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AVC风光电场地调联调的通知
地、县两级电网AVC系统分层联合协调控制

sh meo o iao p m zt nc nrln epeetd T ec n o f w adcnrl t t yo o e co dut gad ce f mbn t no t ao o t l ga rsne . h o t l o n o t r e f w r atr js n c i i i i oi r r l o sa g p f a i n lvlae dut gaedsusd T epo c o t zsrat ep we f w lw r p w r oss rd cs q ime t siain e e lyr jsn i s . h rj t pi e ec v o r o ,o es o e se,eu e up n clt a i r c e e mi i l l e o lo cue yv l g dut g rl v s eb re f o e fc r dut g a dso e s wtho me f eci o e st n asdb ot eajsn ,e e e t udno w r at js n , n r n i —nt so at ecmpnai a i i h p oa i ht s c i r v o
A bsr ct t a :Ther gon a d t o t e t cpo rne wo k r a g d s pa ae yby t e i n a h ou y dip thi e r s e i n hec un yelcr we t r a em na e e r tl her g o ndt e c nt s ac ng c nte i
内蒙古电网风电场(光伏电站)自动电压控制系统(avc)管理规定(正式版)资料

内蒙古电网风电场(光伏电站)自动电压控制系统(AVC)管理规定为保证内蒙古电网电压稳定运行,规范风电场(光伏电站)自动电压控制系统管理工作,特制订本办法。
1总体要求1.1接入内蒙古电网的风电场(光伏电站)应按照接入电网技术要求配备AVC 子站装置,接受调控中心(地区调度)AVC主站系统的实时闭环控制,风电场(光伏电站)所有无功电源(包括无功补偿装置、风力发电机组/光伏逆变器)及接入电网的主变压器分接头均应参与电网无功电压自动控制。
1.2新建风电场(光伏电站)投产时要同步具备AVC功能;已投产风电场(光伏电站),要逐步改造具备AVC功能。
新建风电场(光伏电站)并网前应完成AVC 子站设备与调控中心(地区调度)AVC主站系统的信号对调工作,并网后一个月内应完成与调控中心(地区调度)AVC主站系统的闭环联调工作,并向调控中心(地区调度)上报联调报告,经审核满足要求后投入闭环运行。
1.3风电场(光伏电站)应建立AVC子站设备技术档案,包括产品使用和维护说明书、图纸、出厂检验记录和合格证、安装调试检验报告、现场调试报告、闭环联调报告、设备定值清单和运行维护记录等,并报调控中心(地区调度)备案。
2 接入划分及专业管理分工2.1升压站高压侧母线为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风电场(光伏电站),其AVC 子站接入调控中心AVC主站并闭环运行;升压站高压侧母线为1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风电场(光伏电站),其AVC子站接入地区调度AVC主站并闭环运行。
2.2调控中心(地区调度)系统运行专业是风电场(光伏电站)AVC系统的运行管理部门,负责指导和督促风电场(光伏电站)落实AVC工作,对AVC运行结果进行分析、考核,对运行参数和定值进行审核。
调控中心(地区调度)自动化专业负责与AVC子站的调试试验和运行维护工作,并对子站设备进行考核工作。
3 AVC子站定值管理AVC子站定值由风电场(光伏电站)在满足调度和装置性能要求的前提下自行制定并报调控中心(地区调度)备案。
1号机增加AVC控制的改造方案

1号机组小修增加AVC控制的改造项目方案一、设备状况应华北电网有限公司的要求。
为了进一步加强机网协调管理,保证电网和并网电厂的安全稳定运行。
现要求我厂将电气励磁系统AVR投入远程控制,增加一套AVC控制系统,用于远程控制电气励磁系统AVR。
由于AVR的控制终端和出口在DCS控制系统上。
因此,DCS控制系统需要做相应的工作。
用于满足网局对AVR系统的远程控制。
二、检修或改造后达到的效果1.DCS系统的对AVC信号巡采和计算周期不低于250ms;2.AVC执行终端远程操作投/切信号(干触点)从DCS接入,DCS 每个操作信号的宽度不低于3000ms,运行人员在OS上直接对AVC的执行终端进行投/切操作。
3.DCS根据AVC执行终端送出“自检正常”信号判断是否允许投入自动控制,只有在自检信号正常的情况下,才允许AVC执行终端投入,DCS还需要根据AVC执行终端随后返回的“投入返回”信号判断是否已经正常投入自动控制,若发出投入指令后10s,投入返回信号仍然没有出现,或运行过程中消失,则表明AVC不能实现自动控制,应将AVC切除。
4.切除AVC自动控制没有约束条件,运行人员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状态下在OS上切除AVC控制。
DCS发出切除AVC信号后,3s内投入返回信号还没有消失,DCS自动屏蔽AVC增、减磁出口,转为DCS控制。
5.AVR自动状态信号接入DCS系统,并通过DCS 将信号转送至AVC执行终端。
DCS也根据此信号判断是否允许自动控制。
如AVR在自动状态且AVC执行终端自检正常,则DCS允许AVC执行终端投入,AVR在手动状态或AVC自检异常,则DCS禁止AVC执行终端投入。
在AVC执行终端已投入的情况下,如AVR自动通道故障,则由DCS自动切除AVC执行终端。
6.若励磁系统出现异常影响,由DCS自动切除AVC执行终端。
7.AVC执行终端投入时,运行人员不可以在OS上手动改变机组无功,仅当AVC退出后,才可以在DCS的OS上调节机组无功。
AVC系统运行管理、操作规定

