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度浙教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上册第3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第3节 神经调节习题精选第二十九篇
新浙教版八年级科学目录 (2)

科学八年级上册目录第1章水和水的溶液第1节地球上的水第2节水的组成第3节水的浮力第4节物质在水中的分散情况第5节物质的溶解第6节物质的分离第7节水资源的利用、开发和保护第2章天气和气候第1节大气层第2节气温第3节大气压强第4节风和降水第5节天气预报第6节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第7节我国的气候特征与主要气象灾害第3章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节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节人体的激素调节第3节神经调节第4节动物的行为第5节体温的控制第4章电路探秘第1节电荷与电流第2节电流的测量第3节物质的导电性与电阻第4节变阻器第5节电压的测量1第6节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第7节电路分析与应用科学八年级下册目录第1章电与磁第1节指南针为什能指方向第2节电生磁第3节电磁铁的应用第4节电动机第5节磁生电第6节家庭用电第7节电的安全使用第2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第1节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第2节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第3节原子结构的模型第4节组成物质的元素第5节表示元素的符号第6节表示物质的符号第7节元素符号表示的量第3章空气与生命第1节空气与氧气第2节氧化和燃烧第3节化学方程式第4节二氧化碳第5节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第6节光合作用第7节自然界中氧循环和碳循环第8节空气污染与保护第4章植物与土壤2第1节土壤的成分第2节各种各样的土壤第3节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第4节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第5节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第6节保护土壤第3节低碳生活第4节实现可持续发展3。
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ppt课件

现代研究
现代生物学、生理学、医学等多 个学科的研究成果为生命活动调 节提供了更深入的理论基础和实 践指导,推动了相关领域的发展。
未来展望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 未来生命活动调节的研究将更加 深入,有望为人类健康和生活质
量的提高提供更多帮助。
03 神经调节
神经调节概述
神经调节是生物体通过神经系 统对内外环境刺激作出应答反 应的过程。
05
04
社交支持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支持网络,与 亲朋好友分享心情和经历。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有 氧
够增强肌肉力量和骨骼
运
密度,提高身体稳定性。 动
根据个人情况和目标,
力
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
量
式和强度,避免过度疲
训
劳和损伤。
练
柔
如跑步、游泳、骑车等, 韧
能够提高心肺功能和耐
性
力,增强免疫力。
训
练
如瑜伽、普拉提等,能
适
够提高关节灵活性和肌
量
肉伸展性,预防运动损
运
伤。
动
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心理健康
学习本章有助于学生理解人体生理机制,提高自身健康意识,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学习目标
01
掌握人体生命活动调节 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02
了解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和免疫调节的作用机 制。
03
分析人体生命活动调节 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实例。
04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 高科学素养。
02 生命活动的调节概述
多吃蔬菜水果
蔬菜水果富含多种维生素、矿物 质和膳食纤维,有助于维持肠道 健康和预防疾病。
浙教版科学八上第3章第3节 神经调节(基础+提高+中考)

