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中各大战场的各个著名战役

合集下载

抗战中的重大战役

抗战中的重大战役
徐州地区作战情况1938年(中华民国二十七年)1~6月,中国军队以徐州为中心 的广大地区抗击日军进攻的重要战役。 1937年12月,侵略华东的日军占领南京后,北渡长江,进至明光(今安徽嘉山)、 池河镇之线;侵略华北的日军,从青城、济阳间南渡黄河占领济南后,进至济宁、 蒙阴、青岛之线。 日军为打通津浦铁路,使南北日军联成一片,先后集中8个师团、5个旅团(支 队),约24万人,于1938年1 月下旬开始南北对进,夹击华东战略要地徐州。中 国第 5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12个集团军和军团约60万人防守徐州地区:主力 集中于徐州以北,抗击北线日军南犯;一部兵力部署于津浦铁路南段,阻止南线 日军北进。
抗日战争中重大战役
1937年—1945年
重大战役一览表
1937年8月至11月 淞沪会战
1937年12月
1938年2月至5月
南京保卫战
徐州会战
1938年8月至10月
1939年9月至1942年1月
武汉会战
三次长沙会战
1940年5月1日至6月18日
1940年8月至1941年1月
枣宜会战
百团大战
淞沪会战-被日军载入史册的惨烈战争
尤其是第三次长沙保卫战取得胜利之后,蒋 介石趁机要求英美放弃其在华的不平等条约
尤其是第三次长沙保卫战取得胜利之后,蒋 介石趁机要求英美放弃其在华的不平等条约
1942年,英美宣布主动取消其 在华的不平等条约
意义
为同盟国赢取了反法西斯战争的第一场胜仗
大大鼓舞了反法西斯人们的斗志
百团大战
抗日战争时期在 抗日根据地,由于 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在日本 侵华的战略要地 华北的发展日渐壮大,日本军队在1939年夏季,集 中了分散在 长城、华北、东北的部分军队,以铁路、公路等交通线 为依托,对华北地区的抗日力量连续发动大规模扫荡,并在荒原挖 沟筑堡试图阻碍抗日力量的进攻,实行“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 据点为锁”的“ 囚笼政策”,借此控制并逐渐缩小抗日力量。但 1939、1940夏季两次扫荡,将集中于华北地区30余万日军、满洲国 军队的分布点不断增加,力量分散,这对华北地区的八路军集中优 势力量展开大规模进攻提供了有利条件

抗日战争有哪几场重要战役

抗日战争有哪几场重要战役

抗⽇战争有哪⼏场重要战役 抗⽇战争中每⼀场战役对于我们中国来来说都⾮常重要,下⾯是⼩编整理的关于抗⽇战争有哪⼏场重要战役,希望能够帮到⼤家。

抗⽇战争——武汉保卫战 武汉是平汉,粤汉两铁路的衔接点,⼜是东西南北⽔陆交通的枢纽,战略地位⼗分重要,⾃南京失守后,这⾥成了全国政治、军事和经济、⽂化的中⼼。

⽇本侵略者妄图攻占武汉,控制中原,进⽽⽀配整个中国。

1938年6⽉后,中⽇双⽅在武汉外围展开⼤战,⽇军以华中派谴军司令⽕⽥俊六为总指挥,分兵5路进犯,另派波⽥⽀队及海军陆战队协同海军第3舰队沿长江西上。

我军为保卫武汉,由第9战区司令陈诚指挥,依托幕⾩⼭、九宫⼭、庐⼭等⼭脉构筑陆地防守;在江北,由第5战区司令李宗仁指挥,依托⼤别⼭、富⾦⼭等⼭脉构筑陆地防守;并在马当、湖⼝、武⽳和⽥家镇等江防要塞设防。

1938年6⽉11⽇,⽇军溯长江西上,进攻安庆,拉开了武汉会战的序幕。

7⽉26⽇,⽇军攻陷九江,我军第29军团退守庐⼭两侧,全歼⽇军第145联队。

10⽉上旬,薛岳兵团⼜歼敌4个联队,挫败⽇军突破南浔路的企图。

在长江以南、长江沿线和长江以北地带,皖西及豫东南等各战场,我军官兵英勇抵抗,在马当、瑞昌、万家岭、马头镇、⽥家镇、固始等战⽃中,将⼠浴⾎奋战,但由于我⽅单纯防御,逐次使⽤兵⼒,防线⼀再被攻破。

