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二单元《那棵高山榕》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课文《那棵高山榕》

小学语文课文《那棵高山榕》

小学语文课文《那棵高山榕》或高或低的青山挽着手臂,背倚着漫天白云,静静地、庄严地围绕着泓碧水,好似迷恋着碧水的宁静与妩媚。

碧水微波,也好似心仪着青山的伟岸与苍翠。

青山与碧水之间,有棵葱郁的高山榕。

它没有青山的伟岸,没有碧水的秀丽。

它只是在万千青青小草的簇拥之下,默默地向天地撑开自己的一片苍翠,呼吐晨风,吸纳朝阳。

天和地,因为有了那棵高山榕而更加亮丽;山和水,因为有了那棵高山榕而更加和谐。

这只是一棵普普通通的高山榕,同成千上万棵高山榕一样普通。

然而,它又是那样的不同寻常。

1992年1月22日上午,风和日丽,邓小平同志一行人来到如画卷般美丽的深圳市仙湖植物园。

小平步履轻松,兴致很高。

他环顾着周围的青山绿水,高兴地说:"唔,这里环境好,空气好。

";漫步茵茵绿草地,四周是各种植物。

当植物园的工作人员向小平同志介绍活化石桫椤时,他提到了在三峡附近的水杉;当工作人员指着金花茶时,他想到了云南的碗茶;站在湘妃竹前,他笑吟吟地随口说道:"这就是毛主席说的‘斑竹一枝千滴泪’了。

";并神采飞扬地谈到成都有各种各样的竹子来到棕榈区大草坪,小平一眼看到一棵待栽的高山榕,立即兴致勃勃地走过去,拿起铁铲那棵小小的高山榕挺立在澄洁的蓝天下,舒展枝叶,拨弄清风,沐浴阳光。

人们在它的前面立了一块朴素的花岗石碑,石碑上镌刻着"邓小平手植树";几个字。

自春至夏,自晨至昏,来自各地的人们,带来无数人深深的祝福。

人们流连在树下,亲近留下一代伟人足迹的这片土地。

这九州热土,融入了他老人家多么深沉的爱啊!他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他的祖国和人民也将永远热爱他、怀念他,如同他深沉的爱一样。

那棵高山榕葱茏耀眼,华盖如伞,生命勃发。

秋语文六上第6课《那棵高山榕》

秋语文六上第6课《那棵高山榕》

西师大版 六年级 语文 上册 第二单元
那棵高山榕
这是一颗什么样的高山榕?
这是一棵普普通通的高山榕, 同成千上万棵高山榕一样普通。然 而,它又是那样的不同寻常。
1—3自然段 你读懂了什么?
高山榕所处的环境
青山、蓝天、白云、碧水,烘托出一片宁静 而开阔的世界。
高山榕的葱郁与平凡。
没有……没有……
高山榕与天地、山水之间的和谐相处。
榕 妩邓 圳
妩媚:姿态美好可爱。
茵 湘碑 镌
镌刻: 镌,雕的意思,两个字连在一起便是 雕刻的意思。
பைடு நூலகம்
心仪: 仪,向往。心中向往,多指对某物
或某人有好感。
伟岸: 魁梧高大。
亮丽: 明亮美丽。
沐浴: 原意是洗澡,洗浴。这里比喻
比喻沉浸在某种环境中。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看看课 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
思考讨论: 的确,这是一颗普普通通的高山榕,然而,
它为什么又是那样的不同寻常呢?
自由读5--9自然段,勾画出直接描写邓小 平同志的相关语句,读一读,你体会到了什么?
“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
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那棵高山榕葱茏耀眼,华盖 如伞,生命勃发······
你读懂了什么?
邓小平同志所开创的改革开放的伟大 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祖国将更加繁荣昌 盛,就如同那高山榕一样越来越葱茏耀眼, 生命勃发。
邓小平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 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共产党、中 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 导 人之一,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 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理论的创立者。
那棵高山榕
听课文朗读并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 么事情?勾出自己不认识或不理解的词语 和句子,同桌讨论交流。

