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中考专题复习病句辨析与修改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病句的辨析及修改
恩施思源实验学校 向必玉
1.语序不当 2.搭配不当 3.成分残缺或赘余 4.结构混乱 5.表意不明 6.不合逻辑
修改病句要遵守的原则
病句修改以改通顺、改准确, 不作语言润色,不改变句子原意
为原则。
复习目标
1.能准确判定句子有无 语病。 2.掌握常见的病句类型。 3.能对病句进行恰当 的 修改。
5.有无正确的学习态度,是我们(能)取得进步 的重要条件。 6.只有大家共同努力,就能保护好我们的家园。 才
结构混乱
方法:1.凭语感 2.抓主干
1.如何才能富起来呢?关键在知识起决定性作用。
2.不难看出,这起明显的错案迟迟得不到公正判
决的根本原因是党风不正在作怪。
语序不当
方法:
1.出现多个定语或状语时考虑语序. 2.复句考虑前后句关系. 3.几个动词并列注意逻辑关系.
修改病句
形成 1.开 展 这 项 活 动 旨 在 提 高 全社会保护环境的风气。 2.这 副 画 都 快 画 好 了,只剩下一块山石还需上色。
3.今 天 我 校 全体 学 生 听取并讨论 讨 论 并 听 取了校 长 的 报 告。 4.在 老 师 和 同 学 们 的 耐 心 教 育 和 帮 助 下, 终 于使 他 醒 悟 了。 他终于 李明 5.我看见李明和他妈妈都下了车,手里提着一个方便袋。
五 表意不明
所谓表意不明,指的是因为词义不准,词 性误用,指代不清,语有歧义等影响了表 意的明确。 例1.大家对护林员揭发林业局带头偷运木料 的问题,普遍感到非常气愤。 例2.记者到学校里采访到许多张老师的事迹 表意不明常见有如下几种情形 ①代词指代不明 ②歧义
六 不合逻辑
所谓不合逻辑,指的是由于概念使用,分类, 判断失误造成的语病。 例1.今天下午,我们班的任务是扫地,拔草, 垫道和搞校园卫生。 例2.科学发展到今天,谁也不会否认地球不 是绕着太阳运行的。 常见的不合逻辑的语病有如下几种: ①不合事理 ②前后矛盾 ③分类列举不当 ④否定不当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中考总复习——病句修改精品PPT课件

辨析语病的方法: 1.语感审读法:
调动语感,在审读过程中,从感性上察觉语句的毛 病,即按习惯的说法看是否别扭。如别扭则再做比 较,明辨原因,以加修改。
“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 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到顶峰。” (“不管……极端不利”显然不合习惯。)
2.主干枝叶梳理法
运用语法分析的手段,先将句子中的附加成分 (定语、状语、补语)去掉,紧缩出主干,检查 主干是否有毛病;如果主干没问题,再检查局部, 看修饰语和中心语之间、修饰语内部是否有毛病。
2.搭配不当
①动宾搭配不当 他在运动会结束后正式退出了运动员生涯。 “退出……生涯”动宾搭配不当
②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黑暗中,还听得见连滚带爬的脚步声。
“连滚带爬”不能修饰“脚步声”,因为不合事 ③主谓搭配不当
春风一阵阵吹来,树技摇曳着,月光、树影 一齐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响声。
月光… …发出沙沙的响声,主谓搭配不当。由联合 短语充当句子成分时,要注意联合短语中每一项与 有关成分全面呼应,否则,顾此失彼,文理不通。
(2)两个分句糅成一个单句
分句之间的停顿用逗号或分号,如果误用连接 并列成分的顿号,就造成分句糅合的毛病。
小张除跳舞外,兼任报幕、开场、结尾的节 目还得由她编导。 (“小张……兼任报幕”和“ 开场……由她编 导”是两个分句,.各有主语,其间误用顿号, “兼任”一词径直管到“节目”,造成杂糅 和搭配不当的双重毛病。)
5.表意不明: 表意不明往往是由于句子有歧义造成的。 ①桌上放着许多朋友送来的礼物。 是“许多朋友”,还是“许多礼物”,不明确
