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民革命军(国军)抗战大型战役列表:
蒋介石抗战时期领导的著名大型会战

] 蒋介石抗战时期领导的著名大型会战1、南口战役:1937年8月8日—1937年8月26日(国民党与日军)国军:6万军力伤亡: 1.6万总指挥:汤恩伯日军:7万军力伤亡:1.5万总指挥:板垣征四郎2、淞沪会战:1937年8月13日—1937年11月12日(国民党与日军)国军:75万军力伤亡: 30万总指挥:蒋介石日军:30万军力伤亡:4万总指挥:松井石根备注:国民党每天损失一个师近万人的兵力,像火炉一样有去无回。
3、太原会战:1937年9月11日—1937年11月8日(国民党与日军)国军:58万军力伤亡: 10万总指挥:阎锡山、卫立煌日军:14万军力伤亡: 3万总指挥:寺内寿一、板垣征四郎备注:太原会战包括天镇战役、平型关大捷、忻口战役、娘子关战役、太原保卫战。
4、平型关大捷:1937年9月25(共产党与日军)共军:115师伤亡: 0.1万总指挥:阎锡山、林彪日军:第21旅团伤亡: 0.1万总指挥:板垣征四郎备注:平型关大捷只是太原会战的一部分,并且得到阎锡山第二战区的配合,当时八路军属于阎锡山第二战区管辖。
5、南京保卫战:1937年12月1日—1937年12月13日(国民党与日军)国军:15万军力伤亡: 30万(军民)总指挥:唐生智日军:24万军力伤亡:1万总指挥:松井石根6、徐州会战:1938年1月至1938年5月(国民党与日军)国军:60万军力伤亡: 10万总指挥:李宗仁日军:24万军力伤亡:1.6万总指挥:寺内寿一7、台儿庄战役:1938年3月16日(国民党与日军)国军:第2集团军、第20军团伤亡:0.75万总指挥:李宗仁日军:第5师团、第10师团伤亡:1.1万总指挥:板垣征四郎、矶谷廉介8、兰封会战:1938年5月21日-1938年6月(国民党与日军)国军:第一战区伤亡:10万总指挥:薛岳日军:第14师团伤亡:3.2万总指挥:土肥原贤二9、武汉会战:1938年6月11日-1938年10月25日(国民党与日军)国军:110万军力伤亡:40万总指挥:蒋介石、陈诚日军: 35万军力伤亡:14万总指挥:冈村宁次、畑俊六10、广州战役:1938年10月9日—1938年10月29日(国民党与日军)国军:第12集团军伤亡:1万总指挥:余汉谋、张瑞贵日军:第21军伤亡:0.25万总指挥:古庄干郎11、南昌会战:1939年3月17日- 1939年5月9日(国民党与日军)国军:20万军力伤亡: 51328人总指挥:罗卓英日军:12万军力伤亡:24000人总指挥:冈村宁次备注:国民党第九军区30师团大约4个集团军12、随枣会战:1939年5月1日—1939年5月24日(国民党与日军)国军:22万军力伤亡: 2万总指挥:李宗仁、李品仙日军:11万军力伤亡:1.3万总指挥:冈村宁次13、第一次长沙会战:1939年9月14日-1939年10月(国民党与日军)国军:24万军力伤亡:4万总指挥:薛岳日军:10万军力伤亡:2万总指挥:冈村宁次14、桂南会战:1939年11月13日-1940年10月30日(国民党与日军)国军:15万军力伤亡:2.3万总指挥:白崇禧、陈诚、徐庭瑶日军:10万军力伤亡:0.5万总指挥:久纳诚一备注:由于此次会战调动10个精锐师,未能达到成绩,委员长将陈诚与白崇禧降至二级上将,将第38集团军总司令徐庭瑶与其部下军团、师团都撤职查办。
抗战中国民党军队正面战场的22次大会战

长衡会战(第四次长沙会战)
1944年5月~8月 参战的国民党主要将领:薛岳 方先觉 周 庆 容有略 葛先才 长衡会战是豫湘桂会战的第二部分,豫中 会战的同时,日军开始进攻湖南,打通粤汉 铁路。国民党第10军队在衡阳进行了不可思 议的长达48天的抵抗最后因寡不敌众,衡阳失 守.在这次会战中中日双方公布的日军在长衡 会战中伤亡人数均是6万人,惊人的一致,这是 八年抗战唯一的一次.
