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热带兰杂交育种
第七章热带兰杂交育种

第七章热带兰杂交育种
3. 回交:两个亲本杂交后,子一代再与双亲之一重复杂 交。 常用于改良一、两个性状。
第七章热带兰杂交育种
第七章热带兰杂交育种
4.多父本授粉: 将二个或两个以上父本品种的花粉混 合起来,给一个母本品种授粉。 A×(B+C+D) A/(B+C+D)
第七章热带兰杂交育种
第七章热带兰杂交育种
第七章热带兰杂交育种
第七章热带兰杂交育种
我国兰花品种登录
登录机构:由中国兰花协会和兰花学会联合组成的“中 国兰花品种登录注册审查委员会”
程序
①由品种持有人提出申请,填写申请表; ②申请登录的品种应先通过省、直辖市、自治区评审委员初
审,再报全国进行终审。 ③每个品种须具5株以上植株,植株性状一致,奇花品种要2
获奖 级别: 银奖
授奖单位: 日本洋兰种 植者协会
第七章热带兰杂交育种
杂交属名
Aeridovanda Brassolaeliocattleya Christieara Devereuxara Dresslerara Hawkinsara Laeliocattleya Maclellanara Mizutaara Otaara Potinara Recchara Schombocatonia Sophrolaeliocattleya Wilburchangara
有香味 不抗病 × 无香味 抗病
AA
bb
aa BB
AaBb
A-B-(AABB) Aabb aaBB aabb 有香味、抗病 第七章热带兰杂交育种
基因互作产生新的性状
感病品种 × 感病品种
RRss
rrSS
热带兰植物学形态与生物学习性幻灯片

一些兰花的假鳞茎看起来很平常,跟其他长满叶子的植 物茎没什么两样,而另外一些兰花,如石豆兰属 〔Bulbophyllum〕却有体积很大的球形假鳞茎,而且 在每1片或2片叶子的基部都有假鳞茎。
Encyclia chimborazoensis(恩心兰属/围 柱兰属的一种兰),可清晰的看到嫩叶的基 部生长着渐尖的假鳞茎
兰根的功能
吸收、储存水分养分 支撑固定 光合作用
热带兰根解剖形态
中心维管束 四周海绵组织 根被
兰科菌根〔mycorrhiza〕
广泛存在
通过真菌获取营养〔葡 萄糖、核糖和其它营养 物质〕
真菌可以通过宿主获取 氨基酸等营养物质
兰花用消化过程控制真 菌感染的程度
主要真菌
这样的特殊构造,让本花无法自身授粉,得靠昆虫当 媒介,进而达成异花授粉的目的。
蕊柱构造
蕊柱顶端通常具1枚雄蕊,前方有1个柱头凹穴
萼囊:有些种类的蕊柱基部延伸成足,侧萼片与唇瓣 围绕蕊柱足而生,形成囊状物,称萼囊
蕊喙restellum:在柱头与雄蕊之间有一个舌状器官, 称蕊喙,它通常是由柱头上裂片变态而来,能分泌粘液;
蕊喙
热带兰 花的多 态性
热带兰的花序
单花 总状花序 圆锥花序 其他
热带兰的多种授粉方式
虫媒花
第五节 热带兰的果实和种子
果实
蒴果 capsule 常为长卵圆形 具3棱或6棱 侧膜胎座
种子 数量极多〔数万至数百万粒〕 微小 发育不完全,成苗率极低
假鳞茎的形 态是多种多 样的
蕾丽兰属 Laelia(1、2) 、阿达兰属 Ada(3)、嘉德丽雅兰属 Cattleya(4、5) 、 折叶兰属 Sobralia(6)、笋兰属 Thunia(7)、石豆兰属 Bulbophyllum(8) 、 捲瓣兰属 Cirrhopetalum(9)、石斛兰属 Dendrobium(10、11、12、13、14)、 文心兰属 Oncidium、星状兰属 Odontoglossum、堇色兰属 Miltonia、蜘蛛兰tanhopea(17)、捧心兰 属 Lycaste(18)、飘唇兰属 Catasetum(19)、爪唇兰属 Gongora(20)、盔兰
热带兰的家庭栽培技术

热带兰的家庭栽培技术
柏斌
【期刊名称】《花卉》
【年(卷),期】2004(000)005
【摘要】目前花卉市场上比较流行的热带兰主要有:1.卡特兰花姿绚丽.品种繁多.素有“洋兰之王”的美称。