第6课《那棵高山榕》

第6课《那棵高山榕》

这是一棵怎样的高山榕?课文中有集中评价它 的文段吗?请找一找。
抓“普普通通”与“不同寻常”
思考讨论: 这棵普通的榕树是怎样的呢?请找出有 关的语句,好好体会,并勾画、圈点和批注。
学生默读课文,勾画出表现榕树不同寻常 的地方,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1、课文用了很多篇幅详细介绍了小平同志 栽种榕树的过程,让我们跟随作者的叙述去看 看当时的情景,看看你能从中感受到什么?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看看课文是 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
作者是由眼前看到的这棵枝繁叶茂的高山榕,联想到
伟大的邓小平同志,联想到他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联想到他在1992年南巡深圳时,种下的那棵高山榕特
别是联想到他对祖国和人民深沉的爱。
如何划分课文的段落呢? 一、 1~4段介绍了那棵高山榕所处的环境以及它旺 盛的生长状态。 二、5~7段详细地讲述了邓小平1992年南巡深圳时 种下一棵高山榕的故事。 三、第8段讲那棵高山榕茁壮成长。 四、第9段讲那棵高山榕融入了邓小平深沉的爱, 祖国和人民也将永远热爱和怀念邓小平。 五、第10段讲那棵高山榕生机勃勃,也暗含着中国 的改革开放正勃发出旺盛的生命力。
拓展延伸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 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邓小平 那棵高山榕葱茏耀眼,华盖如伞, 生命勃发……
邓家老宅子正屋门前长联
扶大厦之将倾,此处地灵生人杰。解危济困, 安邦柱国,万民额手寿巨擘。 挽狂澜于既倒,斯郡天宝蕴物华。治于秀山, 兴工扶农,千载接踵颂广安。
1979—邓小平划定深圳特区,中国的改革开放 拉开序幕。“深圳是中国第一批经济特区中的 第一号特区。 1992——88岁高龄的邓小平巡视深圳,深圳已 由一个荒芜的渔村发展为高楼林立的现代化都 市。小平充分肯定了深圳经济特区推动了全国 经济繁荣,做出了“改革开放一百年不动摇” 的重要指示。

第二单元6.那棵高山榕

第二单元6.那棵高山榕

第二单元6.那棵高山榕教学目标:1.联系上下文,结合时代背景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激发学生对一代伟人的敬佩、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联系上下文,结合时代背景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6课。

齐读课题。

2.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邓小平爷爷种高山榕)。

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倒叙)3.运用倒叙,必须有过渡句或过渡段来衔接。

本文中的过渡段是第几段?齐读这句。

(这只是一棵普普通通的高山榕,同成千上万棵高山榕一样普通。

然而,它又是那样的不同寻常)此时你忍不住想说什么?(“普普通通”与“不同寻常”矛盾)这就是本节课要学习的重点。

这是一个过渡段,要理解“普普通通”,我们得联系上文;要探索它的“不同寻常”得结合下文。

二、学习课文第一部分,理解“这是一棵普普通通的高山榕”1.浏览过渡段之前的第1-3自然段,看看哪一段集中具体表现了它的普通?(第2自然段)2.轻声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思考:你从哪些地方看出这棵高山榕的普通?标出关键词,说说你的体会。

抓住关键词“没有……没有……只是……”理解。

你能用“它没有(),没有()。

它只是()”这样的句式说说它的普普通通吗?3.同仙湖植物园千千万万的植物相比,他显得那么(微不足道,不足挂齿、不值一提、无足轻重……)。

这就是作者所说的“普普通通”。

三、学习课文第二部分,理解“它又是那样的不同寻常”1.寻常是什么意思?(平常)那这棵高山榕与别的寻常的高山榕有什么不同呢?2.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它又是那样的不同寻常”的含义。