A VC系统运行管理、操作规定“地区电网电压无功优化运行闭环控制系统”(以下简称“AVC系统”)主要作用:通过调度自动化SCADA系统采集全网各节点遥测、遥信等实时数据进行在线分析和计算,在确保电网与设备安全运行的前提下,以各节点电压合格、省网关口功率因数为约束条件,从全网角度进行在线电压无功优化控制,实现无功补偿设备投入合理和无功分层就地平衡与稳定电压,实现主变分接开关调节次数最少和电容器投切最合理、电压合格率最高和输电网损率最小的综合优化目标。
本系统最终形成有载调压变压器分接开关调节、无功补偿设备投切控制指令,借助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四遥”功能,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通过SCADA系统自动执行,从而实现对电网内各变电所的有载调压装置和无功补偿设备的集中监视、集中控制和集中管理,实现了全网电压无功优化运行闭环控制。
AVC系统投入运行后,为确保运行操作人员在操作主变及电容器时的安全,特作如下规定:一、运行管理职责信息中心:1、负责AVC系统日常运行维护及异常问题的处理,保证系统正常运行;2、负责修改或添加AVC系统所需有关设备参数及功率因数、电压控制条件的设置;3、由于AVC系统接驳于调度自动化SCADA系统,应保证AVC系统与YJD2000的可靠连接并加强SCADA系统的数据维护;运方:1、负责提供AVC系统所需有关设备的参数;2、督促AVC系统专责管理人员及时修改有关参数及边界条件;;3、提供电压、功率因数条件范围;监控人员:1、负责监视AVC系统日常运行,观察AVC系统所发的命令是否正确,以及在闭环控制运行时所控的设备是否正确、成功,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通知信息中心AVC系统专职维护人员;2、在主变、电容器出现故障等异常情况,不适宜AVC闭环控制时,切记及时在AVC系统中将故障主变、电容器的控制状态置为“不可控”或“检修”;待故障解除后,再把控制状态恢复;3、当设备有保护动作时,如果保护解锁的方式定义为人工解除,则需要在保护复归后进行相应保护闭锁的解除;4、在AVC系统退出运行时,及时通知操作站进行就地人工控制。
《中国南方电网自动电压控制(AVC)技术规范(2010年版)》等三项标准

5.5.4
a)能够实现全网分层分区的有效协调,实现网调、省调、直调电厂、枢纽变电站和地区AVC等各级电压控制之间的协调控制;
b)能够实现发电机无功出力调整和电容器/电抗器投切之间的协调控制;
c)能对全网及根据自动分区结果按区域进行无功电压优化计算,且单个区域的优化失败不影响其它区域优化计算的进行;
c)可依据电压曲线进行无功电压控制决策,使得母线电压运行在曲线带宽范围内。
5.5
能根据电网的实时状态进行控制策略计算,并实现控制策略的闭环控制,所给出的控制策略符合无功分层分区就地平衡的原则,并能支持分时段控制策略。
5.5.1
网省AVC应满足枢纽母线电压合格、控制设备满足安全限值等约束条件,尽可能实现无功分层分区平衡,减少全系统网损:
2.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构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SD 325-89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技术导则
c)具备自动生成具有抽象共性的模型、数据以及画面的建模功能;
d)能够按照规则自动生成电压考核点和功率因数考核点,并可人工修改;
e)支持定义分时段主变无功(功率因数)、母线电压的运行限值;
f)具备离线建立AVC控制模型的功能,建模过程不影响AVC的实时控制,具备控制模型、控制参数的校核功能,确保模型和参数的逻辑正确性,禁止将校核不通过的模型与参数发布到AVC实时控制应用中;
e)对于所有监视信息可以按控制区域进行分区显示;
国家能源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印发风力发电场、光伏电站

