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北京市昌平凯博外国语学校人教版必修一高三历史复习题: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语文
【配套K12】2019版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文档:必修1 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和近代西方的政治

本单元主要讲述了古代西方与近代西方的政治制度,主要包括三条知识主线:线索1古希腊民主政治公元前8~公元前5世纪,经过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和伯利克里改革等相继打击贵族特权、完善民主机构及鼓励公民参政等措施推动下,雅典的民主政治达到顶峰。
它铸就了雅典的辉煌,为近现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奠定了基础。
线索2古罗马法律体系在罗马平民反对贵族专权的斗争中,在罗马扩张导致的不同民族的矛盾尖锐及经济社会纠纷日益增多的过程中,罗马法经历了由习惯法到成文法、由公民法到万民法、由零散到形成体系的不断完善过程。
罗马法缓和了社会矛盾,巩固了帝国统治,对近代西方的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立法产生了重要影响。
线索3近代西方代议制民主的发展演变(1)在工场手工业发展的17、18世纪,英国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以后,逐步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君主立宪制,形成了责任制内阁。
美国独立后,颁布1787年宪法,确立了联邦制、总统共和制、三权分立制政体。
(2)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18世纪60年代~19世纪70年代,法国通过1875年宪法确立了议会制共和政体,德国通过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3)美、英、法、德四个国家因国情不同,形成了两种政体形式;君主立宪制与民主共和制,但英、德两国的君主立宪制又不尽相同,美、法两国的共和制也各具特色,体现了世界各国政治文明的多元性、多样性,另一方面也形成了相同的代议制基本特征,即选举、议会立法、权力制约与平衡等。
[考纲要求] 1.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1)雅典民主政治;(2)罗马法。
2.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2)美国共和制的确立;(3)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第5讲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一、雅典的民主政治1.产生条件(1)地理条件:古希腊以海洋为依托,形成众多城邦国家。
(2)政治条件:小国寡民和独立自主构成城邦的基本特点,这使公民可以更直接地参与城邦政治。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单元经典知识点总结及重要试题汇编(有答案)

●课标要求:①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
②知道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认识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③了解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维系罗马统治中的作用,理解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
●两条基本线索:一是雅典民主制的孕育、发展;二是罗马法的创立、完善与发展。
掌握如下基本史实:希腊城邦制的形成;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发展、特点、意义和影响、局限;罗马法的创立、内容、发展、意义和影响、局限。
●单元知识网络结构●问题解释※1、自然地理环境与世界各地区文明有何关系?答案提示:①从地中海气候对希腊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影响来思考这一问题。
②根据马克思唯物主义史观,地理环境属于“唯物的范畴”,它不仅可以加速或延缓社会发展的进程,有时候甚至决定社会发展的类型。
要从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辨证关系中考察历史的复杂性。
