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地理专题二十一斯大林模式与罗斯福新政精准培优专练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罗斯福新政配套练习岳麓版

高中历史罗斯福新政配套练习岳麓版

(高频考点)版高中历史罗斯福新政配套练习岳麓版一、《全世界通史》中写道:“大危机中境况最惨的仍是农业,农产品大量滞销,农人欠债累累,农产品价钱已跌到历史最低点,猪肉三分一磅,牛肉五分一磅,一只肥羊卖不到一元钱。

”罗斯福新政办法中,能够直接改变这一状况的是( )A.减耕减产和调整产品结构B.控制物价与“以工代赈”C.实行救济和保护劳工权利D.增加工资与调整劳资关系2.(2013•河南郑州二模•34)1933年4月5日,罗斯福政府发布行政命令,要求所有黄金持有者将其持有的金币、金块或金元券移送至联储银行。

尔后,联邦政府多次以不断上涨的价钱购买黄金。

由于每一盎司黄金所值美元的数量持续上调,流通中的货币数量也就不断增加。

该办法的历史影响是( )A.有利于增强美国对外贸易的竞争力B.克服了商品供给与需求的矛盾C.增进国际贸易稳定发展D.促使商品价格逐步回落从而保障市场稳定3.(2013•安徽马鞍山一模•21)美国记者约翰逊这么评价罗斯福:“他推翻的先例比任何人都多,他砸烂的古老结构比任何人都多,他对美国整个面貌的改变比任何人都要迅猛而激烈。

但是正是他最深切地相信,美国这座建筑物从整个来讲,是相当美好的。

”对新政表述错误的是( )A.改变了资本主义的自由放任政策B.使美国率先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C.使美国政治制度发生了本质转变D.实质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4.(2013•河南郑州一模•27)从罗斯福以“新政”为纲领竞选总统,到“新政”的整个实施进程,美国国内对其一直有两种评价:一种以为罗斯福“新政”抛弃了美国传统的、至为宝贵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走上了一种类似社会主义国家的“计划经济”,……最终会使美国走上政治“非民主化”道路;另一种观点则以为罗斯福的改革不够完全,激进派人士最初对罗斯福抱有很大期待,他们希望通过“新政”,罗斯福不仅能解决美国当前的危机,更能解决诸如阶级、贫困、种族等美国社会深层次的问题。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全国通用版)训练题:课时提升作业_二十一_7.3地_域_联_系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全国通用版)训练题:课时提升作业_二十一_7.3地_域_联_系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时提升作业二十一地域联系(2015·全国卷Ⅰ)甘德国际机场(下图)曾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空枢纽之一,当时几乎所有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都要经停该机场补充燃料。

如今,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不再需要经停此地。

据此完成1、2题。

1.导致甘德国际机场成为世界上最繁忙机场的主要因素是 ( )A.位置B.经济C.地形D.人口2.甘德国际机场失去国际航空枢纽地位的主要原因是( )A.地区经济发展缓慢B.横跨北大西洋航班减少C.飞机飞行成本降低D.飞机制造技术进步【解析】1选A,2选D。

第1题,从材料“当时几乎所有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都要经停该机场补充燃料”中可知,当时该机场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位置条件。

第2题,随着飞机制造技术的发展,飞机携带的燃油量增加,单位距离能耗降低,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不再在此停留。

读重庆城市分布及铁路交通示意图,回答3、4题。

3.重庆市城镇分布的主要特点是( )A.东多西少、北多南少B.西多东少、南多北少C.沿河流、铁路线分布D.分布在地势较低的平原4.铁路建设对重庆市主要作用是( )A.改变城市的地域形态B.增强经济辐射能力C.扩大电子产品出口D.提升城市等级水平【解析】3选C,4选B。

第3题,由图可知,重庆市城镇主要沿河流、铁路线分布;城镇分布西多东少,北多南少;重庆市地处山区,平原面积较小,城市主要分布在山谷地区。

第4题,铁路建设能加强重庆市的对外联系,增强经济辐射能力;铁路建设能使城市地域扩展,受地形影响不会改变地域形态;电子产品主要运输方式是航空、高速公路;重庆是直辖市,交通不会再提升城市等级。