桂柳会战
1944年8月~12月10日 参战的国民党主要将领:白崇禧 张发奎 韦 云淞 阚维雍(阵亡) 孙元良 桂柳会战是豫湘桂会战的第三部分,日军 为摧毁大西南的美军空军基地和打通大陆与 越南等东南亚国家交通线,发动桂柳会战。 由 于蒋和桂系之间的矛盾,这次会战国民党兵力 严重不足,导致桂林柳州相继失守,在整个会战 中 日军也付出了伤亡3万余的代价.
抗战中国民党军队 正面战场的22次大会战
森保 ---范鹏珍
抗战中国民党军队正面战场的22次大会战
1.淞沪会战 4.徐州会战
7.随枣会战 2.南京保卫战 5.兰封会战 8.第一次长沙会战
3.太原会战 6.武汉会战
9.桂南会战 12.上高会战
10.枣宜会战
13.晋南会战 16.浙赣会战
11.豫南会战
14.第二次长沙会战 15.第三次长沙会战 17.鄂西会战 18.常德会战
---毛泽东
历 史 意 义
中国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 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各阶级、各民族人民团结起来进行的中华 民族解 放战争。当时国家权力掌握在蒋介石、国民党政府手中。抗 日战争只有发动蒋介石、国民党参加,才可能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 推动全国抗战的开展,才可能有全民族的抗战。没有蒋介石、国民 党的参加,单凭共产党的力量,尽管她的抗日主张无疑是正确的, 是符合中华民族的民族利益的,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也是难以独 立支撑全国抗战大局的。抗战期间,蒋介石虽然没有放弃反共,但 也没有放弃抗战。八年抗战,尽管蒋介石、国民党政府采取消极、 片面的抗战路线,对日妥协退让,但毕竟没有对日投降,总算把抗 日的旗帜扛下来了。从全民族战争的角度看,蒋介石、国民党在抗 战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应当得到客观的、全面的理解。同样,中 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力量的存在和发展,是这场民族解放战争胜利 的基本条件,如果没有这个基本条件,全民族抗战是否能实现,或 者一时实现了,能否坚持下去而不中途夭折,以及中国是否能取得 抗战的最后胜利,就要打一个大问号。
抗战初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四大会战

抗战初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四大会战陕西科技大学附属中学发06《咸阳日报》教育周刊作者宋增安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旨在灭亡中国的全面侵华战争。
日本侵略野心的极度膨胀,不但极大地损害了英美帝国主义的在华利益,更危及到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在中国的统治。
为此,从1937年8月到1938年10月间,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先后组织了四次规模较大的会战,以抗击日军的侵略。
1.淞沪会战卢沟桥事变后,日军占领北平、天津。
日本军部决定:向华北和华东两个方向发动攻击,速战速决,妄图在三个月内灭亡中国。
1937年8月13日,日本企图在十天内“为制中国于死地,以控制上海、南京最重要”的目标,在上海发动了军事进攻,史称“八·一三”事变。
因战争是在上海及其周围地区进行的,所以又称“凇沪会战”。
会战历时三个月,日军动用了海陆空二十余万人,在付出伤亡六万多人的代价后,于11月12日占领上海,淞沪会战结束。
2.太原会战淞沪会战期间,在华北,日军侵入山西,企图夺取太原。
国民政府组织太原会战。
八路军开赴山西参加会战。
八路军一一五师在平型关伏击日军,歼敌千余人,取得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打破了“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国民党军队在山西忻口阻击日军,激战达半月之久,歼敌二万余人。
11月8日,太原失守后,华北战场的正规战争基本结束。
3.徐州会战这是抗战以来历时最长的一次会战,从1937年12月至1938年5月,历时五个多月,双方都投入了数十万兵力,中国军队在台儿庄战役中,消灭日军一万余人。
这是抗战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重创日军精锐部队矶谷师团,并击退从临沂赶来增援的板垣师团一部。