我军于10⽉25⽇撤出武汉。

武汉会战历时4个半⽉,战线⼤到皖、豫、赣、鄂4省数千⾥地,双⽅投⼊兵⼒之多,战线之长,时间之久,规模之⼤,是抗战中任何战役所不能⽐拟的。

会战后,⽇军由于战线延长,兵⼒与资源不⾜,不得不放弃"速战速决"的企图,抗⽇战争逐渐进⼊相持阶段。

抗⽇战争——淞沪会战 淞沪会战⾃1937年8⽉13⽇晨,⽇军以⽇租界和黄浦江上的军舰为基地,向闸北⼀带进⾏炮击,我军奋起还击开始,⾄11⽉12⽇我军西撤结束。

这次战役,⽇军以松井⽯根⼤将为总司令,先后投⼊陆海空与特种兵部队近30万⼈,动⽤舰船130余艘、飞机400余架、战车300余辆,,狂妄地宣称1个⽉内占领上海。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著名战役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著名战役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著名战役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抗日战争是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中国人民进行的8年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也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整个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队共进行大规模和较大规模的会战22次,重要战役200余次,大小战斗近20万次。

在这其中就有许多著名的战役。

在抗日第一阶段,即从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的战略防御阶段。

国民党表现了一定的抗日积极性,先后进行了平津会战、淞沪会战、忻口会战、徐州会战、太原会战、武汉会战等重要战役。

其中的淞沪会战又称作“八·一三淞沪战役”,这场战役是中国抗日战争中第一场重要战役,也是抗日战争中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战役,前后共历时3个月,日军投入9个师团和2个旅团30万余人,宣布死伤4万余人;中国军队投入75个师和9个旅75余万人,自己统计死伤33万人;至1937年11月12日上海沦陷,淞沪会战结束。

由于国民革命军战略不当,武器装备落后,在付出33万多人的巨大损失后,最终被迫匆忙撤退,并直接导致了南京会战的失利。

在这场战役中中国军队损失惨重,但是日军在上海浴血缠斗三个月,才勉强攻下国军的阵地,已经使得世界各国对于中国的抗日实力与决心,产生刮目相看的态度,而日军久战未胜,日本的民心士气,则出现了怀疑与困惑。

日本几乎已经可以确定,无法在短期内结束与中国的战争,那么日本就将面临其战略最大的致命弱点,就是日本缺乏战争与民生的资源,根本经不起长期的消耗,一旦它无法在中国战场上达成速战速决,那么最后的溃败,也就成为日本无法避免的命运了。

而在淞沪会战惊心动魄的三个月当中,全中国上下凝聚出了一个共识,就是为了抵抗日本的侵略,中国“纵使战到一兵一枪,亦绝不终止抗战。

”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为悲壮的决定,整个民族决心以全面的牺牲来面对历史危机的挑战。

抗日战争的战场中国各地的战斗与抵抗

抗日战争的战场中国各地的战斗与抵抗

抗日战争的战场中国各地的战斗与抵抗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艰苦卓绝的战争。

在这场战争中,中国各地都展开了激烈的战斗与抵抗,为保卫国家独立和民族尊严做出了巨大贡献。

一、东北抗日战场东北是抗日战争的重要战场之一,也是日本侵略的主要目标。

在这片土地上,中国军民开展了顽强抵抗。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占领了沈阳,开始对东北地区进行残酷统治。

如长春“九一八”战斗,中国军民与日本侵略军展开了激烈对抗,表现出顽强的抵抗精神。

二、华北抗日战场华北地区是抗日战争的另一个重要战场。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侵略军进攻中国,占领了北平(今北京)和天津等地。