读南京高铁站区各行业圈层分布密度图,回答5、6题。

5.企业密度集中度最高的区域距离高铁站( )A.0.5~1.0 kmB.1.5 km附近C.2.0 km附近D.2.0~2.5 km6.各行业中批发和零售业数量比重最大,其主要考虑的区位因素是( )A.场地租金低廉B.人口流动频繁C.周边环境优美D.距离货源地近【解析】5选C,6选B。

2019届高三地理培优卷(四)

2019届高三地理培优卷(四)

武汉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地理培优卷(四)庄园经济是一种实现农业资源聚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多元化、管理企业化、建设生态化的经营组织模式。

某县生产的优质铁观音茶获得“中国地理标志”认证。

该县茶企业通过整合特色山水,建设集茶种植、茶叶加工储存、旅游和文化为一体的现代茶庄园。

据此完成1-2题。

1.发展庄园经济的前提条件是当地拥有A. 丰富廉价的劳动力B. 知名品牌的农产品C. 发达便捷的交通网D. 高精尖的技术水平2.与传统的茶园相比,现代茶庄园的突出优势是A. 品牌更多,环境更优B. 市场更广,产品价格更低C. 产品更多,效益更高D. 投入更少,生产成本更低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家电企业将组装工厂向某国外转移,图1示意日资家电组装工厂转移目的地随时间的变化。

据此完成3-5题。

3.影响日资家电组装工厂不断转移的主要因素是A. 市场规模B. 劳动力成本C. 原材料成本D. 技术水平4.20世纪90年代末,越南对日资家电组装工厂的投资吸引力已超过中国,但其日资家电组装工厂数量却远少于中国,主要原因是中国A.市场规模大 B.技术水平高C.劳动力素质高 D.基础设施水平高5.在日资家电组装工厂向越南等国家转移的背景下,中国家电产业发展的战略是A、加大政策支持,吸引日资回归B、进口越南产品,替代国内生产C、扩大生产规模,保持价格优势D、加强技术研发,培育竞争优势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长白上高山苔原带矮小灌木的冻害反而加剧,调查发现,长白山雪期缩短;冻害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西北坡为冻害高发区。

据此完成6-8题。

6.在高山苔原带,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的指标是A、大气温度B、降水量C、积雪厚度D、植被覆盖度7.长白山西北坡比其他坡向冻害高发,是因为该坡A、年降水量最少B、冬季气温最低C、年日照最少D、冬季风力最大8.气候变暖但冻害加剧的原因可能是A、蒸腾加剧B、低温更低C、降雪期推后D、太阳辐射减弱某河流位于浙江东部,下游河床受径流与潮汐共同影响:枯水期,以潮流带来的泥沙淤积为主;汛期,上游下泄的泾流冲刷河床。

2019届全国高三尖子生辅优试卷(二十一)文综地理试卷

2019届全国高三尖子生辅优试卷(二十一)文综地理试卷

2019届全国高三尖子生辅优试卷(二十一)文综地理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本卷共35小题。

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通辽市农科院在科尔沁沙地(见图)建设占地500亩的沙地生态修复试验基地:主要采用沙地衬膜(经拉沙造田平整后采取铺设衬膜形成防渗层,如图)技术种植水稻,并利用稻田里丰富的浮游生物和腐殖质散养鸭子、螃蟹、泥鳅等。

据此完成1-3题。

1. 该试验基地沙地能种稻的主要原因是A. 种植技术先进B. 劳动力充足C. 日照时数长D. 土壤腐殖质多2. 该实验基地的水稻生产属于A. 混合农业B. 生态农业C. 季风水田农业D. 商品谷物农业3. 沙地衬膜种植水稻会A. 加剧盐渍化B. 抑制土地沙化C. 改善地下水质D. 降低植被覆盖率青木川镇起步于明中叶,成型于清中后期,鼎盛于民国年间,距今已有600余年,古木建筑保存完好,为国家4A级景区。