播放深圳发展的相关图片并解说。

这样的不寻常还表现在什么地方?(1)这样的眷恋还直接体现在小平的话语中。

读小平的话语:“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2)比较这样的话语:“那棵高山榕葱茏耀眼,华盖如伞,生命勃发……”你读懂了什么?(融入深爱——这爱是小平对祖国人民的爱,也是祖国和人民对他的热爱和怀念。

6那棵高山榕

6那棵高山榕

课文第四自然段:
这只是一棵普普通通的高山榕,同成千上万 棵高山榕一样普通。然而,它又是那样的不
同寻常。
课文第四自然段:
这只是一棵普普通通的高山榕,同成千上万 棵高山榕一样普通。然而,它又是那样的不
同寻常。
课文第四自然段: 这只是一棵普普通通的高山榕,同成千上万 棵高山榕一样普通。然而,它又是那样的不
拓展延伸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
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邓小平
一、自由朗读课文,勾出不理解的词句,可
以借助工具书理解那些难懂的词儿。
róng
bēi
zhèn 深圳 wǔ 妩媚
xiāngfēi 湘妃竹 juān 镌刻
高山榕 石碑
dèng
邓小平
yīn
茵茵绿草
你还认识我吗?
一泓 妩媚 深圳 邓小平 湘妃竹 桫椤 棕榈 石碑 镌刻 苍翠 葱郁 伟岸 亮丽 沐浴 葱茏耀眼 华盖如伞 生命勃发 舒展枝叶 拨弄清风 沐浴阳光 神采飞扬 青山绿水 风和日丽 茵茵绿草 不同寻常 兴致勃勃 呼吐晨风 吸纳朝阳 斑竹一枝千滴泪
真了不起,同学们读懂了小平爷爷对祖
国大地的一草一木都很熟悉、很了解,我们
从中还体会到了小平爷爷对祖国那份深沉的
爱。我们再来读6自然段,边读边体会。
课文第六自然段:
动脑想一想:
邓爷爷见到深圳的发展面貌为什 么那么高兴?老师搜集了一份资料,我 们一起来看看。或许你能从中找到答案。
资料链接
1979年,邓小平爷爷划定深圳特区, 从此,中国的改革开放拉开序幕。 “深圳是中国第一批特区中的第一号 特区。”
这句话表面意思是说高山榕长势很好;隐含意思是 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祖国将更加 繁荣昌盛。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2.2 那颗高山榕|西师大版 (共12张PPT)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2.2 那颗高山榕|西师大版 (共12张PPT)
碧水微波 呼吐晨风 吸纳朝阳 亮丽 和谐
请你读一读
• 这只是一颗普普通通的高山榕,同成千 上万棵高山榕一样普通。然而,它又是那 样的不同寻常。
思考:
• 第四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承上启下
图文赏析
• 来到棕榈区大草 坪,小平一眼看到一 棵待栽的高山榕,立 刻兴致勃勃地走过去, 拿起铁铲……
学习第二部分
• 1找出邓小)
• • 步履轻快 兴致勃勃 神采飞扬
• 2挑战一下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 • 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一下本段的内容吗?
语句赏析 学习第三部分


人们流连树下,亲近一
代伟人足迹的这片土地。这
九州热土融入了他老人家多
么深沉的爱啊!他说:“我
因此在1978年和1985年,曾两次当选
《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
读和(ˇˍˇ) 想~
•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表达了怎样的情 感?

1992年邓小平南巡视在深圳市仙湖植物
园亲手栽下一棵高山榕。文章借物写人,表达
了对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的热切歌颂
和怀念的感情。
学习第一部分
欣赏词语并在课本中画出来
体会文章的写作手法

文章先写一棵高山榕在青山碧水之
间‘呼吐晨风、吸纳朝阳”,再写邓小
平同志1992年1月22日南巡种植下高山
榕的经历,最后抒发了人们对邓小平的
思念和爱戴。这采用了什么样的叙述方
式?

