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标准中有关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iso9000质量标准名词解释

iso9000质量标准名词解释

iso9000质量标准名词解释ISO 9000质量标准名词解释:
ISO 9000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制定和发布的一系列标准,旨在规范和指导组织设立和实施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

ISO 9000的目标是帮助组织提升运营效率、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ISO 9000标准包括ISO 9001、ISO 9002和ISO 9003等几个子标准,它们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和适用范围略有不同。

其中,ISO 9001是应用最广泛的标准,适用于各类组织,无论其规模、性质或行业。

ISO 9000标准要求组织建立一套可持续改进的质量管理体系,以确保产品和服务符合客户的需求和期望。

这种体系应包括质量政策、质量目标、质量手册、程序文件、记录等要素,以及各种质量管理的过程。

质量管理体系是指组织在运营过程中,通过明确的质量目标和质量控制措施,确保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符合预期的要求。

ISO 9000标准要求组织进行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等方面的工作,以实现持续改进和客户满意度的提升。

ISO 9000标准的认证过程由独立的认证机构进行,组织需要经过评审和审核,以证明其质量管理体系符合ISO 9000标准的要求。

获得ISO 9000认证不仅能增加组织的信誉度和市场竞争力,还能为组织内部提供更高效的管理和运营模式。

质量管理00153名词解释

质量管理00153名词解释

1.过程:指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2.标高分析:是对照公认的领先组织或量强的竞争对手持续的对本组织的产品、服务过程等关键的成功因素进行衡量的结构化的过程。

3.质量控制:指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4.AQL:即当一个连续系列批被提交验收时,可允许的最差过程平均质量水平。

5.因果图:是一种发现问题“根本原因”的分析方法6.过程能力指数:是指过程能力满足产品质量标准要求(规格范围等)的程度。

7.质量改进:是为向本组织及其顾客提供增值效益,在整个组织范围内所采取的提高活动和过程的效果与效率的措施。

8.QC小组:就是由相同、相近或互补之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动自发组成数人一圈的小圈团体,全体合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来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及课题。

9.质量经营: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以顾客为中心,以创造相关方(顾客、员工、投资方、供方和社会)价值为目标,追求卓越的经营绩效模式。

10.控制图:对生产过程的关键质量特性值进行测定、记录、评估并监测过程是否处于控制状态的一种图形方法。

11.六西格玛设计:就是按照合理的流程、运用科学的方法准确理解和把握顾客需求,对新产品/新流程进行健壮设计、使产品/流程在低成本下实现六西格玛质量水平。

12.质量:是指一组固有特征满足要求的程度。

13.质量检验:就是对产品的一项或多项质量特性进行观察、测量、试验,并将结果与规定的质量要求进行比较,以判断每项质量特性合格与否的一种活动。

14.内部顾客:就是指企业内部结构中相互有业务交流的那些人,包括企业员工包括股东、经营者、员工。

15.服务:是为满足顾客的需求,在供方和顾客之间的界面上的活动以及供方内部活动所产生的结果16.产品:即过程的结果,产品可以是无形的,有形的,还可以是两者结合。

17.软件:是通过承载媒体表达的信息所组成的知识产品。

18.硬件:是具有特定形状的可分离的有形产品,通常由制造的、建造的或装配的零件部件和组件组成19.流程性材料:是指通过将原材料转化成某一预定状态形成的有形产品。

产品质量指标名词解释

产品质量指标名词解释

产品质量指标名词解释
产品质量指标是衡量产品品质的标准和指标,用于评估产品在各个方面的性能和特性。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产品质量指标的解释:
1.可靠性(Reliability):产品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能够达到预期
功能并且在一定时间内没有故障的能力。

2.耐久性(Durability):产品在使用寿命内,经受正常使用和预期
负荷的能力,包括抗磨损、抗腐蚀等性能。

3.安全性(Safety):产品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对用户和环境没有
危害的能力,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和法规。

4.性能(Performance):产品在特定条件下达到的功能和效果,
如速度、精度、功耗等。

5.可用性(Usability):产品的易用性和用户体验,包括操作简便
性、界面友好性、人机交互等方面。

6.维修性(Maintainability):产品出现故障时,进行检修和维护的
方便程度,包括易于诊断、更换零部件等。

7.一致性(Consistency):产品在不同批次和使用条件下,性能和
特性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8.环境友好性(Environmental friendliness):产品在生产、使用和
废弃处理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包括能耗、耐用性、可回收性
等。