但是,中国军民并没有屈服,他们组织了各种游击队和抗日义勇军,在华北地区发动了大量的抵抗战斗。

如淞沪战役,中国军民与日军进行了顽强的搏斗,最终取得了胜利。

三、华东抗日战场华东地区也是抗日战争的重要战场之一。

日本侵略军逐渐占领了山东、江苏和浙江等地。

在这片土地上,中国军民英勇奋战,组织了一系列的抵抗行动。

如淞沪抗战期间,中国军民奋起抵抗,与日本侵略军进行了浴血奋战,捍卫了华东地区的抗战前线。

四、西南抗日战场西南地区也是抗日战争的重要战场。

在抗日战争初期,日本侵略军占领了贵州、云南等地。

中国军民在西南地区组织了大规模的游击战,展开了与日本侵略军的抵抗。

例如,贵州人民在抵抗日本侵略军的过程中,表现出了顽强的抗战精神。

五、华南抗日战场华南地区也是抗日战争的重要战场。

日本侵略军占领了广州等地,对华南地区进行统治。

然而,中国军民并没有屈服,他们组织了大规模的游击战,展开了抵抗。

如长沙会战,中国军民与日本侵略军进行了顽强搏斗,为抗战做出了重要贡献。

总结:抗日战争的战场遍布中国各地,每个地方都有中国军民进行了艰苦的战斗与抵抗。

尽管面对敌强我弱的局面,中国军民依然坚决顽强地抗击日本侵略军,表现出了坚定的意志和顽强的抗战精神。

他们的奉献和牺牲,为保卫中国的独立和民族尊严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抗日战争三大阶段

抗日战争三大阶段

“签字场景”
Q
:对于中国的抗战胜利,日本人认为他们是被美国人打败的。这种观点
正确吗?
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
Q
:原因?
现在的日本青年想要正确理解 近现代史的意愿并不强烈。相 反,对过去的战争漠不关心的 青年正在增加。因为日本不能 正确评价和理解被中国人民的 抗日战争所打败一事,导致战 后日本以及日本人对中国观念 极其淡薄。
抗 日 战 争 中 的 著 名 战 役
卢沟桥事变 (七七事变,1937年7月) 太原会战 (1937年10月-1937年11月)
平型关战役 (1937年9月)
淞沪会战 (1937年8月-1937年11月) 南京战役 (1937年12月) 徐州会战 (1938年2月-1938年5月) 台儿庄战役 (1938年3月-1938年4月)
“平型关战斗中,115师某部 的机枪阵地”
第二阶段:
从1938年10月至1943年12月,是战略相持 阶段。随着战局的扩大,战线的延长和长期 战争的消耗,日军的财力、物力、兵力严重 不足,已无力再发动大规模的战略进攻。敌 后游击战争的发展和抗日根据地的扩大,使 日军在其占领区内只能控制主要交通线和一 些大城市,广大农村均控制在以八路军、新 四军为主的中国军队手中。1938年9月,中 国共产党召开了六届六中全会,毛泽东提出 了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问题,批 判和克服了王明的右倾机会主义路线,坚持 了独立自主的原则,保证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进行。在此阶段,日本的侵华方针有了重大 变化:逐渐将其主要兵力用于打击在敌后战 场的八路军和新四军,而对国民党政府则采 取以政治诱降为主的方针。
日本侵略军集中了大部分兵力和几乎全部伪军, 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了残 酷的“大扫荡”。抗日根据地军民开展了艰苦的斗 争,坚决地进行反“扫荡”、反“蚕食”斗争,敌后 战场逐渐成为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场。在日本政 府的诱降下,国民政府内亲日派头子汪精卫公 开投降。1940年3月,他在南京成立了伪国民 政府,组织伪军,协同日本侵略军进攻抗日根 据地。同时,国民党的反共倾向也日渐增长, 蒋介石采取“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掀起 了三次反共高潮,妄图消灭共产党和敌后抗日 根据地。中国共产党坚持“发展进步势力,争取 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方针,领导解放区 军民一面抗击日伪军的“大扫荡”,一面打退了国 民党的三次反共高潮,巩固和发展了抗日根据 地。至1943年12月,日军在兵力严重不足的情 况下,被迫收缩战线,华北方面军停止向抗日 根据地的进攻。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6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6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

场景一:日本鬼子又来了?
黄山一旅游景区上演鬼子进村:游客或演员穿着日军军服,挥舞着大刀, 几个 女子扮演的“村姑”在 “鬼子”的押送之下朝前走。也有身着日军军服的人用 迫击炮“实战”演示日军攻击村庄的场景,现场的游客们都是一脸笑意。
场景二:黑龙江省方正县为“日本拓荒团”死亡人员立碑
为了吸引日本相关企业在该地投资,黑龙江省方正县投资约70万元人民币,为 “日本拓荒团”死亡人员立碑 。
C 些数字主要说明 ( )
A.正面战场抗击了绝大部分日军 B.国民党参战是抗战胜利的重要保证 C.国民党军队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大牺牲 D.军人英勇杀敌与政府消极抵抗形成鲜明对照
4、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
灭是在( B)
A.台儿庄战役 B.武汉会战
C.第三次长沙会战 D.豫湘桂战役
5、国民党军队在豫湘桂战场大溃退的主要原
一、台儿庄战役 二、武汉会站 三、第三次长沙会战
三、武汉会站
1938年,
日军集结40 多万兵力进 攻武汉,为 保卫大武汉, 中国军队共 部署100多 万人参战
万家岭大捷
江西万家岭战役消灭日军9000余人 但是,整个战场形势对中国不利,为避免更大损 失,1938年10月中国军队撤出武汉。 武汉会战意义:武汉会战历时4个多月,日本企图 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血色记忆——抗战大事记
国民党抗战 正面战场
中国社会各 阶层抗战
共产党抗战 敌后战场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1.知道正面战场的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及第 三次长沙会战的基本史实;正确分析理解正面 战场的抗战。 2.感悟中国军人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英雄事 迹,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抗日战争的著名战役