虽然中国官兵在战斗中表现出同仇敌忾、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但终未能阻止装备精良的日军的疯狂攻势。
1938年5月,徐州失守,会战结束。
4.武汉会战1938年6月至10月的武汉会战,是抗战防御阶段中国投入兵力最多、战线最长、牺牲最大的一次战役。
战场遍及安徽、江西、河南、湖北等省。
中国国民革命军(国军)抗战大型战役列表:

中国国民革命军(国军)抗战大型战役列表:1937年卢沟桥事变全面抗战之前:战役名称时间江桥抗战1931年10月-1931年11月淞沪抗战1932年1月-1932年3月长城抗战1933年1月-1933年5月热河抗战1933年2月-1933年2月绥远抗战1936年11月-1936年12月中国国民革命军(国军)抗战大型战役列表:1937年卢沟桥事变全面抗战之后:战役名称时间平津作战1937年7月太原会战1937年10月-1937年11月南口战役1937年9月平型关战役1937年9月(注:由刘茂恩将军第十五军为主力,国军此役歼灭日军主力两万两千余人,历史上有“平型关战役”,而没有共党欺世盗名的“平型关大捷”)忻口战役1937年10月[娘子关战役1937年10月-1937年11月太原保卫战1937年11月淞沪会战1937年8月-1937年11月南京战役1937年12月徐州会战1938年2月-1938年5月台儿庄战役1938年3月-1938年4月兰封会战1938年5月-1938年6月武汉会战1938年8月-1938年10月广州战役1938年10月[南昌会战1939年3月-1939年4月随枣会战1939年5月第一次长沙会战1939年9月-1939年10月桂南会战1939年11月-1940年2月昆仑关战役1939年12月-1940年1月枣宜会战1940年5月-1940年6月豫南会战1941年1月-1941年2月上高会战1941年3月-1941年4月晋南战役1941年5月-1941年6月第二次长沙会战1941年9月-1941年10月第三次长沙会战1941年12月-1942年1月香港保卫战1941年12月滇湎路战役1942年3月-1942年9月浙赣战役1942年5月-1942年8月鄂西会战1943年5月-1943年6月常德会战1943年11月-1943年12月豫湘桂会战1944年4月-1944年12月豫中会战1944年4月-1944年6月[长衡会战1944年5月-1944年8月第四次长沙会战1944年5月-1944年6月衡阳保卫战1944年6月-1944年8月桂柳会战1944年8月-1944年12月缅北滇西战役1943年10月-1945年3月密支那战役1944年5月-1944年8月[ 转自铁血社区/ ]强渡怒江战役1944年6月-1944年7月湘粤赣战役1945年1月-1945年2月豫西鄂北会战1945年3月-1945年5月湘西会战1945年4月-1945年6月桂柳反攻战役1945年4月-1945年8月国军抗日殉国将官名单(师级以上)佟麟阁上将(追授),29军副军长1937、7、28北京南苑赵登禹上将(追授),132师师长1937、7、28北京南苑郝梦龄上将,9军军长1937、10、16山西忻口刘家麒中将,54师师长1937、10、16山西忻口吴克仁中将,67军军长1937、11、9上海松江高志航空军少将,驱逐司令1937、11、21河南周家口[夏国章中将,172师副师长1937、11、21浙江湖州吴国璋中将,75师副师长1937、11、26浙江湖州饶国华上将,145师师长1937、11、30安徽广德(自杀)肖山令中将,宪兵副司令1937、12、12江苏南京姚中英少将,156师参谋长1937、12、12江苏南京司徒非少将,160师参谋长1937、12、12江苏南京[刘震东中将,第五战区第二路游击司令1938、2、22山东莒县王铭章上将(追授),122师师长1938、3、17山东藤县邹绍孟少将,124师参谋长1938、3、17山东藤县赵渭滨少将,122师参谋长1938、3、17山东藤县范庭兰少将,豫北别动队第五总队总队长1938、3、28河南修武刘桂五少将,骑兵第六师师长1938、4、22内蒙黄油干子[ 转自铁血社区http://bbs.ti e周元中将,173师副师长1938、5、9山东蒙城李必蕃中将,23师师长1938、5、14山东菏泽(自杀)黄启东少将,23师参谋长1938、5、14山东菏泽(自杀)付忠贵少将,鲁北游击司令1938、9、23山东冯安邦中将,42军军长1938、11、3湖北襄阳林英灿少将,152师副师长1938、1、13广东清远李国良中将,军训部辎重总监1939、3、7陕西西安[张?