卡特兰的花色除了蓝色和黑色外几乎什么色都有,每个花朵上还具有多种色彩。
【总页数】1页(P29)
【作者】柏斌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云南热带亚热带优良豆科牧草栽培技术 [J], 匡崇义;冉光富;李乔仙;钟声;薛世明;黄必志
2.云南热带亚热带优良禾本科牧草栽培技术 [J], 匡崇义;杨文翠;冉光富;钟声;袁福锦;薛世明;黄必志
3.石斛兰家庭栽培技术探究 [J], 任思镁
4.热带兰的家庭栽培技术 [J], 柏斌
5.君子兰家庭栽培技术 [J], 高珊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兰花杂交育种技术

兰花杂交育种技术精选文档兰花杂交育种技术长期以来,兰花的育种以自然选种为主,自种子无菌萌发成功后,开展了兰花品种间、种间及属间的杂交育种。
选育新品种在附生兰的品种改良上已获得了巨大成功。
据有关记载,人工杂种兰花约在4万种以上,而且还以每年1000种以上的速度增加。
仅远缘杂交就已育成曲7个属杂交产生的集体杂种。
利用杂交育种,可创造出新的株型、花色、花型、花序排列及分义性、花朵寿命(切花及盆花)、增强香气、抗病虫性等。
兰花杂交育种程序确定育种目标选配杂交亲本配制杂交组合培养杂交种子杂种后代的选择优良株系的繁殖和鉴定品种命名和登录新品种的繁育和推广?育种目标育种U标是指要选育的新品种应该具有什么样的性状。
它是新品种选育工作的首要环节,是选配杂交亲本和选择杂交方式的主要根据。
因此,育种L1标是否可行直接关系到杂交育种工作的成败。
兰花的香味,花色、花型、株型、叶部性状、抗性等都是重要的育种U标。
同时,兰花育种的目标也应根据市场需求而定。
亲本选配亲本选配是兰花杂交育种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亲本选配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1)选配的亲本应具有育种H标所需要的优良性状,且遗传传递力强。
(2)杂交双亲在地理上较远,在生态类型上有所不同。
(3)选配的亲本遗传传递力要强。
(4)选择亲本一般配合力要高。
在兰花亲本选配过程中,除了要遵循上述原则外,还应注意以下儿点:(1)选择种子易于萌发的品种作亲本,对那些种子萌发比较困难的兰花(如拖鞋兰),尤其需要注意。
(2)亲本应落实到具体的品种,而不是集体杂种。
(3)选择可育的兰花作亲本。
(4)避免选用第一次开花的兰株作亲本。
朵交种子的培养瓜交种子的诗养是兰花育种工作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它关系到兰花杂交育种工作的效率和成败。
中国兰杂交种子培养比洋兰困难,杂交种子萌发需要的时间长,种子萌发率低,植株再生困难。
张志胜等对中国兰花远缘杂交种子培养结果表明:杂交种子萌发的难易随杂交组合的不同有很大差异,墨兰和大花蕙兰的杂交种子萌发容易,种子萌发后形成原球茎,而国兰种间和品种间的杂交种子萌发难,种子萌发后形成根状茎。
兰属植物杂交育种进展

3 苗木 出圃包装运输
红叶黄栌 1 - 0型播种苗出圃。 I 级苗 为地径大于 0 . 8 e m, 苗
参 考 文 献
[ 1 ] 黄 霞, 樊 骏. 红叶黄栌 育苗技术f J ] . 陕西林 业科技 , 2 0 1 0 , 1 0
1 种 间 杂 交 育种 进 展
1 . 1 兰属 原 生种 的杂 交利 用
笔者 以砸 际兰 花新品种名 录 为参 考, 检索了 3 9 个 兰属原
目前已培育出 6 8 个通过墨兰作种间杂交的新杂种。这些杂 交种里知名 的有 1 9 9 6年登录的大凤 、 2 0 0 1 年 日本向山兰 园登录
倍液。黄栌立枯病造成根部或颈部皮层腐烂, 严重 时造成病苗萎 中, 还是要根据 育苗地立 地条 件和气候特点 , 施加 以科学有 效管 蔫死亡。防治时应及时处理病 株, 喷洒 5 0 %的多菌灵 5 0 %可湿性 理措施 , 只有做到 因地制宜 、 科学合理 , 才会培育 出优质 、 健 康的
