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战国秦汉考

合集下载

(完整word版)秦汉文学试题库.docx

(完整word版)秦汉文学试题库.docx

(完整word版)秦汉文学试题库.docx第二编秦汉文学试题库一、填空1、秦相吕不韦门客集体编写的一部理论著作是《》,又称为《》。

此书内容驳杂,所以《汉书》把它列为“”。

因出于众人之手,文章风格不完全一致,但其中有些文章精练短小,文风,用事说理颇为生动,仍然可以称得上是优秀的文学散文。

2、《察今》一文选自《》,此文为了说明“”的主张,后面连用了“”、“”、“”三个寓言。

3、李斯作于秦始皇十年(前237 )的《》,又名《》,是中国古代散文中的一篇名作。

此文的主旨是。

李斯虽为羁旅之臣,然其抗言陈词,有一种不可遏制的气势,此文成为后世的楷模。

4、秦时民间尚有歌谣流传。

见于(晋)杨泉《物理论》,而(汉末)陈琳《饮马长城窟行》已经引用的秦代长城歌谣是:,。

,。

5、汉初最重要的思想家和最杰出的文人是。

6、代表汉初政论散文创作最高成就的作家是。

7、贾谊的散文以《过秦论》最著名,此文分上、中、下三篇,中心是指斥、、在政治上的过失,分析、总结秦王朝的原因与教训。

他的《论积贮疏》的主旨是建议汉文帝重视。

他的《陈政事疏》,又名《》,是贾谊系统地阐述自己主张的一篇长文,被称为“万言书之祖”。

8、晁错的名作《》上承贾谊的《论积贮疏》而发,进一步提出务农贵粟的主张。

9、《淮南子》是汉代皇室贵族淮南王招集门客编写的一部理论著作,共21篇。

此书原称《用、、、》,多来说理,具有很强的文学色彩。

10 、刘向的《》、《》、《》是汉代记事散文的代表。

这三本书都是历史故事集。

他编写这些历史故事,有着明确的目的,那就是要,。

他的政论散文《谏营昌陵疏》是为劝汉成帝营造昌陵而作,主旨是提倡与,反对与。

11、扬雄仿《周易》作《》,仿《论语》作《》。

12 、《盐铁论》的作者是。

此书在形式上,以“”、“”为一方,以“丞相”、“御史”为另一方,进行辩论,形成了体,这是散文的新发展。

13 、西汉有一些以剖白个人思想心迹为主的书信体散文,如邹阳的《》、枚乘的《谏吴王书》、司马迁的《》、杨恽的《报孙会宗书》等,而以的《》为代表。

秦汉文学试题参考答案

秦汉文学试题参考答案

秦汉文学试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哪位作家不是秦汉时期的作家?A.李斯B.司马迁C.董仲舒D.司马相如正确答案:A.李斯。

李斯是秦朝的作家,而司马迁、董仲舒和司马相如都是汉朝的作家。

2、下列哪一部作品不是秦汉时期的文学作品?A. 《史记》B. 《战国策》C. 《汉书》D. 《庄子》正确答案:D. 《庄子》。

《庄子》是战国时期的文学作品,而《史记》、《战国策》和《汉书》都是秦汉时期的文学作品。

3、下列哪一项不是秦汉时期的文化特点?A.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B.文学和艺术得到发展C.神仙传说和道教兴起D.纸质书籍成为主要阅读材料正确答案:C.神仙传说和道教兴起。

秦汉时期的文化特点包括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文学和艺术得到发展以及纸质书籍成为主要阅读材料。

而神仙传说和道教兴起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

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哪些作品是秦汉时期的文学作品?A. 《道德经》B. 《楚辞》C. 《淮南子》D. 《春秋繁露》正确答案:BCD。

