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业务预警解决方案共50页

合集下载

移动警务解决方案

移动警务解决方案
移动警务应用建设
视频专网、移动信息网、公安信息网的视频摄像头、无线图传设备的统一接入、统一调用,通过智能云平台进行分发调度,实现视频上传、视频通讯、视频会商、指挥调度、应急保障等核心业务场景,覆盖平时协同、战时接警、战中指挥、战后回溯等业务流程。
视频业务的统一整合和调度
9
10
应用分发、应用安装/升级/卸载、应用黑白名单、应用监控等
应用监测
实现对应用的统一监测
日志审计
审计应用中用户的访问日志,实现对异常业务日志的实时预警
26
27
移动身份管理
移动设备管理
移动应用管理
移动内容管理
终端安全
传输安全
应用安全
资源调用安全
优势
管理
安全
28
29
核准用户真实身份,禁止非法用户接入
使用移动SSO统一登录业务应用
终端可自动适配认证方式、认证方式可配置可防止系统被攻击,通过数据加密、多次握手、身份认证、密钥认证等多种技术防止劫持、注入、中间人攻击、回放攻击等攻击行为
5
6
7
存储设备
服务器
应用
日志文件
数据库
路由器
交换机
防火墙
关联检索
预警中心
策略管控
方法流程
资产管理
用户管理
事件联动
对移动警务平台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并形成早期预警报告,及早发现问题、处理问题,消除系统瓶颈,变被动的紧急处置为主动预防,推动工作模式由“事后处置”转向“事前预警”。
集中管控 统一管理
3
移动警务建设思路
4
目标:建立合规、安全、高效、稳定的移动警务平台
建立覆盖普通终端、一般受控终端、增强受控终端、PC、PAD、执法记录仪、车载终端、无人机、物联网终端等的多终端安全管控。

移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移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2.2 各组职责
(1)办公室:负责应急指挥部的日常工作,协调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
(2)通信保障组:负责移动通信网络的监测、故障处理和恢复,确保网络稳定运行。
(3)网络安全组:负责网络安全事件的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保障网络安全。
(4)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的储备、调配和供应,保障应急工作的顺利进行。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我国移动通信网络运营企业及其分支机构,适用于各类移动通信网络突发事件,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
二、应急指挥部
应急指挥部由公司总经理担任总指挥,下设办公室、通信保障组、网络安全组、后勤保障组、信息宣传组等。
(5)信息宣传组:负责应急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发布,及时向公众通报突发事件情况。
三、应急响应流程
3.1 监测预警
(1)建立移动通信网络和网络安全监测系统,实时监测网络运行状态和安全状况。
(2)加强网络安全监测,及时发现并预警网络攻击、恶意程序等安全事件。
3.2 应急响应
(1)应急指挥部接到突发事件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各部门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2)网络安全组对网络安全事件进行总结,完善网络安全防护措施。
(3)应急指挥部组织相关部门对突发事件进行总结评估,改进应急预案。
四、保障措施
4.1 人员保障
(1)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应急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应急处置能力。
(2)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急队伍的实战能力。
4.2 物资保障
(1)储备应急物资,确保应急物资的充足和及时供应。
(2)通信保障组迅速开展故障排查和修复,确保移动通信网络正常运行。
(3)网络安全组采取技术措施,阻止网络攻击,保障网络安全。

移动集客应急预案

移动集客应急预案

一、背景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集客业务已成为我国通信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由于业务规模不断扩大,系统复杂度不断提高,一旦发生故障或突发事件,将严重影响用户的正常使用,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为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响应速度和处置能力,保障移动集客业务的正常运行,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移动通信运营商在移动集客业务运营过程中,因自然灾害、人为因素或其他原因引发的突发事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1. 通信网络故障;2. 数据中心故障;3. 业务系统故障;4. 用户投诉高峰期;5. 网络攻击、病毒感染等网络安全事件;6. 其他可能影响移动集客业务正常运行的事件。

三、组织架构1. 成立移动集客应急预案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应急预案的制定、实施和评估工作。

2. 设立移动集客应急预案办公室,负责日常应急管理工作。

3. 明确各部门职责,确保应急响应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应急响应流程1. 预警阶段:当发现可能影响移动集客业务的突发事件时,立即启动预警机制,向相关部门和人员通报情况,要求做好应急准备工作。