③肯定地理环境的作用,但并不意味着人类一切事物都受制于自然。
人总是在不断的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从而使自然人化。
这说明在依靠自然的基础上,人可以一定程度地摆脱自然制约。
2、古代希腊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对古代希腊和以后西方的政治、经济、价值观念和民族精神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请分析古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对希腊文明有何影响?答案提示:(1)重叠山峦和海洋的天然阻隔,把希腊人分割在彼此相对孤立的山谷里和海岛上,从而形成古代希腊天然的政治单位——小国寡民的城邦。
正是这种小国寡民的城邦才有条件建立那种公民直接参与的民主政治,而且极不容易形成专制。
(注:亚里士多德曾论述过这种城邦人口的规模,他认为一个城邦最适当的人口限度应该是足以满足自我需要而又是观察所能遍及的最大数目。
一般认为城邦的公民数额不应超过10000人)(2)平原少、土地贫瘠,只利于种植葡萄、橄榄等经济作物,粮食不能自给,这使得希腊人只有通过商业贸易才能维持生存和发展。
而对希腊来说,这种贸易只能是海外贸易,这就决定了古希腊民族从整体上相对而言,决不是一个农业民族,而是一个工商航海贸易占据重要经济地位的商业民族。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单元 知识点总结

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一、“辉煌属于希腊”——古希腊奴隶制民主政治(奴隶主阶级的民主)1、自然地理环境对希腊城邦体制的形成起了重要影响,城邦体制孕育了古希腊的奴隶制民主政治。
濒临爱琴海纵横的山岭奴隶制民主政治△古希腊文明勃兴的重要客观条件是:海洋和山峦2、城邦的含义和基本特征(1)含义:具有共同血缘和地域的公民团体;(2)基本特征:小国寡民、独立自主(3)公民资格:父母祖籍均属本城邦、拥有一定财产、能自备武装服兵役的成年男子。
3、雅典民主政治(1)发展历程背景社会矛盾尖锐:新兴工商业者、平民与旧氏族贵族之间矛盾①根据财产多寡划,分四个公民等级;②公民大会——最高权力机关(各级公民);奠基——梭伦改革内容③建立四百人议事会(前三等级);(BC 6C初)④建立公民陪审法庭;⑤废除债奴制;意义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①建立十个地区部落作为选举单位;②设立五百人议事会(各部落轮流执政);内容③组成十将军委员会;④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力;确立——克利斯提尼改革⑤“陶片放逐法”;(BC6末)意义雅典的民主政治确立起来①公民可担任几乎一切官职;②五百人议事会的职能进一步扩大;“顶峰”——伯里克利改革内容③陪审法庭(30岁以上)——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BC5C)④鼓励公民参政——向担任公职的公民发放工资和观剧“津贴”;意义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黄金时代”(2)评价①积极a、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b、使雅典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②消极a、只是"成年男性公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对妇女、外邦人、广大奴隶而言,民主遥不可及;b、小国寡民的产物;泛滥的直接民主导致政治腐败、社会动乱,狭隘的城邦体制,无法容纳政治和经济的迅速发展;二、“宏伟归于罗马”——罗马法(保障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律体系)1、概念罗马法是指公元前6世纪末至公元7世纪古代罗马制定和实施的全部罗马法律;2、内容习惯法形式成文法罗马法公民法结构万民法3、发展历程(1)起源——从习惯法到成文法①原因平民与贵族斗争的结果(根本原因:适应贵族巩固统治的需要)②标志——《十二铜表法》的诞生(BC5C中期)③意义审判、量刑有法可依,平民利益得到保护;(2)发展——从公民法到万民法①原因罗马帝国对外扩张的必然结果②公民法——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罗马公民受到法律保护;③万民法——3世纪万民法成为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
高三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复习题: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一、单选题1.曾带领雅典战胜波斯的泰米斯托克利因贪污受贿、侵吞巨款等罪名,被公民大会放逐国外。