《楚辞》是战国时期的文学作品,但也是秦汉时期流行的文学作品之一。

《淮南子》是西汉时期的哲学著作,也是秦汉时期的重要文学作品。

《春秋繁露》是董仲舒的著作,也是秦汉时期的重要文学作品之一。

而《道德经》是战国的作品,不属于秦汉时期的文学作品。

2、下列哪些作家是秦汉时期的作家?A.屈原B.贾谊C.班固D.张衡正确答案:BCD。

屈原是战国时期的作家,不属于秦汉时期的作家。

而贾谊、班固和张衡都是秦汉时期的作家。

3、下列哪些是对秦汉时期文化特点的正确描述?A.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影响深远B.文学和艺术得到发展,人才辈出C.神仙传说和道教兴起,影响深远D.佛教传入中国,影响深远正确答案:AB。

秦汉时期的文化特点包括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影响深远以及文学和艺术得到发展,人才辈出。

而神仙传说和道教兴起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传入中国是在汉代,但影响深远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

因此,选项C和D都不是对秦汉时期文化特点的正确描述。

战国秦汉妆奁研究

战国秦汉妆奁研究

战国秦汉妆奁研究一、本文概述《战国秦汉妆奁研究》一文旨在深入探讨战国至秦汉时期妆奁的文化内涵、艺术风格及其历史演变。

妆奁,作为古代女性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用品,其造型、装饰以及使用方式均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审美观念、工艺技术和生活习俗。

本文将对这一时期妆奁的材质、工艺、图案以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详尽的考察和分析。

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梳理和考古资料的整合,本文将尝试揭示战国秦汉妆奁的演变轨迹,以及其与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紧密联系。

本文还将关注妆奁在女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探究其如何成为女性社会地位和身份象征的重要载体。

本文还将对战国秦汉妆奁的艺术特色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其在造型、装饰、色彩等方面的独特之处,以及这些艺术特色如何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审美风尚和工艺水平。

通过这一研究,我们不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战国秦汉时期妆奁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还能为今天的工艺美术创作提供宝贵的历史借鉴和启示。

二、战国秦汉妆奁的考古发现与分类近年来,随着考古工作的深入进行,战国秦汉时期的妆奁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

这些妆奁,作为女性日常生活用品,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也揭示了女性地位及审美观念的变迁。

战国秦汉时期的妆奁多见于墓葬中,尤以贵族女性墓葬为多。

如河北平山中山王墓、湖北江陵马山一号楚墓等,都出土了精美的妆奁。

这些妆奁多为木质,外饰彩绘或鎏金,内部则分格放置各种化妆品。

同时,在部分墓葬中,还发现了与妆奁配套使用的铜镜、玉簪等饰品,显示了当时女性对美的追求。

盒式妆奁:这类妆奁呈方形或圆形,有盖,内部通常分格,用以盛放化妆品。

如河北平山中山王墓出土的漆奁,便是典型的盒式妆奁。

托盘式妆奁:这类妆奁呈盘状,无盖,通常置于案上,用以摆放化妆品。

如湖北江陵马山一号楚墓出土的漆盘,便是托盘式妆奁的代表。

多层式妆奁:这类妆奁结构复杂,通常由多层套叠而成,每层都可盛放不同的化妆品。

如陕西咸阳杨家湾汉墓出土的彩绘木奁,便是多层式妆奁的佳作。

中国考古学.秦汉卷(考验笔记整理)

中国考古学.秦汉卷(考验笔记整理)

中国考古学.秦汉卷(考研笔记整理)第一章——秦代都城、行宫与直道第二章——秦始皇陵第三章——秦代官吏与平民墓葬第四章——秦各项统一措施第五章——汉代都城第六章——秦汉地方城邑与长城第七章——汉代帝陵与王侯大墓第八章——汉代官吏与平民墓第九章——秦汉时期农业第十章——秦汉时期工商业第十一章——秦汉时期的简牍、帛书和铭刻第十二章——秦汉时期边远和少数民族地区的考古学文化第十三章——秦汉时期的中外交流及同周边地区的联系第一章——秦代都城、行宫与直道秦都城遗址秦咸阳城遗址位于今陕西咸阳市东约15km的窑店一带,南临渭河水,北依咸阳塬。

秦孝公十三年,秦国正式迁都咸阳,秦惠文王时期,对咸阳城宫室进行了扩建,后直至秦统一全国前,秦咸阳城从渭河北岸向渭河以南发展,最终形成了秦都咸阳的渭北咸阳城与“渭南”宫室苑囿的格局。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对秦都咸阳进行了更大规模的扩建。