第3章第3节 神经调节 精编精练1.在“反应快慢的测试”活动中,被测试者闭上眼睛,测试者数到10时,松开直尺,被测试者立即用手指去夹尺子。
在这个过程中,被测试者没有用到的器官是 ( )A. 眼B. 耳C. 皮肤D. 大脑2.神经元能接受刺激并产生、传导兴奋,它与此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是 ( )A .细胞核B .细胞质C .细胞膜D .突起3.一盘色、香、味俱全的菜上桌后,引起你流口水反应,其接受信息的结构先后是 ( )A. 眼、舌、鼻B. 眼、鼻、舌C. 眼、皮肤、齿D. 舌、鼻、胃4.周围神经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 )A .对信息的传导B .决定对刺激的反应C .控制器官的活动D .接受刺激,产生信息5.下列生命活动属于反射的是 ( )A. 草履虫逃避食盐的刺激B. 向日葵花盘朝向太阳生长C. 皮肤经阳光照射而变黑D. 婴儿嘴唇碰到奶嘴会吮吸6.对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B .周围神经系统是由脊髓和脊神经组成C .神经系统调节生命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D .神经元能接受刺激,产生冲动,传导冲动7.下列反射活动中,与“阅读文学作品时,随故事情节潸然泪下”相同的是()A.聋哑人打手势B.鹦鹉学舌C.宠物狗算算术D.看见梅分泌唾液8.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是A. 吃到梅子流唾液B. 看到梅子流唾液C. 听到梅子流唾液D. 嗅到梅子流唾液9.“开车不喝酒,酒后不开车”。
对此,以下说法不合理的是()A. 酒精会影响大脑功能,造成反应迟钝,判断力障碍B. 酒精会损害小脑,导致动作的协调性差C. 过度醉酒还会损害脑干,导致生命危险D. 酒精会损害脊髓,导致四肢瘫痪10.某人因车祸导致神经系统受损,肢体失去感觉,但肌肉能运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反射弧中,感受器受损B、在反射弧中,传出神经受损C、在反射弧中,传人神经受损D、在反射弧中,神经中枢受损11.如图示缩手反射的神经结构,下列描述正确的是()①该图表示的神经结构叫反射弧②图中的5是效应器③反射过程中,神经传导的途径和方向是:1→2→3→4→5④该神经结构完成的反射是非条件反射(简单反射)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④12.如图是膝跳反射实验操作图解和神经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 参与膝跳反射的神经结构叫做________。
浙教版8年级科学上册:第3章-生命活动的调节

八年级上第三章复习提纲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第一节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1、植物的感应性:植物感受刺激并作出反应的特征向性运动:植物的某些器官发生移动,且移动方向与刺激方向有关感性运动:由于外界某种因素的刺激或者内部的生理机制引起的运动,与刺激方向无关植物的激素:植物体内合成的,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并且对植物的生命活动产生显著的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植物激素作用生长素①加快细胞生长速率,促进植物生长②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③促进果实发育④防止落花落果赤霉素①促进细胞伸长②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脱落酸①抑制细胞分裂②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乙烯促进果实成熟3、生长素的特点:产生在胚芽尖端。
低浓度的生长素,可促进植物生长,且在一定范围内,浓度越高,生长越快;高浓度时,可抑制植物生长,甚至使植物死亡(除草用)4、向光性的实质:当光照射在植物尖端的某一侧时,生长素就移向背光一侧,使背光一侧的茎比受光一侧的茎长得快,结果茎会向生长慢的一侧弯曲,即向光源一侧弯曲(生长素由胚芽尖端产生)第二节人体的激素调节5、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激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