行中将,第一战区副参谋长1939、3、7陕西西安王禹九少将,79军参谋处长1939、3、26江西高安陈安保中将,29军军长1939、5、6江西龙里张唐聚五少将,东北游击司令1939、5、18河北平台山韩炳宸少将,山东第十三区保安副司令1939、1、9山东莱阳马玉仁中将,江苏第一路游击司令1940、1、3江苏望乡台[丁炳权中将,197师师长1940、1、25江西武宁郑作民中将,2军副军长1940、2、3广西昆仑钟毅中将,173师师长1940、5、9湖北苍台(自杀)张自忠上将(追授),33集团军总司令1940、5、16湖北南瓜店张敬少将,33集团军高参1940、5、16湖北南瓜店戴民权中将,豫南游击第五纵队司令1940、5河南遂平王竣中将,新27师师长1941、5、9山西台寨梁希贤少将,新27师副师长1941、5、9山西台寨(自杀)陈文杞少将,新27师参谋长1941、5、9山西台寨唐淮源上将,3军军长1941、5、12山西县山寸性奇中将,12师师长1941、5、13山西毛家湾金崇印少将,17军参谋长1941、9、16山西横水镇石作衡中将,70师师长1941、9、6山西绛县赖传湘中将,190师副师长1941、9、24湖南梁家段朱实夫少将,新3师副师长1941、9、25甘肃李翰卿中将,57师步兵指挥官1941、9、27江西上高武士敏中将,98军军长1941、9、29山西东峪朱士勤中将,暂30师师长1942、5、4山东潘庄郭子斌少将,暂30师副师长1942、5、4山东潘庄戴安澜中将,200师师长1942、5、26缅甸茅邦村王凤山少将,暂45师师长1942、6、23山西张翁村胡义宾少将,96师副师长1942、7缅甸埋通张庆澍少将,鲁苏战区高参1942、8山东唐王山周复中将,鲁苏战区政治部主任1943、2、21山东城顶山[张少舫少将,113师参谋长1943、2、21山东城顶山高道先少将,山东铁道破坏总队长1943、5山东江春炎少将,114师参谋长1943、7、4山东邹县彭士量中将(追授),暂5师师长1943、11、15湖北石门许国璋中将,150师师长1943、11、21湖北诹市(自杀)孙明瑾中将,预10师师长1943、12、1湖南常德[卢广伟少将,骑8师副师长1944、5、5安徽颖上李家钰上将,36集团军总司令1944、5、21河南秦家坡陈绍堂少将,104师步兵指挥官1944、5、21河南秦家坡周鼎铭少将,36集团军副官处长1944、5、21河南秦家坡王剑岳少将,8师副师长1944、6、10河南灵宝王甲本中将,79军军长1944、9、7湖南东安[阚维雍中将,131师师长1944、11、10广西桂林(自杀)陈济恒中将,桂林防守司令部参谋长1944、11、10广西桂林(自杀)吕旃蒙少将,31军参谋长1944、11、10广西桂林齐学启中将,38师副师长1945、5、13缅甸仰光胡旭盱少将,第三战区第一突击队司令1945、6浙江孝丰抗日战争中在中国被国军击毙的日军将领[1。
22次大会战

22次大会战抗日战争中正面战场的22次大型会战一张图读完,抗日战争中,正面战场的22次大型会战。
1、淞沪会战从1937年8月13日到11月11日,日方投入20余万人,中方投入80余万人。
淞沪会战将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由局部战争提升为全面战争,双方不宣而战。
是抗战中第一场大会战,同时也是规模最大、最惨烈的一场会战。
双方伤亡统计为日方6万余人,中方33余万人。
战役结果中方撤出上海地区。
中方虽然付出了惨烈的代价,但也同时灭亡了日方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昭示了中华民族誓死不屈的决心。
2、南京会战从1937年12月1日开始到12月13日,日方军队大约在20万人左右,中方不足15万人。
战役结束日军占领南京城,日方伤亡合计约1.2万人,中方军队损失约5万人。
但始料不及的是南京城的失手引发后面达数月之久的南京大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军民死亡30余万人,不但在中国历史,就是在世界人类的文明史上,也是惨绝人寰的。
3、太原会战太原会战是1937年9月到11月之间,中国军队在华北战场进行的大规模防御战。
包括了平型关、忻口、娘子关等战役及太原保卫战。
是华北战场在抗战初期规模最大、时间最长也是战绩最突出的战役。
中方参战部队28万人,死伤近13万人,日方投入14万人,死伤2.7万人。
11月8日,太原城破,双方巷战,至21时左右,中方军队撤出太原。
4、徐州会战1938年初,日军为了打通了津浦线,采取南北对进的方式夹击徐州。
整个战役从一月持续到五月,以三四月之间进行的台儿庄战役最为著名,史称台儿庄大捷,歼敌一万余人。
整个战役中方参战60万人左右,损失约十万人,日方参战24万余人,伤亡26000余人。
5月下旬,中国军队陆续撤往皖西豫南等地,6月9日,为阻止日军前进,蒋介石下令炸开花园口黄河大堤,日军沿黄泛区以东撤退,战役结束。
徐州会战迟滞了日军进攻,为武汉会战赢得了时间。
5、兰封会战兰封会战既是徐州会战的一个分支,也是武汉会战的发端。
关于抗战8年国军正面战场的22次大会战!敬礼!