②巴勒斯坦游击队对以色列的进攻是早有准 备的。
是“巴勒斯坦游击队进攻以色列”,还 是“以 色列进攻巴勒斯坦游击队”,不清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四病句辨析与修改教案沙湖中学唐惠华复习目标:1.了解常见的病句类型。
2.能准确辨别病句,并掌握修改病句的基本方法。
复习设想:1.重点:了解常见病句类型。
2.难点:能准确辨别病句,并掌握修改病句的基本方法。
3. 教法:以例点拨、讲练结合。
4. 教时:一教时。
复习过程:一、复习导入所谓“病句”,顾名思义,就是有病的句子,即是指因为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不合逻辑事理,修辞不当而造成的“不通顺的语句”。
二、命题方向从近年来的中考试题来看,病句修改题型一般分为两种:一是病句辨析,常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二是修改病句,常以主观改错的形式出现,有句子修改和语段修改两种,后者综合性较强。
仙桃市近几年中考主要考查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的病句辨析。
三、知识梳理1.常见的病句类型①搭配不当:即一个句子的各个成分之间的搭配不符合语言习惯。
a.主谓搭配不当如:晚会过后,她那优美的舞姿,动听的歌声,还回响在我耳边。
(“舞姿”不能和“回响在我耳边”搭配。
)b.动宾搭配不当如:到那个时候,我们看到的和听到的将是新技术伴随下的阅读时代的复兴。
(“听到的”不能和“阅读时代”搭配。
)c.主宾搭配不当如:临近中考,同学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都有很大的提高。
(“态度”与“提高”搭配不当。
)d.修饰词与中心语搭配不当如:春天到了,山坡上姹紫嫣红的梨花开得灿烂极了。
(“姹紫嫣红”不能修饰“梨花”。
)e.关联词语搭配不当如:只要增加收入,才能使粮食生产稳步增长。
(“只要”和“才”搭配不当。
)②成分残缺:即一个句子缺少了应有的成分,影响了意思的表达。
常见的是缺主语或宾语。
如:阿姨出席了社区“五好家庭先进个人”。
此句缺宾语“的活动”。
③成分赘余(重复啰嗦):即句子成分多余,造成重复累赘。
如:学校里出现了从来没有过的空前的学习热潮。
此句中的“从来没有过”和“空前”意思一样,只用一个就可以了。
④语序不当:即句子语序错乱。
包括词与词组合时前后位置的不妥当,多层修饰语(定语、状语)次序不当、关联词语位置不当等。
如:北京故宫博物院展出了2900年前新出土的文物。
这个句子的两个定语排列次序不当,会使人误解为“文物”是2900年前出土的,应改为“新出土的2900年前的文物”。
多重定语排序:领数动形名(领:领属,我的、我们国家的)数形容词动例:戒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降低癌症发生率的途径。
多重状语排序:目时空范态象目的--时间--空间--范围—状(情)态--物象目的--时间--空间--范围—状(情)态 --物象为了什么—何时—何地—范围-----怎----------样----同谁例:许多教师今天上午都同他在会议室里热情的交谈。
时范围物象地改正:戒烟不失为一种降低癌症发生率的有效的方法。
改正:许多教师今天上午在会议室里都同他热情的交谈。
如:我们不能忘记英法联军烧毁并洗劫圆明园的历史。
(“烧毁并洗劫”这样表达不合事理,应对调。
)又如:我们看见火车,轮船在水上,陆地上行驶着。
(语序的排列不仅要符合事理,而且还要在行文上前后照应,连贯一致。
这句话应把“水上”和“陆地上”对调一下。
)⑤结构混乱:指把两种不同的句法结构混杂在一个表达式中,结果造成语句结构混乱、语义纠缠,也叫句式杂糅。
如:你不认真学习,那怎么可能有好成绩是可想而知的。
此句把反问句和判断句糅在一起,破坏了句子结构和语气的完整。
如果用反问句,应是“那怎么可能有好成绩”;如果用判断句,应是“成绩不好是可想而知的”。
⑥表意不明:指一个句子可以表达多种意思,使听者误解。