人体内各种内分泌腺构成人体内分泌系统,它与神经系统一起指挥或协调人体内的各种生理活动外分泌腺:有导管,如:唾液腺、汗腺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激素功能垂体生长激素促进全身的生长发育甲状腺甲状腺激素促进体内物质和能量的转换,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肾上腺肾上腺素加快心跳的节奏,扩张通往肌肉的血管胰腺(胰岛)胰岛素促进人体吸收的葡萄糖储存在肝脏和肌肉里卵巢(女性)睾丸(男性)雌性激素雄性激素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生成,激发和维持人的第二性征激素分泌情况疾病具体症状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侏儒症发育迟缓,身材异常矮小,智力正常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巨人症人体各部位过度生长,四肢长度更为突出,巨人的寿命往往不长成年人生长激素分泌过多肢端肥大症手大、脚大、指粗、鼻高等胰岛素分泌不足糖尿病多尿、多饮、多食、消瘦和疲乏,血糖含量增高,出现尿糖症状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呆小症反应迟钝,智力低下,身材矮小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分旺盛甲状腺机能亢进(甲亢)情绪易激动,精神紧张,失眠、心跳过快地方性缺碘:甲状腺肿(大脖子病),治疗方法:食用加碘盐8、胰岛素:由胰腺中的胰岛分泌,能降低血糖(促进人体吸收的葡萄糖储存在肝脏和肌肉里)9、血糖:糖类物质会在人体内转变为葡萄糖进入血液中。
2019八年级科学上册 第3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复习知识点归纳 (新版)浙教版

第3章生命活动的调节3.1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点1 植物的感应性现象1.定义:植物感受刺激并作出反应的特性.2.植物的感应性现象(1)向光性.(2)向地性.(3)向触性.(4)向水性.(5)向肥性.(6)向热性.3.分类(1)向性运动.是植物受单向外界因素的刺激而引起的定向运动.植物向性运动的方向随刺激方向的改变而发生改变,如向日葵花盘会随太阳而转动.植物的向光性、向地性、向水性都属于向性运动的表现.(2)感性运动.是植物感应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它是由外界某种因素的刺激或者内部的生理机制引起的运动,但运动方向与刺激的方向无关,如含羞草的叶子受到刺激会合拢等.说明:应激性是指生物对外界各种刺激所发生的反应,应激性是一种动态反应,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感应性是指生物以自己的活动或状态的变化对外界的影响作出反应,以维持新陈代谢正常进行的能力,植物的感应性其实就是植物的一种应激性.知识点2 植物激素1.概念:植物激素是指一些在植物体内合成的,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并且对植物的生命活动产生显著的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2.植物体内的激素:包括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乙烯、脱落酸等.3.植物的感应性是植物体内各种激素共同作用的结果.4.植物向光性的实质:植物受单侧光照射,生长素分布不均.背光侧生长素分布多,植物生长快,所以植物的茎会向有光照的方向生长.3.2 人体的激素调节知识点1 内分泌腺和激素1.内分泌系统内分泌系统是人体的八大系统之一.它与神经系统一起,共同调节机体的生长发育和物质能量的转换,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并影响行为和控制生殖等.内分泌系统主要由垂体、甲状腺等内分泌腺组成.2.内分泌腺内分泌腺是没有导管的腺体,它们能分泌激素,所分泌的激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中,随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3.激素激素是由内分泌腺分泌的、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对生物体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生殖、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等生命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知识点2 胰岛素与血糖含量1.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正常含量约为90 mg/100 mL.2.人体内血糖含量的调节:神经系统和胰岛素.血糖含量的升降,决定着胰岛素分泌的增加或减少;而胰岛素分泌的多少,又影响着血糖含量的下降或上升,从而使血糖维持在正常值范围内.3.胰岛素的功能:促进血糖的转化,还能加速血糖的分解.4.胰岛素分泌异常的病症(1)胰岛素分泌不足:糖尿病,血糖含量高于正常值.医治糖尿病可以定时注射胰岛素.是否患糖尿病可以检查血糖浓度是否为90 mg/100 mL或检查尿液里是否含有葡萄糖.(2)胰岛素分泌过多:低血糖症.血糖含量低于正常值.多吃糖类物质,补充糖分,药物调节胰岛素分泌.3.3 神经调节知识点1 对刺激的反应1.