关于抗战8年国军正面战场的22次大会战!敬礼!1945年12月,湖南衡阳。
一年前发生的衡阳血战,使得这座城市满目疮痍。
人们穿过的街道已经被彻底摧毁。
流离失所的民众,回到家时看见的是一片废墟,一年后,他们将遭受严重的特大饥荒,光是衡阳就饿死了9万人。
抗日战争,国军22次会战概况:淞沪会战:1937年8月13日——11月12日,淞沪会战,国民党军60万对付日军20万,国军惨败,从上海至南京沿途溃败300公里,丢失数十座城镇,至少30万人遭日军屠杀,史称“长三角大屠杀”。
太原会战:1937年9月11日——11月8日,太原会战,国民党军58万对付日军14万,国军惨败,死伤10万余人,山西太原等城镇被日军占领。
抗战期间,山西省辖105个县,只有2个县没有被日军占领。
南京保卫战:1937年12月1日——12月13日,南京保卫战,国民党军15万对付日军7万,国军惨败,南京城被日军占领,其后屠城一个月,南京降卒军民被杀30万人,史称“南京大屠杀”。
徐州会战:1938年1月26日——5月21日,徐州会战,国民党军60万对付日军24万,国军惨败,伤亡6.5万余人,主力被迫撤退至河南省。
兰封会战:1938年5月21日——6月29日,兰封会战,国民党军15万对付日军8万,国军惨败,伤亡10万余人。
为阻挡日军进攻,国民党军于6月9日挖开黄河花园口大堤,造成黄河溃决泛滥,淹死下游百姓89万人,迁徙流民上千万,史称“花园口惨案”。
武汉会战:1938年6月11日——10月25日,武汉会战,国民党军110万对付日军35万,国军惨败,伤亡40万余人。
武汉、广州被日军占领,国民党海军全军覆没。
随枣会战:1939年5月1日——5月**,随枣会战,国民党军22万对付日军11万,双方战和,恢复战前态势,国军伤亡2万余人,日军伤亡1万余人。
第一次长沙会战:1939年9月14日——10月14日,第一次长沙会战,国民党军24万对付日军12万,双方战和,恢复战前态势,国军伤亡4万余人,日军伤亡1万余人。
中国抗战中的24次会战

中国抗战中的24次会战中国抗战中的24次会战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共组织会战24次。
会战指双方投入兵力总计逾20万的作战(武汉会战规模最大,双方投入兵力总计逾140万)。
此外,1933年国民政府组织的长城抗战——6年局部抗战中规模最大的作战,亦为会战级的作战。
中国抗战中的24次会战为:1.淞沪会战(1937年8月13日—11月12日)2.涿保会战(1937年9月14日—9月24日)3.太原会战(1937年9月11日—11月8日)4.南京会战(1937年12月1日—12月13日)5.徐州会战(1938年1月—5月)6.武汉会战(1938年6月—10月)7.南昌会战(1939年3月17日—5月9日)8.随枣会战(1939年5月1日—5月24日)9.第一次长沙会战(1939年9月—10月)10.桂南会战(1939年11月—1940年1月)11.枣宜会战(1940年5月1日—6月18日)12.豫南会战(1941年1月30日—3月1日)13.晋南会战(1941年5月7日—5月27日)14.第二次长沙会战(1941年9月17日—10月9日)15.第三次长沙会战(1941年12月24日—1942年1月15日)16.浙赣会战(1942年5月—9月)17.鄂西会战(1943年5月—6月)18.缅北滇西会战(1943年10月—1945年3月)19.常德会战(1943年11月2日—12月20日)20.豫中会战(1944年4月17日—6月19日)21.长衡会战(1944年5月—8月)22.桂柳会战(1944年9月—12月)23.豫西鄂北会战(1945年3月21日—5月29日)24.湘西会战(1945年4月9日—6月7日)上述会战极大地消耗了日本的军力和国力。
中国抗日将士以低劣武器装备和血肉之躯奋勇抗击强敌,其坚韧拼搏、忠勇牺牲,可歌可泣。
中国抗日卫国战争十大著名战役

中国抗日卫国战争十大著名战役第一战役:淞沪会战(先后两次,中日双方参战部队累计高达100万人次,战争场面规模宏大,号称东方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方几乎出动了国民革命军的所有精锐部队,蒋介石亲自指挥全局作战。