9.成本效益(Cost-effectiveness):产品在满足质量要求的同时,
所需成本的合理性和经济性。

这些指标可以根据具体的产品和行业进行调整和补充,不同的产品可能有不同的关注点和优先级。

通过评估产品质量指标,可以为企业和消费者提供产品选择和判断的依据。

药品质量标准名词解释

药品质量标准名词解释

药品质量标准名词解释药品质量标准是指对药品质量的一系列规定和要求,是保障药品质量安全的重要依据。

药品质量标准的制定是为了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确保药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药品质量标准的严格执行对于维护公众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药品质量标准包括药品的质量特性、质量指标、质量控制要求等内容。

其中,质量特性是指药品的物理、化学、生物学性质,包括颜色、形状、溶解性、稳定性等。

质量指标是指对药品质量进行评价和监控的指标,如纯度、含量、微生物限度等。

质量控制要求是指在药品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应当遵守的规定和要求,以确保药品的质量安全。

其次,药品质量标准还包括药品的标准制定和修订程序。

药品的标准制定应当遵循科学性、准确性、可操作性和适用性的原则,经过充分的实验和验证,确保药品质量标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药品的标准修订应当根据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经验,及时更新和完善药品质量标准,以适应药品生产和使用的需要。

此外,药品质量标准还包括药品的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价方法。

药品的质量控制方法是指对药品质量进行监控和管理的方法和技术,包括原料药的质量控制、中间体和成品药的质量控制等。

药品的质量评价方法是指对药品质量进行评价和检验的方法和技术,包括物理性质测定、化学性质分析、生物学活性检测等。

最后,药品质量标准的执行和监督是保障药品质量安全的重要环节。

药品质量标准的执行应当严格按照药典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确保药品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药品质量标准的监督应当由相关部门和机构进行,对药品生产、经营和使用环节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药品质量安全问题。

综上所述,药品质量标准是对药品质量的一系列规定和要求,包括质量特性、质量指标、质量控制要求、标准制定和修订程序、质量控制和评价方法、执行和监督等内容。

药品质量标准的严格执行对于保障公众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应当受到重视和关注。

质量专业综合知识的名词解释和概念

质量专业综合知识的名词解释和概念
第一章质量管理概论
1、质量——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规定要求的程度。
2、质量的内涵——由一组固有的特性组成,并且这些固有特性是以满足顾客及其他要求的能力加以表征。
3、质量的广义性——在质量管理体系所涉及的范畴内,组织的相关方对组织的产品、过程和体系都可能提出要求。
4、质量的时效性——由于组织的顾客和其他相关方对组织的产品、过程和体系的需求和期望是不断变化的,组织应不断调整对质量的要求,
9、顾客满意的特征:主观性、层次性、针对性和阶段性。
10、质量管理——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
11、质量管理的内容: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
12、质量管理的主要职能: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确定质量职责和权限;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使其有效运行。
13、全面质量管理(TQM)——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者、员工、供方、合作伙伴和社会等相关方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一种管理途径。
45、地方标准——由汉语拼音DB加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代码前两位数、再加斜线、顺序号和年号共四部分组成。
46、国家标准指导性文件——出台国家标准指导性文件,是为仍处于技术发展过程中的标准化工作提供指南或信息,拱科研、设计、生产、使用和管理等有关人员参考使用。符合下列两种情况之一的项目,可制定指导性文件:第一,技术尚在发展中,需要有相应的标准文件引导其发展或具有标准化价值,尚不能制定为标准的项目。第二,采用国标准化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及其他国际组织(包括区域性国际组织)的技术报告项目。
58、企业标准体系的构成:以技术标准为主体,包括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
59、国际标准包括: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CE)、国际电信联盟(ITU)。

质量的名词解释

质量的名词解释

质量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其涉及许多不同领域,如生产、制造、服务、管理等。

在不同领域中,质量具有不同的含义。

以下是质量的一些常见名词解释:
1. 产品质量:指一种产品在规定的技术标准和质量要求下所表现出的性能特点和在使用过程中的可靠程度。

2. 工程质量:指工程项目在设计、施工和使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性能特点,包括结构安全、可靠性、耐用性等。

3. 服务质量:指企业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特定品质要求,如准确性、响应速度、可靠性等。

4. 管理质量:指企业的内部管理系统在规范、执行、监控、评估等方面所表现出的质量水平。

5. 教育质量:指教育过程中所达到的学习成果,包括知识水平、技能水平、创新能力等。

6. 环境质量:指人类、物种、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所处的物理、化学、生物、社会等各方面的质量水平。

7. 消费者体验质量:指消费者在使用产品或服务时所得到的实际体验,如舒适感、满意度、品牌忠诚度等。

各种不同的质量在实际应用中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和特点,但最终目的都是追求更高的。