1 . 2 . 1 墨 兰
有3 9 个新杂种是利用春兰培 育出来 的。其 中知名的杂交种
有 C . E a s t e r n L e a f . C . E a s t e n r B u n n y和 C . E a s t e r n V e n u s 等。 1 . 2 . 4 寒 兰
1 . 2 中国兰 的杂 交培 育
国际上知名的 中国兰包 括春兰 、 建兰 、 墨兰 、 蕙兰和寒 兰等, 在R H S上登陆了许多这些花的杂交种。像小金童这样 的杂交种 已经 打开 了国际市场 ;而有 的杂 交种 为了培育出 高质 量的商品
第三章热带兰的繁殖

1935年,Cappellati认为,维生素C是兰花种子发芽所必 需的.他进一步证实,兰花新鲜种子可以无菌萌发,但陈 旧的种子需加入生长激素才能发芽;
栽培基质勿压得太紧。若基质间的空隙 太小 , 会引起烂根。 由于根系较多 , 种植时切勿强行屈折根系 , 应顺其自然 ,
把植株向同一方向旋转。 换盆分株前基质宜稍干 , 以便脱盆 , 并可防止伤及根系 。 换盆后不应施肥,在盆底留空洞栽植法3~4 周后方可施肥。 分株用的刀具等应消毒。 每节至少两个假鳞茎。
以上Hos Burgeff, Kundson, Cappellati等人的研究结果被 总结为:在适合 矿物质营养,可溶性糖和适宜的PH条件下,兰 花种子可以无菌萌发.
1943年, White出版第一本组培专著《植物组培培养手 册》,组培技术进一步普及;
1948年,美国科学家F.Skoog与崔澄发现腺嘌呤或腺苷/ 生长素比例是控制芽和根形成的主要条件之一,完善了 激素调控理论;
高位芽
蝴蝶兰的高位芽诱导 花后的花梗节间上用刀刻伤, 涂生根粉或稀释1万倍的吲哚乙酸, 约半月后高位芽出现,越到8周后行成完整芽。
第二节 热带兰组织微繁
热带兰组织培养历史
1902年, 德国植物学家G.Haberlandt发表《植物细胞培 养》论文,提出植物细胞培养学说,认为单一细胞可以 发育成为独立的个体;
热带兰组织培养 实验室设计与设 备
主要设备
超净工作台 高压灭菌锅 组织培养架 镊子、解剖刀等 玻璃器皿 其他,如天平、
杂交兰的栽培技术研究的开题报告

杂交兰的栽培技术研究的开题报告题目:杂交兰的栽培技术研究摘要:杂交兰是一种重要的观赏植物,在各地都有着广泛的栽培和应用。
然而,在栽培过程中,由于缺乏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技术,导致其生长不理想,甚至死亡。
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杂交兰的栽培技术进行研究,探索其适宜的栽培环境、施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技术,以提高杂交兰的生长质量和产量,为其工业化生产和市场供应提供参考。
关键词:杂交兰;栽培技术;适宜环境;施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第一章绪论1.1 研究背景杂交兰是兰科植物中的佼佼者,因其外观美丽、花期长、花色丰富和花朵绽放度高等特点而受到人们的喜爱。
杂交兰除了是观赏植物外,还具有一定的药用和食用价值。
因此,其种植对于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杂交兰的栽培过程中,由于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如管理不当、施肥过量或不足、病虫害攻击等,导致其生长不良,甚至死亡。
因此,相关的栽培技术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杂交兰的栽培技术进行研究,探究其适宜的栽培环境、施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技术,以提高其生长质量和产量。