(指代不明、句意歧义)如:小明和小张的妈妈到商店去了。
去商店的是小明还是小明妈妈?造成了歧义。
⑦不合逻辑:指句子所表达的意思,不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和客观事实的一种病句。
A.前后矛盾如: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
(既然“幸免”,怎么能说是“死难者中的一个呢”?)b.主客颠倒如: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中国青年是不陌生的。
(主体是人,客体是物,正确的逻辑顺序应该是人对物不陌生。
)c.否定不当(两面对一面与一面对两面)如:司机师傅要控制车速,以防止追尾事故不要再次发生。
(“防止”的应该是“再次发生”,应该去掉“不要”。
)注意:反问、“禁止、防止、忌、以防、防止、劝阻、阻止、避免、忘记,影响”等表否定d.两面失衡如:是否努力学习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
(前面是双方面,后面是单方面,应该在“取得”前面加上“能否”或去掉“是否”。
)2、辨析病句的步骤、方法第一步:通读句子:借助语感找出病句,往往别扭的地方就是有语病的。
第二步:查关键词。
句中如果出现了以下关键词的,很有可能是病句,要特别注意。
①看到介词连用不放过:“通过(为了)……使(让、令、给等)”等介词同时出现的句子往往缺主语,应把“通过(为了)”或“使(让、令、给等)”去掉。
如:经过主任再三解释,才使他怒气逐渐平息。
此例滥用介词“经过”,致使整个句子主语残缺。
②看到动词连用不放过:动词连续使用,有时导致语序混乱,先发生的动作在后,后发生的在前,这种情况应把两个动词的先后顺序互换。
如:我们讨论并阅读了海明威的名著《老人与海》,感触很多。
“讨论”与“阅读”两个动词连用,导致语序混乱,应该先“阅读”再“讨论”。
③看到否定词连用不放过:否定词连用容易导致句子不合逻辑。
遇到这种句子应先找出句中有几个否定词,单层否定表否定意义,双层否定表肯定意义。
如果不当就删去一个否定词。
审读否定词时一定要注意含有否定意味的一类词语,如:禁止、切忌、杜绝、避免、缺乏等。
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勇气不足,二是谋略不当。
此例前面已用了“缺乏”这一表否定意义的词语,后面“不足”和“不当”即为多余否定。
④看到否定词与反问词连用不放过:否定词与反问词连用,往往易出语病。
如果出现语病,只要删去一个否定词即可。
如: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此句的否定词有“否认”和“不”,还有一个反问词,也相当于否定词。
这样,句子含三重否定,即等于否定,从而将句意搞反了。
⑤看到肯定否定连用不放过:一个句子如果出现“能否”“是否”“有没有”“成败”“好坏”“优劣”之类的两面词,就应分析该句是否存在两面与一面不搭配的毛病。
遇上这样的病句,只要调整到前后一致即可,是肯定就全肯定,是否定就全否定。
如:要保证安全生产,机器质量的好坏是重要条件。
句中“安全生产”与“质量的好坏”犯了一面对两面的毛病。
⑥看到关联词不放过:可能会出现搭配不当、位置不当、层次颠倒或强加关联词等毛病。
如果出现这样的语病则根据语意更换其中的一个。
如:不但他喜欢京剧脸谱,而且喜欢京剧的各种服饰。
此例两分句主语相同,第一分句的关联词“不但”应放在主语“他”之后。
⑦看到并列短语不放过:句子中的并列成分在搭配方面很容易出现照应不周的毛病。
遇上这样的病句只要把不搭配的内容删去即可。
如:大家怀着崇敬的心情,注视和倾听着这位英雄的报告。
此句中的并列谓语“注视和倾听”中的“注视”不能与宾语“报告”搭配。
⑧看到表数量、范围或程度的词不放过:句中表数量、范围或程度的词常易与其他词语相矛盾。
遇上这样的病句只要把相矛盾的部分删去即可。
如:有报道说,目前绝大多数企业的销售利润在8%以下,比去年下降了1倍。
“减少”“下降”“贬值”之类的词语不能与倍数搭配,只能与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搭配。