回龙场是青未川老街的传统称谓,民国时期曾是繁荣的商业、文化交流场所。

下左图示意青木川镇位置,右图是回龙场老街景观田。

据此完成4-6题。

4. 发轫期,青木川古镇先民的选址主要考虑A. 河宽水深,便于航运B. 冲积平原,地形平坦C. 依山傍水,风景优美D. 位置优越,便于陆运5. 民国时,回龙场商贸鼎盛的主要原因是A. 国家支持,政策推动B. 民族杂居,交流频繁C. 毗邻三省,经济活跃D. 资源丰富,工业发达6. 当前,回龙场古建筑群的日常维护主要防范A. 洪涝B. 地震C. 滑坡D. 火灾泰晤士河流域植被覆盖好,水流平缓,河流含沙量小。

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攻略十二罗斯福新政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习题含解析

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攻略十二罗斯福新政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习题含解析

罗斯福新政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1.(2017江苏盐城期中)在经济危机严重的情况下,“胡佛水坝”于1931年3月开工,胡佛总统宣称“通过有利可图的建设工程来增加就业”,同时其财政部长梅隆称“在这个国家,无论政府还是企业,他们行动一致,坚定地阻止工资下调,并尽量保证更多的人就业,并以此增加消费……我们也不惜一切代价维持生活标准”。

胡佛政府的这些言行( )A.表明政府已放弃自由竞争B.是对传统经济政策的修正C.纯属愚弄民众的政治欺骗D.有效缓解了当时的经济危机2.(2018江苏无锡期末)1831年,英国《人民之声报》发布工人阶级政纲,指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工人们是中间和上层阶级的支持者”;1834年,英国“全国各业统一工会”宣布“要建立一种新的秩序,只有社会中真正有用的和有智慧的阶层,才能管理国家事务”。

这一变化反映了( )A.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一次伟大尝试B.认识到世界工人联合斗争的必要性C.英国工人阶级主体意识的自我觉醒D.马克思主义诞生推动英国工人运动3.(2018江苏扬州考前调研)以下是美国、德国和英国劳动力人口失业率变化对比图。

这表明( )A.罗斯福新政后美国失业率持续下降B.德国在1932年以后就业率持续上升C.英国没有受到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D.三国均有效遏制了法西斯主义势力4.(2018江苏苏锡常镇调研二)“罗斯福所开创的新政,具有缺乏计划性、浪费性支出严重和为获取政治利益而投机的特点。

”下列各项中能为作者的观点“浪费性支出”提供有力依据的是( )A.兴办公共工程B.开展蓝鹰运动C.实行通货紧缩D.政府整顿银行5.(2017江苏无锡期中)1935年,美国政府实施联邦艺术计划,成千上万的艺术家参与了进来。

这不同于纯粹的单向施舍,正如某雕塑家曾说:“公家的援助从冷漠的事务变成了对人有益,又进而使人有用的活动。

除了振奋精神之外,还带来了长久性的物质利益。

”艺术家的感慨,主要缘于政府( )A.关注民众艺术需求B.对失业者提供紧急救济金C.全面推行以工代赈D.以立法形式调整劳资关系6.(2018江苏镇江一模)1937年到1939年间,美国所有股票的价值几乎都贬了一半,企业破产率上升了50%,国债翻了一倍,失业率比1931年的16.3%还高出0.9%。

(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训练题:阶段提升练(十四)

(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训练题:阶段提升练(十四)

阶段提升练(十四)(时间:40分钟总分值:85分)编者选题表考点角度题号十月革命的背景1十月革命二月革命爆发的偶然性2?四月提纲?发表前后的俄国局势3十月革命的本质和特点4新经济政策意识形态领域的矛盾影响5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苏联农业集体化存在急躁冒进的现象6斯大林模式1933年中国对苏联实行五年方案的态度7苏联重视调整经济结构8经济危机胡佛举措为罗斯福提供经验9罗斯福新政的货币政策10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的世界意义11二战使美国真正渡过危机12综合13、14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题4分,共48分)下表整理自?试析十月革命胜利的社会历史条件?一文,反映的是俄、德、美三国在一千人以上的大型企业中,工人占国家全部工厂工人数的比重情况。