人们在感知环境中的刺激后,会迅速作出相应的反应,这个过程并不是由某个器官单独完成的,而是需要多个器官或组织共同参与来完成.这是一个接收信息→传递信息→处理信息→传导信息→作出反应的连续过程.2.在不同条件下,同一个人对同一种刺激作出反应的快慢是不一样的,当受干扰时速度会变慢;不同的人对同一种刺激作出反应的快慢也不同.知识点2 信息的接收和传导1.神经细胞神经细胞也叫神经元,是动物细胞中的一种,具有接受刺激和传导兴奋的功能,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植物体中没有神经细胞.2.神经元的结构①细胞体②细胞核③树突④轴突⑤髓鞘⑥轴突分枝⑦末梢3.信息的传递神经元上的树突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向细胞体,然后由轴突把兴奋传导到其他的神经元.这种能够传导的兴奋叫做神经冲动,即兴奋能以神经冲动的形式在神经系统中进行传导.神经元传导信息的过程:树突→细胞体→轴突→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知识点3 信息的处理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各分的功能知识点4 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1.应答性反应应答性反应即为对刺激所作的反应.2.反射(1)反射的概念:动物(包括人)通过神经系统,对各种刺激作出应答性反应的过程.(2)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①反射弧的概念:参与反射的神经结构.②反射弧的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③反射活动的完成必须要有完整的反射弧.知识点5 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1.非条件反射(1)概念:在相应刺激下,不需要后天的训练就能引起反射性反应,这类反射叫做非条件反射.(2)特点:①非条件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参与即可完成.②非条件反射具有先天性和持久性,它与生俱来,不需要训练,也不会因为长期不用而减弱或消退.2.条件反射(1)概念:通过后天的学习而得到的较为复杂的反射,这类反射叫做条件反射.(2)特点:①条件反射的建立需要训练,要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才能形成,是大脑皮层的功能;②条件反射建立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它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③条件反射需要不断地强化,否则会减弱或消退.3.4 动物的行为知识点1 动物的行为概述1.概念:动物的行为是指动物的动作和状态,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它们生存和繁衍后代的活动都是动物的行为.2.动物的行为的分类:按动物行为获得的途径可将其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知识点2 先天性行为1.动物与生俱来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也称为本能.2.特点(1)与生俱来的,有固定模式的行为.(2)不需要经过后天的训练就能形成的行为.(3)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参与即可完成.(4)是动物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对个体的生存和种族延续有重要意义.3.社会行为喜欢群体生活的动物,如猴、狒狒、象、鹿等,它们具有一系列的社会行为,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不是由同种的许多个体简单地聚集在一起的,而是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的分工,有不同的职能,有的群体中还会形成不同的等级.知识点3 后天学习行为1.概念:不是动物生来就有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如小狗算数、猴做花样表演、训练蚯蚓走迷宫、大山雀喝牛奶、黑猩猩吃高处的香蕉等.2.特点(1)个体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2)通过学习获得的行为方式.(3)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4)是动物和人适应环境的一种重要方式.3.5 体温的控制知识点1 恒定的体温1.体温(1)鸟类和哺乳类动物属于恒温动物,尤其是人类在不同环境中,都能保持相对稳定的体温.(2)测量体温的部位可以是直肠、口腔、腋窝,其中直肠内的温度最接近人体内部的温度.(3)正常人的体温不是—个固定值,而是—个温度范围.2.