公民大会的这一做法()A. 违反了法律至上的原则B. 体现了公民内部同等的原则C. 打破了雅典内部权力平衡D. 暴露了雅典民主制度的弊端2.伯利克里说:“当我们隔壁邻人为所欲为的时候,我们不至于因此而生气;我们也不会因此而给他以难看的颜色,以伤他的感情……但是在公家的事务中,我们遵遵守法律律……当我们工作完毕的时候,我们可以享受各种消遣,以提高我们的精神。
”这反映出古代雅典()A. 法律体系已达到完备的程度B. 公民个人自由受到爱护C. 注意维护城邦公共利益D. 法律注意爱护平民权益3.古代雅典民主政体的特征体现在()①公民大会②五百人议事会③民众法庭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③④4.在雅典共和国最旺盛的时期,公民总数从30,000人降至21,000人。
而罗马共和国末期,公民的人数从公元前86年的463,000人,增加到了公元前70年的900,000人。
这种差异产生的主要缘由是()A. 罗马政治制度比雅典更敏捷B. 共和制只适应小国寡民国家C. 罗马不再实行干脆民主政治D. 罗马公民的权利比雅典广泛5.“在你们面前受审的是个有钱人,他希望以财宝来开脱罪名。
可是在一切公正无私的人心中,他本身的生活和行为就足以给他定罪了。
假如今日他不能受到应有的惩处,那不是因为缺乏罪证,也不是因为缺乏检察官,而是因为司法官失职。
”上述材料根本上反映了()A. 罗马法爱护私有财产B. 罗马法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C. 罗马检察官执法不严D. 罗马法维护了公允正义的社会秩序6.在《伯罗奔尼撒斗争史》中,修昔底德借尼西阿斯(古雅典将军)说出了这样一句话:“男人就是城邦。
”这一现象是雅典()A. 政治体制的产物B. 社会冲突缓和的反映C. 频繁改革的结果D. 公民自由受限的体现7.《新全球史》写道:“为了确保贵族不破坏他的改革,梭伦为平民供应在雅典政府的席位,他放开城邦议事会的任职资格,不再考虑公民的出身和血缘,那些富有到有闲暇投入公共事务的人都可以进入议事会。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单元检测题(解析版)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单元检测题一、选择题1.“雅典民主不是某个天才的瞬间发明,而是200多年颠簸曲折、不断创新的产物。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A.雅典的民主政治是由其地理环境决定的B.雅典民主是不断改革创新的成果C.雅典民主的确立与伟大人物无关D.雅典民主制度是最完美的政治制度2.亚里士多德在《雅典政制》中记载:公元前487年,“陶片放逐法”首次付诸实施。
按该法规定,被放逐的对象是( )A.所有触犯法律的公民B.对民主造成威胁的公民C.有盗窃行为的平民D.伤害主人的奴隶3.按照改革内容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雅典民主进程中的事件,正确的是( )①以地域为基础划分选区②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③给担任公职的公民发放津贴A.①②③B.③②①C.②①③D.③①②4.克利斯提尼时期的“五百人会议”由梭伦时期的“四百人会议”发展而来,两者都是雅典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
它们之间明显的区别是( )A.前者基于部落选出,后者基于等级选出B.前者基于财产多寡,后者更注重家庭出身C.前者基于等级选出,后者对所有公民开放D.前者基于行政选区选出,后者基于部落选出5.有学者指出:“航海家和商人们活动的蓬勃发展早在罗马统治扩张之前就已经出现了,它一直伴随着并且最终超越了罗马的扩张,商业繁荣自然而然地导致形成一系列体现着商品经济现实的法律关系。
”这说明( )A.罗马法是由航海家和商人们制定的法律B.罗马法是在商业繁荣基础上自然形成的法律C.调节商品经济关系是罗马法的重要内容D.罗马法以保护商品经济发展为核心内容6.无论在古代还是在后世,梭伦素有雅典“民主之父”之称。
下列对他的改革措施表述正确的是( ) A.颁布“解负令”,废除雅典的奴隶制度B.使各等级的公民有参选“四百人会议”的权利C.设立陪审法庭以受理公民投诉D.为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7.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雅典)最初是实行君主政体,以后让位于由九个执政官主持的寡头政治。
北京市昌平凯博外国语学校人教版必修一高三历史复习题: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一、单选题1.有学者指出:“罗马法的发展基本上不是按立法程序制定的,也不是君主个人独裁意志的结果,而主要是凭借裁判官的审判实践和法学家的理论活动,在改造和继承旧有的法律规范的基础上而逐渐发展起来的”。