由于双方均是大兵团作战,武器以重装备为主,故双方均伤亡惨重,故战场被称为人血磨房和绞肉机)第二战役:徐州会战(双方参战兵力达几十万人,在鲁南和苏北地区反复拉锯作战,其中,国军在李宗仁、白崇禧的指挥下取得了著名的台儿庄大捷,一战击溃日军两大精锐师团的合围)第三战役:太原会战(包括忻口战役、太原战役、娘子关战役和平型关战役等一系列战事,国民党部队损失极为惨重,两名军长阵亡,最后太原失守,但却坚持贯彻了国民政府以时间换空间的战略意图)第四战役:武汉会战(先后两个阶段,中日双方参战部队高达100万人次,日军纠集十二个师团,配合海军陆战队及飞机五百架分四路进攻武汉。
国民政府则调集陆海空三军,计有战舰40余艘,飞机100余架,陆军110个师总兵力约120万人。
中方主帅蒋介石亲自坐镇武汉直接指挥,并亲自到广播电台发表了悲壮的讲话:“中国人民和政府已被日本侵略者欺侮压迫到最后限度,中国军队为了民族之生存,决心在武汉地区与日军决一死战。
抗战爆发以来,已经作战的经历,足以证明在阵地战上我军力量之坚强,将士作战之勇敢无畏。
”同时,蒋介石在保卫武汉各部官长会议上,一再要求各高级将领务“抱必死的决心……与士兵共患难同生死……虽天崩地裂,此志不移”。
并制定了“此次保卫武汉,当取韧性,无论攻取进退,皆可立于主动之地位,而决不能陷于被动形势” 的战略决策……详见蒋介石日记)第五战役:长沙会战(先后进行了三次,中日双方参战兵力达几十万人次,战斗空前惨烈,双方均动用了飞机、大炮和坦克,双方均损失惨重,在会战前夕,意外地发生长沙大火,使“焦土抗战” 不幸成为了严酷的现实)第六战役:上高会战(总指挥薛岳,副总指挥罗卓英,参战主力74军王耀武、张灵甫部队取得万家岭大捷,几乎全歼日军松蒲106师团,是一次完胜日军的大战役,为74军赢得抗日铁军的称谓)第七战役:滇缅会战(1944年初,中国远征军和驻印军在滇缅边境、即缅北进行反攻,全歼日军两个师团,重创日军两个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国民革命军(国军)抗战大型战役列表:1937年卢沟桥事变全面抗战之前:战役名称时间江桥抗战1931年10月-1931年11月淞沪抗战1932年1月-1932年3月长城抗战1933年1月-1933年5月热河抗战1933年2月-1933年2月绥远抗战1936年11月-1936年12月中国国民革命军(国军)抗战大型战役列表:1937年卢沟桥事变全面抗战之后:战役名称时间平津作战1937年7月太原会战1937年10月-1937年11月南口战役1937年9月平型关战役1937年9月(注:由刘茂恩将军第十五军为主力,国军此役歼灭日军主力两万两千余人,历史上有“平型关战役”,而没有共党欺世盗名的“平型关大捷”)忻口战役1937年10月[娘子关战役1937年10月-1937年11月太原保卫战1937年11月淞沪会战1937年8月-1937年11月南京战役1937年12月徐州会战1938年2月-1938年5月台儿庄战役1938年3月-1938年4月兰封会战1938年5月-1938年6月武汉会战1938年8月-1938年10月广州战役1938年10月[南昌会战1939年3月-1939年4月随枣会战1939年5月第一次长沙会战1939年9月-1939年10月桂南会战1939年11月-1940年2月昆仑关战役1939年12月-1940年1月枣宜会战1940年5月-1940年6月豫南会战1941年1月-1941年2月上高会战1941年3月-1941年4月晋南战役1941年5月-1941年6月第二次长沙会战1941年9月-1941年10月第三次长沙会战1941年12月-1942年1月香港保卫战1941年12月滇湎路战役1942年3月-1942年9月浙赣战役1942年5月-1942年8月鄂西会战1943年5月-1943年6月常德会战1943年11月-1943年12月豫湘桂会战1944年4月-1944年12月豫中会战1944年4月-1944年6月[长衡会战1944年5月-1944年8月第四次长沙会战1944年5月-1944年6月衡阳保卫战1944年6月-1944年8月桂柳会战1944年8月-1944年12月缅北滇西战役1943年10月-1945年3月密支那战役1944年5月-1944年8月[ 