体温恒定的意义(1)维持恒定的体温是恒温动物进行正常新陈代谢的基本条件,体温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严重时会导致死亡.(2)恒定的体温能让动物摆脱环境的限制,无论天气如何,只要体温恒定就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知识点2 产热和散热的平衡恒温动物和人类之所以能够维持稳定的体温,是机体的产热和散热两个生理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产热和散热的过程,受神经和激素两方面的调节.1.产热(1)产热的主要器官是内脏和骨骼肌.(2)安静状态下以内脏产热为主,运动时以骨骼肌产热为主.2.散热人体90%以上的热量是通过皮肤散发出去的,散热的方式有皮肤直接散热和汗液蒸发散热两种.(1)当环境温度低于体温时,大部分热量通过皮肤直接散发出去,小部分热量通过汗液蒸发散发出去,皮肤直接散热的多少,取决于皮肤表面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温度差,温度差越大,散热量越多,温度差越小,散热量越少.皮肤温度为皮肤血流量所控制.①在低温环境中,血管收缩,皮肤血流量减少,皮肤温度下降,散热量减少.②在高温环境中,血管舒张,皮肤血流量增加,皮肤温度上升,散热量增加.(2)当环境温度等于或高于皮肤温度时,皮肤直接散热不能发挥作用,此时汗液蒸发就成为机体主要的散热方式.知识点3 体温受脑的控制1.体温的调节中枢:人体内的产热和散热过程是通过脑干中的体温调节中枢来调节和控制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脑干中的下丘脑.2.体温调节的大致过程:外界温度改变→刺激皮肤和血管中的温度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由传入神经传到下丘脑→产生的神经冲动由传出神经传给效应器→作出相应的反应.3.在不同温度环境中,人的姿势和行为,特别是人为采取的保温或降温措施也可以调节体温.。
新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第3章生命活动的调节

新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兴趣班第3章生命活动的调节一、基础知识1、植物的感应性植物感受刺激并作出反应的特性称为。
植物的感应性的表现形式有和。
(1)向性运动:植物体上的某些器官在光照、水、重力等刺激下发生移动,且移动的与刺激的有关。
主要的向性运动有向光性、向地性、向水性等。
①向光性:植物体在单向光的照射下,弯向光源生长的现象称为植物的向光性。
这种特性可以使植物的叶子得到更多的光,更好地进行。
②向地性:植物的根在重力的影响下,会顺着重力方向生长,这种现象称为植物的向地性。
茎和根的向地性不同,茎会背着重力方向向上生长(称为负向地性)。
③向水性:植物的根向水的方向生长的特性称为向水性。
向水性能使植物在比较干旱的土壤中寻找并获得水分,以维持其生存。
(2)感性运动:植物体也能感受机械震动、烧灼、电触、骤冷、光暗变化等各种刺激,并产生运动,但与刺激的方向无关,植物的这种运动属于感性运动,如感触性(含羞草受触碰叶片闭合)、感夜性等。
总结:向性运动是指外界因素对植物单方向刺激所引起的定向生长运动。
感性运动是指无一定方向的外界因素均匀地作用于整株植物或植物的某些器官所引起的运动。
二、练习过关1.下列植物的行为属于向光性的是A.茎的背地生长B.捕蝇草捕蝇C.窗口植物向窗外长D.含羞草收缩叶子2.含羞草对触碰反应最敏感的部位是( )A. 顶部B. 细枝C. 复叶D. 花朵3.当我们走进大自然时,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有些植物能捕捉昆虫作为自己的养料。
当昆虫受香气等因素的诱导进入陷阱时,进口会自动合上,使昆虫无处逃生,变成植物的营养餐。
下列关于上述反应的环境刺激,不可能的是( )A.肥料B.地球引力C.震动D.碰触4.菊花一般在日短夜长的秋季开花,现在一年四季都有菊花供应,这是如何造成的( )A.控制环境温度B.控制光照时间长短C.调节水分供应D.调节肥料供应5.海洋中的藻类植物的幼株,都会向上生长,最后漂在水面上。
下列关于其感应性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向地性B.向水性C.向光性D.向触性6.有许多植物在春暖花开时展现勃勃生机,而在寒冷的秋风来到时,植物的叶子由绿变黄,落叶树开始落叶,草本植物的地上部分逐渐枯萎死亡。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第三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 基础知识归纳整理

八年级上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基础知识归纳整理班级:学号:姓名:第一节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1、植物感受刺激并作出反应的特性,称为植物的(感应性)。
2、植物的感应性的表现形式有:(Ⅰ)植物的(向性运动)(Ⅱ)植物的(感性运动)3、植物向性运动有:向光性、向地性、向水性、向化(肥)性、向触性。
4、植物体在单侧光的照射下,(弯向光源生长)的现象称为植物的(向光性)。