由此可见,罗马法()A.具有很强的社会适应性B.维护法官的权威C.是随意性较强的法律D.对后世影响较远2.公元前431年,伯利克里宣称:“贫穷也不再是障碍物,任何人都可以有益于国家,不管他的境况有多黯淡。
”伯利克里为了消除这种“障碍”采取的措施是()A.给担任公职的公民发放津贴B.逐步废除财产等级制C.以抽签方式组成“五百人会议”D.对野心家实施“陶片放逐法”3.秦始皇创立皇帝制度,他自称“朕”,其命令称为“制”或“诏”,印称为“玺”,任何人对皇帝的名字都要避讳。
他这样做主要是为了()A.体现皇帝与一般官员的区别B.体现皇帝与一般百姓的区别C.显示皇权神圣不可侵犯D.显示皇帝权力来之不易4.梭伦曾被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赞誉为“优良的改革家”,是因为他()A.不再以出身划分公民等级B.彻底化解了雅典社会矛盾C.向所有公民开放各级官职D.按照地域选出五百人会议5.有罗马法学家主张:当对于一个人究竟是自由或者是奴隶的问题无法解决时,一切怀疑都应偏向自由。
下列思想和原则与材料相似的是()A.不理不告原则B.无罪推定原则C.天赋人权思想D.“人生而平等”思想6.古代希腊、罗马为人类留下了丰富的政治文明遗产,西方资产阶级在建立近代国家过程中从中借鉴的思想或制度不包括()A、民主制度B、法律制度C、人民主权D、代议制7.罗马人认为,生活于罗马法之下是罗马公民的一个重要特权,所以帝国对属民的公民权授予是很缓慢的,直到公元212年“卡拉卡诏令”公布时才告完成。
该诏令的公布意味着罗马法发展成为()A.成文法B.公民法C.万民法D.完整的体系8.某班级组织“罗马凭什么永恒?”的研究性学习,从中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罗马建成了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B.罗马法中蕴涵的人人平等等法律观念对后世影响深远C.罗马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D.罗马法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源头9.下列对罗马法主要内容的评述,不正确的是()A.公民法只包括习惯法B.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典C.万民法是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的国际法D.罗马法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10.一谈西方文明,言必称希腊。
北京市昌平凯博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一高一历史限时练:第5课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一、单选题1.古希腊法律规定:禁止女人在旅行时带三件以上的裙子;禁止刮胡须或强迫刮胡须;惩罚不婚,惩罚晚婚;命令人们工作,禁止怠惰。
这反映了( ) A.希腊民众其实是不太自由的 B.希腊公民的政治权利不充分C.希腊的民主与自由背道而驰 D.希脂法律严重干扰民众生活2.梭伦改革的解负令、罗马万民法和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在历史上发挥的共同作用是( )A.都保护了自由民的私有财产 B.都扩大了统治基础C.都加强了中央集权 D.都促进了民主政治的发展3.亚里士多德说:“不能认为每一位公民属于他自己,而要认为所有公民都属于城邦。
”这句话说明了希腊( )A.公民有权利参与城邦行政与司法事务B.城邦重视公民参政素养的培养C.公民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D.国民珍视个人自由,敢于表现个性4.苏格拉底认为:“(雅典民主政体的)根本缺陷,在于它不要求其领导者具有任何特殊的知识,它将社会的命运委之于缺乏真知灼见的人们的手中。
”下列各项中,最能体现苏格拉底这一看法的是( )A.抽签选举 B.依财产多少分等级 C.人民主权 D.任期制5.某位中国学者对雅典民主政治做出了如下评述:“这种专政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可以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在需要的时候,它以绝对真理的面目向少数派和少数意见呼啸着压过去,轰然一声,连呻吟都一并埋没在尘土之中。