2. 应急响应阶段:(1)应急领导小组召开会议,分析事件原因,制定应急响应方案;(2)启动应急响应机制,成立应急工作组,明确各组职责;(3)根据事件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包括但不限于:a. 恢复通信网络;b. 恢复数据中心;c. 恢复业务系统;d. 处理用户投诉;e. 加强网络安全防护;f. 开展应急演练。

3. 应急恢复阶段:(1)评估应急响应效果,总结经验教训;(2)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完善应急预案;(3)恢复正常业务运营。

五、应急保障措施1. 通信保障:确保应急通信畅通,为应急响应提供有力支持。

2. 人员保障:加强应急队伍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3. 资金保障:设立应急专项资金,确保应急响应工作的顺利开展。

4. 物资保障: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如发电机、通信设备等。

六、应急预案的评估与改进1. 定期对应急预案进行评估,分析应急响应效果,总结经验教训。

移动营业厅应急处置预案

移动营业厅应急处置预案

一、总则为提高移动营业厅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员工和顾客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营业厅的正常运营秩序,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制度,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移动营业厅在运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包括但不限于火灾、自然灾害、事故、设备故障、顾客骚乱等。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应急指挥部应急指挥部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本预案的执行,下设以下几个小组:(1)指挥小组:负责全面协调、指挥应急处置工作。

(2)现场救援小组:负责现场救援、疏散、救护等工作。

(3)信息联络小组:负责收集、汇总、上报突发事件信息。

(4)后勤保障小组:负责应急物资的储备、调配和保障。

2. 各小组职责(1)指挥小组:- 组织制定、修订和实施本预案。

- 负责应急处置工作的全面协调和指挥。

- 及时向相关部门和领导汇报应急处置情况。

(2)现场救援小组:- 组织现场救援、疏散、救护等工作。

- 负责现场秩序维护,确保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 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并协助送往医院。

(3)信息联络小组:- 及时收集、汇总、上报突发事件信息。

- 负责与相关部门、单位保持密切联系,确保信息畅通。

(4)后勤保障小组:- 负责应急物资的储备、调配和保障。

- 负责现场警戒、隔离、交通疏导等工作。

四、应急处置措施1. 火灾(1)发现火灾时,立即启动消防设施,拨打119报警。

(2)组织人员疏散,确保顾客生命安全。

(3)配合消防部门进行火灾扑救。

2. 自然灾害(1)根据灾害类型,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2)组织人员疏散,确保顾客生命安全。

(3)协助政府相关部门进行灾后重建。

3. 事故(1)迅速组织人员对事故现场进行封锁,防止事态扩大。

(2)及时向相关部门和领导汇报事故情况。

(3)协助事故调查,查找事故原因。

4. 设备故障(1)迅速组织技术人员进行故障排查和修复。

(2)确保顾客的正常使用。

(3)对故障设备进行隔离,防止故障扩大。

5. 顾客骚乱(1)迅速组织人员维持现场秩序,防止事态扩大。

移动应用应急预案

移动应用应急预案

移动应用应急预案1. 简介移动应用应急预案是为了应对移动应用相关问题和突发事件,确保应急事件的快速响应和有效处理而制定的一系列应急措施和流程。

2. 应急响应流程2.1 事件发现和报告- 确保对移动应用的监控和日志系统正常运行。

- 如发现异常事件或漏洞,立即报告给相关责任人。

2.2 事件评估和分类- 由相关责任人对事件进行评估和分类,确定事件的紧急程度和重要性。

2.3 应急响应方案启动- 根据事件的紧急程度和重要性,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方案。

- 确保相关人员按照应急响应方案进行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

2.4 应急处理和恢复- 按照应急响应方案对事件进行处理和恢复。

- 相关人员应密切合作,迅速采取必要措施,尽快排除问题。

2.5 事件跟踪和总结- 对应急处理过程进行跟踪和记录,以供以后参考和总结经验教训。

- 对应急响应方案的有效性进行评估和改进。

3. 应急措施和资源准备- 确保移动应用系统的备份工作定期进行,并存放在安全可靠的地方。

- 设立应急指挥中心,负责协调和指导应急响应工作。

- 提前准备应急设备和工具,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响应。

4. 应急培训和演练- 定期组织应急培训和演练活动,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 模拟不同紧急情况,让相关人员熟悉应急响应流程和操作方法。