ISO9001名词解释

ISO9001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ISO9000标准——是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是指由ISO/TC176所制定的所有国际标准。

ISO9000族,强调了过程控制。

2、产品——是过程的结果。

3、过程——一组由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的活动。

4、质量——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5、合格——满足要求的产品。

6、什么是不合格——不满足要求的产品。

7、评审——为满足主体事项达到预期目标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所进行的活动。

8、质量管理体系——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

9、质量手册——规定质量管理体系的文件。

10、顾客——是接受产品的组织或个人。

1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确定经营理念→将这一理念传达到每一位员工→确定目标顾客→制定顾客满意的目标→将顾客的要求转化为本公司对产品的要求→通过产品实现满足顾客的要求→了解顾客满意度→分析改进。

12、质量方针——由组织最高管理层正式发布的该组织总的质量宗旨和方向。

13、质量目标——质量方面所追求的目标。

贯彻ISO9001:2000质量标准提高整体管理水平
(宣传板大标题)
(宣传板落款)
2004年6月10日

点线精确方案合理设计规范顾客满意。

质量名词解释

质量名词解释

质量名词解释:PDCA循环、零缺陷管理和六西格玛质量名词解释1.质量:质量是描述事物特性的一个概念,它表明事物满足明确或隐含需要的能力的特性总和。

在质量管理中,质量被定义为产品、过程或服务的一组固有特性满足顾客和其他相关方明确或隐含需求的程度。

2.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旨在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确保产品或服务在开发、生产、检测和销售等过程中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

3.质量保证:质量保证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旨在通过实施一系列管理措施和检验手段,确保产品或服务在整个生命周期内都符合质量标准,并提高产品或服务满足顾客需求的能力。

4.合格率:合格率是指产品在生产、检测和试验等过程中符合质量标准要求的数量占总数的比例。

它是一个重要的质量指标,反映了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水平。

5.不合格品:不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的产品被称为不合格品。

这些产品可能会对顾客的需求和满意度产生负面影响,因此需要采取措施进行纠正和改进。

6.流程图:流程图是一种用于描述产品或服务生产流程的图表,它展示了从原材料到最终产品的整个过程。

流程图可以帮助管理人员了解生产流程中的各个环节,找出潜在的问题并进行改进。

7.鱼骨图:鱼骨图是一种用于分析问题原因的图表,它将问题的各种可能原因列在鱼骨上,并按照因果关系进行分层。

鱼骨图可以帮助管理人员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

8.PDCA循环:PDCA循环是一种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它包括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和行动(Act)四个阶段。

PDCA 循环可以帮助管理人员持续改进产品质量,并确保产品质量不断提高。

9.零缺陷管理:零缺陷管理是一种质量管理理念,它强调在产品生产过程中避免错误和缺陷,确保产品一次就达到质量要求。

零缺陷管理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和浪费。

10.六西格玛:六西格玛是一种统计学上的概念,它表示在百万次机会中只有3.4次缺陷或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质量标准中有关名词解释
1 有关“溶解度”名词:
溶解度是药品的一种物理性质。

药品的近似溶解度以下列名词术语表示:
极易溶解:系指溶质1g(m1)能在溶剂不到1m1中溶解;
易溶:系指溶质1g(m1)能在溶剂1~不到10ml中溶解;
溶解:系指溶质1g(m1)能在溶剂10~不到30ml中溶解;
略溶:系指溶质1g(m1)能在溶剂30~不到100ml中溶解;
微溶:系指溶质1g(m1)能在溶剂100~不到1000ml中溶解;
极微溶解:系指溶质1g(m1)能在溶剂1000~不到10000m1中溶解;
几乎不溶或不溶:系指溶质1g(m1)在溶剂10000ml中不能完全溶解。

2 有关“贮藏”项下名词:
遮光:系指用不透光的容器包装,例如棕色容器或黑纸包裹的无色透明、半透明容器;
密闭:系指将容器密闭,以防止尘土及异物进入;
密封:系指将容器密封,以防止风化、吸潮、挥发或异物进入;
熔封或严封:系指将容器熔封或用适宜的材料严封,以防止空气与水分的侵入并防止污染;
阴凉处:系指不超过20℃;
凉暗处:系指避光并不超过20℃;
冷处:系指2~10℃。

常温:系指10-30℃。

3 有关“温度”名词:
温度:以℃(摄氏度)表示。

水浴温度:除另有规定外,均指98~100℃;
热水:系指70~80℃;
微温或温水:系指40~50℃:
室温:系指10~30℃;
冷水:系指2~10℃;
冰浴:系指约0℃;
放冷:系指放冷至室温。