”这位学者主要强调雅典民主政治( )A.容易造成集体暴政B.是对广大奴隶的专政C.是一种颇为原始的间接民主D.捍卫了真理,伸张了正义6.下列关于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的社会政治情况描述正确的是( )①一切官职人员均由抽签选举产生②陪审法庭成为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③向所有公职人员发放工资④公民观赏戏剧可以获得“观剧津贴”A.①③④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7.(题文)公元前5世纪的一天,全体雅典公民集会于卫城。
人们对泰米斯托克利言论纷纷,说这位民主派领袖、反波斯英雄正变得专横跋扈,并将他的名字划在碎陶片或贝壳上,最终他得票过半而遭放逐海外。
人教版历史高一必修1: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_第二单元_测试卷_word版有答案

第二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有些学者认为,(雅典)任何“非专制政治制度”只能通过每个公民都参与的一人一票的直接民主方式来实现。
不管是传奇的斯巴达立法者吕库古,还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在构建其理想的城邦时都强调城邦的公民人数不能太多。
这些学者认为“非专制政治制度”存在的基础是( )A.轮番而治B.圣贤明君C.小国寡民 D.抽签选举答案:C解析:所谓“非专制政治制度”即雅典民主制,是通过“一人一票的直接民主方式”来实现的。
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公民人数不能太多”分析可知,雅典民主制是小国寡民的产物,只有小国寡民才能保证一人一票的直接民主的实现。
“轮番而治”和“抽签选举”都是方式,排除A、D两项;“圣贤明君”与材料没有必然联系,排除B项。
故答案是C。
2.“我但愿你们天天注视着宏伟的雅典,这会使你们心中逐渐充满对她的热爱。
当你们为她那壮丽的景象倾倒时,就会想起那些缔造这个帝国的人们。
他们明白自己的职责并有履行职责的勇敢精神……为她慷慨地献出生命,就像为她的节日所能奉献的最美好的礼物。
”这体现出雅典民主制的特点是( ) A.法律至上 B.权力制约C.平民政体 D.公民意识答案:D解析: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明白自己的职责并有履行职责的勇敢精神”和“献出生命”体现了雅典公民的义务和责任,即公民意识。
“法律至上”“权力制约”“平民政体”与材料的主题不符,排除A、B、C 三项,答案是D。
3.古代雅典官员在任职前,其资格皆须经审查,每个官员在任职期满后,还要由专人对其在任职期间的活动和账目进行审查。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陶片放逐法这一制度是针对那些滥用权力、危害国家利益、侵犯公民权利的官员而实施的。
这反映了古代雅典( )A.监督制度的完善B.民主法制的健全C.小国寡民的特征D.廉政建设的成就答案:A解析: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任职前……皆须经审查”“任职期满后,还要由专人对其……进行审查”“陶片放逐法……而实施的”说明古代雅典有了较为完善的监察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选题
1.有学者指出:“罗马法的发展基本上不是按立法程序制定的,也不是君主个人独裁意志的结果,而主要是凭借裁判官的审判实践和法学家的理论活动,在改造和继承旧有的法律规范的基础上而逐渐发展起来的”。
由此可见,罗马法()A.具有很强的社会适应性B.维护法官的权威
C.是随意性较强的法律D.对后世影响较远
2.公元前431年,伯利克里宣称:“贫穷也不再是障碍物,任何人都可以有益于国家,不管他的境况有多黯淡。
”伯利克里为了消除这种“障碍”采取的措施是()
A.给担任公职的公民发放津贴B.逐步废除财产等级制
C.以抽签方式组成“五百人会议”D.对野心家实施“陶片放逐法”
3.秦始皇创立皇帝制度,他自称“朕”,其命令称为“制”或“诏”,印称为“玺”,任何人对皇帝的名字都要避讳。
他这样做主要是为了()
A.体现皇帝与一般官员的区别B.体现皇帝与一般百姓的区别
C.显示皇权神圣不可侵犯D.显示皇帝权力来之不易
4.梭伦曾被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赞誉为“优良的改革家”,是因为他()A.不再以出身划分公民等级B.彻底化解了雅典社会矛盾
C.向所有公民开放各级官职D.按照地域选出五百人会议
5.有罗马法学家主张:当对于一个人究竟是自由或者是奴隶的问题无法解决时,一切怀疑都应偏向自由。
下列思想和原则与材料相似的是()
A.不理不告原则 B.无罪推定原则
C.天赋人权思想 D.“人生而平等”思想
6.古代希腊、罗马为人类留下了丰富的政治文明遗产,西方资产阶级在建立近代国家过程中从中借鉴的思想或制度不包括()
A、民主制度
B、法律制度
C、人民主权
D、代议制7.罗马人认为,生活于罗马法之下是罗马公民的一个重要特权,所以帝国对属民的公民权授予是很缓慢的,直到公元212年“卡拉卡诏令”公布时才告完成。