抗日战争的著名战役

抗日战争的著名战役
1、淞沪会战:
时间:1937年8月9日-11月12日
指挥官:张治中
敌我实力:以寡敌众
其他:东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战场被称为“人血磨坊”“绞肉机”。

2、平型关战役:(平型关大捷)
时间:1937年9月中旬
指挥官:林彪、聂荣臻
敌我实力:八路军首次集中较大兵力对日军进行的一次成功的伏击战其他:八路军首战告捷,有力地打击了日军的疯狂气焰,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3、忻口战役:
时间:1937年10月13日-11月2日
指挥官:阎锡山、朱德、卫立煌、黄绍竑
其他:太原会战的中心战役,该战役创歼敌逾万的纪录,是国共两党团结合作、在军事上相互配合的一次成功范例。

4、台儿庄战役:台儿庄大捷
时间:1938年3月23日至4月8日
指挥官:孙连仲、汤恩伯、李宗仁
参与者:高鸿立“话张飞大脑刘家湖”、王震、姜常泰
其他:取得了抗战初期最大的一次胜利,歼灭日军一万余人。

5、百团大战
时间:1940年8月10日-12月15日
指挥官:朱德总司令彭德怀副总司令(指挥)
其他:参战部队已达104个团,故称“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大大提高了共产党、八路军的威望,揭破了八路军“游而不击”的谎言,锻炼、考验了八路军的作战力量。

同时,它也沉重打击了日本的“囚笼政策”。

“正太线破袭战”。

抗日战争中的重要战役(全面抗战的第三阶段:战略反攻阶段)

抗日战争中的重要战役(全面抗战的第三阶段:战略反攻阶段)

抗日战争中的重要战役(全面抗战的第三阶段:战略反攻阶段)战争是什么?战争从来不是罗曼史。

战争是血与火、伤与泪,是死亡的恐惧与求生的本能。

战争更是勇气的较量,智慧与谋略的过招,正气与邪恶的殊死恶斗。

中国人从来爱好和平,但中国人面对狼子野心的入侵者,从来都不缺乏“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勇气和决心。

卢沟桥的狮子聆听了中国军人抵抗侵略的第一声枪响,台儿庄的焦土、平型关和沪淞的鲜血见证了中国军人那些荡气回肠的保家卫国的历史真实。

中国人的胜利,就来自这血光闪烁的枪炮声里…抗战重大战役(全面抗战的第三阶段:战略反攻阶段)从1944年1月解放区战场局部反攻至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是战略反攻阶段。

1944年,共产党领导的敌后军民在华北、华中、华南地区,对日伪军普遍发起局部反攻。

与此同时,国民党正面战场却出现了大溃败的局面,先后丧失了河南、湖南、广西、广东等省的大部分和贵州省的一部。

1945年,八路军、新四军向日军发动了大规模的春、夏季攻势,扩大了解放区,打通了许多解放区之间的联系。

当时,由于国民党军队主力分散在中国的西南、西北大后方地区,日军占领的大部分城镇、交通要道和沿海地区都处在解放区军民的包围之中,因此全面反攻的任务,自然地主要由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人民军队来进行。

在这个阶段发生的战役有:缅北滇西战役、豫湘桂战役、湘粤赣战役、豫西鄂北会战、湘西会战、苏蒙出兵中国东北对日作战等。

缅北滇西战役又称滇西缅北战役战场地址:缅甸北部和云南省西部作战时间:1943年10月—1945年3月参战部队:由中美英三国军队联合组成盟军作战经过:盟军由中美英三国军队联合组成,其中中国参战部队有中国驻印军、中国远征军,等部队。