5. 其他注意事项- 定期对应急预案进行评估和更新,确保其与移动应用的实际情况保持一致。

- 在应急情况下,要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和相关用户报告情况,并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以上为移动应用应急预案的基本内容,具体的实施细节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请各相关责任人严格按照预案要求执行,并及时总结经验,不断提升应急响应能力。

智慧移动警务解决方案

智慧移动警务解决方案
Normalization/ Integration/Intelligent Technologies empower the Police services
面向未来 智慧移动警务解决方案
2016
联合团队移动警务技术发展史
2015
平台建设
建设新一代警务北京西城测试平台
硬件配套
针对业务场景,开发了一系列视讯终端/指挥调度设备 /聚合传输设备/车载和卫星通信设备等。 可视化图形服务器/大数据分析机/云存储服务器。 YT-EMM+VSHCN 架构支撑体系(应用开发全流程管 理/服务能力集中管理)在项目中验证。
大量警务/巡检人员,可利用穿戴性式的 AR智能眼镜人脸识别系统,提高了巡逻执法过程中民警对视野范围内人员人脸进行无感式身份对、识别与预警
人流量大的公共场所,人脸特征比对并发压力高,采用1:N人脸特征比对高速系统,结合超高密度混合服务一体机的硬件支撑平台,实现高效的数据对比处理能力 针对跨密级网络数据信息调用,结合物理隔离单向光闸,为跨密级网络应用提供数据安全交互。
解决多种业务场景的问题
会议/培训/党建/直播/对外宣 传等场景
解决扩展和体验的问题
云+端千人级会场和近万与会 方上限,可低成本扩容
解决系统互通的问题
以GB28181网关和H.232/SIP 为标准技术底层,保护既往 平台投资
多网聚合腰包 车载聚合设备 一体式会议终端
人脸识别盒
一般支持多卡+4G/5G+卫星+无线自组网聚合 常规配置高补光摄像头
01
01.产品体系
Product System for Public Security Scenes
终端管控和应用平台 视频综合调度指挥平台 AI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服务 多层级融合会商服务 支撑类硬件设备产品

移动公司应急通信预案

移动公司应急通信预案

一、总则为确保在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等紧急情况下,移动通信网络能够迅速恢复正常运行,保障广大用户的基本通信需求,提高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通信保障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范围内发生的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等紧急情况,包括但不限于地震、洪水、火灾、恐怖袭击、网络攻击等。

三、组织机构与职责1. 应急指挥部:负责应急通信工作的统一指挥和协调。

- 指挥长:由公司总经理担任。

- 副指挥长:由公司副总经理担任。

- 成员:各部门负责人。

2. 应急通信保障小组:负责具体实施应急通信保障工作。

- 组长:由公司网络部负责人担任。

- 成员:网络维护、技术支持、客户服务等相关部门人员。

四、应急响应流程1. 预警阶段:- 收到预警信息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 指挥部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分析评估,确定应急响应等级。

2. 应急响应阶段:- 根据应急响应等级,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通信保障措施。

- 应急通信保障小组迅速赶赴现场,开展通信设备抢修、网络优化等工作。

- 加强与政府部门、救援队伍的沟通协调,共同应对突发事件。

3. 恢复阶段:- 确保通信网络恢复正常运行后,及时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 对应急通信保障工作进行总结评估,完善应急预案。

五、应急通信保障措施1. 通信设备保障:- 确保通信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加强设备巡检和维护。

- 配备备用设备,确保在设备故障时能够迅速替换。

2. 网络优化:- 对受灾区域进行网络优化,提高网络覆盖范围和信号质量。

- 加强网络监控,及时发现并处理网络故障。

3. 人员保障:- 培训应急通信保障人员,提高其应急处置能力。

- 配备应急通信保障车辆和物资,确保及时赶到现场。

4. 客户服务:- 加强客户服务,及时解答用户疑问,提供必要的帮助。

- 通过多种渠道发布应急通信保障信息,提高用户知晓率。

六、附则1.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预案由公司应急指挥部负责解释。

3. 各部门应根据本预案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并定期进行演练。

中国移动网络应急预案

中国移动网络应急预案

一、总则1.1 编制目的为提高中国移动网络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网络稳定运行,保障用户通信需求,特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