5、植物体也能感受外界各种因素的刺激或者内部的生理机制引起的运动,但运动方向与刺激的方向无关,植物的这种运动属于(感性运动)。
6、感性运动的例子:含羞草叶子因触碰而运动;捕蝇草、猪笼草等食虫植物遇机械触动会产生捕食运动等。
7、生长素的作用:(1)能促进植物的生长;(2)能促进扦插枝条生根;(3)促进果实发育,防止落花落果。
8、当光照射到植物茎尖端的某一侧时,生长素就移向(背光的一侧),使(背光一侧)的茎比受光一侧的茎生长得快。
结果,茎就会向生长慢的一侧弯曲,即(弯向光源生长)。
9、其它植物激素及作用:10、植物激素的作用包括(促进)和(抑制)两个方面。
第二节人体的激素调节1、内分泌腺的分泌物——激素2、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正常光照射下,生长素分布均匀。
向单侧光照射下,生长素由向光侧转向背光侧。
3、激素分泌异常引发的疾病4、血液中的葡萄糖就叫(血糖)人的血糖含量约保持在—90毫克/100毫升左右当血液中葡萄糖含量上升时,(胰岛素)分泌增加,以促使血糖含量(下降);当血液中葡萄糖含量下降时,(胰岛素)分泌减少,使血糖含量(上升);从而使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
第三节神经调节1、(感光细胞)、(嗅觉细胞)、(味觉细胞)都属于神经细胞,神经细胞也叫做(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2、3、4、6、大脑的表面称为(大脑皮层)。
大脑皮层凹凸不平,布满深浅不同的(沟)或(裂),沟裂之间隆起形成(回)。
沟和回使(大脑皮层的面积大大增加)。
7、大脑皮层是神经元的细胞体高度集中的地方,有许多控制人身体活动的高级中枢。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第三章知识点总结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3.1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一、植物感应性,包括向性运动和感性运动。
1.植物常见的向性运动有向光性、向地性、向水性、向化性、向触性、向热性等。
(1)向光性:植物的茎向阳光充足的方向生长。
一般低等、幼嫩植物的向光性反应较快。
(2)向地性:根的向地生长、茎的背地生长。
根尖、茎尖的向地性最为明显。
(3)向水性:植物的根向水分充足的地方生长。
(4)向化性:植物的根向肥料较多的地方生长。
(5)向触性:植物对振动作出的反应。
(6)向热性:植物对温度作出的反应。
注意:①茎的背地生长是植物向地性(负地)、向光性的感应性表现;②实验探究植物的向性时,一定要建立对照组,便于比较得出植物具有哪一感应性现象。
二、实验:探究植物的向性1.含羞草的感应性实验。
[课前准备]两盆含羞草,A盆放在黑暗处,B盆放在阳光下。
[实验1]将含羞草A盆从黑暗中取出,与B盆同放阳光下。
观察:A、B盆含羞草复叶的形态及变化。
现象:黑暗处放置的A盆含羞草叶柄下垂及复叶闭合,放到阳光下复叶很快地向上伸展。
【结论】:含羞草具向光性。
[实验2]用力敲过的音叉放在含羞草的上面,音叉轻碰羽状小叶。
现象:含羞草的叶柄下垂,复叶闭合。
【结论】:含羞草具向触性。
2.蚕豆发芽后茎、根的生长情况。
[课前准备]按课本图3—9实验,建立比较组,甲瓶竖放,乙瓶先竖放生长几天,再横放生长几天。
现象:乙瓶横放后,茎从横向转成向上生长,根从横向转变成垂直向地生长。
【结论】:豆芽茎、根的向地性。
3、植物生长素——加快细胞生长速率1.产生部位:胚芽的尖端。
2.作用:①能促进植物的生长。
②能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③促进果实的发育,防止落花落果。
3.缺点:生长素浓度较大时,会抑制植物的生长,甚至使植物出生。
应用于除草剂防治杂草,棉花种植中摘除顶芽。
4.分布:由光照条件决定。
当受到单侧光映照时,生长素分布不匀称,背光处分布多。
当受到阳光匀称映照时,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分布匀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度浙教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上册第3章生命活动的调节第3节神
经调节习题精选第二十九篇
第1题【单选题】
下列关于反射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组成
B、感受器接受刺激后能产生兴奋
C、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构成
D、一个完整的反射活动至少需要两个神经元的参与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A、大脑
B、小脑
C、神经元
D、脊髓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是( )
A、生下来的婴儿吸吮乳头
B、受到教师表扬,高兴
C、母亲精心照顾婴儿
D、小儿看见白衣护士,啼哭【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反射的是( )