总兵力达约260000人。

战役指挥有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卫立煌将军,远征军副司令长官黄琪翔将军以及美军的约瑟夫·史迪威将军等人。

是中国驻印军和中国远征军在美、英盟军的协同下,在缅甸北部和云南省西部对日军缅甸方面军的发动的一次进攻性战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个八年抗战,国军正面战场先后进行大战役22次,重要战斗1117次,小型战役3.89万余次,毙伤日军85.9万余人,国军总共死伤322万多人。

淞沪会战李宗仁在后来的回忆录中这样记述“八·一三”淞沪会战:“牺牲的壮烈,在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历史上,鲜有前例……是我国抗战八年,牺牲最大,战斗最惨的一役。

”冯玉祥说,“在上海战场上,一百里以外看著,半边天都是红的……我们的队伍每天一师一师地、两师两师地加入前线,有的师上去之后三个钟头就死了一半;有的坚持了五个钟头就死了三分之二。

这个战场是个大熔炉,填进去就熔化了”。

作为抗日战争中国正面战场22次会战中规模最为庞大的战役之一,淞沪会战中,中日双方参战的兵员总数将近百万。

在两个多月内,中国方面除中央军外,长江以南各省,包括广东、广西、云南、四川相继派出部队,先后投入78个师、7个独立旅、3个暂编旅和财政部税警总团、中央军校教导总队、炮兵7团、宪兵1个团,以及上海市保安总团、上海市警察总队江苏省保安团4个团,兵力总数75万人以上。

另有空军的第二至第九大队等8个大队和1个暂编大队,几乎调动了当时全国1/3兵力。

虽然中国部队的兵力是日军的近3倍,但装备上的巨大差距和战斗指挥的巨大失误,造成了中国军队只能在淞沪正面、纵深均不足20公里的地区,与日军反复拼搏,筑起血肉长城。

以中国军队中最精锐的第98师为例,在仅仅18天的作战中,伤亡达4960人,几乎占全师兵力的62%;阵亡的营级以下军官约200人。

陶峙岳为师长的第8师并非中央嫡系部队,进入淞沪前线时,其装备甚至仍以19世纪20年代的汉阳造步枪为主,全师根本没有重型武器。

第8师参战近3星期,全师作战人员从参战时的8000余人减员至700人。

在蕰藻浜战场,第78师467团迎击渡河日军,1个连在10分钟内就全部阵亡!战后,何应钦在回忆录中记载,淞沪会战中“我军消耗竟达85师之众,伤亡官兵333500余人”。

蒋中正有意挑起淞沪会战,诱使日本改变进攻路线淞沪会战是蒋介石的抗日大战略。

当时,日军已占领北平,极有可能沿平汉路南下,夺取汉口。

汉口是中国水陆交通中枢,战略家称为“作战中心”。

汉口若被日军早期夺取,则长江下游的一切政治与经济的命脉则落入敌手,便无法西撤建立大后方之基地,就不能支援长期抗战,于是中国军队将被迫决战。

蒋介石为使日军不能速决,根据既定方针,决定开辟上海战场。

八月九日,当上海虹桥机场发生日本海军陆战队中尉大山勇夫驾车欲闯时,中国军方立即将其击毙。

八月十三日,两军展开小规模的步哨战,也即大战前的序幕战。

八月十四日,中国政府发布《自卫抗战声明书》,中国军队主动对上海日军发动攻势,先后投入七十个师,终将日军主力从华北方面诱至上海方面。

这一战略诱迫日军改变作战方向,即由原先的由北至南(企图仿效历史上北方部落自华北南下侵略长江、汉水流域;利用其快速部队沿平汉铁路直扑汉口,并出洛阳堵塞潼关,将中国纵断为二),改为由东向西仰攻(中国地形西高东低,又有长江天险,我可居高临下)。