转自铁血社区/ ]强渡怒江战役1944年6月-1944年7月湘粤赣战役1945年1月-1945年2月豫西鄂北会战1945年3月-1945年5月湘西会战1945年4月-1945年6月桂柳反攻战役1945年4月-1945年8月国军抗日殉国将官名单(师级以上)佟麟阁上将(追授),29军副军长1937、7、28北京南苑赵登禹上将(追授),132师师长1937、7、28北京南苑郝梦龄上将,9军军长1937、10、16山西忻口刘家麒中将,54师师长1937、10、16山西忻口吴克仁中将,67军军长1937、11、9上海松江高志航空军少将,驱逐司令1937、11、21河南周家口[夏国章中将,172师副师长1937、11、21浙江湖州吴国璋中将,75师副师长1937、11、26浙江湖州饶国华上将,145师师长1937、11、30安徽广德(自杀)肖山令中将,宪兵副司令1937、12、12江苏南京姚中英少将,156师参谋长1937、12、12江苏南京司徒非少将,160师参谋长1937、12、12江苏南京[刘震东中将,第五战区第二路游击司令1938、2、22山东莒县王铭章上将(追授),122师师长1938、3、17山东藤县邹绍孟少将,124师参谋长1938、3、17山东藤县赵渭滨少将,122师参谋长1938、3、17山东藤县范庭兰少将,豫北别动队第五总队总队长1938、3、28河南修武刘桂五少将,骑兵第六师师长1938、4、22内蒙黄油干子[ 转自铁血社区http://bbs.tie 周元中将,173师副师长1938、5、9山东蒙城李必蕃中将,23师师长1938、5、14山东菏泽(自杀)黄启东少将,23师参谋长1938、5、14山东菏泽(自杀)付忠贵少将,鲁北游击司令1938、9、23山东冯安邦中将,42军军长1938、11、3湖北襄阳林英灿少将,152师副师长1938、1、13广东清远李国良中将,军训部辎重总监1939、3、7陕西西安[张?行中将,第一战区副参谋长1939、3、7陕西西安王禹九少将,79军参谋处长1939、3、26江西高安陈安保中将,29军军长1939、5、6江西龙里张唐聚五少将,东北游击司令1939、5、18河北平台山韩炳宸少将,山东第十三区保安副司令1939、1、9山东莱阳马玉仁中将,江苏第一路游击司令1940、1、3江苏望乡台[丁炳权中将,197师师长1940、1、25江西武宁郑作民中将,2军副军长1940、2、3广西昆仑钟毅中将,173师师长1940、5、9湖北苍台(自杀)张自忠上将(追授),33集团军总司令1940、5、16湖北南瓜店张敬少将,33集团军高参1940、5、16湖北南瓜店戴民权中将,豫南游击第五纵队司令1940、5河南遂平王竣中将,新27师师长1941、5、9山西台寨梁希贤少将,新27师副师长1941、5、9山西台寨(自杀)陈文杞少将,新27师参谋长1941、5、9山西台寨唐淮源上将,3军军长1941、5、12山西县山寸性奇中将,12师师长1941、5、13山西毛家湾金崇印少将,17军参谋长1941、9、16山西横水镇石作衡中将,70师师长1941、9、6山西绛县赖传湘中将,190师副师长1941、9、24湖南梁家段朱实夫少将,新3师副师长1941、9、25甘肃李翰卿中将,57师步兵指挥官1941、9、27江西上高武士敏中将,98军军长1941、9、29山西东峪朱士勤中将,暂30师师长1942、5、4山东潘庄郭子斌少将,暂30师副师长1942、5、4山东潘庄戴安澜中将,200师师长1942、5、26缅甸茅邦村王凤山少将,暂45师师长1942、6、23山西张翁村胡义宾少将,96师副师长1942、7缅甸埋通张庆澍少将,鲁苏战区高参1942、8山东唐王山周复中将,鲁苏战区政治部主任1943、2、21山东城顶山[张少舫少将,113师参谋长1943、2、21山东城顶山高道先少将,山东铁道破坏总队长1943、5山东江春炎少将,114师参谋长1943、7、4山东邹县彭士量中将(追授),暂5师师长1943、11、15湖北石门许国璋中将,150师师长1943、11、21湖北诹市