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中国移动网络在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中的应急响应和处置工作。

二、组织体系与职责2.1 组织体系成立中国移动网络应急预案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网络应急预案的实施。

2.2 职责分工2.2.1 领导小组负责应急预案的制定、修订、实施和监督,对应急响应和处置工作进行总体协调和决策。

2.2.2 应急指挥部负责应急响应和处置工作的具体实施,组织协调各部门、各专业力量,确保应急响应的及时、有效。

2.2.3 各部门职责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应急响应和处置工作的具体实施,确保网络稳定运行。

三、应急响应程序3.1 信息收集与报告3.1.1 信息收集应急指挥部负责收集各类突发事件信息,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

3.1.2 信息报告应急指挥部根据突发事件信息,及时向上级领导和相关部门报告。

3.2 预警与响应3.2.1 预警根据突发事件信息,应急指挥部发布预警信息,提醒相关部门和人员做好应急准备。

3.2.2 响应根据突发事件信息,应急指挥部启动应急响应,组织各部门、各专业力量开展应急响应和处置工作。

3.3 应急处置3.3.1 事故现场处置应急指挥部组织专业力量,迅速开展事故现场处置,确保网络稳定运行。

3.3.2 用户服务保障应急指挥部组织相关部门,确保用户通信需求得到及时满足。

3.4 后期处置3.4.1 网络恢复应急指挥部组织专业力量,尽快恢复网络运行。

3.4.2 调查评估应急指挥部组织相关部门,对突发事件原因、影响和处置情况进行调查评估。

四、应急保障措施4.1 人员保障4.1.1 建立应急队伍应急指挥部根据突发事件类型,组建专业应急队伍,确保应急响应和处置工作的有效开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 稳定的系统对运营商的重要性 • 系统维护所面临的困惑 • 业务级监控是系统维护的发展方向 • 创立业务预警系统架构及特点 • 创立业务预警系统对维护人员的帮助 • 创立针对四川移动业务预警的解决方案 • 创立业务预警系统的主要功能 • 业务预警系统的应用场景
1
运营商竞争激烈
在同质的服务中选择,在同类的资费中选择, 在同样的业务中选择。 客户还能选择什么?
激烈竞争中的蓝海
提供更可靠的服务,获取竞争优势。
让同质化的服务更稳 定,更高效,更准确
移动
稳定的计费系统 稳定的营业系统 稳定的客服系统 稳定的支撑系统
在同类服务中选择更稳 定,更高效,更准确
客户
消费从此清晰明了 业务办理高效快捷 投诉咨询及时反馈 业务使用稳定顺畅
3
目录
• 稳定的系统对运营商的重要性 • 系统维护所面临的困惑 • 业务级监控是系统维护的发展方向 • 创立业务预警系统架构及特点 • 创立业务预警系统对维护人员的帮助 • 创立针对四川移动业务预警的解决方案 • 创立业务预警系统的主要功能 • 业务预警系统的应用场景
提供相等的资费 提供类似的业 务 运营商还能提供什么?
中国移动
全球通 动感地带 神州行.. 10086 积分反馈
在线营业厅 ………………..
同质网络
同类资费
同样服务
客户 服务
同类技术
同类品牌
同类业务
中国联通 世界风 新势力 如意通..
10010 积分换礼品 网上营业厅 ……………….
2
系统稳定的重要性
从业务系统外围全天后监测支 撑业务系统的IT系统构架。采 性能数据和关键指标实时监控。
▪ 对“探针”和和系统检测器返回 的异常数据进行分析。确定产生 异常的业务以及异常业务对系统 的影响。
▪业务监控器( BAC)
▪系统监测器(Sit scope)
▪诊断分析器(Diagnostice)
14
创立业务预警系统--从业务入手进行监控
▪实时监控业务运行,实时向监控平台返回业务运行数据
业务级监控 优势
▪对突发性业务异常实时捕捉,把异常数据实时返回平台 ▪分析工具实时对业务异常数据进行分析,查找异常原因