材料意在说明十月革命时()国家俄国德国美国年份190219071909比重47.8%15%17%俄国的资本主义开展十分迅速国际工人阶级走向联合C.俄国无产阶级战斗力更易发挥D.国际工人援助了十月革命解析:C 十月革命前,俄国的资本主义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相比发展缓慢,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故A项错误;国际工人阶级走向联合材料表达不出,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俄国工人比拟集中,无产阶级战斗力更易发挥,故C项正确;材料无法表达国际工人援助十月革命,故D项错误。

二月革命前夕,布尔什维克党(同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一起)“提心吊胆地〞决定支持罢工运动,因为“谁也没有想到可能发生的革命会如此临近〞。

这说明()A.二月革命条件并不成熟当时的各政治党派害怕革命C.当时的社会矛盾极其锋利D.二月革命的爆发具有偶然性解析:D依据所学可知二月革命前夕,俄国国内各种矛盾十分锋利,第一次世界大战又激化了各种矛盾,二月革命条件已经成熟,且从材料中革命爆发也可知条件已成熟,故A项错误;布尔什维克党“提心吊胆〞是怕运动不成功,不是害怕革命,故B项错误;虽然当时矛盾锋利,但不是材料的核心意思,故C项错误;据材料可知二月革命没想到这么快爆发、这么临近,所以说具有偶然性,故D项正确。

2019年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21讲 现代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课时练(含解析)新人教版

2019年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21讲 现代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课时练(含解析)新人教版

2019年高考历史总复习第21讲现代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课时练(含解析)新人教版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xx·临沂质检)1943年,伦敦《泰晤士报》发表社论:“失业,仅次于战争,是我们这一代蔓延最广、噬蚀最深、最乘人不防而入的恶疾。

”下列各项中,与上述观点相符的是()A.两极格局冷战对峙B.1929年经济危机C.苏联农业集体化D.第二次世界大战解析:选B题干材料阐明失业的危害,这一观点符合1929年经济危机。

2.(xx·杭州模拟)1923~1928年,在任的美国总统柯立芝说:“既然只有富人才是有价值的,因此政府应该谨防多数人的意见。

由于贫穷是罪恶的报应,政府便不应该向高尚的富人征税以援助卑贱的穷人。

由于富人最了解他们的利益所在,政府便不应该干预他们经营的企业。

”柯立芝上述施政方针产生的直接影响是()A.在任期间美国经济不断滑坡B.引起美国工人运动高涨C.成为二战前美国政府的基本政策D.导致贫富差距不断扩大解析:选D从材料“政府便不应该向高尚的富人征税以援助卑贱的穷人”可以看出D 正确。

美国总统柯立芝在位期间,经济繁荣,被称为“柯立芝繁荣”。

故A、B不正确。

经济危机爆发后,罗斯福采取国家干预经济政策,代替自由放任政策,故C不正确。

3.(xx·广东六校联考)下表为1927~1930年美国社会离婚率统计表(编自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

以下推论符合客观事实的是()A.B.福利保障制度大大缓解了社会矛盾C.“大萧条”影响人们家庭婚姻关系D.“大萧条”期间的婚姻自由受限制解析:选C根据所学知识,1929年大经济危机爆发。

再结合表格数据1930年的离婚率由上一年的12%迅速降为3%,反映了经济危机,失业率剧增,家庭收入迅速减少,因此离婚率剧减。

罗斯福新政开始于1933年,随后才实施一些福利政策,故A、B项时间与材料不一致,排除A、B两项。

婚姻自由是西方价值观天赋人权的一部分,不会因为经济危机与否而改变,排除D。

2019高中历史 专题6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 19 罗斯福新政课时分层作业 人民版必修2

2019高中历史 专题6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 19 罗斯福新政课时分层作业 人民版必修2

课时分层作业(十九) 罗斯福新政(建议用时:30分钟)[学业达标练]1.1933年3月10日,罗斯福命令停止黄金出口,后来宣布放弃金本位制,10月,美元贬值30%左右,其措施( )【导学号:97372077】A.增加了就业B.调整了企业关系C.缓和了与列强的矛盾D.增强了美国在世界市场的竞争力D[本题考查罗斯福整顿金融的措施。