1.3 研究内容本研究将主要围绕以下内容展开:(1)杂交兰栽培环境的选择和管理技术的探索(2)施肥管理技术的研究(3)病虫害防治技术的探究(4)杂交兰生长质量和产量的分析第二章理论基础2.1 杂交兰的概述杂交兰是兰科植物中的一个种类,属于多年生草本植物。
其花朵有着多种颜色和形态,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
杂交兰在全世界都有广泛的栽培和应用。
2.2 杂交兰的生长环境杂交兰的生长环境对其生长和发育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杂交兰的生长环境包括光线、温度、湿度、养分等因素。
其中,光照对其生长影响最大,杂交兰需要充足的光照才能保证其生长和开花。
温度和湿度对其生长也有着重要的作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对其生长至关重要。
此外,施肥、灌溉、换盆等管理技术也是决定其生长质量和产量的重要因素。
2.3 杂交兰的栽培管理技术杂交兰的栽培管理技术包括光线、温度、湿度、施肥、病虫害防治、换盆等方面的技术。
杂交兰栽培技术

杂交兰栽培技术作者:刘秀云来源:《科学种养》2018年第08期杂交兰,一般指通过大花蕙兰和国兰杂交选育而成的新品种,既具有国兰的典雅神韵和清香味,又具有大花蕙兰的大花和艳丽的颜色,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杂交兰在近几年的年宵花市上畅销,花卉销售淡季也表现出很好的市场效应,品质好的杂交兰市场更是经常供不应求,因此是市场前景较好的一个新兴花卉品种。
一、植物学特征与生态习性1. 植物学特征杂交兰为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有假鳞茎。
叶丛生,带状,革质。
花梗直立,由假鳞茎抽出,每个花梗上的花较小但花色繁多,有红色、黄色、绿色和紫色等。
自然开花花期在冬春季。
2. 生态习性杂交兰喜温暖湿润的环境,冬暖夏凉的气候尤为适宜,但一定要避免高温干燥。
栽培以选择上层土深厚、腐殖质较丰富的黑褐色肥沃土壤为宜,同时要求土壤具有良好的透水性和保水性。
杂交兰适应性较强,植株萌发率较高,叶片能保持常绿,生长环境最好具备一定的设施条件,这样能在更多的地方种植和进行工厂化栽培。
二、常见栽培品种目前中国市场上引进的杂交兰品种主要来自于韩国、日本和中国台湾地区。
其中比较受市场青睐的品种有黄金小神童、黄金龙、台北小姐、韩国小姐、绿翡翠等。
在中国栽培较广泛的杂交兰品种红美人,其主要特征有:抗逆性强,容易栽种,新芽萌发率高,且叶子斜立挺直,花色深红,香气清雅,备受大家喜爱。
三、繁殖方法杂交兰的繁殖方法与大花蕙兰类似,主要分为种子繁殖、分株繁殖和组培快繁等。
1. 种子繁殖先对种子进行消毒,找出没有爆裂的果实后,用酒精棉球擦去果面的污染物,采用消过毒的刀片将蒴果剖开,取出种子,用细白布包好,放入0.1摩尔/升氢氧化钾(KOH)溶液中预处理5~10分钟,再用无菌水冲洗3次。
接着用无菌滤纸吸干水分,放入饱和漂白粉上清液中消毒10~20 分钟,最后用无菌水冲洗几次后即可进行播种。
播种用的培养基需要消毒,方法是将装有培养基的器皿放入蒸汽锅内,高温消毒20~25分钟后冷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字(词),一般情况下不得使用冠词、缩写字和称呼; e、避免使用常见植物的名称; f、同一个种内的两个集体杂种不得取相同或相近的名 称; g、不得使用亲本(不论属间或属内杂交)的附加词; h、集体杂种下的栽培品种不得使用集体杂种亲本名称 (附加词)合并的字作名称; i、集体杂种名称中不得出现“变种”或“变型”的字 样。
2x
2x-3x
3x
蝴蝶兰杂交后 代复杂的倍性
3x-4x
4x
4x-5x
5x
6x
8x
3x
4x
5x
6x
8x
亲本的育性和杂交亲和性 总体来说,热带兰不同种、不同属间比较容易杂交