秦咸阳城遗址考古工作已开展40多年,已发现战国时代中晚期秦代大量宫殿建筑基址、手工业作坊遗址、居址和墓地,以咸阳塬上今聂家沟至姬家沟之间的遗址最为密集,宫殿建筑遗址群周围大显墙垣遗存,推断这里应为秦咸阳宫殿遗址,以宫殿建筑遗址群为中心,在其西部发现有制陶、冶铸等官府手工业遗址,东部可能为“兰池”及“兰池宫”遗址所在地,西南部大量手工业作坊遗址,秦咸阳城遗址西部发现发掘了大批秦墓,西北部和远郊东南部分布有帝陵区。

宫城城址内发现有西北区、中区和东北区共7处大型夯土建筑基址,属战国中晚期至秦代,位于亲都咸阳遗址中部地势较高的咸阳塬上。

秦咸阳宫发掘的一、二、三号三处大型建筑遗址中,出土遗物主要包括砖、瓦、瓦当、丝绸等。

“渭南”有秦国的南宫(甘泉宫)、章台、诸庙、阿房宫、上林苑等建筑,其建设始于战国晚。

秦咸阳城遗址考古发现说明,秦咸阳城的宫殿区安排在都城的高亢之地,宫城宫殿区居东西居中位置,手工业作坊区和居民区邻近渭水;秦都咸阳置南宫、北宫是就其方位而言,南、北宫建筑功能不同,秦北宫当为秦咸阳城之王宫或皇宫,亦秦咸阳宫,为都城之宫城,大朝正殿所在,一直作为秦咸阳城的政治中枢,渭南甘泉宫即为南宫,秦王政上台后,甘泉宫取代了作为外交活动场所的章台,并安排太后居住,使之成为太后之宫,因此甘泉宫与咸阳宫才有南、北宫之称,异于西汉长安城的两宫制,秦代都城“两宫制”是初期中央集权封建帝国都城的布局特点之一。

中国古代文学史(先秦两汉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史(先秦两汉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史先秦两汉文学考试试题一一.填空(20分,每空2分)1.从周公到孔子,旧的巫术宗教文化逐渐被取代,文化成了主流。

2.成书于秦汉两代的由众人编撰的和,两书中都保存了不少中国古代神话。

3.《诗经》中的宴享诗的典型之作是。

4.《论语》创立的,在《墨子》中得到发展,进而形成了《孟子》的。

5.刘向的、《新序》等书,杂举前代群书佚闻琐事编录而成,寓以劝戒说教之意。

6.汉初,贾谊写过骚体赋《吊屈原赋》、。

7.秦嘉的三首,是东汉文人五言抒情诗成熟的标记。

蔡邕的五言诗是乱世文人全身远害心态的写照。

二.名词解释(共20分,每题5分)始祖神话七发汉乐府民歌古诗十九首三.简答题(共20分,每题10分)1.《左传》战争描写的成就有哪些?2.《九歌》的艺术特色有哪些?四.论述题(共40分,每题20分)1.《诗经》的艺术特点有哪些?请举例具体分析。

2.《史记》的叙事艺术成就有哪些?请举例具体分析。

答案:1、礼乐 2、《吕氏春秋》《淮南子》 3、《小雅·鹿鸣》 4、语录体对话式论辩文 5、《说苑》 6、《鵩鸟赋》 7、《赠妇诗》《翠鸟诗》中国古代文学史先秦两汉文学考试试题二一、填空(20分,每空2分)1、《商颂·玄鸟》和《大雅·生民》记录了商部族始祖和周部族始祖诞生的神奇经历。

2、《尚书》包括、《夏书》、《商书》《周书》。

3、西汉初,司马谈曾把“诸子百家”总括为、儒、墨、、法、道德六家。

4、《春秋》是指孔子修订的鲁国的。

5、是宋玉的代表作,它生发了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深远的主题。

6、东汉抒情赋主要有和两类。

二、名词解释(20分,每题5分)洪水神话赋比兴《淮南子》汉乐府民歌三、简答题(20分,每题10分)1、《战国策》的文学特点有那些?2、《古诗十九首》所表现的社会内容有那些?四、论述题(40分,每题20分)1、试举例论述《孟子》的散文成就。