倒叙
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
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感悟
• 从刚才的那段话中你们感受到了什么?
• 充分体现了邓小平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 以及人民对邓小平同志的深切怀念。

最新西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件:2.6《那棵高山榕》课件(35张) 优质课件

最新西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件:2.6《那棵高山榕》课件(35张) 优质课件

亮丽:明亮美丽。 和谐:配合得适当和匀称。
这只是一棵普普通通的高山榕, 同成千上万棵高山榕一样普通。然而, 它又是那样的不同寻常。
这两句概述这棵高山榕既普通又不同寻常, 同时引出下文——高山榕不寻常的故事。高山榕 是普通的,然而却因为它是邓小平同志亲手栽种 的,其中饱含着他老人家对祖国和人民的深沉的 爱。正如他自己说的那样:“我是中国人民的儿 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8-10段) 写邓小平深沉地爱着祖国 和人民,这种爱滋润着高山榕。
朗读课文第1-4自然段思考问题。
高山榕所处的环境是什么? (青山、蓝? (普普通通)
或高或低的青山挽着手臂,背 倚着漫天白云,静静地、庄严地围 绕着那泓碧水,好似迷恋着碧水的 宁静与妩媚。碧水微波,心仪着青 山的伟岸与苍翠。 “迷恋”写出了青山对碧水的留恋。 “心仪”写出了碧水对青山的仰慕。
那棵高山榕
学习生字词
róng
高山榕

dèng
姓邓
zhèn
深圳
妩媚
xiāng
yīn
绿茵茵
bēi
石碑
juān
湘妃
镌刻
1、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认读、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 解词语和含义深刻的句子。
葱郁:葱茏。本课用来形容高山榕长得茂盛。
妩媚:形容女子、花木等姿态美好可爱。 本文用来形容碧水的美好。 伟岸:魁梧、高大。本课用来形容青山的 高大。 秀丽:清秀美丽。本课用来形容碧水。 和谐:配合的适当和匀称。本课用来说明高 山榕在山水的衬托下显得很适当。 流连:留恋,舍不得离去。本课指人 们留恋高山榕。
心仪:心中仰慕。
青山与碧水之间,有棵葱郁的高山 榕。它没有青山的伟岸,没有碧水的秀 丽,它只是在万千青青小草的簇拥之下, 默默地向天地撑开自己的一片苍翠,呼 吐晨风,吸纳朝阳。 “没有……没有……”突出高山榕的平凡。 “呼吐”与“吸纳”写高山榕健康的成长。

