • PN结是指使用半导体工艺使N型和P型半导 体 结合处所形成的 特殊结构。 特殊结构 • PN结是半导体器件的 心脏。
2.2.1 PN结的形成
• PN结形成“三步曲 三步曲” 三步曲
(1)多数载流子的 扩散运动 扩散运动。 (2)空间电荷区和少数载流子的 漂移运动 漂移运动。 (3)扩散运动与漂移运动的 动态平衡 动态平衡。
其中 CTO ------外加电压 v=0 时的CT
n ----- 系数(决定于材料的杂质分布,一般取
Vr---- --1/2~1/3)。 PN结内建电压
势垒电容CT原理(图)
(2)扩散电容 CD 扩散电容
• PN结外加正向偏置时,引起 扩散 浓度梯度变化 出现的电容(电荷) 效应。

半导体物理学第二章

半导体物理学第二章

2.1.4浅能级杂质电离能的简单计算

氢原子
E0
m0q 4
2(4 0 )2 2
,
• 替换 mn* m0 , r 0 0
• 类氢杂质
ED
mn*q 4
2(4 r 0 )2 2
mn* E0
m0 r 2
E0=13.6eV(氢基态), m0电子惯性质量,
r相对介电常数
• 氢原子玻尔轨道半径为 r0 hq22m00Å,0根.5据3杂 质类氢模型将 代替,r以0 代替0 ,可m得n* 杂
B
P型半导体
EA
受主能级
EC
EA EV
半导体的掺杂
• Ⅲ、Ⅴ族杂质在Si、Ge晶体中分别为受
主和施主杂质,它们在禁带中引入了能
级;受主能级比价带顶高
E
,施主能级
A
比导带底低 E D,均为浅能级,这两种
杂质称为浅能级杂质。
• 杂质处于两种状态:中性态和离化态。 当处于离化态时,施主杂质向导带提供 电子成为正电中心;受主杂质向价带提 供空穴成为负电中心。
2r1 3ar 3a
4
8
硅、锗晶体中的间隙
例:如图所示为一晶格常数为a的Si晶胞,求:
(a)Si原子半径
(b)晶胞中所有Si原子占据晶胞的百分比
解:(a)
r1(1 3a) 3a
24
8
(b)
84r3
3
3 0.34
a3
16
间隙式杂质、替位式杂质
• 杂质原子位于晶格原子间的间隙位置, 该杂质称为间隙式杂质。
2.1.2施主杂质、施主能级
• 在纯硅中掺入5价的磷P,磷的5个价电子中的4个形成了 共价鍵,剩余一个价电子+多余一个正电荷中心P+。

半导体物理第2章

半导体物理第2章

和硅、锗晶体一样,当杂质进入 III-V族化合物后,或者是处于晶格原 子间隙中的间隙式杂质,或者成为取
代晶格原子的替位式杂质,不过具体
情况比硅、锗更复杂。
1、I族元素
一般在砷化镓中引入受主能级。 如:锂。
2、II族元素
如:铍、镁、锌、镉、汞。 它们的价电子比III族元素少一个,有获得一个电子形 成共价键的倾向,表现为受主杂质,引入浅受主能级。 常用掺锌或镉以获得III-V族化合物的p型材料。
为施主杂质,并引入施主能级。
2.4 缺陷能级
缺陷的种类:
1. 点缺陷:空位、间隙原子等 2. 线缺陷:位错等 3. 面缺陷:层错、晶粒间界等 在半导体晶体中的作用:
受主 施主 深能级
2.4.1 点缺陷
点缺陷的种类:
•热缺陷 •偏离化学比缺陷 •替位原子
热缺陷:由于原子热运动所形成的缺陷

肖特基缺陷: 晶体中只有晶格原子空位 间隙原子缺陷:

只有间隙原子而无原子空位

弗仑克耳缺陷: 原子空位和间隙原子同时存在
A、空位
B、 填隙原子
Si Si Si
Si
Si
Si
Si
Si Si Si
热缺陷特点:


热缺陷的数目随温度升高而增加
热缺陷中以肖特基缺陷为主(即原子空位为主)。原 因:三种点缺陷中形成肖特基缺陷需要的能量最小。 (可参阅叶良修《半导体物理学》p24和p94) 淬火后可以“冻结”高温下形成的缺陷。 退火后可以消除大部分缺陷。半导体器件生产工艺中, 经高温加工(如扩散)后的晶片一般都需要进行退火 处理。离子注入形成的缺陷也用退火来消除。


施主杂质与受主杂质比较
1)杂质的带电性 •未电离 : 均为电中性 •电离后:

《半导体》 讲义

《半导体》 讲义

《半导体》讲义一、什么是半导体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半导体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从智能手机、电脑到汽车、家电,几乎所有的现代电子设备都离不开半导体。

那么,究竟什么是半导体呢?简单来说,半导体是一种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材料。

导体,比如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而绝缘体,如塑料、橡胶等,则几乎不导电。

半导体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的导电性可以通过控制杂质的含量和施加外部条件(如电场、光照、温度等)来改变。

常见的半导体材料有硅(Si)、锗(Ge)等。

其中,硅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半导体材料,这是因为它在地球上的储量丰富,且具有良好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二、半导体的特性半导体具有一些独特的特性,正是这些特性使得它们在电子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热敏特性半导体的电阻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发生显著的改变。

利用这一特性,可以制成热敏电阻,用于温度测量、温度控制等方面。

2、光敏特性在光照的作用下,半导体的导电性会增强。

基于这一特性,我们有了光电二极管、太阳能电池等器件。

3、掺杂特性通过向纯净的半导体中掺入少量的杂质元素,可以显著改变其导电性。

例如,在硅中掺入磷元素可以形成 N 型半导体,掺入硼元素则形成 P 型半导体。

三、半导体的制造工艺要将半导体材料制成可用的电子器件,需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制造工艺。

1、晶圆制备首先,需要从硅矿石中提炼出高纯度的硅,并将其制成单晶硅锭。

然后,通过切割等工艺将硅锭加工成薄而圆的晶圆。

2、光刻这是半导体制造中非常关键的一步。

通过在晶圆表面涂上光刻胶,然后用紫外线透过掩膜版对光刻胶进行曝光,未曝光的光刻胶会被去除,从而在晶圆表面形成所需的图案。

3、蚀刻利用化学或物理方法,将未被光刻胶保护的部分去除,从而在晶圆上形成电路的微观结构。

4、掺杂通过离子注入等方法,向晶圆中掺入杂质,形成不同类型的半导体区域。

5、封装将制造好的芯片进行封装,以保护芯片并提供与外部电路的连接接口。

四、半导体在集成电路中的应用集成电路是半导体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

西北大学 半导体物理 课件02

西北大学 半导体物理 课件02

Part 1
第二章
第二章
2.1杂质和杂质能级
2.2缺陷及其作用
一、杂质的类型
一、杂质的类型杂质的类型
二、浅能级杂质
1.浅施主杂质
导带电子导电的半导体称为电子型或n型半导体。

二、浅能级杂质
2.浅受主杂质
把主要依靠空穴导电的半导体称为空穴半导体或P型半导体。

三、浅能级杂质电离能的计算—类氢模型
四、杂质的补偿作用
四、杂质的补偿作用
五、深能级杂质
五、深能级杂质著,但对载流子的复合作用比浅能级杂质强得多。

六、III-V族化合物中的杂质能级
一、点缺陷
一、点缺陷
1、空位、间隙的产生与消失
(b)缺陷。

一、点缺陷
二、线缺陷——位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