(自杀)孙明瑾中将,预10师师长1943、12、1湖南常德[卢广伟少将,骑8师副师长1944、5、5安徽颖上李家钰上将,36集团军总司令1944、5、21河南秦家坡陈绍堂少将,104师步兵指挥官1944、5、21河南秦家坡周鼎铭少将,36集团军副官处长1944、5、21河南秦家坡王剑岳少将,8师副师长1944、6、10河南灵宝王甲本中将,79军军长1944、9、7湖南东安[阚维雍中将,131师师长1944、11、10广西桂林(自杀)陈济恒中将,桂林防守司令部参谋长1944、11、10广西桂林(自杀)吕旃蒙少将,31军参谋长1944、11、10广西桂林齐学启中将,38师副师长1945、5、13缅甸仰光胡旭盱少将,第三战区第一突击队司令1945、6浙江孝丰抗日战争中在中国被国军击毙的日军将领[1。
林大八,陆军少将,1932/03/01,毙于上海。
2。
仓永辰治,陆军少将,1937/08/29,毙于上海吴淞。
3。
家纳治雄,陆军少将,1937/10/11,毙于上海。
4。
浅野嘉一,陆军少将,1937/11/14,战伤毙命天津。
12。
田路朝一,陆军中将,1939/06/17毙于安徽南部。
13。
小林一男,陆军少将,1939/12/21毙于内蒙古安北。
14。
中村正雄,陆军中将,1939/12/25毙于广西昆仑关。
15。
秋山静太郎,陆军少将,1940/01/23毙于山东。
16。
左藤谦,陆军少将,1940/03/02毙于江西潘阳湖。
17。
木谷资俊,陆军中将,1940/03/20毙于江西。
18。
水川伊夫,陆军中将,1940/03/22毙于内蒙古五原。
19。
前田治,陆军中将,1940/05/23毙于山西晋城。
20。
藤堂高英,陆军中将,1940/06/03毙于江西瑞昌。
21。
大冢彪雄,陆军中将,1940/08/05毙于晋东南。
22。
井山官一,陆军少将,1940/10/16毙于湖北宜昌。
23。
大角芩生,海军大将,1941/02/05坐机于广东中山被击毁。
24。
须贺彦次郎,海军中将,1941/02/05坐机于广东中山被击毁。
25。
上田胜,陆军少将,1941/05/13毙于山西中条山。
26。
山县业一,陆军中将,1941/12/25毙于安徽。
27。
酒井直次,陆军中将,1942/05/28毙于浙江南溪。
28。
冢田攻,陆军大将,1942/12/18毙于安徽太湖。
29。
藤原武,陆军少将,1942/12/18毙于安徽太湖。
30。
浅野克己,陆军少将,1943/05毙于广东东江。
31。
仁科馨,陆军少将,1943/06/01毙于湖南。
32。
黑川邦辅,陆军少将,1943/06/28毙于云南。
33。
布上照一,陆军少将,1943/11/23毙于湖南常德。
34。
中?护一,陆军少将,1943/11/25毙于湖南常德。
35。
下川义忠,陆军中将,1944/04/19毙于湖北应城。
36。
横山武彦,陆军中将,1944/06/11毙于浙江龙游。
37。
木村千代太,陆军中将,1944/06/11毙于河南。
38。
和尔基隆,陆军少将,1944/07/21毙于湖南衡阳。
39。
大桥彦四郎,陆军少将,1944/07/25毙于湖南长衡会战。
40。
左治直影,陆军少将,1944/07/27毙于湖北荆州。
41。
志摩源吉,陆军中将,1944/08/06毙于湖南衡阳。
42。
藏重康美,陆军少将,1944/08/16毙于云南腾冲。
43。
南野丰重,陆军少将,1944/09/08毙于云南芒市。
44。
与野山寿,陆军少将,1945/02/09毙于华中。
45。
山县正乡,海军大将,1945/03/07毙于浙江椒江5。
加藤仁太郎,海军少将,1938/07/31毙于长江下游。
6。
杵春久藏,陆军少将,1938/08/02毙于山西运城。
7。
饭冢国五郎,陆军少将,1938/09/03毙于江西德安。
8。
小笠原数夫,陆航中将,1938/09/04坐机于湖北孝感被击毁。
10。
饭野贤十,陆军少将,1939/03/22毙于南昌。
]11。
山田喜藏,陆军少将,1939/05/12毙于湖北大洪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