6那棵高山榕

6那棵高山榕
六:当堂检测
1、第一段描写环境所用修辞是什么?体会它的作用。
七:作业布置
邓小平爷爷虽然走了,但他亲手栽的那棵高山榕,如今‘葱茏耀眼,华盖如伞,生命勃发’。如果你站在那棵大榕树下,你会想些什么?要说些什么?将你的心里话告诉大家。
板书设计
6.那棵高山榕
高山榕邓小平
生命勃发深爱永驻
(借物喻人)的心里话告诉大家。
1.作者借高山榕来赞邓小平爷爷,这种写法叫做什么?
2.作者是有眼前看到的这棵枝繁叶茂的高山榕,联想到伟大的邓小平同志,联想到他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联想到他南巡深圳时种下的高山榕,特别是联想到他对祖国和人民的爱。本文运用什么叙述手法?
五:小结
这的确是一棵普普通通的高山榕,同成千上万棵高山榕一样普通。然而,它又是那样的不同寻常。它传着人们对邓小平爷爷的深爱永驻,也昭示着改革开放事业永昌。
你体会到了什么?
小平爷爷对祖国和人民的爱以及人们对小平爷爷的热爱和怀念。
6.体会最后一自然段有什么深刻含义?
“那棵高山榕葱茏耀眼,华盖如伞,生命勃发……”
这句话表面是指高山榕长势良好,实际指小平同志所开创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祖国将更加繁荣昌盛,就如同那棵高山榕一样越来越葱茏耀眼,生命勃发。
四:合作探究
1.:背诵课文1--3自然段。
2.:抄写文章当中的生字词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课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榕树的“不同寻常”,体会人民对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热切的歌颂和怀念。(重点)
2.总结全文,激发学生对邓小平同志的崇敬和爱戴,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难点)
3、探究本文叙述手法。(难点)
重点:目标1.
集体备课教学案
年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师大版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那棵高山榕
课文链接
邓小平(1904-1997)伟大的马 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 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 交家,历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 士,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 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他在70 多年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中,为中国新民主主义 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为中国社会主义的 创建、巩固和发展,建立了永不磨灭的功勋。
作者借高山榕来赞邓小平爷爷, 这种写法叫做‚借物喻人‛。
课文第四自然段:
这只是一棵普普通通的高山榕,同成千上万
棵高山榕一样普通。然而,它又是那样的不 同寻常。 它为什么普通又不同寻常呢? 高山榕与邓爷爷有什么相似之处呢?
普通:它同其他的高山榕一样,只是一棵
普通的树。 不同寻常:这里作者借高山榕喻邓小平爷 爷,它是邓爷爷亲手栽种的,其中饱含了 他老人家对祖国和人民深沉的爱,因此它 显得与众不同。
• • • • • • •
妩媚:形容花木、女子等姿态美好可爱。 心仪:心中仰慕。 风和日丽:微风和畅,阳光明丽。 神采飞扬:脸上的神态焕发有神。 兴致勃勃:兴致很高的样子。 伟岸:魁梧高大。 成千上万:积到千,达到万,形容数量 很多。(近义词:不计其数、不可计数 )
整体感知:
快速浏览全文,思考课文 讲了一件什么事?表达了作者
“没有….没有….”这一句式突出了高山榕的
平凡。 “默默地”、“呼吐晨风,吸纳朝阳”“撑 开一片苍翠”让我们感受到高山榕尽管平凡 ,却默默奉献自己的苍翠,表达了作者对高 山榕的赞美之情。
天和地,因为有了那棵高山榕而更加亮丽; 山和水,因为有了那棵高山榕而更加和谐。
高山榕所处的环境
青山、蓝天、白云、碧水,烘托出一片宁静而开阔的
请大家细细研读1到3自然段,看看
作者是怎样描写这棵高山榕的?
课文第一自然段:
或高或低的青山挽着手臂,背倚着漫天 白云,静静地、庄严地围绕着那泓(hóng)碧水, 好似迷恋着碧水的宁静与妩(wǔ)媚。碧水微波,
也好似心仪着青山的伟岸与苍翠。
作者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这些
景物写得亲切优美。哪些词给你留下了
那棵高山榕茁壮成长,它融 入了邓小平对祖国和人民深沉的 爱,祖国和人民也将永远热爱和 怀念他。

这句话朴实而饱含深情,表达了邓小 平对祖国人民的无限忠诚与热爱,是邓 小平一生人格魅力和高尚情操的真实写 照。
那棵高山榕葱茏耀眼,华盖如伞, 生命勃发……
品读句子
“那棵高山榕葱茏耀眼,华盖
如伞,生命勃发……”
预习检测: yīn
juān
bēi
xiāng
zhèn 深圳
dèng
wǔ 妩媚
róng 榕树
绿 茵茵 石 碑 镌刻 湘江
伟岸 亮丽 邓 小平 心仪 沐浴 风和日丽 兴致勃勃 生命勃发
普普通通 青山绿水 华盖如伞
成千上万 神采飞扬 不同寻常
高山榕 那泓碧水 妩媚 姓邓 深圳 茵茵绿草 湘妃竹 石碑 镌刻 葱郁 桫椤 棕榈 澄洁 呼吐晨风 吸纳朝阳 不同寻常 舒展枝叶 沐浴阳光 葱笼耀眼
请同学们联系课文内容,谈谈 你对这个句子的理解。
“那棵高山榕葱茏耀眼,华盖如伞,
生命勃发……”