A、草履虫避开盐粒刺激
B、简单反射
C、复杂反射
D、有蚊子叮咬时用手拍打【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①大脑②树突③脑干④轴突⑤细胞体⑥脊神经
A、①②④,③⑤⑥
B、①③⑥,②④⑤
C、①④②,③⑤⑥
D、①③④,②⑤⑥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包括( )
A、脑和脊髓
B、脑和脑神经
C、脑神经和脊神经
D、脊髓和脊神经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下列关于人体激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激素是由人体的内分泌腺分泌的
B、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通过导管运输到作用部位
C、侏儒症是由于幼年时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不足引起的
D、激素在人体内的含量很少,但作用很大,对人体生理活动起特殊的调节作用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生物科技小组用甲状腺制剂饲料喂蝌蚪,结果提前变成小型青蛙,说明甲状腺激素能( )。
A、促进新陈代谢
B、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C、促进生长发育
D、加速体内的物质氧化分解过程
【答案】:
第9题【单选题】
流程图有利于我们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归纳。
以下几幅流程图正确的是( )
A、人的生长过程:婴儿期→儿童期→幼儿期→青春期→中年期→老年期
B、完成反射活动过程:效应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感受器
C、蝗虫的发育过程:受精卵→幼虫→蛹→成虫
D、氧气进入人体的过程:鼻腔→咽→气管→支气管→肺泡→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答案】:
【解析】:
第10题【单选题】
手指被扎,痛觉形成的部位是( )
A、指尖
B、效应器
C、感受器
D、大脑皮层
【答案】:
第11题【填空题】
某病人肢体震颤,不能完成食指迅速而准确地指鼻尖动作,他发生病变的部位是______。
【答案】:
【解析】:
第12题【填空题】
小明放学回家,路过某居民小院时不慎被一只突然窜出的猫抓伤了手.请结合下列图示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小明被猫抓时,手立即缩回,此反射活动完成的途径是______(用图中的序号和箭头表示).
小明在完成缩手反射的同时,神经冲动还沿着图中______(填序号)传达到______产生痛觉.
在以后的几天里,每当经过这家小院,小明的心跳和呼吸都会不由自主的加快,这属于______反射;听到有人说到“猫”也会紧张,这是由于人类特有的______中枢参与的结果.
小明被抓伤后,家人立即将其带到医院注射了狂犬疫苗,这种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属于
______,注射的疫苗属于______,产生的免疫类型属于______.
【答案】:
【解析】:
第13题【填空题】
2015年“冰桶挑战”风靡全球,“冰桶挑战”是要求参与者在网络上发布自己被冰水浇遍全身的视频或捐出100美元,该活动的目的是让人们关注“渐冻人”。
“渐冻人”的运动神经元损伤,导致运动功能逐渐丧失。
神经元就是神经细胞,结构如图所示,图中①的名称是______,内含遗传物质。
当人被冰水浇遍全身时,寒冷刺激人体皮肤中的冷觉感受器产生兴奋,经传入神经传到下丘脑的
______中枢,使人出现一些生理效应来维持体温,请写出其中一种生理效应______,此反应的效应器是______。
【答案】:
【解析】:
第14题【填空题】
人出生后,还要经历婴幼儿期、少年期、青春期、成年期和老年期等时期.人体是由许多不同结构和功能的系统组成的复杂个体.
婴幼儿期和______是人快速生长的时期.
当你剧烈运动时,会出现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大量分泌汗液等现象,这说明人体的各系统相互协调.这种协调是由于神经系统和______的调节作用.分泌汗液的汗腺在反射弧的组成中属于______.
【答案】:
【解析】:
第15题【解答题】
下图是膝跳反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当用手掌内侧边缘敲击E处,产生的兴奋就沿着E、D、A、B、C的结构顺序传导,这一结构称为______。
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在______。
膝跳反射的完成,并不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所以它是______反射。
【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