4 百分比符号的表示:
百分比用“%”符号表示,系指重量的比例;但溶液的百分比,除另有规定外,系指溶液100ml中含有溶质若干克;乙醇的百分比,系指在20℃时容量的比例。

此外,根据需要可采用下列符号:
%(g/g):表示溶液100g中含有溶质若干克;
%(ml/m1):表示溶液100ml中含有溶质若干毫升;
%(ml/g):表示溶液100g中含有溶质若干毫升;
%(g/m1):表示溶液100ml中含有溶质若干克。

5 有关试验中取样量的“准确度、试验精度和限度数值”要求:
5.1 试验中供试品与试药等“称取”或“量取”的量,均以阿拉伯数码表示,其精确度可根据数值的有效数位来确定,如称取“0.1g”,系指称取重量可为0.06~0.14g;称取“2g”,系指称取重量可为1.5~2.5g;称取“2.0g”,系指称取重量可为1.95~2.05g;称取“2.00g”,系指称取重量可为1.995~2.005g 。

5.2 规定“精密称定”时,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千分之一;“称定”,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百分之一;“精密量取”,系指量取体积的准确度应符合国家标准中对该体积移液管的精密要求;“量取”,系指可用量筒或量取体积的有效数位选用量具。

取用量为“约”若干时,系指取用量不得超过规定量的±10%。

5.3 标准中规定的各种纯度和限度数值以及制剂的重(装)量差异,系包括上限和下限两个数值本身及中间数值。

规定的这些数值不论是百分数还是绝对数字,其最后一位数字都是有效位。

5.4 试验结果在运算过程中,可比规定的有效数字多保留一位数,而后根据有效数字的修约规则进舍至规定有效位。

6 与检验有关事项:
6.1 液体的滴,系指在20℃时,以1.Oml水为20滴进行换算。

6.2 乙醇未指明浓度时,均系指95%(ml/ml)的乙醇。

6.3 溶液后标示的“(1→10)”等符号,系指固体溶质1.0g或液体溶质1.Oml加溶剂使成lOml的溶液;未指明用何种溶剂时,均系指水溶液;两种或两种以上液体的混合物,名称间用半字线“-”隔开,其后括号内所示的“:”符号,系指各液体混合时的体积(重量)比例。

6.4 使用的滴定液和试液的浓度,以mol/L(摩尔/升)表示者,其浓度要求精密标定的滴定液用“X X X滴定液(Y Y Y mol/L)”表示;作其他用途不需精密标定其浓度时,用“Y Y Y mol/L X X X溶液”表示,以示区别。

6.5 恒重,除另有规定外,系指供试品连续两次干燥或炽灼后的重量差异在0.3 mg 以下的重量。

干燥至恒重的第二次及以后各次称重均应在规定条件下继续干燥l小时后进行;炽灼至恒重的第二次称重应在继续炽灼30分钟后进行。

6.6 试验中的“空白试验”,系指在不加供试品或以等量溶剂替代供试液的情况下,按同法操作所得的结果:含量测定中的“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系指按供试品所耗滴定液的量(ml)与空白试验中所耗滴定液的量(ml)之差进行计算。

6.7 试验时的温度,未注明者,系指在室温下进行;温度高低对试验结果有显著影响者,除另有规定外,应以25±2℃为准。

6.8 试验用水,除另有规定外,均系指纯化水。

酸碱度检查所用的水,均系指新沸并放冷至室温的水。

6.9 溶液的澄清度检查,除以水为溶剂可不标明外,对用酸、碱或有机溶剂将原料
药制成一定浓度的溶液作澄清度检查时,其标题均应标明何种溶液的澄清度。

6.10 酸碱性试验时,如未指明用何种指示剂,均系指石蕊试纸。

6.11 试验中规定“按干燥品(或无水物,或无溶剂)计算”时,除另有规定外,应取
未经干燥(或未去水、或未去溶剂)的供试品进行试验,并将计算中的取用量按检查项下测得的干燥失重(或水分、或溶剂)扣除。

7 标准品、对照品:标准品、对照品系指用于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的标准物质,标准品与对照品(不包括色谱用的内标物质)均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指定的单位制备、标定和供应。

标准品系指用于生物检定、抗生素或生化药品中含量或效价测定的标准物质,按效价单位(或μg)计,以国际标准品进行标定;对照品除另有规定外,均按干燥品(或无水物)进行计算后使用。

标准品与对照品的建立或变更其原有活性成分和含量,应与原标准品、对照品或国际标准品进行对比,并经过协作标定和一定的工作程序进行技术审定。

标准品与对照品均应附有使用说明书,标明质量要求(包括水分等)、使用期限和装量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