如卡特兰几乎能与树兰亚科的所有属杂交,亲缘关系较近的 蕾丽兰属、白拉索兰属、树兰属等容易杂交
种间比属间容易 亲缘关系越近,越容易成功
获的登录后会发表于《The Orchid Review》,并每5年
将登录的品种编辑成《Sander’s List of Orchid Hybrids》 /Plants/Plantscience/Plant-registration/Orchids
我国兰花品种登录 登录机构:由中国兰花协会和兰花学会联合组成的“中 国兰花品种登录注册审查委员会” 程序
大花 Aabb
×
大花 aaBB
AaBb
A-B- AAbb aaBB 超大花 大花 9: 6: aabb 小花 1
杂交育种的特点 方法简单 无需复杂的仪器设备 工作量较大 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筛选比例低 杂交育种是目前国内外应用最普遍、最有成效的一种
育种方法,绝大部分兰花品种都是通过杂交得来
从杂交授粉到开花需较长时间(如蝴蝶兰26个月)
大花蕙兰、卡特兰等更长 后代选择
花部性状 抗性 其他
通过组培大量扩繁
第五节 品种命名与登录
兰花品种命名 杂交种 同属的杂交,属名沿用原来的属名
Cym. Floriflame ‘Passion’ HCC/AOS
属名
杂交群名 gyex
Odontocidium Odcdm. 齿舌文心兰属 Odontoglossum(Odm.) 齿舌兰X Oncidium(Onc.) 文心兰
杂交属名
Aeridovanda Brassolaeliocattleya Christieara Devereuxara Dresslerara Hawkinsara
基因重组综合双亲优良性状
有香味 不抗病 × 无香味 抗病 AA bb aa BB
AaBb
A-B-(AABB) Aabb aaBB aabb 有香味、抗病
基因互作产生新的性状
感病品种 × 感病品种 RRss rrSS RrSs R-SRRss rrSS rrss
9抗 : 7感
基因积累产生超亲性状
集体杂种(Gyex)是指相同种类的亲本杂交出来的直
接后代的全部个体。 集体杂种的命名
A、可以用各国现代语言中任意想象的名称,但汉语最
好用拼音,便于世界交流; b、名称一般由l-2个字(词)构成,最多不得超过3个 字(词); C、避免使用数字和符号;
d、避免使用太长的字(词)、夸大其词或含混不清的
要考虑性状的显隐性
要考虑性状的连锁
蕙兰‘红色男 爵’Cym. Ruby Eyes ‘Red Baron’ 4N AM/AOS :红 色呈显性遗传,垂 花性状为隐形遗传
优良性状多的亲本为母本 细胞质控制的基因 叶绿体控制的基因 一般用栽培种做母本,野生种或原生种为父本
亲本的倍性 兰科植物染色体数目差异巨大(10-200个) 倍性多样化 多倍体往往植株较大,叶片肥厚,花朵较大,观赏价值 高 单倍体、三倍体往往不育,需加倍 用多倍体作为亲本杂交,成功的几率较大
叶形、花型、花色奇特的原生种,如 象耳蝴蝶兰 P. gigantea
重要的热带兰杂交亲本 以蝴蝶兰为例
白花系原种 蝴蝶兰 P. amabilis 台湾蝴蝶兰 P. aphrodite 菲律宾蝴蝶兰 P. philipinensis 红花系原种 薛利蝴蝶兰 P. Schilleriana;桑德丽亚蝴蝶 兰 P. sanderiana 黄花系 满氏蝴蝶兰 P. mannii;安曼蝴蝶兰 P. amboinensis; 多脉蝴蝶兰 P. venosa;扁梗蝴蝶兰
兰花品种登录 英国皇家园艺协会,国际兰花登录注册机构 International Registration Authority for orchi ds Hybrids 登录材料
①培育者、引种者或 委托人的姓名、地址; ②该名称发表的完整资料(文献名称、命名人、发表日期、 描述等); ③已知的亲本; ④授粉日期和首次开花时期; ⑤主要特征和进行品比试验的结果。
缩写
Ardv. Blc. Chtra. Dvra. Dres. Hknsa.