放弃金本位制,使美元贬值以刺激出口,增强了美国在世界市场的竞争力,D项正确。

A、B、C三项不符合题意。

]2.下面是1930年和1940年美国部分机器产量数据变化表,导致这一数据变化的原因之一是罗斯福新政( )A.B.致力于国家工业复兴C.整顿财政金融体系D.实施农业减耕减产政策B[从表格中可以看出,1930年至1940年间,拖拉机、谷物联合收割机、玉米摘收机等工业品不断增加,说明美国的工业在不断恢复与发展,这与罗斯福新政致力于国家工业复兴有密切的关系。

]3.罗斯福新政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一条新的道路,其特点是( )A.实行自由放任B.转向计划经济C.加大市场调节D.国家干预经济D[罗斯福新政最大的特点就是国家干预经济,故D项正确,A项错误;罗斯福新政并未转向计划经济,故B项错误;经济危机之前,美国经济依赖市场调节,罗斯福新政为了应对危机,不可能继续加大市场调节,故C项错误。

]4.从1933年5月开始,美国在春夏两季有计划地犁掉了1 000万英亩棉田,收购和屠宰了20多万头即将临产的母猪和600多万头小猪、几千万头牛和羊。

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客观上有利于农业的复苏B.违背了自由竞争原则C.只能使美国暂时克服危机D.解决了农业生产过剩问题D[从材料“犁掉了1 000万英亩棉田”“收购和屠宰了20多万头即将临产的母猪和600多万头小猪、几千万头牛和羊”中可知,这些政策客观上有利于农业的复苏,但违背了自由竞争原则,也只能使美国暂时克服危机,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业生产过剩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优点二十一斯大林模式与罗斯福新政一、高考知识点命题研究典例1.(2017高考卷3)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联邦政府机构臃肿,财政支出庞大。

总统尼克松在咨文中呼吁,应当“使权力和资源开始从华盛顿流回到州和地方,更重要的是回到全体人民手中。

我们要使各州和地方担负更多的责任,我们将同他们分享收入”。

由此可知,美国联邦政府试图A.消除国家干预经济的弊端B.将权力下放到州政府C.扩大福利政策的覆盖范围D.恢复自由放任的传统【解析】C项与题意不符。

B、D两项说法错误,材料强调的是要使各州和地方担负更多的责任,而不是要把权力真正的下放到地方,更不是要恢复自由放任传统。

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危机导致了政府要减少干预国家经济,所以A项正确。

【答案】A典例2.(2018高考卷3)下表~1931年美国部分行业工人周工资变化表(单位:%)据表可知,当时美国A.最低工资标准失效B.产业结构迅速调整C.经济危机不断加深D.政府财政支出锐减【解析】由表中的数据可知,该时期工人工资在逐渐减少,反映了当时经济危机的影响不断加深,C符合题意;罗斯福新政时规定工人最低工资标准,与材料时间不符,A不正确;材料所述工人工资的降低是由于经济危机的影响所致,从材料中无法推出产业结构调整,B不正确;工人工资的高低与国家财政支出没有必然联系,D不正确。

【答案】C二、知识点精准提分集训1.1929年,斯大林巧妙地利用了由于生产过剩、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竞争残酷和矛盾尖锐的时机,货比多家、少花钱多办事。

成为当时世界市场上西方先进设备最大的买主。

仅1932年,世界机器设备出口的一半被苏联买回家。

同时,斯大林利用西方科技人员过剩的行情,招聘了许多西方著名的技术专家。

这说明A.斯大林模式能够有效避免经济危机冲击B.苏联的工业化进程离不开西方国家支持C.30年代大危机为苏联工业化提供了契机D.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国家实现互补有无【解析】斯大林模式下的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而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不治之症,所以A的说法不对,故排除A;材料体现的是斯大林利用西方国家经济危机的时候购进机器和招聘人才,为工业化提供助力,但并不意味着苏联工业化离不开西方国家支持,故排除B而选择C;题干仅仅提供的是苏联单方面从资本主义国家得到需要的东西,但没有提到资本主义国家从苏联得到到东西,故D错在了“相互”,所以排除D。

【答案】C2.杨继绳指出:1929年,(美国)政府的总开支约为100亿美元,1933年,增加为130亿美元,1936年增加150亿美元。

经过政府三年“注射”之后,国民总所得额与国民总消费额上升了50%,但政府的投资计划没有达到充分就业的程度,仍有900余万人失业,直到二战期间政府投资扩大到1030亿元,就业问题才得以缓解。