国家能源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印发风力发电场、光伏电站并网调度协议示范文本的通知
【法规类别】电线电网
【发文字号】国能监管[2014]330号
【发布部门】国家能源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发布日期】2014.07.01
【实施日期】2014.07.01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部门规范性文件
国家能源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印发风力发电场、光伏电站并网调度协议示范
文本的通知
(国能监管〔2014〕330号)
国家能源局各派出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华能、大唐、华电、国电、中电投集团公司,三峡集团公司,中节能集团公司,各有关电网企业、发电企业:
为适应可再生能源发展形势需要,规范电网企业与风电、光伏发电企业的并网调度行为,维护和促进电力系统安全优质经济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1 / 1。
风电场自动电压控制(AVC)系统功能及结构介绍

风力发电自动电压控制(AVC)系统功能及结构介绍立卓智能电网科技2011-4目录一,概述 (3)二,风场一般概况 (3)三,风电场A VC系统说明 (5)四,风电场A VC系统技术方案 (7)1.系统结构 (7)2.软件功能 (8)3.风场AVC设备接口描述 (9)4.控制模式 (11)5.控制目标 (11)五,风电场A VC系统规和标准 (11)1.应用的标准及规 (11)2.一般工况 (12)3.安装和存放条件 (13)4.供电电源 (13)5.接地条件 (13)6.抗干扰 (13)7.绝缘性能 (13)8.电磁兼容性 (13)9.机械性能 (14)一,概述作为一种经济、清洁的可再生新能源,风力发电越来越受到广泛应用。
据相关数据统计,2008年我国当年新增风电装机容量超过600万千瓦,累计装机容量达到1200万千瓦以上,2009年新增装机容量达到1300万千瓦,累计装机容量达到2500万千瓦以上。
在今后3~5年乃至10年中,预计我国每年新增装机容量将保持在500~800万千瓦。
由于风力发电厂安装地点都离负荷中心较远,一般都是通过220kV或500kV超高压线路与系统相连,加之风力发电的输出功率的随机性较强,因此其公共连接点的无功、电压和网损的控制就显得比较困难。
目前风力发电厂为控制高压母线电压在一定波动围并对风场所消耗的无功进行补偿,现装有的补偿设备种类有,纯电容补偿,SVC(大部分为MCR)和少量的SVG。
目前各省网公司正在实施所辖电网风电场的AVC控制,为达到较好的控制效果,减少电压波动提高电压合格率,为电网提供必要无功支撑和降低网损的要求,希望对装机容量占全网发电容量比重越来越大的风力发电场进行无功和电压控制,即在系统需要的时候既可发出无功,又可以吸收网上过剩的无功功率,以达到减少电压波动,控制电压和降低网损的目的。
二,风场一般概况风机输出电压一般为690V,每台发电机有一箱式变压器将电压升至35kV,几台箱式变串联经35kV开关接与35kV母线。
冀北电网省地协调AVC控制模式的实现

冀北电网省地协调AVC控制模式的实现韦仲康;路峰;汤磊;李柱华【摘要】冀北电网AVC系统采用基于最优潮流计算和在线软分区的三级电压优化控制模式,以全网网损最小、电压裕度最大、电压波动最小为目标,综合考虑电网安全约束条件,省地协调控制,闭环控制本地区内无功补偿设备,实现电网无功电压的自动调节,有效降低了网损,提升了全网电压控制水平.对于电网经济运行,确保特高压电网运行下的安全性,以及风电富集、对电压控制水平要求高的地区具有重要意义.【期刊名称】《华北电力技术》【年(卷),期】2016(000)006【总页数】5页(P1-5)【关键词】系统电压;AVC;无功;协调控制【作者】韦仲康;路峰;汤磊;李柱华【作者单位】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北京100053;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北京100053;北京清大高科系统控制有限公司,北京102208;北京清大高科系统控制有限公司,北京1022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734;TM712·电网技术·在特高压交直流输电系统快速发展及新能源大规模集中并网形势下,电网结构和运行特性日益复杂,多种稳定问题交织,对电网调压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AVC技术的广泛应用,使调压工作从着眼局部迈向全局统筹,在寻优算法支持下,能够实现电压全局优化,实时调整,在提升电压控制水平、保证电网稳定运行的同时,将网络损耗降到最低程度[1]。
省地传统调压模式,是按调度范围各自负责,控制相关厂站的电压水平在合理范围内。
该模式可以基本保证电压水平,但由于缺乏区域内协调优化,AVC降损能力未得到充分发挥。
文献[1]就此开展了全面的理论分析与优化模型构架工作。
文献[2]在省地协调模式方面做了实用化探索,以省地关口无功和关口电压为协调变量,将省地协调控制转化为对省地关口运行状态的协调控制。
通过省地协调控制代理机制,构造分布式协调电压控制智能架构。
省调代理生成关口电压控制能力约束和关口无功控制需求约束,地调代理生成关口无功控制能力约束和关口电压控制需求约束,协调代理综合考虑各代理提出的控制能力约束和控制需求约束,生成协调控制策略,供省、地各级代理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