十一月十一日上海沦陷,但延缓了日军侵略进程,打破了其统帅机关“速战速决”战略的美梦。

在此期间,中国将东南沿海地区的战略物资和人才等迁移西南大后方,奠定了持久抗战的基础。

蒋介石说:“中国持久抗战,其最后决胜之中心,不但不在南京,抑且不在各大都市,而实寄于全国之乡村与广大牢固之民心。

故我全国同胞,在今日情势之下,不能徒顾一时之胜负,而当彻底认识抗战到底之意义与坚决抱定最后胜利之信心。

”忻口会战1937年秋,日军在平型关受挫后,取道忻口进攻太原,中日军队在忻口角逐23天之久,消耗日军兵力2万余人。

这是忻口前线的我军炮兵阵地。

太原会战1937年9月13日至11月8日,太原会战。

太原失守。

会战过程中,中国军民共毙伤日军2万余人。

太原会战是抗战初期华北战场上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战绩最显著的会战之一。

我129师386旅和115师主力于11月4日,奋勇侧击日军左翼部队,毙伤千余敌人。

这是广阳战斗中的115师阵地。

武汉会战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6月至10月,在抗日战争中,中国第5、第9战区部队以湖北武汉地区为中心,在皖中-皖西、赣北-赣西北、鄂东、豫南等广阔地域抗击日军进攻的大会战。

1938年6月12日至10月27日,武汉会战。

会战从日军攻占安庆开始到武汉失守为止,历时4个半月。

日军侵占南京(参见南京战役)后,国民政府虽西迁重庆,但政府机关大部和军事统帅部却在武汉,武汉实际上成为当时全国军事、政治、经济的中心。

这次战役遍及四省,整个战事从长江沿线展开,扩及大别山麓,赣北南浔铁路以及武汉近郊,纵横数千里,此战双方直接参战兵力多达150多万人,双方死伤50万,参战兵力之多、规模之大,是八年抗战期间任何一次战役所仅见。

这场抗战史上中日双方规模最大的会战,中国军民在历时4个多月的血战中,以40万人的伤亡,造成日军近5万人的死伤,粉碎了日军迅速解决“中国事变”的企图。

从这次战役后,日本长时间没有能力发动大规模的战役。

以武汉会战结束为标志,中国抗日战争开始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徐州会战徐州会战分两期,第一期是津浦路的初期保卫战,第二期是台儿庄会战。

第一期的津浦路保卫战是从1937年12月中旬开始的。

日军以津浦路南端为主攻,北段为辅攻,分别南北向徐州推进。

12月23日,日军一部攻陷延安镇、归仁镇后,韩未战而走,造成了严重后果。

27日,济南失守,日军由博山、莱芜迂袭泰安。

1938年1月1日,泰安落人日军北方军第二军矾谷廉介之手。

韩复榘连连丧池失地,致北段津浦路正面大门洞开,使日军得以沿线长驱直入,给徐州会战投下阴影。

为此,韩被蒋介石枪毙。

日军津浦线主力南攻不成,遂改变策略,由少壮派军人板垣征四郎、矾谷廉介率两师团企图会师台儿庄。

台儿庄位于津浦路台枣(庄)文线及台潍(坊)公路的交叉点上,扼运河的咽喉,是徐州的门户,在军事上具有重要地位。

日军一旦得手台儿庄,便可策应津浦路南端日军攻势,一举拿下徐州。

板垣、矾谷两师团,是日军精锐之师,大部官兵都是参加过“ 二·二六”日本政变的,此次进攻,来势相当凶猛,大有豕突狼奔、一举围歼中国军队之势。

3月下旬,日军以七八万兵力,在华北方面第二军司令官西尾寿造指挥下,分两路向台儿庄进发。

一路为坂垣第五师团,自1月12日在青岛岭山湾、福岛两处强行登陆后,沿胶济路西进,至潍县转南,经高密,循诸城、荣县一线,进逼临沂;一路为矾谷的第十师团,该师团沿津浦路南下,直取台儿庄。