2、《离骚》的艺术特点有那些?试具体分析。

答案:1、契后稷2、《虞书》3、阴阳名4、编年史5、《九辩》“悲秋”6、纪行赋述志赋中国古代文学史先秦两汉文学考试试题三一、填空(20分,每空2分)1、夏商文化以最有代表性,而夏商文学与此时的原始宗教是紧密联系的。

战国秦汉的房中文献概述

战国秦汉的房中文献概述
行气 、 导引、 按 摩 等 综 合 措 施 以 养 男 子 阳气 的 问 题 。每组 的篇 幅不 大 , 都在 2 0 0 字 左右 , 可 见是 摘抄 拼凑成 书 , 可能 是抄 自于十种更 为古 老 的房 中书 。
而《 养生方》 、 《 杂疗方》 、 《 胎产书》 和《 杂禁方》 4 种只 有 一 小 部 分 内容 涉及 房 中术 。 《 十问》 、 《 合 阴阳》 和 《 天下至道谈》 为竹简 , 《 养生方》 、 《 杂疗方》 、 《 胎产 书》 为 帛书 , 《 杂禁方》 为木简。 《 十问》 是十组有关房 中术的问答 , 故 帛书整理 小组以“ 十问” 作 为 篇名 。这 十组 问答 分别 是 : 黄帝
《 列仙 传 》 里 的容 成 公 既是 黄帝 师 , 又 见于 周 穆
王, 而 从 黄 帝 时代 到周 穆 王 时 相 去数 千 年 , 寿命 不
帛书《 养生方》 共记载 3 2 篇养生方药 , 因为缺损 较多, 可 辨者 约 1 0 0 条 。所 载方 中有很 多涉 及 房 中养 生 方 药 , 书 中还
音) 、 交合 之 益 、 十 已之征 ( 男 子 的 十种 性 快 感 ) 等。
《 合阴阳》 所述内容完全从男子为主体的角度来写 ,
描 述男 子 的肢体 动作 以及所 观 、 所 闻和所 感 。 《 天子 至 道谈 》 也 是 讲 房 中方 术 和理论 的 , 所 载
内容与《 合 阴阳》 类似 , 但篇 幅更长一些。主要讨论 阴器 为何 先死 ( 早衰 ) 、 三脂 ( 勃 起 的状 态 ) 、 固精 术 、 十动 ( 与《 合 阴阳》 “ 十动” 类似 ) 、 七损八益 ( 交合 的 七种所 损和八种所益 ) 、 十势 ( 相 当于《 合 阴阳》 的

060103考古学

060103考古学

060103考古学第一篇:060103 考古学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考古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有进一步培养潜能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和能在考古、文物、博物馆等事业单位及国家机关从事研究、教学、管理等实际工作的考古学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考古学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能,了解考古学的多学科交叉发展趋势和世界考古学发展概况,熟悉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历史、研究现状;在中国历史、世界历史、博物馆学、文物学理论、文化人类学、民族学、古代汉语、史料学、地理学、第四纪环境学、古人类学等方面受到基本训练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考古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方法与技能;2.能够从事田野考古发掘、整理及编写考古报告;3.掌握博物馆管理技能;4.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和手段;5.了解国内外考古学界最重要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向;6.具有从事考古学及历史学研究的初步能力。

主干学科:历史学主要课程:中国通史、世界上古史、中国考古学、考古学导论、旧石器时代考古、新石器时代考古、夏商周考古、战国秦汉考古、三国两晋南北朝考古、隋唐考古、宋元考古、博物馆学概论、文物学理论、考古绘图、田野考古学概论等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教学实习安排3~5个月。

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学位:历史学学士相近专业:历史学、博物馆学、民族学开设院校:西北大学山西大学郑州大学北京大学吉林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第二篇:中国考古学中国考古学(上-1)(旧石器时代考古)一、基本目的本课程是考古系本科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

通过课堂讲授和教学实习,要求学生掌握旧石器时代考古的基础知识和方法,了解旧石器时代文化的内涵和特征,人类体质特征的发展和演化,能进行一般的旧石器考古田野调查工作,辨别真假石器,为进一步从事旧石器时代考古研究打下基础。