这句话表面是指高山榕长势良好,实
际指小平同志所开创的改革开放取得了
巨大的成就,祖国将更加繁荣昌盛,就
如同那棵高山榕一样越来越葱茏耀眼,
生命勃发。
高山榕 改革开放
生命勃发 旺盛的生命力
祖国
未来 的发展
邓 小 平 对 祖 国 和 人 民 深 深 的 爱
资料链接
1979年,邓小平爷爷划定深圳特区,从此, 中国的改革开放拉开序幕。‚深圳是中国 第一批特区中的第一号特区。‛
资料链接
1992年,88岁高龄的邓小平爷爷巡视 深圳,看到深圳已由一个荒芜的渔村发展 为高楼林立的现代化都市。
改革开放前
改革开放后
自由朗读课文,勾出不理解的词句,可
以借助工具书理解那些难懂的词儿。
世界;
高山榕的葱郁与平凡;
没有……没有……
高山榕与天地、山水之间的和谐相处。
这只是一棵普普通通的高山榕,同成千 上万棵高山榕一样普通。然而,它又是那样 的不同寻常。
过渡段(承上启下)
1992年1月22日上午,风和日丽,邓小平同志
一行人来到如画卷般美丽的深圳市仙湖植物 园。小平步履轻松,兴致很高。他环顾着周 围的青山绿水,高兴地说:“唔,这里环境 好,空气好。”
深刻的印象呢?
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的写出了青山伟
岸苍翠,碧水宁静妩媚的特点。
本段重点描绘了高山榕周围的环境。
我们接着交流,你还从课文第2自
然段、3自然段中体会到了什么?
青山与碧水之间, 有棵葱郁的高山榕。 它没有青山的伟岸, 没有碧水的秀丽。它 只是在万千青青小草 的簇拥之下,默默地 向天地撑开自己的一 片,呼吐晨风,吸纳 朝阳。
想到伟大的邓小平同志,联想到他是改革开放的总设
计师,联想到他在1992年南巡深圳时,种下的那棵高 山榕,特别是联想到他对祖国和人民深沉的爱。
如何划分课文的段落呢? 一、 1~4段介绍了那棵高山榕所处的环境以及它旺 盛的生长状态。 二、5~7段详细地讲述了邓小平1992年南巡深圳时 种下一棵高山榕的故事。 三、第8段讲那棵高山榕茁壮成长。 四、第9段讲那棵高山榕融入了邓小平深沉的爱, 祖国和人民也将永远热爱和怀念邓小平。 五、第10段讲那棵高山榕生机勃勃,也暗含着中国 的改革开放正勃发出旺盛的生命力。
运用比喻句,写出了植物园的美丽,从“步
履轻快”可以看出小平同志的兴致很高。
学会从人物的神态和动作去分析。
课文第六自然段:
漫步茵 (yīn)茵绿草地,四周是各种 植物。当植物园的工作人员向小平同志介 绍活化石桫(suō)椤(luó)时,他提到了 在三峡附近的水杉;当工作人员指着金花 茶,他想到了云南的碗茶;站在湘(xiāng) 妃(fēi)竹前,他笑吟吟地随口说道: ‚这就是毛主席说的‘斑竹一枝千滴泪’ 了。并神采飞扬地谈到成都有各种各样的 竹子……
怎样的思想情感?
感悟中心:
本文记叙了邓小平同志 1992年去深圳时种下一棵高山 榕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改革 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的热 切歌颂和怀念之情。
大家讨论讨论课文是按照
怎样的顺序写的?先写了什
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写了 什么?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看看课 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
作者是由眼前看到的这棵枝繁叶茂的高山榕,联
来到棕榈区大草坪,小 平一眼看到一棵待栽的 高山榕,立即兴致勃勃 地走过去,拿起铁 铲„„
那棵小小的高山榕挺立在澄洁 的蓝天下,舒展枝叶,拨弄清风, 沐浴阳光。
人们流连在树下,亲近 留下一代伟人足迹的这片土 地。这九州热土,融入了他 老人家多么深沉的爱啊!他 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 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 民。”他的祖国和人民也将 永远热爱他,怀念他,如同 他深沉的爱一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