中国军队为堵截日军前进,在临沂、滕县同日军发生了激烈的战斗,揭开了台儿庄会战的序幕。

2月下旬,临沂告急。

该地是鲁南军事上的必争之重镇,得失关系全局。

处此紧急关头,李宗仁令守防海州的庞炳勋军驰往临沂解救。

虽说庞氏统有1个军,其实兵员不足,只有5个步兵团,但庞氏在部队中威信极高,指挥灵便,部队战斗力强。

刚到临沂县城,还未来得及休息,庞部便与日军展开激热攻防战,日军以1个师团的优势兵力,配以山炮1团,骑兵1旅,向庞部猛扑,夜以继日,反复冲杀。

临沂城墙高大而又坚固,野山炮也打不穿,庞部凭借这优势,据城死守,使敌人不能越雷池一步,城下敌尸枕藉。

李宗仁担心庞部势孤不能长守,于9月11日,令五十九军张自忠部由滕县增援临沂。

张接到李的命令后,以一昼夜180里的速度赶到临沂。

临沂的庞部见援军到,虽筋疲力竭,但士气旺盛。

两军内外夹攻,向坂垣反击。

坂垣从宫县增兵2000人,以飞机大炮掩护,配合坦克、装甲车进攻。

庞、张两部咬紧牙根,坚决顶住,与日军激战数日,反复肉搏,击溃坂垣师团一旅,敌死伤过半。

3月17日晚,敌向沂水退却,庞、张合力穷追一昼夜,日军一退90里,缩进莒县城内死守。

临沂之战取得了胜利,它砍断了津浦路北段日军的左臂,粉碎了日军会攻台儿庄的计划,促成了以后台儿庄会战中,李宗仁围歼孤军深入合儿庄的矶谷师团的契机。

矾谷师团仍然武士道精神十足,不顾一切,向南推进。

矾谷比坂垣更凶,李宗仁檄调自郑州来的邓锡侯第二十二集团军的第四十一军孙震赶往滕县,拒敌南下;孙部刚在滕县部置就绪,3月15日,矾谷师团就发动攻击。

日军以数十架飞机、30余门大炮狂轰滥炸,守军师长王铭章督战死守。

李宗仁见滕县危险,又急令新拨归第五战区指挥的第二十军团司令汤恩伯派部驰援。

汤的主力八十一军王仲廉部因行程过远,未能及时赶到,3月17日晚,日军配合炮火攻陷腾县,20日攻占郅县,并沿台枣支线向台儿庄阵地突进。

3月21日孙连仲率30军田镇南部和42军冯安帮部正面防守台儿庄,命令31师池峰城部进驻台儿庄城内防守,命27师黄樵松部和30师张金照部防守左右两翼,以疲惫之师和简陋的武器装备,与日军展开激战。

“……士兵打完了你就自己上前填进去。

你填过了,我就来填进去……”这是孙对部下池峰城的命令。

孙连仲死守台儿庄,为四周部队合围创造宝贵时间和机会。

4月6日黎明之后,台儿庄北面,枪炮声渐密,汤恩伯军团已向敌人开火。

矾谷知已陷入重围,开始动摇,下令部队全线撤退。

4月6日晚,李宗仁亲自指挥台儿庄守军全线出击。

一直防守遭攻的孙连仲部,听说反击,神情振发,命令一下,杀声震天。

此时敌军已成强弩之未,弹药汽油也用完,机动车多被击毁,全军丧魂落魄,狼狈逃窜。

李宗仁命令部队猛追,敌兵遗尸遍野,各种辎重到处皆是,矾谷本人率残部拼命突围。

至此台儿庄战役胜利了。

台儿庄会战,击溃日军第五、第十两个精锐师团的主力,歼灭日军2万余人,缴获大批武器、弹药,严重地挫伤了日军的气焰,振奋了全民族的抗战精神。

昆仑关血战也称桂南战役。

1939年秋,日军为封锁中国后方,阻止中国取道越南运送物资,同时积极准备发动桂南战役,以侵占中国通往西南大后方的沿海交通线。

11月15日,日军集结10余万人,在海、空军掩护下,17日占领钦州。

11月24日,日军第五师团第十二旅团在空军掩护下,攻占南宁。

随后,日军北犯桂南要隘昆仑关。

昆仑关在南宁东北50公里处,山峦起伏,地势险要。

从南宁至柳州的公路从此通过,是南宁的重要门户。

从11月29日起,日本空军出动五六十架飞机分批轮番轰炸中国守军阵地。

12月4日,日军占领昆仑关,即以一个旅团的精锐部队扼守,并修筑据点式的堡垒工事,企图固守。

双方处于对峙状态。

12月16日,国民党第五军军长杜聿明奉命率部担任对邕(宁)宾(阳)路的正面攻击,意在先行击破昆仑关及八塘附近之敌。

其作战部署是:以郑洞国荣誉第一师正面战斗;戴安澜二○○师为总预备队;邱清泉新编第二十二师迂回敌后进出南宁以北,向六塘守敌攻击,以截断南宁、昆仑关交通联络,孤立昆仑关之敌。

12月18日,第五军在战车、炮火掩护下,对昆仑关日军发起攻击。

郑洞国师与日军展开白刃战,首先占领仙女山。

当晚,各部乘胜夜袭,相继占领老毛岭、万福村、四四一等高地,最后攻占昆仑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