二、内容提要第一章序论和基础知识第一节序论第二节基础知识第二章旧石器时代早期第一节中国境内最早的人类化石和旧石器文化第二节北京直立人及其文化第三节其他重要的直立人类化石和遗址第四节旧石器时代早期自然环境与人类的经济生活第三章旧石器时代中期第一节概述第二节重要的人类化石和遗址第三节过渡时期的文化特征第四章旧石器时代晚期第一节概述第二节重要的人类化石和遗址第三节旧石器时代晚期之末的细石器第四节旧石器时代晚期自然环境的变化和文化的发展三、教学方式课堂授课为主,结合教学参观和实习。

考古学战国秦汉考古

考古学战国秦汉考古

第四章战国秦汉考古一、战国秦汉考古的特点1.“历史时代”:文字大量用于文献记载和史书的大量出现;简牍、帛书大量出现,成为重要的考古材料;2.进入到考古学上的铁器时代:铁器在生产领域取代了铜器和石器,铁器和畜力(牛马)犁耕一起成为封建社会最先进的生产力;3 .在社会经济方面,冶铁技术出现并得到迅速发展,青铜器在人们社会生活中继续发挥主要作用,漆器制作技术崛起,陶瓷业也获得相应发展;4、城市和商业发展迅速,金属铸币开始出现;5、墓葬形式除流行三代以来的竖穴土坑木椁墓以外,新出现横穴的砖石墓和崖墓,玉衣随葬代替以前的用鼎制度。

二、战国文化(一)燕下都遗址1.位于河北易县城东南。

2.该城平面呈长方形,南北宽约4000米,东西长约8000米。

分为东、西两部分,东城是主体,西城是军事性的附郭。

宫殿区出土有高达74.5厘米的青铜铺首及兽面纹半瓦当、陶排水管道等。

3.“人头墩”的发现:燕下都遗址城南2.5公里处,有14个高约10米、直径达几十米的圆形夯土墩台,其中均埋葬着大量人头骨,(2000余个)距今约有两千多年。

(可能是公元前284年乐毅伐齐大胜时从战场带回的齐军首级。

)(二)邯郸赵城遗址1、位于河北省邯郸市。

2、由位于西南的宫城(习称赵王城)及东北的郭城组成。

宫城包括东、西、北3座小城,平面呈品字形,总面积达505万平方米。

西城中部偏南的龙台,南北长296米,东西宽265米,现高19米,是战国时期最大的夯土台基。

郭城为居民区,平面略呈长方形,南北长约4800米,东西宽约3200米,城内发现有冶铁、制陶等手工作坊遗址。

(三)楚都纪南城1.东周时期楚国郢都遗址,因在纪山之南,俗称纪南城,从公元前689年到前278年一直为楚国都城。

位于荆州古城(江陵)以北5公里处。

2、纪南城是战国七雄之都保存最为完整者,被史学界誉为不可多得的“完璧”,是价值连城的无价之宝。

3、纪南城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4450米,南北宽3588米,城垣保存完好,高出地面3.9—7.6米,城墙底宽30—40米,墙外有城濠,城墙上有城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莽货币
汉代
货币
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 东汉 张衡
金错囊徒罄,银壶酒易赊。
唐 杜甫 尔持金错刀,不入鹅眼贯。 唐 韩愈
著名的金错刀
汉代
铜镜
鸟兽规矩镜
四乳螭纹镜
汉代 玉器
满城汉墓金缕玉衣
玉 璧
汉代 中外交往
汉代活跃的对外交往巩固了边疆形势,有力 促进了边疆地区的社会发展。
南越王墓发掘现场




3.东汉洛阳城
汉长安城 汉长安城在渭河南岸。 秦时为了便于东出函 谷关以控制关东,在 渭河南建阿房宫,已 露出迁都渭南的端倪, 西汉继承了这一思想。
汉代 汉长安城
未央宫平面图