该诏令的公布意味着罗马法发展成为()
A.成文法B.公民法C.万民法D.完整的体系
8.某班级组织“罗马凭什么永恒?”的研究性学习,从中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罗马建成了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B.罗马法中蕴涵的人人平等等法律观念对后世影响深远
C.罗马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
D.罗马法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源头
9.下列对罗马法主要内容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公民法只包括习惯法
B.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典
C.万民法是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的国际法
D.罗马法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10.一谈西方文明,言必称希腊。
希腊文化是整个西方文化的摇篮,是西方文化最早的一种文化形态。
古代希腊曾在众多文化领域内都取得辉煌成就,这主要得益于()
A.希腊人对知识的渴求、探究和思考B.公民的利益受到法律保护
C.民主政治的繁荣和公民地位的提高D.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的影响
11.据学者们推测,梭伦改革后雅典成年男性公民约为10000人,贵族可能是2019人。
只要有一半甚至1/3的平民出席公民大会,就足以在公民大会中形成多数。
梭伦改革后的公民大会()
A.基本铲除旧贵族政治特权B.利于制约和抗衡贵族权力
C.极容易导致多数人的暴政D.调动了公民参政的积极性
12.“根据万民法,一个公民不是叙利亚人或不列颠人或西班牙人,而是一个罗马人。
”这说明依据万民法,在罗马帝国统治的范围内()
A.只有罗马人才有公民地位 B.各民族自由民都是罗马公民
C.不承认其他各民族的存在 D.只有罗马人能得到法律保护
13.苏格拉底针砭时弊、批判雅典政治领袖,雅典陪审法庭通过民主程序,判处苏格拉底死刑。
临刑前,苏格拉底说:“我是被国家判决有罪的,如果我逃走了,法律得不到遵守,就会失去应有的效率和权威。
”材料最能说明()
A.苏格拉底的公民意识和民主政治的局限
B.公民普遍参与政治导致权力泛滥
C.苏格拉底的反叛精神和蔑视法律的态度
D.雅典政治民主是法律公正的保障
14.《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颁布的第一部成文法典,其突出特点是()A.刑法严酷B.影响深远C.维护贵族利益D.是对传统法的整理、记录15.《十二铜表法》的颁布被视为是平民的胜利,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A.它明确维护贵族的私有财产权B.它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滥用特权C.它使平民获得平等的婚姻权利D.法律内容基本上都是习惯法的汇编16.从《十二铜表法》开始,罗马就制定了十分严格和严厉的债务法,此后不断加以系统和完善。
如《民法大全》规定:“债务是由债务人清偿或由第三人代为清偿,不论债务人知情与否,无关宏旨,因为第三人既代为清偿,不论债务人知情与否,甚或违背其意愿,债务人仍免除其债务。
”据此判断正确的是()A.罗马法是维护奴隶主利益的工具 B.保护私有财产属罗马法的本质特征C.罗马法与时俱进,不断适应时代 D.保护私有财产是罗马法的主要内容17.《十二铜表法》中规定:“毁伤他人肢体而不能和解的,他人亦得依同态复仇而毁伤其肢体……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
”这些条款()A.初步体现了朴素的自然法理念 B.维护了古罗马帝国的统治C.表明罗马人在法律面前平等 D.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18.正如梅因所言:“在古代世界中,一个社会的本地公民常常自以为是由于血统而结合在一起的,他们反对外来人主张平等权利,认为这是对于他们生来固有权利的一种篡夺。
”最初,罗马人不愿意把获得法律保护的权利赋予外来人。
这说明早期阶段的罗马法()
A.强调血统,内容保守 B.有较强的封闭性特点
C.形式主义色彩较浓厚 D.深受自然法精神影响
19.德国法学家耶林说:“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是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和平,最为持久的征服。
”以下说法较准确地解释了“罗马第三次征服世界”观点的是()
A.在古代罗马,平民和奴隶的利益均受到法律的保护