作者的意图可能是A.自由放任政策优于政府干预B.以工代赈缓解了社会就业压力C.二战是美国渡过危机的唯一因素D.罗斯福新政的作用相对有限的【解析】材料“政府的投资计划没有达到充分就业的程度”反映出作者认为罗斯福新政的作用是有限的,故D项正确;材料“政府三年‘注射’”“府的投资计划”“国民总所得额与国民总消费额上升了50%”“就业问题才得以缓解”说明政府干预经济的是必要的,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以工代赈,故B项排除;C项说法错误,错在“唯一”。

【答案】D3.下表是1928年4至6月美国汽车销售付款方式比例表(单位:%),该表反映的汽车消费主流方式将直接导致A.工人极端贫困 B.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C.汽车价格暴涨 D.汽车生产商提高质量【解析】材料数据反映了美国汽车销售付款方式中信贷的方式占比较大,这直接导致了市场的虚假繁荣,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故B正确;以信贷的方式买车,与工人极端贫困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故A错误;信贷的方式并不一定导致汽车价格暴涨,故C错误;信贷消费与汽车生产商提高质量之间也没有因果关系,故D错误。

故选B。

【答案】B4.1933年6月,美国俄美关系委员会曾在美国报界就承认苏联问题进行过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在1139家报纸中有718家即63%明确表示赞成苏联;有306家即26.9%表示反对。

到1933年10月,赞成苏联的报纸已有1000多家。

这一调查结果体现了A.美国人对苏联政治生活的向往B.美国摆脱经济危机的迫切性C.罗斯福新政超越意识形态束缚D.美苏联合反法西斯迫在眉睫【解析】从1933年等时间来看美国正处于经济危机,美国急需摆脱经济危机而要借鉴苏联干预经济的做法,所以才赞成苏联,即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美国人并不向往苏联的政治生活,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罗斯福新政也未超越意识形态束缚,美苏联合反法西斯还尚未迫在眉睫,选项C、D均不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答案】B5.三十年代大危机爆发后,美国国会通过了“霍莱——斯姆特法令”,对890种商品提高进口税率,各种进口商品的税率平均提高约40%。

由此导致的连锁反应是1931年6月到1932年4月,76个国家提高了关税率。

这一现象A.说明经济全球化已经形成B.自由主义政策已经过时C.加剧了国际关系紧张局势D.减轻了经济危机的危害【解析】三十年代大危机爆发后美国与其它国家纷纷提高关税率,这导致了各国的关税大战,加剧了国际关系紧张局势,故C正确;材料主旨并不是说明经济全球化已经形成,而是强调各国的关税大战,故A错误;各国的关税大战与自由主义政策无关,故B错误;各国的关税大战加剧了经济危机,故D错误。

故选C。

【答案】C6.下图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内外政策,依据史实对该漫画解读正确的是A.国家干预,扩大对企业的投资 B.国家垄断,奉行贸易保护政策C.增强国力,确立世界霸主地位 D.“美国优先”,导致二战爆发【解析】根据材料寓意“对内拧开水龙头”“对外紧闭水龙头”和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的对内政策是国家干预经济,提供就业机会,刺激消费;对外实行贸易保护政策,不让别国商品进入本国市场,故B项正确。

A项只涉及对内政策,但不是扩大对企业的投资,而是创造就业机会,刺激消费,故错误。

C项只涉及对外政策,且该说与史实不符,故错误。

美国不是二战的发源地,故D项说法错误。

【答案】B7.下列表格中的现象,说明了A.美国民主运行机制弊端显现B.最高法院缺乏与时俱进理念C.最高法院非常时期过度集权D.宪法至上原则得到充分彰显【解析】表格信息是罗斯福新政期间,最高法院否决了多项国会立法,这反映出最高法院对议会的制约,是宪法至上原则的体现,故D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权力的制约,体现不出弊端,故A项错误;否决立法和与时俱进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最高法院的权力高于议会和总统,故C项错误。