▪实时对异常业务进行告警,以语音,短信等多种方式发出通知
▪管理员能及时进行排查,对异常业务进行修复,从而保障系统的稳定
12
目录
• 稳定的系统对运营商的重要性 • 系统维护所面临的困惑 • 业务级监控是系统维护的发展方向 • 创立业务预警系统架构及特点 • 创立业务预警系统对维护人员的帮助 • 创立针对四川移动业务预警的解决方案 • 创立业务预警系统的主要功能 • 业务预警系统的应用场景
1:通过对业务的实时监 控发现业务C有异常
2:通过对业务C的分析, 发现业务C调用的APP4有 异常
3:通过对APP4的分析, 发现业务C的异常有可能 对执行APP4的数据库服 务器产生威胁。
▪无法准确捕捉 故障业务
▪无法定位
▪不能及时修复 故障业务,彻 底消除该类业 务引发的系统 隐患。
▪无法修复
▪偶发性业务故 障很多,不能 对业务故障进 行梳理。无法 避免下次同类 故障出现。
▪无法规避
有可能处 理多次系 统异常后 才发现是 同一业务 故障
8
不能提供有效的故障分析手段
不能提供有效的故障分析手段引发的后果
网络设备
SNMP协议
主机
数据库服务器
存储设备
应用服务器
5
现有系统维护机制面临的困惑
当系统出现异常才能通过网管进行告警 造成系统异常的业务无法捕捉 系统异常后对其他业务的影响也无法分析
▪不能保留异常系统现场数据 ▪不能定位造成系统异常的故障业务 ▪不能提供有效的故障分析手段
网管系统
网管系统界面
10
业务级监控概念
发生交互并直接感知
业务处理客户
业务 终端系统
交互,保证业务稳定
•DB
•Tuxedo
客户办理业务中直接与业务终端系统进行交互, 客户业务感知度明显;
客户从业务终端系统获取平台的服务; 通过业务监控对系统监控,可以最有效保障服 务稳定性和质量
•营帐系统
11
业务级监控优势
提前预告,实时分析,及时排查,及时解决 。保障业务正常运行 保障系统 稳定,高效,准确的为用户服务。
13
创立业务预警系统
创立业务预警系统
对业务异常进行 多方种突进告警
对分析信息形成 报表
对每次分析结果 进行归类存档
预制监控器监控 规则
工作流引擎
业务告警器
报表系统
知识库
预警方案
工单流
系统展现层 系统实施层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对每个业务应用植入“探针” 通过“探针”实施监控业务运 行状况。实施播种业务运行中 出现的异常并把数据传回平台
▪无法保留造成 系统异常的故 障业务产生的 痕迹
▪没有现场数据
▪无法追踪造成 系统异常的故 障业务
▪无法进行追踪
▪无法获取业务 故障的原因。 不能对故障业 务进行处理。 系统潜在威胁 得不到排除。
▪无法解决问题
有可能在 系统崩溃 时依然找 不出原因
7
不能定位造成系统异常的故障业务
不能定位造成系统异常的故障业务引发的后果
▪无法对故障业 务的具体位置 进行分析
▪无法对故障业 务产生原因
▪无法对系统异 常对其他业务 产生的影响进 行分析
▪无法分析
▪无法延伸
▪无法规避
有可能其 他业务受 到系统异 常的影响 发生其他 故障
9
目录
• 稳定的系统对运营商的重要性 • 系统维护所面临的困惑 • 业务级监控是系统维护的发展方向 • 创立业务预警系统架构及特点 • 创立业务预警系统对维护人员的帮助 • 创立针对四川移动业务预警的解决方案 • 创立业务预警系统的主要功能 • 业务预警系统的应用场景
网管系统报警器 网管系统接口(网元)
网管系统报表
网络设备
SNMP协议
主机
数据库服务器
存储设备
应用服务器
业务A ?
业务B ?
业务C ?
业务D ?
APP1 ? APP2 ? APP3 ? APP4 ? APP5 ? APP6 ? APPN。?
业务E,F,G… ?
6
不能保留异常系统现场数据
不能保留异常系统现场数据引发的后果
4
系统维护现状
通过网管设备对
数据库,主机, 系统级监控
网络设备,存储
设备和应用服务
器进行监控。
事后处理机制
网管系统
数据库,主机, 网络设备,存储 设备和应用服务 器通过SNMP 协议与网管系统 接口进行链接。
网管系统界面
网管系统报警器
网管系统报表
网管系统接口(网元)
通过在网管系统 制定维护规则定 期对各系统进行 探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