B.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并且提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罗马法经历了从习惯法、成文法到万民法的发展历程
D.罗马法维系了国家的统治,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20.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不能认为每一位公民属于他自己,而要认为所有公民都属于城邦。
”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A.所有的城邦公民都享有民主的权利 B.城邦的所有公民都享有人身自由C.希腊城邦的利益应是至高无上的 D.希腊公民都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21.在公元5世纪的时候,雅典人集会的普尼克斯山被设计成一个半圆形的砖石建筑,在半圆形的中心地带,矗立着一块立方体的岩石,它的形状确保了每一个参加者不仅能看到发言的人,也可以看到其他出席的人。
下列关于材料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体现古希腊民主开放的政治理念 B.从侧面反映了雅典民主政体的情况C.形成的根源是古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 D.与政治、经济、思想的发展息息相关
22.有学者认为,《十二铜表法》的制定是古罗马平民阶层的胜利。
该学者的主要理由应该是()
A.法典的制定,奠定了罗马公民法的基础
B.法典规定了债务法规,改善了奴隶的处境
C.与习惯法相比,该法典内容有大量的扩充
D.法典明文公示,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知识的垄断
23.《古希腊文学与社会》在描述雅典戏剧公演时写道:“这些观众一个挨一个都坐在一起,胳膊碰胳膊、腿碰腿,情感也会在他们之间流动……每个人都是一个政治的人,自己被深深地囊括在城邦之中,与其他观众有着紧密的联系。
”由此可见,观剧不可能()
A.陶冶人们情操 B.渲染希腊城邦精神
C.培养公民意识 D.活跃公民大会气氛
24.恩格斯说:“在古希腊和古罗马人那里,如果认为希腊人和野蛮人、自由人和奴隶、公民和被保护人、罗马的公民和罗马的臣民(指广义而言),都可以要求平等的政治地位,那么这在古代人看来必定是发了疯。
”这反映出那时的公民社会是()
A.平等社会B.民主社会C.等级社会D.奴隶社会
25.《十二铜表法》成为罗马法的开端,是因为它()
A.是罗马过去习惯法的汇编B.对后世立法产生深远影响
C.是古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D.标志罗马法进入完备阶段
二、非选择题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社会体制既不同,建立于其上之政治,自亦不同。
如西方古希腊之市民政权,只建立在每一小城市中,尚不能扩充成为一国家。
……秦、汉以下,全国大一统之中央政府,非神权,亦非民权,但亦不得目之为君权。
——钱穆《国史新论》(1)根据材料一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古希腊之市民政权”与中国秦汉之后政权的区别。
材料二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栽,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钱穆《国史新论》(2)请用明代相关史实证明材料二中“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观点。
材料三雍正帝建立了君主独裁的政治体制,把君主专制推向高峰。
它保证了中央集权,实行了政治上与思想上的“一元化”统治,特别是最高层的统治集团维持了长时期的稳定和统一,避免了由此而起的政治动乱,如权臣、外成、宦官专政等。
——李治亭《清康乾盛世》(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雍正帝“把君主专制推向高峰”的举措,并分析其影响。
答案
1.A2.A3.C4.A5.B6.D7.C8.B9.A10.C11.B12.B13.A14.C15.B16.B17.A 18.B19.D20.C21.C22.D23.D24.C25.C
26.(1)区别:古希腊是小国寡民的城邦国家,秦汉是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古希腊实行民主政治,秦汉实行君主专制。
(2)明代废丞相,设内阁。
(3)举措:设立军机处。
影响:巩固了中央集权;加强了思想上和政治上的统治;利于维护长期稳定统一(避免了政治动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