【答案】D8.下表反映了苏联1925--1926年合作社组织对各类农户收入的影响。

对表格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新经济政策开始向农业集体化过渡B.合作化有利于克服个体农业的局限C.富裕农户在合作化过程中受益最多D.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开始形成【解析】表格数据是苏联1925--1926年合作社组织对各类农户收入的影响的统计,由表格数据可知,在1925--1926年苏联各类农户的收入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率,这充分说明合作化有利于克服个体农业的局限,提高农民的收入,故B项正确;1929年,斯大林公开宣布停止实施新经济政策,在全国范围加速开展农业全盘集体化,故A项错误;由材料数据可知,贫困的农户在合作化过程中受益最多,故C项错误;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标志着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开始形成,故D项错误。

【答案】B9.下表为1927年前后,苏联集体农庄与个体小农的数据对比,由此可知A.苏联确立了计划经济体制B.当时俄国已经实现了农业机械化C.农业集体化运动效果显著D.集体农庄经济在农业中占优势【解析】从表格数据来看,1927年前后集体农庄在播种机和收割机的拥有数量方面具有优势,说明集体农庄生产水平更高,从而为农业集体化创造了条件,故D项正确;A项是20世纪30年代中期确立的,排除;B项说法错误,错在“实现”;农业集体化刚刚开始,从数据不能看出“效果显著”,故C项排除。

【答案】D10.在1932年,有730名美国工程师和专家于不同时期在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工作过。

斯大林曾告诉美国总统罗斯福,在苏联约有三分之二的大型企业是利用美国技术建成的。

上述现象说明A.资本主义国家向往计划经济B.苏联和罗斯福政府关系友好C.社会主义成为历史发展先导D.苏联适时把握历史发展机遇【解析】1932年美国正在经历经济危机,美国工程师和专家去苏联工作,体现了苏联抓住美国经济危机的机遇,为本国建设引进美国技术力量,故D正确;美国工程师和专家去苏联工作并不能说明资本主义国家向往计划经济,故A错误;材料信息也无法体现苏联和罗斯福政府关系友好,故B错误;虽然美国发生经济危机,但这并不能说明社会主义成为历史发展先导,故C错误。

【答案】D11.下图是1928~1986年苏联工农业结构关系变化图。

据此可以推知苏联A.农业生产长期落后B.经济持续协调增长受限C.重工业贡献比重大D.经济发展逐渐趋于停滞【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从1928年到1986年,苏联的重工业发展所占比例大,而轻工业、农业发展相对缓慢或停滞不前,故可知苏联经济难以实现协调发展,最终影响经济的持续增长,B项正确。

根据图示可知1928年苏联的农业发展比工业好,A项错误。

材料反映苏联工农业结构比例不协调最终影响经济持续发展,而不是重工业贡献比重大,C项错误。

从1928到1986年苏联经济发展有所增长,而不是逐渐趋于停滞,D项错误。

【答案】B12.下图是一幅1933年的苏联漫画。

该漫画的寓意是A.国家干预在苏联经济建设中的巨大优势B.经济危机使西方国家遭到严重破坏C.经济萧条促使资本主义国家向苏联学习D.美苏在经济领域处于冷战对峙状态【解析】由材料“五年计划”“不切实际的幻想”,表明五年计划目标不好实现,但事实是1933年苏联实现了1928年制定的五年计划,体现了计划经济(国家干预)在苏联经济建设中的大优势,故A正确;B、C在图片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冷战,D的时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

【答案】A13.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营经济或称国营经济,古已有之,而1862年太平天国革命结束后,曾国藩、李鸿章等人又陆续办起了中国第一批大机器生产的近代公营企业,到上个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开始推行苏式计划经济体制……以有效利用资源,做好战争准备,同时注意改善人民生活。

……这与苏俄以及斯大林时期的通行做法是一样的。

这些合资公营企业多采用股东董事会制度,以调和各方势力和利益;不以赢利为目的,并以忠诚和精神鼓励为主导;企业具体管理方法有租客制、包工制、班组承包制、雇佣制,按时计工制等,其中租客制工人对租客的人身依附关系较强,包工制、班组承包制工人对包工头的依附较弱,而雇佣制、按时计工制的现代企业制度性质比较明显,工人人身自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