⑨看到表感情色彩的词语不放过:句子的褒贬与使用的词感情色彩是否搭配。
如果是这类病句则要把这个误用感情色彩的词语换成与句义感情色彩相吻合的词语。
如:老师为了培养我们,可真是废寝忘食,处心积虑。
加点词感情色彩与句意不合,可替换为“呕心沥血”。
⑩看到指示代词不放过:句中如果出现了指示代词,有可能出现指代不明的错误。
如:三妹拉着葛姐的手说,她老家在偏远的山区。
“她”有歧义,可指“三妹”,也可指其他人。
第二步:查主干。
句中如果没有出现以上关键词或关键词的使用没有错误,那么就用“压缩句子,提取主干”法来辨别句子成分是否残缺、结构是否混乱、搭配是否得当。
如: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
此句主干为“生产不能自给”,很容易看出主语“生产”和谓语“自给”不能搭配。
第三步:查枝叶。
句中如果没有出现以上关键词或关键词的使用没有错误,检查主干也没有错误,就应检查定、状、补语是否恰当地修饰和说明中心语。
如:博物馆展出了宋朝时期新出土的古船。
此句主干为“博物馆展出古船”没有任何毛病,再看修饰语,“宋朝时期”和“新出土”均为“古船”的定语,检查一下,就发现定语语序不当,应为“新出土的宋朝时期的古船”。
特别注意1、“有无”“能否”“优劣”“好坏”“成败”含有两方面,不能呼应就出错。
2、容易的重复词语“目的是为了”“约……左右”“更加变本加厉”“让它任其自然”“忍俊不禁地笑起来”“从心里发自肺腑”“显得相形见绌”“一气呵成地写就”“浑身被打得遍体鳞伤”“一个刻骨铭心的难忘的教训”常用的修改符号有:3、修改的一般原则是:一是保留原句基本意思不变,二是尽量少改。
四、课堂小结诊断病症找规律牢记:(一)借助语感先体会,再提主干查枝叶。
(二)主干枝叶没问题,要看语序当不当。
(三)句首出现了介词,警惕主语会残缺。
(四)自相矛盾与重复,删去调换要简洁。
(五)“是否”“能否”关键词,一面两面要对应。
(六)否定词和关联词,有它出现要警惕。
(七)并列结构要当心,谨防前后出问题。
(八)增删调换灵活用,句子毛病定除去。
五、训练巩固1.(2014·广州)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C )A.通过使用“电子往来港澳通行证”自助通关,使旅客大大缩短了排队等候过关的时间。
B.新建的广州儿童公园为小朋友提供了观鱼池、转盘、滑梯、迷宫、超市等游乐设施。
C.有的宠物狗因其事迹和照片在网上传播而成为明星,这样的宠物狗被称为“汪星人”。
D.如果考生考前吃得太饱或者太油腻,就会延长消化时间,降低复习效率和考试状态。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的是病句的辨识。
A项中“通过”与“使”连用,导致该句主语残缺, 应删除“通过”或“使”;B项中“观鱼池、转盘、滑梯、迷宫、超市”都归类于“游乐设施”显然不当,“超市”不是“游乐设施”,属于归类不当;看到并列短语不放过,D项中“降低复习效率和考试状态”中“降低”与“考试状态”搭配不当。
2.(2014•孝感调考)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C )A.马年春晚,著名歌手王铮亮的一首名为“时间都去哪儿了”的歌曲唱得许多人感慨万千。
B.按照中央要求,各地密集出台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详细规定。
C.祖籍孝感的李娜进入入选2013年度“全球百大最有影响力人物”名单,让我们倍感骄傲。
D.“像对贫困宣战一样对污染宣战”,表明了中国政府治理环境的决心。
3.(2014•襄阳三十三中月考)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D )A.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我们中考能否取得好成绩的条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