交配亲本
Aerides xVanda Brassavola xCattleya xLaelia Aerides xAscocentrum xVanda Ascocentrum xPhalaenopsis xVanda Ascoglossum xPhalaenopsis xRenanthera Broughtonia xCattleya xLaelia xSophronitis
本章内容
杂交育种的概念与特点
亲本选配的原则 杂交育种的方法
杂种后代的选育
品种的命名与登录
第一节 杂交育种的概念与特点
杂交育种的概念 杂交育种是通过种间或品种间杂交,创造变异,从杂交 后代中选育新品种的方法。
杂交育种的原理
根据遗传原则,将杂交育种分为两类:
组合育种:将双亲控制不同性状的优良基因随机结合,通过 定向选择,育成集双亲优良性状于一体的新品种。 超亲育种:将双亲控制同一性状的不同微效基因积累于同一 杂种个体中,形成在该性状上超过亲本的类型。
杂交品种名
获奖 级别: 高级
授奖单位: 美国兰花协 会
****************************************
不同的属杂交,用新的杂交属名
Odcdm. Don Bivin ‘Tokyo’ SM/JOGA 杂交群名 杂交品种名 获奖 级别: 银奖 授奖请,填写申请表; ②申请登录的品种应先通过省、直辖市、自治区评审委员初 审,再报全国进行终审。 ③每个品种须具5株以上植株,植株性状一致,奇花品种要2 张以上的彩色照片;
④经审查批准的每个品种需交纳800元人民币登记注册费,未 通过登录者不收费; ⑤申请登录的品种经审查合格后予以注册并发给证书,定期 通过《中国花卉报》向国内外公布。
Laeliocattleya Maclellanara
Mizutaara Otaara Potinara Recchara
Lc. Mclna.
Miz. Otr. Pot. Recc.
Laelia xCattleya Brassia xOdontoglossum xOncidium
Cattleya xDiacrium xSchomburgkia Broughtonia xBrassavola xCattleya xLaelia Brassavola xCattleya xLaelia xSophronitis Brassavola xCattleya xLaelia xSchomburgkia
远缘杂交 一般种与种之间、属与属之间的杂交 是热带兰育种的重要手段 全世界兰科人工杂交属已有400多个
杂交授粉方法 时间
花粉采取:开花后1-2天为好 授粉时间:开花后3-10天较好
过程
第四节 杂种后代的选育
胚发育过程 授粉后2-3天,花粉萌发 进入子房 蕊柱上部膨大下弯,遮住雌蕊腔穴 双受精,但是胚乳核最多1-2次分裂后即解体 胚经过休眠期,然后发育至球形胚 果实成熟,外观变为黄绿色
2. 复交:两个以上的亲本先后多次杂交。
三交 双交 (A×B)×C A/B//C A/B//C/D
(A×B)×(C×D)
(A×B)×(A×C) A/B//A/C
四交 [(A×B)×C]×D {[(A×B)×C]×D}×E A/B//C/3/D A/B//C/3/D/4/E
复交
五交 聚合杂交
[(A×B)×(C×D)]×[(E×F)×(G×H)]
利用优良原生种 具有香味的热带兰
安曼蝴蝶兰 P. amboinensis
紫花蝴蝶兰P.
violacea
具有浓香 花具有萤光
舒氏卡特兰 C. schroederae 亚马逊卡特兰 C.eldorado
麻栗坡兜兰 P. malipoense
文山兜兰 P. jackii
种子的培育 一般采用无共生萌发技术 某些种类种子难萌发,如兜兰,成熟胚外有木栓层
拖鞋兰P. delenatii发育中的胚以及利用Nile red染色 所显示木栓层在种皮外之累积. (Ann Bot 98: 1311– 1319, 2006) (A)球型胚及以Nile red染色所显示的荧光为同时期胚 之木栓层累积的位置(B). (C)授粉后150天(150 DAP)的胚具有一组伸长的吸附 器(S)及以Nile red染色所显示的荧光为同时期胚之木 栓层累积的位置(D). (E)成熟胚(210 DAP)的纵切面及Nile red染色所显示 的荧光为同时期胚之木栓层累积的位置(F).
Schombocatonia
Sophrolaeliocattleya Wilburchanga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