第三节、秦汉墓葬 一.秦汉帝陵 始皇陵:
秦代
俑坑中的陶俑、陶马形体如同真人、真马, 神形兼备,是秦代造型艺术的代表作。


黄肠题凑:
西汉末年,黄肠题凑发生变化:木室变砖室,黄 肠木变黄肠石。有下层中小型墓葬向上层大型墓 变化。




五、中小型墓葬 1.形式:竖穴土坑墓、洞室墓流行。 西汉中期出现小砖券顶洞室墓 。 最早夫妇合葬墓出现于洛阳 。 流行耳室,先为单耳室,夫妇合葬后为双耳室。 西汉末年,出现有前后室的双室墓。 2.随葬品:西汉早期首秦文化影响,钫、简形壶、 陶及铜鼎、模型明器,亦长安为中心向周围辐射。 魂瓶: 3.装饰形;与小砖券墓同时出现壁画墓。 西汉中期开始出现画像石墓,与砖室墓配合混用。
汉代 铜器
汉代是我国青铜器铸造史上的 又一个转折点,“器以藏礼” 的功能急剧衰落,彻底走出神 权统治,具有浓厚的人文色彩。
铜奔马 东汉
长信宫灯 西汉
汉代
货币
汉武帝元狩五 年(前118年) 开始铸大小、 重量稳定的五 铢钱,直径约 2 . 3厘米,重 约3 . 5克。 王莽新朝,以 托古改制为名, 在公元7年铸 过复古改制的 多种货币。
西汉帝陵
西汉的十一座帝陵,分别位于长安城北 的咸阳原,以及长安城东南的白鹿原与 杜陵原。



四、诸侯王、列侯 西汉诸侯王用金缕玉衣。 黄肠题凑:黄肠:柏木黄芯,即榫头用柏 木芯 榫铆结构前身,方木交叉构筑,榫头后无现 实建筑意义,成为礼仪象征,即为“题”, “凑”为构筑形式 两种主要流派: 1、穿土为圹,为主流,如帝陵、诸侯王等; 2、崖墓,如霸陵、诸侯王——楚王陵区、 鲁王陵区、梁王陵区等。
云南滇王墓出土金印 朝鲜半岛出土的汉代铜剑
汉代画像石、画像砖,表现了丰富的社会生活 内容,是研究汉代社会的重要史料。




第四节、各类遗物 一﹑金属器 1.铁器: 2.钢: 3.铜器:铜镜成为汉代最主要的铜器。规矩镜 在长时期内都是主流 。 铜器成为日常生活用具:如铜灯、熏炉、熨 斗、酒器。 二、漆器。 价值、地位远高于铜器。 三、陶瓷业。 釉陶,分两类:硬、软釉陶。 四、造纸术。 五、金器。
第六章 战国秦汉考古
思考题:
1.了解战国秦汉考古的重大发 2.了解战国秦汉时期的墓期 1.秦 3.西汉中期 5.东汉前期
2.西汉早期 4.西汉晚期 6.东汉晚期


第二节、秦汉城址
特点:城市转变期,政治、军事功能向商业功能演 变。 一.都城 1.秦咸阳城:阿房宫。 2.西汉长安城 先修宫殿,后修城墙 特点: (1)、依地形,利用秦旧宫殿,并未严格按照礼 制; (2)、政治中心,缺乏商业意义,皇权的产物。 城中设施均为宫廷服务
秦代
二、西汉帝陵 九座帝陵位于渭河北咸阳塬上 ,帝、后 同陵 文帝霸陵,凿山为陵的崖墓埋葬方式 景帝阳陵,帝、后各有陵园, 三、东汉帝陵:分为两区: 一在北邙山; 一在龙门。 具体情况尚不清楚。 在村民家中 发现并确定质帝、顺帝的黄肠石。
阳陵模式:




1、正方形覆斗状封土,经过夯筑; 2、帝、后各有陵园,有园墙,四面有三出阙; 3、都有陵寝、陵庙、便殿; 4、坐西朝东,以帝陵东司马道为中轴线; 5、主陵区内还有其他陪葬坑; 6、后陵位于帝陵东向,妃子、夫人墓位于北侧, 其他陪葬墓居于主陵区外的东司马道两侧,成为 家族墓地; 7、东侧设有陵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